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水产配合饲料讲解
饲料添加剂 水产养殖

在生产中常用的是丙酸钠和丙酸钙,用量为 0.1%左右。
饲料防霉剂的研究和应用趋势是由单一型转 向复合型,以拓宽抗菌谱,并提高防霉素效果。
如霉敌是由丙酸、乙酸、山梨酸、苯甲酸、 富马酸等混合制成。
(四)抗氧化剂 (Antioxidant)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是其本身容易氧化, 和易氧化物质的活泼自由基结合,生成无活 性的抗氧化剂游离基,将氧化反应中断,从 而使氧化过程停止或减缓。
维生素预混料
加工和使用维生素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 1、对维生素进行预处理 化学处理:如生育酚醋酸酯 包被处理:脂肪、硅酮或明胶包被 表5-2 常用维生素的商品形式及其质量规格
2、维生素添加量的确定 原因:分析困难、损失 对策:基础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作为安全裕量,不加计算
以营养标准规定的需要量作为添加量 增加10%的安全系数 3、维生素的配伍禁忌 胆碱 维生素A、D、E、C等会受到铁和铜的破坏
第五章 渔用配合饲料的添加剂 (Feed Additive)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是指 为了某种特殊需要而添加于饲料内的某种 或某些微量的物质。
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补充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 提高饲料利用率 改善饲料口味、提高适口性 促进鱼、虾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 改进产品品质 防治鱼、虾疾病 改善饲料的加工性能 减少饲料贮藏和加工运输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
(二)非营养性添加剂
概念:不是动物所必需的营养素,但添加 后可以提高动物消化率、增强免疫力、促进 生长发育、保持饲料质量等。
非营养性添加剂的分类
1、保持饲料效价的添加剂:抗氧化剂、防霉剂 2、促进生长的添加剂:喹乙醇、三十烷醇 3、促进摄食、消化吸收的添加剂:诱食剂、酶制剂 4、改善品质的添加剂:着色剂 5、保持饲料结构稳定的添加剂:黏合剂 6、防治鱼虾疾病的药用添加剂:土霉素、氟哌酸
水产饲料的配方设计与加工工艺(课件)

一、配合饲料的定义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把配方科学合理,营养全面,完全符合动物生长需要全价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和生鲜饵料及单一饲料的比较1、营养全面。
2、水中稳定性强。
3、原料来源广泛。
4、质量有保证。
5、使用安全,运输、贮藏方便。
6、便于集约化生产(饲料生产和水产养殖)。
二、渔用配合饲料的种类和规格渔用配合饲料的分类(按物理性状)1、粉状饲料2、颗粒饲料:鱼饲料直径为2-8mm,虾饲料0.5-2.5mm,长度为直径的1-2倍。
(1)软颗粒饲料:含水率25-30%,密度为1g/cm3(2)硬颗粒饲料:含水率≤12%,密度为1.3g/cm3(3)膨化饲料:含水率≤6%,密度<1g/cm3淀粉含量>30%,脂肪含量<6%31100即粒度直径小于0.152 mm。
(2)高蛋白、低糖,脂肪含量在10-13%,能充分满足幼苗的营养需要。
(3)水中稳定性要好。
(4)营养素易被消化吸收。
(5)颗粒大小应与仔、稚鱼(虾)的口径相适应,颗粒大小一般在10-300µm范围。
(6)具有一定的漂浮性。
12、微粘合饲料(Micro-bound diet, MBD)3、微包膜饲料(Micro-coated diet, MCD)1将各种配制好的营养物质和添加剂等放入含表面活性剂的溶剂中乳化,其中活性物质经化学反应形成胶囊。
按工艺分为两种:(1)界面聚合法:主要原理是通过胺类化合物与酰氯类化合物在两相界面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酰胺胶囊。
不易干燥,易磨损。
全蛋白膜胶囊,以氨基酸的氨基与酰氯聚合成囊,易干燥,复水时不破裂。
12合,溶解度降低后从溶液中凝集析出,与连续相分离,包覆于饲料表面形成囊壁结构。
这种方法不需有机溶剂,但仅适用于油溶性成分,水溶性物质极易散失,并且囊壁固化后可能导致可消化性下降。
2、微粘合饲料微粘饲料是先将饲料的各种原料微粉碎,按照种苗营养需求进行配制,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充分搅拌干燥后再微粉碎制成。
水产饲料营养及水产饲料特性PPT培训课件

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
•区隔服务的应用案例 •药品进入医院后,一般会通知各科室主任新到什么药,但医生一般不会接触我们的药品,此时做医生工作就是异常重要,具体对医生
工•1、作总如则下:对成年动物促进骨钙的溶解与重吸收
•该菜单包括了有关进销存及账务处理所涉及的一些基础信息,主要包括员工、仓库、往来单位、商品类别、商品、会计科目、结算方 式等资料,这些基础资料将在以后登记业务单据和记帐凭证时直接引用,因此需要预先设置。
提高生物体的免疫力。 •此外,预算的编制、人才的培养等也都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领导者有必要经常开会加以强调,建立服务制度、设立推行单位,经常
≤3x104
各类渔用配合饲料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 品种目录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如盐酸克仑特罗
• 性激素 如己烯雌酚
• 蛋白同化激素 如碘化酪蛋白
• 精神药品 如安定
• 各种抗生素滤渣
饲料特点
1)水中稳定性好 2)天然引诱剂 3)消化吸收好,转化率高 4)免疫保护 5)加工工艺成熟 6)成品品质:“绿色”,无抗生素残留
• 苏氨酸( Thr) 1.15 缬氨酸(Val) 1.35 •在工作中,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是最重要的。可以围绕“做好服务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展开专门的讨论,员工们就会意识到:如果
服务做不好,就会失去客人,公司效益不好就会裁员,自己就会失业。因此,做好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我的工作权。简而言之,
• 蛋氨酸(Met) 0.73 异亮氨酸(Ile) 1.73 服务不仅仅是为客户,也是为了自己。
铬 (mg/kg) 黄曲霉毒素 B1 (mg/kg) 沙门氏菌 (cfu/25g) 霉菌 (cfu/g)
叶元土: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鱼饲料配制技术

淡水鱼类营养与饲料配制技术叶元土(苏州大学农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水产动物种类繁多,仅中国就有海水、淡水鱼类3000种左右,其中淡水鱼类达到900余种,目前在进行养殖生产的鱼类(包括引进种类)近100种。
目前进行这类研究的机构、人力和投入也非常有限,且这些研究力量与实际需求相比几乎是杯水车薪,因此,要完全掌握和了解全部的养殖水产动物营养需要标准还是一项难以实现的愿望。
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武昌鱼等的营养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引进种类如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的营养研究是中外结合也具备一定基础,而对于多数新增养殖种类还是参照现有养殖种类、并借助人类营养、畜禽营养的研究基础在进行饲料配制和生产。
一、关于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饲料配制技术1、蛋白质的需要量水产动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量高于陆生动物,这是水产动物在长期的生物进行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变化中形成的,在自然水域中光合作用的产物非常有限,水生动物主要选择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系统也主要适应于对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类物质。
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水产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的满足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蛋白质、氨基酸的总量的需求与供给,一般在25-45%的范围内;二是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质量的需求与供给,包括饲料可消化或利用蛋白质的量、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平衡模式等。
数量的满足较为容易,而质量的保障却非常困难。
对于饲料生产企业,在水产动物配合饲料配方编制时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保障配合饲料的氨基酸质量,以及根据饲料原料的变化、养殖季节的变化、养殖种类的变化对饲料配方进行适时的调整,这是配方技术的主要难点所在。
(1)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合理范围总结已经研究和应用的结果,水产动物的蛋白质需要量范围在25-4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值。
如果再结合我国蛋白质饲料原料和目前的生产情况分析,建议合理的范围应该在28-34%左右。
Q_LYR 0002-2018畜禽反刍水产配合(颗粒)饲料

Q/LYR
辽宁佑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LYR 0002—2018
畜禽反刍水产配合(颗粒)饲料
2018 - 06 - 01 发布
2018 - 07 - 01 实施
辽宁佑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 布
Q/LYR 0002—201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参照 GB10647 《饲料工业通用术语》、GB/T5916《产蛋鸡、后备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GB/T5915《仔猪、生长肥育 猪配合饲料》等标准,为适应市场需求,在满足畜禽营养需要的前提下,采用新原料、新配方,结合本 厂产品特点编写的。
B)猪配合饲料 99%通过 2.8mm 编织筛,但不得有整粒谷物;1.40mm 编织筛筛上物不得大于 15%。4.3.2 颗粒饲料:蛋鸡、肉用仔鸡、猪、鸭、水产颗粒配合饲料应符合 GB/T16765 的要求。 4.3.3 混合均匀度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 10%。 4.4 营养成分指标
0.50
食盐
0.1~3.50 0.1~3.50 0.1~3.50 0.1~3.50 0.1~3.50 0.1~3.50
0.1~3.50
赖氨酸≧ 水份≦
1.00
14.0
1.00
14.0Βιβλιοθήκη 1.0014.01.00
14.0
1.00
1.00
14.0
1.00
14.0
2
2
肉牛精料补充料 肉牛育肥期 N70 17.0
营养成分指标见下表
种类
羔羊精料补充料 肉羊精料补充料 肉羊精料补充料 母羊精料补充料 羔羊配合饲料 犊牛精料补充料
水产动物饲料配方的设计与配合饲料的加工—配合饲料设计的方法

➢(4)按试配配合率计算出所选定的各种原料中各 项营养成分的含量,并逐项相加,算出每千克配合 饲料中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然后与所确定的饲饲 料标准相比较,再调整到与饲料标准基本相符的水 平,再检査价格。
➢(5)根据饲料标准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维生素、 无机盐等。
二、方块法
方块法又叫正方形法,是直观易懂、简单易行 的一种手工计算方法。在考虑营养指标少的情况下 ,可釆用此法。
➢(2)维生素添加量的确定 通常把需要量作为添加量 基础饲料中的含量作为安全裕量
➢(3)氨基酸添加量的确定 氨基酸的添加量=动物的需要量-基础饲料中的含
量
➢(4)胆碱添加剂需要单独添加 胆碱添加剂因为对维生素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所以需要单独添加。
➢(5)非营养添加剂的添加 非营养添加剂种类的确定:根据生产目的、饲
➢目前生产中,因对基础物料的维生素含量检测费 时,成本高,加之贮存、加工中维生素的损失量无 法准确估计等原因,设计维生素预混料时将维生素 的添加量一般等同于饲养标准(或暂定的营养标准 )所规定值。基础物料中的维生素含量考虑为损失 量,作为水生动物获得足够维生素的保险量。
➢维生素预混料配方的设计步骤,大体与微量元素 预混料配方的设计相同,即确定维生素的添加量后 ,选择维生素原料,根据选用维生素产品的规格( 纯度、有效当量等)将添加量换算成维生素商品的 便用量,然后再计算载体用量,最后确定配方。
➢商品原料用量计算
项目 折合纯原料量
锰(mg/kg) 锌(mg/kg) 铁(mg/kg) 铜(mg/kg) 计算式
210
660
359.6
80
应添加量/元素百分含量
折合商品原料量 220
670
配合饲料养鱼技术

饲料营养成分与鱼类生长需求
总结词
配合饲料需要具备合理的营养成分,以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
详细描述
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需要按 照鱼类的生长需求进行配比。同时,需要根据不同鱼类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适 当的调整,以确保鱼类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与适口性
配合饲料养鱼技术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配合饲料养鱼技术概述 • 配合饲料的选择与制备 • 配合饲料养鱼技术要点 • 配合饲料养鱼的效果与效益 • 配合饲料养鱼技术的挑战与前
景
01
配合饲料养鱼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配合饲料养鱼技术是指根据鱼类 生长需求,将多种原料按照一定 比例混合制成的饲料,用于喂养 鱼类。
技术瓶颈与创新发展
技术瓶颈
配合饲料养鱼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饲料转化率、养殖环境控制、疾病防治等方面。
创新发展
为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加强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如研发新型饲料配方、改进养殖 设施和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配合饲料养鱼技术的发展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减 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保护水域生态平衡。
总结词
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和适口性是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配合饲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水中稳定性和适口性,以确保鱼类能够顺利摄食。同时,需要根据不同鱼类品种和生长 阶段的口感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鱼类的生长速度。
饲料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结词
配合饲料在养殖过程中会对水环境产 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饲料的 安全性和环保性。
通过制粒工艺使饲料成型 ,增加饲料的密度和适口 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渔业养殖方式,为保证养殖过程中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正确的饵料投喂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帮助养殖者实现良好的养殖效果。
1. 饲料类型选择在水产养殖中,饵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根据养殖的目标和水产动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饲料类型是首要任务。
一般而言,饵料可分为粉状饲料、颗粒状饲料和饲料球等多种形态。
饲料的成分应综合考虑水产动物的生态环境、生长阶段以及饵料的营养成分等因素。
2. 合理喂养时间与频率在进行饲料投喂时,养殖者需要合理掌握喂养时间和频率。
一般建议每天喂养2-3次,喂食时间最好在早晨和傍晚两个相对温凉的时段,避免高温时段影响饵料的质量和养殖动物的进食。
此外,养殖者还需要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和生长状况灵活调整投喂时间和频率。
3. 适量投喂、避免过量养殖者在投喂饵料时一定要注意适量投喂,避免过量。
适量投喂有助于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过量则容易导致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养殖者可以通过观察饵料的食用情况和养殖动物的食欲来判断是否投喂适量,并根据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定量投喂、及时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清洁。
4. 注意饵料的质量和保存保持饵料的质量和保存是养殖饵料投喂技巧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饵料,避免使用劣质饵料造成养殖效果不佳。
其次,养殖者需要妥善保存饵料,避免受潮、霉变等情况。
饵料存放区域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露天存放。
在投喂前检查饵料的颜色、气味和质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
5. 饲料与水质的匹配水产养殖中,饲料与水质的匹配非常重要。
饵料的投喂应根据水产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整。
养殖者需要了解水质的PH、溶氧量、氨氮含量等指标,并根据不同指标的变化来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
合理的饲料与水质的匹配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水质污染和水产动物的疾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配合饲料的定义
配合饲料: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 多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 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配方科学合理,营 养全面,完全符合动物生长需要的配合饲料, 特称之为全价配合饲料。
二、水产配合饲料的分类
(一)粉状饲料:将各种饲料原料粉碎到一定粒度,按配方比例充分混合后 进行包装。使用时将粉状饲料加适量的水和油充分搅拌,形成具有强粘结性 和弹性的团块状饲料,在水中不易溶散。 (二)颗粒饲料:呈短棒状,颗粒直径根据所喂鱼、虾的大小而定,一般范 围为:鱼饲料:2-8mm,虾饲料:0.5-2.5mm。依加工方法和成品的物理 性状,又分为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和膨化颗粒饲料。 (三)微粒饲料:也称微型饲料,是80年代中期以来被开发的一种新型配 合饲料,供饲养甲壳类幼体、贝类幼体和鱼类仔、稚鱼食用。微粒饲料应符 合下列条件: 1、原料经微粉碎,粉料粒度能通过100目筛。 2、高蛋白低糖,脂肪含量在10-13%。 3、投食后,在水中饲料的营养素不易溶失。 4、在消化管内,营养素易被消化吸收。 5、微粒颗粒的大小应与仔、稚鱼(虾)的口径相适应。 6、具有一定的漂浮性。
二、水产配方饲料设计原则
(一)根据饲养动物及其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设计配方
(二)根据饲养动物的生理特点设计配方;
(三)根据原料来源与经济效益设计配方; (四)要了解和掌握各种原料的特性和营养成分状况, 以便使配方中的营养成分全面平衡; (五)保证饲料卫生安全。
三、饲料配方的设计方法
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可分为手工设计法和电子计算机设计法。 (一)手工设计方法 1、试差法 此法容易掌握,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 (1) 确定饲养标准; (2) 根据当地饲料来源状况,以及自己的经验初步拟定出饲料 的原料试配配合率; (3)从“饲料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表”查出所选定原料的营养 成分含量; (4) 按试配配合率计算出所选定的各种原料中各项营养成分的 含量,并逐项相加,算出每千克配合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然后与所确定的饲料标准相比较,再调整到与饲料标准基本相符的 水平,再检查价格。 (5)根据饲养标准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维生素、无机盐等。
2、对角线法(或称交叉法,方形法)此 法简单易行,其缺点是只能满足粗蛋白的需要 量,而不能考虑多项营养指标。 3、代数法 此法利用数学上联立方程求 解法来计算饲料配方。优点是条理清晰,方法 简单;缺点是饲料种类多时,计算较复杂。
(二)线形规划及电子计算机 设计方法
为设计出营养成分合理,价格低廉的水产配合饲 料,现在广泛采用பைடு நூலகம்形规划法,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设 计配方。其原理是根据鱼类对营养物质的最适需要量 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价格做为已知条件,把满足 鱼类营养需要量做为约束条件,再把饲料成本最低做 为配方设计的目标,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
(三)饲料的混合工艺有间隙式混合和连续混合 两种。在生产上采用间隙式混合方式便于控制和检 查饲料质量,使混合均匀度更好。 (四)常用的饲料混合机有立式混合机和卧式混 合机。
三、调质温度
调质是属于制粒工序中的第一道工序。经过配料混 合的粉状全价配合饲料,含水量为13%左右,由喂料 器控制,以一定流量匀速进入调质器。调质器内由蒸气 供给系统输入水蒸气(适宜温度在98度左右),并与 粉状饲料搅拌混合,使水分含量达到20-30%。在 湿和热的作用下,饲料中的淀粉得到糊化,蛋白质变性, 物料软化,黏性增加,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及消化吸收 率,杀灭有害病菌;有利于制粒机提高制粒质量和效率。
水产配合饲料的生产
Chapter14 The Production Of Aqutic Formula Feed
水产配合饲料的生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配合饲料的定义和分类 水产配合饲料配方的设计 水产配合饲料的要求 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 水产饲料的加工要求
第一节 配合饲料的定义和分类
第四节 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
当前我国鱼、虾配合饲料的加工主要采用两种加工 工艺,即先粉碎后配合和先配合后粉碎的加工工艺。 一、先粉碎后配合加工工艺 需要粉碎的原料通过粉碎设备逐一粉碎成粉状后, 分别进入各自的中间配料仓,按照饲料配方的配比,对 这些粉状的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添加剂饲料逐一计 量后,进入混合设备进行充分的混合,即成粉状配合饲 料,如需压粒就进入压粒系统加工成颗粒饲料。
(三)不同食性对饲料粒度和大小的要求 1、 鱼为吞食,虾、蟹为抱食,因而必须制成 颗粒状,鳗鱼饲料较特殊,一般为粉状,使用时再 制成糜状团块。 2、鱼、虾颗粒饲料细度要求全部通过40目, 60目筛上物不得超过10%。 (四)对维生素的要求 鱼、虾类肠道中合成维生素C的量很少或不能合 成,为了保证其正常生长,必须在饲料中添加维生 素C;鱼、虾类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所需 烟酰胺、维生素E的量较畜禽要多。鱼、虾能有效地 从水中吸收钙,因而对维生素D的需要不如畜禽敏感。
二、先配合后粉碎加工工艺
先将各种原料(不包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按照 饲料配方的配比,采用计量的方法配合在一起,然后 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粉料进入混合设备进行分批混合 或连续混合,并在混合开始时将被稀释过的维生素、 微量元素等添加剂加入,混合均匀后即为粉状配合饲 料。如果需要将粉状配合饲料压制成颗粒饲料时,将 粉状饲料经过蒸气调质,加热使之软化后进入压粒机 进行压粒,然后再经冷却即为颗粒饲料。
第二节 水产配合饲料配方的 设计
一、 配方设计的质量评价 二、 水产饲料配方设计原则 三、 饲料配方的设计方法
一、配方设计质量评价
(一)评价遵循的标准:动物营养需要 、研究最新进展 (二)评价内容: 1、饲料的营养价值: (1) 能量蛋白质平衡程度,适宜CP / ME; (2) 饲粮蛋白质质量,适宜AA / CP; (3) 矿物元素平衡质量; (4) 微量营养素质量。 2、饲料的适口性 3、配合饲料产品的物理感观特性 4、其他质量 (1) 生长、生产预测,能否达到配方设计要求; (2) 动物表现预测:健康状况;行为表现; (3) 未知营养因子,粒子平衡,饲料抗应激特点。 5、最后评价 用简练、准确、科学的语言总结评价结果。 内容包括:营养水平;营养平衡; 饲料适口性; 饲料营养、商品质量;动物生长、生产性能预测;饲料效率;其他;结论(是否值得改进)。 意见和建议,即具体改进意见。针对分析评价发现的问题,对具体问题提出确切可行的解决或 改进措施或建议, 措施或建议应尽可能做到营养质量和经济效果统一。
(二)粉碎设备 :饲料的粉碎设备主要是粉碎 机。目前国内用于饲料粉碎的设备有锤片式、齿 爪式、劲锤式和对辊式四种粉碎机,其中使用最 广的是锤片式粉碎机。
二、混合均匀度和使用的机械
(一) 鱼虾的食量很小,尤其是苗种阶段,这就要求 配合饲料中的各种组分在整批饲料中均匀地分布。混合 不均将会造成饲料产品颗粒中养分不均匀,影响水产动 物生长速度,使所喂动物生长参差不齐;若某些成分混 合不均匀,还可能产生毒性。 (二) 要做到均匀混合,微量养分如维生素、矿物质 等应经过预混合,制成预混料。在预混时应先添加量大 的成分,然后再添加量小的成分。
第三节 水产配合饲料的要求
(一)考虑饲料的可消化性 鱼、虾不能有效地利用无氮浸出物,过量的糖类会 影响鱼虾的生长,温水性鱼类饲料中无氮浸出物含量为 30%,对虾不超过26%。 (二)考虑饲料的稳定性,即粘合性 鱼、虾生活在水中,配合饲料应维持在水中不溃散, 且要求减少溶失率。为此,鱼、虾饲料中需加黏合剂, 或采用后熟化工艺,使配合饲料能在水中维持数小时不 溃散。
第五节 水产饲料的加工要求
一、 粉碎的细度和使用的机械 二、 混合均匀度和使用的机械 三、 调质温度
一、粉碎的细度和使用的机械
(一)粉碎的细度要求:饲料原料的粉碎是饲料加工中最重 要的工序之一。原料经粉碎后,其表面积增大,便于鱼、虾等消 化吸收,可提高饲料的混合均匀性及颗粒成型的能力,并直接影 响配合饲料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但粉碎过细反而会引起动物消 化机能障碍,加工时形成过多粉尘,粉碎效率降低,成本升高。 一般鱼用配合饲料的原料经粉碎后粉料应全部通过40目、60 目筛上物不大于20%,而对虾饲料原料的粉碎要求全部通过6 0目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