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2014年6月目录第一章《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原始资料第二章车间各部分室内热负荷计算第三章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计算第四章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第五章进风量计算第六章水力计算步骤第七章除尘器和风机选型附录一供暖热负荷计算表附录二送风系统水力计算表附录三排风系统水力计算表附录四送、排风系统图第一章《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厂址:本厂建于济南市(2、)气象资料:供暖室外计算温度-7ºC,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m/s冬季最多风向 ENE朝向修正系数北0.10 东、西 -0.05 南 -0.20西北、东北 0.05 西南、东南 -0.13详见《供暖通风设计手册》的表3-3;(3)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4)建筑结构(i)墙——外墙为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刷耐酸漆两遍,经计算,K=1.49W/(m2•℃);内墙为双面抹灰24砖墙,经计算K=1.95W/(m2•℃);(ii)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经计算K=0.64W/(m2•℃);(iii)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2.5米,含上亮,经查暖通规范K=6.4W/(m2•℃);(iv)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v)外门——木制,尺寸为1.5×2.5米,带上亮子;内门——木制,尺寸为1.5×2.0米,无上亮。
(vi)建筑结构的其他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参考资料(表面处理车间)》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5)工作制度及内部气象条件车间为两班工作制,内部气象条件如下:(i)温度冬季——工作状态下为14~18℃,值班状态下为5℃;夏季——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
(ii)湿度冬季——湿作业部分取ψ=65%,一般部分取ψ=50%;夏季——不规定。
车间通风设计方案

车间通风设计方案一、引言车间通风是车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车间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车间通风设计方案,旨在为车间内的空气质量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车间通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因素,提升车间内的工作环境。
二、车间通风需求分析车间通风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更新,有效排除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保证车间内的空气质量。
具体而言,车间通风设计需要满足以下需求:1. 温度控制:车间内的生产活动通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因此通风系统应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2. 湿度控制:车间内某些作业过程可能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如喷涂、烘干等,因此通风系统应能够适时排除过多的湿气,保持合适的湿度水平。
3. 除尘和净化:车间内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烟尘等颗粒物,通风系统需要具备除尘和净化功能,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洁。
4. 排除有害气体:车间内可能存在一些有害气体,如甲醛、苯、酸性气体等,通风系统应能有效排除这些有害气体,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
三、车间通风设计方案1. 空气流动规划:根据车间的布局和环境需求,合理划分通风区域,确保空气的流通和更新。
可采用侧壁通风、屋顶通风或通风管道等方式,将新鲜空气引入车间并排出污浊空气。
2. 机械通风系统:引入机械通风设备,如风机、排风扇等,通过强制气流循环,提高室内空气流动速度,加快空气更新。
同时,配合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风口、风帘等,使气流能够有序地流通,消除死角。
3. 过滤系统:在通风系统中设置过滤装置,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和净化,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可以选择使用高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4. 控制系统:引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和温湿度变化,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智能化的通风控制。
同时,建立合适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通风设计说明书.

摘要工业通风是通风工程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
做好工业通风工作,一方面能够改善生产车间及其周围的空气条件,防止职业病的产生、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散发的工业有害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如何做好工业通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是我们安全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本设计是对长春某电镀车间进行排风与送风系统设计,从而达到工作环境和排放浓度的要求。
厂房分为发电机室、电镀车间、除锈车间及喷砂室。
设计中通过对车间得失热量的计算、选择局部排风设备、计算局部排风量从确定最适合该厂的排风及送风方案,从而设计了合理的系统;然后,通过对风量的计算以及水力计算确定风机等各设备的型号规格;最后,总结以上的计算和系统设计完成了四张图纸的绘制,分别为设计说明、车间送风系统图、车间送风平面图、车间排风平面图和车间排风系统图。
本文通过对各个槽的计算,对各个槽安装条缝式排风罩进行排风以及对各个车间进行系统送风的过程,以减少车间内的有害污染物,保证工作人员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工业通风高温排风机械通风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3)1.1气象条件 (3)1.2 室外气象参数、土建资料 (3)1.3 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 (4)1.4 工艺资料 (5)第二章排风罩设计及风量计算 (6)2.1 喷砂部 (6)2.2 除锈部和电镀部 (6)2.3 发电机部 (11)第三章排风系统设计 (13)3.1 排风方案的确定 (13)3.2 电镀部 (13)3.2.1 水力计算 (13)3.2.2 其他管路计算 (15)3.2.3 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6)3.3 除锈部 (16)3.3.1 水力计算 (16)3.3.2 其他管路计算 (18)3.3.3 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19)3.4 喷砂室 (19)3.4.1 水力计算 (19)3.4.2 选择风机 (19)3.4.3 除尘器选择 (20)3.5 发电部 (20)3.5.1 水力计算 (20)3.5.2 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22)第四章送风系统设计 (23)4.1 送风方案的确定 (23)4.2 进风量的计算 (23)4.3 管道水力计算 (24)4.4 风机的选择 (25)4.5 过滤器、加热器及消音器的选择 (25)总结 (26)参考文献 (27)第一章原始资料1.1气象条件查《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得表1-1。
工业通风说明书完整版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建环 08-2班姓名符岳俏学号 ************ 指导教师徐老师报告日期 2010年6月目录摘要 (2)一、方案的选择 (2)1、送风量与排风量的确定 (2)2、气流组织 (2)3、风口的设计 (3)4、风管的设计 (3)二、水力计算 (4)1、排风系统水力计算 (4)1.1计算排风量 (4)1.2计算风口数量n1 (4)2、送风系统水力计算 (4)2.1计算送风量 (4)2.2计算风口数量n1 (4)三、风机的选取 (12)四、感言 (13)参考书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首先是将车库划分成四防火及防排烟个分区,。
然后计算出各分区的排风量和送风量和各个系统的总阻力,进行风口、风道和风机的选型,然后绘制通风系统的平面布置图,完成整个设计。
考虑到车间由于部分分区密集大于2000m3,则该车库的消防系统应采用自动喷淋系统。
考虑到车库有害气体的种类及分布的特点,比较各种类设计方案,选择了最合理的送风和防排烟方案,进行了此次设计。
关键词:地下车库通风防排烟一、方案的选择1、送风量与排风量的确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同时放散有害物质,余热和余湿时;全面通风量应按其中所需要最大的空气量计算。
数种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其全面通风量的计算,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散入室内的有害气体数量不能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类似房间的实测资料或经验数据,按换气次数确定排风量:根据系统形式和建筑形式,由于车库内污染物浓度难以确定,所以决定用换气次数法确定通风和排烟量,换气次数6次/h ,由于指导建筑面积和地下车库的净高所以L=V*N 地下车库净高为3.2m。
工业通风设计说明

安全工程专业《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设计人:学号:专业方向:职位班完成时间:2014年12月2014年12月1前言 (3)2车间简介 (3)3设计要求 (4)4系统装置分析 (4)4.1除尘管道设计原则 (4)4.2排风罩设计原则 (5)4.3除尘器选择对照表 (5)4.4风机的设计 (6)5设计资料5抛光车间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 (6)5.1除尘管道设计 (6)5.2排风罩设计 (6)5.3除尘器选择 (7)5.4风量计算与风机选择 (7)5.5备选方案 (11)6高温炉车间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 (13)6.1除尘管道设计 (13)6.2排风罩设计 (13)6.3除尘器选择 (14)6.4风量计算与风机选择 (14)7抛光车间两方案对比 (18)8结束语 (18)参考文献 (19)1前言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加工种类的繁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个样的粉尘,各类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特殊的工作环境,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扰,影响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健康程度,甚至危及生命,工业通风既可稀释或排除生产过程产生的毒害、爆炸气体及粉尘,在工业生产中,利用工业通风技术,有效的排除生产车间产生的一系列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从技术手段防止作业人员得职业病,而且可调节作业场所温度、湿度等,从而为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创造前提条件。
2车间简介某企业加工车间高9m,宽10m,长12m,长边朝南,长边中部设有窗户2个,窗台高1.0m,窗户高5m,宽3m,两个窗户相隔2m。
车间有1#、2#、3#、4#、5#工作某企业加工车间高9m,宽10m,长12m,长边朝南,长边中部设有窗户2个,窗台高1.0m,窗户高5m,宽3m,两个窗户相隔2m。
车间有1#、2#、3#、4#、5#工作台,高度均为1.2m,1#、2#、3#为抛光机,每台抛光机有2个抛光轮,抛光间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石棉粉尘)。
4#、5#为高温炉,生产过程中产生高温含尘烟气,粒径围约为0.010-20um,粒径围炉温度为500℃,室温为20℃,尺寸为1.0m*1.0m。
通风说明书

设计人: 学号:班级:安全工程专业《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安全工程《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1. 设计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国内外研究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企业概况 (1)1.3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 (2)1.3.1补充数据 (2)1.3.2通风除尘系统划分原则: (2)1.3.3设计参数 (3)2.办公室和更衣间均匀送风的设计 (4)3.集气罩的选择 (8)3.1集气罩的分类 (8)3.1.1全密闭罩 (8)3.1.2半密闭罩和柜式集气罩 (8)3.1.3外部集气罩 (8)3.1.4接受式集气罩 (9)3.2局部集气罩设计原则 (9)3.3抛光机集气罩设计 (9)4.高温炉集气罩设计 (10)5. 风管设计与排风口位置 (12)5.1风管设计原则 (12)5.2风管截面与材料的选择 (12)5.3排风口位置的确定 (13)6.方案一 (13)6.1通风系统划分 (13)6.2抛光机通风系统的设计 (13)6.3高温炉通风系统计算 (16)7.方案二 (20)7.1通风系统划分 (20)7.2抛光机通风系统的设计 (20)7.3高温炉的设计 (22)8.方案预算与方案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8.1方案预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方案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车间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优秀文档

某车间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车间巨细:长*宽*高=30m*10m*6m1#,2#,3# 3个浸漆槽(散发有机溶剂)槽面高:0.9m温度:20°C压力:1标准大气压1.在槽上方设计外部吸气罩,罩口至槽面距离H=0.5m.2.盘算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选型3.所需要运用公式:(1).罩口尺寸:罩长边A=槽长边+0.4*h*2罩短边B=槽短边+0.4*h*2(2).罩口周长:P=罩长边*2+罩短边*2(3).排风量:L=KPH v x(4).当量直径:D=2*a*b/(a+b)(5).实际流速:v'1=排风量/矩形风管尺寸(6). △Pm = Rm*v x(7).动压=ρ* v x *v x/2 (8). Z=动压*∑ξ(9). Rm l+Z=△Pm+Z凭据书表3-3取边沿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 x=0.4m/s 分别盘算各槽的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罩口周长:P=1.4*2+0.9*2=4.6m排风量: L=KPH v x5*0.4=1.288m3/s=4600m3/h罩口周长:P=0.9*2+0.9*2=3.6m排风量: L=KPH v x3/s=3600m3/h罩口周长:P=2.4*2+1.4*2=7.6 m排风量: L=KPH v x3/s=7700m3/h4.凭据排风量设计通风管道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m3/s)2.选定最倒霉环路,本系统选择1-3-5-风机-6为最倒霉环路。
3.凭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倒霉环路上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凭据书表6-2,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干管10 m/s,支管5 m/s管段1凭据L1=4600m3/h(1.288m3/s),v1=10m/s由附录6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所选管径应尽量切合附录8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1=350mm Rm=3.1Pa/m S1=192325取矩形风管尺寸400*320 当量直径D'1=350 实际流速v'1=10.06同理可查得其他管段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阻力并确定矩形风管尺寸,当量直径,及实际流速(见表1-1)。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5)选择风机与配套电机(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参考网址)。
2.抛光工部(编号 5)的通风除尘设计与计算
本设计只有抛光工部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
尘等。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排风量的计算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 D 计算(式 1-1):
D
=
AD(
������3 ℎ)
抛光机的排气罩应采用接受式侧排气罩,排气罩口尺寸为400 × 400(高) 。
(1)通风量计算; (2)选定净化除尘设备(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可参考网址); (3)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3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3. 焊接平台(编号 6)见表 1-2
表 1-2 焊接平台概况
2.抛光轮、焊接平台。
溶液温度 (℃) 70 75 20 70
散发的有害物
碱雾 碱雾、氢气
氰化物 碱雾、氢气
3.土建资料。车间平面图见图 1-1.
图 1-1 车间平面图
2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工业槽的有害气体捕集与净 2.抛光轮粉尘捕集与除尘 3.焊接平台粉尘捕集与除尘 4.发电机室排除余热的通风
二、槽边排气罩计算原理 ............................................................................................................ 6 三、 局部排气设备--槽边排风罩设计计算......................................................................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车间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
车间大小:长*宽*高=30m*10m*6m
1#,2#,3# 3个浸漆槽(散发有机溶剂)
槽面尺寸:0.5m*1m , 0.5m*0.5m ,1.0m*2.0m
槽面高:0.9m
温度:20°C
压力:1标准大气压
1.在槽上方设计外部吸气罩,罩口至槽面距离H=0.5m.
2.计算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选型
3.所需要运用公式:
(1).罩口尺寸:罩长边A=槽长边+0.4*h*2
罩短边B=槽短边+0.4*h*2
(2).罩口周长:P=罩长边*2+罩短边*2
(3).排风量:L=KPH v x
(4).当量直径:D=2*a*b/(a+b)
(5).实际流速:v'
1
=排风量/矩形风管尺寸
(6). △P
m = R
m
*v x
(7).动压=ρ* v x *v x/2 (8). Z=动压*∑ξ
(9). R
m l+Z=△P
m
+Z
根据书表3-3取边缘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 x=0.4m/s
分别计算各槽的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
1#:罩口尺寸:长边A=1+0.4*0.5*2=1.4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1.4*2+0.9*2=4.6m
排风量: L=KPH v x=1.4*4.6*0.5*0.4=1.288m3/s=4600m3/h 2#:罩口尺寸: 长边A=0.5+0.4*0.5*2=0.9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0.9*2+0.9*2=3.6m
排风量: L=KPH v x=1.4*3.6*0.5*0.4=1.008m3/s=3600m3/h 3#:罩口尺寸:长边A=2.0+0.4*0.5*2=2.4 m
短边B=1.0+0.4*0.5*2=1.4 m
罩口周长:P=2.4*2+1.4*2=7.6 m
排风量: L=KPH v x=1.4*7.6*0.5*0.4=2.128m3/s=7700m3/h
4.根据排风量设计通风管道
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m3/s)
2.选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1-3-5-风机-6为最不利环路。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根据书表6-2,风管最小风速为,干管10 m/s,支管5 m/s
管段1
根据L
1=4600m3/h(1.288m3/s),v
1
=10m/s由附录6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摩
擦阻力。
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录8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
1=350mm R
m
=3.1Pa/m S
1
=192325
取矩形风管尺寸400*320 当量直径D'
1=350 实际流速v'
1
=10.06
同理可查得其他管段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阻力并确定矩形风管尺寸,当量直径,及实际流速(见表1-1)。
5.查附录7,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管段1
设备密闭罩ξ=1.0 对应接管动压
900弯头(R/D=1.5)1个ξ=0.17
直流三通(1-3)
根据F
1+F
2
>F
3
F
2/ F
3
=(444/444)2=1
L
2/L
3
=3600/8300=0.434 查得ξ=0.16
∑ξ=1.0+0.17+0.16=1.33
(2)管段2
设备密闭罩ξ=1.0 对应接管动压
900弯头(R/D=1.5)1个ξ=0.17
600弯头(R/D=1.5)1个ξ=0.15
合流三通(2-3)ξ
23
=0.32
∑ξ=1.0+0.17+0.15+0.32=1.64 (3)管段3
F
3+F
4
>F
5
а=300
F
4/ F
5
=(615/615)2=1
L
4/L
5
=7700/16000=0.481 ξ
35
=0.33
(4)管段4
设备密闭罩ξ=1.0 对应接管动压
900弯头(R/D=1.5)1个ξ=0.17
600弯头(R/D=1.5)1个ξ=0.15
合流三通ξ
45
=0.25
∑ξ=1.0+0.17+0.15+0.25=1.57
(5)管段5
风机进口渐扩管
近似选出一台风机,风机进口直径D=700mm
L=400 mm
F
0/F
5
=(700/615)2=1.14
Tanа=1/2((700-615)/400)=0.11
а=6.060
ξ=0.02
(6)管段6
风机出口渐扩管
风机出口尺寸600*600 D
6
=615
F
6/F
出
=(800*500)/(600*600)=1.11 ξ=0
带扩散管的伞形风帽(h/D
=0.5)ξ=0.60
∑ξ=0.60
表1-1 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1)汇合点A
△P
1=111.8 △P
2
=27.6
(△P
1-△P
2
)/ △P
1
=(111.8-27.6)/111.8=76%>10%
为了是管段1,2达到阻力平衡,改变管段2的管径,增大其阻力
D‘
2=D
2
(△P
2
/△P‘
2
)225
.0=444(27.6/111.8)225
.0=324.12mm
根据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取D“
2
=330mm
△P”
2=27.6(444/330)225
.0=29.5pa
(△P
1-△P“
2
)/△P
1
=(111.8-236.5)/111.8=67.4%
此时仍处于不平衡状态,如继续减小管径,取D
2
=320mm
其对应的阻力为28.1pa,同样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决定取D
2
=330mm,在运行时再辅以阀门调节,消除不平衡
(2)汇合点B
△P
1+△P
3
=111.8+36.5=148.3pa
△P
4
=28.3pa
((△P
1+△P
3
)-△P
4
)/(△P
1
+△P
3
)=80.9%
不符合要求,需要加阀门调节
6.计算系统的总阻力
△P=∑(R
m
l+Z)=111.8+27.6+36.5+28.3+6.7=210.9pa 7.选择风机
风机风量 L
f
=1.15L=1.15*16000=18400 m3/h
风机风压 P
f
=1.15△P=1.15*210.9=242.54pa
选用No9aD型风机
L
f =18500 m3/h P
f
=220pa
风机转速n=1470r/min
配用Y200L-4型电动机电动机功率N=30kw
安工02 戚锐 2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