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类法律法规汇总

合集下载

建筑法律法规大全

建筑法律法规大全

建筑法律法规大全建筑法律法规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建筑法律法规的制定,旨在规范建筑行业的发展,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法律法规的制定依据为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的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建筑法律法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筑行业,包括建筑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招投标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建筑行业主体】建筑行业主体包括建筑业主、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建筑监理单位等。

建筑行业主体必须遵守本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建筑设计第四条【建筑设计资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设计资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备案或审批登记。

第五条【建筑设计文件】建筑设计单位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编制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等。

设计文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六条【设计变更】在建筑设计阶段,如需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变更,则需经过合法程序批准,不得私自改变设计方案。

第七条【设计监督】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设计监督,确保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设计监督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三章建筑施工第八条【施工许可证】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单位必须取得施工许可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备案或审批登记。

第九条【施工现场管理】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等。

施工现场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十条【施工合同】建筑施工单位与建筑业主之间应签订正式的施工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责和义务。

第十一条【施工安全】建筑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施工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建筑施工单位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四章建筑监理第十二条【监理资质】从事建筑监理活动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监理资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备案或审批登记。

第十三条【监理责任】建筑监理单位必须严格履行监理合同中的责任和义务,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

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

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相关内容一、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1.《建设工程法》该法规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规定了建筑工程的基本原则、设计程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职责、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职责、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2.《城市房屋建筑管理条例》该法规主要有关城市房屋建筑管理的内容,包括了城市房屋建筑的规划管理、施工施工、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规定。

3.《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该法规主要规定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措施。

其中包括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接受验收和监测等方面的规定。

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该法规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重要法规,其中包括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的标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查等方面的规定。

5.《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该法规主要规定了建筑工程招标和投标的管理和监督措施,包括了招标投标文件的编写、招标投标流程、合同签订等各方面的规定。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单位依据相关认证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认证审核。

通过认证的企业将获得认证标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由国家、省、市、县等各级质监部门组织,主要负责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产品、检测、试验等方面的监督。

3.强制性检查制度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同时采取强制性检查措施,对于存在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建筑工程强制暂停建设。

三、建筑工程风险管控1.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评估是指对建筑工程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风险预测、评估、控制、管理等手段,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方案,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指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物资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物资的采购、验收、存储、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最新版全文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最新版全文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最新版全文一、前言为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的市场秩序,维护建设工程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的法律法规。

本文旨在梳理最新版的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以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知识。

二、最新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我国建筑领域的基础法律,规定了建筑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基本制度。

建筑法对于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调整我国合同关系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事项。

合同法为建筑工程合同提供了法律依据,确保合同双方的权益。

3.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是国家工商总局和住建部制定的行业指导规范,旨在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的市场秩序,理顺建设工程各方的权利义务。

最新版的示范文本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行,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宣传。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为了正确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该解释明确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以及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

5.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管理暂行办法》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的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行管理暂行办法》。

该办法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合同备案、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规定。

三、结语最新版的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为建筑市场各方提供了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有助于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工程施工法律法规(3篇)

工程施工法律法规(3篇)

第1篇一、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这是我国建筑行业的根本大法,明确了建筑活动的主体、建筑标准、建筑安全、建筑质量等方面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该法规定了招标投标活动的主体、程序、投标资格、评标标准等内容,旨在规范招标投标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

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建设工程的质量责任,规定了建设工程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要求。

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措施等内容,旨在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法律法规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主体、程序、评标标准等内容。

2.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该规定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明确了招标投标程序、评标标准等要求。

3. 《铁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了铁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主体、程序、评标标准等内容。

三、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法律法规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建设工程的质量责任,规定了建设工程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要求。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方法、标准等内容。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范围、内容、程序等要求。

四、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措施等内容。

2. 《安全生产法》:该法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制度等内容。

3.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领、审查、管理等内容。

五、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 《城乡规划法》:该法规定了城乡规划的原则、程序、内容、实施等要求。

建筑业法律法规清单

建筑业法律法规清单

建筑业法律法规清单建筑业法律法规清单1. 建筑法1.1 建筑法实施条例1.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3 建筑工程验收规程1.4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1.5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条例1.6 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办法1.7 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2.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2 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3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4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2.5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办法3. 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2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规程3.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办法 3.4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管理办法3.5 建筑总承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4.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4.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条例4.2 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4.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4.4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计量工作规定4.5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办法5.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5.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办法5.2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管理办法 5.3 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办法5.4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管理办法5.5 建筑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办法6. 建筑垃圾管理法律法规6.1 建筑垃圾管理条例6.2 建筑垃圾处置设施运行管理办法6.3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处置试点办法6.4 建筑垃圾处置设施检测评定规范7. 建筑市场准入法律法规7.1 建筑业市场准入管理办法7.2 建筑业市场准入审核技术指南7.3 建筑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规定 7.4 建筑业市场准入信息公示办法附件:1.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范本2.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范本3. 建筑工程分包合同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和实施的建筑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

- 招标投标法:规定了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的管理办法和程序。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包括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要求和管理规定。

适用于建筑类的法律清单(2篇)

适用于建筑类的法律清单(2篇)

第1篇一、基本法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规定了建筑活动的管理、建筑市场的管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适用于建筑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明确了建筑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规定了招标投标活动的原则、程序和监督,适用于建筑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规定了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适用于建筑项目的规划管理。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规定了土地的权属、利用和保护,适用于建筑项目用地的取得和管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规定了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房地产交易的规则和房地产权属登记等内容。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原则、制度和措施,适用于建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原则、制度和措施,适用于建筑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二、行政法规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规定了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质量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规定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责任、措施和事故处理等内容。

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规定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要求、资质管理、合同管理等内容。

4.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申请、审查、颁发和监督管理等内容。

5.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规定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程序和责任等内容。

6. 《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规定了建筑市场的准入、市场竞争、诚信体系建设等内容。

7. 《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规定了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内容。

8. 《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内容。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最新版本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最新版本

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最新版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日益繁荣,建筑工程合同成为了双方合作的重要依据。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规范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本文将为您介绍最新版本的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

一、法律法规体系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2. 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其中包括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为建筑工程合同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3. 建筑工程相关法律:如《建筑法》、《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这些法律对建筑工程的实施进行了具体规定。

4. 行政法规: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这些行政法规对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了具体规定。

5.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如各省市制定的建筑工程相关法规和规章,对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了补充规定。

6.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为解决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最新版本的建筑工程合同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最新版本的合同法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建筑工程合同的基本原则和双方权利义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最新版本的建筑法于2019年修订,对建筑工程的实施进行了全面规定,为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最新版本的城乡规划法于2019年修订,明确了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要求,为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最新版本的土地管理法于2020年修订,对建筑工程用地的取得、使用权转让等进行了规定,为建筑工程合同提供了法律依据。

5.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最新版本的管理办法于2018年发布,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的申请、审查、颁发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建筑业法律法规清单

建筑业法律法规清单

建筑业法律法规清单
建筑业法律法规清单:
一、建筑行业管理法律法规
1、建筑法:建筑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规定了建筑项目的许可、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了建设工程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要求和管理措施。

4、建筑工地临时设施和施工安全规范:对建筑工地的临时设施和施工安全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建筑项目立项管理法律法规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规定了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程序和管理要求。

2、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标准:对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3、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标准:对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三、建筑施工管理法律法规
1、工程建设施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了建筑施工许可的程序和管理要求。

2、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规定了建筑施工竣工验收的程序和管理要求。

3、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办法:规定了建筑施工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纠纷解决等方面的管理办法。

4、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办法:规定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要求和安全生产措施。

附件:
附件一、建筑法全文
附件二、建筑工地临时设施和施工安全规范全文
附件三、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办法全文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建筑法:建筑法是建筑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管理。

2、工程建设施工许可:指建筑施工前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取得许可证书的程序。

3、工程建设竣工验收:指建筑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部门的验收程序,以确保建筑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5、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6、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30号令2010年5月24日)
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9年1月14日修改)
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2008年1月8日)3、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
10、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19号2012年7月17日)
11、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20号2012年7月17日)
1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 77-2010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2011
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14
15、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 180-2009
1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
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19、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2008
2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2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24、高处作业分级 GB/T3608-2008
25、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10
2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0
27、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10
28、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2010
29、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30、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183-2009
3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32、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 65-2013
33、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
3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3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3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3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3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4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4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4
42、GBT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危险废物管理培训考试
主要考核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重要提示:本次试卷满分100分,及格分数60分。

部门: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90分)
1、建设产生固体废物的项目以及建设贮存、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项目,必须依法进行(),并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2、产生固体废物的(),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3、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4、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和(),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5、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商经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后,方可批准转移该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

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

6、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

7、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资源,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工业固体废物(),降低工业固体废物的()。

8、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流向、()、()等有关资料。

9、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其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设施、场所,安全()存放,或者采取()处置措施。

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

10、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

11、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计划,并向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