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也作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另外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与自由基反应。
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
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8世纪末,化学家在总结许多物质与氧的反应后,发现这类反应具有一些相似特征,提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氧化合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从含氧化合物中夺取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许多反应与经典定义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有类似特征,19世纪发展化合价的概念后,化合价升高的一类反应并入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一类反应并入还原反应。
20世纪初,成键的电子理论被建立,于是又将失电子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半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1948年,在价键理论和电负性的基础上,氧化数的概念被提出,1970年IUPAC对氧化数作出严格定义,氧化还原反应也得到了正式的定义: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称作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
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但弱于氧化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但弱于还原剂。
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根据反应是否有氧化数的升降,或者是否有电子得失与转移判断。
如果这两者有冲突,则以前者为准。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化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是关键,使得氧化剂得到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点、常见类型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氧化还原反应又被称为电子转移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
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还原;还原剂是一种能够失去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一般伴随着原子的形态变化,因此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数目保持不变。
1.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关键步骤。
当一个物质失去电子时,它被氧化;当一个物质得到电子时,它被还原。
2.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还原,即电荷数目减少。
还原剂是一种能够失去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氧化,即电荷数目增加。
3.氧化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过氧化数可以确定物质的氧化程度。
氧化数是一个与电荷数目相关的指标,氧化剂的氧化数变小,还原剂的氧化数变大。
4.双电子转移反应: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双电子转移反应,即一个物质失去两个电子,而另一个物质获得这两个电子。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类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是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非金属接受电子而被还原。
例如,2Na+Cl2->2NaCl。
2.非金属元素间的反应:非金属元素在反应中能同时发生氧化和还原过程。
例如,2H2+O2->2H2O。
3.金属氧化物的还原: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金属氧化物被还原成金属,而还原剂被氧化。
例如,Fe2O3+3CO->2Fe+3CO24.单质的氧化:一些物质直接与氧气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C+O2->CO25.氧化剂数目的改变:氧化剂数目的改变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原子或离子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发生氧化和还原。
氧化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指的是物质获得电子。
这些反应在许多日常生活和工业过程中都起着关键作用,例如腐蚀、燃烧和电池中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生化过程的基础,比如呼吸过程中的细胞呼吸就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质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以供细胞使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自然界和生物体内,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金属冶炼过程中,金属离子被还原成纯金属,从而得到所需的金属产品。
此外,许多电化学过程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电镀和电解等。
总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种基本的反应类型,它在自然界、生物体内和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性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反应,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类反应,也称为氧化还原(Redox)反应,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或离子的电荷发生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工业生产和自然界中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失去或获取电子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被称为氧化剂,而得到电子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
这两个过程必须同时发生,如果没有物质被氧化,就不会有物质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上。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 单纯氧化还原反应:单纯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只有一个物质被氧化,只有一个物质被还原的反应。
例如铜和硝酸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一氧化氮气体:Cu + 2HNO3 -> Cu(NO3)2 + NO + H2O2. 复合氧化还原反应:复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多个物质同时被氧化或还原的反应。
例如在电池中,锌被氧化为锌离子而氧化剂是电子供体,同时铜离子被还原为铜金属,是电子受体:Zn(s) + Cu2+(aq) -> Zn2+(aq) + Cu(s)3. 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性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氧化性变化进行分类。
氧化性是指物质相对于其趋向于获取电子(还原)还是失去电子(氧化)的能力。
例如,在氯和溴之间的反应中,氯的氧化性高于溴,因此氯将溴氧化为溴离子:2NaBr + Cl2 -> 2NaCl + Br2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领域1. 养殖业:氧化还原反应被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的水质处理。
通过调节水中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控制溶解氧和有害物质浓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过程的基础。
例如,在电池中,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能量的转化。
3. 矿冶工业:氧化还原反应在冶金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过程

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过程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也是生物体内能量转移的基础。
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反应类型、常见实例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四方面进行探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一种化学反应,其中原子或离子的电荷状态发生变化。
通常来讲,某些化合物中的原子会从一个元素的价态转移到另一个元素的价态,而同时伴随着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电荷的转移。
被氧化的化合物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而同样反应中被还原的化合物中原子则获得了电子。
相应的,被氧化的化合物称为氧化剂,而被还原的化合物则称为还原剂。
二、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常常被描述为电子转移反应,即某种物质失去了电子,从而增加了其氧化态。
这也意味着在氧化反应中一定有某个物质被氧化(即它的电子被剥夺)。
此种类型反应通常伴随着氧气的转移、火箭燃料的燃烧等,且会放出大量的能量。
2、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正好相反,通常在其中某个物质获得了电子,即它的还原态增加。
在这种类型的反应中,一个离子或分子会接受另一个离子或分子所失去的电子。
还原反应通常伴随着金属的还原、氢气的还原等情况。
3、单一氧化还原反应在单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有一个短暂的氧化和还原发生,但是整体看来,是在一个分子内(可被细分为离子和分子),发生了相对于电荷的流动。
单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例子,包括用于生产钢铁的高炉中的焦炭,以及细胞呼吸中的酸化。
4、复合氧化还原反应复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的氧化和一种的还原发生反应,其中这些不同的物质经历了各种化学变化。
这些类型的反应在许多有机化合物、供能的化学反应和人体代谢等领域中非常常见。
三、常见实例1. 金属的氧化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常常产生金属氧化物。
例如,在常温下,铁在不受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便会被氧气氧化为铁锈。
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下面是50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示例:1.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III)氧化物:4Fe + 3O2 = 2Fe2O32. 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H2 + Cl2 = 2HCl3.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锌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4. 氢气与氯氰酸反应生成甲醇和氯化氰:HCN + 3H2 = CH3OH +NH4Cl5. 铜与硝酸反应生成亚硝酸铜:Cu + 2HNO3 = Cu(NO2)2 + H2O6. 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2K + 2H2O = 2KOH + H27. 亚硝酸与溴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氮气:KBr + HNO2 = KCl + N2 + H2O8. 铝与氯化银反应生成铝氯和银:2Al + 3AgCl = 2AlCl3 + 3Ag9. 溴和铜反应生成亚溴化铜:Cu + Br2 = CuBr210. 硫和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2S + O2 = 2SO211. 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2Na + Cl2 = 2NaCl12. 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13. 硫酸与钠氢碳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钠:H2SO4 + NaHCO3 = CO2 + H2O + Na2SO414. 铝和氢氟酸反应生成氟化铝和氢气:2Al + 6HF = 2AlF3 + 3H215. 氧气与锌反应生成氧化锌:2Zn + O2 = 2ZnO16. 二溴化碳和纯氢反应生成氯化碳和氢气:CCl2Br2 + 4H2 = CCl4 + 2H217. 铂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铂:Pt + Cl2 = PtCl218. 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亚硫酸和三氧化硫:2SO2 + NO = SO3 + NO219. 锑和硫反应生成二硫化锑:Sb + S = Sb2S320. 铜和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铜:Cu + H2SO3 = CuSO3 + H221. 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和硫酸钠:2Na + H2SO4 = H2S +Na2SO422.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2H2O2 + 2MnO2 = 2H2O + O2 + 2MnO23. 氨和二氧化氯反应生成盐酸和氮气:2NH3 + 3Cl2 = 6HCl + N224. 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氮氧化物: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25. 碘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和碘化钠:2Na2S2O3 + I2 = 2NaI + Na2S4O626. 锌和硫反应生成硫化锌:Zn + S = ZnS27. 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H2SO4 + 2NH3 = (NH4)2SO428. 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碳:3Fe + CO2 =Fe3O4 + CO29. 二氯甲烷和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二氯甲烷:Cu + CH2Cl2 = CuCl2 + CHCl230. 硫和氟反应生成二氟化硫:S + F2 = SF231. 铝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和铝硫化物:2Al + 3H2S = Al2S3 + 3H232.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33. 锌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锌:Zn + H2SO4 = ZnSO4 + SO2 + H2O34. 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Cu(NO3)2 +2NaOH = Cu(OH)2 + 2NaNO335.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反应生成亚硝酸和三氧化氮:2SO2 + 2NO = 2HNO2 + N2O336. 铁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亚铁:Fe + H2SO4 = FeSO4 + SO2 + H2O37. 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SO2 + H2O = H2SO3 + H2SO438. 氯和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氯:Cl2 + O2 = ClO239. 锰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硫酸锰:Mn + H2SO4 = MnO2 + H2O + SO240. 铝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铝:2Al + 6HCl = 2AlCl3 + 3H241. 硫和锌反应生成硫化锌:Zn + S = ZnS42. 氧化锌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和锌:2CuO + Zn = 2Cu + ZnO43. 二氯乙烷和溴化钾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氯化钾:KBr + ClCH2CH2Cl = BrCH2CH2Cl + KCl44.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H2SO4 + 2NaOH = 2H2O + Na2SO445. 亚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2H2SO3 + O2 = 2H2O + 2SO246. 铜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铜:Cu + 2H2SO4 = CuSO4 + SO2 + 2H2O47. 硫酸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钠:H2SO4 + 2NaCl = 2HCl + Na2SO448. 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2Al + 3CuSO4 = 3Cu +Al2(SO4)349. 硫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铜:Cu + S = CuS + SO250. 二氯乙烷和重铅反应生成有机铅化合物和氯化铅:2PbCl4 + ClCH2CH2Cl = Pb(ClCH2CH2Cl)2 + PbCl2。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或电子发生转移的化学变化。
其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而电子转移是其实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反之则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剂是指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而还原剂则是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生成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被称为氧化产物,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则被称为还原产物。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可以使用双线桥法或单线桥法来表示。
双线桥法强调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而单线桥法则将箭头指向氧化剂,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和归中反应四种类型。
其中,还原剂和氧化剂为不同物质参与的反应是最常见的类型。
而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或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
归中反应则是一种非氧化还原反应,其特点是反应物中的两种物质合并生成一种新物质。
化学中,同一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遵循以下变化规律:高价态和低价态会产生中间价态,中间价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必须靠近,不能相互交叉。
例如,Cl2+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就是一种歧化反应,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的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多少无关。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步骤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步骤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个常见的实验——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原子的电荷状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其中,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反应;原子获得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将发生电子的转移,导致反应物的电荷状态的改变。
一般情况下,氧化还原反应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二、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铁的氧化还原实验可以通过铁与盐酸的反应进行观察。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实验器材:烧杯、铁钉、盐酸、酒精灯、三角架和铁夹等。
2. 实验操作:a) 将适量的盐酸倒入烧杯中。
b) 在三角架上架起烧瓶,并将酒精灯放在烧瓶下方,点燃酒精灯。
c) 用铁夹夹住一根铁钉,将其放入盐酸中。
d) 观察实验现象,包括铁钉的变化和气体的产生情况。
3. 实验过程:a) 铁钉放入盐酸中后,观察到铁钉表面出现气泡,并伴随着气味的释放。
这是由于铁钉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铁钉上的铁原子被盐酸中的氢离子氧化成二价铁离子(Fe2+),同时氢原子被氧化成氢气(H2)。
b) 实验过程中,盐酸的酸性使反应物得以顺利进行,而酒精灯的燃烧则提供了所需的能量。
4. 实验结果:a)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铁钉逐渐变薄,并最终完全消失。
这是因为铁钉上的铁原子被逐渐溶解,形成了二价铁离子,从而导致铁钉逐渐消失。
b) 同时,实验过程中会发现盐酸的体积减少,这是由于盐酸中的氢离子被氧化成了氢气,从而减少了盐酸的浓度。
5. 实验结论:通过铁的氧化还原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 铁在盐酸中被氧化成了二价铁离子。
b) 盐酸中的氢离子被氧化成了氢气。
c) 当铁与盐酸反应时,铁逐渐被腐蚀。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一种类型,铁的氧化还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反应的基本过程。
实验中,铁钉被盐酸氧化成了二价铁离子,并产生了氢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内容,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氧化还原反应》则是重点中的重点。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
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
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一对典型的矛盾统一体,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典例。
二、教学背景和学情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高一学生,还没有进行文、理分科,因此教学中主要注重基础,不能盲目的拔高教学要求,一些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教学中就没有必要出现;由于我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初中的化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课前设计了化合价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等初中化学知识的预习学案。
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让学生在复习了初中的知识之上再来认识和学习新的概念,新的化学反应,即照顾了学生的基础又符合认知规律,也保证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使学生感受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识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思考与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矛盾统一体的认识,树立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
四、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用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五、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氧化还原的矛盾统一;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六、教学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展示]高炉炼铁、宇宙飞船升空、生锈的铁栏杆及各种电池等图片
[讲述]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能把它们联系起来吗?它们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提问]同学们能写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它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
[学生] C+O
2==CO
2
;(氧化反应或化合反应)
[教师]请再例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从学生书写的方程式中分析2H
2
+
O 2== 2H
2
O,分析得出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得到氧的反应叫做氧化
反应;而反应H
2+ CuO==Cu+H
2
O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
故失去氧
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再分析H
2 + CuO==Cu+H
2
O中氢气得氧和氧化铜失氧是同时
发生的,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即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得到氧的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强调]得到氧和失去氧“同时”发生。
[设问]是不是只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呢?
[多媒体展示] C+O
2==CO
2
2H
2
+O
2
==2H
2
O
H
2 + CuO==Cu+H
2
O CO+CuO == Cu+CO
2
[思考与交流]在上述例举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请分析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何关系?
[学生]这些反应中有些元素化合价升高,有的降低。
有些元素化合价没变。
[教师]回答很好,观察很仔细。
(表扬)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我们把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作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称作还原反应。
[分析] Fe+CuSO
4==FeSO
4
+Cu,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
氧化还原反应。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我们可以得出: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无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同学们可以以这个特征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这也使我们的理论概念上升了一个高度。
[练习]用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这些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多媒体展示]:Fe
3O
4
+4CO==3Fe+4CO
2
CO+CuO==Cu+CO
2
2Na+Cl
2
==2NaCl
CaO+H
2O==Ca(OH)
2
Zn+2HCl==ZnCl
2
+H
2
CaCO
3
==CaO+CO
2
2HgO==2Hg+O
2
NaOH+HCl==NaCl+H
2
O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分析
[讲述]以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具体变化情况。
例:
[设疑]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微观角度来分析看看
[多媒体演示并讲述]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成为钠离子(Na+);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成为氯离子(Cl-)。
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金属钠发生了氧化反应,氯气发生了还原反应。
表示如下:
(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得到的电子总数与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
[学生阅读]教材36页和37页前两段,找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多媒体演示并讲述]氢气和氯气反应时,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形成氯化氢,这对共用电子偏向氯原子,偏离氢原子,使氢元素呈+1价,氯原子呈-1价。
[强调]氢气和氯气化合生成氯化氢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但反应中没有电子的得失,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因此:有电子转移(电子转移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Fe 3O 4+4CO==3Fe+4CO 2 CO+CuO==Cu+CO 2 2HgO==2Hg+O 2
Zn+2HCl==ZnCl 2+H 2 Fe+CuSO 4 ==FeSO 4+Cu
教师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
[过渡](多媒体回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页)我们新认识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见有何关系呢?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方程式和书上的学与问认真思考。
[展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的统一体,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
从得失氧情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全面的,有无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无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学生活动]回忆本节课内容,然后完成下表。
(教师指导)
[讲述](多媒体回到开篇引课的图片)高炉炼铁的主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宇宙飞船升空过程中也涉及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各种电池也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的电子而产生电流;生锈的铁栏杆、食物的腐败等这些都应氧化还原,这也说明化学变化在生产生活中可能同时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当人类掌握了事物的规律之后,就可能做到趋利避害,使之更好的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
2、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通过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课,再以它结束,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许多学生思考和练习的环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方程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化合价,温故而知新,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本质,也为下节课氧化剂、还原剂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