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机械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题.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题目含答案(四套)

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按照摩擦界面的润滑状态,可将摩擦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液体摩擦和混合摩擦2.已知某三线螺纹中径为9.5mm,螺距为1mm,则螺纹的导程为3mm3.螺纹连接防松的实质就是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按照防松方法的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是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和永久防松4.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接中,螺栓受到的总拉力F0与预紧力F’、残余预紧力F"和工作拉力F之间的关系为b.A.F0=F’+F b F0= F’+Cb/ (Cb+Cm)F C、F,=F'+F"5.导向平键的工作面是键的两侧面,导向平键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的磨损6.V带传动中带工作中最大应力产生在紧边进入小带轮处,其值为:@max=@1+@b1+@c7.齿轮传动中选取齿宽系数时,一般采用硬齿面齿轮时齿宽系数b采用软齿面齿轮时齿宽系效,齿轮相对于轴承对称布置时的齿宽系数a齿轮悬臂布置时的齿宽系数。
a、大于:b、小于: C、等于,8.一减速齿轮传动,主动轮1用45号钢调质,从动轮用45号钢正火,则它们齿面接触应力的关系是@h1 b @h2, 齿根弯曲应力的关系是@F1 a @F2,a、> b=. c.<9.按国家标准GB/292-1993规定,代号为32208的滚动轴承类型为圆锥滚子轴承,其内径为40 mm其精度为_ P0级。
10.下列各种联轴器中,属于弹性联轴器的是d,属于可移式刚性联轴器的是a.属于固定式刚性联轴器的是b和ca万向联轴器:b.凸缘联轴器:C套简联轴器:d弹性柱销联轴器,11.联轴器和离合器都是用来实现轴与轴之间的连接,传递运动和动力,但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主要区别在于联轴器要在停车后才实现轴与轴的结合或分离,而离合器可使工作中的轴随时实现结合或分离12.当动压润滑条件不具备,且边界膜遭破坏时,就会出现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干摩擦问时存在的现象,这种摩擦状态称为混合摩擦13.一公称直径为d=16mm的螺纹副,螺纹头数n=2. 螺纹p=4mm螺纹中径d2=D2=14mm 牙侧角B=15%, 螺纹副材料的当量摩擦系数f=0.08~0.10,经计算该螺纹副a自锁性要求。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分析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分析(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机械设计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 C )。
A、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B、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C、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D、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增加齿数时,则( C )。
A、提高了轮齿的弯曲强度B、提高了齿面的接触强度C、降低了轮齿的弯曲强度D、降低了齿面的接触强度3、受中等冲击载荷、支承刚度较差、速度较高的两轴之间宜选用( A )。
A.弹性柱销联轴器 B.凸缘联轴器C. 十字滑块联轴器 D.万向联轴器4、带传动工作时,设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 C )。
A.进入大带轮处 B.离开大带轮处C. 进入小带轮处 D.离开小带轮处5、有一减速器传动装置由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其安排顺序以方案( A )为好。
A.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B.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C.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D.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6.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C )。
A、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B、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D、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7.为联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的螺纹联接类型应是( A )。
A.螺栓联接 B. 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 D. 紧定螺钉联接8.齿面硬度HB≤350HBS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中,主要失效形式为( B )。
A.齿面磨损 B.齿面点蚀C.齿面胶合 D. 轮齿折断9.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B )。
A. 过度磨损B. 过热产生胶合C. 产生塑性变形D. 发生疲劳点蚀10、对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考虑结构简单,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方式宜采用( A )。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13年4-月试题及答案

2013 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课程代码:02245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利用预先决定的指令控制一系列加工作业的系统称为A .自动引导车 B. 伺服系统C .工业机器人D .数控系统2.齿轮副的间隙会造成齿轮传动的回差,属于柔性消隙法的结构是A .压簧消隙结构B .选择装配法C .带锥度齿轮法 D. 调整中心距法3.某伺服电动机最高转速为1500 r /min,通过联轴器直接带动滚珠丝杠旋转,且丝杠螺母带动工作台移动,若丝杠导程为6mm则工作台移动的最大速度为A .900 mm/minB .1500 mm/minC .3000mm/minD .9000 mm/min4.当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
这种物理现象称为A .压阻效应B .压电效应C. 电阻效应 D .霍尔效应5.在易燃易爆的工业环境中不宜使用的电动机是A .直流电动机B .永磁同步电动机C .无刷电动机D .超声波电动机6.在PW瞰大器中,能够实现开通延迟的方法是A. 晶体管驱动级加延迟B .脉宽凋制器中减小死区C. 采用熔断器保护D .晶体管饱和导通压降检测保护7.提高伺服系统刚度的方法是A.增大电枢回路电阻RB .增大系统增益K vC .减小系统增益K vD.减小电机反电势系数K e8.在具有位置环的全闭环交流伺服系统中,速度环的反馈通常取自与伺服电动机同轴安装的A .光栅尺B .磁栅尺C .感应同步器D .光电编码器9.适用于自动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西门子S7系列超小型的PLC是A . SIMATIC S7 —200PLCB . SIMATIC NETC . SIMATIC S7 —300PLCD . SIMATIC S7 —400PLC10.助记符语句AND NOT 0.00的含义是A .载入一个动合触点0. 00B .并联一个动合触点0. 00C .串联一个动断触点0. 00D .串联一个动合触点0. 00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013机械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题

2013天津商业大学机械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机械系统由若干装置、部件和零件组成的系统。
(1)、从实现系统功能角度看只要包括下列一些子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
(2)、从“流”的观点出发,将机械系统分为物料流系统、能量流系统、信息流系统2.设计任务的类型: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3.设计任务的来源:指令性设计任务、来自市场的设计任务、考虑前瞻的预研设计任务。
4.自动机械的工作循环时间由哪几部分组成?工作循环时间Tp=基本工艺时间Tk+空行程时间Td+等待停留时间To5.常用的几种步进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蜗形凸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6.棘爪安装角:棘齿面正压力方向线与齿端和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β为棘爪安装角。
7.棘爪进入啮合应满足:棘轮齿对棘爪的反作用产生的力矩能使棘爪进入啮合。
棘爪在两个力F和N的作用下,产生两个力矩Mn和Mf,当Mn>Mf时,棘爪进入啮合。
由N*Lsinβ>F*Lcosβ,又存在:F*Lcosβ= N*f*Lcosβ,可得到tgβ≥f=tgγ因此得:β≥γ,即安装脚大于摩擦角。
考虑齿面的倾斜角δ=0~10°,安装角βˊ=10~22°。
8.槽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平面外槽轮、平面内槽轮、空间球面槽轮。
以外槽轮为例,主要由曹轮(主动轮)、拨销盘(转臂、拨销、锁紧弧——从动轮)组成9.槽轮啮合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特征:W=λ(cosφ-λ/1-2λcosφ+λ²)W0。
(W为槽轮的角速度,W0为槽轮的角加速度。
)10.几种托盘升降机构的形式和特点:1)、滑道式托盘升降机构;(1)、机构形式;圆柱凸轮机构;升程时凸轮升角;下降时凸轮升角(2)、特点;结构简单;易挤坏瓶子2)、压缩空气式;(1)、机构形式;上升时;下降时;(2)、特点;a.不会挤坏瓶子,压缩空气伸缩性;b.下降速度慢3)、综合式;上升用压缩空气,下降用凸轮机构,综合两者有点。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卷子(内含答案)

;.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可以防止的。
()2.向心滑动轴承验算压强P的实质是控制轴承发热量。
()3.增大齿轮的模数,可以提高齿轮的接触强度。
()4.键是一种标准零件。
()5.一般情况下,链传动瞬时传动比恒定。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三角带的公称长度是指▁▁▁▁。
a.外圆周长b.内圆周长c.节线周长2.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准则是针对齿轮▁▁▁▁建立的。
a.齿面点蚀b.齿面胶合c.齿面磨损3.紧螺栓联接强度计算时,螺栓所受轴向拉力乘以3.1,是▁▁▁。
a.防止松脱b.保证足够的预紧力c.计入扭转剪应力4.普通平键是靠键的▁▁▁来传递扭矩。
a.下表面b.两侧面c.上、下表面5.对于转轴的强度计算,应按▁▁▁▁计算。
a.弯矩b.扭矩c.弯矩、扭矩合成的当量弯矩三.填充(每题2分,共14分)1.齿轮的齿形系数与▁▁▁▁▁▁有关,齿形系数越大,轮齿的弯曲强度越▁▁▁▁▁▁▁▁。
2.带传动工作时,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3.蜗杆传动,蜗杆头数越多,效率越▁▁▁▁▁。
4.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可靠性为▁▁▁▁▁▁的寿命。
5.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为▁▁▁▁▁和▁▁▁▁▁▁。
四.简答(共16分)1.联接螺纹既满足vΦ<ψ的自锁条件,为什么还要加防松装置?试举出两种常用防松原理的防松装置。
(6分)2.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力学模型?(6分)3.314轴承代号的含义(轴承类型、精度等级、内径尺寸、直径系列)?(4分)五.设计计算(共50分)1.图示汽缸内径mmD500=,气压MPa2.1=P,mmD640=,要求螺栓间距不大于mm150,残余预紧力'pQ是工作载荷的5.1倍,确定螺栓数目和所受的最大轴向拉力。
(15分);.2. 图示蜗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主动,蜗杆转向及螺旋线方向如图,要求:(1)画出Ⅱ轴的转向及蜗轮2的螺旋线方向;(2)要求Ⅱ轴上轴向力抵消一部分,定出齿轮3、4的螺旋线方向; (3)在图上画出蜗轮2及齿轮4的各分力 方向。
机械系统设计习题(有答案版)

第一章绪论1、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一定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整体都是系统。
2、机械系统的组成:1、动力系统。
2、执行系统。
3、传动系统。
4、操纵、控制系统。
5、支承系统。
6、润滑、冷却与密封系统。
3、产品设计类型:完全创新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4、机械系统的设计要求:功能、适应性、可靠性、生产能力、使用经济性、成本六方面的要求。
5、产品的产生过程分哪几个阶段?产品策划---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运转---产品报废或回收。
6、产品的设计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功能原理方案设计阶段---结构总体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第二章机械系统总体设计1、功能原理方案设计步骤设计任务-求总功能-总共能分解-寻求子功能解-原理解功能-评价与决策-最佳原理方案2、什么是“黑箱法”:根据系统的某种输入及要求获得某种输出的功能要求,从中寻找出某种物理效应或原理来实现输入-输出之间的转换,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推求出“黑箱”的功能结构,使“黑箱”逐渐变成“灰箱”、“白箱”的一种方法。
3、功能元、功能结构功能元:在一个系统中,总功能可以分解为一些分功能,其中可以分解到最低层次的分功能,并且分解到最后不能再分解的基本功能单位叫做功能元。
功能结构:将总功能分解为分功能,并相应找出实现各分功能的原理方案,从而简化了实现总功能的原理构思。
反之,同一层次的功能单位组合起来,应能满足上一层次功能的要求,最后组合成的整体应能满足总功能的要求。
这种功能的分解和组合关系称为功能结构。
4、机械系统总体参数包括哪些性能参数、结构参数、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动力参数。
5、七个标准公比为:1.06、1.12、1.26、1.41、1.58、1.78和2。
6、公比φ、变速范围R n与级数Z间的关系。
Z=lgRn/lgφ+1第三章执行系统设计1、执行系统的组成:由执行末端和与之相连的执行机构。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题包括答案解析总结

机械设计试卷一、选择题(共30 分、每题 2 分)1、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由于(C)。
A、链传动只用来传达较小功率B、链速较高,在传达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C、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D、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增加齿数时,则(C)。
A、提高了轮齿的波折强度B、提高了齿面的接触强度C、降低了轮齿的波折强度D、降低了齿面的接触强度3、受中等冲击载荷、支承刚度较差、速度较高的两轴之间宜采用(A)。
A.弹性柱销联轴器B.凸缘联轴器C. 十字滑块联轴器D.万向联轴器4、带传动工作时,设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C)。
A.进入大带轮处B.走开大带轮处C. 进入小带轮处D.走开小带轮处5、有一减速器传动装置由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其安排序次以方案(A)为好。
A.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B.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C.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6.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C)。
A、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B、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C、防范螺纹副的相对转动D、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7.为联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的螺纹联接种类应是(A)。
A.螺栓联接 B. 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 D. 紧定螺钉联接8.齿面硬度HB≤350HBS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中,主要无效形式为(B)。
A.齿面磨损B.齿面点蚀C.齿面胶合 D. 轮齿折断9.不完好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范轴承(B)。
A. 过分磨损B. 过热产生胶合C. 产生塑性变形D. 发生疲倦点蚀10、对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考虑结构简单,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方式宜采用(A)。
A.两端固定B.两端游动C.一端固定一端游动D.A, B, C均能够11、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化外,还规定蜗杆直径 d1取标准,其目的是(B)。
A.限制加工蜗杆的刀具数量B.限制加工蜗轮的刀具数量并便于刀具的标准化C.为了装置方便D.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D.为了提高加工精度12、工作时承受弯矩并传达转矩的轴称为(B)。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卷大全(复习题库)解读

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卷大全(复习题库)(杜希元整理)机械设计期末考试试卷(1)一、选择题1.对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在限定螺栓总拉力的情况下,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有效措施是___A_______。
A)增大被联接件的刚度B)减小被联接件的刚度C)增大螺栓的刚度2.设计键联接的几项主要内容是:a)按轮毂长度选择键的长度;b)按使用要求选择键的主要类型;c)按轴的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d)对键联接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
在具体设计时,一般顺序是___B________。
A)b→a→c→dB)b→c→a→dC)a→c→b→dD)c→d→b→a3.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是为了__A_.A)减少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B)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C)使小链轮轮齿受力均匀D)防止润滑不良时轮齿加速磨损4.磨损尚无完善的计算方法,故目前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一般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用适当增大模数的方法以考虑__C_的影响。
A)齿面点蚀B)齿面塑性变形C)齿面磨损D)齿面胶合5.滑动轴承的宽径比愈小,则B。
A)轴承温升愈大B)摩擦功耗愈小C)承载能力愈大D)端泄愈小6.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的计算主要是针对__B_来进行的.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抗弯强度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抗弯强度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抗弯强度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抗弯强度7.若一对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537000转,则该轴承所受的当量动载荷A基本额定动载荷。
A)大于B)等于C)小于8.自行车的中轴属于A.A)转轴;B)心轴;C)传动轴。
9.带、链、齿轮组成的多级减速传动中,链传动应放在B。
A)高速级B)低速级C)高、低均可10.联轴器和离合器的根本区别是C。
A)联轴器只能用来联结两根轴,离合器还可用来联结轴上的其它回转零件B)联轴器只能用来传递转矩;离合器除传递转矩外,还可用作安全、定向或启动装置C)要把联轴器联结的两轴分离,需要使机器停车进行拆卸;离合器可在机器工作过程中随时使两轴接合或分离D)联轴器可以采用弹性元件来缓冲吸振;离合器则没有这种特性二、填空题(10分)1.蜗杆传动,蜗杆头数越多,效率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天津商业大学机械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机械系统由若干装置、部件和零件组成的系统。
(1)、从实现系统功能角度看只要包括下列一些子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
(2)、从“流”的观点出发,将机械系统分为物料流系统、能量流系统、信息流系统
2.设计任务的类型: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3.设计任务的来源:指令性设计任务、来自市场的设计任务、考虑前瞻的预研设计任务。
4.自动机械的工作循环时间由哪几部分组成?
工作循环时间Tp=基本工艺时间Tk+空行程时间Td+等待停留时间To
5.常用的几种步进运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蜗形凸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
6.棘爪安装角:棘齿面正压力方向线与齿端和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β为棘爪安装角。
7.棘爪进入啮合应满足:棘轮齿对棘爪的反作用产生的力矩能使棘爪进入啮合。
棘爪在
两个力F和N的作用下,产生两个力矩Mn和Mf,当Mn>Mf时,棘爪进入啮合。
由N*Lsinβ>F*Lcosβ,又存在:F*Lcosβ= N*f*Lcosβ,可得到tgβ≥f=tgγ因此得:β≥γ,即安装脚大于摩擦角。
考虑齿面的倾斜角δ=0~10°,安装角
βˊ=10~22°。
8.槽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平面外槽轮、平面内槽轮、空间球面槽轮。
以外槽轮为例,主要由曹轮(主动轮)、拨销盘(转臂、拨销、锁紧弧——从动轮)组成9.槽轮啮合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特征:W=λ(cosφ-λ/1-2λcosφ+λ²)W0。
(W为槽
轮的角速度,W0为槽轮的角加速度。
)
10.几种托盘升降机构的形式和特点:
1)、滑道式托盘升降机构;
(1)、机构形式;圆柱凸轮机构;升程时凸轮升角;下降时凸轮升角
(2)、特点;结构简单;易挤坏瓶子
2)、压缩空气式;(1)、机构形式;上升时;
下降时;
(2)、特点;a.不会挤坏瓶子,压缩空气伸缩性;b.下降速度慢
3)、综合式;上升用压缩空气,下降用凸轮机构,综合两者有点。
11.外联传动链和内联传动链的构成;
(1)、外链传动链——机械的主轴或分配轴与动力源(电机、液压、气压等)的链接。
主要有分级变速和无级变速两种结构形式;
(2)、内链传动链——运动和功率的传递,确保执行机构的协调动作;要求严格的速比,如车床(主轴与丝杠),滚齿机(滚刀与工件)。
12.机械系统的工作载荷按作用形式分为几种:(1)拉伸压缩载荷,弹簧类;(2)弯
曲载荷,悬臂梁结构;(3)扭转载荷,传递扭矩的轴类件;
13.工业机械手的组成部分:执行机构(执行),驱动机构(传动+驱动电机),控制系
统(传动),机座(控制)
14.工业机械手的坐标形式和运动方式;
(1)、直角坐标形式,X、Y、Z方向的移动
(2)、圆柱坐标形式;X方向的移动、Z方向的移动和绕Z轴的转动
(3)、球坐标式;X方向的平移,Y、Z轴方向的转动
(4)、关节式;肩关节,大臂俯仰;肘关节,小臂俯仰;大臂回转。
二、简答题
1.了解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三相三拍通电方式。
2、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殊转矩,了解电机的过载能力。
3、了解液压泵、液压马达、气泵和气压马达的功能特点和用途。
(1)液压泵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液体的压力能。
按结构形式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按输出油量是否可调节分为:定量泵、变量泵
(2)液压马达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并带动负载旋转的液压部件。
按结构形式分为:齿轮马达、叶片马达、柱塞马达;按额定转速分为:高速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 (3)气压泵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气体的压力能. 结构形式分为:齿轮泵、
叶片泵、柱塞泵;按输出油量是否可调节分为:定量泵、变量泵
(4)气压马达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作用与液压马达类似。
分为:叶片式、齿轮式、柱塞式;额定转速分为:高速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
4、了解机器的磨损和寿命曲线。
(1)、磨损寿命:磨损发生在具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如轴
承、齿轮、机床导轨等,磨损破坏零部件的配合尺寸和强度,
磨损量超过允许极限时,导致设备的失效。
使机器零件丧失
精度,而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2)、典型的磨损过程:正常磨损过程分三个阶段,配合
间隙S-时间t变化的磨损曲线见右图。
1.第Ⅰ阶段磨损方程:Δt1时间很短,在寿命计算中省略。
2.第Ⅱ阶段磨损方程:基本是一段直线,这一段直线的斜
率tgα为磨损速度,也就是磨损强度。
磨损曲线达到B
点,标志设备磨损寿命终结。
3.简化的磨损方程:Δt1≈0,磨损曲线简化为下面形式,S0≈Smin,磨损寿命
T≈Δt2。
三、分析题
1、棘轮机构调节方式;对于可调节的间歇运动机构,能说明图中各零件的名称和作用。
(1)、调节方法;a.改变摆杆的摆角,调节曲柄O1A,(拧丝杠螺母)或O2B的长度,可改变棘轮的动程回转角φ的大小。
b.改变棘爪每次推过齿数,利用遮板1遮住棘轮动程内的若干个齿,使棘爪只能在φ1角度内推动棘轮,遮板位置由定位销3插在扇形板2的相应孔中固定。
故棘轮回转角φ1可在0 ~φ之间调节。
2、掌握槽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多拨销的存在条件及导出方法。
(1)、槽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平面外槽轮、平面内槽轮、空间球面槽轮。
以外槽轮为例,主要由曹轮(主动轮)、拨销盘(转臂、拨销、锁紧弧——从动轮)组成。
(2)多拨销存在的条件及导出
3、掌握两个机构的时间同步化设计,对于给定机构的运动循环图,能确定机械(如打印机)可能的循环时间,当给定Δt时,能完成机构同步化设计,画出同步循环图。
四、综合题
1、常见的横向纠偏装置,简述其实现纠偏的原理。
(1)、张力纠偏(2)、电动纠偏
2、对于离心式水泵,当采用泵轴连接方式驱动时,如何确定电机轴上的负载功率。
原动机传给泵的功率应该有一定的余量,因此经验做法是电机配备功率大于泵轴功率。
3、卷料供料机构的构成;掌握至少两种送料机构的工作原理,能导出基本参数应满足的条件。
(1)卷料供料机构主要包括:送进装置、定量装置、刹车装置、调位装置
(2)卷料送进装置常用形式有:杠杆式、钩式、钢球式、滚珠式
A.钩式送料机构:
工作过程:事先在工件两边冲孔,做搭边用。
杠杆2由连杆3拉动;送料机构1向右拉工件,向左滑过工件;为防止工件后退,用弹簧5压住,或弹簧7顶住定位销8.
B.钢球式进料系统:
C.滚轮式送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