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 刷子李》说课稿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4)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4)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教案 (4)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刷子李》这篇课文的第四堂课,主要讲解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意义。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通过前几堂课对《刷子李》这篇文章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李献甫的淳朴感悟也有一定的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刷子李》中的重要段落。

2.能够理解李献甫的品格和背景,明白其为人之道。

3.能够通过课文理解关于诚实劳动的道理。

能力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课文中的成语和古诗词。

2.能够进行相关诗词的填空练习,巩固课文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诚实守信的品质。

2.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3.培养学生的勤奋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中关于李献甫的形象描写。

2.理解课文中“多劳多得”、“细心致远”等成语的含义。

难点1.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

2.运用学过的知识,理解古诗词并体验其中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让学生分享对《刷子李》的感悟。

2.导入课文,提出今天的学习目标:理解课文中关于李献甫的故事,理解其中表达的道理。

二、新课讲解1.朗读课文,解释课文中生字生词的含义。

2.解读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三、讲授重点1.分析李献甫的品格特点,进行讨论。

2.解释课文中的成语和古诗词,引导学生理解。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进行填空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以“刷子李”为题进行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五、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强调诚实劳动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刷子李》故事主要内容•李献甫的品格特点•课文中的成语和古诗词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中重要段落。

2.完成填空练习。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刷子李》的背景和含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说课稿)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优质说课稿)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刷子李》 (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艺,以及他敬业、自信、精益求精的品质,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把握。

但学生在理解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以及感悟人物品质方面仍需引导。

此外,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有待提高,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尊重和热爱劳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劳动之美,尊重和热爱劳动;学习刷子李的敬业精神,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感悟人物品质;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发现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刷子李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4.引导发现: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劳动的感悟。

6.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敬业精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课《刷子李》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课《刷子李》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4课《刷子李》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画家李苦禅以画为生命,以画言志,以画表情,通过画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的艺术生涯,感受他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体会他以画为生命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和艺术技巧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专业术语,引导学生感受李苦禅的艺术风格,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李苦禅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掌握课文中的专业术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绘画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苦禅以画为生命的精神品质,培养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中的专业术语,理解作者李苦禅的艺术成就。

2.难点:感受李苦禅的艺术风格,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李苦禅的艺术风格。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李苦禅的绘画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苦禅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苦禅的艺术风格。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李苦禅的艺术风格。

5.欣赏画作:利用多媒体展示李苦禅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他的艺术风格。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苦禅以画为生命的精神品质。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2)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2)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教案 (2)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课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第14课,题目为《刷子李》。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情,明白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够感受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2. 教材难点•理解并解释一些生僻词汇与短语的意思;•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行为动机;•将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 教材重点•阅读文章,理解故事情节;•探讨人物形象及行为动机。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蕴含的道理;•掌握课文生词及短语的意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正直、宽容等品质的认同与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探讨人物形象及行为动机。

难点•理解并解释生僻词汇与短语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刷子李》这篇故事,你们对这个标题有什么猜测吗?2. 阅读故事•让学生轮流朗读故事内容;•老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思考问题。

3. 讨论•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行为动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故事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联系,讨论学到的东西能在生活中如何运用。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教学,我们深入学习了《刷子李》这篇故事,不仅了解了故事的情节,还探讨了其中的道理和人物形象。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融会贯通,做一个明智、宽容的人。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课说课稿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课说课稿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14《刷子李》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李的人,他用刷子刷墙的技艺高超,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它位于第五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劳动最光荣”。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学习一系列关于劳动的课文,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他们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在学情分析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比较朴实,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

其次,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刷子技艺感到陌生,需要教师的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特别是“熟能生巧”的道理。

2.理解课文中的刷子技艺,并对相关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自主阅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提出问题。

2.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我们需要有一双慧眼,发现身边的美好,就像时刻关注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刷子李》。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法写法、教学流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解读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3课。

这个组主要是围绕人物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主要落实在人物的动作描写上,《临死前的严监生》则主要关注人物的动作和心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则落实在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和神态上。

而作者编排《刷子李》一文,与前几篇文章不同。

他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出人物的本事。

这篇文章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课文以学徒曹小三的目光为线索,以刷子李刷墙时定下的规矩奇、行头奇、动作奇、刷墙效果奇为内容,全文紧紧围绕“奇”来展开。

它有别于一般的人物描写。

这篇人物叙事文章,语言优美,情节曲折,借助曹小三一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后面的佩服,中间又穿插了当曹小三发现白点时的质疑,让这篇人物描写的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激发读者兴趣。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俗世奇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刷子李展露真本事时候的自信,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刷子李艺高人胆大背后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才练就了一身真本事。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篇文章内容的理解不难,对人物描写的防范也不陌生,但是通过正面侧面来表现人物个性的课文却比较少见。

我们在课堂中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借助一个点“奇”,围绕一条线“曹小三的目光”,化成一个圈“刷子李的正面和侧面描写”,凸显人物的形象。

而这是人物描写的新方法,开辟这条道路难度比较大。

因此,我将这篇课文制定了适合城关小学的学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 会认“浆、屁”等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7)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 教案 (7)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4《刷子李》教案 (7)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刷子李》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故事。

–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能正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勤劳朴实的刷子李的尊重和敬佩情感。

–培养学生爱劳动,勤奋学习的习惯和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包括主题和情节。

2. 掌握课文中较难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和用法。

3. 进行课文内容的深度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难点: 1. 感悟课文主题,理解勤劳朴实的品质。

2. 进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共鸣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教具:PPT、黑板、多媒体设备等3.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4.其他:教案、课堂活动设计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展示课文名称《刷子李》,让学生谈谈对这个标题的理解和猜测,导入课文内容。

第二步:课文学习(20分钟)1.听录音,让学生跟读,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分段解读课文,解释生词和句子,理解课文细节。

第三步:课文理解(15分钟)1.进行课文问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核心思想。

2.小组讨论,共同完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步:情感体验(15分钟)1.导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刷子李的认识。

2.开展小组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

第五步:课文运用(15分钟)1.进行课文内容的延伸讨论,展开相关问题的探讨。

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刷子李》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刷子李》相关的习题。

2.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写成总结性的文章。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说课稿第【1】篇〗《刷子李》说课稿一、教材解读《刷子李》是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第五单元主要围绕“传说·故事”这一专题,形成了“奇事·奇人·奇情”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本组课文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感受传说、故事语言的通俗易懂,想象的奇特丰富,人们把美好感情寓于文字的写法。

《刷子李》是一篇阅读课文,选自作家冯骥才的《世俗奇人》,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

既“俗世”中的“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虽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的大本领、大智慧。

本文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另外,本文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无论是人物的细节刻画,还是情节的一波三折,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8个生字,读记具有天津风味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学习并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本课中,我将了解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感受人物形象并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 1,学生能自己解决生字词。

2,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作家冯骥才。

3,能熟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特点,并画出相关语句进行标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法:虽然课改倡导学生主体,淡化教师的作用,但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协作者,教师还得统筹全局,当然“统筹”决不等于“包办”,但更不等于抛几个问题,分几个小组,随意讨论就能替代,我据此拟定了以下教学原则:高起点巧点拔重朗读悟精华。

所谓高起点,就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熟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熟悉故事情节,也就是采用自读自悟的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刷子李》说课稿
一、教材解读
《刷子李》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组课文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感受传说、故事语言的通俗易懂,想象的奇特丰富,人们把美好感情寓于文字的写法。

《刷子李》选自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

记“俗世”中的“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虽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的大本领、大智慧。

本文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另外,本文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无论是人物的细节刻画,还是情节的一波三折,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7个生字,读记具有天津风味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学习并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本课中,我将了解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感受人物形象并领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
范围,所以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
1, 学生能自己解决生字词。

2,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作家冯骥才。

3,能熟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特点,并画出相关语句进行标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法:虽然课改倡导学生主体,淡化教师的作用,但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协作者,教师还得统筹全局,当然“统筹”决不等于“包办”,但更不等于抛几个问题,分几个小组,随意讨论就能替代,我据此拟定了以下教学原则:高起点、巧点拨、重朗读、悟精华。

所谓高起点,就是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熟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熟悉故事情节,也就是采用自读自悟的学法。

巧点拨也是本课中我使用的一种主要方法,我设计了三种点拨方法:问中点拨、读中点拨、讲中点拨。

重朗读就是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悟精华就是通过学习课文,品味精彩句段,透析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

另外我还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激趣法”“示范法等”。

学法:在“读”中悟精华,在“讲”中赏人物,在“练”中描生活。

在授课过程中以“读”贯穿全文。

通过读来深入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采用多遍读,多法读,快速浏览,细读,抓住重点段落读,抓住重点词句读,边读边思考等。

如第5自然段,这一段比较集中,地
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的情景。

抓住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边读边想象情景,读后交流感受,从而体会出刷子李的精湛的技艺。

这样突出了重点。

通过重点段落的学习,学生抓住描写刷子李的着装奇、规矩奇、技艺奇(颜色奇、动作奇、声音奇)、效果奇的语句细细品读,以及曹小三找白点一波三折的心理活动揣摩,明白了刻画人物的重点是细节描写。

这样突破难点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审题质疑,整体感知。

(预计 5分钟)
采用“激趣法”导入,让同学们说绕口令“俗世奇人诉说俗世不俗之事”感受什么是奇、棒、绝。

在同学们情趣盎然的时候,我趁机揭示课题设疑:大千世界(学生接读)无奇不有,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

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一个。

出示课题: 刷子李。

然后质疑:从名字中你知道了什么?并引出问题“那刷子李又身怀怎样的绝技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朗读课文,对刷子李的形象有一个总体印象。

第二板块:直奔核心,品读“高超”。

(预计 25分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让我们跟着徒弟曹小三去看看刷子李是不是真如同学们说的这么神。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11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或批注。

此时,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的一度自学过程。

这个阶段,重使用批注式自学,交流自学的收获,而教师则视学生交流的情况作适当点
拨与引导。

1、把对刷子李的直接描写作为主要环节,抓住四个重点语句,揣摩关键词语“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天衣无缝、匀匀实实、白得透亮、白得清爽、黑衣黑裤、黑布鞋....”.从着装奇、规矩奇、技艺奇(动作、声音、颜色)、效果奇四个方面来体会刷子李的本领高超,读中品,品中读,潜移默化认识细节描写突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走进曹小三的内心世界,侧面体会刷子李的不同凡响。

主要让同学们围绕几处所见,揣摩曹小三的内心世界:
(1) 当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
(2) 当小三在师傅裤子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
(3) 当小三明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
让学生明白一波三折的情节能使刷子李的形象更生动,更形象,更精彩,更丰满。

第三板块:升华情感,品读拓展。

(预计 5分钟)
1、在攻克了教学重难点后,适时出示文章的最后一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探讨“曹小三究竟学到了什么?”升华学生的情感。

2、为了进一步了解世俗奇人,让学生品读对联: (上联)天衣无缝刷子见功底(下联)黑衣无瑕绝活写传奇(横批)俗世奇人
3、最后对学生进行阅读推荐——《泥人张》、《快手刘》,扩展视野,提高阅读兴趣,增加课外知识,加深对俗世奇人的了解。

通过这三个板块的学习,使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 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
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
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第二课时的学习将会进一步探讨“好好学本事”的含义,继续分析归纳本文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复述课文,拓展奇人奇事。

板书设计:
规矩奇
穿着奇14 刷子李
动作奇
技艺奇声音奇
颜色奇效果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