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实验探究题__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练习题(含答案)

科学探究考点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在设计对照组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A、所有实验因素都相同B、所有实验因素都不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不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相同2、下列探究实验与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B、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C、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D、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大气中3、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用具合适的是()A、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淀粉B、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C、用蝗虫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D、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4、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甜度对蚂蚁取食的影响”。

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5、以下是实验证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的步骤,错误的是()A、找两种树的落叶,各为一组B、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C、一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一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D、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落叶潮湿6、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常需要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但有些实验却是例外。

下列实验不需要测平均值的是()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B、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7、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气味信号。

”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得出结论8、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对有关实验中选择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

请你仔细想一想,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A、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时要使用放大镜B、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C、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存在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考点2: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1、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究题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汁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时间(分)O2468101214161温度(℃)363534333231303030(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

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3)摄氏度是常用的温度单位。

在科学上把______的温度定为0℃,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l摄氏度。

3.教室的玻璃窗是双层的。

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

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

初二科学实验探究题

初二科学实验探究题

初二科学实验探究题一、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最好是()A. 1只B. 2只C. 3只D. 10只以上答案:D解析:在探究实验中,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一些,一般10只以上。

2. 某同学在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选择了生长状况相仿的多株青菜,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不浇水,另一组经常浇水。

这是为了()A. 进行对照B. 便于观察C. 减少误差D. 设置重复组答案:A解析:将青菜分为两组,一组不浇水,一组浇水,这是设置了对照实验,通过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3. 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变量是()A. 唾液淀粉酶B. 温度C. 淀粉D. 唾液答案:B解析: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是我们要探究其对酶活性影响的因素,所以温度是变量。

4. 以下科学探究步骤正确的是()A.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得出结论 - 实施计划 - 表达交流B.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表达交流C. 作出假设 - 提出问题 - 实施计划 - 得出结论 - 表达交流D. 提出问题 - 实施计划 - 作出假设 - 得出结论 - 表达交流答案:B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根据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实施计划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表达交流。

5. 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的条件是()A. 适宜的温度B. 一定的水分C. 充足的空气D. 阳光答案:D解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所以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不需要设置阳光这一对照实验。

6. 某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先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A. 消耗叶片中的水分B. 消耗叶片中的淀粉C. 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D. 使叶片中的气孔关闭答案:B解析: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在后续光照实验中,检测到的淀粉就是叶片在光下制造的。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一、科学探究题1.小竹同学对只含有X、Y、Z、W四种金属单质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探究。

请根据实验流程回答问题:(1)滤液A中含有_________种溶质。

(2)若测得所得滤液C中含有X(NO3)2,则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3)往无色W(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和铁的混合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

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三:____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___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

3.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维生素C(C6H9O6)、碳酸氢钠( NaHCO3)、柠檬酸(C6H8O7)】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

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CO是有毒气体,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二氧化碳通常状态下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灭火。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H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探究题1.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汽车,核准载货量为4t,实际装货8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平方米(g=10N/Kg)求:(1)现该车对地面的压力多大?(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2.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A,砝码B,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A上增加砝码B以改变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A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1=v3>v2.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a)和(b)两图可知:___;(2)比较(a)和(c)两图可知:___.(3)c图中砝码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N.3.在图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_____________)4.(大连中考)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2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2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探究题1.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

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________。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简化为铁生锈。

小明用配置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

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1)接好装置后应首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_____。

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 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计算式1:(W)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_________;计算式2:(W)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条件且温度为20℃的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 ,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 。

7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实验探究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7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实验探究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7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实验探究题一、走进科学实验室1.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Ⅰ: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的示意图,如图的火焰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

Ⅱ: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温度最高。

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质疑的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酒精灯加铁丝网或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

(2)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

(3)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 _____。

2.(分析题)为了探究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水。

1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厘米处加热;2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3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用的时间,分别是60秒、35秒、27秒。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至少答出两点)①_ _______ 。

②___ _____ 。

(2)在加热时,操作不当常常引起试管炸裂,请和其他同学交流总结可能的原因。

___ _____ 。

3.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阿杜同学取来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

九(上)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答案)

九(上)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答案)

九(上)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答案)
1、(1)甲试管中不变色,乙试管变蓝色(2)对照(3)①②③
2、(1)化学增大(2)都大(3)水果电池电压太低(或电流太小)
3、(1)秒表刻度尺(2)A(3)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某无关
4、(1)做重复实验

(2)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OH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
(4)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5、(1)图略(2)左电压(电流)(3)0.30(0.3)1.14(4)C(5)不对。

因为烧开一壶水的用电量就是消耗的电能,电压低了,是电功率减小了;通过增加
时间,电能不变(只要能从电能的角度正确分析,就得分)6、SO3(1)氧气(O2)(2)B7、
8、(1)使用定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与拉力的方向是否有
关(2)①②(答对1个且无错误选项给1分)9、(1)锥形瓶中溶液变浑浊(2)不能,因为二氧化碳气体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反应后
锥形瓶内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4)小科10、(1)测量燃烧后
的最高水温(2)食物燃烧产生的热量有相当一部分散发到空气中去、燃
烧过程中水的保温措施不够
(只要答出一种原因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此空有顺序,顺序错不能给分)11、(1)①用一根导线代替;②C3;③1.5V;
(2)根据滑轮绳的绕法可知,N点的移动距离范围小于M;②小亮50cm.
12、(1)丙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2)(7.2-6.4):6.4(3)无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探究实验题:(1)是获取科学知识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A、调查B、分类C、实验探究D、观察(2)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发现生活现象:夏天馒头或面包保存不当很容易长霉菌,在冬天或在冰箱里的馒头或面包比较不容易长霉菌。

①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到的影响吗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对照实验:一组是温暖潮湿,另一对照组是潮湿④实验结论:。

2、请你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原因。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

(3)设置实验:先在甲乙两块萎蔫的萝卜中间挖洞,然后,往甲洞倒入蒸馏水,往乙洞倒入20%的食盐水,经过30分钟后测得甲洞的蒸馏水减少,乙洞的食盐水增多了。

设计的变量的值是和。

(4)得出结论:。

3、将饱满、活力旺盛的玉米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两组种子所处温度、空气条件相同,甲组种在肥沃、潮湿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潮湿的土壤中,你认为两组种子是否会同时萌发__________。

而若将空瘪或煮熟玉米粒种在上述两种环境中,你认为会不会萌发__________。

该探究实验表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外界条件是适量(一定的)________,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4、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___ ____ ,乙组_____ 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________ _ ,乙组植株_________。

5.实验探究题:有同学在养金鱼时,发现金鱼的体色变浅了。

他想证明:金鱼的体色是否会随鱼缸内壁颜色深浅的改变而改变。

于是他做了个简单的实验。

请你帮他将以下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金鱼的体色会随着鱼缸内壁颜色深浅的改变而改变吗(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要用到的金鱼最少要有条,鱼缸最少要有个。

实验设置中只有是不同的,其他条件都要求相同。

经过较长时间的养殖后,观察结果。

(4)预期实验结果:在内壁颜色较深的鱼缸中,金鱼的体色会比较深。

在内壁颜色较浅的鱼缸中,金鱼的体色会较浅。

(5)实验结论:。

6 .请你设计测量一只乒乓球体积的实验方案,有如下器材可供选取:量筒、刻度尺、水、细线、量杯、细针、铁块。

(1)实验所需材:(2)测量步骤:①②③7. 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和实验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蚯蚓身体的哪一端对光敏感(提示:成熟的蚯蚓身体上有个环带,靠近环带的是前端)。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

(3)实验材料具体用:蚯蚓、手电筒、黑布(4)实验步骤(5)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发现,蚯蚓的前部对光照刺激的反应较强烈,而身体的后端对光照刺激的反应不明显。

(6)实验结论:8. 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很多,现请你举出一例并加以证明。

(1)你的保鲜方法是什么其原理是(2)实验设计实验组:对照组:(3)实验的预期结果是9.水仙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福建省的省花和漳州市的市花。

影响水仙花生活(如生长、开花时间……)的非生物因素很多,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因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

(1)你提出的问题:。

(2)你作出的假设:。

(3)你的实验中,实验组:。

对照组:10.下图是小明同学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设计的实验装置。

(1)由于2号种子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上,又是放在20°—25℃的环境中。

所以它能同时得到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如下表)。

那么1号种子和3号种子能得到哪些环境条件呢请你填入下表(“√”表示能得到,种子空气水分适宜温度1号2号√√√3号(2)若经过多次实验,小明发现只有2号种子会萌发,那么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A. 适宜的温度B. 水分和空气C. 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3)若小明想进一步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你认为两组方案中,可取的是()A.B.11.据有关报道,广东省英德市某村大多数人寿命不过40岁。

该省地质调查院得知后,开展了粤北岩溶地下水资源勘察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发现因地势低洼,污水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资源,以致地下水锰含量每升高达毫克,亚硝酸盐含量每升达毫克,分别超过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倍和30倍。

由于长期循环使用污染水,当地人的健康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可见,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环境,而环境的变化又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请结合本地生态环境、生产或生活实际状况作答:(1)举一个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2)针对该例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

(3)用已有知识作出假设。

(4)说出探究问题的方法。

(5)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12.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1)根据已有知识,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量馒头屑,向A试管加入2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1毫升清水,分别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保温10分钟:①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A与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A是_______组,B是______组。

(3)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预计会变成蓝色的_______试管,不会变蓝色的是_______试管。

13.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4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苍蝇般大小的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

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

(2)此实验以青蛙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全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应该是。

(填序号)①适宜的温度②低温③玻璃缸密闭④玻璃缸敞口⑤洁净的河水⑥自来水(3)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异的现象: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保持一致。

这说明。

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病的可能性较大。

14.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3)制定并实施探究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表达和交流。

15、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学生在实验时配制如下的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1%、3%、5%、8%、10%、15%、20%等。

在15℃左右的室温中经过大量的实验,并在实验中选择10秒内水蚤跳动范围在30~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为材料,经过多次实验酒精浓度清水1%3%5%8%10%15%20%10秒内心脏跳动次数33302824222118死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图表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___________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

(2)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导致___________。

分析其原因,就很容易得出,酒精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会减缓心脏的跳动。

16 .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装置甲乙丙丁场所日光下日光下黑暗中黑暗中温度23℃23℃23℃23℃棉华干湿状态潮湿(含一定水分)干燥潮湿(含一定水分)干燥种子萌发数量230240⑴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⑵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⑶根据实验甲和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请说明理由。

⑷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个变量。

⑸如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

17.(一)生活中一些人酗酒后,情绪激动,喜怒无常,甚至呕吐……酗酒对人体有危害吗小锋同学希望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寻找答案。

(提示: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因水蚤心跳太快,为减少误差,实验中只计算10秒的水蚤心跳次数。

)在15℃的室温条件下,小锋同学选用10只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做了A、B两组实验,观察水蚤10秒心跳次数。

方法是:①A组:每只水蚤先放在清水中计数,重复3次。

②B组:将A组的水蚤分别移入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中计数,同样重复3次。

③处理数据:分别计算出A、B两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小锋同学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2)A组和B组是对照实验,你认为实验的变量是。

(3)小锋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3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二)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小锋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又依次观察了体积分数为10%、15%、20%的酒精中水蚤10秒心跳次数,将得到的数据(含先前做的A(4)将上面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曲线图,要求以心率为纵坐标,酒精体积分数为横坐标作图。

(注意:先用铅笔绘制曲线图,确认后再用0.5mm黑色水笔重描)(5)根据表格和曲线可知,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直至死亡。

(6)结合这个探究实验,请你谈谈酗酒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1)C (2). 温度,霉菌的生活受到温度的影响,低温,霉菌的生活受到温度的影响2.(1)造成植物细胞失水的原因是什么(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