9矿井通风网络解算 (1)资料

合集下载

第2章-矿井通风网络

第2章-矿井通风网络

标注
除标出各分支的风向、风量外,还应将进 出风井、用风地点、通风防火设施以及火 区位置等加以标注,并以图例说明。
按通风系统全部风流分合绘出的通风网络图,往

往过于复杂,根据问题的需要,一般应进行适当地简 化。

简化原则 简化后通风网路图的结构,必须
正确地反映出原通风系统的基本结构特 点;因简化而导致的误差,应在通风工 程允许误差范围内;用简化网路图求解 得到的数据,对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应 有实用价值。简化多在进风区、回风区 和非重点研究的部位。
(4)风压较小的局部风网,可并为一点。如井底车场等。
(5)同标高的各进风井口与出风井口可视为一个节点。
(6)当进回风井口间自然风压不能忽略时,可把自然风压作为一 个通风动力计人,仍把进风、回风井口视为一个节点;也可采用虚 拟风道的方法,即在进风、回风井口增设一条风阻为零的分支各风流路线 及其分合关系的网状线路图与其赋权通风参数组成的。 将通风系统抽象为通风网络、进行通风系统分析,是 研究通风系统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正确地绘制通风网 络图是进行矿井通风网络分析的前提,掌握通风网络 内风流变化的规律和通风网络解算的数学模型是进行 通风网络分析的基础。
通风网络图特点
矿井通风网络图属于图论的范畴,根据图论中 对图的区分,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有限图:对于任何一个矿井通风系统,不论井下巷 道如何纵横交错,风流都是经过有限条巷道由进风井到 出风井。相对应的通风网络图同样也是由有限个节点和 有限条分支组成,因此通风网络图属于有限图。 (2) 非简单图:矿井通风系统中往往存在着并联通风, 如: 主、副井并联进风,多条巷道并联回风等,反映到矿 井通风网络图中为重边。 (3) 有向连通图: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有风流流动的连 通体系。在网络图中常用分支的方向表示相应巷道的风 流方向,因此矿井通风网络图是一个有向连通图。 (4) 赋权图:无论是进行通风网络解算,还是进行通风 管理,通常需要了解巷道的某些参数如风阻、风量、断 面大小、支护情况等,这些相关参数总是与网络图中的 对应分支相关联。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
2 通风网络解算软件与应用
软件界面
根据前面介绍的通 风网络解算数学模型,可 编制计算机程序。
下面介绍一个由安 徽理工大学研制开发的 通风网络绘图、解算与 分析软件MVENT。
3
第五讲 通风系统网络解算与分析
2 通风网络解算软件与应用
软件功能
通风网络绘图、解算与分析
网络基础数据表 风机特性数据表
10
第五讲 通风系统网络解算与分析
4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多风机相互影响分析
为了研究多风机联合运行时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程 度,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测定两个系统主要通风机 的风量和风压参数;然后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在通风网络 结构和参数不变(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改变系统1和系统2风 机的特性,求风机工况点变化。
9
第五讲 通风系统网络解算与分析
3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系统间联巷的合理性分析
两系统回风之间存在联巷的合理性分析
如图系统1和系统2回风之间 存在联巷。联巷是否应隔断?隔 断与否主要看其能否降低系统的 阻力,以及对通风系统稳定性影响。 若既能降低通风系统阻力,又不影 响系统稳定性,则联通是合理的。 否则,应隔断。
5
第五讲 通风系统网络解算与分析
3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数字化
原始数据表:网络基础
数据和风机特性数据表
解算数据表:
按需分风解算数据表 自然分风解算数据表 设计工况解算数据表
6
第五讲 通风系统网络解算与分析
3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通风系统阻力分布分析
通风系统阻
力等于其通风 最困难的采、 掘工作面所在 通路上、从进 风井口至风机 入口各条分支 阻力之和。此 条路线称之为 系统的通风最 困难路线。

矿井复杂通风网路的根式解法

矿井复杂通风网路的根式解法

或 直接 设 出
( 6 )
,
;
然 后 将其 代 入 式 (
,
5 )

并借
,
助 于 节 点 风 量 平 衡方 程 第一 次近似 风量 Q 式 (
1
.
即 可 求得 各风 道 的
`
j` ;
再 由 Q; 求得 K
i 产`
代入
i , ,。
5
)

( 6 )
,
,
求 得第 二 次 近 似风 量 Q
。 确 定角 联 风 道 风 量 Q 的 方 向
,
>
R。
,
所以
.
Q 由D ~ C
6
Q
6
由E 、 D
,
若 各 个 回 路方 程 是 收敛 的 是 收敛 的 干 个 回 路方 程
,
2
列 回路 方 程
3
本 例有
,
3个 独 立 回 路
对 于 某 一 确定 的 网 路
可 列 出若

可列 出
回路

个 独 立 的 回 路 方程
,`

RoK
一2 2 , ,
但并 不 都 是 收 敛 的
矿井 复 杂 通 风 网路 的根式解 法
山 西 矿 业学院


矿 井 复 杂 通 风 网 路 的 解 算 方 法 已有 多 种 此
,
在 回路
且有
R
S
Q
o Z
=
R
3
Q 犷+
,
R4
Q
` 2
( 2 )

但 一般 说来

,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算法之迭代法(Hardy-Cross)1. 矿井通风网络风量分配及复杂通风网路解算1.1 风量分配的基本定律风流在通风网路中流动时,都遵守风量平衡定律、风压平衡定律和阻力定律。

它们反映了通风网路中三个最主要通风参数——风量、风压和风阻间的相互关系,是复杂通风网路解算的理论基础。

1)通风阻力定律井巷中的正常风流一般均为紊流。

因此,通风网路中各分支都遵守紊流通风阻力定律,即(1)2)风量平衡定律风量平衡定律是指在通风网路中,流入与流出某节点或闭合回路的各分支的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2)若对流入的风量取正值,则流出的风量取负值。

如图1(a)所示,节点⑥处的风量平衡方程为:如图1(b)所示,回路②-④-⑤-⑦-②的风量平衡方程为:图1 节点和闭合回路3)风压平衡定律风压平衡定律是指在通风网路的任一闭合回路中,各分支的风压(或阻力)的代数和等于零,即(3)若回路中顺时针流向的分支风压取正值,则逆时针流向的分支风压取负值。

如图1(b)中的回路②-④-⑤-⑦-②,有:当闭合回路中有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作用时,各分支的风压代数和等于该回路中通风机风压与自然风压的代数和,即(4)式中,和分别为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其正负号取法与分支风压的正负号取法相同。

1.2 解算复杂通风网路的方法复杂通风网路是由众多分支组成的包含串、并、角联在内结构复杂的网路。

其各分支风量分配难以直接求解。

通过运用风量分配的基本定律建立数学方程式,然后用不同的数学手段,可求解出网路内各分支自然分配的风量。

这种以网路结构和分支风阻为条件,求解网路内风量自然分配的过程,称为通风网路解算,也称为自然分风计算。

目前解算通风网路使用较广泛的是回路法,即首先根据风量平衡定律假定初始风量,由回路风压平衡定律推导出风量修正计算式,逐步对风量进行校正,直至风压逐渐平衡,风量接近真值。

下面主要介绍回路法中使用最多的斯考德–恒斯雷法(Hard.Crross算法)。

矿井通风网络的解算

矿井通风网络的解算

矿井通风网络的解算摘要: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矿井通风系统对保证井下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有的通风软件存在功能比较单一,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进行了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的研究。

关键词:通风系统,网络解算1.引言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矿井通风系统,对保证井下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生产过程的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火灾、有毒气体窒息等灾害的发生都与矿井通风有直接关系[1]。

可以说通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人的安全、健康和劳动效率,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煤矿产量增加,开采深度加大和机械化程度提高,需要加大风量,形成多进风井、多回风井的复杂通风系统。

如果矿井通风管理跟不上,事故隐患不能及时发现,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将会不断发生。

不但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破坏正常的通风系统,使安全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因此,开展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调节与评价的一体化系统研究,对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矿井通风网络的建模研究2.1流体网络建模数学模型是程序算法设计的灵魂。

能否选取恰当的方法,并建立起准确而全面的数学模型,是软件设计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①数学模型对复杂的对象或系统进行计算或仿真时,首先要建立它的数学模型。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由一系列数学方程(包括代数方程、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每一个具体过程,最终组成一个联立方程组。

数学模型比较抽象,但它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复杂系统的性质。

当对一个系统的内部机理比较清楚时,就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数学模型又可分为静态数学模型和动态数学模型。

②静态数学模型静态数学模型用来描述系统在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下各种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矿井通风网络理论与算法01

矿井通风网络理论与算法01

第三章矿井通风网络理论与算法3.1矿井通风网络分析概述3.1.1矿井通风网络分析的目的和内容目的:主要是研究通风网络中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如h,Q,R等),各参数在特定的条件下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寻求解决通风实际问题的方法。

内容:最基本的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网络解算(自然分风解算)。

二是网络调节(按需分风),取最优化调节方案。

3.1.2通风网络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1)图解法:是网络分析最早使用的方法(国内学者:唐海清、宋化沂、王冶、杨运良等,如平煤一矿网络的结算)。

(2)模拟法:电模拟、水模拟,五十年代比较流行,现已淘汰。

(3)数学分析法:是最早、最流行的方法之一。

对于一个矿井通风网络,根据风量、风压平衡定律,可列出一个足够数量的方程组来求解各巷道的风量。

但由于矿井中网络一般都比较复杂,因此列出的方程数量多,且为非线性,一般难以直接求出解析解。

如单角联这样的简单网络,就无法用一个公式来求出精确解。

因此,网络解算都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风量逐渐平衡试算法(渐近试算法,即斯考德-恒思雷法),需要列表进行大量繁杂的数值计算。

七十年代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繁杂的数值计算可由计算机快速完成,这使得矿井通风网络分析的数值分析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1.3通风网络分析的原则在应用矿井通风网络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通风的实际问题,制定通风方案时要从通风网络结构的合理布局,通风设施的合理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地考虑,以实现矿井通风的安全可靠、风流稳定、风速适宜(舒适)、经济合理。

(1)全局观点:矿井通风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参数之间相互联系。

一是在选取分析对象时应把整个矿井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应只对某个区域进行孤立的分析。

二是在分析评价一个通风方案的好坏时,要从系统全局出发去考虑。

(2)长远观点:矿井通风系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因此在考虑通风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应首先考虑长远计划,根据长远计划来选择解决当前问题的最佳方案。

中国矿业论坛_矿井通风网络模拟解算

中国矿业论坛_矿井通风网络模拟解算

通风测量和通风调节是通风管理的主要内容 模拟解算是通风调节、通风设计、通风改造的依 据。
四、怎样做?
依据矿井通风理论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数 值计算方法,开发程序,输入实际矿井数 据,进行数值计算。 矿井通风的基本特性-物理模型


在一定时期内,巷道系统基本不变,风流稳定, 可以应用稳态通风的理论进行通风解算。 流过巷道的风量与阻力之间的关系为:H=RQ2 统一参考温度,则节点处风量守恒定律成立。 沿任意回路,大气压力的变化为零。
五、通风网络解算的数学模型
二)回路风压平衡方程


Cij-分支回路关联系数。当j分支与I回路同向时为 1;当j分支与I回路反向时为-1;当j分支不包含在 I回路中时为0。 Hj-分支j上的综合风压; Hni-回路I上自然风压的值。
N-M+1:通风网络中独立回路的个数
五、通风网络解算的数学模型
使用网络图的形式表示矿井通风系统


分支代表巷道,节点代表交叉点,分支的方 向代表风流流动的方向 给分支赋予属性:风阻、风量、阻力、风机 特性等;给节点赋予属性:温度、标高、有 害气体浓度等
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的基础数据,提出解 算的目标,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获得 可靠的结果。
通风系统网络图
三、为什么进行通风网络解算
f i f i (Q1 , Q2 , Q3 ) H (Qi ) fi H Ni 0 i 1,2,3
开始
数 值 方 法 的 程 序 实 现
读入数据
按 RQ 值进行分支排序
形成最小树并找出独立分支
圈划独立回路
初始化各分支风量
初始化各回路自然风压 拟合风机 特性曲线
利用克罗斯法进行迭代计算 否 否 精度满足? 是 读入数据 迭代次数大 于 20? 是

矿井火灾时期的通风网络解析

矿井火灾时期的通风网络解析

第三节矿井火灾时期的风流控制矿井火灾时期的风流状态模拟的目的是正确的控制风流,以保证井下人员的安全撤离及救灾人员的安全工作,防止火灾事故的扩大,并有利于灭火工作的进行。

矿井火灾时期通风系统风流的控制的实质是:确定应施加于通风系统的各种控制的方式,位置和数量,以使通风系统的风流状态由某个已知的初态,在一定的时间内转移到所希望的某种状态。

这属于控制论中的大系统最优控制问题。

这一课题比火灾通风模拟更加复杂,目前仍处于研究初级阶段。

本节仅以对火灾通风模拟结果分析的角度,简述火灾时期风流控制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火灾时期受灾区域的确定矿井发生火灾后,矿井各部分的风流都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但通常所说的受灾区域主要是指火灾和烟流蔓延所及的区域。

火灾时期风流控制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尽量减少受灾区域的范围。

在实际发生火灾的矿井,目前一般是通过人员的实地侦查和监测系统的检测来确定受灾区域,这样往往只能是被动的了解已发生的情况。

当采用计算机对火灾时期的通风状态进行动态模拟时,可以迅速模拟得到火灾发生后不同时刻烟流在通风望网络中的蔓延状态。

结合图形显示输出,在通风系统图或网络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线型可以表示出不同的烟流程度。

这样可以直观的看出矿井的受灾区域。

通过数值模拟还可以对烟流蔓延的趋势作出超前估计。

这对于正确选择遇险人员的撤离路线是非常重要的。

在矿井发生火灾后,针对具体情况,通过采取风流短路,局部减风或反风,防止角联分支风流反向,全矿反风等措施,疏导烟流和改变烟流蔓延路径,可以缩小烟流的蔓延范围,减少受灾区域范围或降低烟流蔓延的速度,为救灾赢得时间。

二火灾时期风流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原则1 火灾时期风流控制的基本要求(1)保证矿井受灾区域内人员的安全撤离;(2)防止火灾的扩大,尽可能限制烟流在通风网络中的蔓延范围;(3)避免火灾气体或瓦斯达到爆炸危险的浓度;(4)有利于灭火和减少灾害损失。

2 火灾时期风流控制的一般原则(1)在火情不明或一时难于确定较好风流控制措施时,应首先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稳定风流方向,切忌随意调控风流;(2)发生火灾的分支,在确保可燃气体,瓦斯和煤尘不发生爆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供风,以减弱火势和有利于灭火和封闭火区;(3)处于火源下风侧,并连接着工作地点或进风系统的角联分支,应保证其风向与烟流流向相反,以防烟流蔓延范围扩大;(4)处于烟流路线上,直接与总回风相连的风量调节分支,应打开其调节风门使风流段度,直接将烟流导入总回风中;(5)在矿井进风系统中发生火灾时,应进行全矿性反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 K 2 1 1
4
4 2 5 3 3 5 2 1 1
4 3 3
图9-7
7 8 9 5 10 5 3 3 4 7 6 6 4 2 2 1 1
图9-8 复杂角联网路
1、角联分支5中无风流 :
4
R1 R3 R2 R4
4 2 5 2 1 1 4 3 3
4 R1 R3 K 2 2、角联分支5中风向由②→③ R2 R4 2 5 3 1 1 3
例9-1 如图9-3所示为某矿通风系统示意图,试绘出该 矿的通风网路图。
31 14 15 33 12 13 17 10 32 11 16 18 30 28 29
I
I I
I I I
IV V
27
26 24 34 25 23
35
VI
9 8 7 1 6 5 4 3 19 20
22 21
2
图9-3
31 18 16 15 33 17 10 25 23 30 28 29 35
1)串联风路的总风量等于各段风路的分风量,即,
Q串 Q1 Q2 Qn
2)串联风路的总风压等于各段风路的分风压之和,即
n
h串 h1 h2 hn hi
i 1
3)串联风路的总风阻等于各段风路的分风阻之和。
R串 R1 R2 Rn Ri
2 Q1 h1 1 R1 A1 1 A2 Q2 2 h2 R2
图9-6
1)并联网路的总风量等于并联各分支风量之和,即
Q并 Q1 Q2 Qn Qi
i 1 n
2)并联网路的总风压等于任一并联分支的风压,即
h并 h1 h2 hn
3)并联网路的总风阻平方根的倒数等于并联各分支风 阻平方根的倒数之和。
图9-4
(三)简单通风网络及性质 1、串联通风及其特性 两条或两条以上风路彼此首尾相连在一起,中间没有 风流分合点时的通风,称为串联通风,如图9-5所示。 串联通风也称为“一条龙”通风,其特性如下:
1 1 Q 1 h 1 R1 A1
2
2 Q2 h2 R2 A2
图9-5
3
3 Q3 h3 R3 A3
4
图9-1
6 7 5 6 4 3 3 2 1 1 5 4 2
4.树 由包含通风网路图 的全部节点且任意两节 点间至少有一条通路和 不形成回路的部分分支 构成的一类特殊图,称 为树;由网路图余下的 分支构成的图,称为余 树。 如图9-2所示各图中 的实线图和虚线图就 分别表示图9-1的树和 余树。
6 7 5 6 8 3 3 2 1 1 (a) 4 5 4 2 8 3 3 6
若回路中顺时针流向的分支风压取正值,则逆时针流 向的分支风压取负值。
当闭合回路中有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作用时,各分 支的风压代数和等于该回路中通风机风压与自然风压的代 数和,即
H 通 H自 hi
式中,H通H自和分别为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其正负号 取法与分支风压的正负号取法相同。
Q16 Q26 Q36 Q64 Q65 0
8
14
绞 工 工 车 作 作 房 面 面 3 2 工 作 面 1 变 电 所 掘 变 进 电 头 所 (2)
6
炸 药 库 工 作 面 4 工 作 面 5 工 作 面 6 绞 车 房 变 掘 变 电 进 电 所 头 所 (2)
21
13 12 32 11
27 26 24
34
9 7 5 4 3 2 1
22 20 19
1 R并

1 R1

1 R2

1 Rn
4)并联网路的总等积孔等于并联各分支等积孔之和。
A并 A1 A2 An
5)并联网路的风量自然分配 (1)风量自然分配的概念
h并 h1 h2 hn
2 2 2 R并Q并 R1Q12 R2Q2 RnQn
4、角联通风及其特性 在并联的两条分支之间,还有一条或几条分支相通的连接形式 称为角联网路(通风),如图9-7所示。连接于并联两条分支之间的 分支称为角联分支,如图9-7中的分支5为角联分支。仅有一条角联 分支的网路称为简单角联网路;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角联分支的网 路称为复杂角联网路,如图9-8所示。 角联网路的特性是:角联分支的风流方向是不稳定的。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
1— 测绘矿井通风网络图
2 —解算矿井通风网络
一、通风网络及矿井通风网络图
(一)通风网络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1.分支:分支是指表示一段通风井巷的有向线段, 线段的方向代表井巷风流的方向。 2.节点:节点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每 个节点有唯一的编号,称为节点号。如图5-1 中的①~ 8 ⑥均为节点。 3.回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成的闭 合线路,称为回路。如图9-1 中,1-2-5-7-8、2-5-6-3 和4-5-6等都是回路 。 单一一个回路(其中没有分支),该回路又称网孔。 如4-5-6是网孔。
绘制矿井通风网路图,一般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节点编号 在矿井通风系统图上,沿风流方 向将井巷风流的分合点加以编号。编号顺序通常是 沿风流方向从小到大,亦可按系统、按翼分开编号。 节点编号不能重复且要保持连续性。 2.分支连线 将有风流连通的节点用单线条 (直线或弧线)连接。 3.图形整理 通风网路图的形状不是唯一的。 在正确反映风流分合关系的前提下,把图形画得简 明、清晰、美观。 4.标注 除标出各分支的风向、风量外,还应 将进回风井、用风地点、主要漏风地点及主要通风 设施等加以标注,并以图例说明。
3、角联分支5中风向由③→②
R1 R3 R2 R4
图9-9
二 风量分配及复杂通风网络解算
(一)风量分配的基本定律 风流在通风网路中流动时,都遵守风量平衡定律、风 压平衡定律和阻力定律。它们反映了通风网路中三个最主 要通风参数——风量、风压和风阻间的相互关系,是复杂 通风网路解算的理论基础。 1.通风阻力定律 井巷中的正常风流一般均为紊流。因此,通风网路中各分 支都遵守紊流通风阻力定律,即
i 1
n
4)串联风路的总等积孔平方的倒数等于各段风路等积孔 平方的倒数之和。
1 1 1 1 2 2 2 2 A串 A1 A2 An
A串 1 1 1 1 2 2 2 A1 A2 An
2、并联通风及其特性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支在某一节点分开后,又在另 一节点汇合,其间无交叉分支时的通风,称为并联通风, 如图9-6所示。并联网路的特性如下:
1、解算通风网路的数学模型 斯考德–恒斯雷法是由英国学者斯考德和恒斯雷对美 国学者哈蒂∙克劳斯提出的用于水管网的迭代计算方法进 行改进并用于通风网路解算的。 对节点为m、分支为n的通风网路,可选定N=n-m+1 个余树枝和独立回路。以余树枝风量为变量,树枝风量可 用余树枝风量来表示。根据风压平衡定律,每一个独立回 路对应一个方程,这样建立起一个由N个变量和N个方程组 成的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的根即可求出个余树枝的风量, 然后求出树枝的风量。 斯考德–恒斯雷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拟定的各分支 初始风量,将方程组按泰勒级数展开,舍去二阶以上的高 阶量,简化后得出回路风量修正值的一般数学表达式为:
h RQ2
2.风量平衡定律 风量平衡定律是指在通风网路中,流入与流出某节 点或闭合回路的各分支的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Qi 0
若对流入的风量取正值,则流出的风量取负值。 3.风压平衡定律 风压平衡定律是指在通风网路的任一闭合回路中,各 分支的风压(或阻力)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hi 0
4 1 3 5 6 7 4 3 2 5 6
Q12 Q34 Q56 Q78 0
h24 h45 h57 h27 0
H 通 H自 hi
1 (a)
2 8 (b)
图9-10
(二)解算复杂通风网路的方法 复杂通风网路是由众多分支组成的包含串、并、角联在 内结构复杂的网路。其各分支风量分配难以直接求解。通 过运用风量分配的基本定律建立数学方程式,然后用不同 的数学手段,可求解出网路内各分支自然分配的风量。这 种以网路结构和分支风阻为条件,求解网路内风量自然分 配的过程,称为通风网路解算,也称为自然分风计算。 目前解算通风网路使用较广泛的是回路法,即首先根据风 量平衡定律假定初始风量,由回路风压平衡定律推导出风 量修正计算式,逐步对风量进行校正,直至风压逐渐平衡, 风量接近真值。 下面主要介绍回路法中使用最多的斯考德–恒斯雷法。
Q1 Q2 Qn
Q并 n
3、串联与并联的比较 在矿井通风网路中,既有串联通风,又有并联通风。矿井的进、回风风 路多为串联通风,而工作面与工作面之间多为并联通风。从安全、可 靠和经济角度看,并联通风与串联通风相比,具有明显优点: 1、总风阻小,总等积孔大,通风容易,通风动力费用少。 2.并联各分支独立通风,风流新鲜,互不干扰,有利于安全生产;而串 联时,后面风路的入风是前面风路排出的污风,风流不新鲜,空气质 量差,不利于安全生产。 3.并联各分支的风量,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节;而串联各风路的风量 则不能进行调节,不能有效地利用风量。 4.并联的某一分支风路中发生事故,易于控制与隔离,不致影响其它分 支巷道,事故波及范围小,安全性好;而串联的某一风路发生事故, 容易波及整个风路,安全性差。
绘制通风网路图的一般原则如下: 1.某些距离相近的节点,其间风阻很小时,可简化为 一个节点。 2.风压较小的局部网路,可并为一个节点。如井底车 场等。 3.同标高的各进风井口与回风井口可视为一个节点。 4.用风地点并排布置在网路图的中部;进风系统和回 风系统分别布置在图的下部和上部;进、回风井口节点分 别位于图的最下端和最上端。 5.分支方向(除地面大气分支)基本应由下而上。 6.分支间的交叉尽可能少。 7.节点间应有一定的间距。
6 7 5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