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事故鉴定(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汽车事故鉴定基础共58页文档

汽车事故鉴定基础共58页文档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汽车事故鉴定基础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事故复习资料

事故复习资料

第一、二章1交通安全由人、车、路三大基本要素组成,交通安全关键在人。

2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生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3构成交通事故应具备5个要素:行为的特定性:——交通事故发生在道路上、车辆: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使用车辆、行为人主观上常常存在着过失、行为的违法性:造成损害后果4.分类的目的:在于分析、研究、处理和预防交通事故。

同时也便于通过统计和从各个角度寻找对策。

交通事故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6种:按事故责任分类------1)机动车事故、2)非机动车事故3)行人事故4)其他事故按事故后果分类-----1)轻微事故2)一般事故:3)重大事故4)特大事故、按事故原因分类-----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违反规定、疏忽大意、操作不当)、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按事故第一当事者或主要责任的内在原因分类---------观察错误、判断错误以及操作错误按事故的对象分类------1)车辆间的交通事故2)车辆与行人的交通事故3)机动车辆对非机动车辆的交通事故4)车辆自身事故5)车辆对固定物的事故按事故发生的地点分类-------道路: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乡道;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交通事故的形式:碰撞、刮擦、碾压、翻车、坠车、爆炸和失火。

1、碰撞:是指交通强者(相对而言)的正面部分与他方接触或同类车的正面部分相互接触;(机动车之间的碰撞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2、碾压:是指作为交通强者的机动车对弱者(自行车、行人)的推碾或压过;3、刮擦:是指交通强者的侧面部分与他方接触,造成自身或他方损坏;(车挂车、车刮人、车刮物4、翻车:是指部分或全部车轮悬空、车身着地的现象。

一般分为侧翻和滚翻。

5、坠车:是指车辆跌落到与路面有一定高度差的路外;如山涧、桥下等。

6、爆炸:是指将爆炸物品带入车内,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原因引起爆炸。

(若无违章行为,不算是交通事故)7、失火: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未发生违章行为,而是由于某种人为或技术原因而引起的火灾。

汽车事故鉴定复习题

汽车事故鉴定复习题

汽车事故鉴定复习题汽车事故鉴定复习题近年来,汽车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提高司机们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汽车事故鉴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汽车事故鉴定的基本知识。

一、事故现场勘查事故现场勘查是事故鉴定的第一步。

在勘查现场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事故地点:事故地点的确定需要准确描述地理位置,包括道路名称、路段、交叉口等信息。

2. 观察事故痕迹:事故痕迹可以提供有关事故发生的线索。

包括车辆的碰撞痕迹、刹车痕迹、摩擦痕迹等。

3. 测量事故现场:测量事故现场的尺寸可以帮助我们还原事故发生的过程。

包括车辆的位置、车辆间的距离、撞击角度等。

二、车辆损坏鉴定车辆损坏鉴定是事故鉴定的重要环节。

在鉴定车辆损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损坏程度:通过观察车辆的损坏程度可以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

包括车辆的变形程度、玻璃的破碎程度等。

2. 损坏部位:确定车辆的损坏部位可以帮助我们还原事故的发生过程。

包括车头、车尾、车侧等。

3. 损坏类型:车辆的损坏类型可以提供有关事故的信息。

包括刮擦、碰撞、翻车等。

三、车辆轨迹分析车辆轨迹分析是事故鉴定的关键环节。

通过分析车辆的轨迹,可以还原事故的发生过程。

在进行车辆轨迹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车辆行驶方向:通过观察车辆行驶方向可以判断事故的发生原因。

包括车辆的行驶轨迹、车辆的转向等。

2. 车辆速度:通过测量车辆的速度可以判断事故的发生过程。

包括车辆的速度、加速度等。

3. 车辆停留时间:通过观察车辆的停留时间可以判断事故的发生原因。

包括车辆的停留位置、停留时间等。

四、事故责任判定事故责任判定是事故鉴定的最终目标。

在判定事故责任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事故因素:通过分析事故的各种因素可以判断事故责任。

包括驾驶员的行为、道路条件、交通信号等。

2. 证据收集:收集足够的证据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事故责任。

包括事故现场勘查记录、车辆损坏鉴定报告等。

事故车辆检定要点

事故车辆检定要点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检验鉴定方法和要点一、痕迹检验交通事故痕迹主要是指事故发生前后,留在现场的各种印迹和印痕。

根据痕迹的有无痕迹的形态、痕迹的分布情况、痕迹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帮助判断现场的真伪,分析事故的成困和经过。

1.路面痕迹路面痕迹是指道路表面的破损和变形,以及遗留以其上的各种附着物、分泌物和分离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橡胶微粒等构成的制动印迹和挫压印迹。

汽车制动时.由于强烈的摩擦,常会使轮胎表面的橡胶微粒粘附于路面,形成黑色的条状印迹.这就是所谓的制动印迹。

在汽车制动初期,轮胎连滚带滑,使印迹中的胎面花纹在车辆行驶方向上被拉长,此时的印迹称为制动压印;当制动后期车轮抱死产生纯滑移时,路面上的花纹已无法辨认,成为一条连续的实心印迹,称为制动拖印,如图3—1所示。

在制动过程中,由于前轴负荷增加,前轮胎面向里弯曲,常使前轮印迹突然变宽,形成双线拖印,而后轮则由于负荷减小,胎面向外弯曲,使其印迹变窄。

正常制动状态下的制动7印迹,是两条其间距与制动轮距相同的平行直线,若前后轮距相同,则前后轮印迹的局部区段将产生重叠,重叠处印迹加深。

在紧急制动时,制动印迹不一定都是连续的,有时也会出现断续现象,其客观原因是由于车轴上下振动使车轮与路面断续接触,或者由于制动鼓失圆使制动状态不一致形成断续减速;主观原因是由于驾驶员有意识地交替踩放制动踏板,避免车轮抱死使其处于最佳制动状态。

当出现制动跑偏现象时,印迹会成为一条圆滑弧线,且内侧印迹长,外侧印迹短。

当车辆发生侧滑时,侧滑车轮的印迹产生折变,且折变后印迹稍宽,不显示胎面花纹。

一般载货汽车都使后轮先于前轮制动,先出现的制动印迹多为后轮印迹,故现场制动印迹的长度也多从后轮与地面的接触点,量到印迹的起点。

在确定制动印迹起点的位置时,应站在汽车后方,与制动印迹成一直线,且离印迹有一段距离的低角度外,进行仔细的观察。

根据制动印迹可以判断车辆的行驶路线、方向和速度,以及驾驶员采取的措施等情况。

《汽车事故分析与鉴定》第二章

《汽车事故分析与鉴定》第二章
1. 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是用来反映事故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绝对数 量。根据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绝对指标可分为时期 指标和时点指标。
汽车事故分析与鉴定
第三节 汽车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三、汽车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及分析指标
2. 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是通过事故总体中的有关指标进行对比而 得到的。交通事故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利用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汽车交通事故的发展变化程 度、内部构成、对比情况、事故强度、严重程度以及总 体内部结构等,使人们能更清晰地认识事物。
汽车事故分析与鉴定
第二节 汽车交通事故分类
2. 按事故后果分类 (1)轻微事故 (2) 一般事故 (3)重大事故 (4)特大事故。
汽车事故分析与鉴定 第二节 汽车交通事故分类
3. 按事故原因分类 从原因上可以把汽车交通事故分为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和客观原因造成 事故两类。 4. 按事故的对象分类
按事故的对象可将汽车交通事故分为6类。 (1)车辆间的交通事故 (2)车辆与行人的交通事故 (3)汽车对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 (4)汽车自身事故 (5)汽车对固定物的事故 (6)铁路道路事故 。
汽车事故分析与鉴定
第二节 汽车交通事故分类
6. 按事故形态分类 我国汽车交通事故统计时,在《汽车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表》中,按事
故形态可分为碰撞、刮擦、碾压、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7种。 7. 其他分类方法 除上述几种主要分类方法外,其它分类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可以按伤亡
人员职业分类;按肇事者所属行业分类;按肇事驾驶员所持驾驶证种类、驾 龄分类;按车辆所属单位分类等。
1.交通事故 世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道路交通状况不同,交通规则
和交通管理规定不同,对交通事故的定义也不同。 联合国和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定义:发生在或者来源于开放

汽车评估与鉴定复习提纲.doc

汽车评估与鉴定复习提纲.doc

汽车评估与鉴定复习提纲.doc(1)题⽬后的少代表为重点掌握和记忆内容,但没有带☆的题⽬也要基本了解。

(2)斜体字也为重点。

(3)例如P18,是指在书本第⼗⼋页。

第⼀章绪论1 ?旧机动车评估的⽬的包括哪些?旧机动车所有权的转让,企业的产权变动,抵押贷款,稅收,拍卖,诉讼咨询服务。

P62 ?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有哪些?☆1)掌握资产评估业务知识;2)掌握旧机动车的专业知识;3)掌握旧机动车的相关政策法规;4)掌握旧机动车市场的最新动态;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P7 3?旧机动车交易完成后,卖⽅应及时向买⽅交付的证明和凭证有哪些?《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驶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购置稅完稅证明、车辆保险单等。

P84.禁⽌经销、买卖、拍卖和经纪的车辆类型有哪些?已报废或者达到国家报废标准的车辆;通过盗抢、诈骗等⼿段获得的车辆;法院或⾏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的车辆;⾛私、⾮法拼装的车辆等等。

P85 ?旧机动车评估的特点是什么?答:1)以单辆车为评估对象2)以技术鉴定为基础3)必须把握旧机动车的价值特点P86?旧机动车评估的⼯作原则☆独⽴性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科学性原则;专业性原则。

P97 ?旧机动车评估的三个经济性原则预期收益原则;替代原则;最佳效⽤原则。

P10 8?⼤致了解预期收益原则、替代原则和最佳效⽤原则的含义。

略。

P10第⼆章汽车的使⽤寿命和使⽤性能1?了解旧机动车三种使⽤寿命的含义汽车技术使⽤寿命、汽车合理使⽤寿命、汽车经济使⽤寿命含义略P132. 了解影响汽车经济使⽤寿命的因素损耗、使⽤条件、经济⽔平。

P143. 了解汽车使⽤性能包括哪些⽅⾯,并了解各性能的含义。

动⼒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驶平顺性、通过性等。

含义略。

P154 ?评价汽车动⼒性的指标最⾼车速;汽车加速时间;汽车的最⼤爬坡度。

P155 ?了解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两个指标等速⾏驶百公⾥燃油消耗量;循环⾏驶试验⼯况百公⾥燃油消耗量。

汽车鉴定的知识点总结

汽车鉴定的知识点总结

汽车鉴定的知识点总结一、外观检查1. 车身外观:主要检查车身是否有凹陷、刮痕、褶皱等情况,尤其关注车身是否有修补痕迹和颜色是否一致。

2. 灯光系统:检查前后大灯、示宽灯、刹车灯、转向灯等是否正常,是否有损坏或者漏光的情况。

3. 轮胎和轮毂:检查轮胎的花纹深度、磨损情况,以及轮毂是否有划痕或者变形。

4. 钢板件:对车辆的钢板件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生锈或者损坏的情况。

二、底盘检查1. 刹车系统:检查刹车片、刹车盘和刹车油是否正常,是否有漏油或者打滑情况。

2. 悬挂系统:检查车辆的悬挂系统是否有异响或者漏油的情况,是否有松动、弯曲或者磨损。

3. 车轮定位:检查车轮是否有偏移、异响或者抖动的情况,对车轮定位进行调整,保证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三、发动机检查1. 引擎盖:打开引擎盖检查发动机是否有漏油、渗油或者异味,检查发动机舱的整洁度。

2. 发动机参数:通过诊断仪器进行检测,获取发动机的动力、转速、温度、油耗等参数。

3. 发动机声音:发动机启动后,仔细听发动机的工作声音,是否有异常响声或者异响。

四、内饰检查1. 座椅和内饰:检查汽车座椅的材质、皮革、织物是否有破损、污渍或者变形,检查仪表盘、中控台、车门饰板等内饰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2. 空调和音响系统:检查空调制冷、制热效果,音响系统的声音清晰度、音质等。

五、行车记录1. 行驶证和保险单:检查车辆的行驶证和保险单是否齐全、真实有效。

2. 维修记录:查看车辆的维修记录,了解车辆的保养情况和维修历史。

六、路试检查1. 车辆的启动:尝试冷启动和热启动,检查启动速度和声音。

2. 行驶性能:测试车辆的加速性能、刹车性能、转向灵活性等。

以上是汽车鉴定的一些知识点总结,通过对汽车外观、底盘、发动机、内饰、行车记录和路试的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汽车的技术状况和使用状况,为购车、保险理赔、车辆交易等方面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交通事故分析鉴定 基础知识

交通事故分析鉴定 基础知识

3、力在刚体上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的力, 作用于刚体的力,其作用点可以沿作用线 在该刚体内前后任意移动, 在该刚体内前后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该刚 体的运动效应。 体的运动效应。
F1 B B F1
=
F2 F A F A
=
A
4、力平行四边形定理(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 力平行四边形定理(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 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 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 来表示。 来表示。
G TD
解:
A
E F B Q P TE TG C α
C
D
受两个力作用: (1) 物体B 受两个力作用:
B
受三个力作用: (2) 球A 受三个力作用:
(3)
的力: 作用于滑轮C 的力:
A P NF NG TG
3、列平衡方程: 列平衡方程:
NA + NB − P − Q − G −W = 0 ∑F = 0 : ∑m (F) = 0 : − 5.5P − 2.5G + 2Q − 3.8N A= 0
F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1N= 1千克 米/秒2 (kg •m/s2 )。 1千克•米 m/s 千克
5 、力
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 系——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 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
二、 基本原理
1、 二力平衡原理
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
柔绳、链条、胶带构成的约束) 1、柔性约束(柔绳、链条、胶带构成的约束):
柔性约束约束反力方向:沿柔性物体中心线 而背离被约束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的交通特性
老年人视力不足,耳朵不灵,行动迟缓,常常不能正 确估计车速和自己横穿马路的速度,准备横穿时犹豫不决, 有时行至中途看见来车又突然退回。而且老年人腿脚不灵, 躲闪不便。老年人对自己和汽车的速度不能准确的估计, 常常错过最有利的横穿时机,而且常常突然折回,令驾驶 员感到意外而措手不及。
车辆碰撞的三个过程
1、碰撞前过程:从驾驶员察觉危险开始到两车刚接触, 称为碰撞前过程;2、直接碰撞过程:从两车刚接触到两 车刚分离,称为直接碰撞过程;3、碰撞后过程:从两车 刚分离到完全停止,称为碰撞后过程。
碰撞的特点
1、碰撞时间短;2碰撞力大。
事故等级
项目 轻微事故 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追尾碰撞的特点
(1)被撞车认知的时间很晚,很少有回避举动。 (2)恢复系数比正面碰撞少得多
第五章事故再现的作图法
动量平衡法
B
B
E5
E6 I21Scale E7
I 20
A
A
E4 I10
O
D E8
I11Scale
D
E3
E2 C E1 C
动量反射界面法
A
I112Scale A
I111Scale
111 112I10
汽车与行人的碰撞形态
⑴汽车正面与行人碰撞:这种碰撞汽车对行人造成 的伤害最大,首先是碰撞阶段,行人被加速到接近汽车的 速度,身体的一些部位会接触到保险杠,发动机前罩或者 风挡玻璃。其次是飞离阶段,如果汽车采取了制动措施, 那么人体就会飞离车辆,如果汽车没有减速,那么人体就 会被车带走,并且可能掉在汽车行驶途中的任何地方,甚 至可能落地后被汽车碾压。最后是滑移或滚动阶段,行人 被摔到地面上以后,人体滑移或滚动到其停止位置。
事故再现 以事故现场的事故车辆损坏情况、停止状态,
人员伤害情况和各种形式的痕迹为依据,参考当事人和证 人的陈述对事故发生的全部经过做出推断的过程。
第二章车辆的动力学基础
车辆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
Ff Fw Fi Ft FZ 2
车辆动力性评价指标
1、爬坡能力;2、加速能力;3、最大车速
第三章 事故过程及后果评价
汽车事故鉴定
复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交通事故 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人身
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车 辆 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道 路 是指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
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 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机动车 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在道路行驶
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 轮式车辆。
死亡/人
1~2
≥3
重伤/人Βιβλιοθήκη 1~23~10>10
轻伤/人 1~2
3~10
<200(机 直接经 动车) 济损失/
200~5000 (机动车 )

<50(非机 ≥50(非机
动车) 动车)
>10
5000~ 10000
有重大政 治影响的 事故
事故形态
1、碰撞:交通强者的机动车车体某部分与他方接触
2、碾压:交通强者的机动车对交通弱者(自行车、行人) 等的推碾或压过 3、刮擦:交通强者的机动车的侧面与他方接触 4、翻车:机动车没有发生其他形态,两个以上的侧面车 轮同时离开地面 5、坠车:车辆的坠落,且在坠落过程中,车辆离开地面
A
O
I 20
I212
211
B 211Scale
B
I 212 Scale
B
O
I10 min I10 max
I 20min
I 20max
第六章 汽车碰撞试验
车内乘员伤害的主要形成原因
1、碰撞时汽车结构变形; 2、乘员于车内结构二次碰撞,或肢体的运动过度(如头 部剧烈运动造成颈部伤害); 3、由于碰撞后汽车结构破损而是人体的某些部分越出车 外; 4、碰撞后起火。
非机动车 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在道路行驶的交
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 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 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事故统计 以特定的道路区间为研究对象,调查路段事
故发生的状态、次数,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进行因果 分析,找出事故多发区段和多发点。
6、爆炸:车内有易爆物品,在行驶过程中,因振动等原 因引起爆炸 7、失火: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人为或车辆原因引起的 失火
第四章 车辆事故力学
恢复系数
恢复系数用来描述弹性碰撞的一种标量,它等于碰撞后和 碰撞前的相对速度的比值。
有效碰撞速度
有效碰撞速度是车辆压缩变形阶段速度的变化量。
一维碰撞
指碰撞前后两车质心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只要用一个 坐标轴就能描述两车的碰撞过程。一维碰撞包含两车正面 碰撞和追尾碰撞两种。
儿童的交通特性
儿童天真、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动作迅速,但是缺少 安全意识,不易控制自己而又缺乏生活经验,不懂交通规 则。因此,儿童经常在公路上玩耍、追逐、打闹、嬉戏, 对危险的应变意识差。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亡,主要是 突然跳出,驾驶员来不及避让,刹车也为时过迟,以致冲 撞或碾压,这类事故被称作“跳出事故”。
⑵汽车侧面与行人刮擦:这种碰撞汽车对行人造成 的直接伤害较小,主要是刮伤。而行人在倒地时,头部或 身体的其他部位容易造成摔伤,但危险的是可能被汽车碾 压,造成致命的伤害。
汽车行驶速度的计算方法
(1)根据汽车制动拖印长度直接计算其行驶速度
v 254S
(2)根据行人被抛出的距离计算其碰撞速度
x 0.079v 0.0049v2 x 0.285v 0.0636v2
翻车试验方法
1、试验车的下落试验;2、试验车沿斜坡翻滚的试验;3、 平台翻车试验。
第七章 汽车-行人事故
青壮年的交通特性
青壮年是生命力旺盛的时期,正是负担各种工作任务 的时候,出行时间多,行走距离较远,青壮年精力充沛, 感知敏锐,应变能力强,反应快,有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有生活经验。男性有较强的好胜心,不甘示弱,有时故意 违反交通规则,在马路上并排行走,漠视车辆的接近,有 的甚至强行横穿马路;而女性则比较小心,但行动比较迟 缓。但是女性通常出行时三五成群,行走时嬉笑言谈,妨 碍了对汽车的感知。发现来车时,有的快速向对面穿越, 有的则退回避让,也有穿越时发现同伴未跟进而突然折回。
第八章 汽车与两轮车事故
车速计算方法
1、摩托车正面撞击汽车侧面 这类事故通常情况下,摩托车躺倒在碰撞点处,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