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宁夏教师资格考试备考指导:幼儿学前卫生学学习指导之人体概述

合集下载

幼儿卫生学重点讲义

幼儿卫生学重点讲义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学前卫生学》章节重点内容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及生长发育1.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形态指标为身高和体重。

2.脊柱生理性弯曲: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

从背面看脊柱,它又正又直。

但从侧面看脊柱,它并非一根“直棍儿”,而是从上到下有四道弯儿。

这四道弯儿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3.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

4.“婴儿抚触”: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有手法技巧的抚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6.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

7.隐睾:婴儿出生后,一侧或两侧睾丸未降至阴囊8.腕骨钙化:八块腕骨,全部钙化,大约在10岁9.新生儿期:从出生到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10.关节:可以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11.前囟晚闭:是指前囟在1岁半尚未闭合。

12.促进生长发育的后天因素:营养,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体格锻炼;合理的生活安排;以及积极防治各种常见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3.生理性远视:5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

婴幼儿眼球的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

随着眼球的发育,眼球前后距离变长,一般到5岁左右,就可成为正视(正常视力)。

14.上行性泌尿道感染:细菌经尿道上行,到达膀胱、肾脏,所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叫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15.婴幼儿的耳咽管的特点:比较短,管腔宽,位置平直。

第二章婴幼儿营养1.维生素A的来源:一类来自动物性食品中的维生素A,另一类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

2.含锌丰富的食物:锌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鱼、肉、奶、蛋等。

3.添加辅食的目的:补充乳类中营养成分的不足,增加营养促进生长发育,为断奶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做好准备。

4.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

乳糖和氨基酸也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学前卫生学必背知识点大一

学前卫生学必背知识点大一

学前卫生学必背知识点大一学前卫生学是儿童健康的保障,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知识,它涉及到儿童的身心健康、环境卫生、疾病预防等方面。

在学习学前卫生学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必须要掌握。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学前卫生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儿童的身体特征儿童的身体特征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因此在日常照顾和护理儿童时,需要了解他们的特点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保护。

例如,儿童的皮肤薄嫩、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和受伤,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另外,儿童的头大、颈短、躯干相对较短,需要注意抱姿和睡姿的正确,避免产生不适或影响正常发育。

2. 儿童的饮食营养需求合理的饮食营养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阶段,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

同时,儿童对食物的口味偏好和摄入量也有一定的特点,应根据其喜好和需求,合理调配食物组合。

3. 儿童的心理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对其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常见的心理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例如,幼儿期常见的分离焦虑、恐惧症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安全感、提供适当的关爱和引导来解决。

此外,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幼儿园期间重要的任务之一。

4. 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幼儿园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第二个家,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和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幼儿园教师需要对幼儿园内的卫生消毒、环境整洁、安全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管理。

例如,定期消毒玩具和教具,保持幼儿园内的空气清新和卫生,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儿童的健康安全。

5. 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与处理儿童易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如感冒、发烧、腹泻等。

幼儿园教师需要学会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并在疾病发生时及时处理。

例如,定期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醒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儿童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时,及时照顾和送医治疗,并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幼儿学前卫生学学习指导之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感觉器官

幼儿学前卫生学学习指导之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感觉器官

幼儿学前卫生学学习指导之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感觉器官
第五节感觉器官一、眼
(一)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1.眼球壁
2.内容物
(二)视觉的形成
(三)屈光不正
(四)学前儿童眼球的特点
1.眼球前后距离较短
2.晶状体弹性大
(五)学前儿童眼的保育要点
1.科学用眼
2.科学采光
3.预防眼病
4.注意安全
5.培养和发展辨色能力
二、耳
(一)结构与主要功能
1.外耳
2.中耳
3.内耳
(二)听觉的形成
(三)学前儿童耳的特点
1.外耳道骨化不完全
2.咽鼓管短、宽、近水平位
3.耳蜗的感受性强
(四)学前儿童耳的卫生
1.预防损伤
2.预防炎症
3.避免药物的影响
4.发展听觉
三、皮肤
(一)皮肤的构造及功能
1.皮肤的构造
2.皮肤的生理功能
(二)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
1.保护功能较差
2.调节体温的功能差
(三)学前儿童皮肤的保育要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注意衣服卫生
3.不用刺激性化妆品
4.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四、鼻、舌
(一)鼻
(二)舌。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绪论(徐)精品PPT课件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绪论(徐)精品PPT课件
幼儿卫生学
XY
第一章 人体概述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
脑颅

头部:
面颅

的 颈部:
胸部

前面
部 躯干:
腹部

背部
后面

腰部

四肢: 上肢:肩、上臂、前臂、手
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看看接下来的几张 图片,你认识它们吗? 想一想:人体是由哪些 基本结构组成的,它们 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组织:
1、概念:
2、分类:
(1).上皮组织
a.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b.功能:保护、分泌、吸收 c.举例:小肠上皮
(2).结缔□组织
a.特点:细胞少,细胞间质多 b.功能:连接、支持、保护和营养 c.举例:如血液、软骨
(二)组织:
2、分类:
(3).肌组织
a.特点:细胞排列有序,细胞间质少 b.功能:收缩、舒张、完成运动 c.举例:肌肉
胸腺
胰岛
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
卵巢
睾凡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患 者 一
患者三 年龄18岁, 身高0.83 米,智力
低下.
患者一
这些人患了: 侏儒症 病因是: 幼年时期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资料下载
阳鸣村,位 于四川资中县, 几十年下来,全 村男女几乎一个 身段——80厘米 左右,有的竟然 只有40多厘米高。 此一个村子的矮 子之集中堪称 “世界之最”。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人体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 构成人体生命大厦之砖的是细胞 • 一类细胞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幼儿学前卫生学》辅导绪论部分绪论部分需要弄清得两个问题一个概念:学前卫生学:就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与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与增进学前儿童健康得一门科学,也就是幼儿师范学校得一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生学”?儿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心里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得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得抵抗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

做好学前儿童得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得健康水平,就是学前教育得重要内容,也就是学前卫生学得主要任务。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人体得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瞧,分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

二、人体基本结构(这就是本章重点)人体结构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掌握这四个概念:●细胞:就是人体结构得基本单位,也就是进行生理活动得功能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与功能相似得细胞与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人体得组织。

根据组织得形态与功能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人体得分布与功能,如上皮组织在人体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得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得功能。

书p3-5)●器官: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器官。

(对照课本5页图,了解人体主要器官得名称、位置)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得多个器官构成。

(下一章我们要具体学习人体八大系统) 三、人体功能得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就是相互联系得。

一方面,体液调节(如内分泌腺)受神经调节控制;另一方面,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得功能。

四、人体得化学成分(了解)四种含量最高得:氢、碳、氧、氮。

五、人体得新陈代谢。

概念: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自我更新得过程。

包括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两方面。

简单地说:同化作用就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组成生物体得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就是分解生物体得物质以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习本章要掌握得要点:●人体八大系统得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得特点●保育要点。

教案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训练认识身体部位和功能

教案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训练认识身体部位和功能

教案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训练认识身体部位和功能教案: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训练——认识身体部位和功能引言:学前教育是指在孩子正式进入小学之前的教育,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孩子对身体部位和功能的认识是一项基础知识训练。

通过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并且培养对健康生活的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学前儿童的教案,旨在在教育活动中帮助孩子们认识身体部位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人体主要身体部位的名称;2. 了解各个身体部位的基本功能;3. 培养对身体健康和保健的重视。

二、教学准备:1. 课本资料:准备一本儿童图画书,其中包含了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的简单介绍;2. 视觉辅助工具:准备一张足球场地图,并在图上标出脚、胳膊等主要身体部位;3. 游戏道具:准备一套身体部位拼图,由孩子们将拼图完成并命名各个部位;4. 示范道具:准备一套骨骼模型,用于讲解人体内部结构。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利用图画书引入课程,向孩子们展示具有吸引力的图画,激发他们对人体 parts 名称的兴趣,并引发探索的欲望。

2. 介绍人体部位(10分钟)使用图示和简单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人体的主要部位,如头、脖子、胳膊、手、腿、脚等,并重复几次发出正确的读音。

3. 认识身体部位游戏(15分钟)利用足球场地图进行游戏。

教师先以例子的方式介绍,比如站在场地上双手碰头,然后蹲下,用脚踢球。

然后让孩子们依次尝试完成相应的动作,并说出动作中所用到的身体部位的名称。

有其他孩子在图上圈画出正确的部位。

慢慢加大难度,让孩子们发散思维,动作更加丰富。

4. 探索人体内部结构(15分钟)使用骨骼模型向孩子们展示人体内部的骨骼结构,并解释骨骼的作用。

引导孩子们思考,身体的各个部位是如何与骨骼相连接的,以及骨骼是如何帮助我们做出各种动作的。

5. 拼图活动(20分钟)分发身体部位拼图给孩子们,让他们根据模型上展示的部位进行拼图,并尽量使用正确的名称命名。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幼儿学前卫生学》复习要点

《幼儿学前卫生学》辅导绪论部分绪论部分需要弄清的两个问题一个概念: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生学”?儿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心里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

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前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看,分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

二.人体基本结构(这是本章重点)人体结构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掌握这四个概念:●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生理活动的功能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人体的组织。

根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人体的分布和功能,如上皮组织在人体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的功能。

书p3-5)●器官: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器官。

(对照课本5页图,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名称、位置)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下一章我们要具体学习人体八大系统)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体液调节(如内分泌腺)受神经调节控制;另一方面,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人体的化学成分(了解)四种含量最高的:氢、碳、氧、氮。

五.人体的新陈代谢。

概念: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

简单地说:同化作用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是分解生物体的物质以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习本章要掌握的要点:●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保育要点。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5学前卫生学

00385学前卫生学《学前卫生学》复习资料课程代码:00385 2014年版绪论(非重点)1、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意义:探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与儿童生活、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阐明幼儿园保健工作的重点、要求及保育措施,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保健工作。

2、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学前卫生学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宗旨,重点围绕健康与健康促进、疾病与预防、膳食与营养、保护与照料等领域开展研究。

3、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与促进(非重点)1、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良好状态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健康观。

2、学前儿童健康特征: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易变性;具有多样性。

3、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前与发展指南》(试行)将学前儿童健康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分为二级。

一级目标包括3项内容,即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每一个一级目标下设3个二级目标,共9项。

4、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病原微生物、生长发育、衰老等)、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5、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措施:A、有规律地生活;B、合理安排膳食;C、保证睡眠充足;D、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E、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F、疾病预防;G、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H、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I、养成健康行为。

6、心理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能有效抵制各种疾病的侵害,并能精力充沛地完成日常活动。

7、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保持的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知、情、意协调,并与周围环境想适应的良好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宁夏教师资格考试备考指导:
幼儿学前卫生学学习指导之人体概述
2014-09-14 09:57: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绪论部分
绪论部分需要弄清的两个问题
●一个概念: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

●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生学”?
儿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心里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

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前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章人体概述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看,分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

二、人体基本结构(本章重点)
人体结构从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掌握四个概念:
● 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生理活动的功能单位。

● 组织: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人体的组织。

根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人体的分布和功能,如上皮组织在人体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的功能。

)
● 器官: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器官。

●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体液调节(如内分泌腺)受神经调节控制;另一方面,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人体的化学成分(了解)
四种含量最高的:氢、碳、氧、氮。

五、人体的新陈代谢
概念: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

简单地说:同化作用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是分解生物体的物质以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