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与总结

世界近代史1、文艺复兴背景: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间:14世纪---16世纪地点:意大利---欧洲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意大利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英国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哈姆雷特》性质:思想解放2、新航路的开辟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根本),《马可·波罗行纪》激发了欧洲人对财富的渴望)(直接)新航路开辟后,1553年,葡萄牙强占澳门(1999回归);1624年(明朝)荷兰侵占台湾(后被郑成功收复)意义:西欧开始对美洲殖民活动;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注:以下内容是对上述意义的展开)3、西欧开始对美洲殖民活动:三角贸易:欧洲-----①----非洲-------②----美洲--------③----------------欧洲(黄金)(黑奴)(金银和工业原料)第②环节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英国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18世纪后期,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殖民地人民抗争: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反西班牙)玻利瓦尔“南美的解放者”1857-1859年印度(抗英)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大起义4、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始的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结束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重要文献: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是限制国王权利,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意义:国内--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国外—鼓舞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时间:1789年开始(攻占巴士底狱)文献:《人权宣言》(1789年)宣布人生来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意义:彻底摧毁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启蒙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拿破仑: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3)美国资产阶级革命①美国独立战争(双重性: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战争)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1783年英王被迫解除与其的一切隶属关系《1787年宪法》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总统制意义:国内--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对以后的欧洲和拉美革命起了推动作用领导人:华盛顿(美国第一、二任总统)重要文献:《独立宣言》时间:1776年7月4日由大陆会议通过内容:宣告人人平等、拥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力;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从此脱离英国而独立(核心思想)。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第1讲 走向近代

麦哲伦
葡萄牙
向西
15191522年
西班牙
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 次创举,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 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5、影响: (1)对欧洲: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欧洲航运 中心,商业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同时,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 来日益密切。
4、过程:
航海家 国别 航向 航行时间 资助国
到达地区
迪亚士
葡萄牙
向东
14871488年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好望角
达·伽马
葡萄牙
向东
1度西海岸
哥伦布 意大利 向西 1492年
西班牙
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 尔瓦多岛、古巴和海地等地
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
(2)对世界: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起步或世界市场 雏形初现——最大的影响),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 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3)对亚非拉: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给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4)对中国: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面临严重的海疆危机, 政府日益闭关锁国。
走向近代
01
时空坐标
02 知识梳理
考点一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背景: (1)11世纪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使具有独立司法和行 政自治权的地区不断扩大。 (2)货币地租逐渐取代实物地租,西欧庄园经济逐渐衰落和瓦解, 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3)在一些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

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1.主要经历:第一执政:雾月政变(179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下台:滑铁卢战役(1815)。
2.性质:资产阶级皇帝3.文韬:《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4.武略:对外战争(1)进步性: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整个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局限性: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也是他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评价华盛顿和拿破仑(1)华盛顿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他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
担任总统期间,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2)拿破仑是一位有胆略、有雄心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通过政变夺取政权。
在位期间,颁布《法典》,维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通过对外战争,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
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和奴役性,遭到欧洲人民的反对,最终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展;直接原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的巨大需求。
(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圈地运动)3.蒸汽机的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运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改变生产面貌: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工业迅速发展。
改变生活面貌:促进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发明一些新交通工具,大大扩大了人民、类的活动范围。
4.影响:积极: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影响)②社会结构:产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③生产方式: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④社会生活:推进了城市化进程;⑤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消极:①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的掠夺和剥削,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煤的广泛使用)二、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1857-18591.英国对印度残酷地殖民掠夺:东印度公司以私营公司名义开展殖民侵略,代表人物:克莱武影响(一分为二):对英国:从英国获取了无数的财富和生产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印度:被掠夺了大量财富,英国把欧洲的商业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带到印度,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使得印度长期贫困落后。
中考世界近代史框架结构

1.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世界近代史 2.殖民扩张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3.国际工人运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资本主义的产生—早期三大资本主义革命1.时间2.背景3.根本原因4.导火线5.爆发的标志(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著名战役7.著名人物8.结束标志9.《权利法案》的影响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1.特点12.性质1.时间2.背景3.根本原因4.开始标志5.导火线6.领导机构7.领导人8.军队(二)美国独立战争9.《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10.《独立宣言》的内容11.《独立宣言》的意义12.转折点13.《1787年宪法》的内容14.《1787年宪法》的地位国内16.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国际17.性质1.时间2.开始的标志开始阶段 3.背景4.根本原因(三)法国大革命 5.导火索建国阶段—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高潮阶段—罗伯斯皮尔“恐怖政策”8.意义9.背景拿破仑帝国10.时间11.《法典》内容12.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美、日、俄1.根本原因2.性质3.时间4.核心斗争任务(一)美国南北战争 5.爆发标志6.导火线7.时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8.内容9.作用(影响)10.意义1.背景2.根本原因3.目的4.时间(二)俄国农奴制改革 5.人物6.内容7.性质8.影响9.局限性1.背景2.时间3.根本目的4.性质5.内容(三)日本明治维新 6.作用积极7.明治维新的意义消极8.局限性三、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参加的国家出程2.过程中程(一)三角贸易归程3.影响非洲欧洲4.殖民地扩张对英国(宗主国)的影响1.时间2.地区(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3.领导阶层4.杰出人物5.意义1.背景2.时间3.杰出代表(三)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4.战争路线5.结果6.特点四、国际工人运动1.背景2.时间3.特点4.政治纲领(一)英国宪章运动 5.内容6.性质(地位)7.影响8.失败原因1.条件2.时间(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主要内容4.时间《共产党宣言》5.内容6.意义1.时间2.背景(三)巴黎公社 3.巴黎工人起义的时间4.“五月流血周”5.意义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2.最早出现的国家3.开始的标志4.英国最早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5.标志和最大成就6.改进者蒸汽机7.时间8.最初投入使用的部门9.意义(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0.火车出现的时间11.火车的建造者12.火车机车的名称新式交通工具13.轮船的建造者14.轮船出现的时间15.影响16.最早完成的国家17.结束的时间18结束的标志19.意义1.开始的时间2.结束的时间3.标志4.背景(条件)5.理论基础“电气时代” 6.新兴产业. 7.影响8.发明应用9.时间(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10.发明者11.新兴产业12.汽车的发明者新式交通工具13.汽车发明的时间汽车和飞机14.汽车出现的意义15.飞机发明的时间16.飞机的发明者17.影响18.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19.特点六、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2.时间3.根本原因4.直接原因5.性质6.两大侵略集团7.两大侵略集团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8.两大侵略集团的实质9.主要矛盾10.导火线11.爆发的标志12.主战场13.著名战役14.结果15.影响。
2019统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梳理

世界现代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54: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回答:⑴:两大帝国主义侵略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各有哪些国家成员国》?三国同盟(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协约(英、法、俄)⑵:两大侵略集团形成对峙的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根本原因)2、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主要目的)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具体原因)4、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原因)⑶: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⑷:战争是怎么引起的?(导火线是什么?)萨拉热窝事件⑸:这场战争有什么影响?(1分)给各国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灾难⑹:这场战争给人类什么启示?坚决反对战争、反对争霸、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7)促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有哪些?美国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55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影响答案:削弱了英法,美日实力增强,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
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55.关于两次工业革命:①: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何时?(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②:都把人类带入到什么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③: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各是什么?(蒸汽机的改进,电力的广泛应用)④: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上各有什么创新?以什么为动力?使用什么能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火车机车,轮船,以蒸汽机为动力,煤炭;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汽车和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石油)56.关于两次科技革命,回答:①: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世界上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工业革命②: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段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③:这两件事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请你说出它们各自取得的三项著名成就。
3、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梳理 - 副本

第三讲世界近代史一、世界近代史主题线索1、整体时间:公元14世纪萌芽、复兴——1917年十月革命。
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主题线索(1)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
(3)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经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思想—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
世界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4)按近代化经营模式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国家垄断)二、世界近代史通史结构(一)内容总论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2、以现代化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化,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3、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

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一、前提:(思想与经济基础)新航路开辟过程:二、确立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时代(1799-1815):1.主要经历:第一执政:雾月政变(179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下台:滑铁卢战役(1815)。
2.性质:资产阶级皇帝3.文韬:《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4.武略:对外战争(1)进步性: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整个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局限性: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也是他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评价华盛顿和拿破仑(1)华盛顿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他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
担任总统期间,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2)拿破仑是一位有胆略、有雄心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通过政变夺取政权。
在位期间,颁布《法典》,维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通过对外战争,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
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和奴役性,遭到欧洲人民的反对,最终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比较《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确立)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1.2.原因: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英国确立;经济:17世纪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直接原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的巨大需求。
(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圈地运动)3.蒸汽机的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运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改变生产面貌: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工业迅速发展。
改变生活面貌:促进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发明一些新交通工具,大大扩大了人民、类的活动范围。
4.影响:积极: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影响)②社会结构:产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③生产方式: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④社会生活:推进了城市化进程;⑤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五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019
历史
中考帮
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四 世界近代史
主题二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条主线
欧美主要国家迈进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人物
华盛顿、拿破仑。
三次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五部文献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
颁布机构 第二届大陆会议。
起草人 杰斐逊。
①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基本内容 ②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
《独立
地脱离英国而独立。[2013安徽14(1)]
宣言》 地位 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波士顿倾茶事件
签署《独立宣言》时的场景
考点帮 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华盛顿(10年2考)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性质 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①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北美经济的发展为独立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
胜利原因 ③北美人民积极参战、英勇斗争。
美国独 立战争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关键信息:国王、不理国家大事。 漫画解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 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国王的权力 被限制,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国王只是名誉上 的国家主人,没有实权。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157)、美国独立战争(P158)、法国大革命(P160)。 2.英国发展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157)、第一次工业革命(P163)、英国的殖民扩张(“三角贸 易”的主要经营者)(P154)、对印度的殖民掠夺(P167)、第二次工业革命(P172)、第一次世界大 战(P176)、第二次世界大战(P188)、欧盟(P193)。 3.资产阶级性质的重要文献:《权利法案》(P158)、《独立宣言》(P159)、1787年美国宪法 (P159)、《解放黑人奴隶宣言》(P168)、《国家工业复兴法》(P186)、《人权宣言》(P160)、 《拿破仑法典》(P1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代史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一、前提:(思想与经济基础)新航路开辟过程:二、确立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时代(1799-1815):1.主要经历:第一执政:雾月政变(179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下台:滑铁卢战役(1815)。
2.性质:资产阶级皇帝3.文韬:《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4.武略:对外战争(1)进步性: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整个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局限性: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也是他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评价华盛顿和拿破仑(1)华盛顿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他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
担任总统期间,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2)拿破仑是一位有胆略、有雄心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通过政变夺取政权。
在位期间,颁布《法典》,维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通过对外战争,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
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和奴役性,遭到欧洲人民的反对,最终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比较《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确立)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1.2.原因: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英国确立;经济:17世纪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直接原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的巨大需求。
(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圈地运动)3.蒸汽机的作用: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运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改变生产面貌: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工业迅速发展。
改变生活面貌:促进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发明一些新交通工具,大大扩大了人民、类的活动范围。
4.影响:积极: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影响)②社会结构:产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③生产方式: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④社会生活:推进了城市化进程;⑤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消极:①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的掠夺和剥削,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煤的广泛使用)二、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1857-18591.英国对印度残酷地殖民掠夺:东印度公司以私营公司名义开展殖民侵略,代表人物:克莱武影响(一分为二):对英国:从英国获取了无数的财富和生产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印度:被掠夺了大量财富,英国把欧洲的商业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带到印度,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使得印度长期贫困落后。
2.印度反英大起义:1857-1859①原因:英国的殖民侵略和野蛮扩张②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③开始标志:土兵起义④领导阶级:封建王公贵族⑤代表人物:章西女王⑥性质:反殖民反封建(不能说成反帝反封建)⑦结果: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王室的直属殖民地。
⑧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充分显示了印度人民的力量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
影响:对非洲:给非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失去难以计数的人口;造成非洲的长期落后;对欧洲:获得大量财富;加快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美洲: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对美洲的开发。
四、拉美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二三十年代1.原因:欧洲的殖民统治和掠阻碍了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2.代表人物:玻利瓦尔(解放者、委内瑞拉、玻利维亚以其名字命名)伊达尔哥(墨西哥)圣马丁(拉美南部)3.性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4.影响:打碎了西、葡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上形成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21.原因:①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开始暴露;②欧洲工人觉醒----宪章运动;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影响;④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而写)3.意义: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六、巴黎公社:1871.3.281.原因: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
2.导火线:临时政府军队偷偷收缴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3.性质:巴黎公社是一个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政权。
4.措施:政治上: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一系列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措施: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公社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普通技术工人的工资。
文化教育上:实行义务教育。
5.结果:直接结果:失败;表现:五月流血周;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还有旺盛的生命力。
间接结果:《国际歌》问世(词作者: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意义:成为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6.意义: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体现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极一、扩大与巩固:(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1.原因: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经济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 其他原因:国内农民起义频繁2.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3.性质: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可以“赎买”份地;③解放的农民归“村社”管理。
5.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6.前提:尽量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7.影响:①积极性: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有利于俄国实现近代化。
②消极性:经济上使农民背上了承重的经济包袱;政治上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农奴制残余和沙皇的专制统治。
(二)美国内战:1861年-1865年1.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黑奴之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矛盾焦点:黑奴制的存废问题3.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4.经过:开始:1861年里士满南方政府发动叛乱;转折点: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结束:1865年4月,南方政府投降。
5.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6.意义:①废除了黑奴制,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②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7.联系:美国历史上有两次战争,分别是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战争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第二次战争废除了黑奴制,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三)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1.原因: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外患:欧美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2.前提: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
3.目的:摆脱危机,富国强兵。
4.性质:明治天皇领导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
5.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天皇拥有无限权力;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和经验。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警察制度。
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排遣留学生。
(启示:科教兴国)6.结果: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有限宪政,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影响:积极作用: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消极作用: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成为亚洲的一个新威胁。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资产阶级改革)、美国内战(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改革)比较(五)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电气时代) 119世纪70年代 2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统治的巩固和加强; ②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③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3 特点:①以电为核心;②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同时进行; ③发明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 ④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①新能源的出现和利用;(电力、石油)②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电灯、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③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汽车、飞机)④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
(电报、有线电话)(新兴工业部门: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电器产品制造业、航空业等)5、重大发明:①爱迪生—--围绕电的发明;②卡尔·本茨----汽车(奔驰);③福特----流水线装配工艺;④莱特兄弟----飞机。
⑤内燃机6:(1)电力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的创制,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初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2)电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了钢铁时代。
(3)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7、爱迪生(美)是最有成就的发明家。
发明: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
被称为“发明大王”,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8①卡尔·本茨(德)1885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奔驰汽车)②亨利·福特(美)1913年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流水线的作用:a.大幅度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b.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③莱特兄弟(美)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1903年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9了人类在空中飞翔的梦想。
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加强了人们在物质文化上的交流,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风貌和生产方式。
汽车和飞机的生产和使用,还推动了钢铁、石油等新兴工业的产生,并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0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垄断组织产生。
②从政治角度看: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
③从文化角度看: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原有的弊端;④造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发一战。
(原因: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就无法根除;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