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合集下载

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排名华中科技大学各专业在全国排名本一级学科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学科在全国排名机械工程941光学工程89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911电气工程902生物医学工程85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855公共管理835新闻传播学815基础医学807建筑学739水利工程749船舶与海洋工程709临床医学8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710城乡规划学7310社会学7310电子科学与技术7711材料科学与工程8212物理学7612教育学7612中西医结合7312信息与通信工程7913管理科学与工程7814风景园林学7115生物学7516理论经济学7316口腔医学6516药学7316力学7217土木工程7517护理学7217哲学7318工商管理7722软件工程7223化学7323应用经济学7324环境科学与工程7226统计学7226数学7228法学7029生态学7130马克思主义理论7431中国语言文学7232外国语言文学7037中国史6453华中科技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新闻学、信息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预防医学、生物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药学、物流管理、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公共事业管理、临床医学、数字媒体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交通工程、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部分专业学费标准:英语专业--4500元德语专业--4500元社会工作专业--4500元法学专业--4500元广告学专业--4500元工商管理专业--4500元新闻学专业--4500元汉语言文学专业--4500元国际商务专业--5750元城乡规划专业--5850元工程管理专业--4500元药学专业--4500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500元口腔医学专业--4500元交通工程专业--4500元交通运输专业--4500元土木工程专业--4500元工程力学专业--4500元物流管理专业--4500元数字媒体技术专业--4500元传播学专业--4500元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4500元环境工程专业--4500元法医学专业--4500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4500元金融工程专业--4500元金融学专业--4500元经济学专业--4500元物流管理专业--4500元工商管理专业--4500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4500元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4500元水利水电工程专业--4500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4500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4500元统计学专业--4500元物理学专业--4500元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4500元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4500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4500元生物信息学专业--4500元建筑学专业--5850元预防医学专业--5850元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5850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5850元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5850元临床医学专业--5850元临床医学专业--5850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5850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5850元软件工程专业--5850元信息安全专业--585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5850元功能材料专业--5850元电子封装技术专业--5850元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5850元药学专业--5850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5850元生物医学工程专业--5850元通信工程专业--5850元生物技术专业--5850元生物科学专业--5850元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5850元轮机工程专业--5850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5850元自动化专业--5850元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5850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5850元。

华科的校训

华科的校训

华科的校训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这篇文章将介绍华科的校训的起源、含义和应用,以及校训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华科的校训》,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华科的校训》篇1一、校训的起源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于 1997 年确定。

当时,学校正在推进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建设,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激励师生追求卓越,学校决定确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校训。

经过广泛的讨论和征求意见,校训最终确定为“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二、校训的含义“明德厚学”中的“明德”意为“光明之德”,是指人们应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个人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而“厚学”则是指要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追求学术上的卓越。

“求是创新”中的“求是”则是指追求真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

而“创新”则是指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勇于开拓新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为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三、校训的应用华科的校训在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不断强化对校训的理解和实践,将校训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四、校训的重要性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

《华科的校训》篇2华科的全称为华中科技大学,其校训为: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华科的校训》篇3华科的全称是华中科技大学,它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

一个有根的国家,是富有希望的国家;一个有根的民族,是意气风发的民族;一个有根的校园,是源远流长的校园。

而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校园而言,就是根之所在。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尽管没有千百年的历史,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大”)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重点大学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

它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便是“华中大”的历史,弥长而悠远。

从华中工学院到华中理工大学,再到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其中蕴藏着光辉灿烂的校史——既有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也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来校讲学;既有老院长查谦等创校元老的丰功伟绩,也有前校长朱九思、杨叔子等历任领导颇具特色的治校办学思想;既有裘法祖、张培刚等著名学者的斐然成就,也有遍布海内外杰出校友的丰硕成果……在并不久远的的历史里,它秉持着“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办学理念。

“华中大”凭借其严谨的学风荣获了“学在华工”的美誉。

建校之初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的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新中国从1952年开始,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国家从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根据高等教育部统一规划,决定在中南地区设立华中工学院。

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

1953年5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聘任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委员。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作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华中科技大学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实力和声誉。

今天,我将带您一起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的魅力。

首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中西合璧的美。

从教学楼到图书馆,每一个建筑都充满了现代感与艺术感。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运用了丰富的建筑材料和设计理念。

学校的建筑既尊重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使得校园更加美丽与宜人。

其次,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为师生提供了便利与舒适。

校园内的建筑物设计合理,各种设施齐全,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图书馆里安静祥和,藏书丰富,几乎包含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为师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

此外,学校还建有多个学生活动中心和体育馆,为学生提供了休闲和锻炼的场所。

华中科技大学的建筑也是学校发展的一张名片。

作为学校强大的软实力之一,华中科技大学的建筑为学校争得了很多的荣誉和奖项。

学校的建筑设计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学习的榜样。

这些建筑物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设计,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赏和参观。

除了独特的风格和良好的环境,华中科技大学的建筑还与学校的学科优势相结合,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华中科技大学是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大学,其建筑折射出了学校对技术创新的极高重视。

建筑中运用了许多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与学校的科研成果相辅相成。

这种技术性的创新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学术的启迪,也为学校在科研和工程实践方面赢得了广泛赞誉。

最后,华中科技大学的建筑也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建筑的设计和布局,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

许多建筑物内部装饰富有文化内涵,表达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精神理念。

校园内还广泛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为师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学问的平台。

华科历年湖北录取线

华科历年湖北录取线

华科历年湖北录取线(最新版)目录1.华中科技大学简介2.华科历年湖北录取线的情况概述3.华科在湖北的招生计划及录取规则4.对比其他高校在湖北的录取线5.华科湖北录取线的影响因素6.录取线的参考意义和建议正文一、华中科技大学简介华中科技大学(HUST,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为“985 工程”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二、华科历年湖北录取线的情况概述华中科技大学在湖北省的录取线一直备受关注。

通过对比近几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华科在湖北的录取线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分数线越来越高。

这既是因为华科自身实力的提升,也是因为考生和家长对华科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三、华科在湖北的招生计划及录取规则华中科技大学在湖北的招生计划每年都会有所调整,以满足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录取规则方面,华科采取“分数优先、遵循考生志愿”的原则,即优先录取分数较高的考生,同时尊重考生的志愿填报。

四、对比其他高校在湖北的录取线对比其他在湖北有招生计划的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线通常处于较高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华科的综合实力、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考生报考。

五、华科湖北录取线的影响因素华科湖北录取线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学校实力: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一所“985 工程”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综合实力对录取线有较大影响。

2.专业热度:不同专业的报考热度不同,热门专业录取线通常较高。

3.招生计划:招生计划的增减也会影响录取线的高低。

4.考生报考情况:考生的报考热情和报考人数也会对录取线产生影响。

六、录取线的参考意义和建议对于考生而言,了解华中科技大学历年湖北录取线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报考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一所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秀的师资队伍。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华中科技大学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目录以及导师情况。

一、专业目录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目录非常丰富,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具体的专业包括但不限于:1. 工学类: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

2. 理学类: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3. 管理学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

4. 经济学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

5. 文学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等。

6. 法学类:包括法学、知识产权等。

7. 教育学类:包括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

8. 艺术学类:包括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等。

9. 医学类: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

以上仅为例举部分专业,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非常全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深造。

二、导师情况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雄厚,拥有一批优秀的导师团队。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招生网站上详细介绍了各个专业的导师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合适的导师。

导师信息包括导师的姓名、职称、学术研究领域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得到更深入的学术指导,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导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生。

导师队伍的优势和经验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作为一所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华中科技大学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介绍
如果有各类加分会剔除,还有华科是没有专 业级差的,这将有利于大家的报考。
另有华中科大对于高考在各省前一百名报考 者有5000到15000的奖励,如果感兴趣的话各 类信息的详情如各省历年录取分数线等可自 己登录下华科的本科招生信息网。
2020/5/20
2020/5/20
2020/5/20
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
华科 简介
华科 实力
硬件 设施
学习 生活
校友 风采
2020/5/20
我的华中科技大学
李军(中国银监会监事长) 于2019年获华中理工大学经 济学硕士学位。 自2000年起,李军就开始担 任交行副行长,中国银监会 监事长,原交通银行行长 。
郑宝用(华为常务副总)
198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 并获理学硕士学位,华为 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 总, 华为美国公司董事长,任 正非的创业搭档
2020/5/20
华科 简介
华科 实力
硬件 设施
学习 生活
校友 风采
2020/5/20
我的华中科技大学
西韵光东学十苑食谷九生二体堂体教宿教育育学舍学馆馆楼楼
东西韵光学九十苑谷食生教二 体 体堂宿学教育育舍楼学馆馆楼 号人号人教每一票活新星等华宿独称,武称上学周次价。生在。华很家科舍立亚 位汉亚 课 楼 五 两 仅 开 里科不领本外卫洲于三洲,和部为学面食错导科其生第华大第分周,五和开堂,人生他间一科体三为六所元老演皆其吴宿宿和大东育大南晚播,生唱为旗邦舍舍阳教校馆教北上放大毕会湖舰国共都台学区之学楼基的大业,北食高有为楼,一楼,本电丰典如标堂度2五0,分,,为上影富礼水0准百评十0能为有能迷都皆了地木年化景价多A同六同宫有为学点年后食园栋,B时千时式播近生,华新,堂曾,C容,多容和放期的经,建D,获除四纳个纳花电火课常刘,伙得四栋1座园影热外有若1皆食国.栋8.2万位式,的生明英有万旧,,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学院学位审议委员成员名单
主任:金海 副主任:冯丹 委员:李国徽、李瑞轩、廖小飞、凌贺飞、吕志鹏、宋恩民、王芳、吴涛、朱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主任:冯丹 副主任:吴涛、秦磊华 成员:吴松、李瑞轩、石柯、谭志虎、陆枫、李丹、潘鹏、付才 秘书:张凌平
杰出校友
政治精英
商界精英
学院介绍
学院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南一楼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 建设学院和原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
学院设有6个研究所、1个工程中心,建有11个国家或省部级研究基地,孵化了2个高新技术企业;现有专任 教师180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6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教学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 优秀人才5人。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
01 学院介绍
03 专业设置 05 设置机构
目录
02 学科建设 04 科研实力 06 杰出校友
基本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之滨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 的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内,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的一个重要基地,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创新、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 积极的探索。
政治精英
谢伏瞻: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娄勤俭: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田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委员
商界精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是在1983年成立的原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而来。

经过近三十年广大教职工发扬“探物穷理创新,自信自强争先”的精神,埋头苦干,艰苦创业。

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多个有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物理学院系之一。

多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128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20余人,并接受了世界多个国家的留学研究生。

目前在读的本科生有近600多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物理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精密测量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七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该学科获评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物理学院下设“理论物理中心”、“凝聚态与材料物理中心”、“光学中心”、“引力中心”、“等离子体物理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大学物理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和“物理专业教学中心”。

建有科技部“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力导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引力实验与理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并参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和磁约束核聚变(ITRE)计划平台的建设;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获准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两人),博士生导师25人,教授33人,副教授28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有3人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1人获“湖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获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1人被评为“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第五届全国科普作品奖”一等奖;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的称号,指导3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获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1人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十余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学术界交往频繁,每年都有多人次出国进修、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并多次邀请国外学者来学院访问与讲学。

分别与美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以色列、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与合作关系。

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2012年在招生计划总数下,拟接收校内外硕士推免生约占30%,统招生约占70%。

科学学位招生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