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于鹏、丁喜纲主编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模块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4页PPT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模块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4页PPT

2 了解网络的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 网络技术的成熟、网络应用的广泛、规模的增大,通信变得复杂。各大公司纷纷
制定了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只在一个公司范围内有效。 为了统一标准,1977年,ISO组织开始着手制定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OSI/RM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和线路由功
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

的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两个阶段,即:


3.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分为



4.局域网是指
,英文简称

5.在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分为两种角色,即:


6.从网络架构方法看,局域网有3种类型:



7.目前网络中经常接触到的3个团体是



8.TCP/IP协议中,TCP是指
如应用于一些小型企业、办公室以及网吧等。 这样组网使用户间的资料能快速、方便地传递,而且不受资料大
小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提高了工作效率。 它不需要服务器,所以成本低,但是它不具备网络的管理功能。
4 认识局域网
二、对等式、工作站/服务器方式
3.工作站/服务器网络
3.1工作站/服务器网络: ①Sever服务器; ②WS (work station)工作站 ; ③至少有一台计算机作为专用服务器为其他工作站提供资源; ④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网络; ⑤工作站彼此之间不能直接传输文件和资料,所有的文件传输 和消息传送都必须通过服务器。
三、 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即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书籍介绍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书籍介绍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书籍介绍今天店铺要给大家介绍下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书籍的知识,欢迎大家前来阅读!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基本介绍书名:计算机网络(第三版)书号:7-113-09550作者:安淑芝等定价:33.00元出版日期:2008年12月获奖信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单位:中国铁道出版社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为13章。

第1~2章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及体系结构;第3~7章按照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对各层的相关内容做了较详细的讲解,并对局域网及介质访问控制技术进行了讲解;第8~12章介绍了无线网络、因特网接入、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和实际应用等内容。

第1~12章后附有练习题及实验。

最后,第13章给出了一个组建小型局域网的综合训练。

附录中按照字母顺序给出了全书出现的缩略词并注明了在书中第一次出现的章节,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适合作为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网络课程教材。

配有教学课件和习题答案。

图书目录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1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1.2.1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41.2.2 按地理位置分类 61.2.3 按计算机和设备在网络中的地位分类 7 1.2.4 其他分类 8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81.3.1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81.3.2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 10本章小结 12习题 12实验:初识网络 12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32.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132.1.1 网络通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1.2 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的概念 152.1.3 接口和服务 182.1.4 网络通信协议的制定 192.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02.2.1 OSI/RM结构 202.2.2 OSI/RM各层基本功能 222.3 TCP/IP参考模型 252.3.1 TCP/IP历史 252.3.2 因特网的管理机构 252.3.3 TCP/IP模型 272.3.4 TCP/IP各层功能 272.3.5 TCP/IP和OSI/RM模型的比较 29本章小结 29习题 30实验:了解RFC文档 30第3章网络接口层 313.1 数据、信号和编码 313.1.1 数据和信号 313.1.2 数字调制技术 333.1.3 二进制数据编码技术 37 3.2 数据传输 393.2.1 数据传输类型 393.2.2 数据通信的同步技术 40 3.2.3 数据传输方式 413.2.4 多路复用技术 423.2.5 数据交换技术 443.3 传输介质 473.3.1 有线传输介质 473.3.2 无线传输介质 503.4 差错检验 513.4.1 奇偶检验 513.4.2 方块检验 513.4.3 循环冗余检验 523.4.4 海明码 533.5 流量控制 543.5.1 非受限协议 543.5.2 停—等协议 543.5.3 滑动窗口协议 553.5.4 流量控制协议的约束条件 58 3.6 高级数据链路协议HDLC 59 3.6.1 三种类型的工作站 593.6.2 三种响应模式 603.6.3 帧格式 603.6.4 帧类型 613.6.5 HDLC实例 62本章小结 64习题 64实验:网线制作 65第4章局域网基础 684.1 局域网概述 684.1.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684.1.2 IEEE 802参考模型 694.1.3 IEEE 802协议 694.1.4 局域网操作系统 704.2 局域网连网设备 734.2.1 网卡 734.2.2 中继器 744.2.3 集线器 754.2.4 网桥 764.2.5 交换机 784.3 共享介质局域网 804.3.1 争用协议 804.3.2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824.3.3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技术 854.4 交换式局域网 86................综合训练:组建小型局域网 305软件安装与设置1: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 307软件安装与设置2:安装活动目录服务 317软件安装与设置3:设置服务器IP地址 320软件安装与设置4:配置DNS服务器 321软件安装与设置5:配置DHCP服务器 324软件安装与设置6:配置Windows XP客户机 327软件安装与设置7:创建用户账户 328软件安装与设置8:配置网络打印 329软件安装与设置9:局域网的所有用户通过一个有效的IP地址访问因特网 332附录A 缩略词 337 参考文献 343。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3.1 局域网(LAN)1.3.2 城域网(MAN)1.3.3 广域网(WAN)1.3.4 互联网(Internet)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特点1.4.1 功能1.4.2 特点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1.5.1 互联网应用1.5.2 企业内部网络1.5.3 科研教育机构网络1.5.4 军事通信网络1.6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6.1 OSI参考模型1.6.2 TCP/IP参考模型第二章:物理层2.1 物理层的定义和作用2.2 信道的基本概念2.3 信号的表示和传输2.3.1 数据信号的基本特征2.3.2 数字信号的表示和传输2.3.3 模拟信号的表示和传输2.4 编码技术2.4.1 奇偶校验码2.4.2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2.4.3 海明码2.5 数据传输方式2.5.1 单工传输2.5.2 半双工传输2.5.3 全双工传输2.6 传输介质2.6.1 有线介质2.6.2 无线介质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和作用3.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3.3 HDLC协议3.3.1 HDLC基本概念3.4 PPP协议3.4.1 PPP基本概念3.5 以太网3.5.1 以太网的基本概念3.5.2 以太网的帧格式3.6 虚拟局域网(VLAN)3.6.1 VLAN的基本概念3.6.2 VLAN的实现方式3.7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3.7.1 总线型拓扑结构3.7.2 星型拓扑结构3.7.3 环型拓扑结构第四章: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定义和作用4.2 网络层的功能4.3 IP协议4.3.1 IP基本概念4.3.2 IP地质分类4.3.3 子网划分及划分规则4.4 路由协议4.4.1 静态路由4.4.2 动态路由4.5 ARP协议4.5.1 ARP基本概念4.5.2 ARP请求与应答4.6 ICMP协议4.6.1 ICMP基本概念4.6.2 ICMP消息类型第五章: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定义和作用5.2 传输层的功能5.3 TCP协议5.3.1 TCP基础概念5.3.2 TCP的连接管理5.3.3 TCP的可靠数据传输5.4 UDP协议5.4.1 UDP基本概念5.5 端口和套接字5.5.1 端口的概念5.5.2 套接字的概念第六章: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定义和作用6.2 DNS协议6.2.1 DNS基本概念6.2.2 DNS域名解析过程6.2.3 DNS消息格式6.3 HTTP协议6.3.1 HTTP基本概念6.3.2 HTTP请求和响应6.4 FTP协议6.4.1 FTP基本概念6.4.2 FTP的工作模式6.5 SMTP协议6.5.1 SMTP基本概念6.5.2 SMTP消息格式附件:附件一:OSI参考模型图附件二:TCP/IP参考模型图附件三:HDLC帧格式示例附件四:以太网帧格式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保护法:是一系列法律和准则,旨在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免受滥用和不当使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模块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共115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模块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共115页

谢谢!
115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模块 一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第五周第一次课安岳培训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第六周国庆放假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授课教师程POST,GET表示将表单数据附加到请求该页的URL地址中进行传送,只能用于小容量数据的传送,安全性不高,容易被截取;POST表示将表单数据嵌入到HTTP请求中进行传送,一般用于大容量数据的传送,安全性高。

3)在<form>标记中还可以使用name和target属性,name用于表单取命中,target属性用来指定目标窗口或目标帧。

二、表单的常用控件及其属性1、输入区域标记<input type=""><input type="">标志用来定义一个用户输入区,用户可在其中输入信息。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附录:课后习题答案第⼀章1. 计算机⽹络就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①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②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③提⾼可靠性④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⑤集中管理⑥综合信息服务2. 略3. ⽤户资源⼦⽹提供访问⽹络和处理数据的能⼒,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通信⼦⽹是计算机⽹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

通信⼦⽹为⽤户资源⼦⽹提供信息传输服务;⽤户资源⼦⽹上⽤户间的通信是建⽴在通信⼦⽹的基础上的。

⽹络书稿第⼆版-(附习题答案)4. 星型的中⼼节点是主节点,它接收各分散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相应节点,具有中继交换和数据处理功能。

星型⽹的结构简单,建⽹容易,但可靠性差,中⼼节点是⽹络的瓶颈,⼀旦出现故障则全⽹瘫痪。

⽹络中节点计算机连成环型就成为环型⽹络。

环路上,信息单向从⼀个节点传送到另⼀个节点,传送路径固定,没有路径选择问题。

环型⽹络实现简单,适应传输信息量不⼤的场合。

由于信息从源节点到⽬的节点都要经过环路中的每个节点,任何节点的故障均导致环路不能正常⼯作,可靠性较差。

总线结构中,各节点通过⼀个或多个通信线路与公共总线连接。

总线型结构简单、扩展容易。

⽹络中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的故障,可靠性较⾼。

树型⽹络是分层结构,适⽤于分级管理和控制系统。

与星型结构相⽐,由于通信线路长度较短,成本低、易推⼴,但结构较星型复杂。

⽹络中,除叶节点极其连线外,任⼀节点或连线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路⽹络的正常⼯作。

⽹状结构⼜称为不规则型,⽹络中各节点的连接没有⼀定的规则,⼀般当节点地理分散,⽽通信线路是设计中主要考虑因素时,采⽤不规则⽹络。

⽬前,实际存在的⼴域⽹,⼤都采⽤这种结构。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16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
☆点对点式网络:无信道竞争(广域网链路) ☆广播式网络:有信道竞争(局域网、无线网)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页)

按网络规模和覆盖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9页)
Jin & Jiang,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N+1 层 N层 N-1 层 ……
实际通信 物理媒体
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
Jin & Jiang,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1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实体表示发送或接收信息的任一硬件或软件 进程 ☆协议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 规则集合 ☆同一主机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位置, 通常称为服务访问点
15

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是网络通信的基础,由网络设备、通 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负责数据传输、 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系统、终端及控制器、联网 外设、各种软件、信息资源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6页)
Jin & Jiang,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资源共享 ☆信息交换 ☆协同处理

“三网”融合
☆计算机网络 ☆电信网络 ☆广播电视网络
Jin & Jiang, 无线网络技术教程:原理、应用与仿真实验,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教学课件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教学课件

3.标准化网络与互联网
OSI/RM 已被国际社会广泛地认可。它 对推动计算机网络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对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从此,计算机网络进入了标准 化网络阶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刘四清, 龚桂平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将若干台独立的计算机通 过传输介质的物理连接,并通过网络软 件逻辑地相互联系到一起而实现资源共 享的计算机系统。"网络"主要包含连接 对象(即元件)、连接介质、连接的控 制机制(如约定、协议、软件)和连接 的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在Internet中,用户计算机需要通过校 园网、企业网或Internet服务提供商 (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 ISP) 联入地区主干网,地区主干网通过国家 主干网联入国家间的高速主干网,这样 就形成一种由路由器互联的大型、层次 结构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即互联网络, 它是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延伸。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连接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如: 大型计算机、工作站、微型计算机等)或其他数据 终端设备(如: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终端服务器 等)。
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介质是通信线路(如:光缆、同 轴电缆、双绞线、微波、卫星等)和通信设备(网 关、网桥、路由器、Modem等)。
计算机网络的控制机制是各层的网络协议和各类网 络软件。它是指以实现远程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的, 大量分散但又互联的计算机的集合。互联的含义是 两台计算机能互相通信。
2.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 CCP)、通信线路和其他通 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 等通信处理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网络的拓扑结构
1.4.1 网络拓扑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Topology)结构,是指网 络中的通信线路和各节点之间的几何排列,它是 解释一个网络物理布局的形式图,主要用来反映 了各个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它影响着整个网络 的设计、功能、可靠性和通信费用等方面,是研 究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环节之一。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3.广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主要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广域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分布范围广,一 般从数公里到数千公里。 数据传输率较低,一般为几十Kbps。 错误率较高,一般在10-3~10-5 左右。 属于公用网络。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2.城域网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 MAN。主要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地理覆盖范围可达100km。 数据传输速率为45~150Mbps。 工作站数大于500个。 传错率小于10-9。 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 既可用于专用网,又可用于公用网。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1.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网络硬件 网络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是网络的资源所在,它 为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网络资源。 网络工作站实际上就是一台入网的计算机,它是用 户使用网络的窗口。 传输介质是网络通信用的信号线。 网络设备是构成网络的一些部件。 2.网络软件 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通信软件和通信协 议等。 操作系统用于管理、调度、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多 种资源,并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同样,对于计算 机网络系统也需要有一个相当的网络操作系统来支持 其 运 行 。 目 前 计 算 机 网 络 有 四 大 主 流 : UNIX 、 Netware、Linux及Windows 系列。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2.点对点式网络 这两台机器不可能直接相连,它们之间的通 信,可能必须通过多台中间的机器进行中转,而 且还可能存在着多条路径,距离也可能不一样, 因此在点对点网络中路由算法显得特别重要。一 般来说,在局域网中多采用广播方式,而在广域 网中多采用点对点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随着数字通信的出现而产生的,其特点是综合化 和高速化。综合化是指将多种业务综合到一个网 络中完成。例如人们一直在用一种与计算机网络 很不相同的电话网传送语言信息,但是,现在已 经可以将多种业务,如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 以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形式综合到一个网络中来传 送。网络向综合化发展是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 展分不开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任务1:分析局域网结构 任务2:利用Visio软件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 任务3:参观校园网本 节 源自 束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服务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发展 实训:认识局域网与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
1.1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 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 以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称 为计算机网络。 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的功能是把消息从一台主机传 输到另一台主机)和资源子网(资源子网是各种网 络资源的集合)两个部分构成的 。
4.环型结构 在环型拓扑结构中,节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 路连接成闭合环路,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 传送。 优点:拓扑结构简单,控制简便,结构对称 性好,传输速率高,应用较为广泛。 缺点: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 线路都会转为网络可靠性的瓶颈,环中任何一个 节点出现线路故障,都可能造成网络瘫痪。为保 证环的正常工作,需要较复杂的环维护处理,环 中节点的加入和撤出过程都比较复杂。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1.6 实训:认识局域网与 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实训目的】 (1)了解局域网的软硬件组成。 (2)认识局域网中的常用设备。 (3)掌握常见网络拓扑结构的区别和适用场合。 (4)能够正确阅读网络拓扑结构图。 (5)学会利用常用绘图软件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 【实训条件】 (1)已经联网并能正常运行的机房和校园网。 (2)PC计算机一台,要求安装Windows XP/2003操 作系统。 (3)安装Microsoft Office Visio Professional 2003应 用软件。
1.3.1 按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 1.广播式网络 在广播式网络仅有一条通信信道,网络中的 所有机器都共享这条信道。在发送消息时,首先 在数据的头部加上一段地址字段,以指明此数据 应被哪台机器接收,数据发送到信道上后,所有 的机器都将接收到。一旦收到数据,各机器将检 查它的地址字段,如果是发送给它的,则处理该 数据,否则将它丢弃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已经对经济、文化、 教育、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 重要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的社会、 道德、政治与法律问题。
1.5.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应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可以使一个网络同时 传输视频、图像、3D模型、语音和多媒体信息。 而这些应用正是目前企业用户亟待实现的行之有 效的途径。 随着Internet的过度膨胀,地址枯竭、网络 号码匮乏和路由表急剧膨胀三大危机日益凸现。 如不采取措施可能在IP地址枯竭之前就会导致网 络瘫痪。正是在这一背景下,IETF提出了新一 代的Internet协议IPv6。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服务
1.2.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① 数据通信。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 输,这是网络的最基本功能。 ② 资源共享。入网的用户可以共享网络中的数据、 数据库、软件和硬件资源,这是网 络的主要功能。 ③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用户可以借助硬件和软件的 手段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④ 进行分布处理。可以把工作分散到网络中的各计 算机上完成。 ⑤ 集中控制、管理和分配网络中的软件、硬件资源。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6.混合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是将前面所讲的星型结构、总 线型结构和环型结构中的两种或三种结合在一起 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兼顾了各种 拓扑结构的优点,在缺点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弥补。
1.5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发展
1.5.1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办公自动化 2.工厂自动化 3.校园网 4.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 1.5.2 计算机网络带来的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2.总线型结构 总线型结构是用一条电缆作为公共总线,入 网的节点通过相应接口连接到线路上。网络中的 任何节点,可以把自己要发送的信息送入总线, 使信息在总线上传播,供目的节点接收。 优点:节点的插入或拆卸是非常方便的,易 于网络的扩充。 缺点:可靠性不高,如果总线出了问题,则整 个网络都不能工作,断网后查找故障点较难。
1.2.2 计算机网络的服务
1.文件与打印服务 2.应用服务 3.消息服务 4.数据库服务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1.3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传输带宽分类,有基带网和宽带网; 按网络结构分类,有以太网和令牌环网; 按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有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 式网络; 按覆盖范围分类,有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按信息传输介质分类,有无线网和有线网;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有星型网、环型网、总 线型网、树型网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3.树型结构 在树型拓扑结构中,节点按层次进行连接, 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节点之间进行。 优点:通信线路连接简单,网络管理软件也 不复杂,维护方便。 缺点:资源共享能力差,可靠性低,如中心 节点出现故障,则和该中心节点连接的节点均不 能工作。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1.3.3 按网络结构分类
1.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局 域网。早在70年代末期就有了正式的以太网产品。 如今,以太网产品已遍布世界各地,它对计算机 网络技术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太网 无处不在的今天,它以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高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的特点继续向前发展。 我们经常使用或可以自己组建的网络几乎全是以 太网。如无特殊说明,本书提到的局域网也都是 指以太网。 2. 令牌环网 令牌环网(Token Ring)主要用于大型局域网 和广域网的主干部分。它使用的操作系统大多为 Unix,令牌环网的组建和管理非常繁琐,只有专 业人员才能胜任。
1.4.2 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 1.星型结构 在星型拓扑结构中,节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 路与中心节点连接。中心节点控制全网的通信, 任何两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 优点:星型拓扑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 管理。 缺点:网络的中心节点是全网可靠性的瓶颈, 中心节点的故障将造成全网瘫痪。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本 节 结 束
5.网状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主要指各节点通过传输线互相 连接起来,并且每一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 相连,是广域网中的基本拓扑结构,不常用于局 域网。 优点:两个节点间存在多条传输通道,具有 较高的可靠性。 缺点:结构复杂,实现起来费用较高,不易 管理和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