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安排讲解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技实验课程安排

幼儿园科技实验课程安排

幼儿园科技实验课程安排1. 课程简介科技实验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实验,幼儿将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2.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实验能力•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3. 课程内容3.1 实验1:水的三态变化•目标:通过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让幼儿了解物质状态的改变及原因。

•过程:–讲解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变过程。

–准备冰块、水和水蒸气等实验材料。

–让幼儿通过实验瓶、冰、温水、蒸气等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

–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

3.2 实验2:电路的搭建•目标:通过搭建简单电路,让幼儿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组成。

•过程:–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引入电源、导线、灯泡等基础元件。

–准备电池、导线、灯泡等实验材料。

–让幼儿根据示例图搭建简单的电路。

–引导幼儿观察电流的流动和灯泡的亮灭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3 实验3:光的折射•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让幼儿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过程:–讲解光的传播和折射的基本原理。

–准备玻璃棱镜、水、手电筒等实验材料。

–让幼儿观察光在空气中和玻璃棱镜中的传播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

3.4 实验4:风力小车•目标:通过制作风力小车,让幼儿学习风的传播和利用。

•过程:–讲解风的形成原理和传播方式。

–准备纸、塑料杯、气球等实验材料。

–让幼儿制作风力小车并进行实验。

–引导幼儿观察小车在风力下的运动情况,并进行探究讨论。

4. 课程安排•第1周: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第2周:电路的搭建实验•第3周:光的折射实验•第4周:风力小车实验课程时间:每周一次,每次实验课程时间为1小时。

5. 教学方法•讲解:通过生动的讲解,向幼儿介绍实验的背景知识和基本原理。

•实验操作:让幼儿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年级科学实验课程安排

七年级科学实验课程安排

七年级科学实验课程安排实验课程安排七年级科学课程实验是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七年级科学实验课程的安排。

一、实验课程介绍科学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在七年级的实验课程中,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的实验内容。

1. 物理实验物理实验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其中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等方面的实验。

通过力学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运动的变化等内容;光学实验则帮助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电学实验则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概念。

2.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在七年级的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学习到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和实验室安全等内容。

例如,通过进行酸碱指示剂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了解指示剂对酸碱的检测作用。

3. 生物实验生物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七年级的生物实验内容包括植物与环境关系、动物的特征等。

例如,通过进行植物生长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光照、水分和温度等对植物的重要性。

二、实验课程安排七年级的实验课程按照科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实验目标来安排。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实验课程安排:1. 第一学期在第一学期的物理实验课程中,安排了力学和光学方面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关于物体的平衡实验,让学生了解平衡的条件和物体的稳定性;第二个实验是光的反射实验,让学生探索光的反射规律。

在化学实验课程中,学生将进行物质溶解实验,了解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和反应速率。

生物实验课程中,首先进行了植物的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状况。

2. 第二学期在第二学期的物理实验课程中,安排了电学方面的实验。

教师教学实验课安排

教师教学实验课安排

教师教学实验课安排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然而,安排一堂成功的实验课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充分的准备和设计。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介绍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实验课。

一、为什么进行实验课实验课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使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进行实验课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确定实验课的主题在进行实验课之前,教师首先需要确定实验课的主题。

主题应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实验的主题。

三、制定实验目标在确定实验主题之后,教师需要制定实验的目标。

实验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一致,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课程要求。

实验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方面,具体的目标可以根据实验的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

四、选择实验方法和材料根据实验课的主题和目标,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实验方法和材料。

实验方法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实验目标,同时又要符合实验条件和安全要求。

选择实验材料时,教师需要考虑材料的易获取性和实用性,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五、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时间实验课的时间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

一般来说,实验课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使学生疲劳和失去兴趣。

如果实验内容比较多,可以将实验分为几个步骤,分别在不同的课时中进行。

六、分组和分工为了使实验课更加有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给予每个小组不同的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实验效率。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来分工,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他们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实验教学安排(排课)操作说明

实验教学安排(排课)操作说明

实验教学安排(排课)操作说明1、实验课表课表是实验管理系统“教学安排”模块的主要工作成果,它包含了时间、地点、指导老师、实验技术人员、学生(人数及名单)、实验项目等信息。

一条记录表示一批,如图中红框表示是该选课班模块1的第一次第二批实验的课表,表中不同的批可能同时同地,甚至可能还是同一指导老师,因此其含义与理论课课表中的一条记录含义不同;任意两批的学生和时间不能都相同(即不允许任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两个不同的学习内容)。

提示的冲突可能是假冲突。

2、课表模型为满足实验排课的需要,课表采用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模块”、“次”及“批”的三维模型。

因此,排课的主要操作分为“分模块”、“分次”及“分批”,后者依赖前者,即对“项目”分“模块”、对“模块”分“次”、对“次”分“批”。

正确认识课表模型有助于掌握排课的具体操作。

1)模块:指将某选课班的实验项目划分成若干模块。

若某个实验项目是所有实验者(学生)均需要完成的, 那么这个实验项目就构成一个模块,即“单项目模块”;若存在不是所有实验者(学生)都要完成的实验项目,那么这些实验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组成“多项目模块”。

因此,每个实验项目必且仅属于一个模块,但一个模块可以包含多个实验项目。

在排课时,每个选课班还可创建一个不包含任何项目的“非项目模块”。

一般情况下,考虑使用“单项目模块”;自选项目时,考虑使用“多项目模块”;非项目的实验室上课,使用“非项目模块”。

模块无先后次序。

2)次:指为某个模块的实验安排若干次实验课。

分次的原因主要是该模块的实验项目所需课时较多,无法在一次课内完成。

例如:8课时的实验项目往往需要安排4次2课时的课(即分次次数为4),也可以是2次2课时和1次4课时(即分次次数为3)。

一般而言,为完成一个模块的实验任务,每个学生的上课次数等于该模块的分次次数;实验指导老师和技术人员的授课次数=分次次数×分批批数。

同模块内的“次”有先后次序。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如何安排实验课堂的时间和空间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如何安排实验课堂的时间和空间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如何安排实验课堂的时间和空
间》
幼儿园中班的科学实验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孩子们能够亲自参与,发现自然规律,培养观察、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如何安排实验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幼儿园中班的实验课堂时间应该适当安排,不要过长或过短。

通常建议在30至45分钟之间,这样孩子们可以充分参与实验,不至于让他们感到疲倦或无聊。

同时,在实验开始前,需要让孩子们清楚知道实验的目的和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其次,实验课堂的空间也需要合理规划。

幼儿园中班的教室空间相对较小,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方。

比如,需要用水的实验可以在洗手池旁边进行;需要用电的实验可以在插座旁边操作;需要大面积活动的实验可以在室外进行。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教室内的整洁和安全,避免孩子们发生意外。

最后,幼儿园中班的实验课堂需要有足够的实验材料和工具,这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对他们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总之,幼儿园中班的实验课堂是孩子们接触科学的重要途径。

合理安排实验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和工具,让孩子们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和乐趣,也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实验课程安排方案

学校实验课程安排方案

学校实验课程安排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日益多样化和丰富化。

除了基础学科的教学,实验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本文将从选课原则、实施方法、实验设备和实验课程评估等多个方面,探讨学校实验课程的安排方案。

一、选课原则学校实验课程的安排应该遵循一定的选课原则,以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实验课程应该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特长。

其次,实验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

最后,选课原则还包括平衡课程设置,避免过度侧重某一学科,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教育。

二、实施方法学校实验课程的实施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需求。

首先,可以采用实验室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锻炼实验技能。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体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此外,还可以结合虚拟实验和模拟实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实验效果。

三、实验设备学校实验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适当的实验设备。

首先,学校应该投入足够的资金,更新实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功能齐全和安全性。

其次,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共享实验设备资源,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以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

四、实验课程评估实验课程的评估应该在课程设计前就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和实验效果等多个方面。

首先,实验报告可以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实验成绩可以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术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最后,实验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来评估。

五、化学实验课程在实验课程中,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化学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实践科学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课程可以包括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离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多个方面。

医学美容试验室实训项目安排

医学美容试验室实训项目安排

实验项目细则实验一:香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皂化反应原理及肥皂的制备方法;2、掌握普通回流装置的安装与操作方法;3、熟悉盐析原理,熟练掌握沉。

二、实验原理动物脂肪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与碱性溶液共热下,可使油脂的酯基发生水解反应(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即肥皂)以及丙三醇(甘油)。

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溶解度较大的无机盐,以降低水对有机酸盐(肥皂)的溶解作用,可使肥皂较为完全地从溶液中析出(盐析),从而分离出肥皂和甘油。

三、实验主要仪器与用品仪器:150及300mL烧杯各一个,玻棒。

用品:猪油(或其他动植物脂或油),NaOH, 95%酒精,饱和食盐水。

四、实训步骤(1)在150mL烧杯里,盛6g猪油和5mL 95%的酒精,然后加10mL40%的NaOH溶液。

用玻棒搅拌,使其溶解(必要时可用微火加热)。

(2)水浴中,并不断用玻璃捧搅拌。

在加热过程中,倘若酒精和水被蒸发而减少应随时补充,以保持原有体积。

为此可预先配制酒精和水的混合液(1:1) 20mL,以备添加。

(3)加热约20min后,皂化反应基本完全。

若须检验,可用玻棒取出几滴试样放入试管,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5〜6mL,加热振荡。

静置时,有油脂分出,说明皂化不完全,可滴加碱液继续皂化。

(4)将20mL热的蒸馏水慢慢加到皂化完全的粘稠液中,搅拌使它们互溶。

然后将该粘稠液慢慢倒入盛入150mL热的饱和食盐溶液中,边加边搅拌。

静置后,肥皂便盐析上浮,待肥皂全部析出、凝固后可用玻棒取出,肥皂即制成。

五、实验思考:请简述皂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实验二:香水的制备一、实验目的了解并熟悉香水的制备过程二、实验用具高档香水中香料含量一股在15%以上,最高可达30%。

多选用天然植物的花和果的芳香油以及动物香料(例如:麝香、灵猫香等)来配制,低档香水多以人造香料来配制,香料含量一般在5%以上花露水主要成分:无水乙醇5mL,纯净水45mL,柠檬草精油2滴,薄荷精油1滴。

化学实验基础初中讲解教案

化学实验基础初中讲解教案

化学实验基础初中讲解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材料:
1. 烧杯
2. 试管
3. 酒精灯
4. 草酸钠
5. 盐酸
6. 碱性溶液
7. 酸性溶液
8. 红色、蓝色指示剂
三、实验步骤:
1. 将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草酸钠溶液。

2. 按比例在试管中混合盐酸和碱性溶液,形成化学反应。

3. 将试管倾斜,并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溶液。

4. 观察试管中的变化,记录下产生的气体、颜色变化等现象。

5. 使用红色、蓝色指示剂进行酸性、碱性的检验,确认反应产生的物质特性。

四、实验内容:
1. 草酸钠与盐酸的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 碱性溶液与酸性溶液的中和反应。

五、实验原理:
1.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发生物质变化的过程。

2.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后,酸碱的性质被中和,生成盐和水。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技能与观察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在实验后进行实验总结与结果分析,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以上为化学实验基础初中讲解教案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愿本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学习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GL for Windows软件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梯形图的录入: 1.设备选项中的“PLC类型”一项要选择“MK_H”中的“30”
型,否则将无法与我们的PLC设备连机调试。 2.编程语言任选:梯形图或指令。 3.梯形图的录入: ①垂直线的删除:将框放于垂直线右侧击Backspace ②水平线及元件的删除:将框放在该件上,击Delete ③光标平时放在箭头上 ④用编辑菜单做插入行、删除行 ⑤行有颜色,说明有错误或有断开的地方,白色是正确的 ⑥END:用工具按钮,输入END ⑦定时器:用工具按钮,输入例如:TON T000 010 ⑧计数器:用工具按钮,输入例如:CTU C000 020
一、实验目的
1.学习MASTER—K30 PLC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2.学习KGL_Win软件。 PLC控制程序设计初步。
二、实验要求
设计PLC程序控制十字路口的红绿黄三色信号灯,并通过交 通信号灯实验板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控制要求是: 1.开机东西主干道绿灯亮。 2.南北向红灯亮15秒,同时东西向绿灯亮10秒后黄灯亮
五、思考题
1.在图2中,线路是如何实现电气互锁的? 2.为什么图1主回路只串联两只发热元件?以星行连接的
负载为例,没有串联发热元件的一项发生过载时,是否也能 得到保护? 3.热继电器是否也能起到短路保护? 4.若在实验中发生故障,画出故障线路,分析故障原因。
实验二 交通信号灯控制(实物)
1.看懂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和定子三相绕组六根引出线在接 线盒中的排列方式;
2.根据电动机铭牌要求和电源电压,能正确连接定子绕组(Y形或 Δ形);
3.了解复式按钮、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等几种常用控制电器的 结构,并熟悉它们的接用方法;
4.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点动和正反转 控制线路工作原理、接线方式、操作方法及各环节作用的理解和掌 握,明确自锁和互锁的作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
主电路通过由组态王设计的计算机仿真动画界面提供,主电 路连线在计算机仿真界面上完成。
实验三 组态王软件的应用 ——电动机控制仿真
控制电路:
控制按钮—>PLC输入触点—>PLC控制程序(梯形 图)—>PLC输出触点—>正(反)转接触器线圈,正(反) 转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控制线路用220V单相电 源—>PLC输出公共触点。
注意用电安全,交通信号灯实验板上任何导线绝对不允许连接到 PLC板上的输入端的任何接线柱上,交通信号灯实验板通电前需 经教师批准,断开电源后拆除有关导线。
实验三 组态王软件的应用 ——电动机控制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组态王软件的应用。 2.进一步学习PLC控制程序设计。 三、实验要求 由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方法如下: 主电路: 三相电源—>正转接触器主触点(反转接触器主触点)—>
KGL for Windows软件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运行 梯形图程序录入到微机后,要下载到
PLC中,才能运行调试 在线→连机/下载/运行/监控 三、在组态仿真实验 录入梯形图程序后保存,关闭之后,再进
组态King→程序
实验二 交通信号灯控制(实物)
四、实验步骤
1.梯形图的程序输入(练习基本逻辑、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使电动机停转,然后重新合上实验装置上的三相开关Q,不按SB2按钮, 观察电动机是否会自行启动。 (4)电动机的正反转实验:拉开实验装置上的三相开关Q,将电动机 定子绕组的三根电源线中任意两根的一头对调,再合上实验装置上的三 相开关Q,重新启动电动机,观察电动机是否改变了转向。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熟悉实验装置上的电源开关、交流接触器、按钮等器件接线端位置。 2.按图1和图2接线,进行如下实验: (1)点动实验:不接KM的自锁触点,按SB2。 (2)直接启动及停车试验:接上KM的自锁触点,启动按SB2,停车
按SB1。 (3)欠压保护实验:电动机启动后,拉开实验装置上的三相开关Q,
2.在KGL_Win中输入程序,并脱负载连机调试,检查程序的 正确性。
3.将PLC板输出端相关的接线柱与交通信号灯实验板各指示灯 接线柱用导线连接,PLC板上输出端COM接线柱与交通信号灯 实验板地线相连接,交通信号灯实验板上的单项插头插到220V 电源上。启动PLC,观察信号灯状态,并记录。
五、注意事项
Q
FU KM FR
FR SB 2
SB1 KM
KM
M 3
图1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启、保、停控制线路图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
图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
四、实验报告内容
1.画出实验步骤中的线路图。 2.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 3.写出实验心得。
5秒;东西向红灯亮15秒,同时南北向绿灯亮10秒后黄灯 亮5秒。重复以上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验二 交通信号灯控制(实物)
三、预习内容
KGL for Windows软件的使用 “工具”菜单中用来绘制梯形图的快捷按钮包括: “箭头模式”、“范围模式”、“常开接点”、“常闭
接点”、“水平线”、“垂直线”、“输出指令”、 “应用指令”和“NOT指令”
PLC原理与应用
电气学院 自动化 杨霞 2007年2月
PLC原理与应用 实验讲解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 交通信号灯控制(实物) 组态王软件的应用 ——电动机控制仿真 操作设计测验 ——自主方案四滑台顺序控制设计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
一、实验目的
5.在理解顺序控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 行简单顺序控制;
6.学会检查线路故障的方法,培养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实验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
二、预习要求 复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
点动和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并理解自锁、互锁及点动的概念, 以及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欠压保 护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