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 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工程分析第一节工程分析概述一、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一般工程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做全面的剖析,从宏观上阐述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二、工程分析的作用1、工程分析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对于拟建项目无论是选址还是生产工艺,都应是多方案的,其中包括无项目或无行动方案。

不同方案对环境影响是不同的,通过不同方案的工程分析可以从一个角度比较出各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为有关部门的主管人员就环境的可行性,影响大小,从项目方案中优选出好方案并进行决策。

在一般情况下工程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建设项目的性质、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方法、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土地利用、移民数量及产量方式等所做出的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环境管理和项目的重要依据,有时甚至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立即作出判断。

在特定的环境敏感区内,如居民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地、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等法定区,布置有污染影晌并且能构成危害的建设项目时,可以直接给出否定结论。

通过工程分析发现改建、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后,污染状况比现状能有明显改善时,则可抛出肯定的结论。

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布置耗水大型建设项目时,若无妥善解决供水措施,可以做出要求改变产品结构和限制生产规模或否定建设的结论。

对自冷能力差环境容量已接近饱和的地区建设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从而增加现有的污染负荷,并无法在区域内进行调控的,原则上可以做出否定的结论。

2、工程分析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工程的污染特征分析可以阐明污染物的排放点、数量、种类、浓度、强度。

排放口的布局、排放的方式等。

通过这些基础数据方能确定工作等级、专题设置、评价项目等。

3、工程分析可以为生产工艺和环保治理工程提供优化设计建议工程分析过程运用物料衡算和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可以发现拟建项目工艺过程中原材料利用和工艺技术中不合理的环节,以及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及削减其排放量的主要途径,这为改进生产工艺指出了方向。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背景)调查 水环境质量现状(背景)调查 土壤及农作物现状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放射性调查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调查
1.4环境本底值、背景值与基线值
本底值是指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物
质的组成量(即基本化学组成和含量)
则该污染物在整个评价范围内的等标污染负荷等于 其境内所有污染源对该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Pi Pij
j
整个评价范围内的所有污染源的所有污染物的等标
污染负荷之和,称为该评价范围内的总等标污染负 荷
P Pi Pj Pij
i j i j
污染负荷比
在一个污染源内,其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占该污
物料衡算法计算例题(无化学变化)
某除尘系统,如图所示
净化气体 Q1 C1 G1
。已知每小时进入除尘系 含尘气体 统的烟气量Q0为12000标 Q0 C0 G0 m3,含尘浓度 C0=2200mg/标m3,每小 时收下的粉尘量G2为 22kg,若不考虑除尘系 统漏气影响,试求净化后 的废气含尘浓度。
C D 标准
180 50 2.5
2 8 2
980 170 10
120 100 50
480 7200
3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工程分析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污染特
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作全面分析,从宏 观上掌握开发行为或建设项目与区域乃至国家环境 保护的全局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预测、 评价和提出削减负面影响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3.1 工程分析的作用 3.2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3.3 工程分析的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定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是环境保护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能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培养目标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立体整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增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强调对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具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专业能力。

1、专业能力(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环境标准的意义及其关系,能根据相关政策、标准,确定评价参数指标及控制程度。

(2)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格式和要求。

(3)初步具备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污染源的来源、性质及分类,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分析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4)初步具备主要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大气、水、生态等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级方法、评价范围的确定;现状调查和影响预测的基本方法与内容;掌握常见推荐预测模式的计算。

第二章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第⼆章⼯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第⼆章⼯程分析第⼀节⼯程分析概述⼀、⼯程分析的主要任务⼯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设项⽬的⼀般⼯程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态破坏的因素做全⾯的剖析,从宏观上阐述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作提供基础数据。

⼆、⼯程分析的作⽤1、⼯程分析可以为建设项⽬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对于拟建项⽬⽆论是选址还是⽣产⼯艺,都应是多⽅案的,其中包括⽆项⽬或⽆⾏动⽅案。

不同⽅案对环境影响是不同的,通过不同⽅案的⼯程分析可以从⼀个⾓度⽐较出各⽅案对环境影响的⼤⼩,为有关部门的主管⼈员就环境的可⾏性,影响⼤⼩,从项⽬⽅案中优选出好⽅案并进⾏决策。

在⼀般情况下⼯程分析从环境保护的⾓度出发对建设项⽬的性质、产品结构、⽣产规模、原料路线、⼯艺⽅法、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地利⽤、移民数量及产量⽅式等所做出的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环境管理和项⽬的重要依据,有时甚⾄根据⼯程分析的结果⽴即作出判断。

在特定的环境敏感区内,如居民区,⽂教区、⽔源保护地、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疗养区、⾃然保护区等法定区,布置有污染影晌并且能构成危害的建设项⽬时,可以直接给出否定结论。

通过⼯程分析发现改建、扩建项⽬与技术改造项⽬实施后,污染状况⽐现状能有明显改善时,则可抛出肯定的结论。

在⽔资源紧缺的地区布置耗⽔⼤型建设项⽬时,若⽆妥善解决供⽔措施,可以做出要求改变产品结构和限制⽣产规模或否定建设的结论。

对⾃冷能⼒差环境容量已接近饱和的地区建设污染物排放量⼤的项⽬从⽽增加现有的污染负荷,并⽆法在区域内进⾏调控的,原则上可以做出否定的结论。

2、⼯程分析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程的污染特征分析可以阐明污染物的排放点、数量、种类、浓度、强度。

排放⼝的布局、排放的⽅式等。

通过这些基础数据⽅能确定⼯作等级、专题设置、评价项⽬等。

3、⼯程分析可以为⽣产⼯艺和环保治理⼯程提供优化设计建议⼯程分析过程运⽤物料衡算和清洁⽣产审核⽅法,可以发现拟建项⽬⼯艺过程中原材料利⽤和⼯艺技术中不合理的环节,以及废⽔、废⽓和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及削减其排放量的主要途径,这为改进⽣产⼯艺指出了⽅向。

污染源强度计算

污染源强度计算

轻度影响污染源
不对环境第三区造成影响的中等规模的建设项目以 及可能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规模建设项目
污染因素简单、污染物种类少和产生量小且毒性较 低的中等规模的建设项目
对地形、地貌、水文、植被、野生珍稀动植物等生 态条件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 中等规模以下的建设项目
污染因素少,基本上不产生污染的大型建设项目 在新、老污染源均达标拜谢的前提下,排污量全面
1、几个概念
最大流量(m3/h或L/s):污水处理厂进水管设计用此 流量,污水厂各构筑物(除另有规定外)及厂内管 渠都应满足此流量。
由平均日流量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选 用其总变化系数Kz,而得到设计最大流量。当污水 用泵抽升进入污水处理厂时,可用水泵组合流量作 为设计最大流量,但组合流量应尽量与设计流量相 吻合。设计最大流量用来计算各构筑物工艺尺寸(曝 气池除外)及厂内管道的大小。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 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 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 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 义的保护地等。
环境质量已经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
3.4 废气排放计算
1、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废气量
锅炉燃料耗量计算:
燃料的低位发热值:考虑到燃料燃烧产物中水 分状态的不同,水分吸收汽化潜热(约 2510kJ/kg)呈蒸汽态时的发热量为恒容低位发 热量,不吸收汽化潜热呈液态时的发热量为恒容 高位发热量。
燃烧产生的烟气量(m3/kg)
V
= 1.8 6 6 ω C

2015环评师技术方法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2015环评师技术方法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工程分析第一节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由于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表现不同, 可以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一、工程分析方法1.类比法:(1)定义: 用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2)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 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项目的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

②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 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3)计算公式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 A=AD×M (1-3)AD=BD—(aD+bD+cD+Dd) (1-4)式中: 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M—产品总产量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污染物量;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2.物料衡算法(1)定义: 物料衡算法主要用于污染性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

在具体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的情况下, 应用此方法。

其原理就是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等于产出产品总量与物料流失总量之和。

(2)物料衡算法分类:在工程分析中, 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 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2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展望:⑴环评要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影响评价的基本 原则和指导思想;⑵进一步拓宽环评的内容,重点是总量控制、清洁生产、公众参 与、风险评价和生态评价;⑶进一步完善环评指标体系;⑷更深入研究环评标准。
二、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1、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⑴企业和项目概况;⑵工艺调查;⑶能源、水源、原辅材 料情况;⑷生产布局调查;⑸管理调查;⑹污染物治理调查;⑺污染物排放情况 调查;⑻污染危害调查;⑼发展规划调查。
10、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⑴环境质量评价、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⑶环境影响 后评估。
11、环境影响后评估:可以认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 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 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 ⑴判断功能、⑵预测功能、⑶选择功能、⑷导向功 能。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
1、“十五”期间6个主要污染控制指标:烟尘、SO2、氨氮、COD、工业粉尘、工业
固体废弃物。
2、环境分类:⑴大气环境、⑵水环境、⑶土壤环境、⑷生态环境。
3、环境容量:指对一定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
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4、环境的基本特征:⑴整体性与区域性、⑵变动性与稳定性、⑶资源性与价值性。
5、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除污染影响外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导致其质量下
降,包括结构恶化和功能降低。
6、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
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7、环境影响的类别(按来源) :⑴直接影响 与人类活动同时同地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1、“十五”期间6个主要污染控制指标:烟尘、SO2、氨氮、COD、工业粉尘、工业固体废弃物。

2、环境分类:⑴大气环境、⑵水环境、⑶土壤环境、⑷生态环境。

3、环境容量:指对一定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4、环境的基本特征:⑴整体性与区域性、⑵变动性与稳定性、⑶资源性与价值性。

5、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除污染影响外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导致其质量下降,包括结构恶化和功能降低。

6、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7、环境影响的类别(按来源):⑴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同时同地⑵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推迟较远⑶累积影响8、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9、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⑴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⑵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⑶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10、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⑴环境质量评价、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⑶环境影响后评估。

11、环境影响后评估:可以认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⑴判断功能、⑵预测功能、⑶选择功能、⑷导向功能。

13、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⑴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⑵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⑶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⑷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14、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自然界自净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该污染物在整个评价范围内的等标污染负荷等于 其境内所有污染源对该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Pi Pij
j
整个评价范围内的所有污染源的所有污染物的等标
污染负荷之和,称为该评价范围内的总等标污染负 荷
P Pi Pj Pij
i j i j
污染负荷比
在一个污染源内,其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占该污
2.3 污染源调查程序与方法
2.3.3 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物料衡算法
总量法公式
定额法公式
排放系数法 实测法
物料衡算法
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应等于产品所含
这种物料量与这种物料流失量的总和
G
投入

G
产品
G
流失
排入环境中的量=污染物总量-(进入产品量+
进入副产品量+分解转化量+净化处理量)
2.污染源与污染物的调查
2.1 污染源与污染物 2.2 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2.3 污染源调查程序与方法
2.4 污染源评价
2.1 污染源与污染物
污染源: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污染物的来
源,也就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对环境产生 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或装置的总称。 污染物: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 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进入环境系 统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
1.1 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确定各环境要素现状调查的范围
原则上调查范围应大于评价区域 重要的污染源或环境敏感区
1.2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收集资料法
现场调查法 遥感法
1.3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1.3.1 自然环境调查
(1)拟建项目的地理位置
(2)评价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概况 (3)评价区内的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 (4)气候与气象 (5)土壤及农作物
C D 标准
180 50 2.5
2 8 2
980 170 10
120 100 50
480 7200
3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工程分析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污染特
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作全面分析,从宏 观上掌握开发行为或建设项目与区域乃至国家环境 保护的全局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预测、 评价和提出削减负面影响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3.1 工程分析的作用 3.2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3.3 工程分析的方法
(3) 农业废弃物调查
(4) 养殖业调查
(5) 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调查
2.2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2.2.4 交通运输污染源调查
交通噪声 尾气排放
2.2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2.2.5 噪声污染源调查
交通噪声 工业噪声 社会噪声
2.2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2.2.6 其他污染源调查
放射性污染源 电磁辐射污染源 光污染源 热污染源
一个无因次量 Cij是该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C0i为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等标污染负荷
1.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j 2.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 3。评价范围内的等标污染负荷
1.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Pij Cij C 0i Qij
Qij 是第 j 个污染源的介质排放流量(m3/s)
一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占该评价范 围总等标污染负荷之百分比,称为该污染物 对于这个评价范围的污染负荷比,记作Ki
Pi Ki P
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确立
污染负荷比确定污染源和各种污染物的排序
污染负荷比Kij中的最大值对应于最主要的污
染物 在整个评价范围内,污染负荷比Kj中的最大 值对应于最主要的污染源 在整个评价范围内,污染负荷比Ki中的最大 值对应于评价范围内最主要的污染物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背景)调查 水环境质量现状(背景)调查 土壤及农作物现状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放射性调查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调查
1.4环境本底值、背景值与基线值
本底值是指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物
质的组成量(即基本化学组成和含量)
污水量(m3/s ) 挥发酚 CODCr SS
0.42
0.57 758 636 0.5 100 70
例:某地四个工厂的废气中SO2、NOx、TSP、 CO的监测浓度和标准值见下表,试确定各工 厂的主要污染物和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及主 要污染源。
污染源 A B SO2 35 80 NOx TSP 5 4 230 185 CO 烟气量(m3/h ) 100 4200 85 5600
较。 潜在污染能力是指污染源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最 大污染效应。 目的:把标准各异、量纲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的 排放量,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变成一个统一的可比 较值,使各种不同的污染物和污染源能够互相比较, 以确定其对环境影响大小的顺序,从而得出某一区 域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2.4 污染源评价
境状况 (7)矿藏资源情况
1.3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1.3.2 社会环境调查
(1)评价区内的人口状况 (2)现有工矿企业的分布及评价区内交通运输
(3)文化教育
(4)人群健康及地方病情况
(5)自然保护、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
疗养区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1.3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6)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环
境状况 (7)矿藏资源情况
1.3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1.3.1 自然环境调查
(1)拟建项目的地理位置
(2)评价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概况 (3)评价区内的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 (4)气候与气象 (5)土壤及农作物
(6)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环
物料衡算法计算例题(无化学变化)
某除尘系统,如图所示
净化气体 Q1 C1 G1
。已知每小时进入除尘系 含尘气体 统的烟气量Q0为12000标 Q0 C0 G0 m3,含尘浓度 C0=2200mg/标m3,每小 时收下的粉尘量G2为 22kg,若不考虑除尘系 统漏气影响,试求净化后 的废气含尘浓度。
G2
总量法
G
排放
G投入 G回收 G处理 G转化 G产品
定额法
A AD M AD BD (aD bD cD dD)
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 M——产品总产量; 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某污染物量; 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含量; 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含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掉的污染物量; 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构成危害的建设项目时,可以直接作出否定的结论。 ② 在水源紧缺的地区布置大量耗水型项目,若无妥善解决供 水的措施,可以直接作出改变产品结构和限制生产规模,或 否定建设项目的结论。 ③ 对于在自净能力差或环境容量接近饱和的地区安排建设项 目,通过工程分析发现该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可增大现状负 荷,而且又无法从区域进行调整控制的,原则上作出否定的 结论。 ④ 通过工程分析发现改、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后, 污染状况比现状有明显改善时,一般可作出肯定的结论。
(2)按环境要素
水环境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
2.2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2.2.1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
(1)企业和项目概况 (2)工艺调查 (3)能源、水源、原辅材料情况 (4)生产布局调查 (5)管理调查 (6)污染治理调查 (7)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 (8)污染危害情况调查 (9)发展规划调查
2.2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2.2.2 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指居宅、学校、医院、商业及其
他公共设施
城市居民人口调查
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调查
民用燃料调查
城市垃圾及处置方法调查
2.2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2.2.3 农业污染源调查内容
(1) 农药使用情况调查
(2) 化肥使用情况调查
思考题:已知某地区建有造纸厂,酿造厂和食品厂。
其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监测结果如表,试确定该地区 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例:某水域有三个排污口,其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质浓度如下: 排污口 排放量 (m3/d) 500 1200 3500 污染物浓度(mg/L) COD 150 120 20 100 酚 0.7 0.8 0.1 0.5 油类 15 18 0.5 10 S21.3 1.5 0.1 10 Hg2+ 0.07 0.08 0.01 0.05
3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3.1 工程分析的作用
3.1.1 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3.1.2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3.1.3 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 建设 3.1.4 为拟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 指标和科学数据
3.1 工程分析的作用
3.1.1 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1) 作为拟建项目多方案优选的依据 (2) 作为项目环境可行性决策的依据 ① 在特定或敏感的环境保护区内,布置有污染影响并且足以
2.1污染源与污染物
2.1.1污染源的分类
(1)根据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
(2)按对环境要素的影响
(3)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
(4)按污染物的运动特性
(5)按照污染物排放的时间
(6)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
2.1污染源与污染物
2.1.2污染物的分类
(1)按物理、化学、生物特性

物理污染物 化学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 综合污染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