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主要负责人:XXXX 经办人: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 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O—六年四月一日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评价机构名XXXX 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法定代表人:审核定稿人:评价负责人:XXXX 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O—六年四月一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7 条关于“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3 号《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要求,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液化气站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特针对液化气充装站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液化气充装站提供了各类证件、文件、资料等复印件,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这些证件、文件、资料等是对液化气充装站进行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安全评价针对液化气充装站在当前经营销售液化石油气活动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安全评价,对其当前安全现状所做出的安全评价结果负责。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过程中得到了XX 市建住局燃气管理办公室、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及多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使液化气站的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言.....................................录.......................................第 1 章安全评价的依据和目的 ....................1.1 安全评价的依据 (1)1.1.1 法规依据 (1)1.1.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2)1.1.3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3)1.2 安全评价的目的 (3)第 2 章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2.1 液化气充装站基本情况 (3)2.2 液化气站概况 (6)第 3 章安全评价程序 (9)3.1 前期准备 (9)3.2 危险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辨识 (9)3.3 定性定量评价 (10)3.4 安全管理现状评价 (10)3.5 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0)3.6 评价结论 (10)3.7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 (10)第 4 章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11)4.1 危险性物质 (11)4.2 液化气危险性 (11)4.3 罐体燃烧爆炸危险性 (11)4.4 装卸作业危险性 (12)4.5 机械伤害危险性 (12)4.6 电气设备危险性 (12)4.7 车辆伤害 (13)第 5 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13)5.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14)5.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级 (14)5.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5)第 6 章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16)6.1 评价单元的划分 (16)6.2 评价方法的选择 (16)第7 章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 (17)7.1 安全检查表法 (17)7.1.1 评价过程 (17)7.1.2评价结果 (24)7.2 故障树分析 (25)7.2.1 建立故障树 (25)7.2.2 确立最小割集 (25)7.2.3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 (29)7.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 (30)第8 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0)8.1 安全管理对策 (30)8.2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32)第9 章整改情况复查 (32)第10 章安全评价结论 (33)10.1 安全现状综述 (33)10.2 安全评价结论 (34)附件 (35)第 1 章安全评价的依据和目的1.1 安全评价的依据1.1.1 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 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 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 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 号)(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 号)(6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 号)(7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302 号令)(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10 〕23 号)(9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 〕116 号(10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 号)(11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8 号)(12)《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2005 年7月1日日施行)(13 )关于下发《加油站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等五类安全评价导则的通知(苏安监[2006]62 号)(14 )《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指导意见(暂行)》苏安监〔2009 〕71 号(15 )《关于印发泰州市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泰政办发〔2007 〕179 号1.1.2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下列文件中引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通过本报告引用而成为本报告的条文,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评价报告。
永正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样本样本

一、安全评价根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危险化学品经营允许证管理办法》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管二字[]103号《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允许证管理办法》实行意见》5.GB50028――93《城乡燃气设计规范》6.原劳动部劳部发[1995]56号《爆炸危险场合安全规定》7、公安部令第6号《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定》8、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GB15608-1995《惯用化学品贮存通则》10、GB18265-《危险化学品经营公司开业条件和技术规定》11.GB18218-《重大危险源辨识》二、12.GB17914-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三、被评价单位基本状况四、重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危险性物质液化石油气重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混合物, 是一种略带臭味无色可燃气体。
液化石油气析易挥发, 闪点为-60℃, 与空气混合后, 只要遇到微小火源就能引燃, 爆炸析限为2.25-9.65%。
其蒸汽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称远地方, 遇到明火就会回燃。
其火灾危险级别为甲A, 与氧化剂接触反映激烈。
长期接触其低浓度气体者, 可浮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现象, 吸入其高浓度气体时有麻醉作用, 并能引起窒息。
2.罐区危险性液化石油气罐独立布置在储罐区, 与液化气分装间、机房、槽车装卸台设施相邻。
由于罐体、管道、阀门等损坏发生泄露, 如遇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热源会发生喷射性火灾事故。
由于液化石油气罐内是正压, 空气、火焰钻不进去, 因此储罐自身不会从内部发生着火爆炸, 但在无法制止泄露状况下, 则火焰无法扑灭。
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 并在爆炸极限范畴内时, 如遇到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热源则会引起爆炸。
3.罐体燃烧爆炸危险性液化石油气储罐、阀门、管道等发生严重破裂瞬态泄露时, 液化石油气将以气态和液态两种形态扩散到空气和火堤内。
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样本

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样本石油液化气(石油液化气LPG)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广泛应用于户用、商业和工业领域。
石油液化气站是为了提供这种能源服务而建立的设施。
本评价报告将对石油液化气站进行评估,包括站点位置、安全性、设备维护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一、站点位置:二、安全性:石油液化气站涉及一种易燃易爆的能源,因此安全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评估站点是否符合当地政府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并与相关机构合作,监测和更新安全设备和操作程序。
对站点安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和检查,如消防设备、泄漏检测和警报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设备维护:石油液化气站的设备维护对于提供稳定的供应至关重要。
评估站点的设备维护计划,检查设备的年度维护记录,并考察维修记录是否适时完成。
对关键设备如压缩机、储罐和安全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尽量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提前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
四、运营管理:石油液化气站的运营管理是站点正常运作的关键。
评估运营管理团队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以确保站点的设备和供应链管理的高效性。
评估站点的LPG运输和配送系统,以确保石油液化气的稳定供应,并在需要时进行合理的灵活调整。
同时,站点的销售和服务也需要进行评估,如站点是否提供客户支持、燃气储备订单和货物管理等。
五、环境影响:石油液化气站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评估站点的环境管理措施,如噪音和粉尘控制、废水处理和废弃物管理。
确保站点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并与当地政府机构合作,确保合规性。
检查站点周边环境的质量,以确定站点运营是否对生态系统和居民产生负面影响。
六、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是评估石油液化气站运营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用户的调查和反馈,了解用户对站点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研究用户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评价报告对石油液化气站的位置、安全性、设备维护、运营管理、环境影响和用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评价目的本安全评价报告旨在对XXX液化气站液化石油气储存、充装项目存在的危险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评估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
通过此评价,旨在找出液化石油气在储存充装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寻求最少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本评价报告的目的如下:1.从储存、充装、运输等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液化石油气在储存充装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2.对潜在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以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
3.对可能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对潜在的危险事件消除或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为提出的消除危险或将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的措施所需费用和时间提供决策支持。
4.评价装备及系统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同时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管理依据。
第二节:编制依据本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包括以下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4.《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5.有关技术标准及规定1)劳部发[1995] 56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2) GB-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GB-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4) GB-19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5) GB2894-1996《安全标志》6) GB2893-2001《安全色》7) GB-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8)《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检修安全技术规程》(2007年版)9) SH3007-1999《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10) GB-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1) GB-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12)《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版)13) SH 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14) GB-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5) GB4887-199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气候条件XXX液化气站位于XXX杨垱镇余庄集镇北,316国道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
某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

某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某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概述:本次评价针对某石油液化气站进行,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的数据分析,对其安全生产情况、生产经营、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评估,旨在为该石油液化气站提出改进建议,提升其运营水平。
一、安全生产情况评价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液化气站最为重要的考量指标。
我们在对该站点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其安全生产管理上一些存在不足,例如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制定应急预案、安全设施不够完善等等。
这些问题在大部分液化气站中都存在,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该石油液化气站的安全隐患程度更大,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以保证客户的安全。
二、生产经营情况评价生产经营是衡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该液化气站的生产数据分析来看,我方认为该站点的生产质量和效益还可以优化改进。
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该站点的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和供应链方面存在问题。
比如,该站点供气量不够稳定,库存管理存在偏差,未能及时协调生产部门解决生产瓶颈等。
三、服务质量情况评价服务质量是客户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衡量企业形象和信誉度的重要标志。
该液化气站在客户服务方面表现尚可,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线上服务未能很好地服务客户,客户咨询等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等。
综上所述,该石油液化气站在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仍有多项问题需要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一、加强安全生产加强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应急预案。
在安全设施、器具和安全流程方面,尽可能地完善和改进设备和技术方案。
二、优化生产经营提高生产研发能力,减少生产瓶颈,加强生产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供应链闭环管理方案,采取更加精细化的库存管理策略,提高供气效率。
三、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线上服务,推动立体化、智慧化等技术创新,通过客户调研有效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结论:针对该石油液化气站整体评价,建议该站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检查,强化生产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气效率和质量,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充装站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充装站安全工作总结报告一、工作概述充装站是输送和储存液化石油气(LPG)、天然气及其相关产品的重要设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充装站的安全运行,我们一直致力于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
通过对过去一年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总结归纳了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对今后的安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工作成绩在过去的一年中,充装站安全工作的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我们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了各项安全工作的责任和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标准,为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我们组织了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和掌握,提高了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3. 安全设施和装备的维护和更新。
我们加强了对充装站的安全设施和装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了设施和装备的安全可靠。
4. 安全生产督查和检查。
我们加强了对充装站的安全生产督查和检查,发现并及时处理了一些安全隐患和问题,确保了充装站的安全运行。
5. 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善后工作。
我们按照应急预案,组织了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事故造成的损失。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安全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1. 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一些安全意识淡化的现象。
2. 安全管理不够规范和严格。
部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和不足。
3. 安全设施和装备存在老化和损坏。
部分安全设施和装备存在老化和损坏现象,需要加强维护和更新。
4. 安全检查和监管存在盲区。
部分安全检查和监管工作存在盲区和疏漏,需要加强巡查和监管。
4. 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存在不足。
在部分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演练和训练。
四、改进建议和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充装站的安全工作水平,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和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
液化石油气储存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液化石油气储存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一、工程设计安全性评价:液化石油气储存项目的工程设计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对其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包括储罐的选址、结构设计、安全阀设置、泄漏控制、配套管道等方面的设计评价。
二、设备运行安全性评价:设备的运行安全性是储存项目安全的基础。
包括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操作规范、泄漏检测设备、火灾报警系统等方面的评价。
三、应急预案评价: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项目方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应急预案,包括泄漏事故、火灾事故等应急处置方案,以及人员疏散和救援方案。
四、环境保护评价:项目运行过程中是否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大气、水体等方面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通过对液化石油气储存项目的安全现状进行全面评价,可以有效地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改进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不断对项目的安全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估,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液化石油气(LPG)储存项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能源项目,对于液化石油气的存储、分配和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液化石油气的易燃性和挥发性等特性,储存项目的安全风险较高,因此其安全现状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程设计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阶段,项目方应该充分考虑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震风险等因素,确保储罐选址合理、结构设计符合标准,并且设置合适的安全阀、泄漏控制设备、配套管道等。
重点要查看设计图纸和工程方案,以确保所有设施和设备都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此外,也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以确保设计要求得以完全实现。
二、设备运行安全性评价: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包括了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规范、泄漏检测设备、火灾报警系统等方面。
评价应包括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维护保养记录,确保设备运行在良好的状态,并且操作人员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潜在的风险情况。
此外,也需要对火灾报警系统和泄漏控制设备进行实地检查,以确保其灵敏度和可靠性。
某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某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为了确保液化气站的安全运营,我们进行了对某液化气站的安全现状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对液化气站的设施、设备、人员操作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评价报告:设施和设备:某液化气站的设施和设备整体情况良好。
液化气储罐和管道设施完好,没有明显的漏油、漏气、生锈等情况。
工作压力表、安全阀、泄压阀等安全装置完好,能够正常工作。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设备存在老化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
人员操作:液化气站的操作人员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具备一定的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
操作人员在操纵液化气设备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进行操作。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马虎、粗心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和督导。
安全管理措施:液化气站的安全管理措施较为完善,包括定期的安全巡检、安全培训、安全会议等。
液化气站管理者对安全问题也重视,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
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安全管理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或者落实不到位,需要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某液化气站的安全现状整体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建议液化气站管理者应加强设备维护与更换、加强安全操作培训、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以确保液化气站的安全运营。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液化气站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标准。
某液化气站是液化石油气的销售、储存和分配中心,其安全运营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更高水平的安全标准,我们建议引入科技设备和先进管理方法,以提高液化气站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首先,针对设施设备方面的问题,建议液化气站管理者应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工作。
同时,应该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将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及时更新和更换。
此外,应采用智能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来追踪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确保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安全管理现状评价12
3.5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2
3.6评价结论12
3.7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12
第4章危险危害因素辨识13
4.1危险性物质13
4.2液化气危险性13
4.3罐体燃烧爆炸危险性13
4.4装卸作业危险性14
4.5机械伤害危险性14
4.6电气设备危险性14
4.7车辆伤害15
液化气站经营单位照片
表2-2 气站主要经营销售设施情况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状 况
备注
1
贮罐
50m3
只
2
良好
2
贮罐
20 m3
只
1
良好
3
液化石油气泵
YQB15-5型
台
1
良好
4
循环压缩机
ZM-99
台
1
良好
5
耐腐蚀泵
NFB15-5型
台
1
良好
6
手摇油泵
03175
台
2
良好
7
发电机组
STC-50
台
1
良好
8
自动灌装秤
(2)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证明等材料。
1
1、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
2、为选择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提供依据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4、促进实现生产经营本质安全化
第2章
2.1
液化气充装站的基本情况见表2-1、表2-2、表2-3、表2-4。
表2-1 企业基本情况表
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主要负责人:XXXX
经办人:XXXX
联系电话:XXXX
XXXX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四月一日
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名称:XXXX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
法定代表人:
审核定稿人:
评价负责人:
XXXX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1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1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12)《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版)
(13)《高毒物品目录》(2003版)
(14)《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7.1.2评价结果26
7.2故障树分析27
7.2.1建立故障树27
7.2.2确立最小割集27
7.2.3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30
7.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31
第8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32
8.1安全管理对策32
8.2安全技术对策措施33
第9章整改情况复查35
第10章安全评价结论36
10.1安全现状综述36
2.2.6安全设施
LPG贮罐设有3个A42F—25安全阀,安全阀与贮罐之间有切断阀,安全阀安装放散管和阻火器,其管口离地约5m高,贮罐有紧急放空阀,设有压力表、板式玻璃液位计、温度计,罐底设有排污阀。
LPG液相输料管上设有紧急切断阀。为防止管道内压力升高,设置安全阀,安全阀安装有放散管。
液化石油气气体压缩机、烃泵电机采用防爆型电机,电机采用短路保护、低压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充装台安装防静电保护装置。
2)安全管理制度
液化气站已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
总经理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负责人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值班制度、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储存制度、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汽槽装卸安全操作规程、真空泵安全操作规程、消防水泵安全操作规程、贮罐安全操作规程、抽残、残液回收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烃泵安全操作规程、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值班制度、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地下
地下
贮罐材质
16MnR
16MnR
16MnR
直径/m
容积/m3
50
50
20
贮存物质名称
石油液化气
石油液化气
石油液化气
物质状态
液气共存
液气共存
液气共存(残液)
最大贮量/kg
21250
21250
8500
设计压力Kg/厘米2
20
20
20
实际工作压力/MPa
<1.6
<1.6
<1.6
设计温度/℃
<50
<50
2.2.2主要建筑物
灌装间及压缩机房面积约77.78m2,为单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4m;值班室面积约27.6m2,仪表间面积约31m2,配电房面积约17.25m2,均为地上一层,建筑高度2.80m,配电房火灾危险性丙类。2012年5月18日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派员对该充装站进行了消防验收,验收结果合格,在消防方面具备使用条件。
S-TCS-YG-120
只
3
良好
表2-3 气站主要消防安全设施、工器具配备情况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数量
状 况
用 途
备注
1
手推式干粉灭火器
35kg
1
良好
灭火
2
手提式灭火器
8kg
14
良好
灭火
3
手提式灭火器
5kg
2
良好
灭火
4
消防栓台3Fra bibliotek良好灭火
5
消防泵
台
2
良好
灭火
6
防爆型可燃气体检测仪
套
1
良好
报警
表2-4 贮罐区基本情况表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6)《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95
(7)《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99
(8)《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99
(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99
2.2.4电气
气站由站外引入一路380V供电线路。配电室、值班室、消防泵房设在站外,站内采用地下接线方式。
2.2.5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见表4。罐区、充装台及压缩机房配有5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只,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4只,手推车贮压式35kg干粉灭火器1只。贮罐区有1套防爆型可燃气体检测仪,报警器安装在值班室,报警器性能良好。站区设有3个地面消防栓,型号为SS100-1.6。该站西侧、南侧、北侧均为小河,水源充足,能保证该站的消防用水。
(6)《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
(7)《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302号令)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10〕23号)
(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10)《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11)《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8号)
(12)《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2005年7月1日日施行)
(13)关于下发《加油站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等五类安全评价导则的通知(苏安监[2006]62号)
(14)《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指导意见(暂行)》苏安监〔2009〕71号
前言I
目录1
第1章安全评价的依据和目的1
1.1安全评价的依据1
1.1.1法规依据1
1.1.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2
1.1.3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3
1.2安全评价的目的3
第2章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4
2.1液化气充装站基本情况4
2.2液化气站概况8
第3章安全评价程序11
3.1前期准备11
3.2危险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辨识11
二○一六年四月一日
前 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7条关于“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3号《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要求,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液化气站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特针对液化气充装站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1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GBZ2.2-2007
(17)《安全色》GB2893-2008
(1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2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LPG贮罐区无照明,压缩机房、充装台照明为防爆型,接线符合防爆要求。
LPG为二类防雷,1套防雷接地极网,罐区设有独立式避雷针5支,防雷接地与地网连接;LPG气、液相管线进行了静电接地,管道法兰间部分采用铜片跨接,经兴化市防雷中心检测该充装站避雷装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LPG卸车软管在两头金属连接嘴上设置跨接导线,充装枪和台秤接地消除静电。
地址
XXXX
建筑结构
钢罐
储存能力
120m3
产权
自有
主要
管理
制度
名称
总经理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负责人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和值班制度、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储存制度、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汽槽装卸安全操作规程、真空泵安全操作规程、消防水泵安全操作规程、贮罐安全操作规程、抽残、残液回收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烃泵安全操作规程、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值班制度、罐区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