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全解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环境评价概论 教学课件

第二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环境评价概论 教学课件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进行计算,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 法称为经验计算法。计算公式为:
Q=KW 式中 Q—— 单位时间污染物排放量,kg/h;
K—— 单位产品经验排放系数,kg/t; W—— 单位产品的单位时间产量,t/h。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3.实测法
实测法是通过对某个污染源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量,然后计 算出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Company Logo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三 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1. 区域污染源调查
对于区域污染源调查,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分为详查和普查两种。重点污 染源调查称为详查;对区域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具体工程的污染源调查
具体工程的调查方法类似详查,应该在调查根底上进行工程剖析,其 内容包括: 〔1〕排放方式、排放规律。 〔2〕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3〕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 〔4〕污染物流失原因的分析。
第二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第二节 污染型工程工程分析 第三节 生态影响型工程工程分析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要了解环境污染的历史和现状,预测环境污染的开展趋势,污染源调查是一项必 不可少的工作,它是环境评价工作的根底。
一 污染物及其分类
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进入环境系统 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称为环境污染物,简称污染物。
4.80 0.12
2.24 0.05
9.60 0.24 40.96
0.13 3
Pi
252.39 10.16 9.07 47.51 319.1 (P)
Ki
0. 79

第二章 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 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工程分析第一节工程分析概述一、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一般工程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做全面的剖析,从宏观上阐述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二、工程分析的作用1、工程分析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对于拟建项目无论是选址还是生产工艺,都应是多方案的,其中包括无项目或无行动方案。

不同方案对环境影响是不同的,通过不同方案的工程分析可以从一个角度比较出各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为有关部门的主管人员就环境的可行性,影响大小,从项目方案中优选出好方案并进行决策。

在一般情况下工程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建设项目的性质、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方法、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土地利用、移民数量及产量方式等所做出的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环境管理和项目的重要依据,有时甚至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立即作出判断。

在特定的环境敏感区内,如居民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地、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等法定区,布置有污染影晌并且能构成危害的建设项目时,可以直接给出否定结论。

通过工程分析发现改建、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后,污染状况比现状能有明显改善时,则可抛出肯定的结论。

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布置耗水大型建设项目时,若无妥善解决供水措施,可以做出要求改变产品结构和限制生产规模或否定建设的结论。

对自冷能力差环境容量已接近饱和的地区建设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从而增加现有的污染负荷,并无法在区域内进行调控的,原则上可以做出否定的结论。

2、工程分析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工程的污染特征分析可以阐明污染物的排放点、数量、种类、浓度、强度。

排放口的布局、排放的方式等。

通过这些基础数据方能确定工作等级、专题设置、评价项目等。

3、工程分析可以为生产工艺和环保治理工程提供优化设计建议工程分析过程运用物料衡算和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可以发现拟建项目工艺过程中原材料利用和工艺技术中不合理的环节,以及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及削减其排放量的主要途径,这为改进生产工艺指出了方向。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S——排气管道的截面积,m2; u——废气平均流速,m/s。
含某污染物的废气排放总体积:Vi=Q∙h (m3) 式中:h——废气排放时间,s。 废气中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Gi=Vi∙Ci∙10-6 式中:Ci——废气中某污染物的浓度,mg/m3。
(kg)
(2)物料衡算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 物料量等于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的总和。 计算公式为: ΣG=ΣG1+ΣG2 式中:ΣG——投入物料量总和;
讨论这个定义!
污染环境的物质发生源称之为污染源
(source)

污染源的分类 污染物的分类
污染源的分类
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将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
源和人为污染源, 按环境要素的影响,可分为:大气污染源(高架 点源、线源、面源),水体污染源(地面水污染 源、地下水污染源、海洋污染源),土壤污染源。 按污染源几何形状分可分为:点源、线源、面源。 按污染运动特性分为:固定源、移动源
(4)交通污染源调查
机动车的种类、数 量、年耗油量、燃 油构成、成分、排 气量等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1)实测法(已投产 的污染源) (2)物料衡算法
(3)经验估算法
(1)实测法(已投产的污染源)
工厂和车间外排废水排放量估算:Gi=Q∙Ci∙10-6 (t/a) 计算气体中的某污染物的排放量,先计算废气流量: Q=S∙u 式中:Q——废气流量,m3/s;
Pij
i 1
n
P
式中:P——评价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等标污染 负荷之和; Kj——无量纲,它可以确定评价区的主要 污染源及污染源的排序。Kj值最大者为主要污染 源。
1.2.3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背景)调查 水环境质量现状(背景)调查 土壤及农作物现状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放射性调查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调查
1.4环境本底值、背景值与基线值
本底值是指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物
质的组成量(即基本化学组成和含量)
则该污染物在整个评价范围内的等标污染负荷等于 其境内所有污染源对该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Pi Pij
j
整个评价范围内的所有污染源的所有污染物的等标
污染负荷之和,称为该评价范围内的总等标污染负 荷
P Pi Pj Pij
i j i j
污染负荷比
在一个污染源内,其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占该污
物料衡算法计算例题(无化学变化)
某除尘系统,如图所示
净化气体 Q1 C1 G1
。已知每小时进入除尘系 含尘气体 统的烟气量Q0为12000标 Q0 C0 G0 m3,含尘浓度 C0=2200mg/标m3,每小 时收下的粉尘量G2为 22kg,若不考虑除尘系 统漏气影响,试求净化后 的废气含尘浓度。
C D 标准
180 50 2.5
2 8 2
980 170 10
120 100 50
480 7200
3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工程分析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污染特
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作全面分析,从宏 观上掌握开发行为或建设项目与区域乃至国家环境 保护的全局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预测、 评价和提出削减负面影响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3.1 工程分析的作用 3.2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3.3 工程分析的方法

杨仁斌教材chp3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杨仁斌教材chp3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水平衡——燃气炉案例
345 补充给水
7349
7694
7349
305.2
喷雾塔 冷却
7200
455 220
235 235

空气


冷却




39
29 24.5
19.5
10
4.5
5 19.5



其 9.5



















7200
220
234.2
10
4.5
5
10
7654.2
454.2
Qf——新鲜水总量; Qr——原料或物料带入水量; Qp——产品带走的水量; Ql——生产过程损失的水量; Qw——排放废水量。
►工业用水量与排放量的关系图 污水回用量W
新鲜水量Qf



物料带入水量Qr
Y
产品带走水量Qp 损失水量Ql 排放水量Qw
重复用水量C
新鲜水量
指取自生产厂(建设项目)外部的水量,来源主要包括地 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它水源。建 设项目新鲜水量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又包 括间接冷凝水、工艺用水和锅炉给水。
水 污 镀锌清洗废酸水4万 m3/a 染 物
Zn2+ Fe3+
ss pH
1-10g/L 40t/a 200g/L 800t/a 58mg/L 2.32 t/a
2-3
2.0mg/l,0.08 t/a 0.8 t/a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70页PPT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70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70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
用工艺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同时在工艺
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必要
时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
废石堆场 风机 回填 矿 床 凿岩爆破 局部放矿 提升 原矿石
松石处理
场地平整
废水排放源
噪声源
废气排放源
固体废物
2.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分析
(四)污染源调查方法
明确调查目的 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范围、内容、精度、方法、结果 组织准备 资料收集 做好准备工作 人才培训 分析测试准备 普查试点 做好试点调查 详查试点 社会调查:工艺调查、三废调查、危害调查、治理调查、 背景调查 实地调查:定点采样、样品分析 理论计算
1 调 查 工 作 程 序
克;普通企业,有治理设施的,烧一吨煤,排放烟尘10-15千克。
砖瓦生产,每万块产品排放40-80千克烟尘;12-18千克二氧化硫。 规模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3-7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乡镇小 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12-20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
常用的排污系数
城镇排水折算系数:0.7-0.9,即用水量的70-90%。
通过对工艺过程中物料衡算或对生产过程实 测,可以确定每一项的量。如果该产品的产量为 G,则可求出单位产量的投料量mi和单位产品的
排污量wi
mi= Mi /G
wi= Wi /G
单位产品的总排污量( wi)是由进入废水 (wiw)、废气(wia)和废渣(wis)中的该物 料组成的,即 wi= wiw + wia + wis
第二章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污染源:指对环境产生污 染的污染物的来源。 污染物:在开发建设和生 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 浓度、数量、速率、形态 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 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 能量。

污染源调查方法与工程分析

污染源调查方法与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分析方法
• 1、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 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 析的常用方法。 采用此法时,为提高 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 与类比对象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如工程一 般特征的相似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 性和环境特征的相似性等。
• 2、物料衡算法:总投入=总产品+总流失 的关系
• Nokia于2003年对其一款3G手机进行了生命周期分 析。在此次生命周期分析中,针对一次能源消耗 (PEC)全球变暖指数(GWP)、臭氧破坏潜力指 数(ODP)、酸雨指数(AP)、人体健康损害指数 (HTP)、光化氧化污染潜力(POCP)等环境影响 方面对一款3G手机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
• 分析功能单元设定为:一部3G手机(包含电池和 充电器),平均使用状态,寿命为2年。生命周期 阶段涉及手机的原材料提取和加工、零部件制造、 零部件运输、手机组装、手机运输、手机使用。 由于缺乏数据的支持,生命周期末期阶段没有被 包含到此次分析中来。这部手机具有一些最新的 功能,例如蓝牙、摄像、游戏、MP3等。手机的 焊接全部实现无铅焊接。分析软件使用Gabi3.0。 在分析中设定了两种用户使用行为,如表一所示。
• 2 LCAiT
• LCAiT(LCA Inventory Tool)乃是瑞典 Chalmers Industriteknik所开发出的软件,它 仅提供有限的数据库,包括能源、生产燃料及物 流、化学物质、塑料、纸浆及纸制品等内容,其 优点是可外接其他数据库,适合具有物质能量流 动概念的非专业技术的初学者使用。
• 农业污染源的调查内容:重点是农药、化肥使用 不合理产生的环境污染物;农药、化肥使用情况 的调查、农业废弃物的调查、农业机械使用情况 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一)污染源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是环境评价工作的基础,掌握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及其分 布,确定一个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提出切 合实际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方案。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状况,确定污染源调查的 主要对象。 根据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等级,确定污染源调查的范围。 应选择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因子、评价区已造 成严重污染的污染因子以及区域或拟建项目的特殊污染因 子作为主要污染因子,注意点源与非点源的分类调查。
一、污染源和环境污染
2.污染源分类 根据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可将污染源分为自 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一、污染源和环境污染

按对环境要素的影响,环境污染源可分为:大气污 染源、水体污染源(地面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 、海洋污染源),土壤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


按污染源几何形状可分为:点源、线源和面源。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生活污染源主要指住宅 、学校、医院、商业及其他公共设施。它排放的主 要污染物有:污水、粪便、垃圾、污泥、废气等。 城市居民人口调查:总人数、总户数、流动人口、 人口构成、人口分布、密度、居住环境。 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情况调查:用水类型(城市集 中供水、自备水源),人均用水量,办公楼、旅馆 、商店、医院及其他单位的用水量。下水道设臵情 况(有无下水道、下水去向),机关、学校、商店 、医院有无化粪池或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


民用燃料调查:燃料构成(煤、煤气、液化气、 天然气),燃料来源、成份、供应方式、燃料消 耗情况(年、月、日用量,每人消耗量、各区消 耗量)。 城市垃圾及处臵方法调查:垃圾种类、成份、数 量,垃圾场的分布,输送方式、处臵方式、处理 效果、投资、运行费用、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农业污染源调查

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农药品种,使用剂量、方式、时间 ,施用总量、年限,有效成分含量(有机氯、有机磷、汞 制剂、砷制剂等),稳定性等。 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品种、数量、方式、时间,每亩平 均施用量。 农业废弃物调查: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农用机油渣。 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调查:汽车、拖拉机台数,年、月耗油 量,行驶范围和路线,其他机械的使用情况等。
按污染物的运动特性可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
一、污染源和环境污染
3.各种污染源概述 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废渣、工业产品 。 交通运输污染源:汽油、柴油等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运 行中发出的噪声;运载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清洗车体 、船体产生的扬尘及废水。 农业污染源: 农药污染;过量使用化肥;土壤流失及农业 废物污染。 水产养殖和禽畜饲养业污染源 水产养殖:排放含排泄物的有机废水和其他污染物。 禽畜饲养业:粪便、冲洗水和废渣。 生活污染源:废气、废水、城市生活垃圾。
(二)污染源调查原则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三)污染源调查方法
1.区域或流域污染源调查: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 (1)普查:有关部门提供的工矿、交通运输等企业名单,对农业污染源 和生活污染源也要调查。 (2)详查:排放种类多、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污染源 ,深入现场。 2.具体项目的污染源调查 (1)排放方式、排放规律。废气的排放高度,废水是否清污分流、有无 排污管道,废渣直接排放还是堆放,或是回收。 (2)污染物性质,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找出需要重点进行评价的污 染物。 (3)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弄清楚在生产工艺中的流失原因及重 点发生源。 (4)污染物流失原因的分析。从生产管理、能耗、水耗、原材料消耗量 ,与国内外的企业进行对比,找出原因。清洁生产分析。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1)污染源调查的技术方法 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计算公式如下: G=BS*80%*2*(1-η) 式中,G—二氧化硫的排放量,kg/h; B—燃煤量,kg/h; S—煤的含硫量,%; η—二氧化硫的去除效率。 注:煤中的硫有三种贮存状态:有机硫、硫铁矿和硫酸盐。 煤燃烧时,只有有机硫和硫铁矿中的硫可以转化为二氧化 硫,硫酸盐则以灰分的形式进入灰渣中。一般情况下,可 燃硫占全硫量的80%左右。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方法 (1)污染源调查的技术方法:主要采用的方法 有物料衡算法、排污系数法、实地监测法。 物料衡算法: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在生产过程 中,投入的物料量应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的 量与这种物料流失量的总和。如果物料的流失 量全部由烟囱排放或由废水排放,则污染物排 放量就等于物料流失量。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 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式计算:
一、污染源和环境污染
(二)环境污染与污染物 1.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过程 直接污染、转化污染(或二次污染) 2.大气污染与污染物 SO2、颗粒物(TSP和PM10)、NO2、CO、O3、Pb、F、NO、CO2等。 3.水体污染与水污染物 耗氧有机污染:DO、COD、BOD、高锰酸盐指数; 营氧物质:氨氮、硝酸盐氮、磷酸盐氮、有机氮化合物、有机磷化合 物; 重金属:Hg、Cd、Cr、Cu、Zn、As等 非金属无机毒物:CN-、F-、H2S; 病原体物质: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酸碱物质:PH 油污染:石油类、动物油 热污染 放射性污染
第二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白晓燕 2012年3月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一、污染源和环境污染 (一)污染源的概念及分类 1.什么是污染源? 污染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或释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 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臵。 污染物: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 数量、速率、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产生污染或降低环 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统称为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释放的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导致环 境质量下降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排放物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一系列物理 、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污染物。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交通污染源调查


尾气:汽车种类、数量、年耗油量、单耗指标,燃 油构成、成分、排气量,NOx、 COx、CxHx、Pb、 S2-、苯并芘含量。 噪声:车辆种类、数量,车流量、车速,路面等级 ,道路两旁屋宇。 除上述污染源调查外,还有噪声污染源调查、放射 性污染源调查、电磁辐射污染源调查等。
一、污染源和环境污染
4.土壤污染与污染物 重金属、无机盐、有机毒物和病原微生物 5.噪声和振动污染 工业噪声: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电磁噪声 城市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 声。 6.电磁污染 自然型电磁污染源、人工电磁污染源(如城区中通信基站 、高压输变电站及线路等)。 7.放射性污染源 人工和自然源两种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四)污染源调查内容
(1)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来自 企业和项目概况:企业或项目名称、厂址、主管机关名称、企业 性质、项目组成、规模厂区占地面积、职工构成、固定资产、投 产年代、产品、产量、产值、利润、生产水平、企业环境保护机 构名称、辅助设施、配套工程、运输和储存方式等。 工艺调查: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水平、设备水平、环保设 施。 能源、水源、原辅材料情况:能源构成、产地、成份、单耗、总 耗;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供水量、循环水量、循环利用率、水 平衡;原辅材料种类、产地、成分及含量、消耗定额、总消耗量 。 生产布局调查:企业或项目总体布局、原料和燃料堆放场、车间 、办公室、厂区、居民区、堆渣场的位臵、绿化带等。 管理调查:管理体制、编制、生产制度、管理水平及经济指标;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编制、环境管理水平等。
G
排放
G投入 G回收 G处理 G转化 G产品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例1:某电镀车间年用铬酐(CrO3)4吨,生产镀件1亿个。在生产过程中 ,有25%的铬以铬酸雾形式由铬槽上被风机抽走,经过铬酸雾净化回 收器(回收率95%)处理后排放;约有40%的铬从废水中流失;还有 10%留在废镀液中经装桶送市内危险品处理臵场处理。假设铬酸雾净 化回收器回收的铬仍用于生产;采用化学法处理含铬废水和废镀液, 其六价铬去除率99%。求每天从废水和废气中排入环境的六价铬的量 以及单位产品的排放量。 解:① 该厂总用铬量: 4×m(Cr)/m(CrO3) =4×52/100=2.08(t) ② 全年从含铬废水(含废镀液)中排入环境的六价铬量为: (40%×(100-99)%)×2.08=0.00832(t/a) ③ 从废气中排入环境的量: (25%×(100-95)%)×2.08=0.026(t/a) 总排放量为: 0.03432吨/年 单位产品排铬量为: 0.03432×109/108=0.3432(mg/个)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污染物治理调查:工艺改革、综合利用、管理措施、治理方 法、治理工艺、投资、效果、运行费用、副产品的成本及销 路,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今后治理规划或设想。 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污染物种类、数量、成份、性质;排 放方式、规律、途径、排放浓度、排放量(日、年);排放 口位臵、类型、数量、控制方法、排放去向,历史情况、事 故排放情况。 污染物危害调查:人体健康危害调查,动植物危害调查、污 染物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危害生态系统情况调查。 发展规划调查:生产发展方向、规模、指标、“三同时”措 施、预期效果及存在问题。
行业名称
制革(以原皮加 工量计) 酒精制造 (以玉米为原料 ) 啤酒 合成氨
45-70
120-130 20-30 1.2-2.0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例2:已知某镇居民人数10万人,居民用水定额为400 L/d· 人 ,排水系数为90%,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Cr250 mg/L、BOD5 100 mg/L、NH4+ 25 mg/L,假设该镇所有的生 活污水汇入一总排污口外排,问: ① 该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吨/日)? ② 生活污水中三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吨/年)? 解:① Q = 10×10000×400×0.9/1000 = 3.6×104(吨/日 ) ② W CODCr = 3.6×104×1000×250/1000/1000/1000 = 9 吨 /日 W BOD5 = 3.6×104×1000×100/1000/1000/1000 = 3.6 吨/ 日 W NH4+ = 3.6×104×1000×25/1000/1000/1000 = 0.9 吨/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