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会考综合试卷二
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单选15题15分+多选15题15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人与景观的审美关系和()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导游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审美关系D人与酒店服务人员的关系2、( )是目前全球旅行旅游业唯一公认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
A饭店及住宿设施标准 B旅行社及旅游组织者标准C目的地国家语言培训标准 D绿色环球21标准体系3、我国的本土宗教是( )A 佛教B 道教 C伊斯兰教 D 基督教4、旅游企业文化结构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层面是( )A 旅游企业物质文化B 旅游企业行为文化C 旅游企业制度文化D 旅游企业精神文化5、旅游休闲文化的类型不包括 ( )A 怀旧型B 文化型C 生态型 D信息型6、以下那项不是中国现代休闲文化的时代特点( )A追求生活科学化 B追求知识品位 C 追求个性鲜明化 D追求健康文明化7、对我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叙述错误的是()A科教基地模式、 B中间模式 C生态恢复模式 D探险模式8、民俗文化的功能不包括()A变异功能 C实用功能 B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9、据规划布局形式来划分不包括以下那种()A自然式 B混合式 C几何式 D规整式10、( )是文化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反映。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C行为文化 D物质文化11、旅游企业管理模式有()A旅行社管理模式 B旅游饭店管理模式C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D 以上都是12.作为唯一的旅行旅游业世界性认证体系的是()A绿色环球21 B ISO14000认证体系C四标整合管理体系 D生态旅游认证13、黄河中下游及海河流域华夏生态文化区民族分布为( )A以回族为主 B以汉族为主C以土家族为主 D以白族为主14、“梁柱式建筑”的建筑结构原则为( )A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采用构架制的结构 D木石为主要材料的多层结构15. 我国旅游饭店业的集团化管理进程起步于( )A 20世纪70年代初B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C 20世纪 80年代末D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包括()A开斋节 B 圣纪节 C 忠孝节 D 巴达节2、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实施活动的心理过程也涉及以下哪些基本要素()A.感知 B想象 C 理解 D情感3、中国山水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包括一下那些()A 形象美B 动态美C 声音美D 生态美4、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外部特征包括 ( )A 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则 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 D以石料为主要构材5、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理念包括( )A尚大观 B尚中观 C天人合一 D和谐6、中国园林的分类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哪几类 ( )A山居草堂、山庄别业 B名胜风景区的公共游豫园林C自然式园林 D城市山林7、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A历史性 B 地域性 C集体性 D 传承性8.、生产民俗包括 ( )A种植与养殖民俗 B工匠与坊作民俗 C信仰民俗 D商业民俗9、旅游休闲文化具有以下的一般特点( )A大众性 B群众性 C周期性 D个体性10、旅游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企业文化共有的特征( )A群体性 B融合性 C 稳定性 D地域性11、旅游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上述企业文化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的个性特点:( )A民主性 B协同性 C 导向性 D约束性12、生产民俗又称为经济民俗,大体上()形态,即A狩猎民俗 B捕捞民俗 C畜牧民俗 D农耕民俗13、西方休闲文化的特点()A怀旧 B主题性 C信息化 D猎奇14、饭店企业文化网主要包括以下要素:()A组织标识 B服饰礼仪 C仪式惯例、故事 D服务流程、心事契约和组织控制15、一般来讲,美国人的审美文化心理表现为()基本特征A追新猎奇 B讲究场面与视觉感受 C酷爱自然美 D习惯于重行轻言的表达方式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5 CDBAD 6-10 CCACD 11-15 DABCD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ABC2.ABCD3.ABCD4.ABC5.ABC6.ABD7.ABC8.ABD9.ACD 10.ABC 11.AB 12.ABCD 13.BC 14.ABCD 15.AB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A英国人类学家泰勒B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C法国人类学家摩尔D刘守华2、()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情感、民族情结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旅游文化学试题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明清时期2、中国古代旅游文化最为辉煌的时代是【】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C.春秋战国D.明清时期3、中国的近代旅游业开始出现于【】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4、Tourism一词出现在英语中,最早在【】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5、对大众旅游发展影响最大的交通方式是【】A.火车B.汽车C.飞机D.轮船6、旅游主体文化,其核心是【】A.旅游客体文化B.旅游介体文化C.商业旅游文化D.旅游者文化7、旅游作为旅游主体的一种消费行为,主要是【】A.文化性的行为B.经济性的行为C.社会性的行为D.生物性的行为8、最早使用“旅游文化”这一概念的学者是【】A.德国人罗特和英国人泰勒B.美国人克鲁克洪和克鲁伯C.美国人麦金托什和格波特D.英国人伯卡特和梅特里克9、作为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近现代兴起的大规模的【】A.学术会议旅游B.休闲度假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0、旅游的两个基本外在条件是【】A.交通与食宿B.旅行社和旅行地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1、将旅游的概念归为休闲理论的最著名的学者是【】A.英国学者伯卡特B.法国学者梅特森C.日本学者修雷纶D.中国学者杨时进12、旅游活动和旅游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是【】A.旅行社B.旅游目的地人民C.旅游消费者D.旅游管理者13、旅游业的灵魂是【】A.旅游经济B.旅游文化C.旅游开发D.环境保护1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的一个重要动向是【】A.带薪度假旅游B.学术会议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5、个人要实现旅游,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即【】A.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B.交通与食宿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6、游学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荷兰17、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应该是【】A.引进外资B.增加世界遗产地C.文化开发D.私家车自驾游18、以下属于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九寨沟B.黄石国家公园C.杭州西湖D.苏州园林19、旅游主体文化是关于【】A.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B.旅游经营者的文化C.旅游目的地人民的文化D.旅游策划者的文化20、一般而言,决定人的行为标准的最大因素是【】A.金钱B.文化C.广告D.遗传21、旅游者对一民族地区的习俗礼仪和婚丧嫁娶的审美属于【】A.自然审美B.社会审美C.艺术审美D.A和C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组成旅游文化的两大部分是【】A.旅游消费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精神文化D.旅游经营文化E.旅游服务文化2、世界三大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3、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基本要素来界定? 【】A.旅游主体文化B.旅游客体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宗教文化E.旅游介体文化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5、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A.历史古迹B.民族风情C.宗教D.博物馆和名人故居E.人造景观6、旅游动机有【】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政治动机D.身心动机E.经济动机7、旅游审美的类型有【】A.旅游主体审美B.自然审美C.社会审美D.旅游客体审美E.艺术审美8、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阅读文化9、景观文化的特点是【】A.教育性B.空间性C.时间性D.娱乐性E.民族性10、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结构模式来界定? 【】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11、对中国文化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个外来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12、文化的结构包含有()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宗教文化D.制度文化E.行为文化13、旅游文化的地理基础是()A.民俗风情B.地理环境C.旅游资源D.地大物博E.生态环境1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15、当今旅游需要主要属于()A.生理需要B.高级需要C.政治需要D.多样性需要E.物质需要16、根据李泽厚的研究,人的美感可分为()A.悦耳悦目B.灵魂洗礼C.悦心悦意D.精神升华E.悦志悦神17、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阅读文化18、旅游资源可分为()A.缩微旅游资源B.自然旅游资源C.人文旅游资源D.都市旅游资源E.乡村旅游资源19、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结构模式来界定()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20、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旅游是人们求知的课堂B.旅游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文化活动C.旅游是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的一种升华D.旅游是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E.旅游者的旅游动机21、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A.贵族旅游文化B.探新求异的需要C.谋求知识和发展的需要D.逃避紧张现实的需要E.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2、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A.旅游文化的地域性B.旅游文化的延续性C.旅游文化的民族性D.旅游文化的实用性E.旅游文化的多样性23、旅游动机有几种类型:()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身心动机D.经济动机E.效应动机2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几方面()A.自身年龄、性别B.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C.个人心理特征D.观念因素E.社会因素25、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A.价值观B.理想观C.思维方式D.审美心理E.艺术审美26、旅游活动除“游”之外,一般还涉及哪几个方面()A.吃B.住C.行D.购E.娱27、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是:()A.寓情于景B.步移景换C.因地制宜D.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结合E.身份与地位的象征28、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是:()A.外在的线条美B.内在的意境美C.结构的和谐美D.民俗文化E.思维方式29、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历史源远流长B.体系完整科学C.内涵博大精深D.拓展潜力巨大E.传统绚丽多彩30、中华文明史的基本特征是:()A.悠久性B.持续性C.兼容性D.实践性E.永久性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旅游资源2、旅游文化3、艺术审美文化4、家国同构5、宗法制度6、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7、社会审美8、与民偕乐第四大题:简答题1、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四个方面?2、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3、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四种?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四个方面?5、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哪五方面?6、旅游活动除“游”之外,一般还涉及哪五个方面?7、当代旅游者消费行为中的文化走向表现在哪三方面?8、旅游资源包括哪三部分内容?第五大题:论述题1、试论中国旅游文化的封闭性特点。
2020年6旅游文化会考试卷

台州市2020年6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考试卷 旅游文化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有五大题65小题,满分100分,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 然后开始答题,做在规定的位置上。
一、判断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填“A”, 错误的填“B”)。
1. 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统一了南北方,也完全统一了中国。
( ) 2. 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自天子到庶民都可以有姓。
( ) 3. 范缜著有《神灭论》, 以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的姿态批判佛教的神不灾理论。
( ) 4. 端午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原名“元旦”。
( ) 5. 纳西族的灿烂民族文化遗存还有丽江古城、《创世纪》等史诗、丽江古乐和丽江壁画等。
( ) 6. 壮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 ) 7.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属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
( ) 8. 唐代僧人贯休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的名句。
( ) 9. 黄河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形成了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大转弯,隔河与甘肃省相望。
( ) 10. 由桂林到阳朔83公里的沿江两岸,奇峰罗列,绿水萦纡,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 )11. 承德避暑山庄,是明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 )12. 柱子下面的基座叫柱础,往往是木制的。
( )13. 厅堂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 )14. 园林的骨架是山石,血液是流水,毛发则是花草树木。
( )15. 我国南方建筑多用的木构架结构形式是抬梁式。
( )16. 有着“东方快餐”之称的风味小吃是苏州糕团。
17. 太白鸭传说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
( )18. 冬虫夏草炖雪鸡、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和蘑菇炖羊肉被誉为“藏北三珍”。
中职《旅游文化》项目二试卷及答案精品教案设计

《旅游文化》项目二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5小题,每小题1分)1._—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已有简单的语言。
( )A.2.—元谋人 B.北京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余姚河姆渡人—遗址中出土的最有价值的是人工栽培水稻,它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稻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A.西安半坡B.山东大汶口C.浙江良渚D.余姚河姆渡3.仰韶文化主要是以 ______ 最为经典。
(A.余姚河姆渡遗址B.浙江良渚遗址C.山东大汶口遗址D.西安半坡遗址4. ______ 被誉为中华“文明初祖”,中华儿女亦称为炎黄子孙。
(A.伏羲B.炎帝C.女婿D.黄帝5. ______ 的文字已经基本定型,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叫甲骨文。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6.《______ 》上记明120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A.大衍历B.甘石星经C.授时历D.春秋7. _______ 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
(A.甘德B.石申C.郭守敬D.僧一行8. _______ 发明麻醉药一一麻沸散。
(A.华佗B.孙思邈C.张仲景D.扁鹊9. _______ 被尊为“医圣(A.李时珍B.扁鹊C.孙思邈D.张仲景10.在中国历史上有“画圣”之称的是_______ o (A.李白B.王羲之C.吴道子D.杜甫11.有“茶圣”之称的是_______ o (A.欧阳询B.吴道子C.王羲之D.陆羽12.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 》。
(A.诗经B.离骚C.唐诗三百首D.古今图书集成13.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_______ (A.史记B.史通C.汉书D.四库全书) ) ) ) ) ) ) ) ) ) ) )14.西汉初年实行政策,社会经济从恢复走向发展。
()A.封藩建卫B.休养生息C.以八股取士D.设立禁军、设转运史15.汉武帝派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
()A.张骞B.班超C.班固D.司马迁16.东汉时期思想家著有《论衡》。
旅游文化概论试题(含参考答案)

旅游文化概论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明朝用“八股文”取士,题目就出自朱熹的( )A、《五经正义》B、《古今图书集成》C、《四书章句》D、《楚辞章句》正确答案:C2、所谓“同宗”,指的是( )。
A、五服以内的系族B、血缘九族内的系族C、同姓族人D、五服以外的系族正确答案:D3、下列景观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______。
A、长城B、四川都江堰和青城山C、福建土楼D、云南三江并流正确答案:D4、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美誉的园林是______。
A、颐和园B、狮子林C、承德避暑山庄D、拙政园正确答案:C5、“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是哪种思维的理论( )A、直觉思维B、唯心主义C、辩证思维D、中和思维正确答案:C6、墨子的名言警句(D)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B、学不可以已C、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D、万事莫过于义正确答案:D7、⽂化结构四层次说.物质、思想与价值、制度及( A )。
A、风俗习惯B、社会关系C、语⽂符号D、艺术正确答案:A8、谁被誉为“诗鬼”( )A、李贺B、刘禹锡C、柳宗元D、韩愈正确答案:A9、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 )A、选举政治B、伦理政治C、文官政治D、世袭政治正确答案:B10、作为一种审美认同体验,悦心悦意的发生往往需要欣赏者具有相应的心理活动,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悦心悦意审美感受下的心理活动?_______A、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审美对象B、一看到风景,瞬间感到赏心悦目C、心情不佳的旅游者,看到飘落的黄叶,会有萧索之感,会将自己类比于落叶D、把山水的美与人的品德视为同一的美正确答案:B11、《赵氏孤儿》的作者( C )A、关汉卿B、马致远C、纪君祥D、郑光祖正确答案:C12、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正确答案:C13、中国所用的历法是( )。
《旅游文化》会考综合试卷二

《旅游文化》会考综合练习试卷二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1、中国是最早发生旅游活动的国家。
()2、1841年,由托马斯·库克组织的从莱斯特到洛赫伯勒的禁酒大会,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3、可自由支配收入决定着旅游者景点的选择,以及逗留时间的长短、消费水平的高低。
()4、国际和国内旅游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连续停留的时间不同,国际的不超过6个月,国内的则是12个月。
()5、“中国”一词,最早见于秦朝。
()6、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春秋时产生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8、为避唐玄宗的名讳,把“玄武大帝”改为“真武大帝”。
()9、“祝福”习俗是北方很多地方在春节风俗中最具特色的仪式。
()10、西藏在唐宋称为“吐蕃”,直到清乾隆年间才称“西藏”。
()11、回族人喜欢戴小花帽。
()12、三清山名列新增的世界八大自然奇迹当中。
()13、长江的源头是巴颜喀拉山,黄河的源头是沱沱河。
()14、庐山现存636幢别墅,分属1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15、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16、匾额、刻石、楹联是文人参与园林创作、表达园林意境的主要手段。
()17、彩画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旋子彩画、和玺彩画、苏式彩画。
()18、豫园的特色景观有黄石假山、龙墙和玉玲珑。
()19、留园最大的特点,是以建筑庭院划分与组合园林空间见长。
()20、喜食大葱蘸酱的是湖南的一大饮食特色。
()21、宋嫂鱼羹又叫“叔嫂传珍”。
()22、“夫妻肺片”一直以来以牛肺片作为主料。
()23、粤菜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说。
()24、宁波菜又称“甬帮菜”,是浙菜的一个重要流派。
()25、鲁菜,讲究“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
()26、广义的佛教,是指佛的言教,也可称作佛法。
()27、道教的标记是太极八卦图,《道藏》是道教经书的汇编。
旅游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提纲一.名山的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
简述名山的作用和价值。
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作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健身活动场所、上水文化源泉、天然博物馆、游览对象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花岗岩名山(黄山、泰山、华山、衡山、天柱山);岩溶名山(路南石林、织金洞、九寨沟、龙宫、桂林山水、太极洞、肇庆七星岩);丹霞名山(丹霞山、武夷山、云台山、金湖);其他名山(武陵源、雁荡山)中国佛教和道教部分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嵩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三清山)二.简述山岳形象美的表现形式。
雄伟、奇特、险峻、秀丽、幽静、奥妙、空旷三.简述传统民居的特点。
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
徽派民居的最明显的特征。
传统民居特点:区域性、民族性、历史文化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高墙围合的方形封闭空间、天井、粉砖黛瓦马头墙、屋饰多采用“三雕”、厅堂陈列讲究四.简述自然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表现。
南船北马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五.牌坊的功能?有徽州第一坊之称的是什么牌坊?功能:纪念表彰功能(功名坊、忠孝节烈坊、寿坊)、教化功能、空间分界与标识功能、装饰美化功能徽州第一坊:歙县“大学士”坊六.按照旅游“三体”,旅游文化可以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什么是旅游活动。
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离开居住或工作环境,短暂的到旅游目的地所从事的休闲活动七.简述文化的形态,及其构成要素。
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额文化事物。
物质性、基础性、易变性是其最基本特征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或体系。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家庭制度、婚姻制度、法律制度、礼仪制度、风俗制度都属于。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文化的内容?A.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光B.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C. 旅游经营者的服务质量D. 旅游目的地的工业发展答案:D2. 旅游文化的核心是:A. 旅游产品B. 旅游服务C. 旅游体验D. 旅游营销答案:C3. 旅游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旅游收入B. 促进文化交流C. 保护旅游资源D. 增加旅游人数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文化研究的内容?A. 旅游者的文化需求B.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C. 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策略D. 旅游目的地的人口数量答案:D5. 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经济收入B. 环境保护C. 社会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6. 旅游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旅游安全B. 旅游体验C. 旅游成本D. 旅游时间答案:B7. 旅游文化对旅游经营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经营成本B. 经营策略C. 经营风险D. 以上都是答案:D8. 旅游文化研究的方法包括:A. 文献研究B. 实地考察C. 问卷调查D. 以上都是答案:D9. 旅游文化研究的学科基础包括:A. 人类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是:A. 跨学科研究B. 定量研究C. 定性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A11.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制约D. 以上都是答案:B12. 旅游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13.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4. 旅游文化与旅游营销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5. 旅游文化与旅游管理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D16. 旅游文化与旅游教育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7. 旅游文化与旅游服务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8. 旅游文化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19. 旅游文化与旅游安全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20. 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旅游文化的特点包括:A. 多样性B. 动态性C. 地域性D. 时代性答案:ABCD22. 旅游文化的类型包括:A. 自然旅游文化B. 人文旅游文化C. 社会旅游文化D. 经济旅游文化答案:ABC23. 旅游文化的功能包括: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经济功能D. 社会功能答案:ABCD24. 旅游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 历史因素B. 地理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ABCD25. 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旅游者的文化需求B.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C. 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策略D.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ABCD26. 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文献研究B. 实地考察C. 问卷调查D. 案例分析答案:ABCD27.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B. 旅游经济发展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C.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相互独立D.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相互促进答案:ABD28. 旅游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政策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政策的制定C. 旅游政策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政策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29.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规划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规划的制定C. 旅游规划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规划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30. 旅游文化与旅游营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营销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营销的策略C. 旅游营销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营销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会考综合练习试卷二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1、中国是最早发生旅游活动的国家。
()2、1841年,由托马斯·库克组织的从莱斯特到洛赫伯勒的禁酒大会,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3、可自由支配收入决定着旅游者景点的选择,以及逗留时间的长短、消费水平的高低。
()4、国际和国内旅游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连续停留的时间不同,国际的不超过6个月,国内的则是12个月。
()5、“中国”一词,最早见于秦朝。
()6、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春秋时产生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8、为避唐玄宗的名讳,把“玄武大帝”改为“真武大帝”。
()9、“祝福”习俗是北方很多地方在春节风俗中最具特色的仪式。
()10、西藏在唐宋称为“吐蕃”,直到清乾隆年间才称“西藏”。
()11、回族人喜欢戴小花帽。
()12、三清山名列新增的世界八大自然奇迹当中。
()13、长江的源头是巴颜喀拉山,黄河的源头是沱沱河。
()14、庐山现存636幢别墅,分属16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15、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
()16、匾额、刻石、楹联是文人参与园林创作、表达园林意境的主要手段。
()17、彩画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旋子彩画、和玺彩画、苏式彩画。
()18、豫园的特色景观有黄石假山、龙墙和玉玲珑。
()19、留园最大的特点,是以建筑庭院划分与组合园林空间见长。
()20、喜食大葱蘸酱的是湖南的一大饮食特色。
()21、宋嫂鱼羹又叫“叔嫂传珍”。
()22、“夫妻肺片”一直以来以牛肺片作为主料。
()23、粤菜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说。
()24、宁波菜又称“甬帮菜”,是浙菜的一个重要流派。
()25、鲁菜,讲究“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
()26、广义的佛教,是指佛的言教,也可称作佛法。
()27、道教的标记是太极八卦图,《道藏》是道教经书的汇编。
()28、游记散文包括写实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说理性散文。
()29、对联必须竖写、竖读、横贴。
()30、记游诗词的兴盛始于南朝,到唐宋发展到一个全面繁荣的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1、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之一。
A、修学旅游B、宗教旅游C、探险旅游D、大众旅游()2、自古以来国内外最常见、最普遍的旅游活动类型是___。
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公务旅游D、宗教旅游()3、___又称为普及性,是现代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
A、季节性B、持续性C、广泛性D、综合性()4、以下,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___。
A、吉林雾凇B、万里长城C、北京故宫D、苏州园林()5、___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6、古人在人际交往中,下对上、平辈之间,称___。
A、名B、字C、绰号D、别号()7、“明英宗”、“永乐大帝”、“汉衰帝”,分别属于___。
A、谥号、年号、庙号B、庙号、谥号、年号C、庙号、年号、谥号D、年号、庙号、谥号()8、下午11—13点,用天干表示为___。
A、丁B、戊C、己D、庚()9、中国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民族是___。
A、壮族B、回族C、汉族D、满族()10、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是___。
A、春节B、中秋节C、元宵节D、端午节()11、意为奉献酸奶的日子是___。
A、藏历年B、雪顿节C、望果节D、沐浴节()12、现今仍行“阿注”婚的民族是___。
A、畲族B、白族C、纳西族D、朝鲜族()13、喜穿凤凰装的民族是___。
A、苗族B、壮族C、满族D、畲族()14、“天下第一奇山”、“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是指___。
A、泰山B、黄山C、雁荡山D、三清山()15、___是我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
A、九寨沟B、四川卧龙C、杭州西湖D、新疆天山()16、___是厦门最知名的旅游景点。
A、菽庄花园B、皓月园C、鼓浪石D、日光岩()17、目前我国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___草原。
A、呼伦贝尔B、科尔沁C、锡林郭勒D、鄂尔多斯()18、“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说的是___的假山。
A、苏州环秀山庄B、上海豫园C、苏州留园D、北京颐和园()19、___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A、厅堂B、楼阁C、馆斋D、轩()20、___是我国现有大型皇家园林中最为完整、典型的一个。
A、颐和园B、避暑山庄C、圆明园D、拙政园()21、通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内的美景,这叫做___。
A、抑景B、借景C、漏景D、障景()22、___的厅堂在苏州诸园中最为宽敞华丽。
A、拙政园B、沧浪亭C、留园D、狮子林()23、“天下掉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是指___。
A、徽州民居B、福建土楼C、广东碉楼D、黄土高坡窑洞()24、___成为“北食”的代表。
A、京菜B、鲁菜C、徽菜D、津菜()25、菜肴烹饪讲究“二轻一重”,即轻油、轻芡、重刀工的是___菜。
A、杭州B、宁波C、绍兴D、温州()26、___有“东方快餐”之称。
A、嘉兴肉粽B、娥姐粉果C、过桥米线D、苏州糕团()27、___是我国首座佛教寺院。
A、少林寺B、白马寺C、国清寺D、东林寺()28、基督教是创始人是___。
A、释迦牟尼B、张陵C、耶稣D、穆罕默德()29、中国伊斯兰教大多是___。
A、什叶派B、全真派C、格鲁派D、逊尼派()30、东晋诗人谢灵运是___的代表人物。
A、山水诗词B、田园诗词C、边塞诗词D、咏史怀古诗词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以下哪些属于专项旅游活动?A、宗教旅游B、购物旅游C、农业旅游D、工业旅游()2、什么样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进行旅游活动?A、每日余暇B、每周余暇C、公共假日D、带薪假期()3、士人漫游的代表人物有___。
A、周穆王B、李白C、吕不韦D、苏轼()4、旅行社的作用体现在___。
A、旅游活动的组织者B、旅游产品的营销者C、国家创汇的重要基地D、旅游活动的接待者()5、旅游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广泛性B、持续性C、季节性D、综合性()6、江南三大名楼是___。
A、黄鹤楼B、岳阳楼C、滕王阁D、大雁塔()7、“藏北三珍”是___。
A、冬虫夏草炖雪鸡B、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C、马奶酒D、蘑菇炖羊肉()8、宁夏回族三件宝是___。
A、油香B、馓子C、盖碗茶D、酥酪()9、以下哪些景点属于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A、泰山B、黄山C、庐山D、武夷山()10、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份是___。
A、青海B、甘肃C、四川D、浙江()11、以下属于苏菜经典名菜的是___。
A、太爷鸡B、云林鹅C、问政山笋D、松鼠鳜鱼()12、以下属于北京风味名点的是___。
A、小窝头B、担担面C、豌豆黄D、龙抄手()13、东安鸡的别名有___。
A、陈醋鸡B、宫保鸡C、麻辣鸡D、太爷鸡()14、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建筑小品有哪些?A、影壁B、牌坊C、华表D、石狮()15、___是青城山最著名的自然景观,并称为“三绝”。
A、冬雪B、神灯C、日出D、云海E、奇松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按旅游区域划分,旅游活动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是旅游者、______和______。
3、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前的______,距今约70~20万年的______已经能够使用天然火。
4、男子三项那达慕是摔跤、______和______等传统节目。
5、______是藏民庆贺青稞丰收的节日。
6、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______。
7、我国的山岳自然景观,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旅游地型和_________旅游地型。
8、奇松、______、云海、______被称为“黄山四绝”。
9、雁荡风景三绝是灵峰、______和______。
10、我国特有的,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是“活化石”______。
11、世界各国的园林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_________园林和_________园林。
12、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______或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______。
13、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敞肩石拱桥是______。
14、被称为“国菜”的是______和______。
15、天津风味三宝,即______、______和耳朵眼炸糕。
16、佛教、______和______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17、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有______和______。
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旅游2、旅游动机3、连中三元4、借景5、斗拱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按旅游的目的划分,可以将旅游活动分为哪些类型?2、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3、汉族的传统民居具有哪些特点?4、中国四大名园和苏州四大名园。
5、中国的“八大菜系”。
6、汉地佛教寺院一般包括哪些建筑?《旅游文化》会考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01-05×√√××06-10√√×××11-15×√×√√16-20√×√√×21-25×××√×25-30×√√×√二、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01-05BACAB06-10BCDCA11-15BCDBA16-20DCAAA21-25CCBBD25-30ABCDA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ABCD2、BCD3、BD4、ABD5、ABCD6、ABC7、ABD8、ABC9、ABD 10、AC 11、BD 12、AC 13、AB 14、ABCD 15、BCD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国际旅游国内旅游2、旅游资源旅游业3、云南元谋人北京人4、赛马射箭5、望果节6、碉房7、体育探险登山风景观赏山岳8、怪石温泉9、灵岩大龙湫10、扬子鳄11、欧洲几何规则式中国自然式山水风景12、开间进深13、赵州桥14、孔府菜淮扬风味菜15、“狗不理”包子“桂发祥”什锦麻花16、基督教伊斯兰教17、复活节圣诞节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另一个或另一些地方去旅行和短暂停留,且不会导致定居和就业的一种活动。
2、旅游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以外的消费需要而产生的具有明确方向的旅游行为的内驱力,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心理因素。
3、连中三元:是指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4、借景:即将园外的风光景胜,巧妙地收进园内游人眼中,以丰富园内景色,使园内外景物融为一体,有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