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策略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诊断流程
首先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心 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电生理检查以明确 诊断。
02 药物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病因和 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的目的。
常用药物
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 溶栓药物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护理措施
包括定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 情变化、评估患者情况、协助患者进 行日常生活等,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 舒适。
03 非药物治疗与护理
心脏起搏器治疗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医疗设备,通过发放电脉 冲刺激心脏,控制心率,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对于病态窦房 结综合症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 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预防复发与自我监测
预防复发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等 措施,降低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复发的 风险。
自我监测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定期 记录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 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 物,以避免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的发生。
药物治疗护理
护理原则
护理效果评估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对于患 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应遵 循科学、规范、全面的原则。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 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提高护 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过程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医生通过手术 将起搏器植入到患者的胸前或胸骨下,并与心脏的电极导线 相连。手术后,起搏器会定期发放电脉冲,以控制患者的心 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2019年版)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2019年版)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CD-10:I49.5)。

行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ICD-9-CM-3: 37.81/37.82/37. 83)。

(二)诊断依据根据《2013 ESC心脏起搏和再同步化治疗指南》[EHJ,2013,34(29)],《ACC/AHA/HRS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JAAC,2008,51( 21)] 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包括一系列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窦性心律变时功能不全。

2.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黑矇、晕厥等。

3.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表现为:(1)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

(2)窦性停搏和(或)窦房传导阻滞。

(3)慢快综合征: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交替出现。

(4)持续心房颤动在电复律后无可维持的窦性心律。

(5)持久、缓慢的房室交界性逸搏节律,部分患者可合并房室阻滞和室内阻滞。

(6)活动后心率不提高或提高不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2013 ESC心脏起搏和再同步化治疗指南》[EHJ,2013,34(29)],《ACC/AHA/HRS 2008年心脏节律异常器械治疗指南》[JAAC,2008,51(21)] 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电生理和起搏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必要时紧急使用)。

2.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Ⅰ类适应证:(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为有相关症状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

(2)由于某些疾病必须使用特定药物,而此药物可能引起或加重窦性心动过缓并产生相关症状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策略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策略
心脏移植
对于严重的心动过缓患者,当其 他治疗方法均无效时,可以考虑 进行心脏移植。
04
综合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
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包括使用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等,以控制症 状和预防并发症。
非药物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非药物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导管 消融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心悸、乏力、头晕、黑矇等。心动过缓时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心动过速时可能出现心绞痛 、晕厥等症状。
诊断标准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的主要手段。心动过缓时,心电图可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 滞等异常;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可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异常。同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全面了 解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
详细描述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等,可有效降低血液 凝固的风险,预防血栓形成。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凝血 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抗凝效果。
其他辅助药物
总结词
其他辅助药物包括改善心肌代谢的药 物、抗炎药物等,可辅助治疗病态窦 房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
详细描述
如辅酶Q10、维生素C等可改善心肌 代谢,提高心肌功能;糖皮质激素类 药物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这 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病 情调整剂量。
针对病因的导管消融
对于由特定病因引起的心动过缓,如窦 房结变性与纤维化,导管消融可以消除 异常电信号,恢复窦房结的正常功能。
VS
改良导管消融技术
对于不适合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导管 消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消除异常电信号来改善心动过缓的症状 。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八讲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八讲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2中国乡村医药杂志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八讲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薛松维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 心内科主任医师窦性心律失常一般表现较轻,但也有严重类型,其中最严重的当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或3S),简称病窦综合征或病窦。

一、病窦有哪些名称?病窦的命名繁多,如窦房结迟钝、窦房结晕厥、窦房结衰竭、窦房结障碍、窦房结病、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慢-快综合征等。

其中慢-快综合征临床处理最为棘手,常需在植入体外人工心脏起搏器后进行药物治疗。

二、病窦的“3S”如何变成“4S”病窦是指窦房结组织发生器质性病变(常由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炎症或慢性纤维化引起)导致冲动形成和/或传导异常,由此产生一系列心律失常现象。

病窦的严重后果是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发生心源性晕厥,即阿-斯综合征及猝死。

当病窦(3S)有头晕、低血压、黑矇、间歇性跛行、晕厥等症状(Symptomatic)时称有症状的病窦。

此时3S就变成了4S(Symptomatic Sinus Sick Syndrome,SSSS)。

4S是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指征。

三、病窦类型及心电图特点1.窦性心动过缓(窦缓)窦缓是病窦的最常见类型,表现为严重的心动过缓,心率常<40次/分。

根据窦缓诊断病窦时应首先除外药物引起的心动过缓。

常见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药、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药等。

其次还要排除迷走神经对心率的影响,必要时做窦房结功能试验或阿托品试验。

阿托品可解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而显示出窦房结固有频率,如用阿托品后窦性频率能达到90次/分以上可初步排除病窦。

2.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病窦表现除上述严重的窦缓之外,还可表现为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

窦性停搏(Sinus arrest)又称窦性静止。

它指窦房结在某一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造成心房或整个心脏暂时停止跳动,表现为心电图上出现长的间歇,长间歇通常超过1.5s。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治疗及护理 医学演示文稿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治疗及护理 医学演示文稿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治疗及护 理
定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简称病窦综合征, 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器质性 病变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或 窦房结至心房冲动传导障碍所致的 多种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征。 主要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 滞、窦性停搏为主,当合并快速性 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时出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慢-快综合征),大 多于40岁以上出现症状。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二)鉴别诊断


本病所表现的心律失常应和功能性因素、药物作 用、电解质紊乱和某些器质性心脏病等所引起的一 时性缓慢心律失常相鉴别。鉴别的要点是上述缓慢 心律失常均无严重持久的心动过缓,固有心率测定 正常,治疗后其过缓性心律失常可消失或好转。 诊断本病应以心律失常为依据,症状仅做参考, 中青年人常用啊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食管心 房调搏等检查来确诊,但老年人不宜做上述检查, 而动态心电图基本能达到确诊目的。如最慢窦性心 律<40/min,最长R—R<1.6s,则可诊断。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有典型的症状,即心率过慢或长间歇停搏使心排 出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临 床表现。 2.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有下述1条或1条以上者, 可诊断为病窦综合征:①持久而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② 窦性停搏,短期内无逸搏点出现,或停搏稍久后才有房性 或交界性心律取代;③窦性停搏持久而无新起搏点出现, 或继之以室性心律失常;④由窦性停搏而致慢性心房颤动, 心室率缓慢(非药物所致)提示双结性病变者;⑤心房颤动 经电击后较长时间不能恢复窦性心律者;⑥非药物引起的 窦房传导阻滞。 3.排除迷走张力增高、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的 影响。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治疗及护理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治疗及护理

发病原因 2
不可逆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性病态窦房结 综合征) 这类患者大多由于疾病引起病态窦房结综 合征表现,多为器质性窦房结病变,病程发展大 多缓慢,从出现症状到症状严重可长达5~10年 或更长。
(1)窦房结呈非特异性退行性纤维变性 (2)冠心病 (3)心肌病 (4)其他疾病 ①心肌炎②全身免疫性疾病③先天性疾病⑤外
2、在心动过缓的基础上,可以出现逸搏或逸搏 心律;
3、较常出现“快慢综合征”,心律快时可为心 房颤动、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而平时为 窦性心动过缓,常因过缓而出现一时性头晕或晕 厥;
4、阿托品试验中窦性心律从来没有达到90次/分 或出现交界性心律;
5、电生理检查不正常。
治疗常规
治疗原则为病因治疗;避免一切减慢心率的药物;心 率减慢伴明显症状时,可静脉应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 素;可使用烟酰胺;反复发生心源性昏厥者应安置人工心 脏起搏器。
合征者. 3)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
厥和/或心室停搏. 4)异位快速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无效者,应用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或自动复律除颤器.精选课件ppt
14
植入过程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通常在导管室中完成, 手术需1-2小时左右,术后需在医院住院1 周左右。植入起搏器的手术过程大致如下:
⒈局部麻醉(植入起搏器无需全身麻醉)
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精选课性件ppt 心力衰竭等。
13
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症
1)心脏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二
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双侧分支和三分支传
导阻滞,伴有心动过缓引起的症状尤其有阿-
斯综合征发作或心力衰竭者. 2)病态
窦房结综合征心室率极慢引起心力衰竭,黑
蒙,晕厥或心绞痛,伴有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

快慢综合征的再认识和治疗策略

快慢综合征的再认识和治疗策略

快慢综合征的再认识和治疗策略心血管网2014-01-24快慢综合征(tachy-brady syndrome,TBS)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病窦)的一种亚型,具体表现为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是房颤)突然终止后恢复窦性心律出现之前有一段长间歇,即窦性停搏,患者可以出现头昏、胸闷、黑朦甚至晕厥症状。

快慢综合征的治疗是个棘手的难题,特别是在急诊室处理时,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用,而频繁出现的长间歇又会引起黑朦或晕厥,临床医生必须密切观察病情。

下面,我们来谈谈快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及如何正确地治疗。

1 快慢综合征的概念1973年Kaplan BM等首次提出了快慢综合征这一概念,认为是所谓的病窦的一种类型。

病窦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涉及窦房结退行性变、离子通道异常以及心肌缺血,导致窦房结的冲动形成障碍和/或冲动传出障碍,从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其临床表现是以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为基础而产生的头晕、晕厥等症状,同时也可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等。

针对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交替出现的情况,1968年Ferrer先提出了慢快综合征,临床上又称为缓速综合征(Slow-fast syndrome)。

“慢快型”与“快慢型”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严重和持续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阻滞等证据,房颤、房扑或房速发作前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快速性心律失常为被动性;而后者在无房颤发作时表现为正常窦性心律,房颤、房扑或房速发生在正常窦性心律基础上,即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动性。

近年来随着对于房颤触发机制的认知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飞跃发展,在临床中逐渐认识到,快慢综合症中的房颤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亦可能是由肺静脉和(或)腔静脉内肌袖的电活动驱动和触发心房活动所引起,通过导管射频消融隔离大静脉与心房间的电连接而获得根治,随着治疗后房颤的终止,其后出现的长时间窦性停搏和严重窦缓也会随之消失,这个结果使我们不禁对阵发性房颤伴长间歇这种快慢综合征的潜在机制进行了重新思考,为这类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简称病窦)是心源性晕厥的原因之一,主要由于窦房结本身或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障碍造成窦房结起搏和传导功能失常以致产生各种心律失常及由此引发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及心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一类综合征。

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每类又分为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障碍两种原因。

临床上的病窦多指慢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病程缓慢,可持续5~10年或更长。

病人出现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肾及胃肠道等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如头昏、眩晕、记忆力减退、乏力,严重者可致阿-斯综合征或猝死。

如有心动过速,则亦可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2.心电图特征:主要有下列两类表现:(1)窦房结水平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2)窦房结水平以下的被动性心律(交界性逸搏、交界性心动过速)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合并房室结病变还可出现各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

3.辅助检查:窦房结功能评定包括窦房结自律性(固有节律测试、激发试验、窦房结恢复时间测试)及窦房传导时间异常。

4.诊断:心电图上具有下列1项或l项以上者可明确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窦性心动过缓≤40次/分,持续≥1 min;(2)二度Ⅱ型窦房阻滞;(3)窦性停搏>3.O s;(4)窦性心动过缓伴短阵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恢复时间>2.O s。

对疑有窦房结病变者需结合窦房结功能评定的结果协助诊断。

[附]杨钧国的诊断标准(1990年)(1)严重窦性心动过缓;(2)严重窦性静止;(3)严重窦房阻滞;(4)在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终止后严重窦律衰竭;(5)慢性房颤伴严重心室反应,以前的病史证实有上述1~4项中一项者;(6)SNRT或CSNRT异常延长;(7)SACT异常延长;(8)ISNRT、ICSNRT或ISCACT异常延长;(9)窦房结不应期延长;(10)按压颈动脉窦后窦性静止>3 s,以上各项中具备1项,且能排除功能性窦房结功能不全者即可诊断为病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慢型
缺乏病窦的基本诊断,但有各种主 动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是频发 房早、短阵房扑和阵发性房颤。心律失 常发生前常为正常窦性心律,而在各种 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终止后出现一过性的 窦房结功能的明显抑制。
即原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继 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
混合型
在不同的阶段和时间表现为不同类 型,但多见于药物影响和病程较长之 后。
快慢型病窦的窦房结抑制
窦性停搏型 严重窦缓型 逸搏或逸搏心律型 房颤或房扑复发型 混合型
快慢型病窦的发生机制
➢ 心房肌局部释放乙酰胆碱增多 ➢ 快速心房率对窦房结细胞自律性的直接抑制 ➢ 快速心室率导致窦房结动脉供血不足 ➢ 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丧失频率适应性的电重构过程
延伸到窦房结影响其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和自律性
为继发性,若房颤持续时间不长且加以纠正,窦 房结功能可恢复正常。时间超过1年,发生率为20% ; 超过2年,发生率大于55%,但无心脏电生理检查, 很难确定是否存在病窦。
治疗策略
➢ 基本型:起博器 ➢ 慢快型:起博器+药物 ➢ 快慢型:导管射频消融
评价窦房结功能
起博器? ➢ 混合型:同慢快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 的临床治疗策略
分型
➢ 基本型 ➢ 慢快型 ➢ 快慢型 ➢ 混合型
基本型
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阻滞 原发性窦性停博
慢快型
符合基本型的诊断标准,同时伴 有各种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但房性 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发生缓慢性心律 失常的基础上。
即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伴继发 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