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时2)学案1 新人教版必备1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3章 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件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地处中纬度地区,终年受西风带的 控制。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5.上图中a、b、c、d四条虚线箭头能表示将撞毁邮轮的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
的流向是
(A)
A.a
B.b
C.c
D.d
解析:a虚线箭头的方向与拉布拉多寒流的流向基本一致,可将北极地区的冰 山搬运至此。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2)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 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 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索马里寒流、季风洋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 向流动。(见图乙)
第1轮 ·地理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洋流分布规律的应用 (1)依据环流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①如果大洋环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且位于中低纬度,则该海域肯定位于北半 球,如图1;反之,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如图2。
图1
图2
②组成中低纬大洋环流的四条洋流中,若三条暖流一条寒流,则该环流位于北
半球,如图1;若两条暖流两条寒流,则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如图2。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方法技巧] 1.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以下特点: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从海底带来营养 盐类);沿海大陆架地区(通过光合作用自己生产营养物质);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从 陆地上带来了营养盐类)。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 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 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 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等。
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优质公开课获奖课件

材料一 冬季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 摩尔曼斯克港是俄罗斯北方唯一的“终年不冻港”,它位于北极圈以内约 60°N处,虽然地处高纬度的北极圈内,气温很低,但令人奇怪的是,这里的海 港,全年从不结冰,即使在最冷的月份海水温度也不低于摄氏3度,一年四季可 以通航。下图中A处为摩尔曼斯克的位置。
材料二 世界的渔场的分布
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
分布海区 中低纬海区或热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高纬度海区
环流方向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呈逆时针方向
组成环流 的洋流性
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附近海域: 暖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海域: 寒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附近海 域:寒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海 域:暖流
新课标导学
地理
必修① ·人教版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情景导读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重点难点
洋流的类型(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 国军舰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之 间布下了水雷阵测听仪,同时派出强大的 舰队,日夜巡逻防守,真可谓固若金汤。 哪知道德国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 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德国
运纳的说地影用分世明理响地布界洋环图规洋流境,律流对的归,运分的难世律洋用布界流形点(重气图洋对成);点压说流地原);带明的理因和风分环(重风海布境点带流规的、 影响(重点、难点)
潜水艇是怎么进入地中海的呢?
1
互动课堂
2
知识构建
3
巩固园地
4
课时作业
互动课堂
知识点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2019-2020版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共87张PPT)

11.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13.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C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B
)
7.在图中洋流处放一漂流瓶,最有可能先发现漂流瓶的地 区是( C ) A.南美洲西海岸 B.亚洲东海岸 C.非洲西海岸 D.北美洲西海岸
②密度流
水面高 水面底
盐度≤3.6%
密度小
(低 )
盐度为3.8% (高)
密度大
密度流
水平补偿流(赤道逆流)
③补偿流 垂直补偿流 下降流
上升流(秘鲁寒流)
3、洋流分布模式及规律—考虑盛行风、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60
30 0
30
60 南极洲
图3.4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
①北太平洋中高纬度以北纬60度为中心海区
为什么?
冬季出发; 夏季返航
泰坦尼克号
顺流加速,节省时间燃料
3.对海洋航行: 逆流减速,浪费时间燃料 海雾的形成、海冰的运动与洋流有 关,对海上航行不利。
2010年4月20 日墨西哥湾漏 油事件造成了 约2500平方公 里的海域受到 了严重的污染
I Love “油”!!!
顺流加速,节省时间燃料
太 平 洋 中 的 洋 流 简 图
⑥
⑤
加 日 利 ② ④ 寒 本 福 流 暖 尼 ① 流 北赤道暖流 亚 ⑦ 东 南赤道暖流 澳 ⑧ 暖大 ⑩ 流利 亚 ⑨ 西风漂流
③
0°
秘 鲁 寒 流
大 西 洋 中 的 洋 流 简 图
⑥
⑤
加 墨西 ② ④那 利 哥湾 寒 ① 暖流 北赤道暖流 流 本 巴 南赤道暖流 ⑩ 格 西⑧ 暖 拉 流 寒 ⑨ 西风漂流 流 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件 (共46张PPT)

3、渔场多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的主要原因是( D )。 A、寒暖流交汇处水温比较适宜鱼类的生长 B、寒暖流交汇处鱼的种类比较丰富多样 C、寒暖流交汇使海水的盐度比较适中,有利于 鱼类产卵 D、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多样的饵料
46
42
1、对沿岸气候 的影响
2、对海洋生物 的影响
3、对海洋航行 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 的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世界著名渔场多位于寒、暖 流交汇处以及上升流海域
1)顺流节省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 3)高纬寒流常携带冰山
加快净化速度(有利) 扩大污染范围(不利)
43
寒、暖流交汇处 上升流海域
33
东格陵兰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
千岛寒流
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
纽芬兰 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
Hale Waihona Puke 秘鲁寒流为什么寒暖流交汇的地区会形成渔场?
34
秘鲁渔场的形成
南美洲
营养盐类
大洋底部
在南美洲秘鲁附 近海区,受离岸的东 南信风影响,表层海 水被吹走,深层海水 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 质带到表层,形成上 升补偿流并吸引大量 鱼类在此聚集,形成 著名的秘鲁渔场。
30ºS
30ºN
40ºS
暖流
寒流
寒流
暖流
一般情况下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为暖流 ;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即为寒流。
5
3.洋流性质判断(等温线)
10℃
温度自北向南递增
暖 流
寒 流
15℃ 20℃
此图表示北半球
20℃
寒
暖
15℃ 温度自北向南递减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节课中,我们通过阅读地图归纳了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了解了洋流的类型和成因。
在大洋的东西两岸,往往分布着不同性质的洋流。
请同学们在大脑中构建“世界洋流的分布图”,想一想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西两岸流动的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洋流呢。
生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分布的是暖流,而大洋的西岸则是寒流。
师很好!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我们一定要养成在大脑中构建地图的习惯。
再来说说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的东西两岸又分别是什么性质的洋流。
生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东岸分布的是寒流,而大洋的西岸则是暖流。
师好的!洋流是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海水是地球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所以不同性质的洋流必然对气候产生不同的影响,不仅如此,洋流还会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洋流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洋流还对海洋污染有极大的影响。
在今天这节课中,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件展示本课课题: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推进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3页的案例1,注意图文结合,读完以后相互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
(课件展示下列问题)1.画出大西洋的西岸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的洋流,判断是暖流还是寒流。
2.挪威卑尔根的纬度大约是多少?该地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降水有什么特点?结合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如何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3.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差异?为什么?4.北极圈内地区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不冻港?5.英国北部和挪威的纬度都较高,为什么这些地区海港的封冻期不长?6.秘鲁伊基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全年降水又有什么特点?结合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如何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7.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结合案例的文字资料和两幅地图设计7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学生相互讨论后回答问题)生1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的洋流是寒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件(共20张PPT)

全球风带图和洋流模式图
极地东风 盛行 西风 东北 信风 东南 信风 盛行 西风
极地东风
洋流模式图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以副热带为中心)
北半球呈 顺 时针; 南半球呈逆 时针。
即北顺南逆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 洋环流:(以副极地为中心)
呈逆时针方向 3.南半球40º-60º形成西风漂流
寒
流
60
西风漂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东 澳 南赤道暖流 大 利 亚
秘 鲁 寒 流
暖
流
西风漂流
冬逆夏顺
哥
伦
37天
布
1492年
1493年
北赤道暖流
20天
1、说明图中a 、b两洋流的性 质各为什么?
A aB
a为暖流,b为寒流
2、若为太平洋,a的名称 日本暖流 b 秘鲁寒流;若为大西洋,a的名称
Cb
墨西哥湾暖流 b的名称 本格拉寒流
60 北大西洋暖流
30 北赤道暖流
0
南赤道暖流 本
30
格 拉Biblioteka 北美洲大 西洋南美洲
太平洋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东
澳
大 利
亚 暖
西风漂流
流
60° 30°
0° 赤道逆流 30° 60°
大西洋
0°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赤道逆流
概念 常年 稳定 一定方向 大规模
大
规
模
的 海
成因 盛行风(主动力)
水
运 动 洋 流
世界表 层洋流 的分布 规律
1.中低纬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中高纬大洋环流:北逆 3.南半球40-60º形成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说课课件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俄罗斯境内有两个世界著名的港口:一是北冰洋流沿岸的 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约68°N)却终年不冻;而在 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 ,却有长 达半年的结冰期,这是什么原因呢?
暖流对经过的沿海地区——增温、增湿 寒流对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温、减湿
2 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寒暖流交汇的地方即有冷性鱼,又有暖性鱼,鱼的种类多;
冷海水上泛,把海底的营养物质都带到了表层海 水,给藻类和微生物带来了丰富的饵料,从而给 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所以鱼的数量多
世界著名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多位于
上升流海域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案例一: 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 西洋,常常选择冬季的时候 出发,而到了夏季的时候回 来,这是为什么呢?
冰山从哪里来??
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五、教师总结,构建知识联系
借助板书,总结整节书的学习内容和要点,通过知识框架图,帮助学生更好 地建立起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
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 学法 பைடு நூலகம்学过程
六、习题巩固难点(洋流分布规律)
1.某海洋位于西半球大陆东岸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是[ ] A.墨西哥湾暖流 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启下:
体现了教材的学以致用、人和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 对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具有重大意义。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2、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 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课程标准,可得如下 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自西 向东
—
寒流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1】 读“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1)在图中四条线段上添画箭头,表示大洋环流的流向。
(2)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的洋流模式图”,图中洋流的名称
为:a
,b
。
(3)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图中①②③④海区能形成大渔场的
是
,其名称是
。
(4)洋流c从性质看属于 流,其成因主要是受
影
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5)下列四幅海水等温线示意图能表示①海区的是 ( )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分布规律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动力、模式、性质比较,如下表 所示: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环流 系统
以副热带海区 为中心的大洋 环流
以副极地海区 为中心的大洋 环流
季风环流 西风 (北半球) 漂流
北半
模式 球 顺时针 南半
球 逆时针
大洋西部(大 陆东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时2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理解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重点难点: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对渔场、对航海、对海洋污染的影响等;
基础知识梳理:
一、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大洋环流的意义:促进高、低纬度间和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有作用;寒流有作用。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1)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渔场、渔场及日本的渔场。
(2)上升流形成的渔场:渔场。
4.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1)顺流可以节省,加快。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5.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扩大。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
指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的现象。
厄尔尼诺出现时,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变得,引发灾害;太平洋西岸变得。
2.拉尼娜现象:
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的现象,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出现时,我国出现。
考点探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一: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阅读教材P59案例1,回答下列问题:
1.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其气候形成是否受洋流影响?
2.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下图)位于北极圈内,却是一个不冻港,为什么?
3.秘鲁伊基克属于什么气候?其气候形成是否受洋流影响?
探究二:洋流对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
在下图中标出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的位置,并分析各自的成因。
探究三: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的首航时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沉没在纽芬兰附近海域,造成了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海难。
有人说:如果这次航行的决策者懂得和运用地理知识,沉船悲剧不该发生。
请分析为何船员没能及时发现冰山而改变航向?
探究四: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为什么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也会中毒?
课后练习:
图示是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 ) A.① B.⑦ C.⑧ D.⑨
2.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暖流经过B.寒流经过C.寒暖流交汇D.底部海水上升
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20天到美洲。
郑和沿图中③线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
据图回答3~4题。
3.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哥伦布第二次比第一次去美洲航期缩短17天,原因是( )
A.第一次航程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5. 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B.暖流会使流经的沿岸地区形成荒漠
C.洋流不参与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D.寒流对流经的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6. 关于洋流成因及其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补偿流和寒暖流
B.补偿流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C.秘鲁洋流属于暖流
D.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密度流
7. 下列大渔场的形成与涌升流有关的是()
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
C.秘鲁渔场
D.纽芬兰渔场
8. 读图,利用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o C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o C以下。
主要原因是。
(2)在图中,用“△”标出纽芬兰渔场的地理位置;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
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其原因是。
(4)1978年,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
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的影响是。
(5)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进入北极海区,造成该船沉没的冰山之所以能够进入纽芬兰岛海域,其原因。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D
6.B
7.C
8.(1)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而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
(2)纽芬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引起海水搅动,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面,养活浮游生物,为鱼类提高饵料。
秘鲁寒流使沿岸地区形成上升补偿流,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面,养活浮游生物,为鱼类提高饵料。
(3)当年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是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而第二次他率船队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比第一次少花17天时间到达美洲。
(4)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5)拉布拉多寒流使高纬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