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0光学分析法导

合集下载

光学分析法导论

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2-1】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2)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3)闪耀光栅和闪耀波长(4)光谱通带答:(1)原子光谱:由原子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

分子光谱:由分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分子光谱。

(2)发射光谱:原来处于激发态的粒子回到低能级或基态时,往往会发射电磁辐射,这样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物质对辐射选择性吸收而得到的原子或分子光谱称为吸收光谱。

(3)闪耀光栅:当光栅刻划成锯齿形的线槽断面时,光栅的光能量便集中在预定的方向上,即某一光谱级上。

从这个方向探测时,光谱的强度最大,这种现象称为闪耀,这种光栅称为闪耀光栅。

闪耀波长:在这样刻成的闪耀光栅中,起衍射作用的槽面是个光滑的平面,它与光栅的表面一夹角,称为闪耀角。

最大光强度所对应的波长,称为闪耀波长。

(4)光谱通带:仪器出射狭缝所能通过的谱线宽度。

【2-2】简述棱镜和光栅的分光原理。

【2-3】简述光电倍增管工作原理。

答:光电倍增管工作原理:1)光子透过入射窗口入射在光电阴极K上。

2)光电阴极电子受光子激发,离开表面发射到真空中。

3)光电子通过电子加速和电子光学系统聚焦入射到第一倍增极D1上,倍增极将发射出比入射电子数目更多的二次电子,入射电子经N级倍增极倍增后光电子就放大N次方倍。

4)经过倍增后的二次电子由阳极P收集起来,形成阳极光电流,在负载RL上产生信号电压。

【2-4】何谓多道型检测器?试述多道型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电荷耦合器件和电荷注入器件三者在基本组成和功能方面的共同点。

【2-5】请按能量递增和波长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微波。

答:能量递增顺序: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波长递增顺序: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2-6】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数。

(1)波长为0.9nm的单色X射线;(2)589.0nm的钠D线;(3)12.6μm的红外吸收峰;(4)波长为200cm 的微波辐射。

2 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2 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当棱镜位于最小偏向角位置时
式中, m为棱镜数目; b为棱镜底边长; dn/dλ为棱镜材料的色散率。 由上式可以看出,理论分辨率的大小与棱镜材料、形 状、个数及所选波长有关,长波的分辨率要比短波的 分辨率小,棱镜分离后的光谱属于非均排光谱。
2. 光栅 光栅是由大量等宽、等距离、相互平行的狭缝(或反 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从工作 原理上 分: 透射光栅 反射光栅
非光谱法-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和圆二色等
光 学 分 析 法 光谱法
X射线荧光分析法
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
分子荧光
分子磷光
原子发射光谱法
非辐射发光
紫外-可见 原子吸收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化学发光法
2-3 光谱法仪器
光谱仪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试样 池、检测器、读数器件。 2-3-1光源 依据方法不同,采用不同的光源。光源有连续光源和 线光源等。 1.连续光源:在较宽波长范围内发射强度平稳的具有 连续光谱的光源。 如氢灯、氘灯、钨丝灯。 2.线光源:提供特定波长的光源。 如空心阴极灯、金属蒸气灯、激光。
I
K=-1
0
一级光谱
(3) 当K 与的乘积相同时
k1 1=k2 2=k3 3=‥‥‥ 出现光谱重叠 如: K=1×800nm=2×400nm =3×267nm=4×200nm
0
一级光谱 二级光谱
三级光谱
光谱重叠消除
• 滤光片 • 感光板 • 谱级分离器
(2)光栅的光学特性 常用色散率、分辨率和集光本领(闪耀特性)来表示。 色散率——表示不同波长的光谱线色散开的能力。
1J (焦耳) 1Cal (卡) 1erg (尔格) 1eV

仪器分析 光学分析法导论

仪器分析  光学分析法导论

1 1
2 2
3 3
h6.61 2-0 6 3J4S
实用文档
每个光子的能量与相应频率或波长之间的关系为
hhc hc
普朗克 方程
1. 普朗克公式把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统一起来,不 同波长的光能量不同。
2. 光量子的能量和波长成反比,和频率及波数成正比。
λ越长,ε越小,ν、σ越低
可用波数表示能量的高低实用文,档 单位 cm-1。
实用文档
光波动说的创始人惠更斯
麦克斯韦证明光是 一种电磁波,于是光 的波动学说更战胜了 粒子学说,在相当长 时期占据统治地位;
实用文档
20 世 纪 初 , 爱 因 斯 坦 光子学说解释光电效应得 到成功,并进一步被其它 实验证实,迫使人们在承 认光是波的同时又承认光 是由一定能量和动量的粒 子(光子)所组成。光具 有波动和微粒的双重性质, 就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其波粒二象性可以被波动 力学统一起来。
b. 光学光谱区: 10nm < λ < 1mm, 光谱分析法 102 eV > ε > 10-4 eV
c. 波 谱 区: λ>1mm, ε< 10-4 eV
波谱分析法
实用文档
§2-2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一. 根据测量的信号是否与能级跃迁有关,可分为:
1.光谱法:与能级跃迁有关
发射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 散射光谱法
2.非光谱法:与能级跃迁无关
实用文档
2-2-1. 发射光谱法
通过测量分子或原子的特征发射光谱来研究物质结构 和测定其化学组成。
M* hν
M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1-3.电磁波谱
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序排列起来的电磁辐射
实用文档

光学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是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 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 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化学方法。 这些电磁辐射包括从射线到无线电波 的所有电磁波谱范围(不只局限于光学 光谱区)。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 方式有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 干涉、衍射、偏振等。
1.红外光谱法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分子发光分析法 4.原子吸收光谱法 5.原子发射光谱法 6.核磁共振波谱法
(1)测定: 用四氯化碳做溶剂, 分别配制100ml/L 正十六烷100mg/L 姥鲛烷和400mg/L甲苯 溶液。 以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使用1cm 石英池,分别测量正十六烷、姥鲛烷和甲苯三种 溶液在2930cm-1 、 2960cm-1、3030cm-1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 三种物质的代用符号分别为:正十六烷-H、姥鲛烷-P 和甲苯-T。
(1)测定: 以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使用适当光程的比色皿, 即:1cm 石英比色皿测试样品范围为100~400mg/L、 4cm 石英比色皿测试样品范围0~100mg/L, 将萃取液和硅酸镁吸附后的滤出液倒入石英比色皿, 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 测2930cm-1 、 2960cm-1、3030cm-1三个波长处的样品吸光度并计算总萃取 物和石油类的含量。 (2)空白试验: 以纯水代替试样,加入与测定时相同体积的试剂, 并使用相同光程的比色皿,按(1)中测定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 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后测定石 油类含量,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均 以波长分别为2930cm-1,2960cm-1,3030cm-1谱带处的吸 光度A2930,A500ml 的细口瓶,瓶中加入处理好的活性碳和硅酸 镁各300g,加入2500ml要处理的四氯化碳,盖好盖后震荡 2min,静止30min 或1h将瓶中的四氯化碳倒入放在有120 目筛网的漏斗中,取样后在光谱仪上扫描,得到谱图合格 后即可放入干净的磨口瓶中保存备用。四氯化碳的谱图不 合格时,说明吸附剂已饱和,应停止使用,重新放入新的 吸附剂。 (2)萃取: 根据四氯化碳具有溶解油脂好,不溶于水的特性, 对水中的油份进行有效地萃取。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倒入分 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ml 四氯化碳洗涤采 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20g 氯化钠充分振荡2min。 经常开启活塞排气,静止分层后将萃取液经已放置10min 厚度无水硫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流入容量瓶内,用20ml 四氯化碳重复萃取一次,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 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定 容,摇匀。

光学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光学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光学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光学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光的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基于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现象,通过对光的测量和分析来获得样品的信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学分析法及其原理。

1.1 吸收光谱分析法吸收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吸收来分析样品的成分或浓度。

当光经过样品时,样品中的物质会吸收光的能量,吸收的程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光的透射率或吸光度,可以推断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

1.2 散射光谱分析法散射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样品对入射光产生的散射进行分析。

样品中的微粒会散射光线,散射光的强度和颜色与样品中微粒的特性相关。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可以研究样品的颗粒大小、浓度和形态等信息。

1.3 发射光谱分析法发射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样品受激后发射出的光来分析样品的成分或性质。

当样品受到外部激发光的作用,其内部的原子或分子会跃迁到激发态,并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

通过测量发射光的强度和波长,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及其浓度。

2. 应用光学分析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

2.1 环境监测光学分析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大气污染分析、水质监测等。

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散射,可以分析出大气中的气体浓度、水中的溶解物浓度等信息,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生物医学光学分析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荧光显微镜、光声成像等。

通过测量样品发射的荧光信号或受到激光激发后的声波信号,可以获得生物样品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信息,从而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和诊断。

2.3 食品安全光学分析法可以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污染物检测和成分分析。

例如,通过测量食品中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散射来检测农药、重金属等的残留量,或者分析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2.4 材料科学光学分析法在材料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

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或频率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可以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和组成,从而指导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光学分析法概述》课件

《光学分析法概述》课件

光学分析法通常是非接触性的,不会对被 检测物质造成破坏或污染,这对于某些脆 弱的样品或环境十分重要。
实时监测
远程操作
光学分析法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对于快速 变化的过程或事件能够迅速响应。
在某些情况下,光学分析法可以通过远程 操作进行,无需直接接触被检测物质,增 加了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缺点
对光源和探测器的依赖 光学分析法通常依赖于特定波长 或光谱范围的光源和探测器,而 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能 会影响分析结果。
荧光光谱仪通常由光源、激发滤光片、单色器、样品池、发射滤光片和检测器组成,能够测量荧光物质 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从而分析荧光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荧光光谱仪在生物学、医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可用于分析生物样品、药物、污染物 等样品。
拉曼光谱仪
拉曼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拉曼散射光谱的仪 器。
《光学分析法概述》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光学分析法简介 • 光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常用光学分析仪器介绍 • 光学分析法的优缺点 • 光学分析法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光学分析法简介
光学分析法的定义
光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方法。它利用光的吸收、发射 、散射、折射等特性,结合各种光学器件和测量技术,实现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目的。
光的散射与干涉
光的散射
当光通过物质时,物质中的微小颗粒 会使光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和方 向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折射率有关 ,可据此分析物质的粒度和分布。
光的干涉
两束或多束光波在空间相遇时,会因 相位差而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利 用光的干涉现象可进行光学干涉测量 和干涉光谱分析。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导论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导论

波长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 间的直线距离。
c
1

波数: 每厘米长度内含有的波 长数目。
2、光的微粒性 电磁波的波动性不能解释辐射的发 射和吸收现象。对于光电效应及黑 体辐射的光谱能量分布等现象,需 要把辐射视为微粒(光子)才能满 意地解释。
3、电磁波谱图
复习思考:
1 通常将仪器分析分为哪几类?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一、光的二象性
1、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具 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周期 T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通过空 间某一固定点所需要的时间间隔称为 周期,单位为s(秒)。
频率 :单位时间内通过传播方向上 某一点的波峰或波谷的数目,即单位 时间内电磁场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它等于周期的倒数1/T。
发射线是514.5 nm和488.0 nm。另外Kr+激 光器也是激光光谱仪的常备激光器。
(2) 固体激光器 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固体激光 器是红宝石(Al2O3掺Cr3+)激光器和Nd: YAG (掺钕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前者的 激光波长为694.3 nm,后者使用的激光波长是 1064 nm。
二、 单色器
1、单道光子检测器 (1) 光电池 硒光电池是最常用的阻挡层光电 池。将一层半导体硒涂在铁或铝的金属底板 上,金属底板和硒之间是欧姆接触。在硒表 面再涂一层导电性和透光性良好的金属薄膜 如金、银等作为收集极,然后再在金属薄膜 表面涂一层保护层即成。 图10-17
(2) 光电管 光电管也称真空光电二极管。
光谱,这种光谱法有原子发射光
谱和火焰光度法等。
图10-6
光致发光 物质吸收光能后跃迁至
激发态,当回到低能态或基态时将
发射辐射,这种光谱法有原子荧光

《仪器分析》第十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仪器分析》第十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λ1 λ2 λ3
θ1
b
等边型棱镜的色散
θ2
λ1
λ2
λ3
棱镜对相邻波长的光的色散能力可以用棱镜的角色散率 来衡量,即以折射角θ作为波长的函数而改变的速率:dθ/dλ
d d dn d dn d
dθ/dn是指θ棱镜材料折射率n的变化,dn/dλ代表折射率随着 波长的变化。前者取决于棱镜的几何形状,后者就是棱镜材 料的色散率。
子 子子 射

吸荧
线 荧
射 收光 光
原子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
原紫红核 子外外磁 吸可可共 收见见振
光谱分析法
紫红分分核化 外外子子磁学 可可荧磷共发 见见光光振光
分子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
原原分分 X 化
子子子子 射 学




线 荧

射光光光 光 光
电磁波谱区及常用光学分析方法
光谱区域 γ射线 X射线 光学区
ni=c/vi 因为光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有关,而c是常数,因此折射率是随 着频率改变而改变的,即波长不同的光的折射率不同。
当光束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个介质的 密度不同使得光束在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并且方向 也发生改变的现象成为折射。折射由斯涅耳(Snell)定律 表示:
入射
反射
i1 r1 1
5、光学方析法的应用
光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中种类最多的一大类分析方法, 目前已达几十种之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工农业生产、 国防、医药卫生、生物、地质矿产、环境保护等各领域, 几乎所有需要分析测试的领域,都有可能用到光学分析方
6、光学分析仪器的组成
(1)光源 (2)波长选择器 (3)样品池 (4)检测器 (5)信号处理器及读出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光学分析法导
光学分析(optical analysis): 依据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后
产生的辐射信号或发生的变化而建 立的分析方法。
概 念
2020/8/3
2
§1 电磁辐射的性质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高速通过空间传 播能量的电磁波。
电磁辐射包括从射线到无线电波的所 有电磁波谱范围。
2020/8/3
3. 吸收光谱法: 利用吸收光谱对物质定性、
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2020/8/3
13
4. 朗伯-比尔定律
设入射光强度为I0,吸收光强度为Ia,透 射光强度为 It,反43; Ir 由于测定条件下反射光强度基本相同, 其影响可相互抵消,上式可简化为:
I0= Ia+ It
2020/8/3
22
光谱法的分类
方法分类
发射光谱分析、火焰光度分析 分子发光分析法、放射分析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比浊法、拉曼光谱法 折射法、干涉法
X-射线衍射法、电子衍射法 偏振法
2020/8/3
被测物理性质
辐射的发射
辐射的吸收
辐射的散射 辐射的折射 辐射的衍射 辐射的旋转
A= kcb A=A1+A2+A3+……
κ为比例常数(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光波长 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c为吸光物质浓度,b为透光液 层厚度。
2020/8/3
16
当b以cm,c以g/L为单位, κ称为吸光系数,用 a表示。
A= a cb a的单位为L/g.cm 当b以cm,c以mol/L为单位,
2020/8/3
7
§3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3.1 非光谱法
非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相互 作用时,测量辐射的某些性质,如折 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等变化 的分析方法。
概 念
2020/8/3
8
非光谱法不涉及物质内部能级的跃 迁,电磁辐射只改变了传播方向、速 度或某些物理性质。
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折射法、偏 振法、光散射法、干涉法、衍射法、 旋光法和圆二向色性法等。
3 ε = a·Mr = 156×256.0 =3.99×104
4
L/(mol·cm)
2020/8/3
19
二. 发射光谱法
物质在辐射能的作用下,其由低能态 或基态跃迁至高能态(激发态),再由 高能态跃迁回低能态或基态,此时若以 光的形式放出能量,该过程称为发射。 而产生的光谱称为发射光谱。
利用发射光谱分析物质的方法,称为~。
23
§5 光谱法仪器
用来研究吸收、发射的电磁 辐射强度和波长的关系的仪器叫 做光谱仪或分光光度计。这一类 仪器一般包括五个基本单元:光 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 读出器件。
2020/8/3
24
吸收光谱仪
光源 单色器 样品 检测器 读出器件
2020/8/3
2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κ称为摩尔吸光系数, 用 ε表示
A= ε cb ε的单位为L/mol .cm,
它表示物质的浓度为1mol/L,液层厚 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
2020/8/3
17
例题:
已知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256.0, 将其配制成0.965mg/L的浓度, 用2cm的比色皿,在λmax为 366nm处测定T值为50%,试求其
2020/8/3
9
3.2 光谱法
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 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 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 收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 法。
概 念
2020/8/3
10
物质对辐射能的吸收和发射是不
连续的,量子化的。当物质内的分 子或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时,若以辐 射能的形式传递能量,则辐射能EL 一定等于物质的能级变化E 。即:
2020/8/3
20
荧光光谱:
某些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在辐射能的作 用下跃迁至激发态,部分分子或原子与 其它粒子碰撞,把激发能转变为热能消 耗掉;其余的分子或原子以光的形式散 发出这部分能量而回到基态,由此产生 的光谱称为荧光光谱。
2020/8/3
21
§ 4 光谱分析的分类
依据物质对不同波谱区辐射能的吸收 或发射,可建立不同的光谱分析方法。
2020/8/3
14
透光度:
透光度为透过光的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 I0之比,用T表示。

T= It/I0
吸光度:
为透光度倒数的对数,用A表示。

A=lg1/T=lgI0/It
2020/8/3
15
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均
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 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总吸光度等于吸收介 质内各吸光物质吸光度之和。
3
1.1 波动性和微粒性
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 和微粒性。
波动性:光的折射、衍射、偏振和 干涉等;
微粒性:光电效应。
2020/8/3
4
每个光量子的能量(EL)与其频率(ν)及 波长(λ)之间的关系为:
EL = hυ = hc/λ = hcσ
h为普朗克常数,其值6.626×10-34 J·s;c为 光速,其值约为3×1010cm/s;σ为波数,其 单位为cm-1;λ为波长,其单位为nm。
1.吸光度A
2.吸光系数a
3.摩尔吸光系数ε
2020/8/3
18
解 : 知 Mr=256.0 T=50% b =2cm C=0.965mg/ml
1 A = - lgT = - lg50% =0.301
2 由 A=abc a=A/(bc) = 0.301/(2×0.965×10-3) = 156L/(g·cm)
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
2020/8/3
5
1.2 电磁波谱(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顺序排列所 绘成的图表,称为电磁波谱。 P202
2020/8/3
6
§2 光与物质的作用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吸收、 发射、散射、反射、折射、干涉、 衍射、偏振等。
EL= E
E:不同能级间能量差
EL= h = hc/= hc = E
2020/8/3
11
一. 吸收光谱法
1. 吸收: 当辐射能通过某些吸光物质时,
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吸收与其能级 跃迁相应的能量由低能态或基态 跃迁至较高的能态的过程。
2020/8/3
12
2. 吸收光谱: 物质对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
而得到的光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