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截至(2021年9月),以下是关于中国稀土状况和政策的一些信息:
中国稀土资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占据了世界稀土储量的大部分。
稀土元素是一组在许多高科技和绿色技术中使用的关键原材料,包括电子设备、汽车、医疗设备、风力涡轮机等。
稀土元素包括17种不同的元素,它们在许多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稀土政策:
中国对稀土资源实行了严格的出口和生产管理,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相关政策:
稀土出口配额:中国自2010年起实行了对稀土出口的配额制度,限制了出口数量。
这导致了全球市场对稀土的依赖度增加,同时也引发了国际贸易争端。
环境整治:为了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加强了对稀土开采和加工的环境监管。
一些环境不良的小规模矿山和加工企业被关闭,以推动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整合和合并:中国稀土行业进行了整合和合并,以优化资源利用和提高行业竞争力。
政府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和具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在稀土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技术创新:中国鼓励稀土行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环境影响。
这包括研发新的稀土提取、分离和加工技术。
国际合作:尽管中国仍然是主要的稀土供应国,但在全球范围内也在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确保稀土资源的稳定供应。
1。
中国 稀土相关产业政策

1. 稀土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 用稀土资源,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限制稀土矿开采总量、加强对稀土矿资源的 保护和管理等。
2. 稀土出口限制:为了保障国内稀土资源供应和促进稀土产业的发展,中国实施了稀土出 口限制政策,对稀土出口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5. 稀土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中国加强了稀土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稀土资源的循环 利用,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 稀土相关产业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稀土相关产业政策可能会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具体的政策细节和最新动态可参考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文件和公告。
中国 稀土相关产业政策
3. 稀土产业规划和发展:中国制定了稀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稀土产业的发展目标、重 点领域和政策支持措施。政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推动稀土产业与 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4. 稀土行业准入和监管:为了规范稀土行业的发展,中国实施了稀土行业准入和监管制度 ,对稀土企业的生产、经营、环保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稀土行业点评:稀土第二批生产指标公布:增量稳中有升

证券研究报告:有色金属|行业报告行业投资评级稀土行业点评强于大市稀土第二批生产指标公布:增量稳中有升行业基本情况⚫ 2022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下达事件:8月17日下午,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下发 2022 年第二批稀土总量指标控制计划,稀土是国家实行生产总量控制管理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指标和超指标生产,2022 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 109200 吨、104800 吨。
稀土开采指标较今年第一批指标分别增长了8400吨和7600吨;2022年合计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210000吨和202000吨,同比去年增长约25%,增速加快。
⚫ 短期内,稀土价格或将触底短期来看,2022年两批稀土开采、分离冶炼指标合计数的增幅高于去年,此次增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下市场的供给紧张,在需求端明显回暖前,稀土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或将在近期触底。
中长期看,稀土下游需求端高速发展并衍生新兴需求,整体稀土原料供应依然紧俏,从而对稀土行业形成强有力支撑,稀土价格有望上升。
⚫ 磁材企业利好,成本压力有所缓解稀土原材料是永磁材料的主要成本项,通常占据总成本的60%-80%以上。
磁材企业采用成本加成和毛利率定价法,随着稀土的上涨,稀土永磁材料的价格也大幅上涨,这样一来,便会对下游需求企业产生较大的价格压力,尤其会压制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客户需求。
而近期,稀土价格一路下跌到现在,处于今年价格低点,极大地缓解了磁材企业的成本压力,有助于需求进一步修复,期待后续产能逐步释放。
⚫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建议关注: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并维持覆盖公司的评级,盈利预测和目标价不变。
⚫ 风险提示稀土产品价格波动超预期;政策变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收盘点位 4151.07 52周最高 5251.76研究所分析师:李帅华SAC 登记编号:S1340522060001 Email :*********************近期研究报告1.《宁波韵升:业绩符合预期,持续优化产能布局》-李帅华-2022/08/102.《正海磁材:业绩符合预期,产能伴随需求持续释放》-李帅华-2022/08/19目录1 稀土开采指标增量稳中有升 (3)2 供需格局依旧偏紧,稀土价格或将触底 (4)3 磁材企业利好,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5)4 风险提示 (6)图表目录图表1:2022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 (3)图表2:2017-2022年稀土开采指标变化(吨) (3)图表3:2017-2022年稀土冶炼分离指标变化(吨) (3)图表4:轻稀土占比总配额的90%以上 (4)图表5:北方稀土获分67.5%的开采稀土指标 (4)图表6:2022年北方稀土开采指标增量(吨) (4)图表7:2022年中国稀土集团开采指标增量(吨) (4)图表8:氧化镨钕价格走势(万元/吨) (5)图表9:龙头磁材企业成本分析 (5)图表10:N35钕铁硼价格走势(元/公斤) (5)1 稀土开采指标增量稳中有升2022年第二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10.92万吨和10.48万吨,较今年第一批指标分别增长了0.84万吨和0.76万吨;2022年合计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21万吨和20.2万吨,同比去年增长约25%,增速加快。
中国稀土政策的变迁及对稀土产业的影响

中国稀土政策的变迁及对稀土产业的影响邱南平;徐海申;李颖;周艳晶【摘要】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为促进稀土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政府出台了许多稀土政策,主要包括资源开发政策、税收政策、出口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这些政策的变迁对稀土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降低了资源消耗速度、改变了全球稀土供需格局、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使得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了部分目标。
政策建议:根据供需格局变化,适度放松轻稀土管控;发挥资源优势,确保中国稀土利益;实施差别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步伐,减少政府对出口的直接干预;加大稀土应用研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Rare earth is important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industry, the government has introduced many rare earth policies, such as policy on resource development, tax policy, export policy, industrial polic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policies, we have reduced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changed the world's rare earth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and improved the rare earth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ll of these efforts that we have made help to internalize external cost and achieve some goal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moderately relax the rare earth control with the change of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in resources so as to ensure China's rare earth interests.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devote our efforts to implement different and ifne management, work faster to promot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reduce the governmentinterference over export. Finally, we should step up efforts to research application of rare earth, and give priority to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5页(P41-44,9)【关键词】中国稀土;政策变迁;产业影响【作者】邱南平;徐海申;李颖;周艳晶【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包头 014010;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通讯、国防、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稀土也是我国的优势矿产[1]。
2021年全球及中国稀土行业供需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2021年全球及中国稀土行业供需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一、稀土综述稀土元素是17种元素统称,根据原子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物化性质及在矿物中的共生情况可划分为轻、重稀土两个亚族,轻稀土元素是具有较低的原子序数和较小质量的七种元素;重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原子序数和较大质量,为其他十种元素。
稀土元素具有优异的热学、光学、磁学等性质,以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等为代表的稀土功能材料被列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9种关键材料之一。
二、稀土行业政策梳理我国的稀土行业曾经在高利润的驱使下经历过过度扩张,但如今已确立了以各大稀土集团为主导的供给格局。
由于早年我国对稀土资源过度开采,我国稀土年产量一度超过全球总产量的九成,当时的稀土资源被以极低的价格出口。
自2011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稀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以来,关于稀土的政策红利频频出台,稀土行业在政策因素的驱使下不断兑现产量/出口控制、行业准入条件、环保标准、企业/国家收储以及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这五大预期;2012年以前,稀土的采矿权证曾经达到113张。
针对稀土开采乱象,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治理政策,根据2012年9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稀土探矿权采矿权名单,稀土矿山的数量被整合削减至67个。
为了进一步规范稀土行业的发展,2015年年初,工信部提出,需大力推进我国六大稀土集团整合全国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以实现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重组;2016年,我国稀土行业由此确定了以六大稀土企业集团(北方稀土、南方稀土、中铝公司、广东稀土、五矿稀土和厦门钨业)为主导的行业竞争格局,我国23家稀土开采企业中22家被整合,59家冶炼分离企业中54家被整合。
三、稀土行业产业链从稀土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原矿采选方面,主要的稀土矿物有氟碳铈(镧)矿、独居石等。
中游冶炼加工方面,开采的矿石经过冶炼、提纯后可制成氧化镨、氧化钕等稀土化合物;下游应用方面,经进一步制作生产,可形成催化材料、永磁材料等。
中国稀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生意社-大宗商品资讯行情通讯社点击下载生意通,与百万生意人谈生意!生意快讯| 外贸论坛| 生意网址| 生意旺铺| 生意场| 生交所| VIP商机生意搜商机生意圈招聘生意社会展供应商采购商小生意生意吧更多»生意助手按全文搜索按标题搜索生意社—权威大宗商品资讯行情通讯社!欢迎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首页能源化工橡塑有色金属钢铁化纤棉麻丝毛纱线粮食化肥综合大宗商品报价中国稀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2009年07月28日15:19 生意社生意社07月28日讯稀土金属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因其独特优异的性质而广泛应用于高精尖科技和军工领域。
稀土又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它的资源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
正因为此,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一、资源储量分布、潜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截止2007年底,全国保有稀土资源储量为8468万吨(稀土氧化物,下同),其中,基础储量1840万吨(其中储量1720万吨),资源量6628万吨。
此外,在四川、广东、湖北、云南、湖南5省还有预测资源量506.4万吨。
我国稀土资源以地域和类型分成南(方)、北(方)、西(部)三大类。
北方为混合型稀土矿(氟炭铈矿和独居石),储量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南方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储量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相对集中在江西、广东两省。
西部四川冕宁和山东微山两地的稀土矿以氟炭铈矿为主。
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查明资源储量81万吨,其中基础储量9万吨;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西,59万吨,占72%;和广东,19万吨,占23.5%。
按平均46%的回收率,离子吸附型稀土仅够开采8年。
磷钇矿型重稀土矿查明资源储量8.6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2万吨;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3.7万吨,占42.8%;广东,3.5万吨,占23.5%;以及江西,1万吨,占12.3%。
混合型稀土矿(包头矿) 为我国稀土最主要工业类型,查明资源储量7944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767万吨(包括储量1727万吨)。
中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

利用率也大 幅度增加 。 中国是世界上所有 度不满 ” ,称中国的稀土 政策并未发生重 是中国当初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 , 且 而
国家中 , 全球化发展速度最快 的国家 。随 大改变。 美国、 欧盟等 国 2 0 0 9年就开始就 中国当时也 同意 , 将来不能启用关贸总协
着 20 0 1年中 国加入世 界 贸易组 织后 , 中国原材料管制 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 。 自 由贸易更是加快 了中国全球化 的进程 , 这
球化是 当代世 界经 济不可逆转 的发展趋 业无序恶性 竞争使稀 土出 口价格 长期处 表 示 欢迎 。
势 , 于广大发 展 中国家来说 , 济全球 于低廉 、 对 经 混乱的状 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
欧盟贸易委员德古特甚至公开表示 ,
化 带来追赶 上发达国家的新机遇 , 促R- 中, g - 发展 中国家是处于 弱势地位 的, 那些 这 一 裁 决 明显 维 护 了 在 原 材 料 上 的 公 平 并声称希望 中国能保证其 经济发展的 同时, 也不可避免 地对发展 中 流入 到发展 中国家 的资本看 中的是这 些 自由贸易原则 , 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提 出新 的挑 战, 产 国家 廉价的生产 力和生产 资料 。众所 周 出口体制遵循 国际规定 。他还特别指 出, 但 根据这一 WT O裁决原则 ,中国应当保证 生 了许多 负面影响, 甚至是对发展 中国家 知,稀土是不可再 生的重要矿产资源 , 让其他国家可以 经济的严重冲击。 以我 国稀土资源的开发 我国 已经 以廉价 的价格 出卖 稀土几 十年 对国际市场 的稀土供应 ,
绥
业
中国稀 土资源 开发利 用面 临 的挑 战
口文 /林 月 (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内蒙古 ・ 呼和浩特 )
浅析稀土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析稀土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化学与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姓名:黄兆剑学号:指导老师:童长青老师摘要:稀土资源是很多高精尖产业必不可少的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稀土资源国,同时也是稀土出口第一大霪。
大量的出口苇仅导致了重要资源的流失也破坏了自然环境,更可能危及到我国今后的发展。
本文献综述归纳了稀土在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加以分析和论述,以便寻求新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稀土稀土贸易应用发展前景前言: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应用技术研发等取得了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中原子序数2l的钪(Sc)、39的钇(Y)和57的镧(La)至71的镥(Lu)等17个元素的总称“。
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4f电子结构、大的原子磁矩、很强的自选耦合等特性,与其他元素形成稀土配合物时,配位数可在6—12之间变化,并且稀土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使其具有诸多其他元素所不具备的光、电、磁特性,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
稀土材料的应用主要包括传统材料领域和高新材料领域。
一、中国稀土贸易浅谈1、中国稀土大量出口我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拥有多个第一:资源储量第一,占70%左右;产量第一,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至90%;销售量第一,60%至70%的稀土产品出疆到国外,而且我国的稀土矿还具有优质、易开采、相对集中、品种多样齐全的优点。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间,在中国大量出口稀土资源换取外汇的同时,美、俄以及一些是有稀土资源的欧洲国家都早已经封矿,均为从中国进口稀土。
日本已经囤积中国稀土足够其国内使用三十年,掌握稀土国际定价权。
据专家分析,目前国外稀土资源量超过了24526万吨,中国保有资源量不足9100万吨,只占27%。
不仅稀土总量大量流失,其在对外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2、当前稀土行业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价格过低,无定价权专家指出,我国稀土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受国夕商家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201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 ........................................................................................................一、稀土现状...........................................................................................二、发展原则和目标 (5)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四、促进稀土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五、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合作................................................................前言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日益广泛。
中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
稀土开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与之相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凸显。
在稀土开发利用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
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
中国一贯尊重规则,信守承诺,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稀土产品。
中国将继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稀土行业的科学管理,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产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国家高度关注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
这里就此做一介绍,以增进国际社会的了解。
一、稀土现状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加上与其同族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的总称。
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学性质,分为轻、中、重稀土元素,前5种元素为轻稀土,其余为中重稀土。
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
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资源赋存分布“北轻南重”。
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资源类型较多。
稀土矿物种类丰富,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离子型矿、磷钇矿、褐钇铌矿等,稀土元素较全。
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轻稀土矿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对环境影响大。
轻稀土矿大多可规模化工业性开采,但钍等放射性元素处理难度较大,在开采和冶炼分离过程中需重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赋存条件差。
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呈离子态吸附于土壤之中,分布散、丰度低,规模化工业性开采难度大。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稀土工业迅速发展。
稀土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已形成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轻稀土和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产基地,具有完整的采选、冶炼、分离技术以及装备制造、材料加工和应用工业体系,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
2011年,中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为9.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
中国不断推进稀土行业改革,推动形成投资主体多元、企业自主决策、价格供求决定的稀土市场体系。
最近几年,中国稀土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稀土市场规模目前已接近千亿元人民币。
市场秩序逐步改善,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逐步推进,稀土行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观。
——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在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领域开发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独有的采选工艺和先进的分离技术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稀土新材料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实现了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支持。
中国稀土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全球稀土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期以来,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促进稀土的公平贸易。
当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
中国生产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等均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
中国的稀土材料、器件以及节能灯、微特电机、镍氢电池等终端产品,满足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不少问题,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主要表现在:——资源过度开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
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三分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
南方离子型稀土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山高林密,矿区分散,矿点众多,监管成本高、难度大,非法开采使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
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严重,资源回收率较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包头稀土矿采选利用率仅10%。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稀土开采、选冶、分离存在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过去采用落后的堆浸、池浸工艺,每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产生约2000吨尾砂,目前虽已采用较为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但仍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破坏植被,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农田。
轻稀土矿多为多金属共伴生矿,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浓度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物。
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
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也成为一些稀土产区的沉重负担。
——产业结构不合理。
冶炼分离产能严重过剩。
稀土材料及器件研发滞后,在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终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拥有知识产权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产加工技术较少,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
稀土作为一个小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众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行业自律性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
——价格严重背离价值。
一段时期以来,稀土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其价值,长期低迷,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生态环境损失没有得到合理补偿。
2010年下半年以来,虽然稀土产品价格逐步回归,但涨幅远低于黄金、铜、铁矿石等原材料产品。
2000年至2010年,稀土价格上涨2.5倍,而黄金、铜、铁矿石价格同期则分别上涨4.4、4.1、4.8倍。
图1 1986—2010年中国稀土价格变化新华社发图2 2000—2010年稀土与其他产品价格涨幅对比图新华社发图3 1986—2010年稀土与黄金、铜、铁矿石价格变化比较图新华社发——出口走私比较严重。
受国内国际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中国海关将稀土列为重点打私项目,但稀土产品的出口走私现象仍然存在。
2006年至2008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针对稀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监管力度。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加强对稀土开采、生产、流通、进出口等环节的管理,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加强稀土行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政府设立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国家稀土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等重大问题;设立稀土办公室,协调提出稀土开采、生产、储备、进出口计划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做好相应管理工作。
2012年4月,批准成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意见》实施一年多来,行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行业发展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二、发展原则和目标(一)基本原则——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保护性开采政策,尽快完善稀土管理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
加快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分离能力,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
——坚持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对开采、生产和出口采取同步管理措施,鼓励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稀土行业发展秩序。
(二)主要目标在短期内,建立起规范有序的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资源无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盲目扩张和出口走私猖獗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稀土资源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得到提高,资源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储采比恢复到合理水平;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全面达标,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稀土行业兼并重组加快推进,形成规模、高效、清洁化的大型生产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稀土政策和法律法规,逐步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稀土行业管理体系,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
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稀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多年来,中国努力对稀土实施保护性开采,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