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土壤氮、磷的影响研究.docx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中施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从而保障粮食生产。
但是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的促进作用长期施肥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量的增加,尤其是在氮、磷、钾等养分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有机肥的施用还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质能够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和能量源,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的增加。
长期施肥也会对土壤微生物量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方面,化肥中的高浓度养分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抑制其生长繁殖;长期施用化肥,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逐渐减少,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将会变得更加苛刻,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使土壤微生物量减少。
二、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长期施肥可以促进土壤酶活性的增加。
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同时也会刺激土壤中的酶活性。
氮、磷、钾元素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因素,养分充足的土壤中,土壤酶的活性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有机肥的施用也可以促进土壤酶活性的增加,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酶和酶原,可以为土壤中的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底物。
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酶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
长期施肥也会对土壤酶活性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研究表明,长期施用高浓度的化肥会降低土壤中的酶活性,尤其是氮素肥料。
长期施用单一种类的肥料会导致土壤中酶的种类和数量的减少,进而影响土壤酶的活性。
化肥的过量使用还会导致土壤酶的变性或失活,抑制土壤酶的活性。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施肥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量的增加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长期施肥也会导致土壤微生物量的减少和土壤酶活性的抑制,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研究

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壤中氮固持作用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但过量的氮肥使用会导致土壤中氮的积累和流失,对环境造成污染。
研究如何有效固持土壤中的氮,降低氮肥的流失,提高氮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关于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研究还比较有限。
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等方面,对不同施肥方式对氮固持作用的影响尚未深入探讨。
通过系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施肥方式对土壤氮固持作用的影响机制,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并减缓氮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氮肥,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土壤中氮的有效固持能力,从而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并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机制,为合理选择和调整施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减少氮肥的损失,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拓展对土壤氮固持作用的认识,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提供参考。
最终目的是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2. 正文2.1 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不同的施肥方式会对土壤中氮的固持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目前,主要的施肥方式包括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绿肥施用等。
这些方法在氮固持作用上的效果各有不同。
化肥施用是最常见的施肥方式之一,一些研究表明,适量的化肥施用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的固持效果,但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的流失,对环境造成污染。
有机肥施用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施肥方式,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氮的固持能力,从而改善土壤质量。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磷的影响

从农业发展过程就可以看出,施肥,特别是化肥,是最快且最有效的增产手段。
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一段时间,全球化肥的使用量从0.31亿t增长至1.39亿t,同阶段的粮食总产量从8.79亿t增加至21.08亿t,单位面积化肥用量也在持续增加。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收集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通过施肥可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51.4%。
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我国农业需要不停地发展,才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但是农业的发展必须有充足的化肥供给,农业增产就需要增加化肥使用量。
农业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同时也是引起水体环境质量退化的重要因素。
作为化肥生产与消费的大国,我国农业流域中的养分负荷已经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在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中,水稻田田面径流流失的氮磷化肥量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继而引发水质量恶化、水源紧缺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相关问题,影响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现就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磷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田面水中氮磷浓度的影响稻田径流中的氮磷元素是污染水体非点源氮磷的重要污染源,同时也是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主要物质。
当前,已经有不少地方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水体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
概括来说,稻田径流污染指水土流失或者是灌溉将稻田中的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具有污染性的物质冲入到湖泊与河流中,引发水体污染的情况[1]。
在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农业非点源污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国是化肥生产与消费量较大的国家,农业流域中的养分负荷是引起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首先,对直播稻田水中tn的影响。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不同施肥处理实际上对田地面水中tn浓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通常情况下,tn的浓度在0.63~7.78 mg/l之间,最高浓度与最低浓度相差比例较为明显。
通过实验研究就可以发现,施肥会增加稻田面中tn的浓度,且浓度的大小与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长期施肥对土壤氮、磷的影响研究.docx

长期施肥对土壤氮、磷的影响研究.docx总氮方法原理土壤中的全氮在硫代硫酸钠、浓硫酸、高氯酸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经氧化还原反应全部转化为铵态氮。
消解后的溶液碱化蒸馏出的氨被硼酸吸收,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盐酸溶液的用量来计算土壤中全氮含量。
试剂和材料1.1无氨水1.2浓硫酸:ρ(H2SO4)=1.84 g/ml,优级纯。
1.3浓盐酸:ρ(HCl)=1.19 g/ml。
1.4高氯酸:ρ(HClO4)=1.768 g/ml。
1.5无水乙醇:ρ(C2H6O)=0.79 g/ml。
1.6硫酸钾(K2SO4)。
1.7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1.8二氧化钛(TiO2):优级纯。
1.9五水合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1.10氢氧化钠(NaOH):优级纯。
1.11硼酸(H3BO3):优级纯。
1.12无水碳酸钠(Na2CO3):基准试剂。
1.13催化剂:200 g硫酸钾(1.6)、6 g五水合硫酸铜(1.7)和6 g 二氧化钛(1.8)于玻璃研钵(1.2)中充分混匀,研细,贮于试剂瓶中保存。
1.14还原剂:将五水合硫代硫酸钠(1.9)研磨后过0.25 mm(60目)筛(1.3),临用现配。
1.15氢氧化钠溶液:ρ(NaOH)=400 g/L。
称取400 g氢氧化钠(1.10)溶于500 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1000 ml。
1.16硼酸溶液:ρ(H3BO3)=20 g/L。
称取20 g硼酸(1.11)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 ml。
1.17碳酸钠标准溶液:c(1/2 Na2CO3)=0.0500 mol/L。
称取2.6498 g(于250℃烘干4h并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无水碳酸钠(1.12),溶于少量水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贮于聚乙烯瓶中,保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1.18甲基橙指示液:ρ=0.5 g/L。
称取0.1 g甲基橙溶于水中,稀释至200 ml。
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 壤(Soils), 2011, 43 (3): 336~342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①龚 伟1,2, 颜晓元1*, 王景燕2(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2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625014)摘 要: 基于长期试验资料,从土壤肥力的角度综述了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指标有机质、N素、P素和K素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及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指出长期施用有机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关键,可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期施肥;土壤肥力;有机肥;化肥中图分类号: S147.2;S158土壤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自然体,土壤肥力的高低是决定土地生产力的基本条件[1]。
利用有机肥料培肥土壤是我国农业的特色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化肥施用量快速增加,而有机肥用量逐渐减少,施用化肥成为最主要的粮食增产措施[2]。
肥料在粮食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施肥,不仅能为作物生长创造养分贮量丰富、有效性高、贮供协调的土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调节土壤酸碱性,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协调土壤水、肥、气、热诸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质量;但不合理施肥不仅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且不利于作物稳产和土壤培肥[3]。
由于各种肥料养分对作物的增产效应各不相同,不同的施肥措施会影响作物产量。
因此,如何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是目前需要研究的课题,长期的化肥投入对粮食持续生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程度和趋势也一直是人类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4]。
长期肥料定位监测试验,具有时间上反复证明、信息量极为丰富、数据准确可靠、解释能力强、在生产上可提供决策性建议等优点。
本文以长期试验研究资料为基础综述了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维持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肥力提供参考,为生产与生态环境共赢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支撑。
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研究

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施肥作为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利用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固持作用的影响,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施肥方式的影响1. 化肥施用化肥是目前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肥料类型之一,它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的过剩积累,从而影响土壤中氮的固持作用,造成水体和大气中氮的过剩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它由动植物的残体和粪便经过生物分解而成,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中氮的固持能力。
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且有利于土壤中氮的固持作用,降低氮素的流失。
3. 混合施肥混合施肥是指将化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的一种肥料施用方式。
混合施肥可以充分发挥化肥和有机肥的优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有利于土壤中氮的固持作用,减少氮素的流失。
二、影响因素1. 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施肥方式的响应会不同,因为土壤的结构和养分含量不同。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能够更好地固持氮素,因此有机肥的施用对这种土壤的影响会更为显著。
2. 施肥量施肥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土壤中氮的固持作用。
适量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作物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土壤中氮的固持作用。
而过量施肥则会导致养分的积累和流失,影响土壤中氮的固持能力。
三、研究展望1. 深入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的固持作用的机理,揭示其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为优化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2. 探索新型肥料的应用,如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等,评估其对土壤中氮的固持作用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施肥选择。
3. 加强土壤肥力监测和土壤养分平衡研究,积极探索可持续的施肥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环保。
长期施肥与土壤性质对水稻土磷吸附的影响

磷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因子ꎬ 是作物生长发 育不可缺少的大量营养元素ꎬ 同时也是引发水体富 营养化的一个关键因素ꎮ 在我国ꎬ 大约有 4 600 万 hm2 农田 种 植 水 稻ꎬ 水 稻 产 量 约 占 世 界 总 产 量 的 30% [1] ꎮ 在一些水稻产区ꎬ 不合理的施用磷肥ꎬ 特 别是基于作物氮素需求施用有机肥易引起磷在水稻 土中显著富集ꎬ 成为周边水体环境安全的隐患ꎮ 例 如ꎬ 太湖流域水稻土中过量的磷富集被证明是引起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2] ꎮ
验进行表 征 ( 如 采 用 Langmuir 与 Freundlich 方 程 计算) ꎻ DPS 是指土壤浸提磷占最大吸磷量的百分 比ꎬ 由于土壤磷等温吸附试验操作较繁琐ꎬ 因此 DPS 的计算也经常被简化为酸性草酸铵或 Mehlich 3 ( M3) 浸提磷与相应浸提液中铁、 铝含量之和 的比值ꎬ 即 P - ox / ( Fe - ox + Al - ox) 或 P - M3 / ( Fe - M3 + Al - M3 ) ꎮ 一 般 来 讲ꎬ 土 壤 磷 吸 附 性 能越弱ꎬ DPS 越 大ꎬ 土 壤 磷 流 失 的 风 险 越 大[4] ꎮ 土壤磷吸附特性受土壤 pH 值、 无定型铁铝、 有机 质、 粘粒等因素影响[5 -6] ꎮ 与单施化肥相比ꎬ 长 期施用有机物料不仅直接影响土壤各组分磷的含 量ꎬ 还 会 引 起 土 壤 磷 吸 附 相 关 土 壤 性 质 的 变 化[7 -8] ꎮ 因此ꎬ 有必要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及 相关土壤性质对稻田土壤磷吸附特性的影响ꎬ 以 便更好地管控稻田富集磷的环境风险ꎮ
长期施肥对酸性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土 壤 (Soils), 2020, 52(6): 1139–1144①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0200,2017YFD0200207)资助。
* 通讯作者作者简介:颜晓军(1994—),男,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养分资源管理研究。
DOI: 10.13758/ki.tr.2020.06.006颜晓军, 苏达, 郑朝元, 等. 长期施肥对酸性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土壤, 2020, 52(6): 1139–1144.长期施肥对酸性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①颜晓军1,2,苏 达2,3,郑朝元1,2,叶德练2,3,吴良泉1,2*(1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州 350002;2 福建农林大学国际镁营养研究所,福州 350002;3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福州 350002)摘 要:为明确长期施肥对集约化果园土壤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的影响,本研究对琯溪蜜柚主产区29个果园的土壤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张守敬和Jackson 的酸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蜜柚果园土壤磷素累积对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集约化蜜柚果园中,土壤磷素累积丰富,随树龄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上升显著,且土壤磷形态在不同土层存在显著性差异;当全磷含量≤0.5 g/kg 时,土壤磷形态主要以有机磷、铁磷为主,随着全磷含量的上升,铝磷含量、占比均显著上升;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中铝磷与有效磷相关性最好。
果园土壤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磷库,且有效性较高,可适当减少磷肥投入,降低土壤磷含量,减少经济成本,提高生态效益。
关键词:酸性土壤;磷表观平衡;磷形态;磷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S153.6 文献标志码:A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Phosphorus Forms and Availability in Acid SoilsYAN Xiaojun 1,2, SU Da 2,3, ZHENG Chaoyuan 1,2, YE Delian 2,3, WU Liangquan 1,2*(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Fuzhou 350002, China ; 2 International Magnesium Institute ,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Fuzhou 350002, China ; 3 College of Crop Science ,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the forms, distribution and availability of phosphorus (P) in acidorchard soils, 87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omelo orchards in Guanxi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oil P accumulation on P forms and availability by using Chang and Jackson's inorganic phosphorus form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P was abundant in intensive pomelo orchard, and soil available 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ree age. In addi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 forms among different depths. When soil total P was less than 0.5 g/kg, the main forms of P were organic-P and Fe-P ,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total P , Al-P ratio and cont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l-P and available P . In conclusion, orchard soil has formed a huge phosphorus pool with high availability, reducing P input properl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soil P content and economic cost, and improve ecological benefit.Key words: Acid soil; Phosphorus balance; Phosphorus forms; Phosphorus availability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氮方法原理土壤中的全氮在硫代硫酸钠、浓硫酸、高氯酸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经氧化还原反应全部转化为铵态氮。
消解后的溶液碱化蒸馏出的氨被硼酸吸收,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盐酸溶液的用量来计算土壤中全氮含量。
试剂和材料1.1无氨水1.2浓硫酸:ρ(H2SO4)=1.84 g/ml,优级纯。
1.3浓盐酸:ρ(HCl)=1.19 g/ml。
1.4高氯酸:ρ(HClO4)=1.768 g/ml。
1.5无水乙醇:ρ(C2H6O)=0.79 g/ml。
1.6硫酸钾(K2SO4)。
1.7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1.8二氧化钛(TiO2):优级纯。
1.9五水合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1.10氢氧化钠(NaOH):优级纯。
1.11硼酸(H3BO3):优级纯。
1.12无水碳酸钠(Na2CO3):基准试剂。
1.13催化剂:200 g硫酸钾(1.6)、6 g五水合硫酸铜(1.7)和 6 g二氧化钛(1.8)于玻璃研钵(1.2)中充分混匀,研细,贮于试剂瓶中保存。
1.14还原剂:将五水合硫代硫酸钠(1.9)研磨后过0.25 mm(60目)筛(1.3),临用现配。
1.15氢氧化钠溶液:ρ(NaOH)=400 g/L。
称取400 g氢氧化钠(1.10)溶于500 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1000 ml。
1.16硼酸溶液:ρ(H3BO3)=20 g/L。
称取20 g硼酸(1.11)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 ml。
1.17碳酸钠标准溶液:c(1/2 Na2CO3)=0.0500 mol/L。
称取2.6498 g(于250℃烘干4h并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无水碳酸钠(1.12),溶于少量水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贮于聚乙烯瓶中,保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1.18甲基橙指示液:ρ=0.5 g/L。
称取0.1 g甲基橙溶于水中,稀释至200 ml。
1.19盐酸标准贮备溶液:c(HCl)≈0.05 mol/L。
用分度吸管吸取4.20 ml浓盐酸(1.3),并用水稀释至1000 ml,此溶液浓度约为0.05 mol/L。
其准确浓度按下述方法标定:用无分度吸管吸取25.00 ml碳酸钠标准溶液(1.17)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约100 ml,加入3滴甲基橙指示液(1.18),用盐酸标准贮备溶液滴定至颜色由桔黄色刚变成桔红色,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用量。
按下式计算其准确浓度:C=(25.00×0.0500)/ V式中:C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V ——盐酸标准溶液用量,ml。
1.20盐酸标准溶液:c(HCl)≈0.01 mol/L。
吸取50.00 ml盐酸标准贮备溶液(1.19)于2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1.21混合指示剂:将0.1 g溴甲酚绿和0.02 g甲基红溶解于100 ml无水乙醇(1.5)中。
仪器设备2.1研磨机。
2.2玻璃研钵。
2.3土壤筛:孔径 2 mm(10目);0.25 mm(60目)。
2.4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 g和0.001 g。
2.5带孔专用消解器或电热板(温度可达400℃)。
2.6蒸馏装置(见图1)。
1—蒸馏瓶;2—定氮球;3—直形冷凝管;4—接收瓶;5—加热装置蒸馏装置2.7消解瓶:容积 50 ml或 100 ml。
2.8酸式滴定管(最小刻度≤0.1 ml):25 ml或 50 ml。
2.9锥形瓶:容积 250 ml。
2.10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总磷方法原理经氢氧化钠熔融,土壤样品中的含磷矿物及有机磷化合物全部转化为可溶性的正磷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钼锑抗显色剂反应生成磷钼蓝,在波长 700nm 处测量吸光度。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样品中的总磷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试剂和材料1.1浓硫酸:ρ(H2SO4)=1.84g/ml。
1.2 氢氧化钠:颗粒状,优级纯。
1.3 无水乙醇:ρ(CH3CH2OH)=0.789 g/ml。
1.4 浓硝酸:ρ(HNO3)=1.51 g/ml。
1.5 磷酸二氢钾:优级纯取适量磷酸二氢钾(KH2PO4)于称量瓶中,在 110℃下烘干 2h,置于干燥器中放冷,备用。
1.6 硫酸溶液:c(H2SO4)=3mol/L于 800 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 168 ml 浓硫酸(1.1),待溶液冷却后加水至1000 ml,混匀。
1.7 硫酸溶液:c(H2SO4)=0.5mol/L于 800 ml 水中,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 28 ml 浓硫酸(1.1),待溶液冷却后加水至 1000 ml,混匀。
1.8 硫酸溶液:1+1用浓硫酸(1.1)配制。
1.9 氢氧化钠溶液:c(NaOH)=2mol/L称取 20.0 g 氢氧化钠(1.2),溶解于 200 ml 水中,待溶液冷却后加水至 250 ml,混匀。
1.10抗坏血酸溶液:ρ=0.1 g/ml称取 10.0g 抗坏血酸溶于适量水中,溶解后加水至 100ml,混匀。
该溶液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在约 4℃可稳定两周。
如颜色变黄,则弃去重配。
1.11 钼酸铵溶液:ρ[(NH4)6 Mo7O24·4H2O)]=0.13 g/ml称取 13.0 g 钼酸铵溶于适量水中,溶解后加水至 100ml,混匀。
1.12 酒石酸锑氧钾溶液:ρ[K(SbO)C4H4O6·1/2H2O]=0.0035 g/ml称取 0.35 g 酒石酸锑氧钾溶于适量水中,溶解后加水至 100ml,混匀。
1.13 钼酸盐溶液在不断搅拌下,将 100ml 钼酸铵溶液(1.11)缓慢加入至已冷却的 300ml 硫酸溶液(1.8)中,再加入 100ml 酒石酸锑氧钾溶液(1.12),混匀。
该溶液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在 4℃下可以稳定两个月。
1.14 磷标准贮备溶液(以 P 计):ρ=50.0 mg/L称取 0.2197g 磷酸二氢钾(1.5)溶于适量水中,溶解后移入 1000ml 容量瓶,再加入5ml硫酸溶液(1.8),加水至标线,混匀。
该溶液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在 4℃下可稳定六个月。
1.15 磷标准工作溶液(以 P 计):ρ=5.00 mg/L量取 25.00ml 磷标准贮备溶液(1.14)于 25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
该溶液临用时现配。
1.16 2,4-二硝基酚(或 2,6-二硝基酚)指示剂:ρ=0.002 g/ml称取 0.2g 2,4-二硝基酚(或 2,6-二硝基酚)溶于适量水中,溶解后加水至 100 ml,混匀。
仪器和设备2.1 分光光度计:配有 30mm 比色皿。
2.2 马弗炉。
2.3 离心机:2500~3500r/min,配有 50ml 离心杯。
2.4 镍坩埚:容量大于 30ml。
2.5 天平:精度为 0.0001g。
2.6 样品粉碎设备:土壤粉碎机(或球磨机)。
2.7 土壤筛:孔径为 1mm、0.149mm(100 目)。
2.8 具塞比色管:50 ml。
2.9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速效氮方法原理在扩散皿中,用1.0ml.L-1NaOH水解土壤,使易水解态氮(潜在有效氮)碱解转化为NH3,NH3扩散后为H3BO3吸收。
H3BO3吸收液中的NH3再用标准酸滴定,然后计算土壤中水解性N的含量。
仪器1、半微量滴定管;2、扩散皿;3、粗天平(称量100克,精确到0.01克);4、恒温培养箱;5、角勺、称量纸等;6、注射器针管(2ml、10ml)。
试剂(1)1mol·L-1NaOH溶液:40.0gNaOH(三级)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1升。
(2)20g·L-1硼酸溶液:同6.2.2.3 (4)。
(3) 0.0025或0.005mol·L-1H2SO4标准溶液:先配制0.05mol·L-1H2SO4溶液,标定后稀释20倍或10倍。
(4)定氮混合指示剂:分别称取0.1克甲基红和0.5克溴甲酚绿指示剂,放入玛瑙研钵中,并用100毫升95%酒精研磨溶解。
此液用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调到pH4.5。
(5)碱性胶液:阿拉伯胶40克和水50毫升在烧杯中温热至70~80℃,搅拌促溶,放冷(约1小时)后,加入20毫升甘油和20毫升饱和K2CO3溶液,搅拌、放冷。
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清液储于玻璃瓶中备用。
速效磷方法原理用pH8.5的0.5mol/L的NaHCO3作浸提剂处理土壤,由于碳酸根的存在抑制了土壤中的碳酸钙的溶解,降低了溶液中Ca2+浓度,乡音的提高了磷酸钙的溶解度。
由于浸提剂的pH 较高,抑制了Fe3+和Al3+ 的活性,有利于磷酸铁和磷酸铝的提取。
此外,溶液中存在着OH-、HCO3-、CO32-等阴离子,也有利于吸附态磷的置换。
用NaHCO3作浸提剂提取的有效磷与作物吸收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适应范围也广泛。
浸出液中的磷,在一定的酸度下,用硫酸钼锑抗还原显色成磷钼蓝,蓝色的深浅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磷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主要仪器震荡机、分光光度计或光电比色计、天平(0.01g)、三角瓶(250ml)、容量瓶(50ml)、漏斗、无磷滤纸、移液管(10ml)。
试剂配制1.0.5mol/L的NaHCO3 (pH8.5)浸提液称取化学纯NaHCO342.0g溶于800ml蒸馏水中,以4mol/L NaOH溶液调节pH至8.5(用pH计测定),然后稀释至1000ml,保存在试剂瓶中。
如果贮存期超过1个月,是用时应重新调整pH。
2.无磷活性炭将会活性炭先用1:1(V/V)的盐酸浸泡过夜,在布氏漏斗上抽滤,用蒸馏水冲洗多次至无Cl-为止,在用0.5mol/L NaHCO3溶液浸泡过夜,在布氏漏斗上抽滤,用蒸馏水洗尽NaHCO3,检查至无磷为止,烘干备用。
3.7.5mol/L硫酸钼锑抗贮存液在1000ml烧杯中加入400ml蒸馏水,蒋烧杯浸在冷水中,然后缓慢注入208.3ml浓硫酸(分析纯),并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分析纯钼酸铵20g溶于60℃的150ml蒸馏水中,冷却。
再将硫酸溶液慢慢倒入钼酸铵溶液中,不断搅拌,最后加入1000ml0.5%酒石酸锑钾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摇匀,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
4.钼锑抗混合显色剂称取1.50g抗坏血酸(左旋,旋光度+12~+22,分析纯)溶于100ml钼锑抗贮存液中,混匀。
此试剂有效期为24h,宜用前配制,随配随用。
5.磷标准液准确称取在105℃烘箱中烘干2h的分析纯KH2PO40.2195g,溶于400ml蒸馏水中。
加浓硫酸5ml,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50mg/L磷标准液,此溶液不易久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