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系统设计

风管系统设计
风管系统设计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局部排风罩在除尘排毒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对局部排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合理,用较小的排风量即可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可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物吸入罩内,达到高效的捕集效率,确保工作场所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值限的要求;反之,用很大的排风量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局部排风罩种类繁多,在生产实践中,其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设计不规范及安装、应用不当,不能发挥局部排风罩应有的性能,从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重点对因局部排风罩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工作环境中有害物浓度超标的局部排风罩机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卫生学评价,旨在找出局部排风罩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以指导实际工作中局部排风罩的正确应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局部排风罩型式的选择不当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应用者均能选择正确的排风罩型式,但也有个别排风罩型式选择错误。如某推台锯在锯木时产生木尘,因木尘颗粒较大、比重较大,推台锯锯木时产生的木尘,沿锯木流线运动较短距离后便落至地面,通常原则,应采用下吸风罩控制推台锯产生的木尘,但设计中采用了上吸风罩,控制效果极差。 在采用相同排风量的情况下,改为下吸罩,检测结果表明,操作位木尘浓度比设置上吸风罩时降低了5.95倍。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局部排风罩型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控制效果。 2.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设计不合理 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对局部排风罩的控制效果影响极大。调查中发现,局部排风罩罩口距有害物发生源距离较远,未对准有害物气流方向,局部排风罩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点风速小于设计中应达到的风速等现象比较普遍。下面,就上吸罩,侧吸罩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1、表2所示。 表1中所述的上吸罩,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

某车间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1)

某车间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 车间大小:长*宽*高=30m*10m*6m 1#,2#,3# 3个浸漆槽(散发有机溶剂) 槽面尺寸:0.5m*1m , 0.5m*0.5m ,1.0m*2.0m 槽面高:0.9m 温度:20°C 压力:1标准大气压 1.在槽上方设计外部吸气罩,罩口至槽面距离H=0.5m. 2.计算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选型 3.所需要运用公式: (1).罩口尺寸:罩长边A=槽长边+0.4*h*2 罩短边B=槽短边+0.4*h*2 (2).罩口周长:P=罩长边*2+罩短边*2 (3).排风量:L=KPH v x (4).当量直径:D=2*a*b/(a+b) (5).实际流速:v' 1 =排风量/矩形风管尺寸 (6). △P m = R m *v x (7).动压=ρ* v x *v x/2(8). Z=动压*∑ξ (9). R m l+Z=△P m +Z 根据书表3-3取边缘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 x=0.4m/s 分别计算各槽的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 1#:罩口尺寸:长边A=1+0.4*0.5*2=1.4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1.4*2+0.9*2=4.6m 排风量: L=KPH v x=1.4*4.6*0.5*0.4=1.288m3/s=4600m3/h 2#:罩口尺寸: 长边A=0.5+0.4*0.5*2=0.9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0.9*2+0.9*2=3.6m 排风量: L=KPH v x=1.4*3.6*0.5*0.4=1.008m3/s=3600m3/h 3#:罩口尺寸:长边A=2.0+0.4*0.5*2=2.4 m 短边B=1.0+0.4*0.5*2=1.4 m 罩口周长:P=2.4*2+1.4*2=7.6 m 排风量: L=KPH v x=1.4*7.6*0.5*0.4=2.128m3/s=7700m3/h

机房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

新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 设计方案时,即便再简单的方案,我们也应该先做方案、再扒图纸、作出预算的程序,这样我们就不会丢项、报错。 复杂的项目,应该编制联系人表格;方便现场沟通; 一、确定新(排)风机的风量: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依据机房设计规范应取以下三项中的最大值: 1.室内总送风量的5%;因此我们需要知道空调型号,循环风量,数量; 2.保证工作人员每人40m-603/h;,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最大工位数,但通常这个因素都不会影响到最终的风量取值; 3.维持室内正压:即主机房相对于室外9.8PA,其他房间相对于室外 4.9PA;通常,我们取机房的容积的2倍配置新风量;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室内的长宽高,高度指参与循环的高度,通常指楼板间距。 二、根据室内特点,确定适用的新(排)风机的形式:柜式特点:好看安装简单效果直观 使用方便维护方便,但是要求安装在新风采集口附近,占用地面,设备价稍贵(总造价未必贵,因为节省很多安装费);吊顶式特点:隐藏安装,不占地;设备价格相对便宜,安装位置灵活,但安装费较高,维护较麻烦,效果不直接;窗机简单便宜,过滤效率低,易堵;一般与中间商商量采取; 三、确定功能:需要温度预处理吗?需要双向换气吗?需要主动排风吗?需要余压阀 吗?需要防火阀吗?过滤级别有无特别要求? 四、确定新(排)风系统的路由,新(排)风从何处进?经过什么路线?最终送(排) 到何处?此时需要尽量详细的平面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明制作草图; 路线要保证可行,尽量少弯头、三通等增加阻力的设计。 一般新风要送到机房空调回风口1m距离内;如果直接送到室内,则风管尽量减少阻力。风口布局在门口附近,人感觉正压较大,因为人通常通过门缝漏风感觉正压的。 风道系统不要阻隔空调系统的回风。 要考虑梁的走向,梁下空间一般较低。 正规的排烟风道尽量伸到地板下抽出烟气,因为烟气比重大,是沉在地面上的。 新风换气机的两个外墙风口距离要尽量远,最好1.5m以上,防止短路。室内的送排

新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

工程文件第 1 页贵州省铜仁市皇玛浴都中央空调工程项目新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建筑功能用途为洗浴中心空调区域为本建筑负一第一层。其中负一层为休息大厅包房和浴室二层休息包房。负一层男浴室面积为330平方女浴面积为140平方米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估算浴室不考虑空调其它功能房间均设计空调空调面积为1750平方入户大厅空调面积为130平方一层为休息包房空调面积为600平方。入户大厅为负一层与一层之间的夹层。负一层洗浴区由于在使用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客人在里面消费时会很不舒服同时水蒸汽会串向其它房间为了把洗浴区的水蒸汽排出故设计新排风系统由于包房没有外窗室内空气较闷故需设计新排风系统。二、新排风系统设计洗浴区排风按换气次数法进行设计每小时进行8次排风新风设计必须保证洗浴区内与周围房间形成负压的形式不让洗浴区内的水蒸汽串入其它房间。负一层男洗浴区设计排风量为8000m3/h 余压为200Pa的轴流风机一台进行排风为了保证洗浴区内形成负压不让水蒸汽串入其它房间同时保证洗浴区空气的舒适度故新风设计5000m3/h 余压180Pa的轴流风机一台供男洗浴区的新风女洗浴区设计排风量为4000m3/h 余压为70Pa的轴流风机一台进行排风为了保证洗浴区内形成负压不让水蒸汽串入其它房间同时保证洗浴区空气的舒适度故新风设计2500m3/h 余压70Pa的轴流

风机一台供男洗浴区的新风包房和休息大厅的新风设计按每人30m3/h进行设计排风采用夹层负压法进行排风也就用排气扇将房间空气排到夹层然后采用轴流风机将夹层的空气排出室外。从面节省排风管节省工程的投资。根据设计计算负一层包房新风量为8000m3/h由于新风进口位置的限制新风管的阻力很大如果采用普通的轴流风机无法将新风送入房间故设计8000m3/h 余压400Pa的风机箱一台给负一层包房送新风负一层排风采用4000m3/h的轴流风机3台从夹层排风同时采用排气扇从房间进行排风将房间空气排至夹层。根据设计计算一层包房新风量为6000m3/h由于新风进口位置的限制和房间分布情况新风管的阻力很大故设计3000m3/h 余压300Pa的风机箱二台即两个新风系统给一层包房送新风一层排风采用6500m3/h的轴流风机从夹层排风同时采用排气扇从房间进行排风将房间空气排至夹层。新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风口下送风的形式室外新风进口采用防雨百叶工程文件第2 页贵州省铜仁市皇玛浴都中央空调工程项目风口带过滤网室内排风采用单层百叶风口或排气扇排至排风排风管由排风机排出室外从面保证房间的舒适。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实施指南

目录 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系统概述 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 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 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 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 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 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 一、检测点 二、检测条件 三、检测仪器 四、控制风速检测方法 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 一、控制风速限值 二、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

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 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局部排风设施可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局部排风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局部排风设施组成部分 1.排风罩 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罩的形式多种多样。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设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安全健康小贴士(1) 排风罩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密闭罩、排风柜(柜式排风罩)、外部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及槽边排风罩等)、接受式排风罩等。 (1)密闭罩,将有害物发散源密闭在罩内的排风罩。 (2)排风柜,是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工作孔的柜式排风罩。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以保证柜内有害物不逸出。如对金属零件进行表面加工或清理的喷砂通风柜。 (3)外部排风罩,设置在有害物发散源近旁,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距排风罩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放散点)处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的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等。 (4)接受式排风罩,接受由生产过程(如热过程、机械运动过程等)本身产生或诱导的有害物的排风罩。如砂轮机的吸尘罩、高温热源上部的伞形罩等。 安全健康小贴士(2) 1.排风罩的设计要求 排风罩的设计应遵循型式适宜、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原则,并满足以下要求: (1)应将有害物予以捕集,使工作区有害物浓度达到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捕集效率,以较小的能耗捕集有害物。 (2)可密闭的有害物发散源,应首先采用密闭措施,尽可能将其密闭,用较小的排风量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机房新排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081009

新风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法: 设计方案时,即便再简单的方案,我们也应该先做方案、再扒图纸、作出预算的程序,这样我们就不会丢项、报错。 复杂的项目,应该编制联系人表格;方便现场沟通; 一、确定新(排)风机的风量: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依据机房设计规范应取以下三项中的最大值: 1.室内总循环风量的5%; 2.保证工作人员每人40m-603/h; 3.维持室内正压:即主机房相对于室外9.8PA,其他房间相对于室外4.9PA; 二、确定新(排)风机的形式: 三、确定新(排)风系统的路由,新(排)风从何处进?经过什么路线?最终送(排) 到何处?此时需要尽量详细的平面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明制作草图; 路线要保证可行,尽量少弯头、三通等增加阻力的设计。 一般新风要送到机房空调回风口1m距离内;如果直接送到室内,则风管尽量减少阻力。风口布局在门口附近,人感觉正压较大,因为人通常通过门缝漏风感觉正压的。风道系统不要阻隔空调系统的回风。 要考虑梁的走向,梁下空间一般较低。 正规的排烟风道尽量伸到地板下抽出烟气,因为烟气比重大,是沉在地面上的。 新风换气机的两个外墙风口距离要尽量远,最好1.5m以上,防止短路。室内的送排风口同理也要尽量远。 四、确定新风系统的具体组成部分。新(排)风机的风道系统,从新)风进口(排风 出口)到新风出口(排风进口),一般都会有新风进风口(排风外墙出口)、新(排)风电动防火阀、风道、新风进口(排风出口)软连接、新(排)风机、新风出口(排风进口)软连接、(消声器/静压箱)、风道、接百叶风口的软连接(下挂)、新风出风(排烟进风)百叶风口; 五、按照下面的要求确定新风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具体规格参数,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 编号,在草图上标注位置、规格参数,并作出材料明细表。 1.新风进风口(排风外墙出口)材质一般采用铝合金,形式一般是防雨百叶,如果

餐饮厨房抽排油烟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餐饮厨房抽排油烟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一) 餐饮厨房抽排烟及送风重点功能区的选定原则根据厨房设备的性能状况,即设备散发油烟和热量不同情况设计配置不同的抽排烟罩,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在同一区域,炉灶的布置在不影响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油烟排放量多的设备放在排风有利位置。厨房排油烟、散热的重点功能间主要有烹饪间(热加工间)、烧腊间和面点间等。排气、散热的主要区域有蒸煮间和洗碗间等。烹饪间作为餐饮厨房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炒、炸、煎、烹烤等烹饪活动的主要场所,会产生大量烹调油烟,也是厨房污染物的集中区,室内热舒适性和空气质量品质是最差的,污染物的排放也是最严重的。应选用带格子烟罩或运水烟罩,再通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方可排放到大气中。蒸煮间的蒸箱和蒸饭车及洗碗间的洗碗机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和热量,选用集气罩通过风机直接排放到室外,一般不需配置净化器。根据卫生防疫要求,冷菜间、备餐间和甜点间等除了配置更衣室,还要设置独立空调。(二)厨房排风系统划分原则系统设计和划分要与客户的投资方向、投资预算、能源效率、能源消耗、运行费用、生产流程等结合起来,最终确定最适合、科学、合理的方案。根据炉灶的使用功能和正常使用时段基本一致来划分排风系统,同一个功能间的设备排风应尽可能设计在同一个系统中,但对于过长(如12m以上)的排烟罩,考虑分设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抽油烟离心风机(风柜),并设置相应的送风(补风)系统。这样,不仅操作方便,还因根据使用情况分别运行,不会造成即使使用部分炉灶也要开启大功率油烟机或几台油烟机同时运行的不经济现象,减少运行费用。(在案例中也有使用一台大功率抽油烟离心风机同时配备相应变频器实现节能的)对于不同的功能间,如相互临近且使用时段相同的设备排风可以设计在同一系统里,以节省投资,节约能源。另外,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系统要分开设计和运行,避免炉灶没有工作而切配准备和卫生清理工作时也要运行局部通风的不经济使用情况。(三)风量的确定和风速设计原则厨房的排风量由两部分组成:局部排风量和全面排风量。局部排风量应根据选用的灶具等设备种类、数量以及抽排烟罩的型式等加以确定,即根据炉灶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烟罩种类,抽油烟离心风机的除油烟方式及设备产生风机性能的强度等因素进行确定。《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规定:每个基准灶头对应的发热功率为1.67×108J/h,对应的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为1.1㎡,大、中、小型的单个灶头基准排气量均为20003/h。但不同的菜系通风要求有所差别,如西餐的厨房油烟相对较少,而中餐相的厨房对油烟较多。特别是川菜、湘菜的厨房,因辣味严重刺激鼻子和眼睛,排风量要适当加大。还有就是现实案例中有很多共用管道的情况。另外,在采用运水烟罩时风量也要适当加大。遇到以上类似情况的时候风量应根据适当增加。送风量方面,厨房内应保持负压状态,但负压值不大于5Pa。如果正压,厨房油烟味会窜到餐厅,引起顾客不适;但负压过大,炉灶会脱火或火苗乱窜,影响炉灶燃烧效果。厨房送风系统通常指:室外新风+空调送风,按抽排风量的80%左右考虑。排烟罩口吸气速度通常取0.5m/s,喉管取5m/s,通过管道的排风速度一般不低于10m/s,通常取10m/s—16m/s,以防风速过低致使油烟附着于管道上。管道中风速越大,噪音和震动也就越大。但管道送风速度可以低些,抽风柜后的风速比抽风柜前的可以取大些。(四)厨房室内的管路布置原则要遵循“最短”原则,少用弯头,特别是大角度弯头。这种布管方式与空调的“横竖整齐”有所不同(可能兼顾不到美观整齐),目的是确保排油烟效果,还可节省投资。烟罩之上的集气管的主出口首选烟罩的中部位置。新风系统管和排风管穿越于房间隔墙处均据情况做适当消声处理。厨房的排风管应尽量避免过长的水平风道,否则不利于烟气的迅速排出,影响排风效果,通常排风管最远距离不超过15m。水平管道要有2%以上坡度,坡向排烟罩或者排油口,在管道低处设置集油盒。厨房的机械或自然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水平管道末端采用活法兰连接,以便清理油

GBT35077_ 2018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安全要求内容

GB/T 35077-2018 机械安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防止或避免人员接触工业环境中空气传播的有害物质的固定式工业用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目的的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 ——舒适通风; ——作为工业过程的一部分输送空气; ——不以保护人员为主要目的的油漆橱; ——节约能源; ——特殊用途、特殊净化和特殊防护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T 33579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方法上锁/挂牌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 15706—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局部排气通风(LEV)系统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LEV) system 排气系统exhaust system 由以下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系统组成,把空气传播的污染物从空间去除的机械系统: ——集气罩;

——管道系统; ——空气净化设备; ——排气机或风机; ——烟囱。 注: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作为一个功能整体运行,所有组成部分的性能都会受其他部分的设计和性能影响。 3.2 空气净化设备air cleaning equipment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中,将污染物从所处理的空气中分离出来的装置或装置组合。 3.3 均衡balanced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中所有支管同时实现预期空气流量的状态。 3.4 导流板baffle 凸缘flange 为改善或加强排放源和集气罩区域空气流向而在排放源或其周围设置的局部围挡。 3.5 支管branch 集气罩和干管或二级干管的连接管道。 3.6 入口系数coefficient of entry 用于反映集气罩静压力损失与该集气罩管道内速压之间关系的无量纲因子。 3.7 污染物contaminant 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危险或产生异味的有害物质。 示例:烟雾、烟尘、粉尘、蒸汽、雾汽、水汽或气体等。 3.8 捕获速度capture velocity

新排风系统设计指导

1总则 新风量的多少,是影响空调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风量少了,会使室内卫生条件恶化,甚至成为“病态建筑”;新风量多了,会使空调负荷加大,造成能量浪费。 1.1对于全年使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物,应做冬夏季空气量平衡计算。当局部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大于个空气调节系统计算所需总新风量时,应增加新鲜空气的补风量,一保持整个建筑的空气量平衡,并使建筑物维持不小于5Pa的正压。 1.2空气调节房间室内应保持正压,空气调节系统要求的新风量较大且房间比较严密时,应有排风出路,当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时,室内正压不应该超过50Pa。 1.3新风进口处宜安装科严密开关的风阀,严寒地区应安装保温风阀,,有自动控制室需要采用电动风阀。进风面积应满足新风量随季节变化是的最大风量要求。新风进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3.1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比较接近的地方,并宜设在北外墙上。 1.3.2应尽量设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接进、排风口同事使用时主导风向的上侧),且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小于10m的间距。 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2m,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带时,则不宜小于1m。2新系统 2.1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且不应小于下列两项风量中的较大值: 1)补偿排风和保持正压所需要的新风量。 2)保证个房间每人每小时所需要的新风量。 3)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 送入房间的新风量,应根据各房间的使用性质,按

2.1.1表2.1.1-1选用 表 2.1.1-1新风量一览表

2.2GB50189-2005标准新风量 2.2.1我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在归纳我国现行规范标准规定新风量的基础上,给出了主要房间设计新风量的规定值:表中列出的新风量适用于第污染建筑。 2.2.2注意事项:由于各房间的人员总数会有随机性的变化,而且房价具有一定的容积,因此不同情况,不加区别的按室内可能出现的总人数计算新风量,是不恰当的。按照ASHRAE62-2001《ventilation for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规定:对于出现最多人数的持续时间时间小于3小时的房间,所需新风量可按平均在室人数确定;该平均人数不应少于最多人数的1/2。 例如,某高级多功能厅,设计最多容纳人数为200人,使用时间3小时,假设平均在室的人数为120人,则其所需新风量应为:L=25m3/h·人×120人=3000 m3/h。 而你不是按:L=25m3/h·人×200人=5000 m3/h计算。 假如平均人数为90人(少于多数人的1/2),则其所需新风量应为:L=25m3/h·人×100人=2500 m3/h,而不能取L=25m3/h·人×90人=2250 m3/h 2.2.3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设计新风量 表 2.2.3-1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设计新风量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参考内容]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作者:赵容来源:转载发布时间:2008-4-29 8:02:39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局部排风罩在除尘排毒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对局部排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合理,用较小的排风量即可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可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物吸入罩内,达到高效的捕集效率,确保工作场所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值限的要求;反之,用很大的排风量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局部排风罩种类繁多,在生产实践中,其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设计不规范及安装,应用不当,不能发挥局部排风罩应有的性能,从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重点对因局部排风罩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工作环境中有害物浓度超标的局部排风罩机进行了现场调查及这评价,旨在找出局部排风罩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以实际工作中局部排风罩的正确应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局部排风罩型式的选择不当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应用者均能选择正确的排风罩型式,但也有个别排风罩型式选择错误。如某推台锯在锯木时产生木尘,因木尘颗粒较大、比重较大,推台锯锯木时产生的木尘,沿锯木流线运动较短距离后便落至地面,通常原则,应采用下吸风罩控制推台锯产生的木尘,但设计中采用了上吸风罩,控制效果极差。 在采有相同排风量的情况下,改为下吸罩,检测结果表明,操作位木尘浓度比设置上吸风罩时降低了5.95倍。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局部排风罩开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控制效果。 2、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设计不合理 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对局部排风罩的控制效果影响极大。调查中发现,局部排风罩罩口距有害物发生源距离较远,未对准有害物气流方向,局部排风罩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点风速小于设计中应达到的风速等现象比较普遍。下面,就上吸罩、侧吸罩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1、表2所示。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6m及0.3 m; 实测罩口平均风速均为0.3m/s,低于设计应满足罩口平均风速的70%,操作位有害物浓度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职业接触限值的1.6和2.0倍。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2m和0.1m;实测罩口平均风速仅为0.39m/s和0.82m/s,吸入风速分别为0.20m/s和0.38m/s罩口风速分别低于设计应满足吸入风速的60%和24%,操作位有害物质浓度分别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限值的13.4和1.7倍。

新排风系统设计指导(精制实操)

新排风系统设计文件号:HT 行文单位:华泰设计部 类别:纲领可阅范围: 华泰设计部编制:龙华审核: 批准: 页数:共1页熟读: 华泰设计部 日期:2020.10.29 日期: 日期: 生效日: 默写:无 1总则 新风量的多少,是影响空调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风量少了,会使室内卫生条件恶化,甚至成为“病态建筑”;新风量多了,会使空调负荷加大,造成能量浪费。 1.1对于全年使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物,应做冬夏季空气量平衡计算。当局部排风系统的总排风量大于个空气调节系统计算所需总新风量时,应增加新鲜空气的补风量,一保持整个建筑的空气量平衡,并使建筑物维持不小于5Pa的正压。 1.2空气调节房间室内应保持正压,空气调节系统要求的新风量较大且房间比较严密时,应有排风出路,当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时,室内正压不应该超过50Pa。 1.3新风进口处宜安装科严密开关的风阀,严寒地区应安装保温风阀,,有自动控制室需要采用电动风阀。进风面积应满足新风量随季节变化是的最大风量要求。新风进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3.1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比较接近的地方,并宜设在北外墙上。 1.3.2应尽量设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接进、排风口同事使用时主导风向的上侧),且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小于10m的间距。 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2m,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带时,则不宜小于1m。2新系统 2.1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送风量的10%,且不应小于下列两项风量中的较大值: 1)补偿排风和保持正压所需要的新风量。 2)保证个房间每人每小时所需要的新风量。 3)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 2.1.1送入房间的新风量,应根据各房间的使用性质,按表2.1.1-1选用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4-2016)实施指南

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系统概述 第二章局部排风设施的控制面和控制点位置 一、密闭罩的控制面位置 二、排风柜的控制面位置 三、外部排风罩的控制点位置 四、接受式排风罩的控制面位置 第三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 一、检测点 二、检测条件 三、检测仪器 四、控制风速检测方法 第四章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评估 一、控制风速限值 二、对控制风速检测结果的要求 第一章局部排风设施概述 尘毒危害是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局部排风设施可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保证工作区域不被污染,投资较小,经济可靠, 适用于对车间、厂房、实验室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局部工艺设备产生的有害物进行处理和排放,局部

排风是有效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技 术和常用方法。 局部排风设施由各种排风罩、通风管道、净化装置和风机组成, 如图1所示。 图1局部排风设施组成部分 1?排风罩 排风罩是用来捕集有害物的。由于生产设备和操作的不同,排风 罩的形式多 种多样。它的性能对局部排风设施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 影响。性能良好的排风罩,如密闭罩,只要较小的风量就可以获得良 好的工作效果。 安全健康小贴士( 1) 排风罩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 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密闭罩、 排风柜 (柜式排风罩)、外部排风罩(包括上吸式、侧吸式、下吸式 及槽边排风罩等)、接受式排风罩等。 (1)密闭罩,将有害物发散源密闭在罩内的排风罩。 (2)排风柜,是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工 作孔的柜式 排风罩。 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 以保证柜内有害 物不逸出。如对金属 排凤苹 (柜式〉 通风管道 净化袈畫 凤机 排风置 排凤罩 排风罩 〔擁吸式) £伞矗〉 (下(R 式)

排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排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排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对于控制要求。要能控制部分房间而不影响其它房间的使用,又或部分房间不要求同时使用的是不是要设置成不同的排风系统。对于有污染的房间,要求将排风系统做成单独的系统。 对于如下情况的排风系统应单独设置。 1 排风介质混合后能产生或加剧腐蚀性、毒性、燃烧爆炸危险性和发生交*污染; 2 排风介质中有毒与无毒,毒性相差很大; 3 易燃、易爆与一般排风。 通风机的种类: 根据风机的传动方式分为: 1 轴流通风机 2 离心通风机 这两种风机在使用中有很多具体的类型,如:管道式离心风机、管道式斜流风机、房间式通风器(一般用于卫生间或排风量较小的房间)、壁式风机(常见用于大空间仓库类房间)、屋顶通风机(安装于厂房建筑的屋面)等等。 一般在制药类净化厂房中使用风机类型管道式风机或屋顶通风机。离心或轴流风机都常见到。将使用功能和时间相同的房间的排风合流排出,方便控制。对于特殊房间的排风的风机要加过滤器,以防污染大气。 风机、风管的设计选择依据: 在设计时根据换气次数求出单位时间内整个房间的通风量(L:换气量,n:换气次数,:房间体积)。换气次数,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来确定,房间一般5~10次/h。通风机的风量除应满足计算风量外,还应增加一定的管道漏风量,排风系统的漏风附加率不大于10%。 再根据房间的通风量,和所需要的风压来选择确定风机的大小。风压的大小要具体计算每段的局部压力损失。对于一般的通风系统,风管压力损失值(Pa)可按下式估算式中Pm—-单位长度风管的摩擦压力损失,Pa/m; l—-风管的总长度,m; k—-局部压力损失与摩擦压力损失的比值。 弯头三通少时,取k=1.0~2.0; 弯头三通多的场合,可取k=3.0~5.0。 风管的管径由通风量和风速确定。根据公式(F:风管的断面的积;v0:风管中流速。) 求出风管的面积,再根据风管的一般规格尺寸选择合适的风管尺寸。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常用局部排风罩设计要求 8:02:39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轻轻一点,立刻拥有一本安全工具书!收藏本篇文章,方便以后查看局部排风罩在除尘排毒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对局部排风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计合理,用较小的排风量即可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可将发生源产生的有害物吸入罩内,达到高效的捕集效率,确保工作场所有害物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值限的要求;反之,用很大的排风量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局部排风罩种类繁多,在生产实践中,其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设计不规范及安装,应用不当,不能发挥局部排风罩应有的性能,从而导致控制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重点对因局部排风罩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工作环境中有害物浓度超标的局部排风罩机进行了现场调查及这评价,旨在找出局部排风罩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以实际工作中局部排风罩的正确应用。 一、存在的问题 1、局部排风罩型式的选择不当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应用者均能选择正确的排风罩型式,但也有个别排风罩型式选择错误。如某推台锯在锯木时产生木尘,因木尘颗粒较大、比重较大,推台锯锯木时产生的木尘,沿锯木流线运动较短距离后便落至地面,通常原则,应采用下吸风罩控制推台锯产生的木尘,但设计中采用了上吸风罩,控制效果极差。 在采有相同排风量的情况下,改为下吸罩,检测结果表明,操作位木尘浓度比设置上吸风罩时降低了5.95倍。 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局部排风罩开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控制效果。 2、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设计不合理 局部排风罩位置及罩口风速对局部排风罩的控制效果影响极大。调查中发现,局部排风罩罩口距有害物发生源距离较远,未对准有害物气流方向,局部排风罩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点风速小于设计中应达到的风速等现象比较普遍。下面,就上吸罩、侧吸罩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详见表1、表2所示。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6m及0.3m; 实测罩口平均风速均为0.3m/s,低于设计应满足罩口平均风速的70%,操作位有害物浓度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职业接触限值的1.6和2.0倍。 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排风罩距有害物的距离可以分别拉近0.2m和0.1m;实测罩口平均风速仅为0.39m/s和0.82m/s,吸入风速分别为0.20m/s和0.38m/s罩口风速分别低于设计应满足吸入风速的60%和24%,操作位有害物质浓度分别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限值的13.4和1.7倍。 由此可见,排风罩距有害物发生源的距离较远,罩口未对有害物发生源及罩口被遮挡,罩壳扩张角过小,局部排风罩罩口风速及吸入风速过低等已成为影响局部排风罩控制效果

新风系统设计方案和新风量计算方法详解

新风系统设计方案和新风量计算方法详解 一新风方案的选择 1.1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小于人员所需新风量,以及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两项中的较大值; (2)人员所需新风量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并根据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室内的停留时间等因素确定。 (3)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 30m3/h的新风量。

1.2 当空调系统不设新风系统时,室外风仍可通过门、窗的缝隙渗透到室内,因此负荷计算时,必须计算通过围护结构、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新风负荷,渗入的空气量可按不小于以下换气次数估算:

适用于一面或二面有门、窗暴露的房间,当房间有三面或四面门、窗暴露面时,应乘以系 数1.15。 1.3 与多联式中央空调相配套,常用的新风方案有三种:①新风处理机;②全热交换器; ③风机箱直接送风(新风不处理)。 (1)板翅式全热交换器 板翅式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单元是采用不燃性矿物纤维作为基材,经专门加工制成吸湿、 透湿性能良好的纸状波形折摺态,能够实现湿度(水分子)的交换,这样,温度和湿度不 同的两股气流相间通过各自流道时,一方面通过传导进行显热的交换,另一方面,也在水 蒸气分压力差的作用下,透过薄的纸状层进行质-湿的交换。 (2)三种方案的对比如下:

另外,显热交换器有时也会采用,与全热交换器相比,其优点为:热交换元件是以交叉叠放的铝箔波纹板作为基材制成的,寿命长;其缺点为:只能回收显热,不能回收潜热,焓效率较低。 (3)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风机箱直接送风”这种新风方案,处理不当会造成室内舒适度下降,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对于新风处理机和全热交换器这两种方案,应首选新风处理机,因为该方案将室外新风处理到室内设计状态,处理效果最好,最规范。 1.3 除以上三种外,其它新风方案有: (1)选用风冷热泵水机和水盘管的新风机组; (2)高层的塔楼选用多联机系统,而裙房选用传统的水机系统时,可以考虑用水机系统带上塔楼的新风系统; (3)选用其他品牌的直接蒸发的新风机组。 (4)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会呼吸”的新风系统。 1.4 普通的风管式室内机与新风处理机相比,配件的选用、内部构造、控制方式以及工作范围等有很大的不同,风管机处理的是室内工况(回风工况),不能处理全新风工况,因此不能当作新风机来用。 普通风管机可以处理新风与回风的混合风,新风量不应超过风管机处理风量的30%。 二新风系统的设计 2. 1 首先要注意各种新风系统的使用范围,例如:

工厂车间排风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排风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带来对车间空气和周围大气的污染,其中粉尘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它是造成矽肺、尘肺、石棉肺等职业病的根源。 工业通风是通风工程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做好工业通风工作,一方面能够改善生产车间及其周围的空气条件,防止职业病的产生、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提高产品质量。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散发的工业有害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何做好工业通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是我们安全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XXXXX有限公司在为客户设计工业通风中的除尘系统时,主要根据客户实际状况来设计专业的排风方案,例如针对某加工工厂要将高温炉车间和抛光车间产生的大量粉尘通过合理有效的除尘系统来净化空气,提高车间及其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在该设计方案中,企业存在的须除去的粉尘有抛光生产车间产生的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石棉粉尘)和高温炉车间中产生的高温含尘烟气。车间职工长期工作在此吸入大量粉尘不能排出易造成矽肺、石棉肺或尘肺等职业疾病。车间中的粉尘浓度达到一定值可能会造成爆炸,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需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在有害物产生地点把它们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排至室外,使车间内有害物浓度低至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以下。XXXXX公司在设计出令客户满意的排风系统方案的同时,也会将环保的设计方案融入其中,将对自然的污染降到最低。 在设计全套的排风方案之前,XXXXX公司的设计人员会实地考察工厂内部实际情况,例如工厂有多少套设备,设备的长宽高,内部面积分块的详细尺寸,粉尘的种类,预估粉尘颗粒的大小,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等一系列已知条件。最后在现场拟定一份草稿,用来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新风系统的划分原则 当车间内不同地点有不同送风、排风要求,或者车间面积较大,送、排风点较多时,为便于进行管理,设计人员常分设多个系统。除个别情况外,通常是由一台风机与其联系在一起的管道设备构成一个系统。系统划分的原则是:1)空气处理要求相同、室内参数要求相同的,可划分一个系统。 2)生产流程、运行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可划为一个系统。 3)除尘系统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一生产流程、同时工作的扬尘点相距不远时,宜合设一个系统; (2)同时工作但粉尘种类不同的扬尘点,当工艺允许不同粉尘混合回收或

局部排风罩设计

2.4 接受罩 某些生产过程或设备本身会产生或诱导一定的气流运动,而这种气流运动的方向是固定的,我们只需把排风罩设在污染气流前方,让其直接进入罩内排出即可,这类排风罩称为接受罩。顾名思义,接受罩只起接受作用,污染气流的运动是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罩口的抽吸作用造成的。图2-10是接受罩的示 意图。接受罩的排风量取决于所接受的污染空气量的大小,它的断面尺寸不应小于罩口处污染气 流的尺寸。 2.4.1 热源上部的热 射流 接受罩接受的气流可分为 两类:粒状物料高速运动时所诱导的空气流动(如砂轮机等)、热源上部的热射流两类。前者影响因素较多,多由经验公式确定。后者 可分为生产设备本身散发的热烟气(如炼钢炉散发的高温烟气)、高温设备表面对流散热时形成的热射流。通常生产设备本身散发的热烟气由实测确定,因而我们着重分析设备表面对流散热时形成的热射流。 热射流的形态如图2-11示。热设备将热量通过对流散热传给相邻空气,周围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热射流。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从一个假想点源以一定角度扩散上升的气流,根据其变化规律,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热射流在不同高度的流量、断面直径等。 在4.7~9.0/=B H 的范围内,在不同高度 上热射流 的流量 2/33/104.0Z Q L z = m 3/s (2-3) 式中 Q ——热源的对流散热量,kJ/s B H Z 26.1+= m (2-4) 式中 H ——热源至计算断面的距离,m B ——热源水平投影的直径或长边尺寸,m 。

对热射流观察发现,在离热源表面()B 2~1处射流发生收缩(通常在B 5.1以下),在收缩断面上流速最大,随后上升气流逐渐缓慢扩大。近似认为热射流收缩断面至热源的距离p A H 5.10≤=1.33B (p A 为热源的水平投影面积),收缩断面上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2/33/10167.0B Q L = m 3/s (2-5) 热源的对流散热量 t F Q ?=α J/s (2-6) F ——热源的对流放热面积,m 2 t ?——热源表面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差,℃ α——对流放热系数,α=A ·?t 3/1,J/m 2·s ·℃ 式中 A ——系数,对于水平散热面A =1.7,垂直散热面A =1.13, 在某一高度上热射流的断面直径 B H D z +=36.0 m (3-7) 2.4.2 罩口尺寸的确定 理论上只要接受罩的排风量、断面尺寸等于罩口断面上热射流的流量、尺寸,污染气流就会被全部排除。实际上由于横向气流的影响,放射流会发生偏转,可能溢向室内,且接受罩的安装高度越大,横向气流的影响越重,因此需适当加大罩口尺寸和排风量。 热源上部接受罩可根据安装高度的不同分成两大类:低悬罩(p A H 5.1≤),高悬罩(p A H 5.1>)。p A 为热源的水平投影面积,对于垂直面取热源顶部的射流断面积(热射流的起始角为 50°)。 1.低悬罩(p A H 5.1≤时): (I)对横向气流影响小的场合,排风罩口尺寸应比热源尺寸扩大150~200mm ; (2)若横向气流影响较大,按下式确定 圆形 H B D 5.01+= m 矩形 H a A 5.01+= m H b B 5.01+= m

新排风系统设计方案

新排风系统方案 1 新风对计算机机房的意义 (2) 2 计算机机房内新风处理的要求 (2) 3新风设计标准 (3) 4排风系统 (3) 5新排风机组选型 (4)

1 新风对计算机机房的意义 新风作为机房空调调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维持机房内的正压,有利于保持机房内恒定的空气环境,保持机房的洁净; 稀释室内不断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设备、人员、建筑材料),防止空气品质变坏。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设备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低,但机房内的人员却越来越多(或者说机房办公室化),因此,新风系统对于机房的意义越来越向后者侧重。 2 计算机机房内新风处理的要求 机房内对新风处理一般在品质上有以下要求: 洁净度:高于50万级的洁净度(大于0.5um的粉尘粒子,不多于500000粒/英尺3);室外大气一般含尘量为百万级至千万级之间,因此,相应的过滤器净化效率应在90%以上,因此新风的净化效率至少在中效以上; 温度:新风处理后引入室内的温度应与室内回风温度相仿,才不至于较大影响室内温度,造成局部的冷热不均。 湿度:新风是影响室内湿度的主要因素,与新风的引进直接相关,新风的湿度采用单独处理是较好的方式。

3新风设计标准 新风系统的新风量依据机房设计规范应取以下三项中的最大值: ●室内总送风量的5%; ●保证工作人员每人40M3/H; ●维持室内正压:即主机房相对于室外9.8Pa,其他房间相对于 室外4.9Pa。 但实际上,根据以上三种条件计算的新风量往往不够准确:由于室内的设备多少、建筑结构、人员多少等条件在不同的机房各不相同,因此按总送风量计算的新风量不尽准确;新风的作用除了保持正压外,往往是保证室内空气的品质,避免发生污染物积聚空气品质霉变,因此人员多少也不能有效反映机房内合理的新风量;维持室内正压的数值是在工业洁净车间、实验室的设计规范基础上修改而来的,由于机房的密封无法向洁净车间那样严格,很难准确估算机房内的漏风面积,因此对于维持具体数字的正压要求,其风量是很难计算,通常需根据经验估算。 所以,在机房设计时实际的新风需要量的计算中,一般是采用经验值的计算方法:按照室内容积的循环次数来计算。根据设计师经验及不同的机房环境,2-4次/h的新风量系数能较好的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4排风系统 排风主要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案解决:加主动排风设施,即带有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