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二节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 第二节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 课件

⑶闭合开关S、S1、S2,灯L1、L2 亮 ,拿掉一 只灯,另一只灯 亮 。 相互不 特点3: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灯_________ 影响。
并 联
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干路:所有电流流经的电路。 支路:部分电流流经的电路。 特点:1、电路元件并列连接
2、电流只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3、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可以独立工作
L1
L2
⑴闭合开关:灯L1 亮 ,灯L2 亮 ;断开开关, 不亮 不亮 灯L1 ,灯L2 。 特点: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的 亮 或 不亮 。
L1
L2
⑵闭合开关,灯L1、L2同时 发光 ,拿掉其中一只灯, 另一灯不发光 发生的现象是 。 原因是:串联电路中只有 一 条通路,电路上灯 的亮灭相互 影响 。
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实践活动
如果有两个灯泡,怎么连接呢?
想出几种不同 连接方法,并 画出电路图
串联
串联电路: 电路元件 逐个顺次 连接起来 的电路, 电流流过 的路径只 有1条。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L1
S
L2
L1
L2
S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把两只灯L1、L2连接成下图的电路。
4、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判断下列电路应采用什么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
(1)我们家过年的时候挂的彩灯。( 串联 )
(2)家里的电灯和电视机、冰箱。( 并联 ) (3)晚上,马路上的灯有亮有灭。( 并联 )
(4)教室里的日光灯。( 并联 )
(5)工厂车间各台机器都要用电,它们应采用什么 连接方式。( 并联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第二讲)复习学案

并联用电器之间的联系2、请根据下图中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考法1电路识别及串、并联电路特点1.[2017黑龙江伊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电阻R1与R2是的;若只闭合开关S2,电阻R1和R2是的.(均选填“串联”或“并联”)2.[2017安徽]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是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引出的导线接头.a与b处相接时,电压表示数为6.0 V;使a与b处断开,然后与c处相接,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4.5 V,这时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V.3.[2017湖北宜昌]两只小灯泡L1和L2连接在同一电路中.以下哪个特点可以确认两灯是并联的()A.两灯亮度不相同B.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C.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D.通过两灯的电流不相等4.[2017浙江嘉兴]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S和S1.当他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电源电压不变)()A.A1示数变大B.A1示数变小C.A示数变大D.A示数变小5.[2017山东临沂]小明在实验室里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对此电路的认识,正确的是()A.小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B.小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的电压C.若灯L1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零D.若灯L2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3 V考法2电路连接及转化6.[2017湖南岳阳]有一个看不见内部情况的小盒(如图),盒上有两只灯泡,由一个开关控制.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灭;拧下其中任一灯泡,另一灯都亮.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7.[2018甘肃兰州]根据实物图画出与之对应的电路图.8[2018湖南湘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使小灯泡L1、L2并联,开关控制两个灯泡,导线不能交叉.考法3探究并联电路的规律9.[2016河南,19]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1)图甲是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位置A B C电流I/A0.300.240.54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10.[2010河南,21]小刚和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 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 .(3)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为0.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的故障是.L2是短路还是正常的?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的方法可能是.(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当 .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串联总电压/V1.4 3.1 4.5第十一章巩固提升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盏灯,且两灯发光情况互不影响的电路是()A. B. C. D.2.如图,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有绝缘底座的导体A端,则导体B端应()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无法确定3.超导是指电阻为零的现象,目前发现某些物质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会出现超导现象.如果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材料,你认为它最适合用来制作()A.输电导线B.电炉丝C.白炽灯丝D.保险丝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有一盏灯突然熄灭,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5.某型号家用全自动豆浆机,可以把它简化为电动机M和加热管R两部分.在图中能实现这两部分各自独立工作的电路图是()A. B.C. D.6.根据公式,可以知道()A.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压不变时,与电流强度成正比B.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流强度不变时,与电压成正比C.一段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强度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7.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负电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8.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方便的电源,关于干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用的1号、2号、5号干电池的电压随着号数的增大而增大B.常用的1号、2号、5号干电池的电压随着号数的增大而减小C.常用的干电池都可以多次充电供人们使用D.多数干电池中有汞、镉等重金属,随便丢弃会污染环境9.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若开关闭合,其后果是()A.电压表不会烧坏,电流表可能烧坏B.两表不会被烧坏C.电压表不会被烧坏,但无示数D.两表会被烧坏二、多选题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B.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不一定有电流C.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带了负电,是由于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11.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九年级物理第11章简单电路11-2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上课新版北师大版

例1 如图1 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图甲中三个灯泡 __串__联,图乙中三个灯泡__并__联,图丙中三个灯泡 __并__联。(均填“串”或“并”)
解析:利用“电流法”可以发现:闭合开关后,图甲 中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经过灯泡L1、L2、L3, 再回到电源负极,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电路。 利用“拆除法”可以发现:闭合开关后,图乙中无论 拆除哪个灯泡,另两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故三个灯 泡是并联的。利用“节点法”可以发现:闭合开关后, 图丙中,A、B 两点可以看成一点,C、D 两点可以看 成一点,三个灯泡是并联在这两个节点之间的。
3.[2023·长春模拟]老师展示了以下四个电路图,当开关S 闭合后,灯泡L1与灯泡L2串联的电路图是( A )
4.将一个灯泡和一个电铃接入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 A.只闭合开关S1时,电铃能工作,灯泡不能工作 B.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铃和灯泡是串联的 C.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能工作,电铃不能工作 D.开关S1只能控制电铃,开关S2只能控制灯泡
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
有多条路径,有干路和支 路
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 影响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某用电器短路,则全电路 短路(电源会烧坏)
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
特别提示
1. 用对比法深入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 特点、电流路径特点、用电器工作特点、开关 作用、用电器短路特点是灵活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L1 和L2 并联,分别由开关S1、 S2 控制,S 为总开关。连接时要注意导线不能交叉, 导线必须连接在接线柱上。
北师大版 物理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2导学案

九年级上学期学科导学稿执笔人:总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字:包级领导签字:学生:上课时间: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二、学生实验:组装电路(第二课时)二、学习目标1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工作特点。
2、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电路连接情况,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会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串联电路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释疑】1.下列四个电路中,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泡的是( )2.下列四个电路中,两只灯泡是并联连接的是( )3.用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只灯泡,那么这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断4、请你指出下图1所示的各个电路中小灯泡之间的连接方式,写在括号里图1()()()()5、节日的夜晚,路边映衬小树的一串串小彩灯是 联的;而将高大的建筑物点缀的宏伟、壮观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是 联的。
6、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L 1、L 2都不发光 B .L 1、L 2都发光 C .只有L 1发光 D .只有L 2发光 【巩固提升】1、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灯发光,必须闭合开关( )A .S 1、S 2B .S 2、S 3C .S 1、S 3D .S 1、S 2 、S 3图2 图 3 图 42、如图4所示电路,要使灯L 1、L 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要使灯L 1、L 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 ,断开开关 ;绝对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1.2《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优秀教学案例

3.合作性:本节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路的基本元件,如电源、开关、导线、灯泡等,并掌握它们的符号及作用。
2.学会电路的连接方法,包括串联和并联,并能正确组装简单的电路。
3.掌握电路检测技巧,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电路测量。
4.能够分析实际电路图,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3.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关爱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挑战的精神,锻炼他们的意志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电路是如何形成电流的?”“如何检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设计一个节能的电路?”、“如何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教师制定后续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案设计:11.2《简单电路》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

《简单电路》学生实验:组装电路知识与技能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通过连接电路,知道一个连通的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将连通的电路转化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组装电路。
教学准备:开关、小灯座、小灯泡、小铁棒、塑料棒、木棒各1个,电池2节,电池盒、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教材上一颗用许多发光小电珠点缀的圣诞树,灯光忽闪忽闪,光彩夺目。
让学生说说圣诞树美不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谈话:你知道这些美丽的彩灯是怎样亮起来的呢?如果给你小电珠,你会接亮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电路”,老师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能懂得这么多的彩灯是怎么接亮的,大家有没有信心!二、新知探究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证明电是可以流动的。
(1)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
提问:你知道接亮小电珠需要哪些材料?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导线、开关、小电珠组成,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这些材料。
介绍电池、开关、导线、电池盒和小电珠。
电池:是给小电珠供电的,它有正极(+)和负极(-)两端。
开关:控制电流通过,让小灯泡亮和不亮。
电池盒:电池盒,是专门用于存放电池的盒子导线:它外表有一层橡胶外皮,中间是铜芯,使用时要把外面的橡胶剥去,它靠中间的铜芯传送电池的电。
小电珠:从外表看不到它里面的构造,如果把它剖开会看到里面的灯丝连接着上、下两个接触点。
如果有电流过灯丝,小电珠就发亮了。
有了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来做一项实践活动,请看实验要求。
(2)实践活动①出示实验要求:能根据实物图用电池、导线、开关、小灯座、灯泡组装成一个能使灯泡亮灭自如的简单电路。
②实验活动。
当分别连接小铁棒、塑料棒、木棒时,小灯炮是否会亮起?③填写实验报告。
④归纳连接方法:连接小电珠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小电珠才会发亮。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全套教案

《认识电路》教材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认识电路》,电路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4.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对通路的理解和掌握及电路图正确画法。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手电筒、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你知道燃料有哪几种?2.什么是燃料的热值?3.什么是炉子效率?二、激发学习动机:1.现代化的生活要是没有电,那是不可想象的。
偶尔一停电,现代化的城市就会寸步难行。
2.教师出示手电筒灯泡为什么会亮呢?3.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灯泡发光,学生思考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三、讲授新知识:(一)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二、学生实验:组装电路

二、学生实验:组装电路知识与技能1.会判断两个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2.会连接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小灯泡串联、并联的特点,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教具准备每组2节干电池、3个开关、导线若干、灯泡2个等。
新课引入教师:展示两个小灯泡,问:大家能让这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吗?画出电路图,并连接电路。
学生分组完成上述问题的探究。
知识点一认识串、并联电路1.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电源和两只灯泡、导线若干)设计一个使两只灯泡同时亮的电路。
明确设计的要求,小组讨论设计的思路,共同设计电路并画电路图。
2.实物投影:投影学生设计出的各种电路图。
3.引导学生观察设计出的各种电路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两只灯泡连接方式有两种情况,引出串联和并联的定义。
思考、分析、判断各个电路图是否合理,并归纳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只有两种:知识点二含开关的串、并联电路1.组织学生连接串、并联电路。
2.实验探究:教师:在你连接的电路中,想要探究什么问题?学生:(1)开关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教师:改变开关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其作用还一样吗?学生:(2)各元件位置变换,有什么影响?教师:试着去掉其中一个元件,有什么影响?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小组探究,交流、质疑、再探究。
指导学生对两种电路进行区别,并得出结论。
3.结论一:(1)在串联电路中,一只开关可控制所有用电器工作,且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2)在并联电器中,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而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4.结论二:(1)在串联电路中,只要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不通了。
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2)在并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不通了,其余用电器仍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第二节学生实验:组装电路
一、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是在上一节认识电路基础上,学习用开关控制两只串联灯泡、两只并联灯泡的连接。
本节学生的学习有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探究的过程,会提出问题并用实验解决问题;二是利用探究实验自己确定研究方向,并找到并联和串联的区别;三是能在实际生活中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四是在连接实物电路完成之后,还要练习画电路图。
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用物理实验进行验证,并且教师要尽力保证学生完成实验,第二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并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大胆尝试,并运用教科书、实验仪器、工具书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一课中,教师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应逐步分散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这样既可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给出实验步骤,充分发挥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能区分串、并联电路。
2.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会连接两只灯泡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通过连接小灯泡的串、并联电路,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3.知道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
4.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感受知识的价值和趣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从实物的连接中体会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并联电路的连接和并联电路开关控制特点学习。
本节的任务是要学生在上节课认识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学习组装开关控制的串、并联电
路。
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各种电路元件,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靠教师连接实物图和画电路图讲解学习。
通过学生自己组装电路的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对电及电路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的摸索中,教师可提供一些研究方向来使学生发现所连电路的特点,从而能尽量使学生对各种电路的连接特点进行归类与总结。
如:两灯泡都亮时,拆除其中一只灯泡,观察另一只灯泡是否能亮;观察开关对两灯泡的控制情况等。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回顾:一个最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
教师展示动画《神奇的电路笔》,并提出问题:电路有着不同的连接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电路中往往不止一个用电器,如果给你两个用电器,你会如何进行连接?
2.学生探究实验
教师布置任务: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小灯泡,使两只小灯泡同时亮、同时灭。
(1)设计电路,先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报告纸上的实物进行设计。
(2)连接实物,使两灯泡同时发光。
(3)探究电路特点。
(4)尝试画出电路图。
(5)尝试多种连接方式。
学生动手连接电路。
连接出的电路如图11-2-1所示:
教师布置任务:画出两种连接方式的电路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把电路元件依次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把电路中一些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这种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图11-2-1
教师布置任务:同时取下一只灯泡,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有什么不同?
学生总结:串联电路中,取下一只灯泡,另外一只灯泡也熄灭,说明灯泡之间互相影响。
并联电路中,取下一只灯泡,另外一只灯泡仍然发光。
教师布置任务:
探究1:在并联电路中,改变开关的位置,会不会对用电器的工作造成影响?
探究2:在并联电路中,用两个开关控制两只小灯泡,让哪只小灯泡亮,哪只就亮,并且两只灯泡可以独立工作。
还有另外一个开关用来控制整个电路。
学生按要求连接电路进行探究。
3.课堂小结
(1)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把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流经第一个元件后又依次流经其他元件,这种连接方式叫作串联,按照这种方式连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并联:把电路中的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间,电路中的电流分为几个分支,分别流经几个元件,这种连接方式叫作并联,按照这种方式连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2)串联、并联电路工作特点
串联电路工作特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并联电路工作特点: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一条支路断路,另一支路可以工作。
4.小练习
(1)家用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如图11-2-2所示的电冰箱压缩机和冰箱内照明灯泡连接电路示意图中,○M 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受温控开关控制,L 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受门控开关控制,电动机和照明灯泡既能各自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其中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2) 小军想设计一个模拟交通路口红绿灯工作的实验电路。
要求:红灯亮时,黄灯和绿
图11-2-2 A B C D
灯都不亮;当红灯灭时,黄灯和绿灯可以分别亮一盏。
实验桌上已经备有的实验器材:符合要求的电源,红、黄、绿三盏灯,两个单刀双掷开关S1 和S2,导线若干。
小军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11-2-3所示,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只添加两根导线,按要求将小军的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
图11-2-3
五、教学反思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的方式能让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探究、乐于合作,促使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和亲自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变化,掌握学习的方法、手段、途径,培养了创新意识,提升了创新能力。
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不论是探究用一个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还是探究用两个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给学生布置的任务都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强,但又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探究报告的引导下动手探究,增强了实验的目的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探究实验的成功和畅所欲言地表达,学生充分体验了动手学习、分享收获的快乐,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物理奠定了基础。
在多样化的教学中,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