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 卤族元素练习题
卤素试题

《卤族元素》练习题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O: 16 Mn:55 Cl:35.5 I:127 Br:80一.单选题(28分)1.医生建议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A.钾元素B.铁元素C.碘元素 D.锌元素2. 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的包装上注明: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应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
其有效成分可能是()A.Cl2B.H2SO4C.NaClO D.KMnO43.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Br—Cl—I—)离子,向甲中加氯水和淀粉溶液,则溶液呈橙色,再在溶液中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依次含有()A .Br—I—Cl—B . I—Br—Cl—C .Br—Cl—I—D .Cl—Br—I—4. 在KClO3+6HCl→KCl+3Cl2↑+3H2O反应中,当生成0.5mol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6:1B.5:1C.1:3D.1:5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 e2+ + Cl2→Fe3+ + 2ClˉB、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Fe3+ + 3NaOH →Fe(OH)3↓+ 3Na+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Ca(HCO3)2 + 2H+→Ca2+ + 2H2O + 2CO2↑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 + 2OHˉ→3Clˉ+ ClOˉ+ H2O6.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A.沸点:I2>Br2>Cl2>F2B.氧化性:F2>Cl2>Br2>I2C.热稳定性:HF <HCl< HI<HBrD.原子半径:I>Br>Cl>F7、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将2g铝粉和3g碘粉小心混合均匀,分为质量相等的3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现将实验记录列表如下第一组加入0.5g水很快产生火花第二组加入1g胆矾约需30s产生火花第三组加入1g无水硫酸铜1min时仍没有产生火花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作出的推断错误的是()A.水能增大铝和碘反应的速率B.第一组实验中铝和碘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AlI3C.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紫色的烟D.第三组实验中铝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二.填空题(37分)8. (5分)用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时,常会产生浑浊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反应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7分)在反应2KMnO 4 + 16HCl === 2KCl + 2MnCl 2 + 5Cl 2 + 8H 2O 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HCl 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若有7.3g HCl 被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mol 。
卤族元素练习题

卤族元素练习题知识点1:氯气的物质性质例题1:下列气体中,呈无色的是A、氟气B、氯气C、溴蒸气D、氯化氢学生练习:1 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Cl2下列性质中的A、黄绿色B、密度比空气大C、有毒D、较易液化2下列卤素单质(F2、Cl2、Br2、I2)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颜色由浅变深B、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C、溶解度由小变大D、密度由小变大3.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海水的综合利用,下列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氯、溴、碘B、钠、镁、铝C、烧碱、氢气D、食盐、淡水知识点2:氯气的化学性质例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不正确的是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燃烧,生成绿色的烟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D、氯气作用于干燥的品红试纸,试纸不褪色例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例3.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在这溶液中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依次含有A、Br-、I-、Cl-B、Br-、Cl-、I-C、I-、Br-、Cl-D、Cl-、I-、Br-例4. 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A NaCl Na2SO4B NaCl NaBr Na2SO4C NaCl Na2SO4I2D NaCl NaI Na2SO4学生习题 1.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A、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沉淀B、加入淀粉看是否变蓝C、加入碘水再加淀粉溶液看是否变蓝D、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看是否变蓝学生练习3. 下列物质不能使橙色溴水变为无色溶液的是A 、CCl 4多次萃取B 、镁粉C 、Ba(OH)2溶液D 、KI 溶液 学生练习4. 用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不会使所得的溶液变质的是 A 、KI B 、MgCl 2 C 、AgNO 3 D 、Na 2CO 3 学生练习5.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A 、氯水 B 、碘化钾溶液 C 、碘酒 D 、溴水学生练习6. 在KBr 和KI 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反应后蒸干、灼烧所得的固体成份可能是①KCl 、I 2 ②KCl ③ KCl 、KBr ④ KCl 、KBr 、KI ⑤KCl 、KI A 、②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⑤学生练习7.在含有FeBr 2、FeI 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 2,然后把这些溶液蒸干,并将残留物灼烧,最后得到的残渣为 A. FeCl 2 B. FeCl 3 C. Fe(OH)3、I 2 D. Fe 2O 3知识点3. 卤素性质迁移题例1.溴化碘(IBr )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它与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并能与水反应:H 2O + IBr → HBr + HIO.下列有关溴化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IBr 在常温下呈气态B 、在溴化碘与水反应中,溴化碘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在许多反应中,IBr 是一种强氧化剂D 、溴化碘和烧碱溶液反应后,生成NaBr 、NaIO 、H 2O .学生练习1 .砹元素是卤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HAt 很稳定 B. 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 AgAt 不溶于水 D. 砹是有色的固体学生练习2.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化学上称为“类卤素”,它们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 -<Br -<CN -<SCN -<I -。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2-2卤素》课堂练习及答案

课堂练习1.按照氟、氯、溴、碘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与H2反应越来越容易C. 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2. 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Cl2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和HClOB. HCl和HIOC. HCl和HID. HClO和HIO3. 将氯水滴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后静置。
(1)该溶液呈________。
A. 橙红色B. 紫红色C. 橙色D. 褐色(2)再加入苯,充分振荡后静置,则________。
A. 液体不分层,液体为无色B. 液体不分层,液体为紫红色C. 液体分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D. 液体分两层,上层为褐色,下层为橙色E. 液体分两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褐色F. 液体分两层,上层为褐色,下层为紫色课前预习1.ⅦA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人工合成元素) 双原子(1)①变深增大升高减小②挥发升华不易易(2)①减弱2F2+2H2O===4HF+O2Cl2+H2O===HCl+HClO X2+H2O===HX+HXO(X=Br或I)②X2+2NaOH===NaX+NaXO+H2O③2Cl-+Br22Cl-+I22Br-+I2Cl2>Br2>I2Cl-<Br-<I-2.这是一类物质的鉴别题型。
一般解题步骤为: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有关的化学用语。
鉴别的方法有多种,但原则上是以步骤简单、现象明显为准。
要注意,在鉴别过程中对固体或液体物质应各取少量,不能把待测样品一次用完;对气体则不需取样就可直接鉴别。
所以,对本题的解答可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各取少量样品于四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无沉淀生成的是KF,生成白色沉淀的为KCl,生成浅黄色沉淀的为KBr,生成黄色沉淀的为KI。
课堂练习1.C。
卤素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F2、Cl2常温下为气态,Br2为液态,I2为固态,A项错误;卤素单质与H2反应越来越难,B项错误;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D项错误。
卤族练习题

卤族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中,属于卤族元素的是()A. 氧B. 氟C. 硅D. 钠2. 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第一族B. 第二族C. 第三族D. 第七族3. 下列卤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 氟B. 氯C. 溴D. 碘4. 下列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 氟B. 氯C. 溴D. 碘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卤族元素氢化物的是()A. H2OB. HClC. H2SD. H2O26. 下列卤族元素中,氧化性最强的是()A. 氟B. 氯C. 溴D. 碘7. 下列卤族元素中,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A. 氟B. 氯C. 溴D. 碘8. 下列卤族元素中,与金属反应最剧烈的是()A. 氟B. 氯C. 溴D. 碘9. 下列卤族元素中,与氢气反应最剧烈的是()A. 氟B. 氯C. 溴D. 碘10. 下列卤族元素中,与碱反应最剧烈的是()A. 氟B. 氯C. 溴D. 碘二、填空题11. 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为______。
12. 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卤族元素中,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
14. 卤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______,还原性逐渐______。
15. 卤族元素与金属反应的化合物称为______。
16. 卤族元素与水反应的化合物称为______。
17. 卤族元素与碱反应的化合物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8. 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一族。
()19. 氟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0. 氯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21. 溴是一种红棕色的液体。
()22. 碘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
()23. 卤族元素氢化物都是无色气体。
()24. 卤族元素与金属反应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25. 卤族元素与水反应的化合物都是酸。
()四、简答题26. 简述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特点。
卤族元素测试题

卤素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A、HIB、AlBr3C、FeCl2D、Na2O2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盐酸C.碘酒D.液氯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长时间放置后pH将变大4、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①Cl2—做消毒剂②AgBr—制胶卷、感光纸③AgI—人工降雨④碘—预防甲状腺肿大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⑥NaClO—漂白纺织物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全部5、下列保存试剂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氢氟酸要保存在塑料瓶中B、新制的氯水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并放置在光亮处C、少量液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在液溴面上加水封D、单质碘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6.可以用磨口玻璃瓶盛放的试剂是()A.液溴B.氢氟酸C.苛性钠溶液 D.氯水7、除去氯气中的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最好选用()A、水B、饱和食盐水C、纯碱溶液D、烧碱溶液8.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当有4mol氯化氢被氧化时,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22.4L B.44.8L C.67.2L D.89.6L9.下列物质加入溴水,经振荡,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①Na2S ②NaOH ③乙酸④镁粉⑤裂化汽油⑥甲苯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⑥10.某些物质光照会发生化学反应,如硝酸银、硝酸等,下列物质光照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气和氢气的混合物B.氯水C.次氯酸D.碳酸氢钠11.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
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变质问题的是()A.硝酸银B.氯化亚铁C.亚硫酸钠D.氯化铝1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放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变小1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碘水B、溴水C、碘化钾溶液D、氯气14.关于漂白粉的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久置变质,变质时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又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B.在100℃即分解,产生的气体Cl2C.其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工业上是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的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烟雾C.燃着的红磷在氯气中继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D.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16.木炭、铁、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亚铁五种粉末,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
卤族元素单元测试

卤族元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大气或饮水被污染时,可能引起人的牙齿、骨骼变酥,引起这种污染的元素是[ ] A.氯B.氟C.汞D.溴2.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下列疾病与缺碘有关的是[ ] A.贫血症B.软骨病C.大脖子病D.夜盲症3.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最好选用[ ] A.水B.饱和食盐水C.纯碱溶液D.烧碱溶液4.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属于燃烧B.所有的物质燃烧所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燃烧一定有O2参与D.燃烧一定需要点燃或加热5.在通常情况下,下列气体不能共存的[ ] A.H2、Cl2B.H2、O2C.Cl2、HBr D.HCl、NH36.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 ] A.碘水、淀粉溶液B.氯水、四氯化碳C.溴水、汽油D.硝酸银溶液、稀硝酸7.区别氯化氢气体和氯气不可以选用[ ] A.硝酸银溶液B.湿润的淀粉KI试纸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 A.溶解后所用玻璃棒未洗净B.定容时俯视液面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D.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了刻度线9.将充满氯气的集气瓶倒放在盛有水的水槽内,经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后,看到现象是[ ] A.气体黄绿色变浅,瓶内水面无变化B.气体黄绿色不变,瓶内水面无变化C.气体黄绿色变浅,瓶内水面先上升而后又逐渐下降D.气体黄绿色不变,瓶内水面先上升而后又逐渐下降10.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MnO2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C.长颈漏斗不便于添加液体D.尽量避免HCl挥发到空气中11.已知氯化碘(ICl)的性质类似于卤素,有很强的化学活性.ICl跟Zn、H2O分别发生如下反应:2ICl+2Zn=ZnCl2+ZnI2,ICl+H2O=HCl+HI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Zn跟ICl的反应中,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在Zn跟ICl的反应中,ZnCl2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C.在H2O跟ICl的反应中,I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在H2O跟ICl的反应中,ICl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12.下列关于卤素物理性质(从氟到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颜色依次加深B.在水中的溶解度依次增大C.密度依次增大D.熔、沸点依次升高13.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下列叙述中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氢氟酸是弱酸B.氟气能跟水反应生成O2C .HFO 4不存在D .氟气能跟金属反应14.工业上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 . AlCl 3B .NaOHC .NaHCO 3D .AgNO 315.已知:N 2+3H 22NH 3是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N 2跟3mol H 2能完全反应生成2mol NH 3B .2mol NH 3可分解生成1mol N 2和3mol H 2C .N 2和H 2合成NH 3反应后的气体中一定还含有N 2和H 2D .N 2和H 2合成NH 3反应后的气体中不一定含有N 2和H 216.向下列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不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A .NaCl 溶液B .氯水C .碘水D .KNO 3溶液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I -+Br 2=Br -+I 2B .Cl 2与水反应:Cl 2+H 2O =2H ++Cl -+ClO -C CO 2H CO H O 3+2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D .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Ag ++Cl -=AgCl ↓18.将3.72g 由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 的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由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2∶1B .4∶2∶1C .2∶1∶1D .1∶1∶119.将4g NaBr和NaI的混合物全部溶于水,然后通入一定量的Cl2,充分反应后,蒸干溶液,再将所得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变,得固体 2.17g,则原混合物中NaI的质量可能是[ ] A.0.2g B.0.5gC.1g D.3g20.在含a mol Ca(OH)2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b mol的CO2,若a<b<2a,则最终所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 ] A.100(b-a) B.100(2a-b)C.100(a-b) D.100(b-2a)二、填空题1.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壁上粘有碘,用________洗涤;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白色固体,可用________洗涤除去;久置KMnO4溶液的试剂瓶壁有黑色物质生成,该物质可用________洗涤除去;I2晶体中混有少量食盐,可用________实验除去食盐.2.根据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________(2)反应中氯元素被还原________(3)反应中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________(4)反应中氯元素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________3.氢碘酸易被氧化(还原性强),不能长期存放,实验室制备少量氢碘酸的方法是用碘的悬浊液不断通入硫化氢(H2S)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氢碘酸若显黄褐色,说明溶有碘,请参考下面(1)至(3)所列化合物的某些性质,选择一种金属粉末加到含碘单质的氢碘酸中,以除去碘单质,所选的金属是________.(1)Fe与I2常温下化合成的FeI2为白灰色能溶于水的固体;(2)Zn和I2用水催化生成的ZnI2为水溶性无色晶体;(3)Cu与I2在常温下化合生成的CuI为白色难溶于水也难溶于HI的固体.4.(1)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可保存在玻璃瓶中B.固体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C.盛液溴的试剂瓶里常加些水液封D.新制的氯水保存在密闭的棕色细口瓶中E.AgI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2)海带中含有碘,有人设计如下方案提取碘:①通入足量Cl2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粉中加水搅拌③加CCl4振荡④过滤⑤分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5.盐酸所具有的性质:A.酸性,B.氧化性,C.还原性,D.挥发性.下列用途或现象,分别说明盐酸的什么性质:(1)电镀前金属除锈________,(2)与MnO2共热制氯气________,(3)与石灰石反应制二氧化碳________,(4)与锌反应制氢气________,(5)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轻________.6.从海水里提取溴的方法之一是:①在海水里通入Cl2;②用空气把溴吹出;③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溴生成溴化钠、溴酸钠和二氧化碳;④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使溴析出;⑤加汽油,振荡;⑥静置,分液.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⑤中不能使用酒精的原因是________.(3)⑥中必须使用的实验仪器名称为________.7.在该密闭的容器内分别装有A:Na2O2和NaHCO3;B:Na2O2和NH4HCO3;C:Na2O2和Ca(HCO3)2,其中每种物质均为1mol,将它们加热至3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写出各容器内残留的固体物质名称及其物质的量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如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足量稀H2SO4与残留物完全反应,则消耗硫酸体积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________.8.在4Zn+10HNO3=4Zn(NO3)2+5H2O+N2O↑反应中,未被还原的HNO3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如果在标准状况下有280mL气体生成,则消耗的Zn的质量是________g,被还原的HNO3有________mol,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三、计算题1.铁的某种氯化物FeCl x 1.625g 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的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4.305g.求x的值和铁的氯化物的化学式.2.甲、乙两学生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甲取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0.10g二氧化锰,经混合后装入试管内加热,待收集到所需氧气时,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乙称得甲留下的反应混合物质量为 4.04g,将它继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制得氧气672mL(标况).求甲实验时氯酸钾分解的百分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B 4.B 5.C 、D6.B 、D 7.A 8.B 9.C 10.C11.A 、D 12.B 13.B 、C 14.A15.C 16.C 、D 17.D 18.C 19.C 、D20.B二、填空题:1.酒精 盐酸 浓盐酸 溶解过滤21MnO 4HCl ===MnCl Cl +2H O22Na Cl ===2NaCl22222.()++↑()+△点燃 (3)Cl 2+H 2O =HCl +HClO(4)NaCl +AgNO 3=NaNO 3+AgCl ↓3.I 2+H 2S=S +2HI Cu 4.(1)CE (2)②④①③⑤5.ACABD6.(1)3Na 2CO 3+3Br 2=5NaBr +NaBrO 3+3CO 2↑(2)酒精能与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3)分液漏斗7.A .1mol Na 2CO 3,1mol NaOHB .1mol Na 2CO 3C .1mol Na 2CO 3,1mol CaCO 3C >A >B8.4∶1 3.25g 0.025mol 6.02×1022三、计算题:1.x =3 FeCl 3 2.50%。
卤素测试题

第四单元《卤族元素》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氯气通入FeBr 2溶液后,再加入CCl 4振荡、静置,整个实验过程中肯定能观察 到的现象是 ( ) A 、CCl 4 层显橙红色 B 、水层显黄棕色C 、CCl 4层显无色D 、在潮湿空气中形成白雾2、1mol MnO 2与含4mol 的浓盐酸共热,在不考虑HCl 挥发的情况下得到的Cl 2为 A 、2 mol B 、 1 mol C 、小于1 mol D 、大于2 mol ( )3、浓盐酸和Ca(ClO)2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 + 4HCl === CaCl 2+2Cl 2↑+2H 2O 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 A 、CO 2 B 、 HCl C 、H 2O D 、O 24、在体积为1L 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HCl 气体后,测得烧瓶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以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体积是 A 、L 41 B 、L 21 C 、L 43 D 、 1 L ( ) 5、氯化碘(ICl )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
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质是 ( ) A 、HI 和HClO B 、HClO3和HIO C 、HCl 和 HIO D 、HClO 和 HIO 6、卤素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 A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小 B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C 、最低价氢化物水溶液酸性逐渐减弱 D 、单质颜色逐渐加深 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 2和H 2O 分子B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C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氯气D 、氯水放置数天后,pH 增大8、大气或饮用水被污染时,可能引起人们的牙齿、骨骼变酥,引起这种污染的元素是 A 、Hg B 、I C 、S D 、F (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卤素习题答案解析版

卤素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卤族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C.卤族元素的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D.卤族元素的单质都能和氢气反应,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解析:卤族元素能与其他非金属(如H2)化合,卤族元素越活泼,其单质的熔沸点越低,卤族元素单质中只有F2能与水剧烈反应。
答案: D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 金属元素B. 稀有气体C. 非金属元素D. 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解析: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位于第IA族、第IIA 族或0族,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如H、He都是非金属元素,H位于第IA 族、He位于O族,Li、Mg都是金属元素,分别位于第IA族、第IIA族,答案: D3.卤素按F、Cl、Br、I的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A. 原子核内质子数增多起主要作用B. 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起主要作用C. 其单质的密度增大起主要作用D.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大起主要作用解析:卤素按F、Cl、Br、I的顺序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导致元素得电子能力逐渐降低,则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其单质的密度等都无关,故选D.答案: D4.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 强的是()A.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 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低C.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A.X原子电子层数多于Y,因此在同族中X在Y的下方,根据同主族元素由上向下,非金属性减弱可知,X的非金属性比Y弱,故A错误;B.Y的氢化物如果是HF,X的氢化物是HCl,氢化物的沸点与非金属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误;C.X的氢化物稳定,说明其非金属性强,举例如:稳定性HF>HCl>HBr>HI,故C正确.D.Y单质能够将X的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Y非金属性强于X,与题干相反,故D错误;答案: C5.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其单质都能与水反应,通式为X2+H2O═HX+HXOB. HX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 其单质都有颜色,都有毒D. 最高价含氧酸的通式为HXO4解析:A.氟气和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氯气、溴、碘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 表示,故A错误;B. HF溶于水形成的氢氟酸为弱酸,故B错误;C. 氟单质浅黄绿色,氯气黄绿色,溴单质红棕色,碘单质紫黑色,都是有毒气体,故C正确;D中F元素无最高正价,无最高价含氧酸,Cl、Br、I形成最高价含氧酸的通式为HXO4,故D错误;答案: C6.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 B.HCl和HIOC.HClO3和HIO D.HClO和HIO解析:ICl中氯元素呈-1价,碘元素呈+1价,因此与水反应生成的是HCl和HI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练习题一、选择题1.“绿色商品”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商品,下列商品不能称为“绿色商品”的是A.无铅汽油B.无磷洗涤剂C.无氟冰箱D.无碘食盐2.为实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和I-发生反应:IO3-+5I-+6H+==3I2+2H2O。
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
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KI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食醋、⑦白酒。
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A. ①③B. ③⑥C. ②④⑥D. ①②④⑤⑦3.下列物质中,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A. AgIB. 漂白粉C. 食盐D. 次氯酸钙溶液4.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 砹是有色固体B. HAt 很稳定C. AgAt难溶于水D. 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5.向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之后加热,将溶液蒸干,并灼烧片刻,最后残留的物质是A. NaClB. NaCl NaBr NaIC. NaBr NaID. NaI6.将19gF2通入81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A. 19%B. 20%C. 21.7%D.27.5%7.氯离子:①具有酸性②有酸味③遇水见光放出氧气④比氯原子少一个电子⑤比氯原子多一个电子⑥呈黄绿色⑦呈无色⑧有咸味⑨可以失去电子⑩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说法正确的是A.⑤⑦⑨B.①⑤⑦⑨⑩C.①②③④⑥⑨ D.③⑤⑥⑧⑨8.在A.B.C.D四个集气瓶中盛有H2、Cl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
若将a和d两瓶气体混合后见光爆炸;若将a和b两瓶气体混合后,瓶壁上出现暗红色小液滴。
则A.B.C.D四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的气体是A.Cl2、H2、HCl、HBr B.Cl2、HCl、HBr、H2C.Cl2、HBr、H2、HCl D.Cl2、HBr、HCl、H29.有一种碘和氧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I2O4B.I3O5C.I4O7D.I4O910.按氟氯溴碘的顺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元素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C.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11.原子团SCN化合价为-1价,在很多方面跟卤素原子相似,因此称为“拟卤素”。
拟卤素离子与卤原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Br-<SCN-<I-,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A.(SCN)2+2Br-=Br2+2SCN-B.(SCN)2+H2S=2H++2SCN-+S↓△C.4H++2SCN-+MnO2Mn2++(SCN)2↑+2H2OD.(SCN)2+2I-=2SCN-+I212.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Cl2,若有0.4mol HCl被氧化,将所得气体全部用消石灰吸收,理论上可得漂白粉的质量为A.50.6g B.28.6g C.25.4g D.14.3g13.贮存液溴时,应在液溴上面加少量的水,其作用是A.防止溴腐蚀玻璃B.防止溴挥发而损失C.防止溴被氧化而变质D.防止溴形成固态14.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盖的玻璃瓶中B.氯水盛放在棕色细口瓶中C.液溴盛放在用橡皮塞的玻璃瓶中D.固态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15.在碘水里加适量汽油,振荡静置后,液体分层,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上层液体呈深褐色B.下层液体呈深褐色C.上层液体呈紫红色D.下层液体呈紫红色16.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即可鉴别的是A. 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B. 氯水、NaBr溶液、盐酸C. NaCl溶液、NaBr溶液、KI溶液D. 盐酸、NaCl溶液、AgNO3溶液、Na2CO3溶液17.当固体AgCl放在较浓的KI溶液中振荡时,则部分AgCl转化为AgI,原因是A. AgI比AgCl稳定B. 碘氧化性比氯弱C. I-的还原性比Cl-强D. 溶解度AgI<AgCl18.大气或饮用水被污染时,可能引起人的牙齿骨骼变酥。
引起这一污染的元素是A. 碘B. 氟C. 氯D. 硫19.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但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光气。
2CHCl3+O2==2HCl+2COCl2(光气)光气有剧毒。
为防止事故发生,用以检验氯仿是否变质的试剂是A. 澄清石灰水B. 硝酸银溶液C. 漂白粉溶液D. 氢氧化钠溶液20.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能体现这个结论的是A. 氢氟酸是弱酸B. 氢氟酸是剧毒C. NaF是农药D. 氟有XeF2、KrF2等化合物21.在4份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变蓝的是A. 氯化氢B. 溴水C. 氯气D. 溴化钠溶液22.若R代表氢元素或钠元素,则卤化物的性质与RF<RCl<RBr<RI的变化规律不符的是A. 卤化氢的热稳定性B. 遇氧化剂时表现出的还原性强弱C.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颜色深浅D. 卤化氢水溶液的酸性23.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 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B. 均匀、透明、紫红色C. 均匀、透明、无色D.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24.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不能共存的是A. H2和F2B. CO2和N2C. Cl2和HBrD. O2和H2 25.在250g含有1.17gNaCl和0.84gNaF的溶液中,滴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2.87g固体。
由此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是A. 氯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 氟离子有一部分参加反应C. AgF难溶于水D. 氟化钠与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26.关于金属卤化物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萤石可用来制取HF气体B. 氟化钠可用作农药杀灭地下害虫C. 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为9%的食盐水D. 碘化银粉末可用于人工降雨27.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的Cl2,该比值为3:2:1,则反应的Cl2和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2B. 1:3C. 1:4D. 1:6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取HF所用仪器和酸与制取氯化氢完全相同B. 强热NaCl和NaHSO4混合固体,有气体生成C. 实验室用NaBr与浓H2SO4混合加热制取HBrD. 用浓H3PO4与NaI反应制取HI气体29.有A、B、C三种气体,它们分别是Cl2、HCl、HBr中的一种。
已知A、B 混合不反应,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C绝不是HClB. A、B能确定C. C可能是HClD. C不是Cl2,也不是HBr 30.下列所述性质,是所有HX都具有的共性的是A. 在空气中都可以形成白雾B. 通入硝酸银溶液都产生沉淀C. 受热易分解D. 水溶液都是强酸31.将0.2molMnO2和50mL12mol/L盐酸混合后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A. 等于0.3molB. 小于0.3molC. 大于0.3mol,小于0.6molD. 等于0.6mol32.在50g含有1.70g硝酸银和1.85g硝酸钯[Pd(NO3)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I 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5.245g固体,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银离子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B. 钯离子(Pd2+)只有一部分沉淀C. 碘化钯(PdI2)难溶于水D. 碘化钠和硝酸钯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3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HCl由H2和Cl2在点燃的条件下制得B.氢氟酸比盐酸的酸性强C.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碘单质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34.在一个量气管中充入1/4体积的N2、1/4体积的Cl2、1/2体积的H2,让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倒立在水中,则进入量气管中的水占量气管体积的A.1/4 B.1/3 C.1/2 D.3/435.氯化溴(BrCl)的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如:n BrCl+2M = MCln+MBrn。
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l+H2O=HCl+HBrO。
下列有关BrCl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在很多反应中BrCl是氧化剂B.常温下BrCl可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NaBrO及水C.与水反应时,Br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BrCl的氧化性强于Br2,但弱于Cl236.已知氟化氢、氯化氢等卤化物都易溶于水,在空气里均会呈现白雾。
又知氟化钠是一种用来杀地下害虫的农药,向其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未见有浑浊现象。
则下列对卤化氢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B.水溶液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它们的密度都比空气大,在空气中形成白雾D.随核电荷数增大,稳定性越来越差37.已知下列氧化还原反应:2BrO3-+Cl2==Br2+2ClO3-,5Cl2+I2+6H2O==2IO3—+10Cl—+12H+,ClO3-+5Cl-+6H+==3Cl2↑+3H2O。
上述条件下,各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ClO3->BrO3->IO3->Cl2B.BrO3->Cl2>ClO3->IO3-------38.(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的碘水。
现有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上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使凹槽对准小孔;(H)静置,分层。
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A)→(G)→_____→(E)→(F)。
⑵上述(E)步骤的操作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能用CCl4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下列物质,不能用作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