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县可持续发展
婺源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抵抗力, 使绿茶顿时身价暴涨, 国际茶叶市场上走俏 。当 在
前 国内及 国际市场上 有机 茶成为茶叶消费 的热 点,供不应
3 5
维普资讯
思 考 观 点
茶叶科学技术
二 0 八年第二期 o
2 婺源 县பைடு நூலகம்产 业 发展 的机遇 和威 胁
21婺源县茶产业发晨 的机遇 .
2 1 1绿茶市场 逐渐 走俏 , .. 有机茶市场需求潜力 巨大。 非典期 间, 世界卫 生组织公开 宣布喝绿 茶可帮助 人体提 高
婺源 县地处赣、浙 、皖三省交 界,是一个 “ 八分半 山一分 田,半分水路和庄 园”的典 型山区农业县 。生态环境纯 净 天然 ,境 内群 山叠嶂 ,森林 覆盖率达 8 . % 15 ,一年 四季 云
较厚,土壤肥沃 ,具有茶树 生长得 天独 厚的气候环境和土
壤条件。
“ 三统 一” ,即统一对外宣传促销 ,提 高 “ 婺源绿茶 ”品牌
知名度 统一质量标准 ,实行茶 叶标 准化生产 ;统一使用
证 明商标,规范 市场 管理 。
3 i 2享誉 中外 的优 良品质 。婺源 绿茶被国际专家誉 .. 为是 “ 中国绿茶 品质之最优者 ,是世界上 口味最美妙 的绿 茶” 。目前婺源种植茶树 的主要 品种有 :婺源群体种和 “ 上 梅洲 ” ,其余还有:鄣科一号 、龙井 4 、乌牛早 、福鼎大 3 毫 、福云 6号、 迎霜 、平 阳特早 、浙农 i3等 良种 。 1 3 i3底蕴深厚 的茶 文化 。婺源县茶文化源远流长 , .. 南宋 以来, 特别是明代, 婺源因是朱熹故里, 儒学盛行, 文风
鼎盛, 礼、 茶 茶俗 就 蔚 然 成 风 , 文 人 的推 动 下 , 在 茶道 也 不 断
婺源县森林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森林 是陆地生态 系统的主体 , 在维 护 自然生态平衡 、 调 节气候 、 涵养水 源 、 保持 水土 、 防风 固沙 、 保护农 田和环境保 护等方面发挥多种 效能 , l 促进 农业高产 稳产 , 保障人类 生存
林 9 . 6万亩 , 水 土保护林 3 8 . 7万亩 。
二、 森 林 资源评 价
山支 脉 一 鄣 公 山 为 主 , 向四 周绵 延 , 形 成 崇 山 峻岭 。 属 东 南 季
全县有林 地面积 3 3 4 . 1 2万亩 , 经 济林 面积 2 9 . 8 8万亩 ,
其 比值 为 1 1 . 1 8:1 , 而南方林 分 面积 与经济林 面积 比例 为 4 . 2: 1 , 说 明婺源县 的经济林面积所 占比例 明显偏低 , 而经济 林 面积比例偏低 , 在一定程度上会制 约林 区经 济的发展。天 然林 每亩蓄积 由 1 9 9 4年 2 . 6立方米上升至 2 0 0 2年的 3 . 0立
据 2 0 0 2年婺源县森林 资源二类调查资料I 1 _ , 婺源县土地 面积 4 5 0万亩 , 林地面积 3 7 8万亩 , 有林地 面积 3 3 4万亩 , 森 林活立木蓄积 l 0 0 9万立方米 , 森林覆盖率 8 2 %。全县生态 公益林 面积 1 1 0 . 7万亩 , 蓄积 2 5 0 . 5万立方米 ; 全县用材林面 积 2 4 3万亩 , 蓄积 7 4 6 . 6 万立方米 ; 全县天然林面积 2 5 2 . 7万
( 一) 林 地 面积
环境 , 促进社会 经济可持续 发展方 面具 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 。
因 而 森林 和 森 林 经 营 的 好 坏 直 接 涉 及 国土 生 态 安 全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的后 劲 问题 , 承 担 着 构 建 社会 主 义 和谐 社会 这 一 光 荣
婺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徽派古民居保护

婺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徽派古民居保护作者:李军来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4期摘要:在分析婺源乡村旅游发展和徽派古民居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婺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徽派古民居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包括旅游开发与古民居保护利益共享;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拓展旅游产品;完善古民居保护立法和加强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古民居保护的宣传、教育等。
关键词:婺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徽派古民居保护;利益共享;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0)04-0032-04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yuan Rural Tourism and Protection to Anhui Ancient ResidenceLI Jun(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uyuan's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to Anhui ancient residence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in it,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yuan rural tourism and the protection to Anhui ancient residence and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i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cluding realizing mutual benefit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ncient residence protection, sticking to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developing tourism products, optimizing legislation related to ancient residence protection,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ancient residence protection and so on.Key Words: Wuyuan rural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tection to Anhui ancient residence; mutual benefit; countermeasure一、婺源乡村旅游发展和徽派古民居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2022年江西婺源县可持续发展

2022年江西婺源县可持续发展2022年,江西婺源县将继续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婺源县作为国家级生态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婺源县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婺源县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婺源县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水力和光能资源,将大力发展小型水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清洁度。
与此婺源县还将鼓励居民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婺源县将继续加强农业生产的绿色化。
婺源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恢复耕地面积,加强土地保护,确保农田的质量和产量。
婺源县还将大力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婺源县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农田灌溉用水的治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婺源县将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婺源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旅游业是婺源县的重要产业。
婺源县将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修复和保护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提高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婺源县将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农村旅游,让游客体验到农耕文化和乡村生活。
婺源县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婺源县将建立全面覆盖的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大气、水质、土壤和噪音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婺源县还将加强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022年婺源县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动农业绿色化,促进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婺源县成为一个绿色、宜居的美丽县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省婺源县建设生态农业纪实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省婺源县建设生态农业
纪实
滕伟新
【期刊名称】《农村发展论丛:理论版》
【年(卷),期】2000(000)012
【摘要】婺源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滕伟新
【作者单位】中共婺源县委党校,江西上饶33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婺源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J], 周跃龙;汪怀建;罗运阔;魏雪娇
2.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特色小镇建设纪实--山水人文魅力古镇 [J], 王珊珊
3.试析发展低碳经济是江西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J], 何文靓
4.婺源县建设生态农业的做法与体会 [J], 无
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西省婺源县建设生态农业纪实 [J], 滕伟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婺源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发展

江西婺源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发展江西省婺源县作为历史文化古镇、浓浓民间文化的大宗,抬头望去山上的白片片的云雾,微风中带着淡淡的荷叶香,丰富的自然山水风光更显得这里美丽无比。
古镇容貌犹存,文化底蕴深厚,是婺源的重要资源。
婺源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对婺源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规划是一项重要工作,改变旅游地形成未来旅游发展趋势的重要环节。
规划包括重点强化旅游资源,改善旅游景观,综合提高旅游环境,统一旅游规划,加强旅游设施,优化旅游环境等多个方面,有助于把婺源发挥出最大的旅游价值。
首先,应重点配套旅游资源。
婺源有雄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类型的旅游资源,如婺源古镇、婺源宗教文化资源、婺源乡土文化资源、婺源博物馆特色景点等,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发挥各类资源的价值。
其次,要知晓地理环境特点,改善旅游景观。
婺源县的旅游资源多方面多层次,地形学的社会-自然环境共同影响着婺源的古镇风貌并建构了婺源独特的自然风物,所以要准确认识婺源的环境特征,改造景观,以实现婺源的自然风物真实表现。
再次,要统一旅游规划,划定发展范围,控制资源数量,有节能考虑,以便更有效地发展旅游产业。
基于婺源的特色,确定旅游规模和结构,把握科学的优化标准,进行明确的分析和评估,充分考虑投资、用户使用的质量标准,来确定旅游产业规模发展的台阶。
此外,为了打造适宜旅游的外来文化氛围,还需要加强设施建设和服务改善,使婺源古镇具有一流的旅游服务品质,增强旅游者的舒适感,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增加游客服务收入,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需优化旅游环境,改善网络通信系统,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持续的培训投入和完善旅游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旅游行为,改善旅游环境,以实现以婺源古镇为突出的旅游综合发展。
总的来说,要打造一个高品质、安全高效旅游发展体系,为江西省婺源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和根基。
江西婺源的可行性分析

江西婺源的可行性分析1. 简介江西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中国传统村落和生态文化保护示范区,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
婺源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2. 自然资源婺源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景区内有千年古村落、山峦叠翠、清澈湖泊、茂密森林等丰富的自然景观。
这些景观为婺源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同时,这里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英矿、钨矿、铁矿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3. 历史文化婺源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如清代古民居、明代碑刻、古桥等。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婺源的旅游产业提供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4. 地理位置和交通婺源地处江浙沪皖四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婺源县城与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大城市相隔不远,有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
这使得游客可以轻松前往婺源,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旅游基础设施在婺源,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好的建设和发展。
景区内有舒适宜人的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满足了游客的各种需求。
此外,景区还配备了导游、旅行社等服务机构,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旅游指导和咨询。
这些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婺源的旅游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6. 当地政府支持婺源地区的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此提供了大力支持。
政府在旅游开发、景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动了婺源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政府还积极吸引企业投资,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
7. 可持续发展婺源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积极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政府加强了景区的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确保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婺源还积极开展文化传承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了他们对旅游业的参与和支持度。
江西婺源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江西婺源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近年来,旅游之风愈演愈烈,而乡村旅游在我国由南至北遍地开花,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
在婺源,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的"朝阳产业",但也伴随着出现许多问题:景区建设缺乏规划,管理混乱,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节假日游客人满为患。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婺源的发展,亟待解决,以期婺源乡村旅游的发展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解决办法一、江西婺源发展的背景、意义(一)婺源发展的背景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具有非常明显和强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加强各地文化交流。
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
而婺源,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因境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深厚潜力。
(二)婺源发展的意义1.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
乡村旅游使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使传统农业增添了附加值,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各地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把农业变成快乐高效的产业,把农村变成美丽和谐的家园,把农民变成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旅游已成为拓展农业功能和拉动内需的新引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丰富旅游资源和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新场所。
2.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等是国内农业的普遍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婺源县可持续发展
江西婺源县可持续发展2007-12-07 12:42:0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
江西省婺源县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
实验区工作总结
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辖区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
建于唐开元二十八年,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素有“书乡”、“茶乡”的美誉。
境内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风光旖旎,天人合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田园诗般的婺源四季风光迷人。
春天,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和绿意盎然的茶园交相辉映,清新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甜润的清泉中流淌着采茶姑娘的欢声笑语;夏天,古
木参天,浓荫蔽日,蜿蜒的清石板古道忽而与清澈的溪流并肩前行,忽而穿过廊桥亭阁伸入山隐没于密林中,粉墙黛瓦的民居村落掩映在山麓水畔,远离了喧嚣与燥热,这显得那么恬静、闲适;秋天,金黄的稻田,如火的红枫,挂满枝头的野果,碧波中色彩红艳、背高腹宽的荷包红鱼,与挑筐提篮满脸笑靥的人们构成一幅绚丽的丰收图;冬天,成群成片的鸳鸯红嘴翠羽,如鲜花盛开于山塘湖泊,或嬉戏觅食,或比翼蓝天,或“咕咕”私语,充满温馨。
更有那传统傩舞、徽剧、灯彩、地戏在青山绿水间生辉,犹如一幅热闹的迎春图。
婺源,是一首隽永的田园诗,一幅秀美的山水画。
婺源的秀美,源自于千百年来一代代婺源人对生态的精心呵护。
几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先后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
科普示范县等称号,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婺源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1268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6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2元。
现就婺源县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上下协调全民参与
一是我县的“创建”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议程,多次召开县委、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创建”涉及的具体问题。
二是组织机构健全。
创建工作一开始,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科技副县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并安排相应的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
三是上下协调“创建”工作涉面广、任务繁重。
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在县科技局的统筹下,各有关部门各自负责相应的项目,形成“创建”的合力。
二、宣传发动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社
会氛围
为了增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学习活动。
一是从娃娃抓起,把可持续发展纳入中小学教育范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爱护家园、爱护母亲河、远离“白色”污染等相关活动,使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亲近自然意识。
二是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可持续发展知识,使农民掌握相关技能,自觉在生产、生活中形成良好习惯。
三是深入旅游景区进行科普宣传,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旅游。
四是利用婺源日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报导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
五是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有关重要文件,县委中心组将《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列入学习议题。
全县干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
三、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切实推进可
持续发展
几年来,我们扎扎实实际地组织了一批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为我县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工业污染,结合县情,突出我县经济特色,对于有工业污染的企业,外商来投资也一律拒绝,重点发展环保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二是推广沼气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为根本改变农村粗放型、消耗型生产方式,通过多年的探索,在全县农村大力推广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茶”的沼气技术,不仅提高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增长的“双赢”目的,使畜禽养殖、植物种植和能源利用形成生态链,实现良性循环。
三是推广有机茶、有机稻和有机食品,提高绿色产品的比重。
从2000年起,我们大力推广有关生物技术和沼液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农民选用生物肥料、农家
肥和生物农药,并采示范带动的措施,同时引导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申报绿色产品品牌。
四是开发沿江地段,美化城区人民环境,为了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扩大城区范围,突出山区县城特色,保证防洪安全。
从2002年开始,我县着手进行“三江两岸”开发治理,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建设了集防洪、道路、休闲绿化为一体的滨江大道、沿河大道。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因势建园,房前屋后,就地种绿,兴建了沿路连片的带状公园,提高了道路建设水平,使城区绿化水平大大提高,进一步美化了城区的环境。
江西婺源县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