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力的合成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通用8篇)

初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通用8篇)

初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初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力的合成》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二力的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通过作图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请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起提起水桶,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举例: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一个力可以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启发引导同学找出这些例子的共性,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进行新课一、共点力的概念:1、什么样的力是共点力?2、你认为在掌握共点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3、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出示图片:大吊车吊起物体;人担水;举重;比萨斜塔等。

吊车吊起物体时钩子受的力为共点力吗?人担水时担子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举重运动员举起的重物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比萨斜塔受几个力作用?它们是共点力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共点力的合成。

初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解析

初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解析

初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解析在初中物理学中,力的合成和分解是非常基础的概念和技能。

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多个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

以下是对初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进行详细解析。

一、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合成力的计算方法。

力的合成有两种常见情况:力的合成情况一和力的合成情况二。

力的合成情况一: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方向相同或平行。

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且它们的方向相同或平行时,合成力的大小等于这些力的代数和。

也就是说,将这些力的大小相加即可得到合成力的大小。

合成力的方向与这些力的方向相同或平行。

例如,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5牛顿和8牛顿的力作用于同一方向上,那么合成力的大小为5N + 8N = 13N,并且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力的合成情况二: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方向不同或不平行。

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且它们的方向不同或不平行时,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图示法或解析法进行计算。

图示法:在一个力的作用点画一条线,表示该力的方向和大小。

然后根据需要合成的力,从另一个力的作用点开始画出另一条线。

最后,从起点到终点的线代表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法:将力按照方向分解为水平方向(x轴方向)和垂直方向(y 轴方向)上的分力,然后计算这些分力的代数和。

合成力的大小等于合成分力的平方和的平方根,方向由合成分力的方向决定。

例如,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10牛顿的力和一个向右的8牛顿的力作用于同一点上,那么可以将这两个力分解为一个向上的分力和一个向右的分力。

根据解析法计算,合成力的大小为√(10² + 8²) ≈ 12.81牛顿,合成力的方向为合成分力的方向。

二、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把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的过程。

根据需要,可以将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力。

力的分解可以通过图示法或解析法进行。

图示法:在一个力的作用点画一条线,表示该力的方向和大小。

初二物理力的合成教案5篇

初二物理力的合成教案5篇

初二物理力的合成教案5篇初二物理力的合成教案精选5篇初二物理力的合成教案精选篇1第一节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二)讲授新课1.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

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3)观察书本43页图12.4-4,能得到什么启示?(4)游泳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合成(通用12篇)

力的合成(通用12篇)

力的合成(通用12篇)力的合成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教学建议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2、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教法建议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由于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2、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第四节与分解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力?2、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内容.二、新课引入:1、通过对初中学过的单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时出示教学图片,如:两个人抬水、拉纤或拔河的图片.(图片可以参见多媒体素材中的图形图像)2、提问1: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0N、80N,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讲解时注意强调:‘描述力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大小和方向,体现力的矢量性’)3、提问2、进一步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问,若F1、F2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后,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已知几个力,求它们的合力叫.指明:(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4、提问3、若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出示投影和图片:两个学生抬水对比一个同学抬水,让学生考虑:一个力的效果与两个力的效果相同,考虑一下是否“合力总比分力大”?5、教师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演示与分解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参考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文件);演示1:将橡皮筋固定在A点,演示用两个力F1、F2拉动橡皮筋到O点,再演示用F力将橡皮筋拉到O点,对比两次演示结果,运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边性法则,在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F1、F2的大小为3N 和4N,两个力的夹角为90度,这样数学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会发现F1、F2和F的关系满足勾股定理,进而得到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教师总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6、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可以参考多媒体资料中的视频试验):试验器具:一块方木板,八开白纸两张,大头钉若干,弹簧秤两个,橡皮筋一个,细线若干,直尺两个,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组装好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强调:需要记录的数据(弹簧秤的示数)和要作的标记(橡皮筋两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两个分力的方向)7、教师总结:经过人们多次的、精细的试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8、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提示自己推倒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式.三、课堂小结探究活动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题目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内容在初中学习的有关滑轮问题后,对“定”、“动”滑轮作用的理解,尤其是动滑轮的使用时,是否一定省力?研究一下初中的物理课本,在什么条件下,应用动滑轮省力最多?观察生活中应用滑轮的实例,说出自己的心得,或以书面形式写出相关内容以及研究结果.力的合成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定律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定律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定律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涉及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一、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将其看作一个总力的作用。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多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即在力的图示中,将各个力的箭头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矢量图形,这个图形对角线所表示的力就是多个力的合力。

二、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分力的作用。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一个力可以被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分别与原力构成两个力的矢量和。

在力的图示中,将原力的箭头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矢量图形,这个图形对角线所表示的力就是原力。

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描述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规律。

根据该法则,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同样地,一个力可以被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的合力等于原力。

在力的图示中,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各个力的箭头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矢量图形,这个图形对角线所表示的力就是合力或分力。

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力学问题、工程设计、体育竞技等。

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简化复杂力的计算,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力学问题。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两个力F1和F2,F1 = 5N,F2 = 10N,它们之间的夹角为60度,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解题方法:根据力的合成,将两个力的矢量和画在一个坐标系中,将F1和F2按照夹角60度画出矢量图,然后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合力。

答案:合力F = √(F1² + F2² + 2F1F2cos60°) = √(5² + 10² + 2510*0.5) = 15N。

力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点典型例题

力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点典型例题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以下典型例题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1. 两个力的合成:假设有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为5N,方向向东,F2为3N,方向向北。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以及合力的方向。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画出两个力的矢量图。

从原点开始,分别画出长度为5cm和3cm的向东和向北的矢量。

然后,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将这两个矢量进行合成。

最后,找到合成矢量的方向,即可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三个力的合成:假设有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F1、F2和F3的作用,F1为10N,方向向东;F2为15N,方向向北;F3为8N,方向向西。

求这三个力的合力以及合力的方向。

解答:同样地,我们需要画出三个力的矢量图。

从原点开始,分别画出长度为10cm、15cm和8cm 的向东、向北和向西的矢量。

然后,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将这三个矢量进行合成。

最后,找到合成矢量的方向,即可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 力的分解:假设一个力F的作用点在物体上,F的大小为10N,方向未知。

如果我们将这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沿x轴方向,一个沿y轴方向。

求这两个分力的大小。

解答:首先,画出力的矢量图,然后将这个矢量分解为两个分力。

假设x轴方向的分力为Fx,y轴方向的分力为Fy。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我们可以得到Fx和Fy的大小。

最后,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确定Fx和Fy的具体数值。

通过以上典型例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并掌握如何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课件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二节力的合成课件

效果相同
协力大小: 3N
协力方向: 水平向左
2、在同一条直线上,F1和F2的方向相反时 ,则F合=F1-F2,协力的方向与较大力的方 向相同。
协力大小: 未知
协力方向: 未知
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则|F1-F2|<F合<|F1+F2|,方向与角度有关

F支
F合=0N
G
3、协力不是单独存在的力。协力和分力不同时 存在。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力的合成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 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一、协力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产生 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协力。组成协 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F1
F2
F
一、力的合成
协力大小: 10N
协力方向: 水平向右
1、在同一条直线上,F1和F2的方向相同时, 则F合=F1+F2,协力的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 同。
F 合= F1 +F2
运动员是如何运用协 力的? 这也属于同一直线上 二力的合成吗?
——靠步调一致,奋力划浆来增大协力的。 受到的协力越大,前进的速度就越快。
你是否想过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时,情况会怎样呢?
F支
G
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
协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 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
例:有关协力概念错误的是( B ) A.协力是从力作用效果上考虑的 B.协力的大小总比分力大 C.协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考虑协力时就不用再考虑各分力了
例:一个物体受到 F1=4N,F2=6N的作用,且两个力 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的协力大小( A )

(完整版)力的合成知识点

(完整版)力的合成知识点

3.4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原来的几个力叫做。

(2)关系:合力与分力之间是“”关系。

2.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实际上就是要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即合力和分力可以。

(2)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关键一点:(1)合力与分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而不是算术法则,故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

(2)不仅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切矢量的运算都遵循这个定则。

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1、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同向时,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即‗‗‗‗‗‗‗‗‗,方向与‗‗‗‗‗‗‗‗‗‗‗‗‗‗‗‗‗‗‗‗‗‗。

两个力反向时,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即‗‗‗‗‗‗‗‗,方向与大的力同向。

2、两分力大小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夹角θ越小,合力越大。

(1)当θ=0°时,(两个分力方向相同)合力最大,F =‗‗‗‗‗‗‗‗‗‗‗‗‗‗(合力与分力同向)(2)当θ=180°时(两个分力方向相反)合力最小,F=‗‗‗‗‗‗‗‗‗‗‗‗‗(合力与分力中较大的力同向)(3)合力的取值范围,‗‗‗‗‗‗‗‗‗‗‗‗‗‗‗‗‗‗‗‗‗‗‗‗‗‗‗‗。

3、合力可能大于某一分力,可能等于某一分力,也可能小于某一分力。

4、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夹角越大,两个等值分力的大小越大。

5、两个力夹角θ一定,F1大小不变,增大F2,其合力F怎样变化?①当θ≤90°时,F合变大。

②当θ>90°时,F合先变小后变大。

4.多力合成的方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向相加,反向相减,方向随大。
练习:
(1)同一直线上两个向上的力分别是20N和40N, 向上 。 它们的合力是 60N ;方向_______ (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是200N, 方向向下,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是80N,另一 个力的大小是 120N ,方向是 向下 。 (3)水桶所受重力是300N,用竖直向上400N的力拉水桶, 此时水桶受到合力大小等 100 N方向 竖直向上 。 (4)耕地时,马的水平拉力是2000N,土地对犁的阻力是 1700N,犁受到的合力是 300N方向与拉力的方向相同。 (5)桌面放一个重力为3N的茶杯,桌子对它的支持力 是3N,茶杯的合力是 0N 。
抬起同样的一桶水
F3
F1 F2
相同 F3的作用效果与F1和F2共同的作用同 F3的作用效果与F1和F2共同的作用效果______
一、合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 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 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个力叫分力。
F3 是______ F1 F2 的合力; ____
F1 F2 是___ F3 的分力。 _______
二、二力合成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方向相同的力,其合力 方向不变,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 F 合= F 1 + F2 )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其合 力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大小等于 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F合= F1 - F2 )
F1=3N F2=2N F=5N F=F1+F2
F1=3N F2=2N F=1N
F=F1-F2
合力的大小是 2 N,方向向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8N和3N, 那么他们的合力最大是( ),合力的最小 ( ) A 、11N B、5N C、 15 N D、3N

弹簧测力计下挂有15牛的物体,当用手竖 直向上托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 牛,则手对物体向上的力的大小是 ( )。
8.1力的合成
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可以知道:
即使在算正确的情况下也不等于2

1、什么叫合力?什么叫 分力?
2、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是怎样的?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 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 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F1
F1 F2
1、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成时,合
力的大小为两力之和。合力方向与 原来力的方向一致。 2、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成时,合力 的 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 的力的方向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