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
车间通风设计方案

车间通风设计方案一、引言车间通风是车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车间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车间通风设计方案,旨在为车间内的空气质量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车间通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因素,提升车间内的工作环境。
二、车间通风需求分析车间通风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更新,有效排除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保证车间内的空气质量。
具体而言,车间通风设计需要满足以下需求:1. 温度控制:车间内的生产活动通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因此通风系统应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2. 湿度控制:车间内某些作业过程可能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如喷涂、烘干等,因此通风系统应能够适时排除过多的湿气,保持合适的湿度水平。
3. 除尘和净化:车间内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烟尘等颗粒物,通风系统需要具备除尘和净化功能,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洁。
4. 排除有害气体:车间内可能存在一些有害气体,如甲醛、苯、酸性气体等,通风系统应能有效排除这些有害气体,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
三、车间通风设计方案1. 空气流动规划:根据车间的布局和环境需求,合理划分通风区域,确保空气的流通和更新。
可采用侧壁通风、屋顶通风或通风管道等方式,将新鲜空气引入车间并排出污浊空气。
2. 机械通风系统:引入机械通风设备,如风机、排风扇等,通过强制气流循环,提高室内空气流动速度,加快空气更新。
同时,配合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风口、风帘等,使气流能够有序地流通,消除死角。
3. 过滤系统:在通风系统中设置过滤装置,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和净化,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可以选择使用高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4. 控制系统:引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和温湿度变化,自动调节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智能化的通风控制。
同时,建立合适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车间通风方案

车间通风方案引言概述:车间通风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够有效地改善车间内空气质量,保证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车间通风方案,包括通风系统的选择、通风设备的布置、通风效果的评估和通风管理的要点。
一、通风系统的选择1.1 了解车间特点:首先,需要了解车间的面积、高度和形状等特点,以确定通风系统的规模和类型。
不同面积和高度的车间需要不同的通风系统来保证通风效果。
1.2 考虑通风需求:根据车间内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确定通风系统的需求。
例如,对于有害气体排放较多的车间,需要选择具有排风功能的通风系统。
1.3 考虑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在选择通风系统时,需要考虑其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一方面,通风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应该在可接受范围内;另一方面,通风系统应该具备节能和环保的特点,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二、通风设备的布置2.1 确定通风设备的位置:根据车间的布局和通风需求,确定通风设备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通风设备应该位于车间的高处,以便更好地排除热空气和有害气体。
2.2 确保通风设备的通风路径:通风设备的通风路径应该畅通无阻,以确保空气能够顺利流动。
在布置通风设备时,需要考虑到车间内的障碍物,如生产设备和工作台,避免阻碍通风效果。
2.3 选择适合的通风设备:根据通风需求和车间特点,选择适合的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的类型包括风机、排风罩和通风管道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通风效果的评估3.1 空气质量检测: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评估通风效果。
通过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和颗粒物含量,判断通风系统的运行是否符合要求。
3.2 温度和湿度控制:除了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除,通风系统还应该能够控制车间的温度和湿度。
通过定期监测和调整通风设备的运行,保持车间内的舒适环境。
3.3 通风效果改进:根据通风效果评估的结果,及时改进通风系统。
例如,调整通风设备的运行参数,增加通风设备的数量或更换更高效的通风设备,以提高通风效果。
车间净化通风工程方案

车间净化通风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厂车间的环境净化和通风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良好的空气质量和通风系统是确保生产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因此,本方案旨在对车间净化通风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满足生产车间的空气净化和通风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工作环境。
二、项目目标1. 提高车间内空气质量,降低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保障员工健康;2. 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灰尘沉积而引起的设备故障;3. 提高生产车间的环境舒适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三、方案设计1. 车间净化系统设计采用分区净化的方式,对车间进行划分,根据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要求,采取不同的净化设施。
主要包括过滤器、空气消毒器、静电除尘器等设备,以保证空气净化的效果。
2. 车间通风系统设计采用局部通风和总体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设计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主要在有害气体和粉尘较为集中的区域安装通风装置,保证有害气体和粉尘迅速排出;总体通风则通过天窗、排风扇等设施,进行整体空气对流,保持车间内的空气新鲜。
3. 风道设计对通风系统的风道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确保通风系统的顺畅运行。
风道采用耐腐蚀、无异味的材料制作,保证通风系统的卫生和安全。
四、设备选型1. 过滤器:选用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高,易更换和清洁。
2. 空气消毒器:选择具有杀菌、除臭功能的空气消毒器,保证车间内空气的清洁。
3. 静电除尘器:选用稳定性好、效率高的静电除尘器,对车间内粉尘和细颗粒物进行有效除尘。
五、安装施工在车间净化通风工程的安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安全可靠。
安装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安全隐患。
六、运行维护完成车间净化通风工程后,进行系统调试和运行检测,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并且建立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保证通风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
七、技术支持和服务在车间净化通风工程运行维护期间,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确保车间的空气质量和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工业通风设计说明

安全工程专业《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设计人:学号:专业方向:职位班完成时间:2014年12月2014年12月1前言 (3)2车间简介 (3)3设计要求 (4)4系统装置分析 (4)4.1除尘管道设计原则 (4)4.2排风罩设计原则 (5)4.3除尘器选择对照表 (5)4.4风机的设计 (6)5设计资料5抛光车间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 (6)5.1除尘管道设计 (6)5.2排风罩设计 (6)5.3除尘器选择 (7)5.4风量计算与风机选择 (7)5.5备选方案 (11)6高温炉车间通风与除尘系统设计 (13)6.1除尘管道设计 (13)6.2排风罩设计 (13)6.3除尘器选择 (14)6.4风量计算与风机选择 (14)7抛光车间两方案对比 (18)8结束语 (18)参考文献 (19)1前言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加工种类的繁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个样的粉尘,各类有毒有害气体,以及特殊的工作环境,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各种各样的困扰,影响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健康程度,甚至危及生命,工业通风既可稀释或排除生产过程产生的毒害、爆炸气体及粉尘,在工业生产中,利用工业通风技术,有效的排除生产车间产生的一系列有毒有害物质,可以从技术手段防止作业人员得职业病,而且可调节作业场所温度、湿度等,从而为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创造前提条件。
2车间简介某企业加工车间高9m,宽10m,长12m,长边朝南,长边中部设有窗户2个,窗台高1.0m,窗户高5m,宽3m,两个窗户相隔2m。
车间有1#、2#、3#、4#、5#工作某企业加工车间高9m,宽10m,长12m,长边朝南,长边中部设有窗户2个,窗台高1.0m,窗户高5m,宽3m,两个窗户相隔2m。
车间有1#、2#、3#、4#、5#工作台,高度均为1.2m,1#、2#、3#为抛光机,每台抛光机有2个抛光轮,抛光间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石棉粉尘)。
4#、5#为高温炉,生产过程中产生高温含尘烟气,粒径围约为0.010-20um,粒径围炉温度为500℃,室温为20℃,尺寸为1.0m*1.0m。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 建筑1102学号:111430222姓名: 符秋晨指导教师:甘长德设计时间:2015年3月15日目录前言 (4)1 原始资料 (5)1。
1 厂址 (5)1.2 室外气象资料 (5)1.3 工艺资料 (5)1.3。
1 工艺简介 (5)1。
3。
2 工艺过程 (6)1。
4 工作班制及室内空气条件 (6)1。
5 建筑资料 (7)1。
6 热源参数 (7)1。
7 其他数据 (7)2. 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计算 (7)2。
1 各工部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 (7)2.2 各工部冷风渗透和大门侵入冷风负荷计算 (8)2.3 各工部总热负荷汇总 (9)3。
车间各工部散热量计算 (9)3.1 发电机散热量计算 (9)3。
2 电动设备散热量计算 (10)3.3 热槽散热量计算 (11)3.3.1 热槽内介质表面散热量计算 (11)3。
3.2 热槽外表面散热量计算 (12)3.3。
3 热槽散热量汇总 (13)3.4 各工部散热量汇总 (14)4。
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计算 (15)4.1 局部排风系统介绍 (15)4.2 全面通风系统介绍 (15)4.2。
1 全面通风系统分类 (15)4。
2。
2 全面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16)4。
2。
3 全面通风系统气流组织设计原则 (17)4.3 局部排风量计算 (18)4。
4 排风系统划分 (20)4.5 全面排风量计算 (20)4。
6 各工部排风量汇总 (21)5. 车间各工部采暖通风方案的确定 (21)6。
车间热风平衡及送风小室冬季换热设备换热量计算 (22)6.1 热风平衡计算式 (22)6。
1。
1 风量平衡计算 (22)7。
1。
2 热平衡计算 (22)6.2 各工部进风温度确定及进风量校核 (23)6。
3 空气加热量的计算 (24)6。
3。
1 基本计算公式 (24)6.3。
2 选择计算方法和步骤 (25)6.3。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5)选择风机与配套电机(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参考网址)。
2.抛光工部(编号 5)的通风除尘设计与计算
本设计只有抛光工部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
尘等。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排风量的计算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 D 计算(式 1-1):
D
=
AD(
������3 ℎ)
抛光机的排气罩应采用接受式侧排气罩,排气罩口尺寸为400 × 400(高) 。
(1)通风量计算; (2)选定净化除尘设备(参考设计手册、产品样本、可参考网址); (3)选定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
3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3. 焊接平台(编号 6)见表 1-2
表 1-2 焊接平台概况
2.抛光轮、焊接平台。
溶液温度 (℃) 70 75 20 70
散发的有害物
碱雾 碱雾、氢气
氰化物 碱雾、氢气
3.土建资料。车间平面图见图 1-1.
图 1-1 车间平面图
2 / 18
某加工车间通风除尘设计 设计说明书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工业槽的有害气体捕集与净 2.抛光轮粉尘捕集与除尘 3.焊接平台粉尘捕集与除尘 4.发电机室排除余热的通风
二、槽边排气罩计算原理 ............................................................................................................ 6 三、 局部排气设备--槽边排风罩设计计算...................................................................... 7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学 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土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 印制二○一二年七月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一章通风系统设计1.1 控制工业槽有害物排风量计算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mm×250mm、250mm×200mm、200mm×200mm。
本设计采用高截面:E×F=250mm×250mm。
因为镀铬槽和镀锌槽的规格为:1200mm×800mm×800mm。
槽宽800mm>700mm,采用双侧排风。
镀铬槽:镀铬槽的控制风速x v=0.5m/s,槽内溶液温度为58 ℃。
总排风量为:0.222xBL v ABA⎛⎫= ⎪⎝⎭= 2×0.5×1.2×0.8×[0.8/(2×1.2)]=0.77 m3/s=2774 m3/h每一侧的排风量为:L1=L/2=0.385 m3/s=1386 m3/h假设条缝口风速为:0v=8m/s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为:f=L1/ 0v=0.385/8=0.048 m2条缝高度:h=f/A=0.048/1.2=40mmf/F1=0.024/(0.25×0.25)=0.768>0.3,为了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均匀,每一侧分设3个罩子。
则:f/(3×F1)=0.256<0.3。
罩口局部阻力为:22vpξρ∆==2.34×1.2×8×8/2=90pa镀锌槽的计算与镀铬槽的类似,镀锌槽的控制风速x v=0.4m/s,槽内溶液温度为60 ℃。
各工业槽的计算结果如下:编号槽名断面尺寸(E x F)排风罩类型控制风速VX(m/s)总排风量(m3/h)单侧立管数(个)条缝口风速(m/s)条缝口高度(mm)阻力(pa)1镀铬槽250×250高截面双侧排风罩0.52774384090 2镀锌槽250×250高截面双侧排风罩0.42219283290各工业槽槽边排风罩的排风量共为:2774×30+ 2219×15= 116505 m3/h =32.36 m3/s1.2 工业槽散热量的计算工业槽四周表面的散热量,计算公式为:式中:F——设备外表面积,m2α——对流系数,对于垂直面为2.55 x 10-3,对于水平面为3.24 x 10-3,kW/(m2·K);Δt——设备外表面和室内空气温度差,℃;——设备表面的辐射系数,kw/(m2·K4);Cf——设备外表面的温度,℃;tb‘——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
车间通风方案

车间通风方案标题:车间通风方案引言概述:车间通风是保障生产环境安全、员工健康的重要措施。
一个合理的车间通风方案能够有效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从通风设备选择、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效果评估、通风维护和管理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车间通风方案。
一、通风设备选择1.1 选择适合车间面积的通风设备:根据车间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1.2 考虑通风设备的噪音和能耗:选择低噪音、高效能的通风设备,避免对生产和员工造成干扰。
1.3 考虑通风设备的过滤功能:选择具有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颗粒物。
二、通风系统设计2.1 确定通风系统的布局:根据车间的结构和工艺流程确定通风系统的布局,确保通风覆盖面积和通风效果。
2.2 设计通风系统的管道和出风口: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和出风口位置,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2.3 考虑通风系统的控制方式:选择合适的通风系统控制方式,可以手动控制或者自动控制,满足不同生产需求。
三、通风效果评估3.1 定期检查通风系统运行情况:定期检查通风设备和管道是否正常运行,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3.2 测量空气质量指标: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指标,评估通风效果是否达标。
3.3 员工健康调查:定期进行员工健康调查,了解员工对车间通风情况的反馈,及时调整通风方案。
四、通风维护4.1 定期清洁通风设备和管道:定期清洁通风设备和管道,防止灰尘积聚影响通风效果。
4.2 定期更换通风设备滤网:定期更换通风设备的滤网,确保过滤效果和通风效果。
4.3 定期维护通风系统: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包括检查电路、润滑部件等,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五、通风管理5.1 制定通风管理制度:建立车间通风管理制度,明确通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责任,确保通风系统长期有效运行。
5.2 培训员工通风知识:对员工进行通风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通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车间局部排风系统设计说明书
车间大小:长*宽*高=30m*10m*6m
1#,2#,3# 3个浸漆槽(散发有机溶剂)
槽面尺寸:0.5m*1m , 0.5m*0.5m ,1.0m*2.0m
槽面高:0.9m
温度:20°C
压力:1标准大气压
1.在槽上方设计外部吸气罩,罩口至槽面距离H=0.5m.
2.计算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选型
3.所需要运用公式:
(1).罩口尺寸:罩长边A=槽长边+0.4*h*2
罩短边B=槽短边+0.4*h*2
(2).罩口周长:P=罩长边*2+罩短边*2
(3).排风量:L=KPH v x
(4).当量直径:D=2*a*b/(a+b)
(5).实际流速:v'
1
=排风量/矩形风管尺寸
(6). △P
m = R
m
*v x
(7).动压=ρ* v x *v x/2 (8). Z=动压*∑ξ
(9). R
m l+Z=△P
m
+Z
根据书表3-3取边缘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 x=0.4m/s
分别计算各槽的排风罩尺寸及排风量
1#:罩口尺寸:长边A=1+0.4*0.5*2=1.4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1.4*2+0.9*2=4.6m
排风量: L=KPH v x=1.4*4.6*0.5*0.4=1.288m3/s=4600m3/h 2#:罩口尺寸: 长边A=0.5+0.4*0.5*2=0.9 m
短边B=0.5+0.4*0.5*2=0.9 m
罩口周长:P=0.9*2+0.9*2=3.6m
排风量: L=KPH v x=1.4*3.6*0.5*0.4=1.008m3/s=3600m3/h 3#:罩口尺寸:长边A=2.0+0.4*0.5*2=2.4 m
短边B=1.0+0.4*0.5*2=1.4 m
罩口周长:P=2.4*2+1.4*2=7.6 m
排风量: L=KPH v x=1.4*7.6*0.5*0.4=2.128m3/s=7700m3/h
4.根据排风量设计通风管道
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m3/s)
2.选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1-3-5-风机-6为最不利环路。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根据书表6-2,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干管10 m/s,支管5 m/s
管段1
根据L
1=4600m3/h(1.288m3/s),v
1
=10m/s由附录6查出管径和单位长度摩
擦阻力。
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录8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D
1=350mm R
m
=3.1Pa/m S
1
=192325
取矩形风管尺寸400*320 当量直径D'
1=350 实际流速v'
1
=10.06
同理可查得其他管段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阻力并确定矩形风管尺寸,当量直径,及实际流速(见表1-1)。
5.查附录7,确定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
(1)管段1
设备密闭罩ξ=1.0 对应接管动压
900弯头(R/D=1.5)1个ξ=0.17
直流三通(1-3)
根据F
1+F
2
>F
3
F
2/ F
3
=(444/444)2=1
L
2/L
3
=3600/8300=0.434 查得ξ=0.16
∑ξ=1.0+0.17+0.16=1.33
(2)管段2
设备密闭罩ξ=1.0 对应接管动压
900弯头(R/D=1.5)1个ξ=0.17
600弯头(R/D=1.5)1个ξ=0.15
合流三通(2-3)ξ
23
=0.32
∑ξ=1.0+0.17+0.15+0.32=1.64 (3)管段3
F
3+F
4
>F
5
а=300
F
4/ F
5
=(615/615)2=1
L
4/L
5
=7700/16000=0.481 ξ
35
=0.33
(4)管段4
设备密闭罩ξ=1.0 对应接管动压
900弯头(R/D=1.5)1个ξ=0.17
600弯头(R/D=1.5)1个ξ=0.15
合流三通ξ
45
=0.25
∑ξ=1.0+0.17+0.15+0.25=1.57
(5)管段5
风机进口渐扩管
近似选出一台风机,风机进口直径D=700mm
L=400 mm
F
0/F
5
=(700/615)2=1.14
Tanа=1/2((700-615)/400)=0.11
а=6.060
ξ=0.02
(6)管段6
风机出口渐扩管
风机出口尺寸600*600 D
6
=615
F
6/F
出
=(800*500)/(600*600)=1.11 ξ=0
带扩散管的伞形风帽(h/D
=0.5)ξ=0.60
5.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1)汇合点A
△P
1=111.8 △P
2
=27.6
(△P
1-△P
2
)/ △P
1
=(111.8-27.6)/111.8=76%>10%
为了是管段1,2达到阻力平衡,改变管段2的管径,增大其阻力
D‘
2=D
2
(△P
2
/△P‘
2
)225
.0=444(27.6/111.8)225
.0=324.12mm
根据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取D“
2
=330mm
△ P”
2=27.6(444/330)225
.0=29.5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