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电源输出电压对照表

合集下载

各国单相电源插头、电压、频率对照表

各国单相电源插头、电压、频率对照表

380
单相电压 插头
E E
单相电压(V) 三相电压(V)
220
380
220
380
220
380
240
415
230
400
50 50 50 50/60 50 50 50
频率(Hz)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频率(Hz) 50 50 50 50 50
非 洲、澳 纽
国名(地 区) 埃及 南非
尼日利亚 澳大利亚 新西兰
220
380/400
120
208/220/380
220
380
127
220/380/415
220
380
127
220/380
B/C
230
400
单相电压 插头 C
D D D D D D D D A/D D D D D D D D
A/D
单相电压(V) 三相电压(V)
A/C/D/E/F A
A/C/E C/D B/C/D
单相电压(V) 三相电压(V)
110/200
200/220/380100200Fra bibliotek200
220/346/380
220
380
110
220/380
277
220/400
220
380
230
400/415/440
220
380
230
400
220
380
240
415
240
单相电压(V) 三相电压(V)
120
240/480

电脑atx开关电源电压值及输出各种电压的作用

电脑atx开关电源电压值及输出各种电压的作用

电脑ATX开关电源电压值及输出各种电压的作用IT技术-电源 2009-11-25 22:43 阅读1 评论0字号:大中小+3.3V 电压,经主板的电压转换电路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等电路。

+5V 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

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

+12V: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散热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他板卡。

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对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他电路。

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P4结构电源也称为ATX12V。

-12V:主要用于某些串口电路,其放大电路需要用到+12V和-12V,通常输出小于1A。

-5V: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通常输出电流小于1A。

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某些形式电源一般不再提供-5V输出。

+5V Stand—By:最早在ATX提出,在系统关闭后,保留一个+5V的等待电压,用于电源及系统的唤醒服务。

以前的PSII、AT电源都是采用机械式开关来开机关机,从ATX开始(包括SFX)不再使用机械式开关来开机关机,而是通过键盘或按钮给主板一个开机关机信号,由主板通知电源关闭或打开。

由于+5V Stand-by是一个单独的电源电路,只要有输入电压,+ 5VSB就存在,这样就使电脑能实现远程Modem唤醒或网络唤醒功能。

最早的ATX1.0版只要求+5VSB达到0.1A,随着CPU及主板的功能提高,+5VSB 0.1A已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所以Intel公司在A TX2.01版提出+5VSB不低于0.72A。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一些系统要求+5VSB提供2A、3A,甚至更大的电流输出,以保障系统功能的实现,因此对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电源的测试作为个人电脑动力之源的电源,也随着个人电脑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ATX电脑电源输出线对应功能全接触

ATX电脑电源输出线对应功能全接触

ATX电脑电源输出线对应功能全接触同样颜色的输出线,其输出电压都是一致的。

电脑电源上的输出线共有九种颜色(黄、红、橙、紫、蓝、白、灰、绿、黑)。

各种颜色的输出线的含义如下:图中各组直流输出的主要功能如下:(1) 黄色:+12V :输出+12V直流电压。

黄色的线路在电源中应该是数量较多的一种,随着加入了CPU和PCI-E显卡供电成分,+12V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

+12V一直以来硬盘、光驱、软驱的主轴电机和寻道电机提供电源,及为ISA插槽提供工作电压和串口等电路逻辑信号电平。

如果+12V的电压输出不正常时,常会造成硬盘、光驱、软驱的读盘性能不稳定。

当电压偏低时,表现为光驱挑盘严重,硬盘的逻辑坏道增加,经常出现坏道,系统容易死机,无法正常使用。

偏高时,光驱的转速过高,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较易出现炸盘现象,硬盘表现为失速,飞转。

目前,如果+12V供电短缺直接会影响PCI-E显卡性能,并且影响到CPU,直接造成死机。

(2) 红色:+5V :输出+5V直流电压。

+5V导线数量与黄色导线相当,+5V电源是提供给CPU和PCI、AGP、ISA等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是计算机主要的工作电源。

目前,CPU都使用了+12V和+5V的混合供电,对于它的要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

只是在最新的Intel ATX12V 2.2版本加强了+5V的供电能力,加强双核CPU的供电。

它的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

(3) 灰色:PW_OK(电源信号线),也称Power_Good或Power_OK或POK,通常使用灰色线接入,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5 V输出信号。

待机状态为零电平,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后为5 V高电平。

PW_OK信号用来避免系统在电压不正常或不稳定的情况下工作。

一般在按下电源按钮0.1秒-0.5秒后,系统通过内部自检并且检测到电压输出稳定就发出PW_OK信号,主板上的计时器芯片收到该信号后控制处理机的复位线使电脑正常启动。

电脑电源各个颜色线输出电压列表

电脑电源各个颜色线输出电压列表

电脑电源各个颜色线输出电压列表电脑电源各个颜色线输出电压列表黄色12V 黄色的线路在电源中应该是数量较多的一种随着加入了CPU和PCI-E显卡供电成分12V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

12V一直以来硬盘、光驱、软驱的主轴电机和寻道电机提供电源及为ISA插槽提供工作电压和串口等电路逻辑信号电平。

如果12V的电压输出不正常时常会造成硬盘、光驱、软驱的读盘性能不稳定。

当电压偏低时表现为光驱挑盘严重硬盘的逻辑坏道增加经常出现坏道系统容易死机无法正常使用。

偏高时光驱的转速过高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较易出现炸盘现象硬盘表现为失速飞转。

目前如果12V供电短缺直接会影响PCI-E 显卡性能并且影响到CPU直接造成死机。

蓝色12V -12V的电压是为串口提供逻辑判断电平需要电流较小一般在1安培以下即使电压偏差较大也不会造成故障因为逻辑电平的0电平为-3到-15V有很宽的范围。

红色5V 5V导线数量与黄色导线相当5V电源是提供给CPU和PCI、AGP、ISA等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是计算机主要的工作电源。

目前CPU都使用了12V和5V 的混合供电对于它的要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

只是在最新的Intel ATX12V 2.2版本加强了5V的供电能力加强双核CPU的供电。

它的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计算机的系统稳定性。

白色5V 目前市售电源中很少有带白色导线的-5V也是为逻辑电路提供判断电平的需要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出现故障机率很小。

电源输出导线规格指南2 橙色3.3V 这是ATX电源专门设置的为内存提供电源。

最新的24pin主接口电源中着重加强了3.3V 供电。

该电压要求严格输出稳定纹波系数要小输出电流大要20安培以上。

一些中高档次的主板为了安全都采用大功率场管控制内存的电源供应不过也会因为内存插反而把这个管子烧毁。

使用2.5V DDR内存和1.8V DDR2内存的平台主板上都安装了电压变换电路。

紫色5VSB5V 待机电源ATX电源通过PIN9向主板提供5V 720MA的电源这个电源为WOLWake-up On Lan 和开机电路USB接口等电路提供电源。

ATX电源输出电压对照表

ATX电源输出电压对照表

计算机的ATX电源脱离主板是需要短接一下20芯接头上的绿色(power on)和黑色(地)才能启动的。

启动后把万用表拨到主流电压20V档位,把黑表笔插入4芯D型插头的黑色接线孔中,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各个端子的电压。

楼上列的是20芯接头的端子电压,4芯D型插头的电压是黄色+12V,黑色地,红色+5V。

主板电源接口图解20-PIN ATX主板电源接口4-PIN“D”型电源接口主板20针电源插口与电压:在主板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1 3.3V 11 3.3V2 3.3V 12 -12V3 地 13 地4 5V 14 PS-ON5 地 15 地6 5V 16 地7 地 17 地8 PW+OK 18 -5V9 5V-SB 19 5V10 12V 20 5V在电源上看: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20 5V 10 12V 19 5V 9 5V-SB 18 -5V 8 PW+OK 17 地 7 地16 地 6 5V 15 地 5 地14 PS-ON 4 5V13 地 3 地12 -12V 2 3.3V11 3.3V 1 3.3V 可用万用电表分别测量。

另附:24 PIN ATX电源电压对照表ATX 电源几组输出电压的用途+3.3V :最早在ATX 结构中提出,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新款电源都设有这一路输出。

而在AT/PSII 电源上没有这一路输出。

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 ,提供给主板、CPU 、存、各种板卡等,从第二代奔腾芯片开始,由于CPU 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INTEL 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 的电压降到了3.3V 以下,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现在的电源直接提供3.3V 电压,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 、存等电路。

+5V :目前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

+12V :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

ATX电源简介

ATX电源简介

ATX电源简介PC机电源在286到早期的586是由AT电源一统江湖的。

AT电源功率一般为150~250W,共有四路输出(+5V、-5V、+12V、-12V),另外还向主板提供一个P.G信号。

AT电源采用切断交流电源的方式关机,所以不能实现软件关机。

随着ATX电源的普及,AT电源如今已渐渐淡出市场。

Intel在1997年推出了流行的A TX2.01电源标准。

和AT电源相比,A TX电源的外形尺寸没有变化,主要是增加了3.3V和+5V Standby(+5VSB)两路输出电压和一个PS—ON信号。

同AT电源的6芯插座相比,其输出线改成一个20芯线给主板供电。

提供的3.3V电源输出,给使用低内核电压的CPU供电,降低了主板降压电路的损耗。

+5VStand by电压又称为辅助+5V电压,只要插上220V交流电就有电压输出。

PS—ON信号是主板向电源提供的电平信号,用来控制电源其它各路电压的输出。

利用+5VSB和PS—ON信号,就可以实现软件开关机、键盘开机、网络远程唤醒等功能。

辅助+5V电源始终提供能量供给,主板向电源送出PS—ON低电平信号时电源启动,送出PS—ON高电平时电源关闭。

1、A TX电源工作原理ATX电源是标准的开关稳压电源(Switch V oltage Regulator),同传统的线性稳压电路(Linear V oltage Regulator)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但也有其缺点,那就是电路比较复杂,电源输出的纹波系数也较大,对周围电路的干扰也比较强。

ATX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如图1,主要包括输入电网滤波电路、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主变换电路、整流滤波输出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辅助电源等。

输入电网滤波电路是电源中的抗干扰电路,它具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微机电源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二是指开关电源的振荡高次谐波进入电网对其它设备及显示器的干扰和对微机本身的干扰。

atx电源各组电压误差范围

atx电源各组电压误差范围

atx电源各组电压误差范围ATX电源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电源,其各组电压误差范围是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源输出的各个电压与其标称值之间的允许误差范围。

合理的误差范围能够保证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和电路的可靠性。

我们来了解一下ATX电源的各组电压。

ATX电源一般包含了+3.3V、+5V、+12V、-12V、+5Vsb等几个电压输出组。

其中,+3.3V主要为主板芯片组等提供电源;+5V主要为各种逻辑芯片、硬盘、光驱等提供电源;+12V主要为CPU、显卡等高功率设备提供电源;而-12V和+5Vsb则用于一些特殊设备的供电。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标准中,对于ATX电源的各组电压误差范围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标准要求,+3.3V的误差范围应在±5%之内,即在3.135V至3.465V之间;+5V的误差范围也应在±5%之内,即在4.75V至5.25V之间;+12V的误差范围则要求在±5%至±10%之间,即在10.8V至13.2V之间;而-12V的误差范围在-10%至-5%之间,即在-13.2V至-10.8V之间;+5Vsb的误差范围则要求在±5%之内,即在4.75V至5.25V之间。

这些误差范围的设定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

如果电源输出的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计算机的硬件造成损害。

过高的电压会导致电路元件受到过大的电流冲击,从而加速元件老化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而过低的电压则会造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无法启动。

在实际应用中,电源厂商会通过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来确保电源的输出电压在误差范围内。

同时,计算机主板也会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监测和反馈控制,以保证电压的稳定性。

如果发现电源的输出电压超出了误差范围,用户应及时更换电源,以免给计算机带来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标准规定了误差范围,但并不是误差越小越好。

过小的误差范围会增加电源的制造成本,并且对于一些低功率设备而言,过高的精度要求也没有太大意义。

ATX电源各组电压及工作原理

ATX电源各组电压及工作原理

ATX电源的输出电压有+5V、3.3V、+12V、+5VSB、-5V、-12V。

+3.3V:在以前的AT电源上并没有这一路输出,从PII开始诞生的ATX规范中才加入了+3.3V,因为由+5V取电降到+3.3V后,可以明显降低主板产生的热量及功耗,现在的主板都是从+3.3V取电,经主板处理驱动CPU,内存及PCI、AGP、PCI—E设备。

+5V:主要用于驱动磁盘,光盘驱动器的电路板部分,现在的大功耗显卡及AMD 系统+5V也有相当的要求。

+12V:对于现在的系统来说,要求比较高的一组输出。

+12v用于驱动各种驱动器的电机、散热风扇、主板连接设备等。

因为+12V用于驱动硬盘及光驱的马达,如果电压过低,硬盘就有可能出现逻辑坏道而光驱则会读盘能力下降;但是如果是电压过高,那就危险了,轻则死机,重则烧毁硬盘和光驱。

从Pentium 4系统开始,ATX升级为ATX12V_1.1,主要区别在增加了4Pin 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变换后给CPU供电;后来鉴于Athlon XP和新Duron CPU的功耗同样不容小觑,部分Socket A主板也采用了这种+12V辅助供电的设计。

-12V:用于某些串口的放大电路,电流要求并不高,-12V输出电流通常小于1A。

-5V: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ISA总线板卡电路,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

+5V Stand-by(+5VSB):最早出现在ATX上,系统关闭后的+5V等待电压,在CCC认证当中,规定了+5 VSB不得小于2A。

有些系统在待机时无法唤醒,或者待机时硬件莫名烧毁,往往就是电源+5 VSB不过关造成的。

P.G信号(POWER GOOD信号):是电源内部的一组采样电压,用于告诉主板电源已经就绪的反馈信号(此电压一般为2V以上)电源不仅输出电压,还要与主板有信号联系,两者在时间次序上有一定的关系,这就叫做时序。

时序是电源与主板良好配合的重要条件,也是导致电脑无法正常开关机,以及电源与主板不兼容的最常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的ATX电源脱离主板是需要短接一下20芯接头上的绿色(power on)和黑色(地)才能启动的。

启动后把万用表拨到主流电压20V档位,把黑表笔插入4芯D型插头的黑色接线孔中,用红表笔分别测量各个端子的电压。

楼上列的是20芯接头的端子电压,4芯D型插头的电压是黄色+12V,黑色地,红色+5V。

主板电源接口图解
20-PIN ATX主板电源接口
4-PIN“D”型电源接口
主板20针电源插口及电压:在主板上看:
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
1 3.3V 11 3.3V
2 3.3V 12 -12V
3 地13 地
4 5V 14 PS-ON
5 地15 地
6 5V 16 地
7 地17 地
8 PW+OK 18 -5V
9 5V-SB 19 5V
10 12V 20 5V
在电源上看:
编号输出电压编号输出电压20 5V 10 12V
19 5V 9 5V-SB 18 -5V 8 PW+OK 17 地7 地
16 地 6 5V
15 地 5 地
14 PS-ON 4 5V
13 地 3 地
12 -12V 2 3.3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