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的编号格式
Q/ZTA(B) ××× - 企业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
×××× 年代号
注:Q-代表企业标准,是 “企”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ZT-企业名称“浙江众泰汽车有限公司”“众泰”二字 汉 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A-表示上报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 B-表示内部使用的企业标准; 顺序号-从“001”开始顺序编排,中间不允许空号; 年代号-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具体备案要求按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最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
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 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标准化的最优化原理。
国家标准的编号和名称
国家标准是由标准编号(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标准批准年号) 和标准名称(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两大部分组成。
示例: 标准编号
对现行标准的一些说明
规定的,在《标准化法》没颁布前,我国的标准是没有属性的, 全部是以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发布的。为贯彻落实《标准化法》, 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了人员对原发布的标准进行了清理整顿, 划分了标准的属性,并与1993年10月20日公布了清理整顿的最后 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录》,考虑到在此之 前发布的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的既成事实,对这些标准在今后的 使用,我们分几种情况处理: --旧标准被修订时,标准的属性直接在新标准编号中体现; 例如:GB 4459.1-84 修订后发布为GB/T 4459.1-1995. --较早发布,现在尚未修订的标准,文本标准的编号仍然使用原编 号,但在目录或其他文件中需要引用该标准编号时,则必须标明 其属性,并使用四位数的年代号(标准的属性可从“强制性标准 目录”查出)。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标准化基础知识这档子事儿。
你说啥是标准化呀?就好比盖房子,那砖头得一样大吧,门窗的尺寸也得有个统一的规格吧,这就是标准化。
要是砖头有大有小,门窗各式各样,那这房子还能盖得稳当吗?肯定不行呀!咱生活里到处都是标准化呢。
你去超市买个东西,那包装大小都差不多,价格标签也都在差不多的位置,这就是一种标准化。
再想想,你用的手机充电器,不管啥牌子的,大多都能通用,这也是标准化的好处呀。
要是每个手机都得配个独一无二的充电器,那得多麻烦,出门还得带一堆充电器,那不就乱套啦!标准化可重要啦!它就像一个大管家,把各种杂乱无章的事儿都给管得井井有条。
有了它,生产东西就更有效率啦,成本也能降低不少呢。
就好比工厂里生产零件,要是没有标准,那每个零件都不一样,怎么组装呀?那不是得乱成一锅粥嘛!而且呀,标准化还能让我们更放心呢。
你想想,药品有标准,食品有标准,这样我们用起来、吃起来才更安心呀。
要是药品随便生产,食品随便添加东西,那咱的健康还能有保障吗?再说说学习吧,学习也得有个标准呀。
考试有大纲,知识点有范围,这不就是学习上的标准化嘛。
要是没有这些,那学习不就没个方向啦?我们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能学好吗?你看那交通规则,不也是标准化嘛。
红灯停,绿灯行,大家都遵守,交通才能顺畅呀。
要是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来,那马路上还不得乱套啦!所以说呀,标准化可不是小事,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
它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更高效,更安全。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哟!咱再深入想想,要是没有标准化,那世界会变成啥样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互相都不配套,那得多糟糕呀!我们得感谢标准化,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么美好。
总之呢,标准化就像是我们生活的隐形守护者,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
我们要好好了解它,重视它,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添彩。
怎么样,这下你对标准化基础知识是不是有更深刻的理解啦?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标准化基础知识讲解

标准化基础知识讲解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标准化这个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实际上超级有用的话题。
您知道吗?标准化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定了一把尺子。
这把尺子可不是随便的,它有着精确的刻度和严格的规定。
比如说,咱们日常用的电插头和插座。
如果没有标准化,那可就乱套啦!可能这家的插头插不进那家的插座,您想想,这得多麻烦?就像一个人穿着不合脚的鞋子,怎么能走得稳当,走得舒心呢?再说说工厂里生产的零件。
要是没有统一的标准,那汽车零件各有各的尺寸,能组装出一辆能正常跑的车吗?肯定不行啊!这就好比盖房子,砖头大小不一,能盖出牢固漂亮的房子吗?标准化还体现在服务行业呢。
您去一家餐厅,要是服务没有标准,今天上菜快,明天上菜慢,今天服务员笑脸相迎,明天爱答不理,您还愿意去吗?那标准化到底是啥呢?简单来说,就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制定一个大家都得遵守的规则。
这规则可不是随便定的,得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到各种情况。
标准化有啥好处呢?它能提高效率呀!就像一条生产线上,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来,那产品就能快速、高质量地生产出来。
这就跟跑步比赛,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按照同样的规则跑,比赛才能公平、高效地进行,不是吗?它还能保证质量呢!有了标准,就有了衡量质量的尺度。
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就不能进入市场,咱们消费者用着也放心。
而且标准化能促进交流与合作。
不同的地区、国家,如果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那贸易往来就会顺畅得多。
想象一下,如果各国的电压标准都不一样,那电器出口得多麻烦?那怎么实现标准化呢?这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得有专业的人员去研究制定标准,这就像设计师画出蓝图。
然后企业和个人要认真遵守,不能随意乱来。
政府也要加强监管,保证标准的执行。
总之,标准化可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隐形助手,让一切变得更有序、更高效、更可靠。
您说,这样的标准化是不是特别重要呢?咱们可都得重视起来,让标准化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好处!。
标准化基础知识讲义

标准化基础知识讲义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一种通过制定一组普遍可接受的规则、原则或方案来达成一致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服务、过程或系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完全相同的标准,从而促进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促进产业和贸易的发展。
标准化是解决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差异和不一致性问题,也是行业和国际交流的基础。
标准化不仅仅适用于产品和服务,还适用于过程和系统的基础业务。
标准化的类型标准化有很多类型,可以根据其目的和发布机构进行分类。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为了确保在一个国家内的产品和服务能够高效地运作而制定的规则和指导方针。
这些标准通常由该国监管机构或标准化委员会颁布。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为了确保同一行业内的产品和服务能够高效地运作而制定的规则和指导方针。
这些标准通常由该行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或协会颁布。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为了确保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能够高效地运作而制定的规则和指导方针。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其他类似机构颁布。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标准化是改善质量、提高效率、促进创新、支持贸易和确保人员安全的基础。
它可以帮助企业和生产者遵循规则,在市场上获得信心,并提高他们的声誉和品牌价值。
标准化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更加一致的贸易环境。
通过采用相同的标准和规范,可以降低贸易成本,并促进跨国贸易。
此外,国际标准还可以促进全球合作解决重大环境、健康和安全问题。
标准化的好处标准化的好处是性价比很高的。
标准化的主要好处包括:提高产品的质量制定产品标准可以确保所有产品都符合同样的标准和要求,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一致。
这可以减少产品的不完善和缺陷,保证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提高效率标准化可以简化和标准化生产过程,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工具、材料和技术来实现。
这种效率提高对于中小型企业尤为有益。
促进创新标准化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有序化的环境,鼓励企业试图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市场上不断变化的机遇。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标准化是一种建立在一定规范和方法基础上的环节,为了确保产品、服务、流程等具有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法规的要求。
标准化通常依照实践和现有技术来建立,能够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如提高质量,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和促进合作等。
因此,标准化基础知识对企业非常重要。
标准化的五大类标准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测试或分析标准、术语标准和管理体系标准。
1. 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定义产品不同方面的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产品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设计标准、产品材料及部件标准等。
2. 过程标准:过程标准定义的是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应遵循的规范、要求以及行动和步骤。
3. 测试或分析标准:测试或分析标准包括通过实验、测量和化学分析来确定产品参数和性能的标准。
测试标准通常用于检测和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包括放射性测试、毒素分析、金属检测等。
4. 术语标准:术语标准确定术语和定义,确保不同人使用相同的术语,消除歧义和误解。
术语标准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5. 管理体系标准:管理体系标准是一组涵盖目标、指引和程序的标准,主要包括ISO 9001质量管理系统标准、ISO 14001环境管理系统标准和ISO 45001安全及健康管理系统标准等。
管理体系标准有助于组织实现高效的企业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标准化的好处1. 促进国际贸易: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满足国际贸易要求,与其他国家保持联系,获得全球竞争优势。
2. 提高质量:标准化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以满足客户需求。
3. 提高效率:标准化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并消除浪费,降低成本。
4. 提高安全性:标准化可以提高工作场所和产品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事件和伤害。
5. 节约时间:标准化可以消除混乱和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节省时间。
6. 提高可持续性:通过标准化,企业可以实现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
标准化基础知识

采用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 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 )、国际电信联盟 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以及 ISO确认并公布的制定的标准 确认并公布的制定的标准。 ISO确认并公布的制定的标准。” 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计量局 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包括国际计量局 BIPM)、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海 (BIPM)、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海 事组织(IMO)、世界卫生组织(WHO)、 )、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 事组织(IMO)、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49个国际标准化机 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49个国际标准化机 构。
1、标准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 2 、标准化是一系列活动过程 3、标准化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4、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5、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 6、标准化的研究要有前瞻性 7、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实施中付诸共同与重复使 用 后才能体现出来。 后才能体现出来。
三、标准化
三、标准化
(三)标准化原理 ▲简化 ▲统 一 ▲ 协调 ▲最优化 ▲通用 ▲互换 ▲ 组合化▲模块化 等等
1 global company
1个全球化企业
160 offices
50个飞行模拟器 24 hour 5050个飞行模拟器30个国家1,500customer support (365 days a year) 30个国家1,500个供应商和工业合作者 个国家1,500个供应商和工业合作者
9 4 4个训练中心年365天) 24小时客户服务(1年 小时客户服务(1 24小时客户服务(1 365天
标准化计量质量基础知识

标准化计量质量基础知识标准化计量质量基础知识,这可是个特别实在又有趣的事儿呢。
咱就好比盖房子,标准化就是那蓝图,计量呢就像盖房子时候用的尺子,质量那就是这房子盖好了结不结实、好不好用。
咱先说标准化。
标准化就像是一群小伙伴一起玩游戏之前定好的规则。
比如说咱们下象棋,每个棋子走的规则那就是标准化的一种体现。
要是没有这个标准,那这棋可就乱套了,车横冲直撞、马到处乱跳,这游戏还咋玩啊?在工业生产或者日常生活里也是这样。
就拿咱常见的手机充电器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标准,每个手机都搞自己的一套充电接口,那咱们出门不得带一堆充电器啊,多麻烦!所以标准化就是为了让大家在同一个规则下办事,方便又高效。
再聊聊计量。
计量就像是我们的眼睛,帮我们看清楚东西的多少、大小、长短。
咱去菜市场买菜,那个秤就是计量工具。
要是这秤不准,缺斤少两的,咱消费者可就吃亏了。
我就碰到过一次,有个小商贩的秤明显有问题,称出来的菜比实际重好多。
这就好比你本来想买一斤肉,结果他按照一斤半的量收你的钱,这多冤啊。
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里,计量就更重要了。
飞机制造的时候,每个零件的尺寸都要精确计量,差一点可能这飞机就飞不起来了。
这就像咱们拼乐高积木,要是每个小积木块的尺寸都不对,那这个乐高模型肯定拼不出来啊。
质量呢,质量就是最终的成果。
质量好的东西就像一个身体倍儿棒的人,干啥都有劲,经得住考验。
还是拿手机来说,质量好的手机,摔一下可能没啥事,系统也不容易出问题,用起来特别顺手。
质量不好的手机呢,今天这儿出毛病,明天那儿出故障,就像一个体弱多病的人,老是生病,干啥都没劲儿。
咱们买东西的时候都想买到质量好的,那怎么知道质量好不好呢?这就又跟前面的标准化和计量有关系了。
标准化是保证质量的前提,没有统一的标准,质量就无从谈起。
就好比大家参加考试,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分标准,那怎么能知道谁学得好谁学得不好呢?计量则是检测质量的手段。
比如说一个工厂生产杯子,怎么知道这个杯子质量好不好呢?得用计量工具去测量这个杯子的厚度、容量、硬度这些东西。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为了达到统一、规范、互通、互认的目的,对产品、服务、过程、方法、人员等方面的要求所制定的规范。
标准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国际贸易、增强企业竞争力等。
因此,了解标准化的基础知识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标准化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标准化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为了在特定条件下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制定的、经公认的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可以是对产品、生产过程、测试方法、管理体系、术语和符号等方面的要求,也可以是对人员技能、素质和行为的规范。
标准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等。
其次,标准化的种类有哪些?标准化主要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测试方法标准、术语和符号标准等。
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的性能、规格、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工艺标准是指对生产过程、加工工艺、工艺装备、工艺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质量标准是指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质量等级、质量控制要求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管理标准是指对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测试方法标准是指对产品性能、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程序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标准是指对专业术语和符号的定义、使用和表示方法的规定。
再次,标准化的编制流程是怎样的?标准化的编制流程主要包括立项、调研、起草、审查、修改、审定、发布、实施和监督等环节。
首先,立项阶段是确定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标准制定的范围、目标和任务。
其次,调研阶段是收集和整理有关标准制定的技术资料、市场需求、国内外标准和法规等信息,为标准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然后,起草阶段是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标准草案,明确标准的内容、结构、要求和技术参数。
接着,审查阶段是对标准草案进行专家评审、技术审查和公开征求意见,修订和完善标准草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标准”定义的含义:
1、制定标准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取得 最佳效益”
2、标准产生的基础:以科学研究的成就,技 术进步的成果和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起来为 基础
3、制定标准的对象特征:重复性(只有重复 性事物和概念才有必要制定标准)
4、标准应协商制定 5、标准是一种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 标准的级别
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 企业标准没有强制性、推荐性标准之分,一
般都是强制性
4、企业标准
▪ 企业标准的编号:企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 +发布年号
▪ 代号:汉语拼音字母或数字或二者兼用(同一 区域内各企业标准代号应尽量不一致)
▪ 如:Q/ZDH 01-2006
四、国外标准的分级
1、国际标准 ▪ 全球性的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 主要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
1、系统性 2、国际性 3、动态性 4、超前性 5、经济性
第二节 标准化性质、内容、作用
▪ 标准化研究对象:产品、过程或服务(材料、 器件、设备、接口、规则、方法等,也可限 定标准化对象的某一具体方面)
▪ 标准化的作用 1、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如ISO9000族标准) 2、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如电脑零部件
一、国内标准的分级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1、国家标准
▪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 制定全国标准
▪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发布 ▪ 等级最高 ▪ 基础性、通用性标准,我国标准体系的主体 ▪ 国家标准编号:代号+发布顺序号+年号
▪ 代号:GB(强制性)、GB/T(推荐性)、GB/Z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 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 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 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等级:低于国家标准 ▪ 行业标准编号:行业标准代号+发布顺序号+年号 ▪ 代号:国务院标准化机构规定 ▪ 如:JB(机械行业)、NY(农业)、QB(轻工行
业)、YY(医药行业)等等
2、行业标准
▪ 行业标准也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 推荐性标准在其标准代号后加 “ / T ” ▪ 如:QB 1505-1992《食品用香精》(轻工行
3、工作标准
▪ 标准化对象:需要协商统一的工作事项,对工作范 围、构成、程序、要求、效果和检验方法等所做的 规定。
▪ 主要内容: 1、岗位目标 2、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3、业务分工与业务联系(信息传递)方式 4、职责与权限 5、质量要求与定额 6、对岗位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 7、检查与考核办法
二、按标准的外在形态分类
第一节 标准化的概念 ▪ 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 使用的条款的活动。(GB/T 20000.1-2002) ▪ 简而言之:标准化就是制定标准、发布实施 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第二节 采用国际标准(采标)
1、国际标准 ▪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
发布、实施) (2)《认证认可条例》
2、标准化地方行政法规
▪ 《浙江省标准化管理条例》
3、标准化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分为2种: ▪ 各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 强制性标准
三、标准化规章
▪ 制定规章的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局;省、 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省、自治区所在地的 市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政府。
程度
代号
等同
IDT
修改(等效) MOD(EQV)
非等效(不属 于采标)
NEQ
符号 ≡ =
≠(≈)
5、采标标志
▪ 自愿采用 ▪ 使用采标标志应向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第四章 标准化管理体制
第一节 标准化法律体系
▪ 法律:标准化法 ▪ 法规:行政法规、技术法规 ▪ 规章:标准化规章 ▪ 规范性文件
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 ▪ 其他组织制定、经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标
准,也可视为国际标准
四、国际标准
2、国际区域性标准 ▪ 区域性国家集团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
标准,在该集团各成员国之间通用 ▪ 如:拉丁美洲的泛美标准化委员会
(COPANT)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第三节 标准的分类
一、按照标准化对象分类 ▪ 分为三大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
第三节 技术标准战略
一、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1、关税壁垒弱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核心是技术标准 2、技术标准成为专利技术的最高形式 3、技术标准的形式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 4、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二、各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
▪ 欧盟: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 ▪ 美国:事实标准战略,现在开始“控制、争
▪ 文字图表标准 ▪ 实物标准
第四节 标准的性质
▪ 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1、强制性标准 ▪ 在一定范围内,国家运用行政的和法律的手
段强制实施的标准 ▪ 《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 和进口。” ▪ 违反强制性标准就是违法
1、强制性标准
▪ 强制形式: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 ▪ 强制性内容的范围:
2、推荐性标准
▪ 不强制厂商和用户采用,而是通过经济手段 或市场促进他们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 标准
▪ 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第五节 标准的结构
1、作为一个整体出版的单独的标准 2、分为几个部分出版的标准 例如:GB 4706.1
GB 4706.2 GB 4706.12 等等
第三章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
▪ 如:GB/T1226-2001《一般压力表》(推荐性 标准)
▪
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强制
性标准)
▪ GB/Z 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2、行业标准
▪ 对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化对象所制定的标准 ▪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制定和审批发布,报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体系
▪ 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 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 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三节 标准化技术工作体系
× ×技术委员会(TC)
× ×分技术委员会 (SC1)
× ×分技术委员会 (SC2)
× ×分技术委员会 (SC3)
× ×工作组 (WG1)
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ISO确定并公布 的40个国际性组织制定的标准 2、国外先进标准 ▪ 未经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性组织的标准 ▪ 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 ▪ 区域性组织的标准 ▪ 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 ▪ 企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 3、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
4、采标的程度和表示方法
3、地方标准
▪ 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代号+发布顺序号 +年号
▪ 代号:DB+行政区划代码 ▪ 如: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 ▪ DB3302(宁波市地方标准) ▪ DB330211(宁波市镇海区地方标准)
3、地方标准
▪ 地方标准也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 如:DB33/572-2005《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
一、标准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 1988年12月29日颁布、1989年4月1日实施 ▪ 《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 1、总则 2、标准的制定 3、标准的实施 4、法律责任 5、附则
二、标准化法规
1、国家标准化行政法规 ▪ 国务院发布或国务院批准后,由国家标准化
行政部门发布 (1)《标准化法实施条例》(1990年4月6日
的生产)
第二节 标准化性质、内容、作用
3、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标准的水平标志 着产品、服务水平。没有高水平的标准,就没 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4、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依据(如管理、工作标 准)
5、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科研、生 产、使用之间的桥梁,如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
6、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手段(采用国际标准, 破除或减少贸易技术壁垒)
标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标准化发展概述 一、近代标准化
▪ 近代标准化: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物 ▪ 最早的国家标准化组织:英国工程标准委员
会(1901)年 ▪ 国际标准化机构: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06年成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47年成立)
二、现代标准化
▪ 20世纪60年代以后进入现代标准化阶段 ▪ 现代标准化的特性:
准 1、技术标准 ▪ 技术标准可分为:基础性标准;产品标准;
工艺标准;方法标准;设备标准;原材料、 半成品、外购件标准;安全、卫生、环境标 准等
2、管理标准
▪ 标准化对象:需要协商统一的管理事项,主 要是对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程序、管 理方法、管理组织方面所作的规定。
▪ 可分为:管理基础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生 产经营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 标准
要求》(浙江省强制性地方标准)
▪ DB330211/T 015-2004《单季晚稻无公害 生产技术规程 》(宁波市镇海区推荐性地方 标准)
4、企业标准
▪ 制定、发布部门:企业 ▪ 等级:低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 备案:企业的产品标准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
政主管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
业强制性标准) ▪ JB/T 10430-2004《变压器用速动油压变
压器》(机械行业推荐性标准)
3、地方标准
▪ 适用地域范围:某一地方(省、市、县) ▪ 发布部门: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 备案部门:上一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 等级:低于国家、行业标准 ▪ 制定地方标准的条件: 1、没有相应的国家、行业、上级地方标准 2、需要在本地区统一的事物 3、工业、农业、服务、工程建设等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