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教案2022年9 月20 日第4周第1次课教案2022年9月30 日第5 周第2次课(12)对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优化支持,减少磁盘读写次数,提升硬盘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13)Windows 7下众浏览器平均提速12%。

(14)支持配置有触摸屏的计算机。

2.1.2 Windows 7家族成员介绍Windows 7包含6个版本,分别为初级版(Windows 7 starter)、家庭普通版(Windows 7 home basic)、家庭高级版(Windows 7 home premium)、专业版(Windows 7 professional)、企业版(Windows 7 enterprise)以及旗舰版(Windows 7 ultimate)。

*2.2 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安装2.2.1 Windows 7硬件配置要求Windows 7基本硬件配置要求2.2.2 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安装Windows 7有全新安装和升级安装两种形式。

1.全新安装方法一:使用Windows 7安装光盘引导计算机进行全新安装。

方法二:在Windows下用虚拟光驱装载ISO镜像安装Win7。

2.升级安装使用此选项可以将当前使用的Windows版本替换为Windows 7,同时保留电脑中的文件、设置和程序。

2.3 Win7基本操作教案2022年10月18日第7周第3 次课教案2022年10 月25 日第8周第4 次课教案2022年11 月1日第9周第5次课教案2022年11 月8日第10周第6 次课教案2022年11 月15日第11周第7次课教案2022年11月22 日第12 周第8 次课奇数页插入一个分节符并分页,新节从下一个奇数页开始(2)改变分节符的类型(3)删除分节符2.2使用:(1)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单击“页面设置”功能组中“分隔符”按钮旁的下三角,弹出分隔符菜单。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1.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特点1.3 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常见操作系统的简介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2.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2.2 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LAN)的组成和分类广域网(WAN)的组成和分类2.3 Internet基础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IP地址和域名系统网络应用服务和网络安全第三章:计算机编程基础3.1 编程语言概述编程语言的定义和分类常见编程语言的简介3.2 算法和数据结构算法的定义和特性常见算法和伪代码表示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据结构3.3 编程实践简单的编程实例编程规范和代码注释调试和排错技巧第四章:数据库基础4.1 数据库概述数据库的定义和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简介4.2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表的设计和SQL语言查询和更新数据的操作4.3 数据库应用实例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创建和管理数据库表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第五章:计算机科学基础5.1 算法和程序设计算法的定义和特性常见的排序和搜索算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5.2 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的常用方法复杂度分析和最优算法选择5.3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的定义和方法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的实践编码和测试阶段的实践第六章: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6.1 文字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的概述和功能文字输入、编辑和排版技巧表格、图片和公式处理6.2 电子表格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概述和功能数据录入、排序和筛选公式和函数的使用6.3 演示文稿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的概述和功能幻灯片的制作和设计动画和放映技巧第七章:计算机多媒体基础7.1 多媒体概述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7.2 图像和音频处理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音频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7.3 视频处理视频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视频剪辑、特效和输出第八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8.1 CAD概述CAD的概念和发展历程CAD软件的分类和应用领域8.2 AutoCAD基本操作AutoCAD界面和工具栏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和打印输出8.3 其他CAD软件简介SketchUp和SolidWorks Rhino和Revit第九章:计算机信息安全9.1 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概念和目标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清除9.2 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加密算法和加密软件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9.3 网络安全的实践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漏洞的扫描和修复安全意识和安全策略第十章:计算机科学的未来发展10.1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10.2 大数据和云计算大数据的概念和应用领域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服务模式10.3 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物联网的概念和应用领域边缘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硬件组成的重点: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硬盘等)软件组成的重点: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重点环节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功能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组成和区别Internet的基础知识,包括IP地址、域名系统等重点环节3: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实例常见编程语言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算法和数据结构在编程中的重要性编程规范和代码注释的实践重点环节4:数据库的设计和SQL语言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SQL语言在数据库操作中的应用重点环节5: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和应用边缘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原理和前景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文档详细解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中的重点环节,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功能、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实例、数据库的设计和SQL语言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

计算机基础 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   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发展史1.2 计算机的分类与特点1.3 计算机硬件系统1.4 计算机软件系统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概述2.2 Windows操作系统2.3 Linux操作系统2.4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概述3.2 网络协议与网络结构3.3 Internet的基本应用3.4 网络安全与防护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4.1 程序设计概述4.2 算法与数据结构4.3 常见编程语言及其特点4.4 编程实践第五章:数据库系统5.1 数据库概述5.2 关系型数据库5.3 SQL语言5.4 数据库应用实例第六章:计算机组成原理6.1 计算机体系结构6.2 中央处理器(CPU)6.3 存储器层次结构6.4 输入输出系统第七章:计算机图形学7.1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7.2 图形表示与变换7.3 图形绘制算法7.4 计算机动画与虚拟现实第八章:算法设计与分析8.1 算法概述8.2 算法设计方法8.3 算法分析与评价8.4 常用算法及其实现第九章:软件工程9.1 软件工程概述9.2 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9.3 软件设计与测试9.4 软件项目管理第十章:计算机应用领域10.1 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0.2 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10.3 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0.4 计算机在教育与娱乐领域的应用第十一章:计算机编程语言11.1 编程语言概述11.2 高级编程语言的特点与分类11.3 面向对象编程11.4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第十二章:软件工具与开发环境12.1 软件工具的分类与作用12.2 集成开发环境(IDE)12.3 版本控制系统12.4 软件开发辅助工具的使用第十三章:数据库管理系统13.1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13.2 关系型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13.3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13.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第十四章:大数据与数据挖掘14.1 大数据概述14.2 数据挖掘技术14.3 常用大数据处理工具与技术14.4 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五章: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15.1 网络安全概述15.2 计算机病毒与恶意软件15.3 数据加密与安全协议15.4 信息安全策略与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如下: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库系统。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定义及意义1.1.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的指令,自动执行指定计算任务的电子计算设备。

1.1.2 计算机的意义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高效。

1.2 计算机的分类1.2.1 按处理器的不同分类•单处理器计算机•多处理器计算机1.2.2 按用途的不同分类•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1.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3.1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1.3.2 计算机的计算过程计算机的计算过程分为取指令、执行指令、存储结果三个部分。

第二章:计算机的数据表示2.1 二进制数及其运算2.1.1 二进制数的定义二进制数是只包含0和1两个数字的数。

2.1.2 二进制数的运算•二进制数的加法•二进制数的减法•二进制数的乘法•二进制数的除法2.2 十六进制数及其转换2.2.1 十六进制数的定义十六进制数是由09,A F这16个数字组成的数。

2.2.2 相关计算公式•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先将二进制数每四位一组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

2.3 字符编码2.3.1 字符编码的定义字符编码是将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内部能够识别的数字编码。

2.3.2 常见的字符编码类型•ASCII码•Unicode编码第三章:计算机的存储器3.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3.1.1 存储器的分类•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1.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2 主存储器的组成和特点3.2.1 主存储器的定义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最重要、最基本、最主要的存储设备。

3.2.2 主存储器的组成•存储单元•存储地址•存储方式3.3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和特点3.3.1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硬盘•光盘•U盘•固态硬盘3.3.2 辅助存储器的特点•容量大•访问速度慢•价格便宜第四章: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4.1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4.1.1 键盘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于输入各种数据、指令和命令。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案注:表中□选项请打“√”。

本页为整个课程教案的封面。

1.1.4 键盘打字手法1.2 计算机系统组成1.2.1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Computer Hardware)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物理设备。

1.控制器控制器主要负责读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其中执行指令是指逐条完成指令序列的过程。

指令译码后,控制器通过不同的逻辑门的组合,发出不同序列的控制时序信号,从而执行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

指挥计算机执行某种基本操作的命令称为指令。

由一系列有序指令组成的集合称为程序。

2.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部件(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ALU),是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

3.存储器存储器是指存储计算机运行需要及产生的程序或数据的存储介质。

存储器按功能、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Input Device)是指向计算机输入数据的硬件设备。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是指用于将数据从计算机输出的硬件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通常简写为I/O设备。

6.总线总线(Bus)是指计算机内部数据传输的公共通道,是一条供各部件共享的通信链路。

一次能够在总线上同时传输信息的二进制位数被称为总线宽度。

CPU由若干基本部件组成,这些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内部总线。

连接系统各部件间的总线称为外部总线,也称为系统总线,通常所说的总线指系统总线。

1.3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微型计算机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添加存储器及可编程接口芯片,连接外设(包括键盘、显示器、打印机、软驱、光驱等外部存储器)及电源所组成的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或微机,又称为PC(Personal Computer)。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 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机应用设计。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 信息技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中学阶段对计算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算盘到电子计算机,介绍计算机的演变过程。

-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功能、应用领域等分类。

- 计算机的分代:介绍第一代到第五代计算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 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科学计算、数据分析、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PPT、板书等形式,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3.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报告;2. 针对某一领域,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应用方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分代,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教案第1讲

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教案第1讲

课题内容:第一章计算机发展及应用和硬件软件的组成安装教学方法:理论讲解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情况及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重点难点:计算机的特点及系统的组成教学导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在信息处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几乎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本章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给大家作简要介绍。

讲授新课内容:一、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又名电脑。

它是能够根据程序指令和要求,自动进行高速的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具有存储、记忆功能的电子集成设备。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采用电子管为基本元件,体积巨大,重30多吨,占地约170平方米,大约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

运算速度较低:每秒5千次至1万次,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元件,体积缩小、功耗降低,提高了运算速度(每秒运算可达几十万次)和可靠性;开创了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用磁芯作主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程序设计采用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ALGOL等;在软件方面还出现了操作系统。

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和事物处理及工业控制等更广泛的领域。

开始使用鼠标器作为输入设备。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采用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体积减小,功耗、价格等进一步降低,而运算速度及可靠性则有了更大的提高;用半导体存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操作系统日臻完善,应用领域扩展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和自动控制等。

操作系统更完善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元件;并用集成度更高的半导体芯片作为主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千万次至千百亿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第六周
课题: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的内容
1、本学期总体要求(考试、考勤)
2、本学期学习内容简介(计算机概述、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络的应用)
3、本章节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说明本机房教学软件和机房管理。

一、问卷调查:说明原因,计算机的应用层面问题。

二、学期考试
上机操作考核(含理论知识及上机操作)
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的构成:出勤情况、实验报告
三、约定
•你们的需求(基于问卷调查数据)
•我的要求:不缺旷、不迟到、不早退、掌握难点考点、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四、本学期学习目标
•正确汉字输入指法练习。

本班按指法输入的同学比例为10%,强调按指法输入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的课后练习加强。

•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较好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
•掌握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
•网络基础知识及运用
六、计算机概述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是一种按照程序自动、高速、准确地进行大量运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诞生 1946年,美国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2、计算机发展史
3、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3)微型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图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用一个比喻就是刚出生的小孩:硬件—健全的身体,系统—健全的大脑大脑,对四肢等器官的操作,软件—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程序、文档—利用知识技能获得的证书和制作的成果等。

2、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3、计算机基本框图及组成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微处理器(CPU)
1)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两个基本部分。

2)通常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3)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字长:反映处理数据的能力。

主频:决定处理数据的速度。

(CPU价格范围? Intel 酷睿i7 980X(至尊版))
存储器
1)存储器是计算机用于记忆的部件,功能是存储程序和数据
2)分类:内存(ROM RAM)、外存(硬盘、软盘、U盘、碟片等)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4、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七、数制
1、数制的定义及几个概念(位数、基数、位权数)
2、几种常用的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每种数制的特点:二进制是遇二则进一,八进制是遇八则进一,十进制是遇十则进一,十六进制是遇十六则进一(十六进制的ABCDEF分别表示的数值是多少?)
3、数制之间的转换
①任意进制数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任意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按权展开相乘相加
十进制转化成任意进制:除N取余法
②八、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八进制、十六进制转二进制:一位拆三位、一位拆四位
二进制转八进制、十六进制:三位合一位、四位合一位
注意: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多在课堂做数制转化的联系,强化转化的方法。

4、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
①基本概念
②计算机的数据存储单位(位、字、字节、字长)
1B=8bits 1KB=210B=1024B 1MB=210KB 1GB=210MB
③数据编码(ASCII 码、汉字编码)
ASCII 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美国人用的是24个英文字母的大写小写以及数字和符号,ASCII 码是由128各自付组成的字符集,(见书 P11 表1-4 7位ASCII 码表)汉字编码:计算机在处理汉字信息时,要将其转化为二进制代码,这就需要对汉字进行编码。

汉字的处理过程(见书 p12 图1-2 汉字处理过程)
机内码=国标码+8080H
(二)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语言处理程序:
(六)、计算计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特点: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
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宏病毒木马病毒黑客病毒
4、计算机病毒的识别
5、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安装杀毒软件和个人防护墙
对公用软件和共享软件要谨慎使用
从网上下载的任何文件需先杀毒后使用
对重要文件要随时做好备份
6、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移动介质、互联网
八、上机练习
正确汉字输入指法练习。

本班按指法输入的同学比例为10%,强调按指法输入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的课后练习加强。

九、课堂习题练习及订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