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四及答案讲课讲稿
国开电大中国现代文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题目1.《毁灭》是利用传统技艺的真正长诗,以古雅著称,被看作新文学的《离骚》和《七发》。
它的作者是()A. 冯至B. 朱湘C. 沈玄庐D. 朱自清【答案】:朱自清题目2.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
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A. 俞平伯B. 叶圣陶C. 何其芳D. 丰子恺【答案】:俞平伯题目3.孤岛时期的“南明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和《杨娥传》是40年代历史剧创作高潮的前奏。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A. 陈白尘B. 阳翰生C. 阿英D. 夏衍【答案】:阿英题目4.《憩园》的写作缘于抗战期间巴金两次回到老家成都所得印象,也可以看作是()的续篇。
A. 《抗战三部曲》B. 《爱情三部曲》C. 《激流三部曲》D. 《人间三部曲》【答案】:《激流三部曲》题目5.1926年3月,戴望舒与施鲨存创办的第一个刊物是()A. 《樱络》B. 《新文艺》C. 《无轨列车》D. 《现代》【答案】:《樱络》题目6.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台湾作家()A. 刘呐鸥B. 钱杏邨C. 施蛰存D. 穆时英【答案】:刘呐鸥题目7.1933年萧红萧军自费出版了他们的小说散文合集()A. 《麦场》B. 《跋涉》C. 《看风筝》D. 《生死场》【答案】:《跋涉》题目8.1936年底,艾青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A. 《北方》B. 《旷野》C. 《吹号者》D. 《大堰河》【答案】:《大堰河》题目9.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1927年春出版的()A. 《北游及其他》B. 《昨日之歌》C. 《十年诗抄》D. 《十四行集》【答案】:《昨日之歌》题目10.20世纪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一批青年作家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再淮舟等,受孙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A. 晋察冀派B. 山茶花派C. 荷花淀派D. 山药蛋派【答案】:荷花淀派题目11.在郁达夫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其主要作家有()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1、《毁灭》是利用传统技艺的真正长诗,以古雅著称,被看作新文学的《离骚》和《七发》。
它的作者是()A. 朱湘B. 冯至C. 朱自清D. 沈玄庐2、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
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A. 叶圣陶B. 何其芳C. 丰子恺D. 俞平伯3、孤岛时期的“南明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和《杨娥传》是40年代历史剧创作高潮的前奏。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A. 陈白尘B. 阳翰生C. 阿英D. 夏衍4、《憩园》的写作缘于抗战期间巴金两次回到老家成都所得印象,也可以看作是()的续篇。
A. 《爱情三部曲》B. 《激流三部曲》C. 《抗战三部曲》D. 《人间三部曲》5、1926年3月,戴望舒与施鲨存创办的第一个刊物是()A. 《新文艺》B. 《樱络》C. 《现代》D. 《无轨列车》6、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台湾作家()A. 施蛰存B. 穆时英C. 刘呐鸥D. 钱杏邨7、1933年萧红萧军自费出版了他们的小说散文合集()A. 《生死场》B. 《跋涉》C. 《看风筝》D. 《麦场》8、1936年底,艾青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A. 《大堰河》B. 《旷野》C. 《北方》D. 《吹号者》9、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1927年春出版的()A. 《十四行集》B. 《昨日之歌》C. 《北游及其他》D. 《十年诗抄》10、20世纪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一批青年作家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再淮舟等,受孙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A. 晋察冀派B. 山茶花派C. 山药蛋派D. 荷花淀派11、在郁达夫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其主要作家有()等。
A. 王以仁B. 庐隐C. 废名D. 冯沅君(涂女士)12、《子夜》的“三条火线”是()A. 吴苏甫与汪派政客唐云山的斗争B. 吴苏甫与双桥镇农民的斗争C. 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的斗争D. 吴荪甫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的斗法13、在《寒夜》中,围绕着曾树生“是否去兰州”所展开的心理冲突,作了以下。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四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四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1、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讲,是写于1928年的(D)、A、《隔膜》B、《潘先生在难中》C、《火灾》D、《倪焕之》2、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与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是(B)、A、周作人B、胡适C、陈独秀D、鲁迅3、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她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B)等。
A、《漂泊杂记》B、《屐痕处处》C、《西湖漫拾》D、《湖上散记》4、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其作者是(A)。
A、胡适B、欧阳予倩C、田汉 D、丁西林5、代表着田汉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到第二时期的作品是创作于1929年的(C)。
A、《获虎之夜》B、《梵峨嶙与蔷薇》C、《名优之死》D、《咖啡店之一夜》6、蒋光慈的第一部小讲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作的(C)。
A、《最后的微笑》B、《短裤党》C、《少年漂泊者》D、《丽莎的哀怨》7、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作者是(D)。
A、老舍B、赵树理C、巴金D、李劼人8、“七月派”中最优秀的小讲家是(C)。
A、胡风B、阿垅C、路翎D、穆旦9、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是(B)。
A、《女神》B、《新梦》C、《前茅》D、《恢复》10、解放区仅有的一部直截了当反映农村合作社题材的作品,也是当时第一部将反对革命队伍内部“左”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与主观主义作为主要情节贯穿线的作品,是欧阳山的(A)。
A、《高干大》B、《小二黑结婚》C、《暴风骤雨》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11、晚清四大谴责小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与《孽海花》的作者是李伯元与(ACD)。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课程考核说明一、课程考核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启用时间本考核说明2010年秋季启用。
(二)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本科的学生。
(三)考核依据本考核说明是根据中央电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编制的,是该课考试命题的依据。
学生可同时使用与主教材配套的推荐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作品点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复习,以帮助理解和掌握有关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四)考核目标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本课程有关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了解与掌握。
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
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具有一般的认识;掌握: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并具有归纳总结的能力;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的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70%,课程考核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分,60分为及格;成绩合格者方可获得本课程学分。
1.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
其中,4次作业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20%(每次作业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5%),另外10%由各地电大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参加辅导课、上网学习、小组讨论等各种实践教学的情况,制订具体的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册由中央电大统一下发,按教学进度每学期安排4次,分别在学习完教材“专题四”、“专题七”、“专题九”和全部内容后进行,每次作业的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作业题型与期末考试题型相一致。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平时作业(1—4)答案

A、田汉B、欧阳予倩C、洪深D、郭沫若30、1906年,(春柳)社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序幕正式拉开。
四、简答题:31、1921年成为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A.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新文学的声势大振。
《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
B.这一年出版了郁达夫小说集《沉沦》、郭沫若诗集《女神》(以及汪敬熙小说集《雪夜》、俞平伯诗集《冬夜》)等。
沈雁冰关于小说创作的评论和理论探讨,对小说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说出两部作品集及沈雁冰即可)C.这一年涌现出了郁达夫、叶绍钧、冰心(以及庐隐、王统照、落华生(许地山)、王鲁彦、许杰、郑振铎、彭家煌、蹇先艾、凌淑华、冯沅君、蹇先艾、台静农、张资平、郑伯奇)等有影响的小说家。
(说出三位作家即可)32、闻一多在《诗镌》第七期上发表了诗论《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
请简要说明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
A.“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B.“绘画美”是诗的用词要做到有画面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C.“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行与行之间要匀称均齐。
五、分析题:33、阿Q这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对革命的危害性,在鲁迅笔下只是一种潜藏的威胁,却被他不幸而言中。
“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
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
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
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
”请问,你怎么看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答: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
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题目已按字母A~Z排序)一、单项选择题1.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出自(《三代》)。
2. 1912年出版的《玉梨魂》曾风靡一时,是鸳鸯蝴蝶派最为畅销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作者是(徐枕亚)。
3. 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新潮社)。
4. 1921年,《小说月报》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其主编是(沈雁冰)。
5. 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
西谛即(郑振铎)。
6. 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压迫》)。
7. 1926—1929年,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了三个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的作者,是当时尚在英国的(老舍)。
8. 1933年从法国回车后,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同时以“刘西渭”为笔名在文学批评界有较大影响的戏剧家是(李健吾)。
9. 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的作家是(林语堂)。
10. 1936年出版其第一本诗集《大堰河》的诗人是(艾青)。
11. 1937年8月12日“西北战地服务团”组建,其团长是(丁玲)。
12. 1938年初夏,延安印刷工人在清凉山上举办诗歌朗诵晚会,柯仲平朗诵了一首歌颂边区民兵斗争的诗,毛泽东当即上前握住他的手,大为赞赏。
这首诗是(《边区自卫军》)。
13. 1944年到抗战胜利期间,老舍创作了一生中规模最宏大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组成,近一百万字。
这部小说是(《四世同堂》)。
14. 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何其芳)。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四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四答案《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四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1.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就是写于1928年的(D)。
A.《隔膜》B.《潘先生在难中》C.《火灾》D.《倪焕之》2.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这就是倡导文学革命与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就是(B)。
A.周作人B.胡适C.陈独秀D.鲁迅3.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就是她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B)等。
A.《漂泊杂记》B.《屐痕处处》C.《西湖漫拾》D.《湖上散记》4.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就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其作者就是(A)。
A.胡适B.欧阳予倩C.田汉D.丁西林5.代表着田汉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作品就是创作于1929年的(C)。
A.《获虎之夜》B.《梵峨嶙与蔷薇》C.《名优之死》D.《咖啡店之一夜》6.蒋光慈的第一部小说就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作的(C)。
A.《最后的微笑》B.《短裤党》C.《少年漂泊者》D.《丽莎的哀怨》7.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作者就是(D)。
A.老舍B.赵树理C.巴金D.李劼人8.“七月派”中最优秀的小说家就是(C )。
A.胡风B.阿垅C.路翎D.穆旦9.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就是(B)。
A.《女神》B.《新梦》C.《前茅》D.《恢复》10.解放区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农村合作社题材的作品,也就是当时第一部将反对革命队伍内部“左”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与主观主义作为主要情节贯穿线的作品,就是欧阳山的(A)。
A.《高干大》 B.《小二黑结婚》C.《暴风骤雨》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与《孽海花》的作者就是李伯元与(ACD)。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中央电大本科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中央电大本科国开(中央电大)本科《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备注:本资料整理于2021年5月;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本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形考。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30%,在国开平台完成,本资料为形考的试题及答案;终考比例70%,纸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题目为随机,用查找功能(Ctrl+F)搜索题目 [题目]“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的发问开篇的诗作是()。
[答案]《蚕马》 [题目]《教我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 )。
[答案] 刘半农 [题目]《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
[答案]周作人 [题目]《十五娘》是新文学中最早的叙事诗,其作者是( )。
[答案]沈玄庐 [题目]《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作者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散文家、漫画家()。
[答案]丰子恺 [题目]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
[答案]新潮社 [题目]1921年,《小说月报》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其主编是( )。
[答案]沈雁冰 [题目]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 )。
[答案]郭沫若 [题目]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 )。
[答案]《压迫》 [题目]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
[答案]上海艺术剧社 [题目]1933年从法国回车后,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同时以“刘西渭”为笔名在文学批评界有较大影响的戏剧家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四及
答案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四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D)。
A.《隔膜》 B.《潘先生在难中》 C.《火灾》 D.《倪焕之》2.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是(B)。
A.周作人 B.胡适 C.陈独秀 D.鲁迅
3.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B)等。
A.《漂泊杂记》 B.《屐痕处处》 C.《西湖漫拾》 D.《湖上散记》4.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其作者是(A)。
A.胡适 B.欧阳予倩 C.田汉 D.丁西林
5.代表着田汉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作品是创作于1929年的(C)。
A.《获虎之夜》 B.《梵峨嶙和蔷薇》 C.《名优之死》D.《咖啡店之一夜》
6.蒋光慈的第一部小说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作的(C)。
A.《最后的微笑》 B.《短裤党》 C.《少年漂泊者》 D.《丽莎的哀怨》
7.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作者是(D)。
A.老舍 B.赵树理 C.巴金 D.李劼人
8.“七月派”中最优秀的小说家是(C )。
A.胡风 B.阿垅 C.路翎 D.穆旦
9.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是(B)。
A.《女神》 B.《新梦》 C.《前茅》 D.《恢复》
10.解放区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农村合作社题材的作品,也是当时第一部将反对革命队伍内部“左”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作为主要情节贯穿线的作品,是欧阳山的(A)。
A.《高干大》 B.《小二黑结婚》 C.《暴风骤雨》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
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的作者是李伯元和(ACD)。
A.吴趼人 B.康有为 C.刘鹗 D.曾朴
12.郁达夫的小说以主观抒情见长,充满了愤懑、忧郁、叛逆和自我倾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小说”,主要有(ACD )等。
A.《沉沦》 B.《孔乙己》 C.《南迁》 D.《迟桂花》
13.后期新月诗派的主要诗人除徐志摩外,还有(ABD )等。
A.饶孟侃 B.陈梦家 C.孙大雨 D.方玮德
14.二三十年代在杂文创作中有重要作用的报刊主要有(ABC)等。
A.《新青年》 B.《申报·自由谈》 C.《语丝》 D.《时事新报·学灯》15.所谓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以鼓吹革命文学为共同目标,掀起了一场颇有声势的“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
是指太阳社、创造社和(ABC)等。
A.《太阳月刊》 B.《创造月刊》 C.《文化批判》 D.《创造季刊》16.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ACD)。
A.《春蚕》 B.《苦夏》 C.《秋收》 D.《残冬》
17.“东北作家群”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流亡到关内的萧红、萧军、白朗(ABCD)等。
A.舒群 B.端木蕻良 C.罗烽 D.骆宾基
18.四十年代,茅盾先后发表的长篇小说主要有(ABC)等。
A.《腐蚀》 B.《霜叶红似二月花》 C.《锻炼》 D.《从牯岭到东京》
1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性文学作家主要有庐隐、石评梅、冯沅君和(ABC)等。
A.陈衡哲 B.冰心 C.凌叔华 D.张爱玲
20.在解放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中,产生了一批优秀民歌《东方红》和(ACD)等。
A.《十绣金匾》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C.《翻身道情》 D.《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一是以《女神》闻名的郭沫若,一是以《沉沦》闻名的郁达夫,他们共同建构了创造社重主观抒情和浪漫主义的特色。
22.1925年11月,李金发的《微雨》出版,之后另外两部诗集也相继出版,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象征诗创始者的地位。
23.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李大钊的《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最早引起广泛反响的美文则是冰心的《笑》。
24.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一代盟主,还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
25.洪深最重要的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和《青龙潭》),这是现代戏剧第一次全面反映农民的苦难和斗争的作品,其中又以《五奎桥》最为成功,可以说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26.被国民党政府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是指李伟森、柔石、胡也频、冯铿、殷夫。
27.施蛰存的第一个短篇集《上元灯》中的多数作品主要是怀旧,在淡淡的感伤中又蕴含着浪漫的诗意。
28.老舍、巴金、茅盾三大名家,创作了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批长篇小说,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29.张恨水的《八十一梦》用托梦的形式写了当时国统区的各种乱象,而《五子登科》则写了国民党在接受日产的过程中的各种丑行。
30.“新民歌体”的突出成就,表现在长篇民歌体叙事诗的创作上,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等。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我”,和《沉沦》中的“他”,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最早的两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说明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A.他们都被赋予特定的历史的和民族的意义,前者倾诉的是对数千年之吃人民族与吃人自我的冷峻思考与“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唤,并且由此追问狂人最后的“回归”之蕴含何在。
后者则是以弱国子民的心态,迫不及待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的呼吁。
B.两者的不同则在于,鲁迅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关联上,是时代的先行者如何唤起那些沉睡的国人,是重在理性的层面上进行灵魂的拷问:郁达夫则是
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向着最隐秘的性心理和性生理,进行深入的发掘,爆发出“赤裸裸的自我”,美丑杂陈,正误皆现。
32.赵树理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技巧、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和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A.在扬弃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的前提下,保留了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对传统小说以及说唱文学的优点进行了充分的吸收和创造性的转化,比较好地适应了广大农村民众的阅读欣赏习惯。
B.将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在故事情节中展现人物性格,少有心理描写;叙事风格明快,简约。
C.小说的语言是在北方农民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质朴明快、简洁生动且富于幽默感。
五、分析题(30分)
33.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现代都市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使都市生活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们围绕着读者与市场展开新一轮争夺战的焦点。
而对都市生活的表现,在当时也成了各大流派文学创作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批判立场和态度,但也各有特点: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偏重社会分析和阶级批判;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较多地看到了现代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的自私贪婪,偏重于暴露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庸俗卑劣;而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偏重于感觉的印象和人性的迷茫。
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左翼小说与京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表现和贡献。
34.40年代的艾青,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风格和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技巧融汇并获得了独立的创造品格,把历史使命感和艺术创新精神、诗歌的民族化与现代化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诗歌独特的包容特征,这种包容体现了40年代现实主义诗歌所能达致的丰富性。
艾青正是以这样大气的品格,成为众多青年诗人学习的榜样,鼓励、启发、引导他们朝着诗歌的历史深度和诗歌的美学深度持续掘进,从而在事实上开创了一个“艾青的时代”。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