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

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5篇2019年经典三农问题调查报告范文(一)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0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

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㈠扶风县概况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

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

面积751平方千米。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

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

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

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

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

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

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

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

大家畜有牛、马、骡、驴。

“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

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

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

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推荐7篇)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推荐7篇)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第1篇一、实践目的:调查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三农问题落实情况,并在调查过程中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这次实践活动成为投身社会的良好途径;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农村的感情,拉近了我与*国情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更加明确学习的动力与使命!二、实践内容:了解三农问题及农民收入情况,了解实践地基本情况。

对基层经济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关注三农基本问题。

通过走访等形式,发现现存问题与优点,从农民收入来源,农民子弟的受教育程度,农民的业余活动,农村的面貌变化等不同方面来展现农村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同时也要调查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点。

三、实践结果:(1)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浅口村的村民热情大方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老乡们可是有说不完的话,远了不说,就说五六年前,农民收人还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

小麦、玉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至少年的口粮。

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

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收人微薄。

当时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增加了农民收人,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技术不断更新,在养殖上,品种培育,疾病预防等方面不断创新。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不断完善,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蔬菜大棚成为时尚,技术指导商品运输业都逐步解决,易于管理,操作简单,收成好,具有丰厚利润。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报告概述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三农工作的情况,以及探讨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发展状况。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重点关注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保障和乡村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调研结果的详细分析。

一、农业生产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水平整体不高,农民的种植技术、科学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部分农民面临土地使用权不稳定、缺乏适当的农业技术培训等问题。

因此,建议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供更加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调研显示,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民的收益较低。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建议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支持,提供更多的营销渠道和销售机会。

三、农民收入保障情况农民收入保障是当前三农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调研显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销售和务工收入,但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务工机会不稳定。

因此,建议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农民贷款和保险等金融工具,帮助农民稳定收入、降低风险。

四、乡村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特别是水资源和土壤污染较为严重。

为了改善乡村环境,建议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支持,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

五、其他问题和建议调研还发现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不足。

建议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参与农村事务的机会。

此外,也应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

结论三农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保障需要政府、企业和各界共同努力。

本调研提出的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和创新,才能实现农村振兴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调研报告三农问题是指农村的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收集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农民工进行了调研,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1.农业生产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农民仍然使用传统农业技术,缺乏先进的农业设备和科学种植技术。

同时,农业面临着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和设施的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农村经济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产业结构偏低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一些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和市场化经营意识,导致农业产品销售困难。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培养和引导农民创业意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

3.农民生活问题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农民生活条件仍然比较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

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也存在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置,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四、建议和对策1.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引导农民走市场化经营道路。

2.鼓励农民创业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创业培训,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市场经营能力。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五、结论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央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三农三牧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三农三牧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三农三牧落实情况调研报告三农三牧落实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三农三牧政策落实情况,本次调研主要关注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及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二、调研方法及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以农业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山东省为调研范围。

三、调研结果1. 农业生产情况根据调查,农业生产情况总体稳步发展。

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主要得益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使农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固定租金或分红。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良好。

农村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设备有了明显改善。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户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3.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

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改善显著,屋舍建设整齐美观,人们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和美好。

4. 畜牧业发展畜牧业发展状况良好。

农村养殖场规模扩大,科技含量提高,养殖种类转型升级。

农村地区农户通过养殖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四、具体问题及改进建议1. 农业生产方面存在农民对市场需求的不敏感性问题。

建议加强市场信息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需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山区和偏远地区。

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

3.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监管力度。

建议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4. 畜牧业发展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合理规划养殖场位置,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

建议加强政府监管,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三农三牧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对市场需求的不敏感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要加大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还有待提高等问题。

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增加政府投入,加强监管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提升。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三农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三农政策,并且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三农工作的情况,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二、调研内容1.政策实施情况了解各地区三农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生产扶持政策、乡村振兴计划等方面的情况。

2.农民生活状况调查农民的生活水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状况,了解三农政策是否对农民的实际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3.农业生产情况了解农业生产的现状,包括农产品销售情况、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情况。

4.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调查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情况,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1.政策实施情况通过调研发现,各地区都积极响应国家的三农政策,不断改革农业生产制度,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扶持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农民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提升。

2.农民生活状况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教育和医疗资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但仍然存在一些地区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3.农业生产情况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程度有所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情况较好。

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4.乡村振兴实施情况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效果较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结论:当前三农政策的实施效果较好,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同时,应该加强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

此外,应该加强对于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五、结束语三农工作是关乎国家全局的重要工作,我们要不断完善三农政策,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乡村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乡村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乡村三农工作调研报告引言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乡村三农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全面的三农工作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背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三农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把握三农工作的现状和趋势,我们组织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前乡村三农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收集乡村干部和农民对三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为制定和完善三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研内容1. 农业发展情况农作物种植结构和产量情况。

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情况。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 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农民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

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4. 农村社会治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情况。

四、调研方法问卷调查:设计问卷,收集乡村干部和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实地考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座谈访谈:与乡村干部、农民代表等进行座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五、调研实施1. 调研准备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包括调研内容、方法、时间等。

2. 调研开展按照调研方案,有序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座谈访谈等工作。

3.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4. 调研总结对调研情况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六、调研发现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不足,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业和农村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收入,收入来源单一,增长缓慢。

农村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不够完善。

七、建议与对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根据我们的调研报告,三农工作紧密围绕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主要目标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一、农业发展1. 种植业:调研发现,农业发展面临土地资源有限、农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政府应加强农田保护和高效利用,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推广新农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 养殖业:养殖业亦面临规模效益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

应加强养殖业规范管理,提高饲养技术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养殖产品安全和质量。

二、农村发展1. 乡村振兴:调研显示,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应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2. 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来源单一。

应鼓励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显示,农民技能水平普遍较低,不利于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应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技术水平,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三、农民问题1. 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调研发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田耕种和养殖业。

应推动农民从事多元化经营,开拓农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 农民权益保护:调研发现,农民权益保护不完善,存在土地征收拆迁、农产品收购等问题。

应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护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总结来说,三农工作调研报告指出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加强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保护农民权益等措施,能够促进三农工作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三农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三农”工作专题调研活动的安排,我组在**镇党委、政府的配合下,以**镇**村为重点调研对象,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个方面的内容为重点,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村双委、村民各界人士(一二三产、文教线)座谈会,进村入户等形式深入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况
**村地处**镇西部,与北白象相接,南面紧靠104国道线,东临柳白公路,新104国道穿村北而过,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

是**镇的一个经济较强村。

2004年,获“平安千村”五星级村,2005年获“文明百村行动”一等奖。

(一)经济发展好
该村村域面积公顷,水田面积330亩,全村现有人口1530人,345户,外来人口1730人,党员36人。

年人均收入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00多万元(主要来源房产出租、土地出让补偿费等),现有集体资金53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3000万元。

村内股份合作企业20多家(其中出口创汇企业1家,中外合资企业1家)。

村民从事二产的有200多户,主要是办家庭作坊和一些合资企业;从事一产的20余户,从事三产的40户,在外经商120多户。

贫困户20户(其中7户为低保);富裕户50户,家庭资产达500万元以上的占全村的
15以上。

(二)民主管理好
**村有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村双委班子,有一个富于战斗力的党支部,有一支勤工作、肯奉献的党员队伍。

近两届班子上马以来,一扫1997年因征地问题引起的村民与干部矛盾、原班子不团结的风气,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每项工作都能得到党员、干部、村民的大力支持。

村民代表54人,由全村分成20人一组推荐一人组成。

村帐管理清楚,重大问题决策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决定。

(三)人居环境好
一是绿洲景观建设。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蟾河水非常清澈,两个小岛和一个半岛像绿珠一样洒落在水面上,素以“蟾河八景”著称,因为当时人们为了给农田增肥,都抢着挑河泥,河底被挑得一干二净。

后来逐渐引进了化肥和农药,河泥没人要了,加上村民随意丢弃的垃圾和附近水域的各种污染,河道淤积严重,河水越来越脏。

但那时村里没有多少集体资金,就一直没有对河道进行整治。

经过几年的积累,村里的资金雄厚了。

2004年2月,**村联合蟾西村投入18万元,对河道进行清淤,将清出来的河泥倒在三个岛上进行绿化。

随后该村又投入120多万元开始河道驳坎,并建置青石栏杆,2005年又投资68万元新建几个小岛的拱桥和九曲桥。

为把蟾河建设成水上
公园,目前小岛的绿化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二是公共设施建设。

该村投资30万元新建了面积1300平方米的**村综合菜市场,大大改变了露天路头菜市场脏乱差的落后面貌。

投资20多万元,建成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健乐园,内设篮球场、健身器械和绿化园地。

投资300万元将全村1500米道路全部铺上水泥路。

投资168万元建造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办公大楼。

即将开工建设的15层**大厦,总面积2万平方米,住宅72套,村集体所有的三产用房面积5000多平方米,将兴办酒店和商场,每年可为集体创造150万元的租金收入。

三是社会治安管理。

投入资金30万元安装监控设施,架置探头24个,通过电子监控将村里交通要道一览无遗。

投入资金20余万元购置消防车、消防泵,成立义务消防队。

另外,调解工作、禁毒工作、外口管理都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实行外来人员在册登记,进行分类管理,分ABC三类,对14名C类无固定居所、无经济来源、无就业单位的外来人员,由护村队骨干为责任人进行重点管理,经常督查。

(四)历史文脉长
**村地处蟾河堡,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曾有人称其村出了“一斗芝麻官”。

现坐落在**村的蟾河堡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早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以义塾的形式诞生,
培养了一批批人才,有在科技领域获得显著成果的中科院学部委员施立明、设计制造填补我国液压起重机空白的机械部长江起重机厂总工程师施云权、当年参加地下革命活动的一批离退休干部、为振兴乐清起重要作用的领导干部等等。

早年校祠合一,推行种祠堂田的免费教育政策,使得该村村民的文化素质较之其他村普遍高一些,建国初期均能达到高小文化程度,为该村的发展提供了知识型人才。

至今该村也采取了入学资金奖励政策、村民订报补助政策等。

凡考上大学和乐清中学的,均奖励1000元;考上研究生的,奖励3000元;村民订报纸的,村里补助100元。

从整体来看,**村作为**镇这一经济强镇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以及初步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已经形成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描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