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例题习题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例题习题

rbe
若旁路电容同时使 Re/ =0、 Re =0,则电压放大倍数为
& = A u
Uo Ui
. .
=−
′ β ⋅ RL
rbe
=−
50 × (6 // 6) × 103 1.85 × 103
≈ −81
由此可见 Re 的存在使放大倍数下降很多。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 Ri = Rb1 // Rb 2 //[ rbe + (1 + β ) Re ] = 60 // 20 //[1.85 + (1 + 50) × 0.3] ≈ 8 kΩ 若无 Re,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Ri = Rb1 // Rb 2 // rbe = 1.65 kΩ,故 Re 的存在提 高了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 & & 0.66 × 103 & = U o = Uo ⋅ Ui = A & ⋅ Ri = −120 × A ≈ −111.5 us u • 3 & • U Rs + Ri ( 0 . 05 + 0 . 66 ) × 10 i Us Us
若 Rs=500 Ω,RL=8.2 kΩ,则该放大器源电压增益为
IC =
U CC U CE 12 U CE − = − 3 3 Rc Rc
iC / mA
4 3 2 1 0
2 4 6 8
100 75
当 UCE=0 时,IC=4mA;当 IC=0 时,UCE=12V,在如例 3-1 图所示的输 出特性上作出这条直线。 再由直流通路得 U − U BE 12 − 0.7 I B = CC = ≈ 51μA Rb 220 × 103 故直流负载线与 IB=51μA 相对应的输出特性 的交点即为静态工作点 Q,由图得 IC=2mA, UCE=6V。 (2) 当 UCE=3V 时, 则由直流通路可得集电极 电流为 U − U CE 12 − 3 = I C = CC = 3 mA Rc 3 × 103 U CC − U BE I C 3 I = = = = 75 μA 于是,基极电流为 B Rb β 40 U − U BE 12 − 0.7 Rb = CC = = 150.1 kΩ 故 IB 75 × 10 − 6 可采用 150 kΩ 标称电阻。 (3)若使 IC=1.5mA,则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解答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1 两同频率的正弦电压,V t u V t u )60cos(4,)30sin(1021︒+=︒+-=ωω,求出它们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解:将两正弦电压写成标准形式V t u )18030sin(101︒+︒+=ω V t u )9060sin(42︒+︒+=ω,其有效值为V U 07.72101==,V U 83.2242== ︒=︒-︒=150,15021021ϕϕ或︒=-=∆6021ϕϕϕ3.2 已知相量21421321,,322,232A A A A A A j A j A ⋅=+=++=+=,试写出它们的极坐标表示式。

解: ︒∠=⋅=⎪⎪⎭⎫⎝⎛+=︒304421234301j e j A ︒∠=⎪⎪⎭⎫ ⎝⎛+=604232142j A312232(21)(1)45A A A j j =+=+++=+=∠︒ 412443060169016A A A j =⋅=⨯∠︒+︒=∠︒=3.3 已知两电流 A t i A t i )45314cos(5,)30314sin(221︒+=︒+=,若21i i i +=,求i并画出相图。

解:A t i )9045314sin(52︒+︒+=,两电流的幅值相量为 1230m I A =∠︒,A I m︒∠=13552 总电流幅值相量为)135sin 135(cos 5)30sin 30(cos 221︒+︒+︒+︒=+=j j I I I mm m ︒∠=+-=++-=11285.453.480.1)2251(2253j jA t t i )112314sin(85.4)(︒+= 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3.4 某二端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相量为V 120220︒∠=U ,电流相量为A I︒∠=305 ,f=50H Z ,试确定元件的种类,并确定参数值。

解:元件的阻抗为449044305120220j IU Z =︒∠=︒∠︒∠==元件是电感,44=L ω,H L 14.05024444=⨯==πω3.5 有一10μF 的电容,其端电压为V )60314sin(2220︒+=t u ,求流过电容的电流i 无功功率Q 和平均储能W C ,画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模拟电⼦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3-1 选择填空(只填a 、b 、c 、d)(1)直接耦合放⼤电路能放⼤,阻容耦合放⼤电路能放⼤。

(a.直流信号,b.交流信号,c.交、直流信号)(2)阻容耦合与直接耦合的多级放⼤电路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是。

(a.所放⼤的信号不同,b.交流通路不同,c.直流通路不同)(3)因为阻容耦合电路 (a1.各级Q 点互相独⽴,b1.Q 点互相影响,c1.各级Au 互不影响,d1.Au 互相影响),所以这类电路 (a2.温漂⼩,b2.能放⼤直流信号,c2.放⼤倍数稳定),但是 (a3.温漂⼤,b3.不能放⼤直流信号,c3.放⼤倍数不稳定)。

⽬的复习概念。

解 (1)a 、b 、c ,b 。

(2)a 、c 。

(3)a1,a2,b3。

3-2 如图题3-2所⽰两级阻容耦合放⼤电路中,三极管的β均为100,be1 5.3k Ωr =,be26k Ωr =,S 20k ΩR =,b 1.5M ΩR =,e17.5k ΩR =,b2130k ΩR =,b2291k ΩR =,e2 5.1k ΩR =,c212k ΩR =,1310µF C C ==,230µF C =,e 50µF C =,C C V =12 V 。

图题3-2(a)放⼤电路;(b)等效电路(答案)(1)求i r 和o r ;(2)分别求出当L R =∞和L 3.6k ΩR =时的S u A 。

⽬的练习画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并利⽤等效电路求电路的交流参数。

分析第⼀级是共集电路,第⼆级是分压供偏式⼯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1V 、2V 均为NPN 管。

解 (1)求交流参数之前先画出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题3-2(b)所⽰。

注意图中各级电流⽅向及电压极性均为实际。

第⼀级中b1I 的⽅向受输⼊信号i U 极性的控制,⽽与1V 的导电类型(NPN 还是PNP)⽆关,i U 上正下负,因此b1I 向⾥流,输出电压o1U 与i U 极性相同;第⼆级中b 2I 的⽅向受o1U 极性的控制,o1U 上正下负,因此b 2I 向⾥流,也与2V 的导电类型⽆关,或者根据c1I 的⽅向(由1c 流向1e )也能确定b 2I 的⽅向是向⾥流。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 习题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 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习题与答案3.1 问答题:1.什么是反馈?答:在电子线路中,把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以某种方式反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的过程。

2.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正、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正反馈:反馈回输人端的信号加强原输入端的信号,多用于振荡电路。

负反馈: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削弱原输入端的信号,使放大倍数下降,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反馈极性的判断,通常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别。

通常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增加量时.我们定义其为正极性,用“+”表示。

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减少量时,我们定义其为负极性,用“-”表示。

首先假定输入信号某一瞬时的极性,一般都假设为正极性.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各级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变化关系,导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通过反馈通路确定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由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判别净输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凡是增强为正反馈,减弱为负反馈。

3.什么是电压负反馈?什么是电流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根据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的判别方法,通常采用输出端短路法,方法是将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时,使输出电压等于零,如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如反馈信号仍能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这是因为电压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如输出电压为零,则反馈信号也为零;而电流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只有当输出电流为零时,反馈信号才为零,因此,在将负载交流短路后,反馈信号不为零。

4.什么是串联负反馈?什么是并联负反馈?如何判断?答: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输入端的是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是负反馈。

判断反馈的极性,要采用瞬时极性法。

3.2 填空题:1.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直流负反馈;如果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希望扩展频带,可以引入交流负反馈;如果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如果降低输比电阻,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习题及实验指导答案 第二版》第1章 直流电路一、填 空 题1.4.1 与之联接的外电路;1.4.2 1-n ,)1(--n b ;1.4.3 不变;1.4.4 21W ,负载;1.4.5 Ω1.65A , ; 1.4.6 1A 3A , ; 1.4.7 3213212)(3)23(R R R R R R R +++=; 1.4.8 1A ;1.4.9 Ω4.0,A 5.12;1.4.10 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1.4.11 3A ;1.4.12 3A ;1.4.13 Ω2;1.4.14 15V ,Ω5.4;1.4.15 V 6S =U 。

二、单 项 选 择 题1.4.16 C ; 1.4.17 B ; 1.4.18 D ; 1.4.19 A ;1.4.20 A ; 1.4.21 C ; 1.4.22 B ; 1.4.23 D 。

第2章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一、填 空 题2.4.1 短路,开路;2.4.2 零输入响应;2.4.3 短路,开路;2.4.4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2.4.5 越慢;2.4.6 换路瞬间;2.4.7 三角波;2.4.8 s 05.0,k Ω25; 2.4.9 C R R R R 3232+; 2.4.10 mA 1,V 2。

二、单 项 选 择 题2.4.11 B ; 2.4.12 D ; 2.4.13 B ;2.4.14 D ; 2.4.15 B ; 2.4.16 C 。

第3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一、填 空 题3.4.1 ︒300.02s A 10, , ; 3.4.2 V )13.532sin(25)(︒+=t t u ;3.4.3 容性, A 44;3.4.4 10V ,2V3.4.5 相同;3.4.6 V 30,20V ;3.4.7 A 44,W 7744;3.4.8 A 5;3.4.9 减小、不变、提高;3.4.10 F 7.87μ;3.4.11 20kVA ,12kvar -;3.4.12 不变、增加、减少;3.4.13 电阻性,电容性; 3.4.14 LC π21,阻抗,电流;3.4.15 1rad/s ,4;3.4.16 Ω10;3.4.17 P L U U =,P L 3I I =,︒-30; 3.4.18 P L 3U U =,P L I I =,超前。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第3章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第3章答案

第三章交流-交流变换器习题解答3-1. 在交流调压电路中,采用相位控制和通断控制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通断控制适用于大惯性负载?答:相位控制:优点:输出电压平滑变化。

缺点:含有较严重的谐波分量通断控制:优点:电路简单,功率因数高。

缺点:输出电压或功率调节不平滑。

由于惯性大的负载没有必要对交流电路的每个周期进行频繁的控制,所以可以采用通断控制。

对时间常数比较小负载的工作产生影响。

3-2.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负载阻抗角为30°,问控制角α的有效移相范围有多大?如为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则α的有效移相范围又为多大?答: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负载阻抗角为30°,控制角α的有效移相范围是30°-180°;如为三相交流调压电路,α的有效移相范围是30°-150°。

3-3. 一电阻性负载加热炉由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供电,如α=0°时为输出功率最大值,试求功率为80%,50%时的控制角α。

解:α=0时的输出电压最大,为此时负载电流最大,为因此最大输出功率为输出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的80%时,有:又由化简得αα4.0π-2=sin2由图解法解得α=60°同理,输出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的50%时,有:α=90°3-4.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源电压220V ,电阻负载R=9Ω,当α=30°时,求:(1)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2)晶闸管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3)输出电压波形和晶闸管电压波形。

解:(1)负载上交流电压有效值为负载电流为(2)晶闸管承受的正反向电压最大值是22U ,考虑到2-3倍的安全裕量,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应该为()()V U U TN 933~62223~22==晶闸管流过的电流有效值为 A I I T 17414.12420===考虑到1.5~2倍的安全裕量,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A I I T AV T 67.21~24.1657.12~5.1==3-5. 如图3-35所示为单相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其中V U 2202=,.516.5mH L =,.1Ω=R ,求:(1)触发角的移相范围;(2)负载电流的最大有效值;(3)最大输出功率和功率因数。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答案

习题3-1 场效应管沟道的预夹断和夹断有什么不同? 解:当U DS 增加到U DS =U GS ,即U GD =U GS -U DS = U GS (th )时,漏极附近的耗尽层将合拢,称为预夹断。

预夹断后,沟道仍然存在,夹断点的电场强度大,仍能使多数载流子(电子)作漂移运动,形成漏极电流I DSS 。

若U DS 继续增加,使U DS >U GS -U GS (th ),即U GD <U GS (th )时,耗尽层合拢部分会增加,并自夹断点向源极方向延伸,此时夹断区的电阻越来越大,但漏极电流I D 却基本趋于饱和,不随U DS 的增加而增加。

3-2 如何从转移特性上求g m 值? 解: 利用公式gsdm dU dI g求g m 值。

3-3 场效应管符号中,箭头背向沟道的是什么管?箭头朝向沟道的是什么管? 解:箭头背向沟道的是P 沟道;箭头朝向沟道的是N 沟道。

3-4 结型场效应管的U GS 为什么是反偏电压? 解:若为正偏电压,则在正偏电压作用下,两个PN 结耗尽层将变窄,I D 的大小将不受栅-源电压U GS 控制。

3-5如图3-20所示转移特性曲线,指出场效应管类型。

对于耗尽型管,求U GS (off )、I DSS ;对于增强型管,求U GS (th )。

解:a P 沟道增强型。

U GS (th )=-2Vb P 沟道结型。

U GS (off )=3V 、I DSS =4mA3-6如图3-21所示输出特性曲线,指出场效应管类型。

对于耗尽型管,求U GS (off )、I DSS ;对于增强型管,求U GS (th )。

解:a N 沟道增强型。

U GS (th )=1Vb P 沟道结型。

U GS (off )=1V 、I DSS =1.2mAGS /Va-2 -1 图3-20 习题3-5图 U GS /Vb3-7 如图3-22所示电路,场效应管的U GS (off )=-4V ,I DSS =4mA ;计算静态工作点。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殷瑞祥_习题答案_第1-4章标准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殷瑞祥_习题答案_第1-4章标准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4习B 详解I - I 电BSOW 尼聲讥心 6 V*V^ 9 Veff 識t KR 供电圧Ld/aten 实斥为向U^ -II _6^9 、W; *-- j y 3 A 」 ■代tt 累《锁值.S 示宜li/F 角吁«费甘宙帽復•印 电A 宾杯te 由bd 翱鼻b?.= R/二 3》(-« ) \ = = 5 V.实WJL a 点电 Gitt bA 电也低;*暫1- :电》&»析打;.從升船S 合F 勺打开3«神情&F,求・上咼点齡电«: <A 哪・ ft 科耶,V, H V,二 b.二 220 Vih 制弃J 电崎呻电*为手,V ; : S 22U V • V, % * 0 V .II,«5苗«桥张电納•康»丘信的功事■幷悅«•气Sft •电au •非无W r 负<v 咂滋蓝也悅功•勲负«瞰ft 的功*&冷平«9幻灯片2幻灯片1b-— c■曲| »电Ift 号电子ft 术学月号母1-5 一个《定«为 220 V.IO kW 的电ffl 炉可 S 接fl 220 V.3O kW 的*fe K L*用7如果将它粮鋼220 V,5 kW 的电《上.WaXtoM?«: 一个为220 V.IO kW 的电佩炉可以«鹤220 V.30 kW 的电# t 使用・H 为负《(电®炉〉正常21^房筒》的电压、功率均未«过电》电压.功 *的・定值;但不總接期220 V.5 kW 的电《 I ・凶为英功事耶出电湾氛定功率 J 倍.務导»电懣烧坏.1-6 票电i 只1 kmi W 的电ffi 元件,但手边R 有0 5 W 的 250 n.500 n.75O n.l kC 的电Rl 爹只•怎样连接才16符合《值和功*的•求9K :0.0 5W(n 电!a*联&来即酊.同为这祥总电n 值为(500+ 5oo>n. I kn.jft 足ffl 値耍求;若《设总电tt 为u ・则每个电W 卜的电压为 ¥ •毎个电a 的功卡为W=o 5 W ・电谿的0功幸为島=吕备:《 2X0 5 w=| w ・也同时慣足《求・采取具他方法能}A 足用值《琨但无隆粉时 爲足功华要求,1-7电»如图所示•已»:/< = 2 A.U,«10 V.分W 来理«电植恥和《 »电压》发岀的功率•说朗功率半*关系•M : P,-« -10X2 W= -20 w .电潦»发出功*,fi 电樣{1 = 10*2>^- 20 w.ifejia 取用功奉・5负«:P, + H… = n.电《发岀的功来算于负«取月的功率•电閒中功■ Sir1-8电WJfflffi 所斯■材一电乐U 、为230 V.内W 为肌的««电».n« 根电》为R,的供电喪对负ft 供电,求:(1) 当按人R “时,电«表指示负載电说L = 2 A ・rt 只电&丧孫示电徹龟 压U* -228 V.负載电压17, »224 V.求R •,出 和Ru 的值$(2) 当电祸X*人负«Ru 后•负假电« /u = W A.试求 R…*为参少9 M : <n 2耳迥"■] n4().sTU 丄I I 几HB 1-7車璋糞取ill 第虜丰,畔;55^功辛谴爭#馆,ii-j 赴凶屛呃湍中.己运佔訂严于鹑电功1;申列w W " Uft M H 廨口釣 曲卜筛硯密W W丄的W J 叫I 热"电忒;J M H 閔阳咲 < I :■'口M#1如*孕T A LIII*轴I i 申、・沉《+<芝吐元** 一>_2£ 1 *kb 沖一- '60'V_ 11tV_右--f7|- kt A *h A F 点 pp^v 申料¥ 関V ®sr IIa<S'i 1 NVt A XhzP, *»• 1 "『二的W ■欄震•ftiElB 咸讨屯卓的畫厢方旬WK. 旣以1负険,家刪叩卜, LI <fTJ\ = W : W 購收4£耿》・业山底车 V 兀+» ;比“ W 网;rF 无件rl\ J\・儿• F3 4 I W 40'3 W:i?船■ le?韋屯也41聲【』电A 的賞麻A 料牺卜2 = =2t»就’电* -IM W,电・M) > 3 W 1W» W.fter F\ *尸.卽一如=120 - W03 W 才*.业IB L 嵐型的助泄V 加薛::'屯囱的«巾」匸前密性* 试讣旨备訂眼孤的賞血门:茬辰电鳥構第电址朋离tv 也图I -7験丽.•1 L口匚Z M«懵 til 4冀叭-:Ml\\.i冷 V 25 V *■ 幻灯片3祖…「号 V 巧 V , L — %» = ;00 V'..:严也:L %¥产[输Win■: «岸4卩匀man*VR., - *-警 n ・in n (1) 口 ・0”尼人"2»-|!* IE V-3W¥ [.I, - t\ - ((f, +l«|)Ji -C2M 3" UH V-MB V n ■豈r 鵲Z g(j-J, rj - CID I T91 A-B.?l A R«■井ft 处衣n心» R ⑵-曲般 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两同频率的正弦电压,V t u V t u )60cos(4,)30sin(1021︒+=︒+-=ωω,求出它们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解:将两正弦电压写成标准形式V t u )18030sin(101︒+︒+=ω V t u )9060sin(42︒+︒+=ω,其有效值为V U 07.72101==,V U 83.2242==︒=︒-︒=150,15021021ϕϕ或︒=-=∆6021ϕϕϕ已知相量21421321,,322,232A A A A A A j A j A ⋅=+=++=+=,试写出它们的极坐标表示式。

解: ︒∠=⋅=⎪⎪⎭⎫⎝⎛+=︒304421234301j ej A ︒∠=⎪⎪⎭⎫ ⎝⎛+=604232142j A312232(21)(1)45A A A j j =+=+++=+=∠︒ 412443060169016A A A j =⋅=⨯∠︒+︒=∠︒=已知两电流 A t i A t i )45314cos(5,)30314sin(221︒+=︒+=,若21i i i +=,求i 并画出相图。

解:A t i )9045314sin(52︒+︒+=,两电流的幅值相量为 1230m I A =∠︒,A I m︒∠=13552 总电流幅值相量为)135sin 135(cos 5)30sin 30(cos 221︒+︒+︒+︒=+=j j I I I mm m ︒∠=+-=++-=11285.453.480.1)2251(2253j jA t t i )112314sin(85.4)(︒+= 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某二端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相量为V 120220︒∠=U,电流相量为A I ︒∠=305 ,f=50H Z ,试确定元件的种类,并确定参数值。

解:元件的阻抗为449044305120220j IU Z =︒∠=︒∠︒∠==元件是电感,44=L ω,H L 14.05024444=⨯==πω有一10μF 的电容,其端电压为V )60314sin(2220︒+=t u ,求流过电容的电流i 无功功率Q 和平均储能W C ,画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

解:︒∠=60220U ,6113183141010c X C ω-===Ω⨯⨯ A j jX U IC ︒∠=-︒∠=-=15069.031860220 A t t i )150314sin(269.0)(︒+= 电流超前电压90°,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Q C =-UI=-220×=-152Var2621110102200.24222C W CU J -==⨯⨯⨯=一线圈接在120V 的直流电源上,流过的电流为20A ,若接在220V ,50H Z 的交流电源上,流过的电流为22A ,求线圈的电阻R 和电感L 。

解:线圈可看作是电感L 与电阻R 的串联,对直流电,电感的感抗等于0,故电阻为Ω===620120I U R 通以50Hz 的交流电时,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右图所示I jX R I jX I R U U U L L L R )(+=+=+=R j X L+1I 2I X R U L 22+=Ω=-=-=86)22220()(2222R I U X L 80.02525.5314LX L H mH ω====在题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 1和A 2的读数分别为I 1=3A ,I 2=4A , (1)设Z 1=R ,Z 2=-jX C ,则电流表A 0的读数为多少?(2)设Z 1=R ,则Z 2为何种元件、取何值时,才能使A 0的读数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设Z 1=jX L ,则Z 2为何种元件时,才能使A 0的读数为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解:Z 1、Z 2并联,其上电压相同(1)由于Z 1是电阻,Z 2是电容,所以Z 1与Z 2中的电流相位相差90°,故总电流为A 54322=+,A 0读数为5A 。

(2)Z 1、Z 2中电流同相时,总电流最大,因此,Z 2为电阻R 2时,A 0读数最大,最大电流是7A ,且满足RI 1=R 2I 2,因此R R I I R 43212==(3)Z 1、Z 2中电流反相时,总电流最小,现Z 1为电感,则Z 2为容抗为X C 的电容时,A 0读数最小,最小电流是1A ,且满足3X L =4X C ,因此L C X X 43=在题图所示的电路中,I 1=5A ,I 2=52A ,U=220V ,R =X L ,求X C 、X L 、R 和I 。

题3.7图RL 题3.8图2解:由于R=X L ,故2I 滞后︒45U ,各电压电流的相量图如图所示。

由于I 1=I 2sin45º,所以I 1、I 2和I 构成直角三角形。

U与I 同相,且I=I 1=5A 。

Ω===4452201I U X C ,24425220222===+I U X R L Ω===22244L X R在题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 1=R 2=10Ω,L=,C=318μF ,f=50H Z ,U=10V ,求各支路电流、总电流及电容电压。

解:X L =ωL=314××10-3=10Ω,6111031431810C X C ω-===Ω⨯⨯ 电路的总阻抗Z=(R 1+jX L )||(R 2-jX C ) =Ω=-++-+1010101010)1010)(1010(j j j j设V U︒∠=010 ,则 A Z U I ︒∠==01, A j jX R U I L ︒-∠=+︒∠=+=4522101001011A j jX R U I C ︒∠=-︒∠=-=4522101001022V j I jX U C C ︒-∠=︒∠⨯-=-=45254522102阻抗Z 1=1+j Ω,Z 2=3-j Ω并联后与Z 3=Ω串联。

求整个电路的等效阻抗和等效导纳。

若接在V 3010︒∠=U的电源上,求各支路电流,并画出相量图。

解:等效阻抗Ω=-+-++-+=+=25.0131)3)(1(||321j jj j j Z Z Z Z2题3.9图2CU +-等效导纳S ZY 5.01==接上电源后︒∠=︒∠==30523010Z U I A j IZ Z Z I ︒∠=︒∠⨯-=+=6.1195.3305432121A j I Z Z Z I ︒∠=︒∠⨯+=+=7577.1305412112电压、电流相量图如图所示。

在题图所示的移相电路中,若C=μF ,输入电压为V 314sin 241t u =,欲使输出电压超前输入电压︒30,求R 的值并求出2U 。

解:4611103140.31810C X C ω-===Ω⨯⨯ 由分压公式得11210000U j R R U jX R R U C -=-= 欲使2U 超前︒301U ,复数R-j10000的辐角应为-30°,即 ︒=3010000RarctgΩ=Ω=︒=k tg R 3.1731030100004 V j U ︒∠=︒∠⋅-=303204103103104442已知阻抗Z 1=2+j3Ω和Z 2=4+j5Ω相串联,求等效串联组合电路和等效并联组合电路,确定各元件的值。

设ω=10rad/s 。

解:Z=Z 1+Z 2=6+j8Ω,等效串联组合电路参数为R=6Ω,X=8Ω电抗元件为电感,mH H X L L5.250255.03148====ω题3.11图等效并联组合电路参数S X R R G 06.08662222=+=+=,Ω==7.161G R S XR X B 08.022-=+-=, 电抗元件为电感,mH H B L 8.390398.008.031411==⨯==ω在题图所示电路中,U=20V ,I 1=I 2=2A ,u 与i 同相, 求I 、R 、X C 和X L 。

解:1I 与2I 相位相差90°,故I ==,由I 1=I 2得,I 超前CU 45°,由于U 与I 同相,而L U 垂直I ,所以L U 垂直U ,又 U =L U +C U ,所以U 、LU 、C U 构成直角三角形,相量图如图所示。

V U U C 2202==,V U U L 20==,Ω===21022202I U X C C ,Ω==2101I U R C Ω===252220I U X L L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图所示电路中的abU ,已知A I V U SS ︒∠=︒∠=010,9020 。

解:等效电路如图所示V V j j j j j j j U ab︒∠==⨯-+---=901501505252)20(10题3.14图S-j X C题3.13图2求题图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

解:(a )由弥尔曼定理可得101010(10100)11105OCj U j V j j +==--+- 1010||(5)(1010)O Z j j j =+-=-Ω(b )ab 端开路时,A j j I 0166606∠=-+︒∠=,故V j I j I U OC)66()6(6-=⋅-+= 用短路电流法求等效阻抗,电路如图所示,对大回路有:︒∠=-+066)66(I Ij , jA I -= ,A j I I C ︒∠=-=0166 , A j I I I CSC )1(-=+= 6661OC O SCU j Z j I -===Ω-求题图所示电桥的平衡条件。

解:由电桥平衡条件公式得)1()1||(332441C j R R C j R R ωω+⋅=⋅33331443344424334444441111111R R j C j C R C R R j R R C j R R R C C R j C j R C R j C ωωωωωωω++⎛⎫===+-+ ⎪⎝⎭++j10Ω10Ω题3.15图ab baj6 baSCI由复数运算规则得314243R R C R R C =+ 34431C C R R ω=ω,即43431C C R R =ω题图所示电路中,V U S ︒∠=010 ,A I S︒∠=452 ,用叠加定理求I 。

解:SU单独作用时 A j j U IS25010555=︒∠=-+='S I 单独作用时,由分流公式得55552452905555Sj j I I A j j ++''=⨯=⨯∠︒=∠︒+- A j I I I︒∠=+=''+'=452222题图所示电路中,I S =10A ,ω=5000rad/s ,R 1=R 2=10Ω,C=10μF ,μ=,求电阻R 2中的电流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