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教学计划
电子装配的课程设计

电子装配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和功能,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2. 学生能够识别并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工具和仪器,如万用表、电烙铁等;3.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装配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简单电子电路故障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安装电子元件,完成简单的电子装配任务;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工具和仪器进行基本的测量和调试,保证电子装配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电子技术的兴趣,增强其对电子学科的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珍惜实验器材的良好习惯,树立安全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电子元件基础知识1. 电阻、电容、电感等常用电子元件的原理、特性与分类;2. 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3. 熟悉教材中相关章节,进行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
第二部分:电子工具和仪器使用1. 常用电子工具(如电烙铁、吸锡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 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的功能、操作及应用;3. 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三部分: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1. 简单电子电路的原理及装配方法;2. 电路故障分析与排查;3. 教学大纲中包含教材相关章节,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搭建和调试。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一部分:占总课时量的1/3,系统讲解电子元件知识;2. 第二部分:占总课时量的1/3,教授电子工具和仪器使用方法;3. 第三部分:占总课时量的1/3,进行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实践。
电子装配教学工作计划

电子装配教学工作计划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电子装配技术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三、学分:3学分四、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产品的装配加工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子产品装配的基本工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电子产品装配实际操作能力和维修能力。
第二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产品装配的基本工艺和方法,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装配方式和原理。
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电子产品的装配加工作业,具备一定的电子产品装配实际操作能力和维修能力。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教学内容一、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装配方法1. 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2. 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焊接和插装;3.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和方法。
二、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1. PCB板组装和焊接工艺;2. 电子产品的结构组装和调试;3. 电子产品的组装工艺和方法。
三、电子产品的维修和故障排除1. 电子产品的故障检测和定位方法;2. 电子产品的维修工具和测量仪器的使用;3. 故障排除的常见方法和经验积累。
第四节教学方法一、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讲解电子装配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电子产品装配和维修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子产品装配和维修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节教学手段一、教学设备1. 多媒体教室和投影仪;2. 实验室实际操作设备:焊接台、示波器、电源供应器、万用表等。
二、教学材料1. 电子装配教材;2. 电子产品装配和维修实例资料。
第六节实践教学一、课程设计1. 安排学生进行电子产品装配和调试的课程设计任务;2. 要求学生完成并报告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
《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四级)》培训计划

《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四级)》培训计划一、说明本计划根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5年颁布的《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四级)》职业标准制定及鉴定规范制定。
本计划贯彻“能力本位”的职业培训指导思想。
加强技能培训,注重代表性、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理论知识的选择,以对学习、掌握技能够用为度。
培训内容的编排组合,采用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密切结合的模块式结构;根据内容的相互关联程度,组合成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训练一体化的四个模块培训。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职业(四级)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掌握与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四级)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仪器仪表装调的基本操作技能,最终具备电子仪器仪表装配、调整与检查方面一般的工作能力。
三、模块设置与培训要求本级别职业培训共设置四个模块,机械零件与原理、模拟电子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工艺基础和技能训练。
模块1 机械零件与原理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标准紧固件的分类标准、用途、主要参数及选用原则,熟悉机械零件公差标注方法,了解复杂机械零部件机构原理及材料性能、要求。
模块2 模拟电子技术通过本模块得学习,使学员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模拟电子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学会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电路分析的能力。
模块3 电子仪器仪表工艺基础使学员掌握电子产品结构工艺基础、电子产品的防护、印制电路板、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表面安装及微组装技术、电子设备调试工艺、电子产品技术文件,了解电子产品结构微型化等专业基础知识。
模块4 综合训练使学员能学会简单机械零件图的测绘、识读机械零部件装配图,并对较复杂的机械零部件进行装配及质量鉴别。
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选择,掌握复杂电子仪器仪表部件及整机的调整、检验,和自动焊机的操作及手工补焊技术。
四、模块课时分配表五、培训方式方法建议建议采用理论知识授课方式和实用技能训练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六、推荐教材和补充讲义⒈《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四级)》推荐教材:《机械基础》高朝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机械工人基础知识》陈家芳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电子线路》熊耀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电子产品结构工艺》吴汉森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
电子装配工艺教学计划

电子装配工艺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完善学生第二课堂。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思维,培养知识面广、动手力强的适用型应用人才,为学生以后技能比赛、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1、完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元器件的焊接等教学内容。
2、通过实训,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和元件测量;让学生学会自己安装、焊接电路、掌握整机装配工艺。
3、通过实训,让学生对装配工艺加深理解以便于适应企业生产。
4、通过实训,让学生学会对理论转化为实践有更深层认识。
5、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实践练习。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1、掌握万用表的使用,认识电子元器件,准确使用万用表测量未知器件的大小及极性。
2、掌握电烙铁使用技巧,能够焊接电路。
3、学会使用其他电子仪器和元件测量,让学生学会自己安装、焊接电路。
巩固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知识,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掌握电子装配工艺中电路板的制作,元件的封装、整机装配与连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元。
2、元器件的封装、焊接工艺。
3、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实训的力度,联系实际注意多听、多想、多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
2、注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仪器仪表工程课程老师月度工作计划

仪器仪表工程课程老师月度工作计划
1. 教学计划制定: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每月的教学计划。
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安排相应的实验、示范和理论授课。
2. 理论授课:讲解仪器仪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包括测量原理、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仪器校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课堂讲解、示意图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仪器仪表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原理。
3.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和测试。
设计各种实验任务,让学生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性能评估。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数据解读能力。
4. 项目设计和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仪器仪表项目设计和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仪器仪表,设计和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测试和数据采集。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5. 客座讲座和企业参观:邀请行业专家或相关企业进行客座讲座,介绍最新的仪器仪表技术和应用案例。
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参观,了解实际仪器仪表工程的运作和应用领域。
促进学生与行业、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他们对仪器仪表工程的认识和实践意识。
6. 考核和评估:对学生的实验报告、项目设计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估。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验和项目设计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个别辅导和补充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进行。
电子装配教学工作计划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电子技术人才,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电子装配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装配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电子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选用方法。
- 熟悉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流程。
2.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使用电子装配工具和设备。
- 能够独立完成小型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
- 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故障分析和维修。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 塑造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三、教学内容1. 电子装配基础理论:- 电子元件的分类与特性。
- 电路原理图与 PCB 布局设计。
- 电子装配工艺流程。
2.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功能及参数。
- 元器件的识别方法与检测技巧。
3. 电子装配实操技能:- 装配工具与设备的使用。
- 装配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 电路板焊接技术。
- 产品的调试与检验。
4. 电子装配实践项目:- 小型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
- 电子电路故障分析及维修。
四、教学安排1. 教学时间:共计16周,每周4课时。
2.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讲解电子装配相关知识。
- 实践教学:通过实操项目,使学生掌握电子装配技能。
-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电子装配案例,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 实操考核(30%):包括实操技能考核和项目考核。
- 期末考试(30%):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电子装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装配技术》。
2. 教学设备:示波器、万用表、烙铁、焊接台等。
3. 实践项目:小型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电子装配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培训计划大纲.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初级仪器仪表装配工的技术理论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仪器仪表装配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电路、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整机制造工艺原理,生产特点;掌握电子仪器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检测与测量技术。
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仪器仪表装配工的操作技能要求,使培训对象熟练掌握电工电子基础操作能力;电子仪器使用能力;常见电工电子元器件识别能力;电子测量仪器的装配、调试、校验与维修能力;电子整机产品的装配、调试和测试能力;可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二、教学内容(一)理论培训内容1.1 电工基础知识1.2 电子技术(模拟、数字)基础知识1.3 常用电工材料与测量误差1.4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1.5 识图和制图1.6 焊接技术基础知识1.7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8 安全生产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常识(二)操作培训内容2.1电工电子基础操作技能2.2电子仪器使用技能2.3常见电工电子元器件识别技能2.4电子测量仪器的装配、调试、校验与维修技能2.5电子整机产品的装配、调试和测试技能三、教学计划安排总课时数:240课时理论知识授课:140理论知识复习考试:10操作技能练习:80操作技能考试:10课时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初级电子仪表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应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理论为基础,注意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电子装配教案范文

电子装配教案范文教案名称:电子装配主题:学习电子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装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子部件的识别和连接方法;3.学会使用基本的电子装配工具;4.能够完成简单的电子装配实践。
教学准备:1.讲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电子装配相关的教具和材料,包括电路板、电阻、电容、二极管、导线等;3.学生用具,如手工工具、镊子、焊锡、焊锡膏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电子装配基础知识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电子装配的认识和了解。
2.电子装配概述(15分钟)讲解电子装配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常见的电子装配方法和技术,如焊接、插入等。
3.电子部件的识别(20分钟)介绍常见的电子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并分别展示给学生观察和辨认。
4.电子部件的连接方法(20分钟)演示如何正确连接电子部件,包括焊接和插入两种常见方法,并注意讲解连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5.小结(5分钟)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并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电子装配实践1.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并确定一个电子装配实验项目,如制作一个简单的闪光灯或声音发生器。
2.准备工作(15分钟)分发装配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电路板、电子元件等,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的准备。
3.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结果,自行完成选定的装配实验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4.实验结果展示(10分钟)各小组学生展示并分享他们完成的实验结果,互相交流和学习。
5.小结(5分钟)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第三课时:电子装配工具和技巧1.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享实验中的困惑和收获。
2.电子装配工具介绍(10分钟)介绍常用的电子装配工具,如焊锡、镊子、电线剥皮钳等,并讲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东南州技工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编制学校黔东南州技工学校专业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性质中技学制三年10级二O一O年八月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
2.学制:三年制,修满不少于150学分,采用2+1教学模式。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第一年按照两后生相关规定进行培训,第二年转入技工学历教育,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置、教学的安排上遵循了教学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具有电子产品生产、典型电子与信息系统组成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制造、安装调试、维修、应用和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具有一定的产品开发能力的中级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及适应的岗位群1.人才培养规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掌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设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和通信网络的安装、管理、使用与维修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电子器件的采购、维修和开发等工作能力。
2.职业岗位群(1)电子设备装接工(2)无线电调试工(3)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4)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四、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1.职业岗位能力要求:(1)具有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2)具备阅读电子整机线路和工艺文件的能力。
(3)具备电子信息设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与维修技能的能力。
(4)具有简单电子产品设计的能力。
(5)具有通信网络安装、管理、使用与维修的初步能力。
(6)具有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操作、使用与维修较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
2.职业岗位知识要求:(1)掌握实用英语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应具备的能力。
(3)掌握电工基础知识。
(5)掌握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
(6)掌握电子装配工艺基本知识。
(7)掌握电子设备选用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8)掌握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
(9)掌握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的基本知识。
五、毕业标准1.学生修满不少于150学分。
2.所修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的成绩全部合格。
3.必须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
4.实习成绩合格。
七、主干课程设置(一)专业基础课1.电工基础掌握普通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相互关系,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及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基本单相、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电与磁的关系及磁路的分析方法。
2.模拟电子技术掌握半导体元件的基本知识,学会其识别和测试方法;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其简单计算;掌握电子基本操作技能,能完成单元电路的装配、调试和简单故障的检修;能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表。
3.数字电子技术掌握数字逻辑基本知识常用数字电路的原理语与功能,具备分析、设计、组装和测试数字电路的能力;了解数字电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常用数字电路芯片的使用、检测方法;能运用EWB软件对常用数字电路进行分析、设计和仿真;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原理和编程方法,能建立简单数字电路系统。
4.实用英语教程讲述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用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具备阅读说明书的基本能力。
5.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熟悉Windows XP 操作系统、Word、 Excel 和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简单操作方法。
具备继续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二)专业课6.电路设计技术熟悉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过程,学会利用ProtelDXP2004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及PCB 板的制作。
7.电子测量与仪器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子仪器测量设备的应用及各种元器件和测量方法。
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能对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维护。
8.单片机技术基础了解单片机技术的特点、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熟悉MCS-51单片机芯片的基本功能和典型应用实例;能正确操作、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能说明常用指令、寻址方式、接口的特点及用途;初步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调试、检测、维修的能力。
9.电子整机装配工艺主要讲授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对设备的要求,电子设备的防护设计(气候防护、热设计、减振缓冲及电磁兼容性设计),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印制电路板的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电子设备的组装、焊接及调试工艺流程。
能识读整机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了解电子产品的微型结构组装特点。
掌握电子设备的整机结构及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0.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了解黑白电视接收机各部分的组成。
掌握电视机各部分电路原理,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重点掌握全电视信号的形成,偏转系统的组成,高频头的组成及性能要求,视频放大器的组成及性能;幅度分离电路及工作原理,行、场扫描的组成及各部分工作原理,能够根据电视机出现的故障进行简单分析,并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11.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要领和网络协议的含义;了解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局域网与互联网的交换方式。
12.通信技术基础介绍通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正在使用和即将使用的通信新技术,使学生能对通信领域中最新技术的面貌、关键技术、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了解,为日后在通信技能岗位上的工作奠定基础。
掌握JPEG标准,MPEG-1 和MPEG-2标准;了解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结构、内涵、技术基础。
(三)职业技能课(实训操作)13.电工基本技能掌握电工安全知识,以及电工常用工具和电工材料基本知识,掌握导线的连接技能;熟练使用电工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熟悉常用电气元件,掌握其参数知读和测量方法;能对室内照明及动力线路进行安装与维修,能对室外线路进行架设与维修;能对接地装置进行安装与维修。
14.电子基本技能了解安全、文明生产的常识,以及电子装配常用的工具、材料,印制板的手工制作工艺;掌握实训场所电源及简单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常用装配工具(如电烙铁、螺丝刀、钳子、镊子、扳手)的使用和维修方法,掌握手工焊接工艺流程和方法(如五步法、三步法、拆焊等),学会对焊接质量分析和焊点清洗,了解自动焊接技术(如波峰焊接和SMT)等“四新”内容;理解MF47型万用表电路原理,熟练掌握组装万用表的方法和技巧,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压和电流,学会对15.电子整机装配训练了解常用元器件和材料的规格、型号及基本特性参数,能正确检测、合理选用常用元器件;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基本理论;了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能阅读电路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能借助手册查阅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的有关数据;能正确选择使用元器件和材料;能熟练地装接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仪器进行调试;解决电子电路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仪器仪表及专用装接设备;掌握电子整机的手工焊接、装配、调试、装接检验的基本技能;能识读电子整机生产的技术文件。
16.单片机与控制电路实习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能说明单片机编程的一般方法;能熟练使用单片机开发系统;能用汇编语言编制并调试一般的程序;能用单片机实现对典型应用电路的控制。
17.中级工训练与考核学生必需通过劳动部门职业资格鉴定,取得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职业技能中级证书。
18.电路设计与制作实训了解相关电子元件的结构、原理及用应;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能排除安装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制作工艺过程。
说明:第三学年顶岗实习,每学期按20周,每周计1学分。
九、实践教学安排及要求实践实训教学共安排2594个学时,其中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计1200个学时。
(一)军训:安排在第一学期,46学时,1学分。
(二)心理健康教育(含公益劳动):安排在第1-4学期共112学时,共5个学分。
其中每学期28学时。
要求学生参加学校安排的公益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三)实验:课程实验与课程理论教学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学会使用常规仪器、仪表和设备,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具备一定的测试分析能力。
实验内容除验证性项目外,还应有一定的设计开发性项目。
(四)实训教学1.基础实践:(1)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Word、 Excel 、PowerPoint等基本操作方法。
具备继续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考核记入平时成绩。
(56学时,2学分)(2)模拟电子技术掌握电子基本操作技能,能完成单元电路的装配、调试和简单故障的检修;能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表。
考核记入平时成绩。
(56学时,3学分)(3)数字电子技术掌握分析、设计、组装和测试数字电路的能力;了解数字电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常用数字电路芯片的使用、检测方法。
考核记入平时成绩。
(42学时,2学分)2.专业实践:(4)ProtelDXP 2004了解ProtelDXP 2004的基本知识,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技巧;能熟练绘制电路原理图,掌握原理图元件库的编辑和原理图报表的创建;了解ProtelDXP 2004电路原理图仿真分析方法,能运用仿真分析电路;熟练掌握单、双面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步骤和元件封装库的编辑,了解印制电路板报表的输出方法。
考核记入平时成绩。
(112学时,6学分)(5)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了解黑白电视接收机各部分的组成。
掌握电视机各部分电路原理,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重点掌握全电视信号的形成,偏转系统的组成,高频头的组成及性能要求,视频放大器的组成及性能;幅度分离电路及工作原理,行、场扫描的组成及各部分工作原理,能够根据电视机出现的故障进行简单分析,并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3.综合实践:(6)电工基本技能掌握电工安全知识,以及电工常用工具和电工材料基本知识,掌握导线的连接技能;熟练使用电工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熟悉常用电气元件,掌握其参数知读和测量方法;能对室内照明及动力线路进行安装与维修,能对室外线路进行架设与维修;能对接地装转置进行安装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