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语文阅读(答案版)资料
新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自渡彼岸雪小禅那年,他17岁。
家贫。
过年吃饺子,只有爷爷奶奶可以吃到白面饺子。
母亲把榆树皮磨成粉,再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这样可以把馅儿裹住,不散。
单用玉米面包饺子包不成,那种榆树皮饺子难以下咽。
记忆中,可以分得两个白面饺子,小心翼翼吞咽,生怕遗漏了什么,但到底遗漏了什么,还未知是何滋味,已经咽下肚去了。
衣裳更是因陋就简。
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裤子上常常有补丁,有好多年只穿一两件衣服,撑到上班,仍然穿补丁衣裳,照相的时候去借人家衣服……记忆最深的是他17岁那年的冬天,同村邻居有个18岁少年,有亲戚在东北林场,说可以上山拉木头,一天能挣30多块。
他听了心动,于是两人约了去运木头,那时尚不知东北有多冷。
他至今记得当时多兴奋,亦铭印一样记得那地名,额尔古纳左旗,牛耳河畔,中苏边境,零下49摄氏度,滴水成冰。
每日早上5点起床,步行20多公里上山。
冰天雪地,雪一米多厚。
拉着一辆空车上山,一步一滑。
哪里有秋衣、秋裤?只有母亲做的棉衣棉裤,风雪灌进去,冷得连骨头缝里都在响。
眉毛是白的,眼睫毛也是白的,哈出的气变成霜,衣服里鼓鼓的是两个窝窝头。
怕窝窝头冻成硬块,于是用白布缠了,紧紧贴在肚皮上,身体的温度暖着它们,它们不至于被冻成硬块咬不动。
不能走慢了,真的会冻死人。
拉着车一路小跑,上山要4个多小时。
前胸、后背全是汗时,山顶到了。
坐下吃饭,那饭便是两个贴在身上的窝窝头,就着雪。
到处是雪,一把把吞到肚子里去。
才17岁,那雪的滋味永生难忘。
然后装上一车木头,往山下走。
下山容易些,只需控制车的平衡。
上山4个小时,下山2个小时,回来时天黑了。
那是他少年时的林海雪原。
进了屋用雪搓手、搓脚、搓耳朵,怕冻僵的手脚突然一遇热坏死掉。
脱掉被汗浸透的棉衣,放在火墙边烤,换另一套前天穿过的棉衣。
晚餐依然是窝窝头。
第二天早上照样5点起,周而复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坐在最后一排乔叶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
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没人愿意和我一块儿坐。
老师只好把我安排在最后一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几乎都是调皮的男同学,我和他们无话可说。
想要听课却又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只能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我从小就是个脑袋里充满怪念头的人。
比如说:梅花为什么叫梅花?我若是梅花,会是白梅还是红梅?五年级时,新来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女老师。
她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
“我叫白明,倒着读就是‘明白’,也就是说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我都能知道的明明白白。
”她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的瞧着她。
她真有那么大的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在最后一排却倔着性子坐在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竟真的注意到了我。
那天语文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做练习,我也摊开练习册假装做起来。
其实我除了做些造句、看图作文之类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
正拿着笔胡思乱想,一只手伸过来抽走了我的练习册。
我一惊,这才发现白老师已经站在我身后。
“小脑袋瓜子想什么呀?”她亲切地弹了弹我的脑壳。
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
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严厉批评,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写的吗?”“嗯。
”“非常好,很有想象力。
‘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的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
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有时候,春天来时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
”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她没有说话,走上了讲台,以我的练习册为范本讲起造句来。
那半小时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
这天夜里,我把没做的习题全部认认真真的补上了,通宵未眠。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间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
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考在第21名。
”说这话,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
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一定没问题。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搂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问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新部编七年级 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围裙和铠甲灰色砖楼被高大的榆树掩映着,阳光透过枝杈投射出斑驳的光影。
我走上二楼,靠右手边有一扇深红色木门,门上的油漆像鳞片一样卷起来。
我现在已经不住这儿了。
但我知道,打开门左手边就是厕所,冬天想洗澡只能站在便池的木板上,把烧好的热水往身上浇。
卧室墙上布满了用铅笔画的、无规则的丑陋涂鸦,那是我小时候的杰作。
我和妈妈曾经在这儿住了10年。
妈妈年轻时被保送到成都一所大学读书,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学当老师。
她通过别人介绍认识我爸,后来却独自把我抚养长大。
她在这间房里系上围裙学会了做饭。
有一次,她把油菜炒成了黑色的糊状物;还有一次做回锅肉,蒜苗都糊了肉还没熟,最后我们只好出门去吃牛肉面。
但是后来,她学会了做糖醋排骨、大盘鸡、水煮牛肉……那时候我妈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让我觉得“和其他孩子不一样”。
她不让全家人跟我提她离婚的事,直到3年后我才知道。
我小学学习不好,经常被老师留到晚饭时分。
她就在校门口等着,然后牵着我走过土铺的操场和人来车往的马路,去小卖铺给我买一支5毛钱的牛奶雪糕,只字不提成绩的事。
有一次,班主任叫她去学校,说让我留级,还暗示地带我去检查智力。
她坚决不肯,回来还说老师夸我学习有进步。
那时我什么都不知道,还经常拿成绩开玩笑:“哪天胡瑞生病,我就是第一,不过是倒数。
”胡瑞当时是我们班的最后一名。
想起那时的自己,真像个浑身长刺的哥斯拉。
当时妈妈温柔地呵护着我的整个世界,直到现在,我都没法拼凑出她当时的心境。
2008年,房价开始疯涨,她一咬牙在不远处新建的小区买下一套房,连带装修欠下了20万元外债。
从此她只买打折衣服,几乎不和同事出去吃饭。
旧房子是学校分配的。
冬天漏风,地方又小,她毫不留恋地住进了新房,我却有点怀念住旧房子的那些日子。
不久,她生病了,需要住院切除胆囊。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也会生病。
记忆中,她十分刚硬,涉及原则问题,任我怎么哭闹撒娇都没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C.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D.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答案】(1)经过;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C【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过”是“经过”;“刮”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2)本题①句中的“辞(推托,托辞)、以(用)”两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耳(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
(3)文章叙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不是正面描写。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① 经过;② 擦拭;③ 对朋友辈的敬称⑵ 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⑶ C【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最新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

最新七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养鸭丰子恺①经常住在家里的只有三个半人:我们老夫妇二人,一个男工和一个五岁的男孩。
但畜生倒有八口:一狗,两猫,两鸽和两鸭。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两只鸭。
②这一对鸭不是原配,是一个寡妇和一个第二后夫。
来由是这样的:一吟买了一对小鸭回来。
小得很,两只可以并排站在手掌上。
白天在水田游泳,晚上睡在一只小篮里,挂在粱上;为的是怕黄鼠狼拖去。
、一天半夜,我听见室内有响动,是鸭子叫。
、连忙起身,拿电筒一照,只见地上一只小雄鸭仰卧在血泊中。
仔细一看,头颈已被咬断,连忙探望小篮子,小雌鸭幸而还在。
全家人都起来,看看残生的小雌鸭,叹了好几口气。
③后来一吟又买了一只小雄鸭。
这次我们戒备很严,一对续弦的小鸭,安全地长大起来,直到我们迁居新屋,小鸭长成一对中鸭了。
新屋旁有篱笆围着,我们在篱笆内掘一个小塘。
一对鸭子尽日在此仰观俯察,逡巡游泳,在我的岑寂的闲居生活上增添了一种生趣。
不知不觉,它们已长成大鸭,全身雪白,两脚大黄。
它们晚上睡在屋檐下一只箩子底下。
箩子上压一块石板,也是为防黄鼠狼。
谁知有一天破晓,我睡醒来,听见连新(男工)在叫喊。
起来探问,才知道雄鸭又被拖去了。
一道血迹从箩子边洒到篱笆的一个洞口,洞外也有点滴,迤逦向荒山而去。
原来昨夜连新忘记在箩子上压石板,黄鼠狼就来启箩偷鸭了。
以后的情景着实可怜。
那雌鸭放出箩来,东寻西找,仰天长呜,“嘎嘎”之声,竟日不绝。
其声慌张、焦躁,而似乎含有痛楚,使闻者大为不安。
以前小雄鸭被害了,她照旧吃食游水,我曾经笑她“毕竟是禽兽”。
但如今看来,毕竟是人的同类,也是含识的、有情的众生。
④雌鸭一连三四日“嘎嘎”地哀鸣,东张西望地寻觅。
后来也就沉静了,但样子很异常,时时俯在地上叩头,同时“咯咯”地叫。
邻人周婆婆来,看见了,说它是需要雄鸭。
我们托周婆婆做媒,过几天,周婆婆果然提了一只雄鸭来,身材同它一样大小。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野菊花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
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③花朵不过一分银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c hǎng)(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衣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野菊花自有令人叹服的野性。
⑥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
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
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⑦有花,她就尽情地开;有香,她就尽情地放。
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
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
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
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
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⑧她就是这样不禁锢自己,她也从不固守现状。
她那匍匐的看似软弱的枝条被折去,更多的芽箭便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翼翮(hé)(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母亲肖复兴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
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
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
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打往天堂的电话》一文,完成下列题目。
(14分)①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正在悠闲地翻阅着杂志。
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②不知道是反反复复地在报亭前转悠和忐忑不安的神情,还是她身上的红裙子特别鲜艳,引起了文叔的注意,她抬头看了看女孩并叫住了她:“喂!姑娘,你要买杂志吗?”“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长途电话可以打吗?”“当然可以!国际长途都可以打的。
”③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善良的文叔怕打扰女孩,索性装着看杂志的样子,把身子转向一侧。
女孩慢慢从慌乱中放松下来,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我随玲子姐姐来到了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上个月我们发工资了,等我凑足了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
”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我告诉你,我们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④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抹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家。
”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
“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
”“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没多少,你可以跟你妈多说一会儿,我少你一点儿钱。
”文叔习惯性地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哪,他突然发现话机的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哎呀,姑娘,真对不起!你得重新打,刚才呀,你的电话没有接通!”“嗯,我知道”“叔叔!其实……其实我们家乡根本没有通电话。
”⑤文叔疑惑地问道:“那你刚才不是和你妈妈说话了吗?”女孩终于哭出了声:“其实我也没有了妈妈,我妈妈死了已经四年了……每次我看见同伴给家里打电话,真羡慕他们,我就是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妈妈说说话……”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你妈妈一定听到了,她也许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
你以后每星期都可以来,就在这里给你妈妈打电话。
”⑥从此,这个乡下女孩和这城市的报亭主人,就结下了这段“情缘”。
每周六下午,文叔就在这里等候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天堂、心灵和心灵连接起来的愿望。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1.本文叙述了一个到深圳打工的女孩去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话号码给远在天堂的妈妈的打电话的故事,表达了女孩对亲人及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表现了报刊亭主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意合即可)2.仔细阅读第①段和第②段,说说为什么女孩子要忐忑不安在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前反反复复地转悠?(2分)2.我的理解:因为小姑娘在徘徊犹豫(或很纠结),她很想给亲人打电话,可又不知道该打给谁;想打,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装模作样地打。
(意合即可)3.女孩的老家没有通电话,她的妈妈也已经去世了,可为什么她还要有模有样地给她的妈妈打电话呢?(3分)3.我的理解:虽然女孩的老家没有通电话,她的妈妈也已经去世了,但是,女孩看见同伴们给家里亲人打电话非常羡慕,也想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弟弟、爸爸,以及已经去世的妈妈的想念之情,很想和其他人一样和妈妈打电话,思念至深,让她有模有样(或装模作样地)给亲人打电话。
4.认真阅读第③段,思考为什么文叔说女孩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请在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女孩懂事、孝顺的句子抄写在下边。
(3分)4. 我找的句子:(1)“等我凑足了10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2)“再给爸爸买化肥”(3)“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
5.文中第④段写到了来打电话的女孩流泪,第⑤段中又写到了报刊亭的主人文叔流泪。
他们两人分别为什么流泪?(2分)5.女孩流泪的原因:女孩非常想念妈妈,想看见妈妈,想和妈妈打电话,可是妈妈已经不在了,所以她哭了。
:文叔流泪的原因:文叔被小姑娘感动了,觉得女孩很可怜很懂事。
6.本文中的哪一处使你最受感动?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并谈谈你的感动是什么?(2分)6.我找的语句:开放题,言之成理、语句顺畅即可。
我感动原因:开放题,言之成理、语句顺畅即可。
二、阅读《社戏》(节选),完成下列阅读题。
(14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
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
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
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
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
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
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
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7.“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__________作用。
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_________ 和________(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7承上启下视觉听觉留恋8.“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3分)8.运用比喻手法及侧面(间接)描写,表明船行驶之快,突出孩子们驾船技术之高9.在文中用画“----”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2分)9.“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10.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10.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的少年。
(2分)11.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3分) 11.文中孩子们偷豆带有游戏性质,不能视为不良行为。
它重在表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品德,同时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三、阅读《燕子》一文,完成下列阅读题(12分)①四月里来了插秧的神,他种下明亮的雨水。
飞快的燕子一掠而——又是谁在挥动这把收割的黑亮镰刀?②穿黑衣的燕子是害虫的捕快,它们保持着良好的战绩。
在农家,谁的檐下筑有燕巢,被看作一件吉祥的事,这意味着他们的慈善取得了燕子的好感和信任。
当然这仅是针对家燕的宽容政策,因其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
金丝燕可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它们吞下苔藓、海藻,和着唾液制成的燕窝,据说具有祛痰止咳、养颜生津的疗效。
极高的经济价值给燕子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每到繁殖季节,采摘燕窝的人们纷纷攀附在岩壁上,掠走燕子的家园。
大部分繁殖的燕子还会重建它们的巢,大部分贪婪的手还会再次伸来。
周而复始,精疲力尽的燕子已没有足够的唾液,最后它咳出鲜血来建造最后的巢,这就是价格昂贵的血燕窝。
采摘者当然不会放弃这血凝的建筑,无人顾及那些摔死在岩底的无辜小燕和悲愤、劳累而至死的老燕。
调补身体的人从来不去想,一个燕窝往往意味着发生在燕子全家的惨案。
③躲过重重的干扰和考验,幸存的燕子终于成为飞禽中的佼佼者。
有一种刺尾雨燕,飞行时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
还有的雨燕,能在空中飞行长达三年之久,觅食和休息都在空中进行。
这是出自对于飞行几近疯狂的热爱。
再胆怯的鸟儿也不至于不敢在荒凉之地歇脚一刻,只有强烈的热爱才能解释它数年的不息。
就像溜冰运动员,燕子快速的飞行曲线充满了几何意义的美感。
米什莱曾称燕子为“空中王后”,他强调为了成为最优秀的飞行专家,燕子作出了重大牺牲。
雨燕的双翅特别发达,但它的足部几乎完全萎缩,失去了奔跑和蹦跳的能力,只能在地面上勉强地爬上几步。
身体几乎残疾的燕子,创造了一幕伟大的悲剧。
④我看到通往完美的路径从来不是闪光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危险与黑暗,充满了必然的苦痛与牺牲。
⑤许多科学家穿越真理的巅峰,却丧失基本的生活技能;艺术家掌握了高超的手法,却不能胜任最简单的生计——其实,这中间包含着人生最严肃的内容。
为了绝对化的理想,他们付出非凡而辛酸的努力。
这是生命的豪赌啊,这是对真理的全部捐献。
我知道一位热爱芭蕾的小姑娘,为了实现梦想,她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几乎在残酷中压迫自己,以至于这种追求已失去了任何快乐的表貌。
她曾为芭蕾多次受伤,但她现在再也不会受伤了,因为最后一次,她造成了致命的骨质损坏,再也无法在舞台上打开花瓣一样的衣裙。
生命的残酷在于,往往不能按正比把辉煌交给努力。
在那条道路上,有人达到,有人负伤,有人死去,但所有的人都在说明:牺牲是前提,是先决与必备条件——正如燕子所付出的巨大身体代价。
但正是在苦难与残酷中所展现的执着里,燕子体验着至深的生命狂喜。
⑥燕子身上凝聚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
人类抄袭燕子的服装式样,制成名为燕尾服的西式晚礼服。
这在燕子只是件平常的生活装、工作服,而在人类那里,只是在某些正式、隆重的场合才穿,仿佛隐蔽委婉地表示着对燕子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