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精气、阴阳与太极、八卦

中医学的精气、阴阳与太极、八卦
中医学的精气、阴阳与太极、八卦

中医学的精气、阴阳与太极、八卦

书》:“人之生死由乎气。”生死过程归根到底也

就是气的聚散过程。生命起始于气的聚合,终止于

气之离散。一旦气绝,生机便息。《类经附翼·医

易》:“医而明此,乃知阴阳气血,皆有所钟。”总之,

“太极元气学说”深刻认识了气与形的关系,从而成

为中医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几千年来一直指

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2卦爻与中医理论

《系辞上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上所述,当外界给予太极以

能量,则出现两仪而成天地。然如《素问·生气通天

论》所言:“天运当以日光明。”即天体的运动也当有

太阳光的照射,即处于两仪状态的物质也还会受到

太阳辐射能的影响,致使其运动幅度加大。故而还

可从阳仪、阴仪这两种运动状态中,进一步分辨出其

上升或降落的程度上有较强部分与较弱部分的不

同,也即在阳仪中有的能上升到极点,有的仅上升到

中途;阴仪中下降的情形也如此,有的能下降到最低

点,有的仅下降到中途。于是就出现了四种情形(两

仪生四象):只能上升到中途的是因其所获得的外能

较少,故名之曰“少阳”;能上升到极点的是因其所获

得的外能最多,故名之曰“老阳”;只能下降到中途的

是因其所耗失的能量较少,故名之曰“少阴”;能下降

到最低点的是因其所耗失的能量最多,故名之曰“老阴”。倘若外界所给予的能量再加大,运动幅度再随

之相应加大,同样的道理,少阳可分为“小阳”、“中

阳”;老阳可分为“太阳”、“纯阳”;少阴可分为“小阴”、“中阴”;老阴可分为“太阴”、“纯阴”。这样就出

现了不同的八种情况,也即其物质处于八种不同的

阶段。易学将阶段称着“卦”,八个阶段即称“八卦”,

即小阳、中阳、太阳、纯阳、小阴、中阴、太阴、纯阴。(四象生八卦)为了简明扼要、趋于直观地表述其物

质在八个阶段中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易学象征

性地将其分别命名为:乾、坤、震、艮、坎、离、巽、兑。同时还采用了“爻”这样一个极为简单的符号,用一

长横“-”代表阳,称作“阳爻”或“刚爻”;用两短横

“--”代表阴,称作“阴爻”或“柔爻”。并以这两个奇

数和偶数的简单符号象征并说明宇宙万物一切变化

现象的刚柔动静的性质与作用。正如《说卦传》所

谓:“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

刚柔而生爻。”《系辞上传》:“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八卦推演交互重叠而成六十四卦,基本就能满足其

阐明宇宙观和方法论的需要,即可象征天下万物。

其卦爻也非杂乱组合,而是层次分明、爻爻有义。例如:否卦( )上面三个阳爻,阳为向上升腾之气;下

面三个阴爻,阴为往下降落之气,一上一下,互不相

关。说明自然则如《周易上经》所言:“天地不交, 否”、“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

邦也。”否,通痞,指痞塞不通、失常、生机被遏制的状态。表示天地背离,不能相交;阴阳闭塞,万物不能

生长的现象。用于人体则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伤寒论》:“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再如泰卦( )上面三个阴爻,下面三

个阳爻。阴气主降,但因其下面有阳,故降而不沉;

阳气主升,但因其阳上有阴,故升而不浮。一上一

下,息息相关。说明自然则如《周易上经》所言:“天

地交,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志同也”。泰,指通畅、安康、正常、生机勃勃的状态,表示天地

相交,万物亨通的安泰现象。用于人体则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助而泉源不竭。”张介宾还说:“以疾病言之,则

泰为上下之交通,否为乾坤之隔绝。”他如《类经附翼·医易》:“既济( )为心肾相谐,未济( )为阴阳各

别。大过( )、小过( )入则阴寒渐深,而出为徵痞

之象。中孚( )、颐( )卦,中如土藏不足,而颐为

膨胀之形。剥( )复( )如隔阳脱阳, ( )

( )如隔阴脱阴。观( )是阳衰之渐,遁( )藏阴

长之因”、“此虽以卦象而测病情,以坎离而分水火,

惟是坎本属水而阳居中,离本属火而阴藏乎内”、“虽

不言医,而义尽其中矣”。《素为·至真要大论》也告

诫我们临证治病必须“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

为期”。易经用阴阳二爻组成的八卦及六十四卦表

达象征世间万物,中医则据爻象之理,效法于人体,

运用于医学。

3易与医之阴阳论

易学叙太极是穷极万物之本源,论阴阳则着眼

于讨论这一本源的变化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万物及其

万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认为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太

极出阴阳,阴阳相感而方得以发生、发展与变化,并

把阴阳的存在及其相互间的运动变化视作自然界的

基本规律。《类经附翼·医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系辞上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同时《说卦传》还指出:“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

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这不仅说明

了卦象的建立法则,而且说明易学涵盖天地人三方

面的真理。阴阳论不仅是宇宙的规律,而且也是人

)页569总第(9

2004年8月第10卷第8期

2004·Vol.10.No.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易学认为,宇宙间一切有形之物质均源于“太

极”,太极即气。中医则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

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一切生命活动。

太极出阴阳,阴阳演八卦,八卦相推成六十四卦,用

以阐明宇宙,象征天下万物。其卦象含宇宙大道理,

医理也在其中。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

医。”张介宾谓:“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

南。”杨护生说:“中医学的主要基础理论渊源于易

学。”本文从“太极”、“八卦”、“阴阳”三方面阐述医易

相通,以求易学语言中医化、现代化,将有利于我们

进一步把握中医理论本质,促进中医理论发展。

1太极与精气学说

易学认为:“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

极,莫不有两仪,氤氲交感,变化无穷。”宇宙的本原

即“道”。在天地未开辟之前,宇宙演变的初期,由于

“道”的衍化,“无极”生出“太极”,整个空间弥漫着浑

浑沌沌的细微无形的物质。因其浑浑沌沌而未分,

无形而不可为名,无限而不可计数,故称为“太极”,

又可称为“太一”、“元气”、“精气”、“气”等。认为这

就是构成世界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宇宙间一切

有形之物都源于这种无形之气。《吕氏春秋·大乐》:

“万物所出,造于太一”这种被称着“太极”的物质,是

一种拥有能量、载有信息的物质。在原始状态,这种

物质本身所拥有的能量(阳)与其自身形体(阴)恰好

匀衡,处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的动静难分、阴阳难辨的氤氲浑沌、阴阳平衡的无极

状态。即《类经附翼·医易》所谓:“太极本无极,无极

即太极。”然而,正如由于日晒空气才流动一样,这种

浑沌的弥漫于太空的处于阴阳平衡的无极状态下的

物质,在受到太阳光辐射能的影响时,接受了太阳辐

射能的能量,致使其拥有的能量(阳)变得大于其形

体(阴),故而就会出现其向上升腾的运动;又因为在

其上升过程中必然有能量的消耗散失,致使其能量

变小,而又会出现往下降落的运动。处于这种上升、

下降运动状态的物质,上升是由于其能量(阳)大于

其形体(阴)而形成的,即所谓“阳负阴而上”;下降是

由于其能量(阳)因为耗失,致使其小于形体(阴)而

形成的,即所谓“阴抱阳而下”。于是乎,就可因此而

从中分辨出上升、下降两种运动的状态,状态即仪

客,易学称作“仪”。上升的称作“阳仪”,下降的称作

“阴仪”。《系辞上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成,阴阳即分出:阳气轻清,升上去为天;阴气

重浊,降下来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

为天,浊阴为地”、“积阳为天,积阻为地”。于是乎,

《系辞上传》:“天尊地卑,乾坤定也。”接着,《荀子·礼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序卦

传》:“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吕氏春秋·大乐》: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

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为无

常。”这就是说,太极出两仪,两仪再发生交合感应,

形成阴阳交合之“和气”。这样一来,处于两仪状态

的物质在“和气”的不断作用下,使之形成无以计数

的各种各样的物质。“氤氲交感,变化无穷”。这就

是《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

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具体内容,也是一切

事物都包含有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面的主要原

因。不难看出,在这样一个宇宙的起源、万物的形成

过程中,“太极”,也即“气”是万物形成之源,万物皆

是从浑沌状态的“气”逐渐分化,由简趋繁而生。既

然万物都源于气,有形之体都是气的聚合,那么人也

源于气。中医引进了这一易学理论中的精华,以精

气学说阐明人体生命的起源及生命的过程。认为气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

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气”被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中医

概念用以解释一系列医学问题。庄子在《知北游》中

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灵枢

·决气》:“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医门法律》:“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景

生的要谛。《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

……以应天之阴阳也。”《类经附翼·医易》:“故曰天

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

但是,“《易经》所讨论的是自然界事物的一般规律,

以社会、天人关系为重点对象,而《内经》一书则以人

体为主要对象,主要讨论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

化,以及对各种疾病的防治。[1]”《杂卦传》中有:“乾

刚、坤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则有:“阴静阳燥”,相反相成,合而成章。《说卦传》中有:“天地定

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中则有:“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

使也。”说明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并非隔绝孤立,而是

交互影响,互通声息。中医则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

统一性、完整性,并将整体观念视为中医学基本特点

之首。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互根,任何一方均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杂卦传》中有:“震起也,艮

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灵枢·论疾诊尺》中则有: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盛则热,热盛则寒”,势在

必变。阴阳双方均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

处于互为消长转化之中。损极而益故兴盛,益极而

损故衰败,物极必反。《周易上经》中有:“乾、元、亨、利、贞。”《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则有:“阳气看,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易曰乾乃创造万物之

根元,中医则强调阳气对人身的重要性。《周易上

经》中有:“坤、元亨、利牝马之贞。”《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则有:“阴中之至阴脾也。”易曰大地柔顺而资

生万物,中医则说脾属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

源。《杂卦传》中有:“剥烂也、复反也”、“无妄灾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中则有:“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也。”均说明新生事物生成之时已倚伏着

败亡之因,旧事物衰竭之际也孕育着新生事物产生

之源。矛盾而统一,对立而和谐。《周易上经》中有: “坤至柔,其动也刚”、“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则有:“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刚

中潜伏着阴柔,阴柔中也包藏着阳刚。在无穷的反

复中,由简而繁、由博返约,万变不离其中。正如《类

经附翼·医易》所云:“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

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

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

之机”。可以看出,易学中的阴阳论不仅被引进了中

医学领域,而且被人们将其与长期的医疗实践结合

起来,从而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变成了中医基础理

论中的重要内容———阴阳学说。用以阐述人体结

构:《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是阴阳二气相感的产物。生理功能:《素问·生气通

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

藏于内而阳卫于外,二者互根互用,处在不停地相互

消长而又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状态,是人体进行正

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病理变化:《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

盛则寒。”指出人体阴阳必须维持相对平衡,如果一

方偏盛,另一方必被削弱,从而形成阴阳偏盛偏衰的

病理状态。这就是中医论述病机的基本观点。病因

病位:《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

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

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段经文成为中医病因分类

的最早的理论依据。诊治纲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治病必求其本。”本即阴阳。诊治疾病必须从阴阳

变化这个根本着手,审察疾病的本质属阴属阳,是柔

是刚,治病大法即协调阴阳。总之,《景岳全书》:“医

学之要,阴阳而已。”可见,“《内经》不仅继承了《周易》的阴阳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内经》将阴阳学说

运用于医学领域,扩大了阴阳的适用范围,在《周易》中,阴阳主要作为自然哲学范畴使用,在《内经》中阴

阳既是哲学范畴,又是医学范畴,是哲学范畴与医学

范畴的巧妙统一。[2]”以上论述充分说明《内经》引进了《易经》的阴阳思想,把阴阳理论与医学实践密切

结合起来,从而使中医学摆脱了迷信巫神的束缚,走

向科学之路。

可见,中医基础理论之骨干部分“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确与易学有着渊源关系。“《易》以讲论

阴阳变化见长,又有符号系统提供建构模型的效用,

对于医学由零散的经验资料到形成思想体系的整合

过程,足以起到方法论的作用。因此,脏腑经络学说

虽然不是《周易》提供的,但它的系统与形态与《周易》则不无关系。[3]”《素问·举痛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可知,学习和研

究中医基础理论,不能忽视易学的学习和研究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过程2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2-八卦图 杨东胜 作者简介: 姓名:杨东胜性别:男 职业:曾在河南、湖南、深圳、北京等地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来自河南,现居深圳。 通信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新闻路华富大厦2502 (518034) 电子邮件:cheeryds@https://www.360docs.net/doc/2c10530146.html, 本文是笔者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第1部分破译了太极图起源;第2部分破译了先天八卦图、六十四卦图发明的推演。 第3部分以后,是关于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暂时不打算披露。待时机成熟,将公布于有德之大人君子。 待我通过这里的机缘,通过易友辗转推荐,遇到世界顶尖级学者或者机构,他给以推荐发表前2部分后,方可公诸于世第3部分。前2部分已是6000年一遇,也是我十年心血之结晶,说实话我都羡慕各位兄台一朝见到,得来全不费工夫。 还望各位兄台鼎力推荐,或辗转推荐与世界顶尖级专家或机构,予以发表。 广张三千六百钓,直钩渭水待文王。宁可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摘要: 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破译了易经六大基石性发明的推演过程:阴阳爻、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八卦符号、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本文推演出3条公理和48条推论,揭示了易经起源真相。证明了易经起源与卜筮毫无关系,易经是从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样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主关键词:易经;太极图;八卦图;八卦符号;公理化推演法; 第二关键词:阴阳爻;先天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起源;自然哲学;数学; 极坐标;历法;文字; 1、羲皇从天文和阴阳爻直接演出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究竟如何得来?这又是个几千年没人能说清楚的问题。 学术界传统的观点是:羲皇从太极衍化图画出八卦符号,然后从八卦符号出发,根据河图、洛书排出了八卦图。

易经八卦及太极图

卦图真的是转动的,而且是永恒转动永不停息的,是在宇宙诞生时就已产生的 我发现了八卦图确实原本就在转动的,不是因被我们拔转后才动的。不管这张后天八卦图如何转动,其中之八卦宫位是永恒不变的,是处于一种恒动中之真静,其所示之大方向也是不变的,她的五行属性也是不变的,她归纳了宇宙间的万物万象。我们都知道,后天八卦图中显示的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而巽东南的,这是其基础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八卦图的转动有四种形式,现分述于下: 一.阴阳太极图的转动即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学易之人都不会不熟悉这张阴阳鱼的太极图的,它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那两个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中的一点真阳(白点)和一点真阴(黑点)。也就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互为依存。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是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的,阳极则转阴,阴极则转阳,如此阴阳不停地旋转互化永无停息。这张阴阳太极图中的相对于后天八卦图中的坎位的阴阳交界点,即八主图中的十二地支中的子水位就是阴极,为一阳生的转接处,由此而阳气始生阴气渐消,随着顺时针的向右旋转,也即后天八卦图中的地支子水位顺时针的旋转由子到丑,经寅卯辰巳到午离卦位,阳气由子位之一阳始生慢慢地转化成了离卦地支午火位的阳气的极盛时期。物极则反,此时阳气盛极而一阴暗生,阴阳又开始了阴始渐长而阳始渐消的时候了。随着阴气渐长而阳气渐消的过程,阴气向右旋转到了坎宫子位阴盛极转衰,而一阳暗生,又形成了阴阳互转,阴阳如此反复变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就形成了阴阳太极的永恒转动,也就是后天八卦图的内在的真正的一种永恒转动的形式的体现了。这动转动形式是先天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亘古不变永恒存在的。 二.时间的永恒流动也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真实体现。 时间是流动不息的,从亘古的不知何时开始而永不停息地流动至今,乃至于将来的永无止息,它都将永远流动下去,我们也无法知道它将流转到何时。

太极阴阳与太极图

太极阴阳与太极图 太字原为大字。古人为了表示比大更大的意思,便在大字底下加一点,成为太字。含义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比如,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极字的原意是房屋中间顶端的顺房之木,在温县叫脊檩,含义是最高、最巅、最上。这是太极的字面意思。 太极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哲学概念。要弄清楚太极的涵义,必须知道什么是无极。因为太极本于无极。古人认为,未有天地之时,宇宙混沌有鸡蛋。这就是无极。无极之境充满真气,是静止不动的。太极乘气动而生阳,动极便静,静而生阴。于是,就产生了万象万物。《易经》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又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变化,就是说,太极一动,阴阳就产生了,阴阳一合,日月就分出来了,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等自然现象都产生了。太极的哲学概念就是自然界无所不包的宇宙法则法理。所以,我认为,阴阳转化就是太极。 阴阳是古代哲学理论的代名词,用来说明一切事物内部不同属性的相互对立统一与转化。《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皇帝内经》上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万事万物都分阴阳,人有男女,兽有牝牡,鸟有雌雄。阴阳无处不在,天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都是阴阳之数。自然界阴阳平衡,则风调雨顺;阴阳失调,便有旱、涝、风、雹灾害。人也一样,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精神饱满,;阴阳失调,则疾病缠身,萎靡不振。有病了,经过锻炼,打太极拳,打针吃药,饮食调理等等,阴阳又平衡了,病好了。一刮东风,天阴下雨,西风一来,又云散日出,天晴了。这就是阴阳具有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的特点。

太极图的依据和给我们的启示

太极图的依据和给我们的启示 太极图,被誉为是“中华第一图”,我国的国粹之一。说它是国粹,是“中华第一图”,一点也不为过。它以最简练精美的图案表达出了最深刻的内涵——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以阴阳为依据的太极图的意义 太极图的依据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代表自然万物运动基本规律的阴阳。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开始了阴阳学说的发展。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先人们通过观察总结,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了阴阳学说,将它们的关系精妙地用太极图表现出来。阴阳理论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宗教、哲学、历法、天文、地理、数术、中医、建筑、占卜等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以此为基础。从古到今,阴阳学说深刻影响了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依据阴阳理论所画出的太极图,简练而又深刻地表现出了阴阳的根本内容和意义。一、解释阴阳的对立制约 太极图中阴阳两鱼一白一黑相对而立,体现了阴阳属性的对立相反及其相互约束、相互抑制、互为胜负的关系。白色多的位置黑色就少,反之亦然,就像白天阳气旺,故光明制约了黑暗;夜晚阴气盛,因此黑暗制约了光明。对立制约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阴阳的相对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制约太过或者约束不力,都将导致阴阳的这种平衡被打破。 二、解释阴阳的互根互用 太极图以一圆统阴阳两鱼于内,两鱼相互依靠,体现了阴阳的统一性,即互根性,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两鱼的相互依靠,又体现了阴阳双方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失常,则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三、解释阴阳的交感和互藏 太极图中阳鱼伸出的箭头融入阴鱼之中,阴鱼伸出的箭头也同样融入阳鱼之中,这既体现了相互的交合感应,也使太极图形成了阴阳二气运动的动态。而阴阳互藏则在白鱼中的黑眼与黑鱼中的白眼体现,说明即使在阳最盛的时候阴亦存在,反之亦然。阴阳互藏是双方相互依存、消长、交合与转化的内在依据,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宋·周敦颐《太极图说》里讲到:“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正是阴阳二气的交感互藏,为宇宙万物的产生提供了根本条件。 四、解释阴阳的消长 太极图中当白鱼逐渐膨大的的时候黑鱼则逐渐缩小,反过来也一样。正像一年四季的阴阳消长,从冬至后到春季再到夏季,阳气渐长而阴气渐消,从夏至后到秋季再入冬季,则阴气渐长而阳气日消,一年四季阴阳不断地消长变化,维持了季节气候的动态平衡。阴阳消长,指的是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五、解释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太极图中当其

河南铜元太极图案的文化意义

金融时报/2010年/9月/3日/第011版 金领生活·钱币·收藏 河南铜元太极图案的文化意义 刘森 中国铜元始铸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河南铜元始铸于光绪三十年。是年,河南巡抚陈夔龙奏准在开封设铜元局。光绪三十二年,开封铜元局改名为度支部造币汴厂,至光绪三十三年,月造额达48万枚。后清政府限制铸额,规定河南月造铜元30万枚。至光绪三十四年二月,河南造币厂共造十文铜元2.3亿枚。民国初年,控制河南的军阀督抚为支付巨额的军政开支,铜元铸造数额骤增。民国二十年(1931年),河南铜元局改名机器制造局,至民国二十二年秋,因铜源断绝,造币机构被撤销。 河南铜元图案设计,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义与突出的政治色彩。其中,有太极图案的铜元“光绪元宝”铸于光绪三十年至宣统元年(1904~1909年)。这种铜元正面有“河南省造”、“光绪元宝”、“当制钱十文”等铭文,中有太极图。背有“HO-NAN”(河南)、“TEN CASH”(十文)等文,中有龙图。龙图分水龙、旱龙、八星水龙、大清龙等。清代,以龙图为铜元的主要图案的情形十分普遍,但以太极图为铜元的图案,则显得少见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清代,自广州仿香港“香港一仙”铜币铸造铜元后,各省相继纷纷效仿,河南是铸造铜元较晚的省份之一。在模仿他省铜元样式铸造河南铜元时,为突出河南铜元的地方特色,设计者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太极图。 太极图有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带八卦符号)、来知德太极图、清端木国瑚太极图等。今常见的为阴阳鱼和古太极八卦图,阴阳鱼“太极图”有“先天图”、“河图”、“古太极图”等称。太极图起源于何时,学者意见纷纭。如有说其源于陕西永靖土的五六千年前双耳彩陶壶的双龙图;有说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轮纹、双鱼纹图;有说源于伏羲据河图和洛书图所创之图等。古人对男女、雌雄相交,日月阴阳交替现象的认识,萌生的阴阳相对和相互作用的思想,发展为阴阳文化,形成了太极的思想渊源。但今见之太极图,则出现较晚。在宋元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阴阳鱼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源于“伏羲八卦方位图”,至早出现于宋代,传说为五代宋初陈抟所创,或云蜀隐者所作,或说为明人伪造。明清以降,阴阳鱼太极图盛行。 太极图与道教有关。道教是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其思想渊源于伏羲、周公、孔子创立的《易经》。伏羲造八卦,周文王创六十四卦,孔子为易经作《易传》,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曾任周守藏室柱下史,在王都洛阳长达30余年的老子,通过对大量图书文献的整理,谙熟掌故礼仪、为政之道和天地自然之变,写成了5000余言的《道德经》,首创了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与唯物主义的道家学说。后来,道教尊奉老子为始祖,奉《道德经》为经典。 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是位于河南洛阳老城西北隅4公里北邙山翠云峰的上清宫,相传为太上老君炼丹之处。唐乾封元年(666年),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诏令两京诸州置庙祭祀,因而上清宫又叫玄元皇帝庙,后人又追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所以也称老君庙。金元时期上清宫已废,后多次重修。上清宫南边和邙山岭下,有玉清、下清二宫。 太昊伏羲氏是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汉代以来,太昊伏羲氏便被称为“百王先”,为“三皇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安葬之地,县城以北的蔡河边,有太昊陵。太昊陵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其陵殿宇宏伟,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相传6000多年前,伏羲氏在河南东部宛丘(今淮阳)建都城,治天下,故淮阳又称“龙都”。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期间,

乌龟图与太极八卦图的分析、比较和整合

乌龟图与太极八卦图的分析、比较、整合 一、乌龟图及其解释 系统的过程识别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每个过程进行分析,以确定过程的活动,找出与其他过程的接口,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控制方法,并确定过程所需的资源和如何监测过程的有效性。做这些过程的分析工作就是所谓的“乌龟图”分析法。有此可以看出,乌龟图是为实现结果(输出)的需要出发,对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预测分析。具体包括七个环节: 1、活动流程 过程的活动及其流程,活动是使用资源和进行管理的活动。 2、输入 本过程的输入,可以是材料、人员、服务、供给、能源、信息、设备、数据、方法等等。 3、输出 本过程的输出,可以是产品、服务、报告、文件、信息、数据等等。 4、设施 实施本过程须用的资源,如设备、工装、工具、用品等等。 5、人员 为操控本过程有资格、有能力的人员。

6、控制方法 要确定实施本过程的一些方法文件,如程序、指导书、手册等等。 7、监测 确定能够表征本过程有效性的绩效指标和评价 二、太极八卦图及其解释 太极八卦图也是对过程的分析工具,由方圆认证王志刚老师首创。不过,与乌龟图侧重对结果的需求预测分析不同的是,太极八卦图的侧重点是从影响结果(输出)质量的因素出发对过程进行的分析。具体结构是输入、活动流程、输出和影响质量的6大因素5M1E (人、机、料、法、环、测)组成,中间的活动流程用中国的太极图表示,表示过程是处在永恒变化中的;外围的八个方面排列类似中国的八卦图,因此该图称为太极八卦图。 造成结果(输出)质量的波动的原因主要有6个因素: 5M1E 分析法 人(Man/Manpower ):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机器(Machine ):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太极图赋

黑白二气,阴阳正负能量交媾幻化众生万象。封闭,开放,出入吞吐,毁灭与新生之临界点。旋转黑白二子无常铁面无私轮回转盘,阴阳位置互换,生灭现象错位,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问迷茫茫太极阴阳黑白二气能量媾合世界,何者为圣?何者为神? 阴阳互撞,阴入阳性,阳化阴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黑洞牵引,白洞随喜。阴阳二气,实乃情识或升华或堕落之素材。无量无边情识器世界,各式各样毁灭与新生之机械运作,阴阳男女欲念交合,随之有爱恨情仇戏剧周而复始上演。卦相照应,节气照应,星宿照应,人事兴衰照应,无穷无尽芸芸众生小我私欲繁华与寥落照应,层层时空错落有致吸引、排斥。散之成气,聚之成形;抟之成体,化之留魂。形质与情识一体,于此,大大小小宇宙器世界,即幻化社会阶级争斗与仇杀魔性纠缠不休。 太极如飞碟,黑洞如阴户。飞转不已无量无数太极飞碟者,黑洞涡流口中之美食也。宇宙色身,即一只能量超群幽深无底之阴户,毁灭一切,然后生成一切,是生成之慈母,亦是毁灭之女神。 超越光速,乘坐太极飞碟穿过时空夹缝,能否肏进宇宙虫洞隧道,或回溯往前之时光,或前追未来之情形,往前能照见生生世世情识流变镜像,往后能洞察未来爱恨情仇之状态。时空本就一面虚幻镜像,众星罗列,光华或强或弱,照见者皆不来不去,无所过去、现在、未来之假相也。 昔时圣者、神者与灵者,及其人生得意之帝王将相者,皆无极而生、太极而合,随之皆散之成烟成气,或幻化为冷寂之草上霜,或幻化为寺庙缭绕之香烟,或幻化为大海潮水之泡沫。生者何其形,灭者何其相;胜者何有得,败者何有失。 阴阳黑白鱼眼,冷涩神情打量人世变迁,旋转凝合,裂变牵引,大者变小,小者变大,涌动,冲撞,交媾,生成,毁灭;小大之争,恰似庄周与惠施论辩知否鱼戏水中之乐。黑白二眼,或湿润时“生如夏花之灿烂”,或枯寂时“死如秋叶之静美”。生气在,即饱满情识受活;生气失,即情识漂流无助堕落。曾经是明媚鲜艳国色天香人人爱,只可叹今日荒山野岭一杯黄土掩朽骨。骷髅两穴空洞,一阴一阳之黑白二气尚存,却也迷茫了前世今生情识皈依长长路,何时是归程? 黑洞之眼,宇宙毁灭女神之阴户,糅和于无声,生成于无形,太极阴阳黑白二气能量激流,于此消歇,层层时空尺度亦于此粉碎。空幻黑洞,吸纳太极于阴户,或呵护之,或摧折之,尽皆化为无形无质之空相。宇宙之核心者,黑洞之阴户巨无霸万物齐一之公平意志也。 花开花谢,日升月落,春夏秋冬交替,现而今只多些天上飞行之器,地上奔跑之车,海上航行之船,也只多些眼、耳、鼻、舌、身、意随时受用之信息迷乱心智。风动,云流,月行,是物象之实有,抑或是观者意识之幻化,谁能知之? 爱因斯坦曰:宇宙即一大能量场。另有不知名之先知曰:宇宙即一会思想之大脑。能量场之运动模式,即太极阴阳黑白二气交媾、冲撞、吞吐之现象;思想之大脑之思想脉搏,即太极融入黑洞阴户之毁灭与新生临界之极乐快感。 凝视眼前玻璃杯中微黄之茶汤,浮上去者清轻之质,沉下去者浊重之体。倘一摇晃,尘滓便起,茶汤即为昏浊之体相。太极阴阳二气之交媾、冲撞、吞吐,亦复如是。芸芸众生心念激荡之时,人世社会互相残害之力赿猛,五欲六尘之愚痴亦越重,悲哉! 2011年9月6日

欣赏有趣的周易图

趣味易图画欣赏 图·文/郭彧 历史上“盛世修典”整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对于“经”来说,历代有“五经”、“六经”、“九经”或“十三经”的划分,于是到了清代就有了“十三经注疏”的大部头著作。无论有多少部“经”,《周易》这部经典总是居于群经的首位。清代纂修《四库全书》的馆臣对《周易》的评价是:“《易》则寓教于卜筮,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周易》是一部重要的原典书籍。 《周易》分《易经》与《易传》两大部分。《易经》有六十四卦的符号图象、卦名、卦辞和爻辞(乾坤两卦还有“用”辞)。《易传》里面有《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七篇。汉代以来(甚至说战国以来)的学者为着解说《周易》,陆续创作了一些“以图佐说”的图象,一般称之为“周易图”,后来又发展成为易学中的专门学问——易图学。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能见到的易图总数大约有四千多幅。其中,用于解释《周易》中的概念或命题的易图居大多数。 例如,我们通常所谓的“太极图”,就是为着解说《周易·系辞传》里面“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一段文字而画出来的。下面,是见于清代高雪君《易经来注图解》书中的《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图1)。 图1 这样“黑白鱼”形的易图,最早见于明初赵撝谦的《六书本义》书中,图名称之为《天地自然河图》(图2)。

图2 到了清代高雪君的《易经来注图解》书中,方改称之为《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 我们看图1与图2,“黑白鱼”形图画的外围都画有所谓的“先天八卦”。这就告诉人们,这样的“太极图”与“先天八卦图”之间有着一定的连带关系。那么,这幅图与“先天八卦图”之间究竟有什么连带关系呢? 清代的易学家张惠言于《易图条辨》一书中说,这样“黑白鱼”形的易图是从“先天八卦图”演变过来的。令人遗憾的是,张惠言并没有详细说明它们之间的演变过程。 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研究出来了它们之间的演变过程,今提供给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图画的读者共同欣赏。 下面,我们列出从“先天八卦”演变到“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的十六幅易图,并逐 一加以解说: 演变图1 演变图2 演变图1就是一般所谓的“先天八卦图”,它是北宋时期的易学家邵雍根据《周易·说 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一段文字内容演绎出来的图象。 按一定比例做三个同心圆,又八分之,并把演变图1的八卦置入八分的区域之中,即成 演变图2。

奇门遁甲八卦图:解析数字的五行属性

奇门遁甲八卦图:解析数字的五行属性 数字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很多事离开了数字甚至没法表达清楚。《易经》认为万事万物分阴阳五行,数字也不例外。事实上有观点认为,数理是先于五行存在的,五行是由数生出来的,先后天八卦之象是由数理生出来的,概括起来为理生数、数生相。 《易经》中的数来自河图、洛书。《易经》本身非常神秘,成书于何时、为何人所著一直有争议,比《易经》更久远的河图、洛书神秘程度更要加倍,简直可以称为天书。伏羲氏见到在黄河里见到了一个长着既像龙又像马的怪兽,看到它身上的花纹和斑点受到启发,画出了八卦的符号。后人将这个怪兽称为龙马,其背上的图案叫河图,伏羲氏所画八卦称为先天八卦。 与“河图”的形成相似,大禹治水的时候遇到瓶颈找不到解决方法,有一天洛水中冒出来一直乌龟,乌龟背上也有很多图案,被后人称为“洛书”,这大禹见到洛书,茅塞顿开,成功地治好水患。 这河图、洛书上讲的是啥呢,讲的是一种道理,这个道理可以数来说明。河图之数讲究天地生成(阴阳正配)之数,其中单数为阳、为天,有五个(13579)合数是25;偶数为阴、为地,也有五个(246810)和数是三十。 具体到水火木金土五行的出现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古人认为河图是先天,洛书是后天,河图以天地化合生成五行分在四方,洛书则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而变为九宫。 洛书以五居于中,取1234 6789居于四周,其对角、纵横三数之和均为15,其中:一六生成水居于北和西北,二七生成火居于西和西南,四九生成金居于南和东南,三八生成木,居于东和东北,五居于中土,统乎四方。 关于河图八卦与节气、方位如何相配,洛书九宫与八风、节气、方位如何相配历来也是研究者争论的不休的话题。现代观点,在涉及楼层五行,鱼数目五行时,一般采用:一、六五行为水,二、七五行为火,三、八五行为木,五、十五行为土。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阴阳论 《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认识。就现代来看,颇像近代天文学所倡导的宇宙产生的“大爆炸”理论,那个原始的一点就是太极。 太极图: 八卦产生图解: 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八卦卦名如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称之为“八经卦”,每个经卦又各领一个宫,“八经卦”彼此两两组和就产生了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古人对万物都具六十四种基本形态的抽象概括。

八卦数目属性代表图 八卦基本意义 卦象:天 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袖 天气:晴天、乾旱 身体:头、脑、骨髓 方位:西北 数字:一 五行:金 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 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决、红色

卦象:泽 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天气:多云、梅雨 身体:口、齿、舌 方位:西 数字:二 五行:金 场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边、洞穴 其他:喜悦、不完整的、金属、乐器、白色 卦象:火 人物:中女、文人、军人 天气:阳光普照、闪电 身体:眼睛、心脏 方位:南 数字:三 五行:火 场所:图书馆、法院、美容院、学校、灯塔其他:文明、发光的、外表美丽的、紫色 卦象:雷 人物:长男 天气:行雷、地震 身体:脚、肝脏、头发、声音 方位:东 数字:四 五行:木 场所:树林、闹市、大街、发电厂

阴阳、太极和太极点

阴阳、太极和太极点 阴阳 何谓道,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与阳,阴是磁铁的阴极、是负电荷,阳是磁铁的阳极、是正电荷。同性相排拆、异性相吸引,这是物理学中的自然现象。 有物必有气、有形也必有气,根据科学家的实验证明,任何物体都有生命和气,因此有物必有气、有形也必有气,形与气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对阴阳,形好气吉、形差气凶。这就是形气法的风水理论之源。 气分阴阳,气分阴气和阳气,阳气主发散、主上升,主攻击、主出击,阴气主吸收、主下降,主包容、主包涵、主奉献,其两者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物质。 阴阳平衡。中国传统风水,研究的就是阴和阳的关系。风水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砂和水,其实这也是阴和阳的问题,因为砂是阳、水是阴,但从动静来看砂又为阴、水又为阳。人与居住周边砂水的和谐,就是风水的和谐,也是阴阳的平衡。阴阳划分。一般是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前为阴、后为阳,高为阳、低为阴,矛为阳、盾为阴,刚为阳、柔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实为阳、虚为

阴,满为阳、空为阴......。 因此,中国传统风水的研究,是起始于阴阳。阴阳平衡、正负相吸,藏风聚气,就是风水格局的最高境界。由此可知,学习风水必须先过形峦关,只有掌握了形峦,才能学习理气,才能学好风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高级的风水师! 北京中轴线图 易经理论中的太极点指什么,就是天地交接点,这就是太极的作用点,阴阳的作用点,天与地的交化点、交泰点,中国文化意义上的文化,实质上是指天地交化,不指社会人文。天地无时不交,无处不交,其作用无善无恶。而对于人,对于物,对于特定接收者,却具有生杀功用。能够认出这层太极点,能够分辨这些点,用其善,恶其恶,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得道。 太极点和老子讲的“道生一”有关,这个“一”在阴阳方面表现为2,在八卦方面表现为8,在重卦方面表现为64,在天干方面表现为10,在地支方面表现为12,在干支方面表现为60等。“一”为体,其用无穷。以现代数学可以表述为(A+B)的N次方,A+B=1。太极点可以理解成一个完整的全息点。它既是局部又是整体的信息反映。我们研究易经,

八卦详解

八卦 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证认为所谓太极即宇宙,两仪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长日照的夏季称太阳,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春是少阳,秋是少阴,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节气。表面上“太极八卦图”明显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年而复始。 阴阳学中对八卦认识: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无论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缘分缔结就不会消失。世界貌似很大,其实很小只限于自己看的见的,手摸得到的。也是因此,古人认为祈福是重要的事情,女士需要带橘子石手链,男士带红竹石饰品,在结印册上添加“但马土佐、梦窗疏石、

隐岐元简”结押从而可以祈福带来人生幸福的机遇。 及至宋朝,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真理:“道”。 八卦卦象 宋代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写了一首《八卦取象歌》帮助人记住八卦的卦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简释:《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后人多以此作为上图的说明,也有人认为图中的乾(天),坤(地),艮(山),兑(泽),震(雷),巽(风),坎(水),离(火)的方位关系即由此而来。 先天八卦的方位与后天八卦为何不同?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反映了世界未产生前的景象,而后天八卦则相反。也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分别代表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类似于西学中之维度),如清人张潮〈幽梦影〉中即有“先天八卦,竖看者也;后天八卦,横看者也”之句。 简释:《说卦》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与上图中由“震”出发,顺时针经巽,离,坤,兑,乾,坎,艮回到震位的顺序一致。 后天八卦方位与东南西北方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震离兑坎分别代表东

太极图中的奥秘

太极图中的奥秘 太极图中的奥秘 下图为太极图。阴阳未分判,一个整体的状态叫太极,古人也叫他为气;现代科学叫他为混沌。数学家叫他模糊数学,即模糊枝叶,得其大体。将动未动为太极,太极一动就分阴分阳。阴阳相当计算机中的0和1,圆周运动的上下两部分;但他是模拟的是连续的,不是数字的跳跃的。如弹簧动能与势能的转换,水波的波谷与波顶,白天黑夜的转换等。阴与阳是一回事,一个整体的两面,一个整体的两种变相。太极的本质就是圆周运动。 太极图应该是动的,他时刻处于阴与阳转化的动态平衡中。所谓的阴极生阳,阴走到顶点就向阳转化;阳极生阴,阳走到顶点就会向阴转化。除非动态平衡被打破了。阴阳是一回事,就象是物质和能量,一个东西,两种变相,两种状态。 太极图外面的圆圈,代表圆满,整体观,全息观。 整体观即从整体全局把握认识事物,而不是局部割裂机械的考虑问题。一个系统中各部分是有机互动的,相互制约和促进。

全息观,如全息照片,从一个零碎的局部可以恢复整张照片。即局部中包含了整体的信息与状况。如人体的任何一个细胞中都含有整个人体的基因。尝一滴以知海,人体是个小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小人体。所以古人观察太阳系日月及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的运行状况,就可以基本确定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以及大地上万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对人心理情绪健康精神的影响。所谓的六十甲子,五运六气,鼓动天地者。 阴阳图中间的s形波动线把图一分为二,分为两阶段,两部分。象征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最基本规律是一分为而二,或者是由二合一。其他的复杂的变化规律都可以分解成一阴一阳的规律。周易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 此图阴阳两部分又叫着阴阳鱼,因为此图黑白两部分好像是两条游动的鱼,把阴阳两部分形象的比着两条鱼。说明此图是动的,他描述的是一个系统内的动态的转化与平衡过程。两个小白点和小黑点是鱼眼,黑白两部分是鱼身。我们设定白为阳,黑为阴。此图黑鱼白眼为阳,白鱼黑眼为阴。鱼身为体,鱼眼为用;阴中一点真阳,阳中一点真阴。阴阳图的阴阳划分归属当以鱼眼阴阳而定。 阳以阴为活动背景,即阴是阳的母亲;阴以阳为活动背景,即阳是阴的母亲。阴阳处于相互转化中,黄帝内经:阴阳表

整理美术试题

高中美术教师招聘考试题 高中美术教师招聘考试题(一) (高中美术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00分。 2、限用钢笔或圆珠笔(黑、蓝色)答题。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宋代的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及文艺批评上都有独到的创造。 2、画史上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指的是北齐画家曹忠达和唐朝画家吴道子。 3、编钟是民间打击乐器乐器,由数件钟组成,形状如钟,大小依次排列。 4、标志按用途可分为警示标志和商用标志两类。即具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公益标识。 5、巴洛克美术是欧洲17世纪的美术样式。发源于意大利,以其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 6、美术作品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大类。 7、美术的特征一般为造型性性、视觉性性、空间性和瞬间性性。 8、艺术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一般包括美术、文字,雕塑,建筑,音乐六大类。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表格内)

1、《弋射收获图》是属于古代: A.画像石 B.帛画 C.壁画 D.画像砖 2、《毛公鼎》是属于青铜器中的: A. 兵器 B. 杂器 C. 乐器 D. 礼器 3、麦积山石窟位于我国: A.云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4、黄筌是时期花鸟画家。 A.五代 B.北宋 C. 南宋 D. 明清 5、《万壑松风图》是南宋的作品。 A.马远 B.李唐 C.夏圭 D.刘松年 6、反映了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摧残下中国人民苦难形象的中国画是: A.《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B. 《血衣》 C. 《流民图》 D.《三毛流浪记》 7、文艺复兴时期,对宗教改革充满景仰和崇敬之情的画家是: A、米开朗基罗 B提香 C丢勒 D 拉菲尔 8、颜真卿行书,极受推崇,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的作品是: A、《祭侄文稿》 B、《颜家庙碑》 C《争座位稿》 D 《自书告身》 9、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大师有19世纪的著名画家是: A. 布莱克 B.德拉克洛瓦 C.弗里德里希 D. 透纳 10、19世纪中期矢志将自己的艺术奉献给“泥土上的英雄”——农民的现实主义画家是:A.米勒 B.库尔贝C.珂勒惠支 D.列宾 11、杰出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下列作品中,描写战争的是: A.《亚威农少女》B.《三个音乐家》C.《舞蹈者》 D.《格尔尼卡》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周易八卦图解 【八卦基本概念】 八卦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具体符号表示见下面的『八卦符号』。《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符号解析】 八卦符号: 乾:乾三连坤:坤六断震:震仰盂艮:艮覆碗 ▅▅▅▅▅▅▅▅▅▅▅▅▅▅▅▅▅▅ ▅▅▅▅▅▅▅▅▅▅▅▅▅▅▅▅▅ ▅▅▅▅▅▅▅▅▅▅▅▅▅▅▅▅▅▅ 离:离中虚坎:坎中满兑:兑上缺巽:巽下断 ▅▅▅▅▅▅▅▅▅▅▅▅▅▅▅▅▅▅ ▅▅▅▅▅▅▅▅▅▅▅▅▅▅▅▅▅▅▅ ▅▅▅▅▅▅▅▅▅▅▅▅▅▅▅▅▅▅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 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克(木)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图说太极八卦(九)

图说太极八卦(之九):太极八卦的哲学思考 “太极八卦图”整体上是个圆,一个圆必定有圆心。我们试试在纸上画一个圆,你能用什么方法把那圆心给表达出来吗?看起来很简单了,你抓起红笔,在圆心位置点了一个红点。我也画一个圆,在圆心位置点了一个蓝点。你说红点是圆心,我说蓝点是圆心。其实,那红点、蓝点可以都代表圆心,但表示出来的都不是圆心本身了,不论你使用多精密的设备。好好体会这句话:能表示出来的就已经不是圆心本身了!简单、抽象的东东,是不可以表达出来的。老子《道德经》第一句经文: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里的“道”! 世上有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存在?也就是说,这世间有没有绝对真理?答案是:世间无绝对!但是,“世间无绝对”,是绝对的吗?仍然不是!没有绝对,就意味着有例外;有例外,就意味着不绝对。看看阴阳太极图,世上没有绝对的阴,阴中有阳;世上也没有绝对的阳,阳中有阴。我们的逻辑告诉我们,是就是是,非即为非。这个似乎是绝对的。但太极八卦就是“是与非”的统一体,是阴阳互根的,是非逻辑的。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导出: 自然法则之一:“没有绝对”不是绝对的真理。 车轮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透过车轮,揭示了另外一个自然法则:动与不动是一体的!当车轮转动的时候,车轮的圆心是不动的。人类很聪明,在圆心处挖一个洞,装上中轴,那么这个圆就是“周动心静,动与不动”的统一体,风扇、车子、发动机就发明出来了。 “动与不动是一体的!”那么,世间有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有!“变是永恒不变的”!看看太极八卦图:圆与圆心,周动心静,阴阳互根,对立统一。整个自然法则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图是简洁的,内涵却是浩瀚的。简洁与浩瀚,黑与白,升与跌,融为一体。老子《道德经》经文:无为无不为(逻辑上理解“无为”即“无所作为”,但自然的真相则是“无为而为”)。

八卦图

先天八卦 2010-07-13 16:58醉醒堂周易文化中心易道尊者字号:T|T 先天之数看物在各层之奇偶。阴者为偶。 乾一、兑二、…坤八 生卦之序以数积〔累〕,在一处积即不在它处积。阴者为无。 此即易逆数之由。数之小者方能在下层为阳,越小者下层之阳越丰,而卦序为大。 以数之积观,阴即无。以物之有无观,奇为阳,偶为阴。 易者依于全息,将物之奇偶核于各个层次,夫一层之有即为它层之有,此易之精神也: ①全息。 ②奇者为阳,偶者为阴。 奇者,独在而求;偶者,相偶而足,故若无。 ③浅者偶小,深者偶大。 两物之偶不及四物之偶,四物之偶不及八物之偶。 8为乾坤,8、9为坤乾,物极必反。 震为阳中之至阴,巽为阴中之至阳。 无物不阴阳,数亦有阴阳,故乾一、兑二、…坤八、乾九、…… 由纯阴而至阳中之至阴,阳长矣。 有纯阳而至阴中之至阳,阴长矣。 八卦是八分法,六十四卦是六十四分法。 卦象尤“空穴”,八者满,故〔坤〕,七者缺一,故〔艮〕,六者缺二,故〔坎〕,…,一者缺七,故〔乾〕。此八卦之象,倍数亦然。而零者,无也,非卦象所能。 由上往下,“〔艮〕”,“〔坎〕”,“〔震〕”表空穴之数一、二、四,此完备之函数组。自然就是一个二进制计数器。讲天、地、人,大可不必。 易逆数: 五+六=十一一+一+一=三 巽+坎=离乾+乾+乾=离 如果顺数就不可能如此。 易学可以建立公理系统。 先天八卦是无五行之别的,八卦就是八卦。

易逆数是关键的一点,只有逆过来才能封闭,才有极限,在这个极限中才有生克制化。物以类聚,方以群分。这是在深层的联系,非意识所能及。 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都基于任意的初始条件和决定论法则。当考虑不可逆性时,情形便不再如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初始条件是从以前的演变中生成的,并通过以后的演变被变成同一类别的状态。 对于易学来讲,我们看到的是同样的情形,决定论的因素是数学原理,但是要遵循易逆数的道理。 存在和演化之间的关系。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易学绝不仅是一个二进制的奥秘,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二进制的问题,虽然两个卦的合成服从二进制的运算规律,但这是易学本身的规律性问题,是由其自身的逻辑机制决定的。乾一、兑二、……,上小下大,在二进制就不好解释,八卦广象于二进制数学更无关系。二进制数学本身不可能有什么奥秘,其数学形式是确定的。 乾一、兑二、……,并不是数字一就是乾,数字二就是兑,而是这些数字所代表的事物。数字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深入讲是空间和时间上的特征。 所以讲易学是时空的科学,这正印证了这一点:按照唯物论和广义相对论的观点,一切相象都是物质现象,而物质是通过空间和时间来表现的,空间和时间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 一分为二,爻数越多,从事物中提取的信息越多,越细。上面的爻是主要的。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 从这个意义上讲,爻之多寡,本无限定,爻愈多则愈细愈繁。 一卦之中,上与下的重要性是辩证的。这种辩证性甚至不可用语言表达。如果要减少爻数,那么卦中上面的几爻代表这个事物。上面的是表面的、主要的,下面的是本质的,是细节,卦象把事物的主次进行了概括,主要的东西信息少,次要的东西信息量大。看一个事物就要看其大小、主次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当中又有细节,细节当中又有主要的,但是从信息量来讲,却是相反的。在两经卦组成的别卦中,上卦的下面几爻是重要的。要注意经卦和别卦的区别。 讼,乾为首,坎为下巴〔首之下〕。如果要缩略,应该省坎留乾,保留大的方面,省去小的、细节的方面,故称乾卦的事,上乾下坎。 公理:任何相邻的几爻或一爻都能作为该事物的组成部分。越往下层次越深、越本质。 数字再大亦只取八卦,取其零。万物的特征总是取其零,如说奇数,不管这个数有多大,只要最末一位是单数就是奇数,所以只能说一个零点。又如说方桌,桌子内部复杂得很,独取外形一个方字来概括,所以八卦也是如此,取的是事物的一个特征。 有者为动,为阳;无者为静,为阴。 由冬至于夏,阳〔数〕长也。以阳为基,为阳气之运。由夏至于冬,阳〔数〕消也,而复其无物之位。以阴为基,为阴气之运。夫皆阳者,天地之运以阳为用也。故无者为阴,偶者亦为阴,偶若无也。

河洛太极图

河洛太极图 河图洛书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说它是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地理、历法、气象、音律、医学等诸多高明学科之母,其中包含了诸多未被人们理解的宇宙奥秘。人们只要明了其神秘,就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故而历代研究者,都急于知道其具体涵义与答案。 数学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向导,人们离不开数学,否则,就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客观事物,就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太极图与河图洛书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太极图、河图、洛书是三个最古老的图形, 太极图就是道的示意图,河图是阳的示意图,洛书是阴的示意图. 幻方(纵横图)——解法 幻方最早记载于我国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大戴礼》中,这说明我国人民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知道了幻方的排列规律。而在国外,公元130年,希腊人塞翁才第一次提起幻方。我国不仅拥用幻方的发明权,而且是对幻方进行深入研究的国家。公元13世纪的数学家杨辉已经编制出3-10阶幻方,记载在他1275年写的《续古摘厅算法》一书中。在欧洲,直到574年,德国著名画家丢功才绘制出了完整的4阶幻方。 摘要:一部《周易》,“简捷明了”。因“象、数、理”寓其中,不需再去说明。《周易》系辞讲得好,“一阴一阳谓之道”,即凡事都一分为二,《周易》之书也一样,因其过于简捷,随着时间变易,语言环境变迁,思辨方式的演变,弄得繁缛末节,反而不能明了了。其实,《周易》有其深化,完善的过程,有其内在规律性。“数、象、理”是其核心内容,“占”是其技术手段及应用。《伏羲八卦次序图》主“数”,《先天八卦图》主“象”,《后天八卦图》主“理”。“占”是以对“数、象、理”之综合应用。《周易》是“数、象、理、占”的提炼、归总和综合应用。 本文论述“数、象、理”是根据日、月、地三者运动关系而来的,具有客观性。日、月、地运动是地上一切能量变化,生命活动之源泉。任何生命活动和社会现象都脱离不了日、月、地天体运动节律及其影响范围,即都超越不了太极八卦规律。也就是任何事物都遵循太极八卦之“数象理”。故太极八卦具有物质基础,具有客观性。至于“占”,则类似于当今的生命“克隆”技术,是一种信息克隆。 自古以来,对待《周易》一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肯定。持肯定态度者,倾毕生精力,学习,研究,应用《周易》。历朝历代以来,著书《周易》可谓汗牛充栋。一种是否定。持否定态度者极力歪曲,打压《周易》的研究,应用。尤其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占领思想阵地以后,认为“八卦”的应用,是“无根无据的迷信”。不管是肯定也好,否定也好,《周易》的研究与应用,由过去官方太卜掌握,到后来流入民问,持久不衰,除《易经》之外,世上没有任何一种学问,持续研究,应用几千年而不衰,这不是仅仅用“文化热”现象能解释得了的。那么,“太极八卦”到底蕴含了什么?也就是说“太极八卦”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