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
3.3定性定量评价12
3.4安全管理现状评价12
3.5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2
3.6评价结论12
3.7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12
第4章危险危害因素辨识13
4.1危险性物质13
4.2液化气危险性13
4.3罐体燃烧爆炸危险性13
4.4装卸作业危险性14
4.5机械伤害危险性14
4.6电气设备危险性14
4.7车辆伤害15
液化气站经营单位照片
表2-2 气站主要经营销售设施情况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状 况
备注
1
贮罐
50m3

2
良好
2
贮罐
20 m3

1
良好
3
液化石油气泵
YQB15-5型

1
良好
4
循环压缩机
ZM-99

1
良好
5
耐腐蚀泵
NFB15-5型

1
良好
6
手摇油泵
03175

2
良好
7
发电机组
STC-50

1
良好
8
自动灌装秤
(2)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证明等材料。
1
1、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
2、为选择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提供依据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4、促进实现生产经营本质安全化
第2章
2.1
液化气充装站的基本情况见表2-1、表2-2、表2-3、表2-4。
表2-1 企业基本情况表
XXXX石油液化气充装站

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样本

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样本

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样本石油液化气(石油液化气LPG)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广泛应用于户用、商业和工业领域。

石油液化气站是为了提供这种能源服务而建立的设施。

本评价报告将对石油液化气站进行评估,包括站点位置、安全性、设备维护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一、站点位置:二、安全性:石油液化气站涉及一种易燃易爆的能源,因此安全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评估站点是否符合当地政府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并与相关机构合作,监测和更新安全设备和操作程序。

对站点安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和检查,如消防设备、泄漏检测和警报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设备维护:石油液化气站的设备维护对于提供稳定的供应至关重要。

评估站点的设备维护计划,检查设备的年度维护记录,并考察维修记录是否适时完成。

对关键设备如压缩机、储罐和安全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尽量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提前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

四、运营管理:石油液化气站的运营管理是站点正常运作的关键。

评估运营管理团队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以确保站点的设备和供应链管理的高效性。

评估站点的LPG运输和配送系统,以确保石油液化气的稳定供应,并在需要时进行合理的灵活调整。

同时,站点的销售和服务也需要进行评估,如站点是否提供客户支持、燃气储备订单和货物管理等。

五、环境影响:石油液化气站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评估站点的环境管理措施,如噪音和粉尘控制、废水处理和废弃物管理。

确保站点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并与当地政府机构合作,确保合规性。

检查站点周边环境的质量,以确定站点运营是否对生态系统和居民产生负面影响。

六、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是评估石油液化气站运营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用户的调查和反馈,了解用户对站点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研究用户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评价报告对石油液化气站的位置、安全性、设备维护、运营管理、环境影响和用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评价目的本安全评价报告旨在对XXX液化气站液化石油气储存、充装项目存在的危险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评估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

通过此评价,旨在找出液化石油气在储存充装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寻求最少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本评价报告的目的如下:1.从储存、充装、运输等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液化石油气在储存充装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2.对潜在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以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

3.对可能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对潜在的危险事件消除或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为提出的消除危险或将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的措施所需费用和时间提供决策支持。

4.评价装备及系统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同时为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管理依据。

第二节:编制依据本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包括以下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4.《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5.有关技术标准及规定1)劳部发[1995] 56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2) GB-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GB-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4) GB-19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5) GB2894-1996《安全标志》6) GB2893-2001《安全色》7) GB-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8)《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检修安全技术规程》(2007年版)9) SH3007-1999《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10) GB-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1) GB-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12)《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版)13) SH 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14) GB-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5) GB4887-199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气候条件XXX液化气站位于XXX杨垱镇余庄集镇北,316国道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

某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

某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

某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某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概述:本次评价针对某石油液化气站进行,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的数据分析,对其安全生产情况、生产经营、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评估,旨在为该石油液化气站提出改进建议,提升其运营水平。

一、安全生产情况评价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液化气站最为重要的考量指标。

我们在对该站点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其安全生产管理上一些存在不足,例如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制定应急预案、安全设施不够完善等等。

这些问题在大部分液化气站中都存在,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该石油液化气站的安全隐患程度更大,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以保证客户的安全。

二、生产经营情况评价生产经营是衡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该液化气站的生产数据分析来看,我方认为该站点的生产质量和效益还可以优化改进。

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该站点的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和供应链方面存在问题。

比如,该站点供气量不够稳定,库存管理存在偏差,未能及时协调生产部门解决生产瓶颈等。

三、服务质量情况评价服务质量是客户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衡量企业形象和信誉度的重要标志。

该液化气站在客户服务方面表现尚可,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线上服务未能很好地服务客户,客户咨询等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等。

综上所述,该石油液化气站在安全生产、生产经营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仍有多项问题需要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一、加强安全生产加强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应急预案。

在安全设施、器具和安全流程方面,尽可能地完善和改进设备和技术方案。

二、优化生产经营提高生产研发能力,减少生产瓶颈,加强生产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供应链闭环管理方案,采取更加精细化的库存管理策略,提高供气效率。

三、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线上服务,推动立体化、智慧化等技术创新,通过客户调研有效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结论:针对该石油液化气站整体评价,建议该站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检查,强化生产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气效率和质量,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3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3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3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加油站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加油站安全管理水平,本报告对加油站的安全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价。

二、加油站概况1. 加油站基本信息(1)加油站名称:XX加油站(2)加油站地址:XX省XX市XX区XX路(3)加油站类型: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4)加油站规模:中型加油站(5)加油站运营时间:24小时营业2. 加油站设施设备(1)加油机:4台汽油加油机,2台柴油加油机,1台液化石油气加油机(2)储油罐:4个汽油储罐,2个柴油储罐,1个液化石油气储罐(3)卸油系统:自动卸油系统(4)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泵、消防水系统(5)安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三、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1. 安全管理评价(1)组织机构加油站设有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加油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机构由站长、安全员、技术人员组成,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2)安全管理制度加油站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制度、应急预案、安全检查制度等,确保了加油站的安全运营。

(3)安全培训加油站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 设施设备评价(1)加油机加油机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故障。

加油机设有防溢流装置、自动断电保护装置等安全设施。

(2)储油罐储油罐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泄漏。

储油罐设有液位报警系统、温度检测系统等安全设施。

(3)卸油系统卸油系统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故障。

卸油系统设有自动卸油系统,确保了卸油过程的安全。

(4)消防设施加油站消防设施齐全,包括灭火器、消防泵、消防水系统等。

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5)安全监控系统加油站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视频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加油站的运营情况,报警系统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某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某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某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为了确保液化气站的安全运营,我们进行了对某液化气站的安全现状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对液化气站的设施、设备、人员操作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评价报告:设施和设备:某液化气站的设施和设备整体情况良好。

液化气储罐和管道设施完好,没有明显的漏油、漏气、生锈等情况。

工作压力表、安全阀、泄压阀等安全装置完好,能够正常工作。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设备存在老化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

人员操作:液化气站的操作人员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具备一定的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

操作人员在操纵液化气设备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进行操作。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马虎、粗心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和督导。

安全管理措施:液化气站的安全管理措施较为完善,包括定期的安全巡检、安全培训、安全会议等。

液化气站管理者对安全问题也重视,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

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安全管理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或者落实不到位,需要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某液化气站的安全现状整体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建议液化气站管理者应加强设备维护与更换、加强安全操作培训、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以确保液化气站的安全运营。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液化气站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其符合安全生产标准。

某液化气站是液化石油气的销售、储存和分配中心,其安全运营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更高水平的安全标准,我们建议引入科技设备和先进管理方法,以提高液化气站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首先,针对设施设备方面的问题,建议液化气站管理者应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工作。

同时,应该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将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及时更新和更换。

此外,应采用智能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来追踪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和更换,以确保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

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

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1. 简介本报告对某石油液化气站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全面了解该液化气站的运营情况,作出科学的改进建议,以提高石油液化气站的效益和安全性。

2. 前言石油液化气站是供应液化石油气(LPG)的重要设施,为家庭和工业用户提供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

本次评价报告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液化气站进行评估:站点选择、设备状况、操作管理、安全措施以及环保措施。

3. 站点选择评估3.1 地理位置液化气站的地理位置直接关系到运力和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

我们对该液化气站的地理位置进行了评估,并考察了以下因素:•交通便利性•邻近居民区和工业区的分布状况•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便捷程度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该站的地理位置评分为:3.2 周边环境液化气站应远离火源、易燃品存储等危险区域,以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

我们对该液化气站的周边环境进行了实地勘察,并进行了评估。

评分标准如下:•离火源距离•邻近建筑物类型和密度•周边温度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该站的周边环境评分为:4. 设备状况评估液化气站的设备状况是保证正常运作和用户安全的关键。

我们对该液化气站的设备状况进行了评估和检查,主要包括以下设备:4.1 储罐液化气站的储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我们对储罐的壁厚、内外表面腐蚀情况、液位监测系统、防雷击装置等方面进行了评估。

评分标准如下:•储罐结构和材料•储罐表面涂层和防腐措施•储罐安全附件和监测装置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该站的储罐评分为:4.2 泵站设备液化气站的泵站设备是将LPG从储罐抽取并输送到用户的关键环节,我们对该液化气站的泵站设备进行了评估和检查。

评分标准如下:•泵站设备品牌和型号•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可靠性•泵站设备的维护措施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该站的泵站设备评分为:5. 操作管理评估规范的操作管理是液化气站安全运营和高效服务的基础。

我们对该液化气站的操作管理进行了评估,并考察了以下方面:5.1 操作流程液化气站的操作流程应清晰明确,并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液化气储配充装站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一、前言液化气储配充装站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其安全问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全面评估其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性,将有利于提高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对某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期提高单位的安全性和安全管理水平。

二、单位情况液化气储配充装站是一家液化气专业充装站,主要从事液化气的贮存、充装、装卸和销售等业务。

液化气为压缩液态气体,易燃易爆,一旦泄漏,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该单位在建设阶段注重安全设施的建设,并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了充分的安全培训和考核。

三、安全评估内容(一)危险源识别该单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包括液化气罐体、输送管线、灌装站、仓储库房等。

对每一个危险源都进行了详细的识别和分类,并对其可能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二)危险源评估1. 液化气罐体该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罐存容量较大,为10吨至60吨不等,共计15个。

每个储罐都建立了统一的管理档案,对罐体的保养、维修记录、维保检查等都有详细的记录,运用许可证制度对储罐进行管理。

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安全评估指南,本危险源评估等级为“C级”。

2. 输送管线液化气输送管线是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输送过程中,如发生泄漏,对人员和环境带来的危害极大。

为此,该单位选用了高性能材料制成的输送管线,并且在线路安装、使用和维修保养过程中执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结合安全评估指南,本危险源评估等级为“B级”。

3. 灌装站灌装站是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操作部位,是液化气从罐体内装入瓶体内的关键环节,容易发生危险情况。

为了减少灌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该站选用了成熟的灌装技术和设备,并且在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操作人员的要求和操作细节。

结合安全评估指南,本危险源评估等级为“C级”。

4. 仓储库房液化气储配充装站的仓储库房是存储液化气的重要场所,如存储不当,会引发安全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主要负责人:XXXX 经办人: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 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O—六年四月一日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评价机构名XXXX 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法定代表人:审核定稿人:评价负责人:XXXX 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O—六年四月一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27 条关于“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3 号《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要求,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液化气站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特针对液化气充装站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液化气充装站提供了各类证件、文件、资料等复印件,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这些证件、文件、资料等是对液化气充装站进行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安全评价针对液化气充装站在当前经营销售液化石油气活动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安全评价,对其当前安全现状所做出的安全评价结果负责。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过程中得到了XX 市建住局燃气管理办公室、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及多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使液化气站的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言.....................................录.......................................第 1 章安全评价的依据和目的 ....................1.1 安全评价的依据 (1)1.1.1 法规依据 (1)1.1.2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2)1.1.3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3)1.2 安全评价的目的 (3)第 2 章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2.1 液化气充装站基本情况 (3)2.2 液化气站概况 (6)第 3 章安全评价程序 (9)3.1 前期准备 (9)3.2 危险危害因素和事故隐患的辨识 (9)3.3 定性定量评价 (10)3.4 安全管理现状评价 (10)3.5 确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0)3.6 评价结论 (10)3.7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完成 (10)第 4 章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11)4.1 危险性物质 (11)4.2 液化气危险性 (11)4.3 罐体燃烧爆炸危险性 (11)4.4 装卸作业危险性 (12)4.5 机械伤害危险性 (12)4.6 电气设备危险性 (12)4.7 车辆伤害 (13)第 5 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13)5.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14)5.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危险性分级 (14)5.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5)第 6 章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16)6.1 评价单元的划分 (16)6.2 评价方法的选择 (16)第7 章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 (17)7.1 安全检查表法 (17)7.1.1 评价过程 (17)7.1.2评价结果 (24)7.2 故障树分析 (25)7.2.1 建立故障树 (25)7.2.2 确立最小割集 (25)7.2.3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 (29)7.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 (30)第8 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0)8.1 安全管理对策 (30)8.2 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32)第9 章整改情况复查 (32)第10 章安全评价结论 (33)10.1 安全现状综述 (33)10.2 安全评价结论 (34)附件 (35)第 1 章安全评价的依据和目的1.1 安全评价的依据1.1.1 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 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 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 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 号)(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 号)(6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 号)(7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302 号令)(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10 〕23 号)(9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 〕116 号(10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 号)(11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8 号)(12)《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2005 年7月1日日施行)(13 )关于下发《加油站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等五类安全评价导则的通知(苏安监[2006]62 号)(14 )《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指导意见(暂行)》苏安监〔2009 〕71 号(15 )《关于印发泰州市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泰政办发〔2007 〕179 号1.1.2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下列文件中引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通过本报告引用而成为本报告的条文,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评价报告。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3 )《爆炸和火灾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6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95(7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99(8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99(9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99(10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11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 版)(12 )《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 版)(13 )《高毒物品目录》(2003 版)(14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1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 、GBZ2.2-2007(17 )《安全色》GB2893-2008(1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1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0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1 )《液化石油气》GB11174-1997(22 )《液化石油气钢瓶》GB5842-1996(23 )《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7-1998(24 )《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8334-1999(25 )其他的技术规范和标准1.1.3 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1 )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与XXXX 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的评价合同;(2 )XXXX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证明等材料。

1.2 安全评价的目的1、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2、为选择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提供依据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4 、促进实现生产经营本质安全化第2 章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2.1 液化气充装站基本情况液化气充装站的基本情况见表2-1 、表2-2 、表2-3 、表2-4表2-1 企业基本情况表液化气站经营单位照片表2-2 气站主要经营销售设施情况表2-3 气站主要消防安全设施、工器具配备情况表2-4 贮罐区基本情况表2.2液化气站概况221自然情况及周边环境本气站占地面积为1750m 2,在商业用地范围内。

加气站西侧公路,60m外有一家钢厂,南侧为鱼塘,东侧为农田,北侧为小河,小河北侧农田。

贮罐区南北向平行放置2只卧式贮罐,南侧东西向放置1只卧式贮罐,罐现浇砼基础咼1.5m,贮罐区设有1.0m咼防火墙。

2.2.2主要建筑物灌装间及压缩机房面积约77.78m 2,为单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4m ; 值班室面积约27.6m 2,仪表间面积约31m 2,配电房面积约17.25m 2, 均为地上一层,建筑高度2.80m,配电房火灾危险性丙类。

2012年5月18日泰州市公安消防支队派员对该充装站进行了消防验收,验收结果合格,在消防方面具备使用条件。

2.2.3操作流程LPG卸料管线液相为DN50 ,气相为DN25敷设到卸气口,通过高压橡胶软管分别与液化气槽罐车上的相应接口连接,启动压缩机,将气相压力提高到1.5MPa 左右,利用气、液相的压差将LPG 压送至贮罐中。

贮罐中液化气通过泵前过滤器,经烃泵加压进行钢瓶充装。

必要时,先进行空瓶残液抽除,但要留有一定的余压。

2.2.4 电气气站由站外引入一路380V 供电线路。

配电室、值班室、消防泵房设在站外, 站内采用地下接线方式。

2.2.5 消防设施消防设施见表4 。

罐区、充装台及压缩机房配有5kg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只,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4只,手推车贮压式35kg干粉灭火器1 只。

贮罐区有1 套防爆型可燃气体检测仪,报警器安装在值班室,报警器性能良好。

站区设有3 个地面消防栓,型号为SS100-1.6 。

该站西侧、南侧、北侧均为小河,水源充足,能保证该站的消防用水。

2.2.6 安全设施LPG 贮罐设有3 个A42F —25 安全阀,安全阀与贮罐之间有切断阀,安全阀安装放散管和阻火器,其管口离地约5m 高,贮罐有紧急放空阀,设有压力表、板式玻璃液位计、温度计,罐底设有排污阀。

LPG 液相输料管上设有紧急切断阀。

为防止管道内压力升高,设置安全阀,安全阀安装有放散管。

液化石油气气体压缩机、烃泵电机采用防爆型电机,电机采用短路保护、低压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充装台安装防静电保护装置。

LPG 贮罐区无照明,压缩机房、充装台照明为防爆型,接线符合防爆要求。

LPG 为二类防雷,1 套防雷接地极网,罐区设有独立式避雷针5 支,防雷接地与地网连接;LPG 气、液相管线进行了静电接地,管道法兰间部分采用铜片跨接,经兴化市防雷中心检测该充装站避雷装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LPG 卸车软管在两头金属连接嘴上设置跨接导线,充装枪和台秤接地消除静电。

所有的贮罐、设备均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制造和安装并经江苏省泰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且取得容器使用登记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