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对子歌二首》

合集下载

第二板块《对子歌二首》

第二板块《对子歌二首》
教学环节及课堂策略
复习
巩固
1、对对联:
上联:歌乐山下悟道,下联:,横额:
2、《贴春联》选自长篇小说(),讲的是()那天早
上,()中的()在牢门口贴春联,巧妙地与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先学
后教
一、导入: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曾经在古时候考验一个人聪明不聪明,通常采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就是对对联。那么,现在我们就再次感受一下我国语言文字照样子写词语:雷隐隐
3、在括号里填上带有“然”字的成语
走进大厅,只见内部陈设()。前来咨询的人很多,但(),一点也不混乱。瞧,宣传册上,画面生动形象,文字说明简洁明了,让人()。
三、请你阅读书中16页小资料,从中提取出对联的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什么是平与仄吗?读读对联,试着回答。
教师指导朗读,师带动作语调丰富读上联,学生同样读下联。(注意断句,理解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对联的特点。
五、再读课文,体会对子的节奏与韵律的美。
六、完成当堂训练
当堂
训练
一、根据字音,填上合适的字

()地道()()水
fēng
山()蜜()密()()利
màn
()画快()()妙
yīng
黄()雄()()雄
二、出示自学提示,交流提示。
1、交流导学案第一到第三部分。
三、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读字并组词。
2、检查读文情况,注意纠正字音。
3、小组互读,赛读或师生合作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对子的节奏与停顿。
四、交流导学案第四部分
1、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从对子歌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象?
2、有节奏地读这两首对子歌,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在书上画一画。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对子歌二首》资料:对偶(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对子歌二首》资料:对偶(精品)

《对子歌二首》资料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形式上1.单句对偶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

例如: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岳坟对联)……----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

2.偶句对偶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例如: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阿房宫赋》----六国结束,四海统一。

蜀山树木砍光了,阿房宫才建造起来。

(“六王毕”与“四海一”相对,都是主谓词组,“蜀山兀”与“阿房出”相对,也都是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

)3.多句对偶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

例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4.句中对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峰回路转”、“晓风残月”、“羽扇纶巾”。

第二单元对子歌二首案例

第二单元对子歌二首案例
qiónɡ shēn yào dǒu 苍穹 参商 曜 斗 戍shù旅 朔shuò雪 穹qiónɡ 莺yīnɡ恰恰 雁 雍雍 迢tiáo递
嵯cúo峨é 巫山 飒sà飒
多音字
mēng 蒙人
蒙眬

méng
měng
蒙古
塞 sài

sāi
赛车 塞外 阻塞
理解下列词语
苍穹:苍天,天空。 霁:雨或雪停止,天色放晴。 参商:参星和商星,二者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 中出现。
曜:日、月、星都叫曜。
戍:军队驻守。 朔:北方。
蛩:蟋蟀。
恰恰:莺叫声。 雍雍:雁鸣声。
迢递:遥远。
嵯峨:山高的样子。 危:高。
蛩:蟋蟀。 恰恰:莺叫声。 雍雍:雁鸣声。 迢递:遥远。 嵯峨:山高的样子。 危:高。
对子歌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 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 雨霁晚பைடு நூலகம்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 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 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 鱼翁。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 叶公龙,舞蝶结鸣蛩。衔泥双紫 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 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 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 十二危峰。
冯妇打虎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晋国有位勇士,名叫冯妇, 力大无比,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多次为民 除害,因而,被提拔做了士人。有一次冯妇 和一些士人驾着马车路过一个山头,见许多 老百姓正举着锄头、木棒追逐一只老虎。有 人发现冯妇,便请其打虎。冯妇二话没说, 捋起衣袖跳下车朝猛虎扑去。百姓们朝冯妇 发出欢呼声,而车上的那些士人则面带嘲讽, 讥笑他身为士人却去干这种“不成体统”的 事。 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形容重操旧业。

语文六年级上长春版2.2《对子歌二首》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语文六年级上长春版2.2《对子歌二首》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理解下列词语
苍穹:苍天,天空。 霁:雨或雪停止,天色放晴。 参商:参星和商星,二者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 中出现。
曜:日、月、星都叫曜。
戍:军队驻守。 朔:北方。
高辛氏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据《左传· 昭公元年》, 他有两个儿子叫阏伯与实沈,兄弟俩互不相容而不断 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阏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此 大火也叫做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观参星。参和商在 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 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 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 动如参商:动不动就像参商二星一样,你来我往,不 得相见
多音字
mēng 蒙人
蒙眬

méng
měng
蒙古
sāi
木塞 塞外 阻塞
塞 sài

qiónɡ 苍穹
shēn 参商
yào dǒu 曜 斗
(天穹)(穹庐)
戍shù旅 朔shuò雪 霁jì 飒sà(英姿飒爽)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对子歌二首》资料:对仗(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对子歌二首》资料:对仗(精品)

《对子歌二首》资料对仗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

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对仗多用于骈文。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

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

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引证解释1.谓当廷奏事。

古时皇帝坐朝听政,必设仪仗,百官当廷言事,无所隐秘,故称。

《旧唐书·萧至忠传》:“旧制,大臣有被御史对仗劾弹者,即俯偻趋出,立於朝堂待罪。

”宋王溥《唐会要·百官奏事》:“百官及奏事,皆合对仗公言,比日以来,多仗下独奏。

宜申明旧制,告语令知,如缘曹司细务及有秘密不可对仗奏者,听仗下奏。

”2. 左右分设、相对而立的仗卫。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引万柘坡《金鳌玉蝀桥》诗:“晓来浓翠东西映,也算蛾眉对仗班。

”3. 指旧体诗文的词句相对偶。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

”蔡元培《国文之将来》:“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在美术上不能说毫无价值。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4.交战。

《太平天囯资料·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北伐回禀》:“有妖数千在归德城边东门,分作三路,忽然而来对仗。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二回:“巧值王囊仙韦七绺须,至南笼与清军对仗,两路夹攻,把勒保围住。

对仗要求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六年级语文上册 对子歌二首 2教案 长春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对子歌二首 2教案 长春版

对子歌二首
教材说明:
这两首对子歌选自《中国蒙学精选赏析》“声律启蒙”。

车万育所撰《声律启蒙》一书,为清代家喻户晓之启蒙读物,至今仍在流行。

而本书所选二首是:一东、二冬中的第一段。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一类生字,会写5个二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对子歌。

3.能够初步了解中国汉语家园中对子歌这种文学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对子歌,同时认识并初步掌握对对子这种文学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较为简单的对子歌,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1.初步了解两首对子歌所讲述的内容。

2.能够较为流畅、准确、有感情的朗读对子歌。

3.深入理解对子歌的含义,并能熟读成诵。

第一小节:
(1)苍穹:苍天,天空。

(2)霁:雨或雪停止,天色放晴。

(3)参商:参星和商形,二者此出彼没,不同时在空中出现。

(4)戍:军队驻守。

(5)朔:北方。

第二小节
(1)冯妇虎:冯妇,姓冯名妇,春秋时代人,擅长打老虎。

(2)蛩:蟋蟀。

(3)恰恰:鹰叫声。

(4)雍雍:雁鸣声。

(5)迢递:遥远。

(6)嵯峨:山高的样子。

(7)危:高。

三、背诵
学生们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说上句,对下句。

达到熟读能诵的程度。

四、作业
1.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

2.背诵课文。

3.预习《语言之美》。

对子歌二首 (1)

对子歌二首 (1)

读两首对子歌,写出相对的 词语
天-秋-雷隐隐-风高秋月白--衔泥双紫燕--赤日-暮鼓— 冯妇虎--
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学习课文,关于对对 子,你有什么发现?
1、字数相等、长短相等。 2、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3、意思和意境上对称和谐。
拓展与交流 1、将下面字填入对联中 丰年 新岁 门 户 夜 上联:东风迎( ) 下联:瑞雪兆( ) 上联:昨( )春风入( 下联 今( )喜气盈( 2、对一对: 斗鸡山上( 山鸡斗 ) 龙隐洞中( 洞隐龙 )

[sài ]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 关~。~外。边~。~翁失马。 [sè ]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 面语词:闭~。阻~。 搪~。~责。顿开茅~。
理解下列词语
• 苍穹:苍天,天空。 • 霁:雨或雪停止,天色放晴。 • 参商:参星和商星,二者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 中出 现。 • 曜:日、月、星都叫曜。 • 戍:军队驻守。 • 朔:北方。 • 蛩:蟋蟀。 • 恰恰:莺叫声。 • 雍雍:雁鸣声。 • 迢递:遥远。 • 嵯峨:山高的样子。 • 危:高。
对子歌 (一)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左右,参 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 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 鱼翁。
对子歌(二)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 叶公龙,舞蝶结鸣蛩。衔泥双紫 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 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 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 十二危峰。
朔雪 yīnɡ 莺 恰恰

•雁雍雍yōng •迢tiáo递 •嵯cúo 峨é •巫wū 山 •飒sà 飒
多音字
[mēng ] 欺骗:~骗。~哄。~事。 欺上~下。

《对子歌》

《对子歌》

《对子歌》《对子歌》全文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

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

《茅亭客话》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中国最早的对子。

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子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大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

明代对子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之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本人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清代是对子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如吴敬梓作的提示人生哲理的:“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冯玉祥将军送给理发铺的:“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对镜?国仇未报,负此头颅为人!”中国青年反对帝国主义“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刁难的“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等等,不再赘述。

发花虾对蟹,绮对纱。

晚景对朝霞。

荒芜对杂乱,苦菜对甜瓜。

稀落落,密麻麻。

翠鸟对乌鸦。

崖畔急收马,汛头速放闸。

良邻善士休奸诈,益友亲朋勿狡猾。

野草重生,积虑处胸心思怨;东山再起,深谋远略浪淘沙。

耙对镐,铲对叉。

致富对发家。

莺歌对燕舞,美酒对浓茶。

风飒飒,鹊喳喳。

异草对奇葩。

莺唱勤劳第,树荫和睦家。

笔写春秋新日月,情滋爱恋话桑麻。

绿地怀春,万里飔弹开放曲;黄葵向日,千秋业盛革新花。

梭坡愁对乐,雁对鸽。

别墅对轿车。

偏长对超短,半裸对全遮。

禾瑟瑟,柳娜娜。

呼啸对吟哦。

心闲亲笔墨,室雅会姮娥。

仁慈处世仇敌少,和善持家孝子多。

风流人物,寰清鸟语歌环保;浪漫乾坤,宇净花香赖禹德。

拖对拽,逮对捉。

逃走对摆脱。

藏拙对弄巧,菽粟对布帛。

功赫赫,业焯焯。

生动对活泼。

施淫思项羽,悔过效廉颇。

总比金颗经冶炼,常如玉器耐琢磨。

举世欢声,体态轻盈歌缭绕;全民健美,身心舒坦舞婆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 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结鸣蛩(qióng)。衔泥双 紫燕,课蜜几黄蜂。【“课蜜”是采蜜,语出“中林宴做人不知,野鹿衔花蜂课
蜜”。燕子衔泥筑巢,黄蜂酿蜜存食,呈现出小动物们忙碌却又生机勃勃的生活氛围。】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 里路;巫山雨洗,嵯(cuó)峨十二危峰.【上联暗含韩湘子,下联
冯妇其实是一个男人的名字,能空手打虎,后来他做了善士,发誓不再杀生。然而有一天,他来
到野外,见众人正在围捕一只虎,可是没有人敢冲上前。冯妇于是忍不住下车,捋起袖子,要去打虎。 众人笑话他说话不算数,于是用“再作冯妇”指重操旧业。春秋时期,楚国的叶公自称非常喜欢龙。 他吃饭的碗上画着龙,睡觉的被褥上绣着龙,连门窗、廊柱上都刻满了龙。后来天上的真龙听说后去 拜访他时,叶公却吓得魂飞魄散、抱头鼠窜。以后,人们就讽刺那些只是口头上说喜欢,言行却不一 致的行为为“叶公好龙”。 3.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一)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前半句是一字对,后半句是 二字对】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 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 【通过颜色的对比,渲染了美好的自然界现象,而且对仗非常工整】 女二星河左右,参(shēn)商两曜(yào) 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飒飒,是拟声
与对子有关的故事: 1.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参星在西方,商星在东方,两颗星从来都不碰面,所以杜甫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诗
句。在中国古代有这样的传说:远古时候,高辛氏王的两个儿子不和,天天动武打架;高辛氏没办法, 只好把大儿子调去商丘,主商星,小儿子调去大夏,主参星,从此二人不再相见。因此人们也把意见 不合叫“意见参商”。 2.冯妇虎,叶公龙

风霜雨雪 春夏秋冬
子 歌 二
莺歌燕舞 绿竹苍松
暗含巫山神女,是一个神话对。同时又运用了韩愈的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 不前”。这副对联通过简短的20个字,描绘出秦岭的高大绵延和巫山的高耸巍峨,对仗工 整,意境对称和谐。】
读对子歌,写出相对的词语:
天-秋-雷隐隐--
赤日-暮鼓—
拓展与交流 1、将下面字填入对联中 丰年 新岁 门 户 夜 朝 上联:东风迎( ) 下联:瑞雪兆( ) 上联:昨( )春风入( ) 下联 今( )喜气盈( ) 2、对一对: 斗鸡山上( 山鸡斗 ) 龙隐洞中( 洞隐龙 )
qiónɡ shēn yào dǒu 苍穹 参商 曜 斗 戍shù旅 朔shuò雪
穹qiónɡ 莺yīnɡ恰恰 雁 雍雍 迢tiáo递
嵯cúo峨é 巫山 飒sà飒
多音字
mēng
蒙 méng
měng
蒙人 蒙眬 蒙古
sāi
塞 sài

赛车 塞外 阻塞
1、理解下列词语
苍穹:苍天,天空。
河:银河。
霁:雨或雪停止,天色放晴。 斗:北斗七星。
词,形容风、雨声;朔雪,指北方的雪。寒冷、艰苦之意扑面而来,给人以 深深的寒意。】
注意:关于对对子是不是只有一字对和
二字对呢?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1、当然不是只有一字对和二字对,例如 课文中的“飒飒寒霜”对“漫漫朔雪”,就是 四字对。
2、①字数相同,长短相等 ②一 句中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 对③意思和意境上对称和谐。
这副对联既有星星对——参商(参星和商星)对牛女(牵牛星和织女星)、 曜(日、月、星都叫曜)对星、斗(北斗)对河(银河);又有数字对——两 对二;还有方位对——西东对左右。一左一右,一西一东,位置的变化使句子 读起来充满动感与情趣。
(2)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 危峰。
这副对联有地名对:巫山对秦岭;天文对:雨对云;动词对: 洗对横;形容词对:嵯峨对迢递;危(高)对远;数字对:十二 对八千;地理对:峰对路。此外,上下联暗含了神话传说,上联 是韩湘子,下联是巫山神女,是神话对。
榆树市八号镇建民村小:王秀春
对子歌二首
(一)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 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 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shēn)商两曜(yào)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 翁。
(二)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 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结鸣蛩(qióng)。衔 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 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里路;巫山雨洗,嵯(cuó) 峨十二危峰.
传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是唐代大诗人韩愈的侄儿,从小学道,流落他乡。很多年以后回到家
乡,正巧碰上韩愈过生日,韩愈很生气,批评他不好好学习,到处流浪。韩湘子说:“今天是您的生 日,请不要发怒,我是特意来祝寿的,让我给您表演一下我所学到的小法术吧。”话音刚落,只见大 厅上瞬间开出两朵很大的绿色花,每瓣上都写着字,韩愈读过去,发现是两句话:“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韩愈因为得罪了皇帝被贬谪到八千里外的潮州,他越过 秦岭,艰辛前行。途中遇雪,他停住客店里,韩湘子冒雪前来,说:“您还记得当年我为您开出的顷 刻花吗?花上的对联还记得吗?”韩愈询问当地地名,才知道就是蓝关,感叹不已,于是相信韩湘子 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其实传说是附会而来,韩愈有侄孙叫韩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是韩愈被贬潮州,至蓝关时给韩湘的赠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名句。巫山十二峰是长江三峡 中巫峡最负盛名的景观,相传王母娘娘的女儿神女瑶姬带着11个姐妹下凡,来到巫山后,正遇大禹治 水。她们帮助大禹斩杀了兴风作怪的12条蛟龙,治好了洪水。
曜:日、月、星都叫曜。
牛女:牵牛、织女二星。
戍:军队驻守。
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戍旅:守边塞的兵卒。 朔:北方。
参商:参星和商星,二者声。
雍雍:雁鸣声。
迢递:遥远。
嵯峨:山高的样子。
危:高。
2.重点句段
(1)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