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一)
标准化基础知识

▪ “标准”定义的含义:
1、制定标准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取得 最佳效益”
2、标准产生的基础:以科学研究的成就,技 术进步的成果和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起来为 基础
3、制定标准的对象特征:重复性(只有重复 性事物和概念才有必要制定标准)
4、标准应协商制定 5、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 标准的级别
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 企业标准没有强制性、推荐性标准之分,一
般都是强制性
4、企业标准
▪ 企业标准的编号:企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 +发布年号
▪ 代号:汉语拼音字母或数字或二者兼用(同一 区域内各企业标准代号应尽量不一致)
▪ 如:Q/ZDH 01-2006
四、国外标准的分级
1、国际标准 ▪ 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 主要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
1、系统性 2、国际性 3、动态性 4、超前性 5、经济性
第二节 标准化性质、内容、作用
▪ 标准化研究对象:产品、过程或服务(材料、 器件、设备、接口、规则、方法等,也可限 定标准化对象的某一具体方面)
▪ 标准化的作用 1、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如ISO9000族标准) 2、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如电脑零部件
一、国内标准的分级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1、国家标准
▪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 制定全国标准
▪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发布 ▪ 等级最高 ▪ 基础性、通用性标准,我国标准体系的主体 ▪ 国家标准编号:代号+发布顺序号+年号
▪ 代号:GB(强制性)、GB/T(推荐性)、GB/Z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 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 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 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_1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考试:标准化的基础学问试卷年份:2022年题量:10题答题时光:分钟总分:100分合格线:分1【单选】由用户和潜在用户举行的评定叫()合格评定。
A. 第四方B. 第三方C. 其次方D. 第一方正确答案:C2【单选】GB/T,JB/T中的"T"是()的意思。
A. 推举B. 推行C. 特色D. 特别正确答案:A3【单选】制定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
A. 效果B. 利益C. 秩序D. 质量正确答案:C4【多选】标准宜以()的综合成绩为基础。
A. 社会活动B. 实践阅历C. 技术D. 科学正确答案:B C D5【多选】通俗地说,标准化就是()的活动及其过程。
A. 实施标准B. 发布标准C. 购买标准D. 制修订标准正确答案:A B D6【多选】以下属于强制性标准的有()。
A. 卫生标准B. 兽药标准C. 食品卫生标准D. 药品标准正确答案:A B C D【推断】ISO 9001 体系文件中惟独管理标准。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8【推断】标准是共同使用或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9【推断】产品标准不行以是企业标准。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0【推断】计量器具从本质上说就是起着“标准”的作用。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考试:标准化的基础学问试卷年份:2022年题量:10题答题时光:分钟总分:100分合格线:分1【单选】由用户和潜在用户举行的评定叫()合格评定。
A. 第四方B. 第三方C. 其次方D. 第一方A B C D 正确答案:C2【单选】GB/T,JB/T中的"T"是()的意思。
A. 推举B. 推行C. 特色D. 特别A B C D 正确答案:A3【单选】制定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
A. 效果B. 利益C. 秩序D. 质量A B C D 正确答案:C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一、标准及标准化1、什么叫标准国家标准GB3935.1-96《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对标准作如下定义∶“标准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2、什么是标准化GB3935.1对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它包括制定,3、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5)、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障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6)、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7)、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标准的分类和标准体系表(一)、标准的分类1、按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标准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2、按标准的约束性,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3、按在标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基础标准和一般标准。
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
为了突出基础标准地位,相对于基础标准的其它各类标准称为一般标准。
4、按标准化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准备标准,设备维修标准,产品标准,检验与试验方法标准,包装标准等。
5、按标准的性质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
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通用工作标准、专用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标准,是对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要求、考核方法所做的规定,是衡量工作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标准化教育建设指南 标准化基础知识

一、概述标准化教育建设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标准化基础知识是在教育领域进行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围绕标准化教育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标准化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
二、标准化教育建设的重要性1. 促进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标准化教育建设能够推动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的整体提升,使教育水平变得更加统一和规范。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标准化教育建设,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学生获得的教育质量更加公平、公正。
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标准化教育建设可以帮助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三、标准化基础知识1. 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便指导、统一和评价相关事物。
在教育领域中,标准化是指对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
2. 标准化教育建设的内容标准化教育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管理标准、师资队伍建设标准、教学资源建设标准、教学评价标准等内容。
3. 标准化教育建设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标准化教育建设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符合科学规律。
(2)合理性原则:标准化教育建设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标准和规范,避免空泛和片面。
(3)可操作性原则:标准化教育建设应当具有操作性,能够被教师、学生、家长理解和接受,并能够在实践中得以实施。
4. 标准化教育建设的实施步骤(1)制定标准化教育目标和发展规划(2)建立标准化教育管理体系(3)推进标准化教育建设(4)持续评估和改进四、结论标准化教育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标准化基础知识是实施标准化教育建设的基础。
了解和掌握标准化基础知识,有利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标准化教育建设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五、标准化教育建设的实际应用1. 标准化教育建设在各级教育机构中的应用在各级教育机构中,标准化教育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必然选择。
标准化基础知识

6)制定、使用标准的动力是谋求利益的共同性; 7)最终效果体现为实现社会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8)具备统一格式 ; 9)经权威部门审批发布; 10)实施一系列动态管理。 二、标准化 1、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 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2、主要作用:是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应性, 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3、活动过程:从制定---发布---实施---监检---修订的循环。
七、采用国际标准 1、定义:是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 或修改转化为我国的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 布(简称采标)。 2、意义:1)提高标准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竞 争力;2)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国际接轨。 3、采标范围: ISO/IEC/ITU标准; ISO确认并公布的39个国际组 织发布的标准;国外先进标准 4、一致性程度:等同(IDT),修改(MOD),非等效(NEQ) 5、一致性程度标识方法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对应的国际标准编号, 第二段为该国际标准的英文名称,第三段为一致性程度代号, 每段之间用逗号隔开。当国家标准的英文名称与国际标准的英 文名称相同时,第二段不标。 例:(IEC 60879:1986,MOD)
三、标准性质的变化
1979年 标准化管理条例 标准 即 技术法规 1989年 标准化法 强制性标准 检验规则 标 供企业组 织生产用 条例18条规定: 标准一经发布就是 技术法规,必须严 格贯彻执行。 (新的发布、旧的 作废) 推荐性标准 检验规则 标准化法14条规定: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 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 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 采用。一但纳入指令性文件,将具有 相应的行政约束力。(对推荐性标准 新版发布,老版不一定作废) 合格评定程序 WTO关心的以上三 种文件 我国标准中的检验规 则应逐步纳入到合格 评定程序中 准 2001年12月 加入WTO后 技术法规
标准化基础知识(1-50答案)在线测试

标准化基础知识(1-50答案)在线测试1、服务标准化和服务质量体系在促进服务质量稳定和提高方面有(B)性。
A.基本一致B.完全的一致C.非一致D.对立2、在服务质量环中包括的三个主要作业过程是(A)。
A.市场开发、设计及服务提供B.市场开发、设计及售后服务C.供方评价、顾客评价及服务业绩分析与改进D.供方评价、顾客评价及服务业绩评价3、服务提供不仅包括与顾客直接接触的供方活动,也包括为了完成服务不与顾客直接接触的供方活动,常常后者是( D )A.提升和完善B.完善和补充C.补充和优化D.前提和保证4、服务质量体系的四要素是:管理者职责、人员和物质资源、(C)。
A.质量体系结构、环境B.环境、安全C.质量体系结构、顾客D.环境、顾客5、服务的基本要求应贯彻(A)的指导思想,在人员及物质资源、环境等方面提出要求。
A.“顾客第一”B.“安全第一”C.“卫生第一”D.“收入第一”6、世界贸易组织认为服务贸易是当今世界贸易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并为此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B)以掌握这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B.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C.国际电信组织(ITU)D.国际标准实践联合会(IFA.N)7、美国石油学会(A.PI)分四个标准化执行委员会,其中,第一委员会指的是(C)。
A.近海和浅海委员会B.钻井标准委员会C.开发标准委员会D.质量标准委员会8、采标标志是我国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一种专用证明标志,是企业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要求的(A)形式。
A.自我声明B.自我证明C.对外声明D.对外证明9、我国从1982年,先后召开了(B)次采用国际标准会议,还制订了许多推动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政策、办A.三次B.五次C.七次D.九次10、国际标准化组织,主要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D)以及其它国际标准化组A.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B.美国国家标准(A.NSI)C.国际电信组织(ITU)D.国际标准实践联合会(IFA.N)11、编辑性修改指的是,国家标准对国际标准在不变更(C)条件下允许的修改。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试卷年份:2016 题量:10 答题时间:30分钟总分:100分合格线:60分∙ 1 【单项选择题】按标准化对象的基本属性,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____A.服务标准B.工作标准C.产品标准D.图形符号标准o正确答案: B∙ 2 【单项选择题】通用化以___为前提。
A.系列化B.统一化C.互换性D.组合化o正确答案: C∙ 3 【单项选择题】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国家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___。
A.标准数量太多B.标准数量太少C.标龄过长,修订不及时D.标准编写格式与国际标准不一致o正确答案: C∙ 4 【单项选择题】根据《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 ???。
A.组织生产的依据B.交货验收的依据C.产品采购的依据o正确答案: A∙ 5 【单项选择题】标准的本质特征是 _____A.统一B.使用C.合并D.协调o正确答案: A∙ 6 【多项选择题】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地方标准方面存在问题是___。
A.标准制定超过法律范围B.任意扩大标准制定和强制执行范围C.利用地方标准保护地方利益D.部分地方标准重复、矛盾;等级划分和指标要求不一致o正确答案:A,B,C,D∙7 【多项选择题】中国标准化原理是指____。
A.简化原理B.统一原理C.协调原理D.优化原理o正确答案:A,B,C,D∙8 【多项选择题】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点是____A.思想观念问题、管理体制问题B.运行机制问题、基础工作问题C.队伍建设问题D.市场准入问题o正确答案:A,B,C∙9 【判断题】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程师惠特沃斯提出的统一的螺纹尺寸制度,即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的“惠氏螺纹”螺纹尺寸标准,被人们认为现代标准化的开端。
o正确o错误o正确答案:正确∙10 【判断题】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可以另行制定企业标准,只需报送标准化部门备案o正确o错误o正确答案:错误。
企业标准化基础知识

10、我国的四级标准 依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我 国的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 业标准。
12
11、采用国际标准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 ——转化为我国标准 ——标明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 差异
13
(二) 标准化基本原理
14
一、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1、简化原理 简化是最古老的标准化形式, 也是大家最熟知的标准化原理。在 现实生活中,针对某一个工作对象 可能涉及许许多多的因素,因而需 要消除其中多余的,低能的,可被 替换的因素,从而找出最需要的因 素,以保证针对这个工作对象作到 总体功能最佳。
30
(三)企业标准化 工作内容
31
1、安排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 和计划
1)制定一个适合企业的标准体系 2)长期的标准制定计划 3)研究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 4)研究国际标准 5)研究国际上类似产品标准
32
1、安排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 和计划
6)布置标准制、修订计划 7)检查标准实施情况 8)标准化人员的培训计划 9)检查标准文件的适用性 10)收集标准信息 11)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
45
3)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类型 ------层次结构 ------功能归口型结构 ------序列结构
46
4)明细表格式
明细表中的内容可以 依据企业的需求适当增减
47
5)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程序
1)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3)确定体系表框图 4)填入明细表内容 5)编写针对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说明 6、灵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7、企业对体系表结构的选择原则
7
6、方法标准 对各项技术活动的方法中的重 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 一般包括试验、检查、分析、抽样、 统计、计算、测定等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标准化概论
一、判断题
1.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孕育着现代标准化的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方法和原理。
()
2. 近代标准化的发展是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3.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程师惠特沃斯提出的统一的螺纹尺寸制度,即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的“惠氏螺纹”螺纹尺寸标准,被人们认为现代标准化的开端。
()
4. 1980年国际电信联盟恢复了我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
()
5. 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可以另行制定企业标准,只需报送标准化部门备案()
6. 标准应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企业标准则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
7. 标准的使用价值通过其适用性表现出来,是标准的自然属性。
标准的适用性如何,可以作为衡量该项标准使用价值大小的客观尺度()。
8. 标准的价值是指在标准的生产过程中物化在该标准(这项产品)中的一般性人类劳动是标准的社会属性。
()
9. 标准的载体就是标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文件。
()
10. 标准的运用使重复出现和无限延伸的需求简单化,因此,标准的本质就在于简化。
()
二、单项选择题
1
A.服务标准; B工作标准; C产品标准; D图形符号标准。
2
A.专利技术; B实践经验; c工艺规程; D先进技术。
3
A.多样性; B先进性; C国际性; D综合性。
4
A.企业自己;B.企业的主管部门;C.企业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D.市场及客户。
5
A.标准数量太多; B.标准数量太少;
C.标龄过长,修订不及时; D.标准编写格式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6
A.人工属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市场属性。
7.根据《标准化法》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
A.组织生产的依据; B.交货验收的依据; C.产品采购的依据。
8
A.统一; B.使用; C.合并; D.协调
9
A.第一主参数; B.主参数; C.关键参数; D.自变量参数。
10
A.系列化:B.统一化;C.互换性;D.组合化
12
A.模块;B.模块化C.统一化;D.系列化。
13
A.性能; B.类型; C.发展;D.功能
14
A.模块;B.通用零部件;C.组合元;D.单元
15
A.同一类;B.不同类; C.所有;D.一种
三、多项选择题
1
A.简化原理; B.统一原理; C.协调原理 D.优化原理
2.
A.标龄过长,标准老化现象十分严重;
B.标准制修订周期过长;
C.采用国际标准率低,标准更新速度跟不上;
D.标准内容不协调,形式与WT0规则不符合
3
A.标准制定超过法律范围;
B.任意扩大标准制定和强制执行范围;
C.利用地方标准保护地方利益;
D.部分地方标准重复、矛盾;等级划分和指标要求不一致
4
A.标准水平低,标准水平认识上有误区; B.部分企业领导自觉实施标准不力;
C.标准重复; D.标准矛盾
5
A.思想观念问题、管理体制问题; B.运行机制问题、基础工作问题;
C.队伍建设问题; D.市场准入问题
6
A.出口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7
A.产品分类; B.质量特性及技术要求;
C.设计及工艺要求; D.试验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
8
A.技术规范、规程; B.技术报告;指导性技术文件 C.试制总结; D.指南
9
A.系统效应原理; B.结构优化原理;
C.有序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 D.国际化协调原理
10
A.简化原理; B.统一原理; C.优化原理; D.协调原理
11
A.语言文字; B.计量器具; C.达芬奇的名画; D.建筑物结构
12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C.国际电信联盟(ITU); D.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TEE)
13
A.制定标准; B.起草标准化法律法规;
C.组织实施标准; D.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14
A.纸介质; B.磁盘; C.光盘; D.语音
15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消费领域; D.人类生活和经济技术活动的其他领域
16
A.强制性标准;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 D.地方标准
17
A.强制性标准; B.企业标准;
C.推荐性标准; D.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18
A.技术标准; B.管理标准; C.行业标准; D.工作标准
19.根据标准的对象和作用划分,我国标准分为基础标准、 ABCD和环境保护标准。
A.产品标准; B.方法标准; C.安全标准; D.卫生标准
20. ABCD等历史资料里都有标准化方面的记载,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标准化水平比较高。
A.《营造法式》; B.《军器法式》;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四、简答题
1.标准化基础学习思考题解答内有15道概念应用题的解答
1.标准与标准化的区别和联系(概念、定义对比分析)
答:联系:
①目的、作用相同,都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
②工作对象都为重复事物与概念。
③性质都为共同使用、重复使用。
④实质都为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
标准化结果形成条款,一组相关条款形成规范性文件,如符合标准制定程序经批准则成为标准。
区别:
标准是过程的产物,需经公认机构批准,是由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转化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是针对现实和潜在的问题一种制定条款的活动,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结果之一,标准化不仅包括规范化过程,而且包括标准的实施、改进、提高的无限循环过程。
2.标准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标准化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是:
1)(建立最佳秩序的工具);
2)国内市场的组织力量;
3)(国际市场的调节手段和竞争战略);
4)建设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
5)一把双韧剑。
3.现代标准化的主要特点
答:(系统)性、(国际)性、目标和手段的(现代化)。
4. 简述新中国标准化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答:
第一阶段1949~1988年,其特点为“政府主导,计划控制,强制实行”。
第二阶段1988~2001年,其特点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第三阶段2001年11月,其特点为“(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经济、贸易和全社会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再是一项政府行政行为”。
5. 标准化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标准化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6. 试述“适应市场为本”的标准发展思想的要求是什么
答:“适应市场为本,实现跨越发展。
”的标准发展思想,就要不断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自愿性标准体系,是标准的使用被认为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使用者的(自愿)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
7. 什么是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中的系统效应原理
答:标准系统的效应,不是直接地从每个标准本身而是从组成该系统的互相协同的标准(集合)中得到的,并且这个效应超过了标准个体效应的(总和),这就叫系统效应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