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卦到太极图
完美解决太极如何生成后天八卦,阴阳相感,阳卦外生,阴卦内生

完美解决太极如何生成后天八卦,阴阳相感,阳卦外生,阴卦内生上文从乾坤生六子的角度聊了一下先天八卦如何生成后天八卦,并且从阴阳数量的关系确定了八卦的顺序。
一、阴阳交感生成后天八卦的过程1、第2圈为太极生成的两仪,左阴右阳,表示阴升阳降。
图1,太极生两仪2、第3圈为两仪生成的四象,阴上阳下表示为先天八卦生成后的状态。
图2,两仪生四象也就是从否卦变成了泰卦(先天八卦的最终状态)。
图3,泰卦,后天八卦状态3、第4圈为四象生成的八卦中的四个卦,从右上角顺时针,为阳阴阳阴,因为先阳后阴以象先天,所以生成的为阳卦(父子)。
图4,四象生八卦中的四卦4、第1圈为四象生成的八卦中的另外四卦,从右下角逆时针为阴阳阴阳,因为先阴后阳以象后天,所以生成的为阴卦(母女)。
图5,四象生八卦中的另四卦如此可以从后天八卦的生成的两个过程推出后天八卦图(见图5),注意向内生和向外生是同时进行的:1、向外生(后天八卦阳卦生成过程)观察方向:2→3→4,黑/灰(为了图好看,用灰代替黑,下面一律说为黑)表示阴,白色表示阳,从右下角开始,对应的卦为从下往上:①、白白白=阳阳阳=乾,所以1为乾;②、黑白黑=阴阳阴=坎,所以2为坎;③、黑黑白=阴阴阳=艮,所以3为艮;④、白黑黑=阳阴阴=震,所以4为震;2、向内生(后天八卦阴卦生成过程)观察方向:1→2→3,其他同上。
⑤、黑白白=阴阳阳=巽,所以5为巽;⑥、白黑白=阳阴阳=离,所以6为离;⑦、黑黑黑=阴阴阴=坤,所以7为坤;⑧、白白黑=阳阳阴=兑,所以8为兑。
所以后天八卦的顺序为:1乾,2坎,3艮,4震,5巽,6离,7坤,8兑。
因为乾在右下角生成,所以乾从右下角开始按上面顺序排起,后天八卦图最终如图6:图6,标准的后天八卦太极二、后天八卦的生成特点1、太极生两仪(跟先天八卦图阴阳相反),因为阳降阴升(阴阳相交万物生)。
2、两仪生四象(跟先天八卦图阴阳相反),因为阳降阴升最终的状态是阴上阳下。
3、四象生八卦(先天是外生,后天是外生四卦【先阳后阴】,内生四卦【先阴后阳】),因为先阳后阴以象先天,所以生成的为阳卦(父子);因为先阴后阳以象后天,所以生成的为阴卦(母女)(见图7)。
易经八卦及太极图

卦图真的是转动的,而且是永恒转动永不停息的,是在宇宙诞生时就已产生的我发现了八卦图确实原本就在转动的,不是因被我们拔转后才动的。
不管这张后天八卦图如何转动,其中之八卦宫位是永恒不变的,是处于一种恒动中之真静,其所示之大方向也是不变的,她的五行属性也是不变的,她归纳了宇宙间的万物万象。
我们都知道,后天八卦图中显示的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而巽东南的,这是其基础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八卦图的转动有四种形式,现分述于下:一.阴阳太极图的转动即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学易之人都不会不熟悉这张阴阳鱼的太极图的,它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那两个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中的一点真阳(白点)和一点真阴(黑点)。
也就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根,互为依存。
从此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是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的,阳极则转阴,阴极则转阳,如此阴阳不停地旋转互化永无停息。
这张阴阳太极图中的相对于后天八卦图中的坎位的阴阳交界点,即八主图中的十二地支中的子水位就是阴极,为一阳生的转接处,由此而阳气始生阴气渐消,随着顺时针的向右旋转,也即后天八卦图中的地支子水位顺时针的旋转由子到丑,经寅卯辰巳到午离卦位,阳气由子位之一阳始生慢慢地转化成了离卦地支午火位的阳气的极盛时期。
物极则反,此时阳气盛极而一阴暗生,阴阳又开始了阴始渐长而阳始渐消的时候了。
随着阴气渐长而阳气渐消的过程,阴气向右旋转到了坎宫子位阴盛极转衰,而一阳暗生,又形成了阴阳互转,阴阳如此反复变动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就形成了阴阳太极的永恒转动,也就是后天八卦图的内在的真正的一种永恒转动的形式的体现了。
这动转动形式是先天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亘古不变永恒存在的。
二.时间的永恒流动也是八卦图转动的一种真实体现。
时间是流动不息的,从亘古的不知何时开始而永不停息地流动至今,乃至于将来的永无止息,它都将永远流动下去,我们也无法知道它将流转到何时。
时间的流动在这张后天八卦图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1 .首先,它是以六十甲子的六十年不停息地周而复始的方式转动的。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1——太极图

破译太极八卦推演之过程1——太极图本文采用公理化推演方法,破译了易经六大基石性发明的推演过程:阴阳爻、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八卦符号、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符号。
本文推演出3条公理和48条推论,揭示了易经起源真相。
证明了易经起源与卜筮毫无关系,易经是从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原理推演的,具有《几何原本》一样的的公理化推演法。
本文是笔者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部分破译了太极、先天八卦、六十四卦等易经发明的推演。
关于破译洛书、后天八卦、河图等发明的推演过程,此文不打算披露。
待时机成熟,将公布于有德之大人君子。
1、羲皇从天象发明太极图关于太极图的来源,比河图、洛书、八卦图的来源还要神秘。
几千年来,甚至都没有一个哪怕是类似于“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因之画八卦”那样的神话传说,能告诉人们太极图的起源。
这给人的感觉是:似乎太极图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横空出世。
现在传世的太极图,最早见于北宋的文献。
北宋以前的太极图文献没有见到,或者没有,或者已经遗失了。
北宋的河图、洛书,以及太极图,传自唐末五代至宋初的陈抟,并由北宋邵雍集其大成。
陈抟,字希夷,又字图南,号扶摇子,道家尊为“陈抟老祖”,今安徽亳州人。
邵雍,字尧夫,谥康节,世称邵子,隐居在今河南辉县。
图3 道太极图《道藏》中载有陈抟老祖传下的“道太极图”(见图3),据说传自东周春秋时期老子。
老子名李耳,《道德经》的作者,被道家尊为“太上老君”,今河南鹿邑人。
由于难于确认太极诸图的源头,致使学术界多认为上述诸图是由陈抟等人伪造出来的。
由于学术界不相信陈抟传出的太极图的真实性,北宋的周敦颐(周子)、明朝的来之德(来子),还创作了与这张图迥然不同的另外两种类型的“太极图”。
然而,台湾省陈立夫先生在《关于太极图的一些问题》中指出:“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
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6500年前(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乃使用毛笔中锋所画,竟早于孔子四千年。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推演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推演“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是告诉我们推演的步骤和过程,八卦还可以两两组合推演出六十四卦,参见《易经》。
类似宇宙大爆炸理论,从虚无,到奇点,奇点大爆炸,产生宇宙万物。
我不赞同从八卦到太极的归结画法,因为这有背历史自然规律。
谨以常见的、发源于太极的推演图,逐一纠错。
这个图就不是学易的。
易学中,老阳、少阴属阳,老阴、少阳属阴,这是基本知识。
图下面部分更没有看的必要了。
四象对四季,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民諺“下雪不冷化雪冷”,整体属阴;老阳又称太阳,对应夏季;大家都知道秋老虎吧,秋季整体属阳,开始转冷,少阴;老阴又称太阴,对应冬季。
两仪(阴阳鱼)太极图中,阳鱼的头部对应少阴,阳鱼的眼睛象征阴初生,阳鱼腹部对应太阳,阳鱼的尾巴象征阳衰;阴鱼的头部对应少阳,阴鱼的眼睛象征阳初生,阴鱼的腹部对应太阴,阴鱼的尾巴象征阴衰。
正体太极图太极图常见,也有正体、错体之分。
视为阴鱼头部带动太极图旋转(每个位置都在阴阳变化),顺时针旋转即为正体。
看过中医理论入门。
中医中少阳、太阳属阳,少阴、太阴属阴。
这里不论其对错。
至阳、至阴是中医的术语,不是易学术语。
这个推演过程,就是二进制的体现。
可以用1表示阳爻,2表示阴爻。
中国古人发现的二进制,基本元素是1和2. “无极”无法揣测或描述,0表示无极,1表示太极(阴阳中和的混沌状态)、阳爻或世间万有,2表示两仪(对立统一的两面)、阴爻。
后世发现的二进制,基本元素是0和1,注意区分。
从太极发源,当多个爻组合时,应当把“初爻”靠近太极图来写(类比宇宙奇点大爆炸)。
所以,上图少阴的两爻上下颠倒了;少阳也是。
类似地,推演到八卦,也应该是初爻离太极图最近,然后中爻、末爻。
常见的很多太极八卦图也犯这种错误,给初学者添障碍。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太阳是11,象征夏季。
少阴是12(只有1、2两个字符的二进制),1属阳,2属阴,高位权重高,整体属阳。
少阴,阴初生,象征大爆炸产生的高温宇宙开始冷却,象征秋季。
一分钟让你了解太极与八卦的关系

一分钟让你了解太极与八卦的关系
文王八卦
伏羲八卦
在上面两幅八卦方位图中,中间围住的部分是太极的位置。
反映出太极的地位,以及它与八卦的关系。
如果将太极的图形加入,就会形成下面这种图式:
太极阳阳
图中白为太阳,黑为太阴,白中之黑为少阴,黑中之甶为少阳。
此图被称为“天地自然之图'其黑白两部分正好把一个圆等分为两
半。
关于其寓意清人胡清曾广采众说,详加解释:
'其环中为太极,两边黑白回互,白为阳,黑为阴。
阴盛于北,而阳起薄之:震东北,白一分,黑二分,是为一奇二偶;兑东南,白二分,黑一分,是为二奇一偶;乾正南全白,是为三奇纯阳;离正东,取西之白中黑点,为二奇含一偶,故云对过阴在中也。
阳盛于南,而阴来迎之;巽西南,黑一分,白二分,是为一偶二奇;艮西北,黑二分,白一分,是为二偶一奇;坤正北全黑,是为三偶纯阴;坎正西,取东之黑中白点,为二偶含一奇,故云对过阳在中也。
离、坎为日、月,升降于乾坤之间,而无定位,故东西交易,与六卦异也。
”(《易困明辫》)
太极图的画法
太极图制怍精巧,而其方法却并不复杂,兹介绍如下:
第一步先画一个大圆,并画出一条直径;第二步以大圆半径的二分之一为半径,在大圆半径的二分之一处上下画两个相切的小圆见图:
太极画法
图中小圆A加上D部分与小圆B加上C部分正好相等,形成两个
阴阳鱼。
好了,今天先聊这么多,感谢关注“双手合十笑看人生”头条号,下期我们将谈谈《周易六爻卦及各爻所代表的意义》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太极图

太极图太极图、周易、先天八卦图[ft=,+0,][ft=,+0,]太极图[ft=,+0,]黑[ft=,+0,]白二色,[ft=,+0,]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ft=,+0,]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ft=,+0,]示阳中有阴,[ft=,+0,]黑方白点[ft=,+0,]表示阴中有阳。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ft=,+0,]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
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
[ft=,+0,]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
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
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
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变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ft=,+0,]自然界也是如此,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五行。
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则化生万物,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故变化无穷。
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纲领,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 八卦产生图解: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
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
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
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八卦图解太极阴阳论《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认识。
就现代来看,颇像近代天文学所倡导的宇宙产生的“大爆炸”理论,那个原始的一点就是太极。
太极图:八卦产生图解: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
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
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
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八卦卦名如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称之为“八经卦”,每个经卦又各领一个宫,“八经卦”彼此两两组和就产生了六十四卦。
这六十四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古人对万物都具六十四种基本形态的抽象概括。
六十四卦象八卦数目属性代表图八卦基本意义卦象:天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袖天气:晴天、乾旱身体:头、脑、骨髓方位:西北数字:一五行:金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断、红色卦象:泽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天气:多云、梅雨身体:口、齿、舌方位:西数字:二五行:金场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边、洞穴其他:喜悦、不完整的、金属、乐器、白色卦象:火人物:中女、文人、军人天气:阳光普照、闪电身体:眼睛、心脏方位:南数字:三五行:火场所:图书馆、法院、美容院、学校、灯塔其他:文明、发光的、外表美丽的、紫色卦象:雷人物:长男天气:行雷、地震身体:脚、肝脏、头发、声音方位:东数字:四五行:木场所:树林、闹市、大街、发电厂其他:有核的、木器、惊恐、发怒、碧绿色卦象:风人物:长女、秀士、寡妇、僧人天气:刮风身体:呼吸系统、股方位:东南数字:五五行:木场所:直路、机场、海港、邮局、草木茂盛之地其他:流动不定、木制工艺品、长而直的、青绿色卦象:水人物:中男、渔民、江湖人物、盗贼天气:下雨、下雪、霜露、月身体:耳朵、血液、肾脏方位:北数字:六五行:水场所:有水的地方、酒楼、酒吧、酒店、井其他:含有水的东西、下陷的地方、黑色卦象:山人物:少男、童子天气:云雾身体:手指、子、背部方位:东北数字:七五行:土场所:与山有关的地方、门口、墓地其他:阻隔停顿、不动之物、黄色卦象:地人物:老母、孕妇、妻子、众人天气:阴云、雾气身体:腹部、脾胃、皮肤方位:西南数字:八五行:土场所:田野、平地、平原其他:柔顺、方形、众多的、布类、黄色五行的属性五行生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代表相生----> 代表相克八卦图八卦图有“先天”、“后天”之分,一般先天八卦图为体,后天八卦图为用。
八卦太极图

•
乾 (qián)乾为天卦像: 上乾下乾纯阳卦; 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 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 满、亭通,成功、重大。但 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 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 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 司机。 坤(kūn)坤为地卦像: 上坤下坤纯阴卦; 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 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 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 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 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 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 地小而取)。
•
• 离卦——卦象是圆中一点, 代表太阳。 • 坎卦——上下外围都是阴, 中间一画阳爻象征光明, 代表月亮。 • 巽(xùn)卦——正面下面 破碎,代表风。 • 震卦——下面阳,上面破 碎, 代表了震动,为雷。 • 艮卦——地上有突出的高 山,代表了山。 • 兑卦——上面的缺口,表 示了湖泽、海洋。
易有太极
• • • • • •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业。
太极图的S
• 太极图中的“S”线将太极图清晰地分为两 个关联部分,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是有 结构的。 • 太极图的两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相区别,分 为阴和阳,以"S"线相隔,表明这两个部分 是相互独立、不容混淆的。
• 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但是,事物 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 “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 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
• 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 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 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 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 系是木克土,然而木气偏亢,土就会反过 来侮木。我国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一切事 物的性质,分别列入这五大类的范畴,并 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讲 八卦变太极图
既然我们可以把“古太极图“演变成“先天八卦图”,那么我们应该可以来个演变的逆过程,把“先天八卦图”演变成“古太极图”。
二图相互演变的关键在于,不管如何演变,应该一律使用历史书籍中的“古太极图”原图。
也就是说,要用书中的“古太极图”演变出“先天八卦图”;用“先天八卦图”演变而得到的图一定要完全符合书中“古太极图”的形状,不能有任何的变形。
只有如此,才能具有说服力。
下面,我们阐述从“先天八卦图”演变成“古太极图”的过程。
图17-1 初爻画在外的八卦图图17-2 演变过程之一
首先,把上爻画作内的“先天八卦图”放入“八分”的三个同心圆之中,如图17-2所示。
图17-3 变换八卦符号图17-4 布满各个空间
其次,把原本卦爻符号变作黑白(本讲示意图用红色替白色,蓝色替黑色)条形块,并逐渐展开布满各自的区域。
如图17-3和图17-4所示。
图17-5 用反“S”线中分图17-6 移动填补各个半爻
第三,用反“S”曲线中分巽卦的初爻(初六),中分坎卦的中爻(九二),中分艮卦的上爻(上九),中分兑卦的上爻(上六),中分离卦的中爻(六二),中分震卦的初爻(初九),如图17-5所示。
然后,用巽初爻的半黑补震初爻的半白;用离卦中爻的半黑补坎卦中爻的半白;用兑卦上爻的半黑补艮卦上爻的半白,如图17-6所示。
图17-7 得到扇形“鱼眼”图图17-8 变成圆形“鱼眼”图第四,看所得之图7-7,离卦与坎卦的上爻都是一扇形。
把离卦上爻扇形变作空心白色圆形,把坎卦上爻扇形变作实心黑色圆点,如图17-8所示。
图17-9 抹线后所得图图17-10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
第五,抹去八分线记内圆、中圆的圆周线,即可得到图17-9。
将图17-9与图17-10比较,所得图的形状与“心易发微伏羲太极之图”的形状完全相同。
通过第十六与第十七两讲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所谓“古太极图”与所谓“先天八卦图”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无论是从“古太极图”演变成“先天八卦图”,还是从“先天八卦图”演变成“古太极图”,都有现实层面的具体应用。
从“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角度看,我们应该认为:当初是圣人伏羲本着“太极图”画出了“先天八卦”;从纯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说:所谓的“古太极图”是从“先天八卦图”演变而来的。
与“实学”相对应的可以说是“虚学”。
《老子》说:“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就八卦的研究与应用两方面来说,我们都应该有所肯定,不能各持己见,有所过或不及。
思考题
1.用黑白块替代卦爻原本符号,从谁开始?如果没有如此替代的举动,那么会有“古
太极图”问世吗?
2.从北宋邵雍开始说所谓的“先天八卦”,那么所谓的“天地自然河图”能出现在邵
雍之前吗?
本讲参考资料
1.明章潢《图书编》:
《古太极图》,圣人发泄造化之秘,示人反身以完全,此太极也。
是极也,在天地匪巨,人身匪细,古今匪遥,呼吸匪暂也。
本无象形,本无声臭,圣人不得已而画之图焉。
阴阳刚柔,翕辟摩荡,凡两仪、四象、八卦皆于此乎具,而吉凶之大业生焉。
即所谓一阴一阳之道,生生之易,阴阳不测之神也……天地人,统同一太极也。
以语其博,则尽乎造化之运,以语其约,则握乎造化之枢。
惟《太极图》为然,故掲此以冠之《图书编》云。
《古太极图》,浑浑沦沦,渊渊浩浩,本无象也,其象至于不可纪,本无数也,其数至于不可穷,岂特图书、先后天图,周易卦爻,皆从此出。
彼上而天文,下而舆地,中而人情,物理国家,礼乐制度,千变万化,孰非太极之运用哉?此《古太极图》所以为图书之冠,惟于此图透彻其底里,则诸图皆在范围中矣。
《太极图河图》出于天地,画于圣人,固所以模写造化,以启牖后人。
其实天地亦有所不能违也。
考之《书·顾命》“天球、河图在东序”,《论语》“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河图为古帝王圣贤所重也如此。
彼欲分裂某几㸃置之某处,而更乱之,盍即此《太极河图》观之哉?但阴阳左右,虽旋转无定在也,而拘拘执河图虚中、五十无位之说,是又不知阴阳合于中心,而土本天地之中气也。
非达观者,其孰知之?
2.清胡渭《易图明辨》:
朱子曰:包如母之怀子,子在母中。
生如母之产子,子在母外。
此特据康节之图以为言耳。
若希夷《太极图》作白黒回互之状,函两仪、四象、八卦,皆子在母中。
譬诸岁时,一岁本一气耳。
析之而为寒暑,则二气矣。
又析之而为春夏秋冬,则四气矣。
又析之而为分至启闭,则八节矣。
皆一分为二,子在母中者也。
杨氏《周易全书》曰:赵氏图书,世竞传之为真图书。
灵宝许公、郴阳何公尤笃信之,独季彭山云:“朱子与蔡氏无书不讲明,岂有秘不与言之理?”
渭按:蔡氏所得之三图,清容不言其形象,未知何如?据古则所传以为蔡氏之所得,盖三图之中,此居其一,名曰《先天图》,亦曰《太极图》。
取《参同契》之月体纳甲、二用、三五与九宫、八卦混而一之者也……后人谓之《天地自然之图》,又谓之《太极真图》,其环中为太极,两边白黑回互,白为阳,黑为阴。
阴盛于北而阳起薄之,故邵子曰“震始交阴而阳生”,自震而离而兊以至于乾,而阳斯盛焉。
震东北,白一分黑二分,是为一奇二偶。
兊东南,白二分黑一分,是为二奇一偶。
乾正南,全白,是为三奇纯阳。
离正东,取西之白中黑㸃,为二奇含一偶,故云“对过阴在中”也。
阳盛于南,而阴来迎之,故邵子曰“巽始消阳而阴生”,自巽而坎而艮以至于坤,而阴斯盛焉。
巽西南,黑一分白二分,是为一偶二奇。
艮西北,黑二分白一分,是为二偶一奇。
坤正北,全黑,是为三偶纯阴。
坎正西,取东之黑
中白㸃,为二偶含一奇,故云“对过阳在中”也。
坎离为日月升降于乾坤之间,而无定位。
纳甲寄中宫之戊己,故东西交易,与六卦异也。
八方三画之奇偶与白黑之质,次第相应,天工乎,人巧乎?其自然而然之妙,非窃窥造化阴阳之秘者,亦不能为也。
但不可指以为“伏羲之河图”耳。
阳气生于东北而盛于正南,震离兊乾在焉,即望前三候阳息阴消之月象也。
阴气生于西南而盛于正北,巽坎艮坤在焉,即望后三候阳消阴息之月象也。
阴极于北而阳起薄之,阴避阳故回入中宫,而黑中复有一㸃之白。
阳极于南而阴来迎之,阳避阴故回入中宫,而白中复有一㸃之黑。
盖望夕月东日西,坎离易位,其黑中白㸃即是阳光,白中黑㸃即是阴魄,东西正对,交注于中。
彧按:胡渭视“古太极图”的“黑白鱼眼”分别为离卦与坎卦的中爻,其实应该分别为离卦与坎卦的上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