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土壤基本性质-2
第3章 土壤基本性质

可用下式来表示:
土壤 Mg2+ +10NH4+ 胶粒 AI3+
K+
土壤 10NH4+ +Ca2+、Mg2+、Al3+、K+、 2H+ 胶粒
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与交换力的关系 离子半径(A) 离子
Na+ NH4+ K+ Mg2+ Ca2+ H+
价数
1 1 1 2 2 1
绿泥石粘粒矿物结构示意图
由两层四面体与两层八面体构成2:2型矿物
非硅酸盐粘土矿物 (一)氧化铁 (二)氧化铝
(三)氧化硅
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是非晶质(无定形)的铁铝 氧化物。非晶质的铁铝氧化物可以吸附阴离子 ,如土壤中磷酸根离子的吸附,使磷被固定, 失去其有效性。
二、土壤胶体的共同特性****
(1)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2)带电性 (3)分散性和凝聚性 (4)吸附代换性
(二)粘土矿物基本类型 与特性
硅氧片和铝氧片如何联结?
硅氧四面体
铝氧八面体
硅氧片
铝氧片 晶层
1:1型粘土矿物 2:1型粘土矿物
晶体颗粒 层状铝硅酸盐矿物
四个类组:
高岭石类 蒙脱石类 水云母类 绿泥石组矿物
高岭石类(1:1型矿物)
包括:高岭石、珍珠陶土、迪恺石及埃洛石等 特点:(1)1:1型的晶层结构 (2)膨胀性差 (3)同晶替代极少或没有,保肥力差 (4)胶体特性较弱,主要是晶架上的-OH在一定条件下,H+ 向外解离,使其带负电 (5)六角片状,粘着力和可塑性较弱(与蒙脱石比) 高岭组粘土矿物是 南方热带和亚热土壤中普遍而大量存在的粘土矿物,在 华北、西北、东北及西藏高原土壤中含量很少。
2、可变电荷(variable charge)*** 随pH的变化而变化的土壤电荷,这种电荷 称 为可变电荷。
第三章 土壤基本性质

• 双电层由决定电位离子层和补偿离子层组
成。
•土壤胶体的特性
•(1)土壤胶体比表面和表面能
•比表面(比面)是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土体颗
粒的总表面积(cm2/g, cm2/cm3)。
表面积
• (2)土壤胶体电荷
• 永久电荷:由于粘土矿物晶格中的同晶置
2∶1型粘粒矿物,其不同点为水云母的晶层间 夹含钾离子,晶格距离较为稳定。
铝片
硅片
铝片 硅片
高岭石
• (2)有机胶体(organic colloid) • 有机胶体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腐殖质(胡
敏酸、富啡酸和胡敏素等),还有少量的木 质素、蛋白质、纤维素等。
• 特点:颗粒极小、具有巨大的比面和带
换所产生的电荷。
• 粘土矿物的结构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
铝氧八面体,硅氧四面体的中心离子Si4+和 铝氧八面体的中心离子Al3+能被其它离子所 代替,从而使粘土矿物带上电荷。
• 如果中心离子被低价阳离子所代替,
粘土矿物带负电荷;如果中心离子被高价 阳离子所代替,粘土矿物带正电荷。
1O
被
1O
替
代
4+ Si
• 3、胶结作用
• 土壤中具有胶结作用的物质很多,大体上可
分为以下三类:
• a:有机物质:是土壤中主要的胶结物质,胶结方
式多种多样。
• ①有机物质能通过阳离子(比如Ca2+、Fe3+、Al3+)
为桥梁与粘粒连在一起。
• ②有机物质表面的—COOH、—OH 能与粘粒表
面的氧(O)原子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
[H+]
土壤的基本性质.

0.02mm ,相应的土壤水吸力小于 150KPa 。 通气孔隙的水分主要受重力支配而排出, 不具有毛管作用,成为空气成为空气流动 的通道,不具有毛管作用,所以叫通气孔 或非毛管孔。
非活性孔度 %= ( 非活性孔容积 / 土壤总容积) X100= 凋萎含水量( % ) X 容重
1.25-1.40 。由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其比重通
常都低于心土及底土层。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土壤体(包 括粒间空隙)的烘干重,单位为 g/cm3 。土壤容重大体为 1.001.70g/cm 3 之间,是土壤肥力的重要 标志之一。
1 影响土壤孔性的内因
土壤结构性
土粒的排列方式
2 .影响土壤孔性的外因
3 .孔隙的分级
土壤孔度与孔隙比只能说明土壤
“ 量 ” 的 问题,并不能说明土壤孔隙 “ 质 ” 的差别, 即使两种土壤孔隙(度)与孔隙比相同,如果 大小孔隙的数量分配不同,则它们的保水、透 水、通气以及其它性质会有差异,因此,应将 孔隙按其大小和作用分为若干级。 通常根据孔隙的大小及作用将土壤孔隙分为三 级: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和通气孔隙。
毛管孔(隙)
是指土壤中毛管水所占据的空隙,其当量
孔隙为 0.02-0.002mm ,土壤水吸力为 150-1500KPa 。植物的细根、原生动物和 真菌等很难进入毛管孔隙中,但植物根毛 和一些细菌可在其中活动,有利于养分的 吸收与转化,毛管孔隙保存的水分可被植 物吸收利用。为有效孔隙。
通气孔隙
重量 / 容重) ]X100 = ( 1- 容重 / 比重) X100
二、土壤相对质量密度(比重)和容重
1
.土壤相对质量密度(比重) 是指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 隙)的干重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由 于 4 ℃ 时水的密度为 1g/cm 3 ),土壤 比重无量纲,而土壤密度有量纲
土壤肥料学--单元三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孔性
2)毛管孔隙 毛管孔隙较无效孔隙粗,直径范围为0.002 mm-0.02
mm(土壤水吸力1.5×105Pa-1.5×104Pa)之间,这种 孔隙具有明显的毛管作用,所以水分能借助毛管引 力保存在孔隙中,并靠毛管引力向各个方向移动, 且移动速度快,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
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
计算土壤孔隙度: 根据实测土壤的容重与密度, 按下式计算:孔隙度=1-容重/比重 某土壤耕层容重为1.3 g/cm3,土壤相对密度为 2.65,求该土壤的孔隙度? 土壤孔隙度=1-1.3/2.65=51%
计算工程土方量: 如在土工建设或土地整理工程中,有2000m2面
土 壤 容 重 的 用 途
积应挖去0.2m厚的表土,其容重为1.3t/m3,则应挖 去的土方及土壤质量?
土壤孔性
土壤中常见组分的密度
组分 石英 正长石 斜长石
密度(g/cm3) 2.60-2.68 2.54-2.57 2.62-2.76
组分 赤铁矿 磁铁矿 三水铝石
密度g/cm3) 4.90-5.30 5.03-5.18 2.30-2.40
白云母
黑云母 角闪石 辉石 纤铁矿
2.77-2.88
2.70-3.10 2.85-3.57 3.15-3.90 3.60-4.10
土壤孔性
3)空气孔隙(通气孔隙) 空气孔隙是指孔径大于毛管孔隙的孔隙,即孔径 >0.02 mm(土壤水吸力<1.5×104Pa)。 这类孔隙中的水分主要受重力支配而排出,因而使 这部分孔隙成为空气的通道,故称之为空气孔隙或 通气孔隙。
空气孔隙度%=(空气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
土壤孔性
4、土壤孔隙的影响因素
5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粘结性和粘着性:
土壤粘结性: 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 粘结在一起的性质。这种性质使土壤具有抵抗外力破碎的 能力,也是耕作产生阻力的原因。
土粒-土粒(干燥) 土粒-水-土粒(湿润)
土壤粘着性: 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情况下,土粒粘 着外物表面的性能。
土粒-水-外物
耕层土重=20*10-2*666.67*1.15=153.3t 孔隙度=(1-1.15/2.65)*100%=56.6% 孔隙比=56.6%/1-56.6%=1.3
2、土壤孔隙类型:
土壤孔径(当量孔径): 是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它与孔隙
的形状及其均匀性无关。 土壤水吸力与当量孔径的关系式为: d = 3/T
一般旱地土壤容重大体在1.00~1.80 g/cm3之间。
土壤容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反映土壤松紧度(作物适宜的容重1.14-1.26 g/cm3) ➢计算土壤的重量
ms=S·h·d (ms:土重,S:面积,h:土层深度,d:容重)
➢计算土壤中各组分的含量 如土壤水分、有机质、养分和盐分等
土壤容重一般是比重的一半左右。
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力稳性、水稳性及孔隙状况的综合特征。Fra bibliotek土壤结构
大小
土壤结构体
形状
不良性状 结构体
良性结构体
块状结构 片状结构,鳞片状结构 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 核状结构 团粒结构
微团聚体
孔 性 孔隙度和孔隙级别
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
肥力特性
土壤结构性
改善耕性
水力学稳定性
稳定性 机械学稳定性
Al(OH)3+H+→Al(OH)2++H2O 酸性环境 Al(OH)3 +OH- →Al(OH)2O-+ H2O 碱性环境 c.层状硅酸盐:
种植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土壤的基本性质

(五)土壤缓冲性能
土壤缓冲性能是指土壤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反应剧烈变化的能力, 即在土壤中加入酸、碱物质后,土壤的pH并不会相应地上升或下降, 仍能保持其相对稳定性。
三、土壤孔隙性
土壤孔隙:指土壤固相土粒或土团之间的空隙。土壤孔隙是土壤中物质 和能量交换的场所。也是植物根系伸展和土壤动物、微生物活动的地 方。
体积总和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
无机胶体在数量上远比有机胶体要多,主要是土壤粘粒,它包括 Fe、Al、Si等含水氧化物类粘土矿物以及层状硅酸盐类粘土矿物。
有机胶体主要指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在土壤中有机胶体一般很 少单独存在,绝大部分与无机胶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无机复合 胶体。
土壤胶体带有电荷,能够吸附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态养分,因而避 免其随水流失。这是土壤保肥性的重要方面。
赤红壤
砖红壤
几种酸性土剖面图
(三)土壤碱性
土壤碱性是由于土壤中OH-浓度高于H+离子浓度而造成的。 土壤中OH-主要来自于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和土壤吸附的钠离子的解离。
土壤中的强碱弱酸盐主要是碳酸盐或重碳酸盐的碱金属(K+,Na+) 或碱土金属(Ca2+,Mg2+)的盐类。
含有游离碳酸钙的土壤称为石灰性土壤。
土壤板结,结构变劣; 部分微量元素有效性降低(镁);磷的有
效性也下降。 因此,施用石灰要适量。白云石替代
影响石灰施用量的因素有: 土壤潜性酸和pH;盐基饱和度;质地;有机质含量;石灰的 种类和施用方法;作物的要求等。
2.土壤碱性的调节
用石膏来改良。原理如下:
土壤胶体
Na+
+
CaSO4
Na+
土壤胶体 Ca2+ + Na2SO4
第3章土壤的基本性状-2化学性质

酸性硫酸盐土 (海南岛三江东塞港)
3、交换性酸度与水解性酸度
交换性酸度:用过量的中性盐溶液与土壤作用。
水解性酸度:用碱性盐(醋酸盐)溶液与土壤作用。用 水解性酸度来确定石灰施用量。
三、土壤碱度 土壤碱性的来源:主要是钙、镁、钠的碳酸盐和 重碳酸盐,以及胶体表面吸附的交换性钠。 碳酸钙水解
Mg2+
Ca2+ H+
2
2 1
24.32
40.08 1.008
0.078
0.106 -
1.330
1.000 -
3
2 1
二、阳离子交换量
1 、概念:指在 pH7.0 时,土壤可能吸附的阳离
子最大量。单位为cmol/kg (厘摩尔/千克)。
2、矿物的阳离子交换量 3、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土壤胶体种类 腐殖质 蛭石 阳离子交换量 100-300 80-150
红壤(江西)
赤红壤(广东) 砖红壤(海南)
22.0
12.0 5.2
高岭石,伴有水云母、蛭石
高岭石,伴有水云母 高岭石,伴有三水铝石
CEC直接反映了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和缓冲能力。 > 20 cmol/kg的为保肥力强的土壤; 20-10 cmol/kg 的为保肥中等的土壤; < 10 cmol/kg的为保肥力弱的土壤。
2、影响植物病害:病原菌对pH有一定要求 马铃薯( pH5.0~5.5 )的疮痂病在 pH>6.5 时发 生,控制土壤pH可防病 树木苗圃立枯病(要保持土壤酸性)
六、土壤pH值的测定 1、酸碱混合指示剂(野外) 2、pH计(室内):玻璃-甘汞电极
水土比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课后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土壤学II》学习指导绪论一、填空——供大农学各专业用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教研室编二零一一年八月·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圈处于、、、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和。
4、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按有效性可分为、。
二、判断题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3、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4、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5、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土壤2、土壤肥力四、简答题1、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关系2、18世纪以来有哪些主要土壤学派?·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五、论述题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一、填空题1、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是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按照矿物的起源,矿物可分为、两大类。
3、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和三种类型。
4、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
5、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两类。
6、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风化作用的因素和特点可分为、、三类。
7、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8、岩石风化的三个阶段是、、9、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和时间。
10、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11、岩浆岩一般具有构造、沉积岩一般具有构造、变质岩一·WORD格式-精品资料分享般具有构造。
二、判断题1、高岭石是原生矿物。
2、伊利石是原生矿物。
3、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4、花岗岩是变质岩。
5、板岩属于沉积岩。
6、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但是重量最大的是岩浆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
凝聚的速度和强度与两个因素有关: 电解质浓度; 电解质种类。 一般地,离子的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大,所产生的凝聚 能力越强。常见阳离子凝聚力的排列顺序是: Fe3+ > Al3+ > Ca2+ > Mg2+ > K+ > NH4+ > Na+ 土壤中土壤胶体处在凝胶状态时,有利于水稳性团粒 的形成,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Soil is highly individualistic
三 土壤基本性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胶体 离子吸附与交换 土壤酸碱性 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的个性
Elements concentrations of samples from the traffic accident and the Sugang Hill, Yangzhou city, China.
阳离子交换作用: 保持土壤肥力和净化环境的意义 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
给土壤溶液补充养分离子 (类似自动售货机的方式) 防止养分淋失
净化环境作用:
“钝化”毒害物质 • 金属类 • 有机污染物
例:阳离子交换作用 在污水处理中应用
过滤渗漏水
阳离子交换量(CEC)
阳离子交换量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在一定的pH条件下,土壤所含有的交换 性阳离子的最大量。 单位: 每千克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cmol(+)/kg.
A
B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第二节
土壤胶体
第二节
土壤分散系及其特征
土壤胶体
胶体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其中含有两种 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另一种连 续。分散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 滴所组成。 分散质粒子直径:5 nm ~ 200 nm。 土壤溶液中除H2O外的其它成分 : • 自然降水中所带的可溶物:CO2、O2、NO3-、NH3… • 土壤中存在的其它可溶物:K+、Na+、Cl-、PO43-、胡敏 酸、富里酸…… • 土壤分散系
单位:cmol/100g 土
土 壤 CEC
砂土 1~5
砂壤土 7~8
壤 土 7~18
壤 土 25~30
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Colloid Range Typical at pH7 --- cmol(+)/kg of colloid --Humus Vermiculite Smectite Fine Mica Allophane Kaolinite Al, Fe oxides 100-300 90-200 80-120 15-40 15-40 5-10 2-6 200 150 80 30 30 8 4
由此表可否推断土壤CEC的空间分异规律?
40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mol(+)/kg
pH = 8.2 slope = 0.495
30
20
10
0 0
10
Increase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of soil resulting pH = 5.0-5.5 from increased organic slope = 0.263 C concentration at various pH levels. The pH = 4.0-4.5 slope = 0.122 slopes of the regression lines reflect the greater CEC of humus at higher pH levels. 20 30 40 50 60 70 Organic C, g/kg
5
阴离子吸收的机制
1、静电吸附:土壤带正电荷的胶体表面对阴离 子的吸附。 具有交换性。 如:Cl-,NO3-的吸附 2、配位体交换吸附:指阴离子取代氧化物表面 羟基而被吸附的过程。属于专性吸附。 3、化学沉淀作用:指阴离子与土壤矿物质形成 沉淀的过程。 如磷酸根与铁、铝的沉淀。
土壤对阴离子吸附和保持机理比阳离子更为复杂。土 壤中的阴离子被土壤吸附保持的难易程度差别较大: (1)易于被土壤吸附的阴离子 如磷酸根(H2PO4-、HPO42-、PO43-)、硅酸根和某些有 机酸的阴离子(如草酸根)。 (2)吸附作用很弱的离子 如Cl-、NO3- 、NO2-,极易随水流失。 (3)中间类型的阴离子 如 SO42-、CO32-、HCO3-、及某些有机酸(如醋酸根) 的阴离子,土壤吸收它们的能力介于以上两类之间。
700-850 400-800 90-150 5-40 10-45 430 260-800
内表面:膨胀性粘土矿物晶层表面和腐殖质分子聚集体内部的表面。 外表面:粘土矿物、氧化物和腐殖质分子暴露在外的表面。
土壤胶体的带电性
土壤胶体表面带有电荷是其最重要的化学特性。 胶体带电的主要原因: (1)同晶替代 (2)断键 (3)表面分子的解离 Al(OH)3 + H+ → Al(OH)2+ + H2O Al(OH)3+OH- → Al(OH)2O-+H2O
颗粒直径 (mm) 2.00-1.00 1.00-0.50 0.50-0.25 0.25-0.10 0.10-0.05 0.05-0.002 < 0.002 表面积 (cm2/g) 11 23 45 91 227 454 8 000 000
常见粘粒矿物的比表面积(m2/g)
胶体成分 蒙脱石 蛭石 水云母 高岭石 埃洛石 水化埃洛石 水铝英石 内表面积 700-750 400-750 0-5 0 0 400 130-400 外表面积 15-150 1-50 90-150 5-40 10-45 25-30 130-400 总表面积
常见阴离子被土壤吸附的难易顺序
F- > 草酸根 > 柠檬酸根 > H2PO4- > HCO3- > H2BO3> CH3 COO- > SCN- > SO4
2- >
土壤中离子的吸附与解吸
离子从溶液转移到胶体表面的过程,称为离子 的吸附过程。 吸附的离子从胶体表面转移到溶液去的过程, 称为离子的解吸过程。 研究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解吸过程是评价土壤 肥力和环境净化能力的常用方法。
-1
胶体的分散性和凝聚性
一般情况下土壤带负电荷的数量远大于其所带正电荷的 数量,大多数土壤带有净负电荷。 只有少数含Fe、Al氧胶体的两种状态: 溶胶状态:胶粒带同种电荷,彼此互相排斥,所以可以 稳定地分散在介质中。 凝聚状态:胶粒与胶粒互相凝聚 在一起形成絮状或无定形沉淀。 胶体凝聚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
CEC的测定
Sum of the cations
4
影响土壤CEC的主要因素
不同质地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
1、胶体含量 2、胶体类型 3、土壤pH值
质地粘重、有机胶体含量高则CEC大 有机胶体CEC远比矿质胶体大,施有机肥 可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环境容量。 影响可变电荷的多少,一般pH值升高, H+解离,可变负电荷逐渐增多,CEC也 随之增加。
土壤胶体的吸收交换性
带电荷的土壤胶体会吸附土壤溶液中的带相反电荷 的离子,以补偿胶体电性的不平衡。 土壤胶体的吸收交换性能:一部分被吸附的离子, 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
第三节 土壤的离子吸附与交换
土壤阳离子交换 (cation exchange)
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 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可以和土壤 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这种作用就 称为阳离子交换作用。 能互相交换的阳离子就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交换性阳离子: 致酸离子 H+、Al3+ 盐基离子 Ca2+ 、Mg2+、K+、 NH4+、 Na+
Cl- >
NO3-
硝酸根容易被淋失,而磷酸根容易被固定。这是 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土壤酸碱性
常见的土壤pH值范围
土壤酸性与土壤酸度:
土壤显酸性和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有关,又 和土壤胶体吸附致酸离子有关。 土壤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数量的反映。 土壤酸碱度的表示:pH值
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 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土壤胶体所带的电荷可以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永久电荷: 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 生的剩余负电荷。 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Si–O–Si Al –O–Al
→
Si–OAl –O-
Permanent & Variable Charge
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模型
3
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1)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反应。
Micelle
Na+ + H+
Micelle Soil Colloid
H+ + Na+
Soil Colloid
(2)交换是等当量进行的。
Micelle
Ca2 + 2H+
Soil solution
Micelle Soil Colloid
2
2:1 型粘土矿物中的同晶替代
sheet charges sheet charges
可变电荷:
variable charge
指随介质pH的变化而变化的电荷。 有机胶体、氧化物胶体的电荷属于可变电荷,层状 硅酸盐矿物的电荷既有永久电荷,也有可变电荷。
5+
e.g. 腐殖质上某些原子团的解离 高pH条件下: -COOH → H+ + COO-OH → H+ + -O低pH条件下: -NH2 → -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