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干戈不息》教案_4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版主推荐】第17课 干戈不息(此课件配有教案)

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 生。(巴勒斯坦国至今也没有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 不断。
“
四次中东战争简表
年以
)
色 列 士 兵 (
六 日 战 争
4.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________、 制止“________”的旗号,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5.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世界向________方向 发展
战争给我们带来 了什么???
检测题
1.1948年至1982年,围绕巴勒斯坦________问题, 中东地区的________民族和________民族曾经进行 了五次战争。
2.1991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________”的 原则基础上,第一次坐到了谈判桌前。
3.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________中东和平 路漫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以军强行闯入杰里科的 监狱对部分在押犯人实施军事 逮捕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矛盾错综复 杂,和平历程艰难异常的状况主要是 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中东问题的未来
要以和平的手段, 而不是使用武力。
海湾战争中的巴格达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动10万军队, 在坦克、飞机掩护下入侵科威特。数 小时后,科威特首都失守,次日全境 沦陷,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吞并科威 特。翌年1月17日,根据联合国有关协 议,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70万人发 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的行动,从而 爆发了中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 模最大的局部战争。经过40多天的空 袭和地面攻击,2月26日,伊拉克被迫 撤出科威特。4月11日,海湾实现正式 停火。这是美军从位于沙特阿拉伯境
[初中历史]干戈不息教案2 北师大版
![[初中历史]干戈不息教案2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d2bfd8770bf78a6429541f.png)
《干戈不息》教案【课标要求】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1.知道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以问题,中东战争是指发生在1948—1982年巴以双方之间的五次战争。
2.了解中东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3.了解两次海湾战争的原因、时间、结果及影响。
4.知道科索沃战争发生的背景、时间、结果及影响等,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样化趋势。
【重难点】〖重点〗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史实〖难点〗二战后中东地区和科索沃地区矛盾激化的原因及启示。
【学习过程】一、预习自测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在教材中划出关键点,在学案上填写答案要点。
1.二战后“”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中东战争指双方进行的五次战争,发生在年至年。
3.中东战争的焦点问题是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民族和民族矛盾尖锐。
问题和问题也是它们之间矛盾的重要根源。
,使巴以问题更加错综复杂。
4.对中东政局影响深远,是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根源的是冲突。
5.从第次中东战争后,中东地区开始了漫长曲折的和平进程。
年,中东和平会议终于在“”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双方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谈判桌前。
年,双方在签署了宣言,中东地区的和平出现了曙光。
6.第一次海湾战争发生于年,它是在安理会的支持下,以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发动的。
发动的原因是。
7.年,是以为首的北约打着的旗号,对发动了空中打击,史称战争。
在等国的斡旋下,北约宣布暂停突袭。
此战补称为“非接触性战争”是指。
8.第二次海湾战争发生于年,是联合对宣战。
发动的直接原因是。
二、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预习情况,解决疑难。
2.分组展示预习情况。
三、思维拓展1.阅读教材108页“材料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决议引发了什么战争?到1982年,曾经进行了几次战争?(2)中东和平进程曲折反复、步履艰难的原因有哪些?2.阅读教材105、106页图片,回答问题(1)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各指的是哪次战争?分别发生在哪一年?(2)这两次战争前者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后者没有得到授权。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干戈不息》教案

第17课干戈不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东战争的原因和中东和平的进程。
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介入的三次地区性战争。
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某一大国为所欲为、主宰世界建立单极霸权的企图已难以得逞了。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中东和平进程的资料,试分析中东战争的根源。
收集有关科索沃战争及伊拉克战争的背景材料。
讨论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区性战争和恐怖主义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巨大威胁,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难点:二战后中东地区和科索沃地区矛盾激化的原因及启示。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预设复备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基础过关课前回顾1.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2.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冲突或战争时有发生,举例说明二、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后果吗?2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亚洲人民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非洲人民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和拉丁美洲人民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过程。
结合学案的知识梳理,快速记忆基础知识,然后起立背诵。
5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抢答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边读书边标划重点,并记忆然后快速反馈合作探究问题探究:15分钟(一)和平路漫漫中东的和平问题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了,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发生了很多次战争,请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讨论答案,标画重点教师简要地说说历次中东战争的情况。
1、五次中东战争。
那么,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是什么呢? 2、中东战争的原因3.中东和平进程的现状(二)海湾战争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材料,阅读教材“海湾战争”的内容,想一想,海湾危机的实质是什么?(三)“非接触性战争”1、科索沃战争的特点:大规模空袭。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17干戈不息教案北师大版 .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17干戈不息教案北师大版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知道五次中东战争的主要情况和巴以和谈的主要过程,分析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理解中东问题错综复杂的原因。
2.了解科索沃战争,阐释科索沃战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知道海湾战争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用世界地图(中东地图),找出中东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联系古代历史,了解在这些地区爆发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史地结合、读图学史、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收集、运用时事资料,学会用历史的知识、观点、能力来观察分析时事问题,培养关心时事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分析中东、海湾、科索沃等局部战争,使学生体会到战争是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感受到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认识到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维五次中东战争的主要情况,巴以和谈主要进程,科索沃战争主要经过。
【教学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主要原因。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导入新课:二战结束以来,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但局部小规模战争始终没有停止,可谓“干戈不息”。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二战结束以来,发生了哪些局部战争?本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和平路漫漫——巴勒斯坦问题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欧亚非三洲交接、民族问题、宗教矛盾、资源问题。
(教师讲述为主,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置问题,采取对话式教学,使学生渐进的形成认识。
)2、五次中东战争中东地区的动荡突出表现为,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这一地区先后发生了五次大规模战争,其他小的战事难计其数。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下册《干戈不息》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历史素养。
5.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针对性。
-鼓励学生提问,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阐述近代史上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列强侵略中国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具有哪些特点?
-近代史上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2.各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程,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涵盖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公布答案,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近代史上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理解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民族复兴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人类社会最终会走向和平、发展、进步。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在近代史方面,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历史事件复杂,学生可能对一些史实掌握不够牢固,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历史初三下北师大版第17课干戈不息教学案

一、导入新课历史初三下北师大版第17课干戈不息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中东战争,认识中东地区矛盾复杂性。
2、以科索沃等战争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教学重点:中东战争、巴以和谈、科索沃战争教学难点:局部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你知道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吗?【二】展示目标1、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22、掌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危机和科索沃战争及其影响,。
【三】自主探究学生根据提纲自主学习,学习过程分为如下三步:①独立学习;②组内交流:在组长带领下交流、讨论;③教师提问,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一】和平路漫漫:〔中东战争〕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核心问题、焦点问题、中东战争的时间、中东战争的原因。
中东和平进程的现状二、海湾战争:原因:开始时间及标志、结果【三】非接触性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科索沃战争〕战争原因〔背景〕、时间、特点、影响【四】伊拉克战争:发生于年,是联合对伊拉克宣战。
发动的直接原因是。
【四】归纳总结:试一试,你能设计出本课知识结构吗?【五】达标测试:1、以下战争,被称为“非接触性战争”的是〔〕A、科索沃战争B、伊拉克战争C、阿富汗战争D、巴以冲突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这充分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3、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成为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因为这里拥有丰富的〔〕A、水电资源B、煤炭资源C、石油资源D、橡胶资源4、1948年至1982年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与以色列民族进行五次战争的因素有〔〕①民族矛盾②宗教矛盾③巴勒斯坦的主权问题④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⑤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的干预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5、以下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①海湾战争是指伊拉克入侵科威特②海湾战争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空袭伊拉克③多国部队进攻伊拉克经过联合国的允许④海湾战争提高了联合国的威望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六、拓展提高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遭受到过这么多的灾难。
九年级历史下册 4.17《干戈不息》学案 北师大版

学习内容第17课干戈不息学习目标收集有关中东和平进程的资料,试分析中东战争的根源以及中东和平的进程。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地区性战争和恐怖主义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巨大威胁,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学习重点了解中东战争的原因和中东和平进程,知道科索沃战争。
学习难点恐怖主义和地区性战争对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威胁学法提示表格归纳法、联系比较法、资料展示、图片交流等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1948年至1982年,围绕______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______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经进行了五次战争。
2.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终于在_________原则的基础上举行,_______和________第一次共同坐在谈判桌上。
3.1993年,巴以双方在_________签署了巴勒斯坦首先在部分地区实现自治的原则宣言,中东地区出现和平曙光。
4.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________、________的旗号,对______发动空中打击,______战争爆发。
(二)质疑问难:二、探究交流:在学习“动荡的中东地区”的时候,某班准备举办一次反映中东地区情况战争和争取和平情况的的图片展览活动。
下面是学生王某的设计思路。
请你帮她完成。
图片展览主题(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块一:战争根源(能反映中东地区的战乱的根源某一方面的图片)版块二:战火不熄(请你准备一幅图片,并加以说明你所选择的理由)版块三:争取和平之旅图片粘贴处文字说明:(1)左图历史现象表明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2)20世纪90年代中东和平出现曙光,右图历史现象是怎样形成的?版块四:寄语巴以领导人(或巴以人民,或中东地区有关的国家)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4分)1.某班级历史学习小组准备举办《中东地区问题的由来与现状》图片展览会下列不可以选用的是()A 《巴勒斯坦地区图》B 《科索沃战争示意图》C 《历史性的握手图片》D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巴以形势图》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2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厦遭到恐怖主义袭击,震惊了世界。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二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干戈不息》教学案 北师大版

领土问题(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埋下了阿以长期冲突的祸根)巴勒斯坦问题(民族、历史问题)宗教问题、西方大国的干预
4.思考道和平谈判在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战争能否解决阿以冲突?你认为解决阿以冲突的途径是什么?
和平谈判是解决阿以冲突的唯一途径
(二)、海湾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1967)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为抢占更多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一切机场
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在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同桌之间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归纳、补充
出示图片
补充学生总结归纳
互相提问
讨论问题
朗读、归纳总结重难点
总结
总结
互相提问
作业设置
《金牌学练考》相关试题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四、小结:
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但是,由于民族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等原因以及西方大国的干预,中东地区、海湾地区和科索沃地区出现了局部战争,世界和平不断受到新的威胁。
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并进行简单的讲述
出示巴以和谈的图片
提问,让学生回答
归纳
个别提问
就学生知道的知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考交流
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海湾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三)、非接触性战争
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北约轰炸南联盟和北约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思考: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干戈不息》
课标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五次中东战争的主要情况和巴以和谈的主要过程,分析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理解中东问题错综复杂的原因。
了解科索沃战争,阐释科索沃战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知道海湾战争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使用世界地图(中东地图找出中东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联系古代历史,了解在这些地区爆发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史地结合、读图学史、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收集、运用时事资料,学会用历史的知识、观点、能力来观察分析时事问题,培养关心时事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分析中东、海湾、科索沃等局部战争,使学生体会到战争是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感受到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认识到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五次中东战争的主要情况,巴以和谈主要进程,科索沃战争主要经过。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主要原因。
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教学设想
导入新课:
二战结束以后,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但局部战争始终没有停止。
中东地区是战后至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和平路漫漫巴勒斯坦问题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欧亚非三洲交接、民族
问题、宗教矛盾、资源问题。
(教师讲述为主,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置问题,采取对话式教学,使学生渐进的形成认识。
)
2、五次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的动荡突出表现为,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这一地区先后发生了五次大规模战争,其他小的战事难计其数。
(引导学生看P128材料,具体了解五次中东战争的经过。
)
五次中东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看课文和材料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归纳中东战争的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争端、大国干预。
由此学生可以初步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
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哪些?(建议课前让学生收集报纸、网络或电视上关于巴以冲突的报道,教师也可从网络上收集一些关于巴勒斯坦地区人民生活状况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后果中最重要的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
3、巴以和平进程
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对解决中东问题做出了哪些努力?
中东和平的初步成果是什么?有没有实现巴勒斯坦地区的持久和平?(由学生在阅读课文和联系现实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回答。
)
学生讨论: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效推进中东地区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拟订出一些切口较小、内容具体的讨论题目。
如: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 中东地区内部对实现该地区和平存在哪些障碍? 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二、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考虑这两场战争发生在同一地区,事件上有紧密的因果关系,所以把两目合并教学。
鉴于这两目都是小字,在教学中考虑主要由学生自读,也可播放一些录像片段,教师可以列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帮助学生认清历史事实,形成历史知识结构。
问题如下:
1、海湾战争为什么会爆发?(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需要教师做一些铺垫性的讲述。
)
2、在海湾危机的解决中联合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美国为什么要发动伊拉克战争?
4、联系目前的伊拉克局势,你认为,单靠美国能解决伊拉克目前的混乱局面吗?
(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引导中逐步认识到,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霸权仍然存在,联合国作用日益重要,“多极”对世界局势日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
三、“非接触性战争”科索沃战争
南斯拉夫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自读小字后,教师简述,主要是民族、宗教矛盾,也有大国干预的影响。
)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要发动科索沃战争?
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与发动海湾战争的法理依据有什么不同?(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是得到联合国授权的,发动科索沃战争则没有联合国的授权。
)
什么是“非接触性战争”?(学生根据课文叙述解释。
)
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了什么?(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其他各极的牵制。
)
关于“五八”炸馆事件,可以用课件展示一些当时的新闻资料(如使馆废墟和飘扬的国旗、烈士图片、中央表态讲话等,用以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感。
)
在本课最后,做一次课堂小结,归纳从“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演变趋势,使学生明白本课的要义所在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