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密度
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密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
等量替换的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掌握实验步骤,
进一步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
导入新知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由公式
ρ=m/V 算出物体的密度,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m2,利用m1-m2求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再根据密
度公式求出密度.所以操作步骤A是多余的.
2.[2020山东青岛市南区期末]实验前,老师告诉同学们所用小石块的密度为2.5 g/cm3,
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
kg/m3.
5.【参考答案】 (1)水平 右 (2)62 (3)针筒的分度值比量筒小(或针筒比量筒测量
体积精确,或针筒测量体积精度更高) (4)偏大 (5)1.1×103
【解题思路】 (1)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
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的质 前水的体 的总体积 V=V2-V1
密度
量m 积V1(cm3)
V2(cm3) (cm3) (g/cm3)
(g)
10
2.5
25
20
30
ρ=
=
2 −1
=
25g
10cm3
=2.5g/cm3
6. 误差分析
(1)细线体积对结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专题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特殊法)

第六章专题训练测量物质的密度(特殊法)1.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甲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g,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2.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江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 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 2;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_______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 3;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纯净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八年级上册 物理 课件 6.3测量密度

4. 小石块密度表达
式:
= m = m
V V2 V1
不规则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数据的记录
石块的质量 m(g)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石块放入 石块和水
前水的体 的总体积 V V2 V1
积 V1(cm3) V2 (cm3 ) (cm3 ) (g/cm3 )
提示
根据
,只m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积V就行.可以分
V
别用水和牛奶将瓶装满,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求出水的
体积,即是瓶的容积和牛奶的体积.
谨记
探索的含义在于发 现和创新, 探
索永无止境
谢谢
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是总是要苦一阵子。 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苦战方能成功。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相逢的故事多似流星,唯你与我,以眼认眼,以身还身。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 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应当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 写字像插秧,一株一株的种。——王月英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真的。 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相逢的故事多似流星,唯你与我,以眼认眼,以身还身。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2021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第 1 页 共 20 页6.3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
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1)量筒的使用:如图(1)所示,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ml ,1ml=1cm 3,1l =1000ml=10-3m 3;图(1)中,量筒量程 100 ml ,分度值 2 ml );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三、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图(2)中,红线表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方向,此时读数为7.0ml )。
图(1)图(2)(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如下:(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2)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 2;(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图(3)液体密度测量图(4)固体密度测量1.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测量是本节乃至本章的重点内容,在第六章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也是常考内容,所以,对本节的学习更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液体密度测量、固体密度测量、密度计算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会经常出现,属于常考内容。
有关密度测量有时作为一个考题,有时也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考题。
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密度的测量方法、密度测量的步骤、密度测量注意事项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小砖块有吸水性,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误差较大,故C错误;
⑥根剩余盐水的质量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能浸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2020兰州)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在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步骤,其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 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小红在做“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其操作步骤如下: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 量筒的使用
D
基础巩固
乙
60
甲
丙
知识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
3. 在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中有下列步骤,其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C ) A. 测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B. 将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 C. 测出此时量筒和牛奶的总质量 D. 测倒出牛奶后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12. (2020兰州)小亮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B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
10
30
50
C
14.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如
图甲所示.接着按图乙、丙、丁的顺序测其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⑤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 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量杯)的用途:测量液体物质的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2、量筒的使用方法:[1]、“看”:单位[1L=1dm31mL=1cm3][2]、量程、分度值。
[3]、“放”:放在水平台上。
[4]、“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二、固体体积的测量1、形状规则的物体:用刻度尺测量出其对应边的长度,再用公式算出体积。
2、较小的且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借助量筒,用排水法、针压法、沉坠法等方法测出体积。
体积较大的可以用溢水法测体积。
[1]、排水法如图甲所示,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小固体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待测固体的体积V=V1-V2。
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可用一根细长的针将其压入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此方法为“针压法”。
[2]、沉坠法如图乙所示,若待测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待测固体下方拴一个密度大的物块,先将物块浸没在水中,测出物块和水的总体积V 1,再将待测固体也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的总体积V 2,待测固体的体积V =V 1-V 2。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vm =ρ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具体如下:1、测量固体的密度:[1]、原理:vm =ρ[2]、方法:m注意:①取水要适量,使塑料块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塑料块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③所测固体既不吸水又不溶于水(如海绵、软木块、蔗糖块等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更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钠);④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2、测量液体的密度:[1]、原理:vm=ρ[2]、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4)得出液体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V
三、测量盐水的密度
B.第二组设计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把盐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 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m2 m1
V
三、测量盐水的密度
C.第三组设计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V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盐水;
3.实验方案:三组设计方案.
上面的三幅图是 改进后的实验方案, 请将下面的步骤补 充完整,并练习设 计出记录数据的表 格。
三、测量盐水的密度
A.第一组设计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m1; ②把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③同时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m2. 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新课引入
要想知道艺术品是由和田玉、还是玻璃制成的呢?
一、测量密度的实验设计
1.实验原理
ρ m V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3.测量对象:
石块
盐水
一、测量密度的实验设计
学习量筒用法 1.量筒是测液体(小固体)体积的仪器 2.观察量筒、量杯 3.量筒上的标度与读数
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 步骤 ③V1放入物体(拴线或针压)使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
体积V2,测得物体的体积V=V2-V1
④物体的密度ρ=m/V2-V1
误差:若先测体积后测质量,所测密度将偏大
课堂小结
器材:天平、烧杯、量筒、滴管、被测液体等
测液体 的密度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计29张PPT)

量筒和量杯的壁上有刻度,刻有”ml”字样, 是体积的单位,叫 毫升.1ml=1cm 3 。使用 时,先弄清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立方厘 米,每一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测液体 的体积时,把液体倒入量筒里,观察量筒 里液面到达的刻度,就可知液体的体积。
量筒的使用方法
142
89.4 52.6
78
1.146
1.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 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 什么好办法?
2.如果是体积过大不 能放入量筒或量杯里 呢?
测固体和液体密度实验模拟
课堂练习
1、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 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 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2_._7_×__1_0_3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 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相__等__(选填“相等”或“不相 等”)。
求出水的体积,即是瓶的容积和牛奶的体积.
多种多样的密度计
实验室密度计
多种多样的密度计
气体密度计
数字式密度计
量筒的读数
量
量
筒
杯
刻
刻
度
度
均
上
匀
密
下
疏
读数时,视线 应与液面的凹 形底部相平。 若液面是凸形, 读数时,视线 应与液面的凸 形顶部相平。
体积的测量
用量筒可以 直接测出液 体的体积。
形状规则的 固体可用刻 度尺等测量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较 小固体,因用刻度尺 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 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 排水法进行测量。
2.测盐水 的密度
天平称出盐水的质量 (差值法)
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测量密度一、选择题1.小壮同学在测量橡皮块的密度实验中,先用天平测量出橡皮块的质量为m,再将橡皮块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方法读数,然后算出橡皮块的体积为V。
这样测得的橡皮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A.不偏大也不偏小B.偏小C.偏大D.不能确定2.测量矿石密度时有以下过程: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②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③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④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正确的实验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图乙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 gC.由图丙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 kg/m34.在下列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步骤中,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3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①5.小壮同学想知道一个质量为79 g的铁球是不是实心的以及它的密度,于是做了如下探究:把铁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收集溢出的水,然后把溢出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甲、乙所示。
下列对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及密度的判断,正确的是(ρ铁=7.9×103 kg/m3)()A.实心,7.9 g/cm3B.空心,2.63 g/cm3C.空心,7.9 g/cm3D.实心,2.63 g/cm3二、填空题6.三名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______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cm3。
7.小壮同学在做测酸奶的密度实验时,先用天平测出酸奶与盒子的总质量是102.8 g,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测量剩余酸奶与盒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酸奶的质量是________g,酸奶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8.小壮同学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因为没有量筒,小壮用溢水法测小石块的体积,用质量为15 g的空烧杯盛溢出的水,然后测其总质量,如图乙、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密度是________g/cm3。
三、实验探究题9.小壮同学为了知道酱油的密度是多大,设计了下列测酱油密度的实验。
请帮助她完成相关问题。
(1)使用天平前要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2)用量筒和已调好的天平测量酱油的密度,由图可知酱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3)小壮同学还设计了另外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③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④计算出酱油的密度。
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值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0.小壮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玉石的密度。
(1)小壮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调节。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玉石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在________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玉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
(2)小壮将玉石放入盛有40 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则玉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 3。
(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得此玉石的密度为________ kg/m 3。
11.下面是小壮和小月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她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_上,再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这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小壮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1。
小月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 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 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2。
(3)小壮所测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如图所示是按小月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1.B [解析] 由图可知,俯视会使体积测量值偏大,由公式ρ=m V可知,这样测得的橡皮块密度偏小。
2.C [解析] 为减小实验误差,测量矿石密度的步骤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 1;③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 2;④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
故正确的实验顺序为③①②④。
3.A4.C [解析] 测量液体密度的常规步骤是:①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②然后用天平测出盛有液体的烧杯的总质量;③再把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液体的体积;③再次用天平测量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④计算出两次质量差,即为倒出液体的质量,然后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了减小误差,不必测空杯的质量。
5.B [解析] (1)由溢出水的体积可知:V 球=30 cm 3,铁球中铁的体积:V 铁=m 铁ρ铁=79 g 7.9 g /cm 3=10 cm 3, 因为V 铁<V 球,故铁球是空心的;(2)球的密度:ρ球=m 球V 球=79 g 30 cm 3≈2.63 g /cm 3。
6.乙 207.46.4 1.16×103 [解析] 由图甲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 mL ,所以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40 mL =40 cm 3。
由图乙知,剩余酸奶与盒子的总质量m 总=50 g +5 g +1.4 g =56.4 g ,所以倒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m =102.8 g -56.4 g =46.4 g ,酸奶的密度:ρ=m V =46.4 g 40 cm 3=1.16 g /cm 3=1.16×103 kg /m 3。
8.60.8 1.6[解析] (1)如图甲所示,砝码的质量是60 g ,游码的示数为0.8 g ,则小石块的质量:m 石=60 g +0.8 g =60.8 g ;(2)由图丙可知,溢出水的质量:m 水=53 g -15 g =38 g ,溢出水的体积:V 水=m 水ρ水=38 g 1.0 g /cm 3=38 cm 3; (3)小石块的密度:ρ石=m 石V 石=m 石V 水=60.8 g 38 cm 3=1.6 g /cm 3。
9.(1)ACB(2)1.125×103(3)偏大[解析] (1)天平的使用和调节: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量筒的分度值为2 mL ,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 =40 cm 3;天平的分度值为0.2 g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m 1=50 g +20 g +10 g +2.4 g =82.4 g ;剩余酱油和烧杯的质量为m 2=37.4 g ;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m =m 1-m 2=82.4 g -37.4 g =45 g ,酱油的密度为ρ=m V =45 g 40 cm 3=1.125 g /cm 3=1.125×103 kg /m 3。
(3)小壮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得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m V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10.(1)零刻度线处 左 左 右 52(2)20(3)2.6×103[解析] (1)在用天平测量玉石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玉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由图乙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 ,游码示数是2 g ,玉石的质量:m =50 g +2 g =52 g 。
(2)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 mL ,此时量筒示数是60 mL ,玉石的体积:V =60 mL -40 mL =20 mL =20 cm 3。
(3)玉石的密度:ρ=m V =52 g 20 cm 3=2.6 g /cm 3=2.6×103 kg /m 3。
11.(1)水平桌面 左 (3)偏大(4)18 20 0.84×103[解析]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这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的质量偏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3)小壮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最后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沾有少量食用油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食用油密度偏大。
(4)由图可知,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10 g +5 g +3 g =18 g ,则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 =m 0-m′=34.8 g -18 g =16.8 g ,食用油的体积:V =20 mL =20 cm 3,食用油的密度:ρ=m V =16.8 g 20 cm 3=0.84 g /cm 3=0.84×103 kg /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