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汉武帝

合集下载

【初一作文】我看汉武帝

【初一作文】我看汉武帝

【初一作文】我看汉武帝历史是丰富多彩的。

有时它是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有时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有时是气势恢弘的英雄赞歌;有时是绝妙的诗篇,有时是精彩的绘画,迷人的音乐……总之,它就是给人一种饶有兴味的感觉。

说起汉武帝,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在他执政的50多年里,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因为汉武帝能够破格任用人才,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他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巩固了秦朝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然而,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汉武帝后期,他是一个军国主义者,国库是空的。

他挥霍无度,迷信迷信,使用残暴的官员,导致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和饥荒暴动。

幸运的是,汉武帝改变了他的错误。

他停止了远征,放弃了暴政,发展了农业,恢复了人民的力量,避免了一场极其严重的社会危机。

因为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为进一步把我国发展成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而做出重大贡献的重要人物。

所以,后世往往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没有金子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

事实上,黄金不可能100%纯净,人也不可能完美。

秦始皇做了几千年的皇帝,结束了王子之间长期的分裂和混战局面,这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他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他通过战争扩大了他的领土。

这些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封建暴君。

其残酷的刑法使人们不敢跨雷区半步;他广泛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消耗了大量的人才、财力和物力;他的“焚书倡儒”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破坏了中国文化。

同样,虽然汉武帝才华横溢,胸襟开阔,但他的“废百家,独尊儒学”也不合时宜。

虽然各派思想十分活跃,但不利于中央集权,不符合汉武帝政治统一的需要。

但是,它完全排斥其他理论,只提倡儒家思想,这不仅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而且不利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秦始皇的“焚书倡儒”,还是汉武帝的“废百家独尊儒”,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加强中央集权,这本质上是文化专制的体现。

我看汉武帝作文

我看汉武帝作文

我看汉武帝作文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帝王。

他在位期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一段辉煌的时期,国力得以强盛,文化得以繁荣。

汉武帝思想明晰、胆识过人,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抱负。

他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使得国家在政治上更加稳定,经济上更加繁荣。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行以法治国,使得社会秩序得以改善。

他还实行了开拓疆土、修筑城池,加强边防的政策,使得国家的领土面积得到了显著的扩展。

在经济方面,他推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使得农业生产得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在文化方面,汉武帝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采纳了儒家思想,使得国家在文化上得以繁荣。

他还对文化教育进行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他还大力扶持文学艺术,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的文化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汉武帝在统治期间,还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使得国家的领土得到了显著的扩展。

他还进行了与匈奴的战争,使得中国的北方边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他在统治期间,使得中国的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在政治治国方面,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国家的政治得以稳定和发展。

他提倡法治制度,加强官员的监督,保持社会的秩序。

他还通过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了对外的关系。

在他的统治下,国家的政治形势相当稳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帝王,他的统治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思想开明、胆识过人,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经历了一段辉煌的时期,国家的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成为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大国。

汉武帝无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帝王,他的业绩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大家是怎么评论汉武帝刘彻的

大家是怎么评论汉武帝刘彻的

大家是怎么评论汉武帝刘彻的汉武帝作为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对着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一名皇帝,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汉武帝的评价1汉武帝享年70岁,在位56年。

汉武帝时代的学术进步、经济发育、政治建构等,都有创造性的成就。

当时的西汉帝国以其辉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为东方的骄傲。

汉武帝时代的国家形态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应劭《风俗通义·皇霸》赞美汉武帝“制度文章,冠于百王”。

曹植《汉武帝赞》也有“文武是攘”,“功越百王”的评价。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写道,“武帝时为中国极强之世”,“案中国之政,始于汉武者极多。

”因此汉武帝“古今称雄主”。

他说,汉高祖不过“为汉一朝之皇帝”,而汉武帝则“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

对于汉武帝的历史评价和汉武帝时代的历史总结,已经多有论著问世。

近50年来出版的人们熟知的汉武帝传,就有张维华《论汉武帝》(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金惠《创造历史的汉武帝》(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林剑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罗义俊《汉武帝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杨生民《汉武帝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等。

不过,就对汉武帝这样的重要的历史人物,汉武帝时代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而言,要进行全面的历史观察和深刻的历史分析,尚有宽阔的学术空间。

对于汉武帝的评价,自西汉以来已经有颇多的争议。

准确地评价汉武帝的政治作为、文化性格和历史影响,是有一定学术难度,又富于学术意义和学术兴味的课题。

安作璋等著《汉武帝大传》的推出,使相关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汉武帝的评价2《汉武帝大传》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在全面回顾汉武帝生平事业的同时,用白描的笔调,真切地写绘出了这位古代政治家的文化肖像。

作者告诉我们,汉武帝是一位雄健的帝王,也是一位迷信的帝王;是一位残厉的帝王,也是一位多情的帝王。

作者注重对历史细节的描述,如西汉宫廷的“斗兽”、“俳优”、“游艺”等具体的生活形式,并不因其似与大政无关而置于学术视野之外。

关于汉武帝的个人评价

关于汉武帝的个人评价

关于汉武帝的个人评价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位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政策和行为备受争议。

然而,无论如何评价他,不可否认的是,他对中国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的皇帝之一,他开辟了中国的西北边疆,并向南部地区进军。

通过这种扩张,中国得以控制重要的贸易路线,为国家的繁荣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且,他还出兵匈奴,为解决边境纷争问题作出了重大努力。

其次,汉武帝在内政方面也做出了一系列。

他实行了一系列农村政策,减轻了农民的税负,并通过注重农业水利的发展来增加农民的生产能力。

这些政策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汉武帝还下令修建了一系列宏伟的工程,如修建了大运河和长城,这些工程的修建对交通和国家的防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武帝同时也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做了一系列重要的。

他成立了国子监,使得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他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大力推行儒家思想,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家的地位。

然而,汉武帝的统治也有一些争议和负面影响。

首先,他采取的一系列封建制度导致贵族集权的增加,中央集权的削弱。

这种做法不仅导致了政治的腐败和贪污现象的出现,也增加了对皇帝个人的依赖。

其次,汉武帝在外交政策上的决策备受争议。

他曾多次发动战争,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政压力。

虽然他对于国家的发展有所贡献,但他过分倚重军事手段,而忽视了外交和和平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汉武帝作为一位历史名君,他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他的统治政策和行为充满了争议,但他作为一个君主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繁荣和稳定。

他的贡献不容忽视,但也应该看到他的缺点和失误。

总的来说,汉武帝是一位勇于冒险,实施的能干皇帝,他为中国的发展和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心中的汉武帝作文

我心中的汉武帝作文

我心中的汉武帝作文
汉武帝,我心中的大帝。

哇塞,说到汉武帝,那可是个传奇人物啊!就像咱们现在追的
明星一样,他身上自带光环,照亮了整个汉朝的历史舞台。

你知道吗?汉武帝可不是那种只会打仗的糙汉子。

他呀,心思
细腻得很,就像个温柔的大哥哥。

他对国家、对百姓,总是那么关心,那么照顾。

就像咱们现在的领导,时刻想着怎么给大家谋福利,怎么让国家更富强。

话说回来,汉武帝也是个文化人。

他特别喜欢读书,特别是那
些儒家经典。

在他的带领下,汉朝的文化事业也是蓬勃发展。

那些
大文豪、大诗人,都是他的粉丝呢!
不过,别以为汉武帝就只是个文弱书生。

他也是个硬汉!当他
发现国家受到威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捍卫国家的尊严和
利益。

就像现在的军人一样,随时准备为国家、为人民献出自己的
生命。

当然啦,汉武帝也有柔情的一面。

他和那些美丽动人的妃子们,可是有着不少浪漫的故事呢!他们的爱情故事,就像现在的偶像剧
一样,让人看了又看,百看不厌。

总之啊,汉武帝就是我心中的大帝。

他勇敢、智慧、温柔,是
我永远的榜样!。

我看汉武帝作文

我看汉武帝作文

我看汉武帝作文汉武帝,汉朝第七位皇帝,享年61岁,执政时期为前漢的鼎盛时期。

他是一位杰出的皇帝,提倡儒家思想,推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征服者。

他扩张了汉朝的疆土,成功征服了北方胡族的游牧民族,并且将中国的领土扩展到了今天的南方地区。

他的征服不仅仅是靠武力,更重要的是他实行勤政和仁政,使得征服的民族受到了温和的政策待遇,促使他们融入中国的大一统。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兴盛的推动者。

他十分重视教育,下令编纂《史记》等重要史书,并且鼓励人们学习经史子集。

他聘请了伟大的思想家荀子为教师,提拔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奖励他们写作。

这些举措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为后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也是一位注重改革的君主。

他推行农田水利工程,改革地方政权制度,简化行政手续,减少了官员的贪污和腐败现象。

他还鼓励农业生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生活水平。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汉武帝的一些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

他实行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地方豪强势力大为削弱。

这一政策虽然有助于加强皇权,但也导致了一些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

他大规模征发民众修筑长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不满和民生问题。

汉武帝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统治时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征服、文化和改革政策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帝王树立了榜样。

尽管他的统治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他的贡献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汉武帝的作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为中国的繁荣和强盛尽心竭力。

汉武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汉武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汉武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汉武帝是一个功大于过的皇帝还是过多余于功呢?那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汉武帝的评价范文1汉武帝时期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

”《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瓒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

”据颜师古说,臣瓒生活的时代“在晋初”。

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瓒还见过。

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

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

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

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

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

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

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汉武帝的评价范文2、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

1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

1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

1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如何评价汉武帝

如何评价汉武帝

如何评价汉武帝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诗人,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汉武帝的评价:1. 政治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包括建立中朝、设置刺史、颁行推恩令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提高了政府的效率。

他重视官员的选拔和考核,推行察举制和太学制度,加强了官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2. 经济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包括盐铁官营、铸造五铢钱、修建水利工程等,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他重视农业,推行耕战政策,鼓励农民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

同时,他还开拓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中国的商业繁荣。

3. 文化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包括独尊儒术、兴办太学、设置乐府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推崇儒家思想,实行礼乐制度,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他还创作了《史记》等重要的历史著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4. 军事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政策,包括征讨匈奴、开拓西域等,扩大了中国的领土和影响力。

他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加强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控制。

同时,他还平定了百越之乱,扩大了中国的南方领土。

5. 缺点和错误:然而,汉武帝的统治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

他穷兵黩武,过度扩张领土和权力,导致国力疲惫,民生凋敝。

同时,他还迷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此外,他在晚年时期颁布了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和失误。

综上所述,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

我们应该客观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汉武帝时期对匈战争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以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决战为标志,之前为第一阶段,期间休战17年;从太初二年(前103年)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为第二阶段。
汉匈战争第一阶段,西汉取得极大的胜利,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决战则达到胜利的顶点。此战的结果是匈奴在战争中直接丧生近10万人,这对匈奴的打击是致命的,匈奴能作战的部队基本被消灭。漠北之战的结果是“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廷”。此后,边境不见匈奴踪迹。
6、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汉武帝在位时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还在秦朝开成的郑国渠旁边开了6条辅渠,灌溉高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发数万士兵堵住了黄河决口。经过这次治理.黄河下游大约有80年没有闹过大水灾。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屯围、屯垦等发展农业的重大措施。他还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农具,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开拓疆土
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作战。最后取得了抗击匈奴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汉武帝还用大量移民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发展生产,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西汉是强盛的王朝,而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高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
1、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
汉武帝刚刚登上皇帝宝座时,由他的祖母窦太后掌握大权。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去。汉武帝开始把一切大权都掌握到自己手中,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首先打击了外戚丞相田,然后加强了他身边收转文书的尚书、中书的地位,使丞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职位。自此,中书和尚书成了中央发号施令的机构。
4、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大月氏共同防御并打击匈奴势力。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随后,中亚、西域各国以朝贡为名,经常到长安访问和贸易。张骞出使西域,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人员和贸易往来,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延续了1000多年。
在这期间,唯一的一次较大战事是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匈奴与西羌呼应入侵五原事件。汉武帝派徐自为率十万人平定了西羌人的叛乱。对于乘机打劫的匈奴,西汉的反应是:将军公孙贺、赵破虏各率军万余骑出塞数千里,结果不见匈奴一人而还。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巡边来到朔方,带着十八万骑兵在边境上示威:“而使郭吉风告单于。郭吉既至匈奴,匈奴主问所使,郭吉礼卑言好,曰:“吾见单于而口言。”单于见吉,吉曰:“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今单于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单于即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何徒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不归,迁之北海上。而单于终不肯为寇于汉边,休养息士马,习射猎,数使使于汉,好辞甘言求请和亲。”
刘彻,字通,是曲解颜师古注《汉书》引了荀悦注文“讳彻之字曰通”,《容斋随笔》“帝王讳名”一段也有相关内容:“汉代所谓邦之字曰国,盈之字曰满,彻之字曰通,虽但讳本字,而吏民犯者有刑。”其实汉书注文的意思是说,避讳“彻”这个字不能使用,碰到彻字就改成通。
四、对汉武帝的评价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功绩赫然,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之一。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是第一个用儒家思想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7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字通,汉朝第七位皇帝,西汉时期的皇帝、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文学家。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帝刘邦的曾孙、太上皇刘太公的玄孙,其母是皇后王娡。公元前157年7月14日生于猗兰殿,公元前87年3月29日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汉武帝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曾用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汉武帝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同时,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多面的人。他是一个政治家,非常有政治头脑;但又是一个普通人,喜怒哀乐俱备。他是一位明君,深知自己的历史责任;但他又是一位暴君,杀伐任性;他既立下盖世之功,又给天下苍生带来巨大灾难;他宠爱他喜欢的女人,可是他为了大汉江山,杀掉了自己最宠幸的女人。他绝顶聪明,又异常糊涂;为了传说中的宝马,居然不惜牺牲数万人的生命。当更近地走近他时,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对立的角色中,他不是简单地非此即彼。两难之地,非常之时,他也会犹豫不定,甚至异常痛苦;同样有普通人的欢喜和哀愁、小气和算计、失眠和焦虑。在平常人眼里他果决、自信、雄才大略。然而,我们在对他盖棺论定时,往往流于偏激,说好时千古一人;说坏时罄竹难书。这样,分歧就在所难免了。当然,在大多数人眼中,汉武帝依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5、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
汉武帝使越族三个部落归属汉室后,把他们迁移到长江、淮河、南海等地,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居,彼此逐渐融合,形成自秦始皇以来没有完成的“大统一"局面。汉武帝在开拓西南地区的过程中,把铁制生产工具和较高的汉族文化传到这些地区,或多或少地破除了这些地区的闭塞性,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假如这一时期汉再次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打击,匈奴确实难逃灭亡的命运。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这一时期匈奴尽管态度依然傲慢,但确实没有在边境发动骚扰,说明已丧失战斗能力,幸运的是汉又发动对大宛、朝鲜、西南、南越的战争。以至没有顾的上打落水狗
第二,汉在第一阶段战马损失较大,无法象原来一样进行深入打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卫青、霍去病先后病故。“汉方复收士马,会骠骑将军去病死,于是汉久不北击胡。”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彻底解决藩国问题,他命令藩王们不能把封地仅仅传给继承王位的长子。还必须划出一部分来分封给其他几个儿子,并且互不统属。这样一来,藩国的土地越来越小、势力越来越弱,后来就无法与中央对抗了。这正是汉武帝的聪明之举。
汉武帝还加强了原有的监察制度,并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新制度。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命令各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并用“公车上书”的办法,使官吏及人民都可以上奏章给皇帝建议国事。意见合乎治国要求的,就根据上书人的特长授给官职。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了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董仲舒认为:皇帝是奉上天的意旨来管理人民的,上天给了他统治人民的权力,绝对不能违反。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汉武帝的心意。汉武帝便采取这种思想来做统治思想和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在举行测试的时候,汉武帝对其他各派学说的人一概不取,独取儒生。于是,要想做官就得接受儒家学说,士人都变成了儒生。虽然这种做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当时对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关于幼名“彘”和刘彻字通的说法
汉武帝曾以彘(彘即猪)为名的说法出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史记·孝景本纪》和《汉书·孝景纪第五》已经明确写明刘彻被立为胶东王前,名字已经是彻了,根本没有使过彘字。即使是后世的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卷第十六·汉纪八》,也没有采信《汉武故事》的说法,由此,幼名彘是以讹传讹。其实,汉代彘彻同音,说汉武帝本名刘彘是同音致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