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测能力)(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测能力)(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能力)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人说,小石潭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想象;小石潭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

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莹莹的光芒;泉边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文中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慰藉(jì)悄(qiǎo)然B.翠蔓(màn)坠(zhuì)落C.参差(cī)皇冠(guàn)D.缀(chuò)饰缥缈(miǎo)2.文中画框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A.相应成趣B.星辰C.熠熠生辉D.璀璨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启发琢磨B.启示捉摸C.启发捉摸D.启示琢磨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崇廉尚洁、追求卓越、时代新人、全民阅读,分别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B.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前述语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我们学过的《关雎》《子衿》都属“国风”。

D.古人称谓丰富:所谓“名”实则“本名”:“字”则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谥号”则多为自己所取,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

5.阅读下面文段,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____________。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____________。

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制作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

____________。

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

辽宁抚顺市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经典练习(含答案)

辽宁抚顺市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经典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The students needs ______ their room by themselves.A.to cleaned B.cleaned C.cleans D.to clean D解析:D【解析】句意:学生们需要独立打扫他们的房间。

need to do sth需要做某事,故为to clean,故选D。

2.I have two brothers, but neither of ________ going shopping.A.them like B.him likes C.they likes D.them likes D解析:D【详解】句意:我有两个兄弟,但他们两个都不喜欢购物。

neither of后跟代词宾格形式,排除C;two brothers要用them来替代,neither of them两者都不,谓语动词用三单形式,故答案为D。

3.Our English teacher _____ us because most of us didn't finish the homework on time. A.was pleased with B.was angry with C.was satisfied with D.was strict with B 解析:B【解析】句意:我们的英语老师很生我们的气,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

A. was pleased with对……满意; B. was angry with生……的气;C. was satisfied with对……满意;D. was strict with对……严厉。

结合句意以及语境可知,答案为B。

4.My book is on your desk.Can you pass ________.A.it to me B.me it C.it for me D.it me A解析:A【解析】句意:我的书在你的书桌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答案】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寻病终寻向所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

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

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

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

A.“诎”,通“屈”;B.“有”通“又”;C.“衡”,通“横”;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请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编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1.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______。

(A)A. 短B. 长C. 无关D. 不确定2. 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B)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两摩擦物质间的粗糙程度有关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相同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不受物体重量大小的影响D. 滑动摩擦力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增大或减小3. 下列哪个是滑动摩擦力的另一个名称______?(C)A. 弹力B. 重力C. 普通摩擦力D. 引力4.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重力的大小就越______。

(D)A. 大B. 小C. 等于D. 无法确定5. 两个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它们的质量相同,则它们的重力______。

(C)A. 相等B. 不相等C. 无法确定D. 不受重力作用第二部分:填空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处的适当答案。

1. 当小明推开一辆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并试图使它停下来时,自行车受到的力是______。

2. 减速时,离开车轮的刹车片与车轮接触产生______。

3. 坐在滑雪板上向下滑时,滑雪板和雪地之间产生的力是______。

第三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弹力?它对物体有什么影响?2. 如果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但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较小,两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否相同?为什么?3. 请简述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答案选择题答案:1. A 2. B 3. C 4. D 5. C填空题答案:1. 滑动摩擦力 2. 摩擦力 3. 摩擦力简答题答案:1. 弹力是物体受到的一种力,它的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弹力会使物体恢复原状,对物体产生回复的作用。

2. 两个物体受到的重力相同。

重力与物体的体积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古诗文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文言文阅读(21分)(一)默写(11分)1.青青子衿,。

《子衿》2. ,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5.《小石潭记》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观潭的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二)诗歌理解与赏析(4 分)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三类。

7.下列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加点字解释(2分)(1)为.坻()(2)斗.折蛇行()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较易)(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较易)(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较易)(含答案解析)考试范围:第三单元;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1. 如图,把图 ①中的⊙A经过平移得到⊙O(如图 ②),如果图 ①中⊙A上一点P的坐标为(m,n),那么平移后在图 ②中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A. (m+2,n+1)B. (m−2,n−1)C. (m−2,n+1)D. (m+2,n−1)2. 如图,将周长为20的△ABC沿BC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 22B. 24C. 26D. 283. 如图,在△ABC中,AB=2,BC=3.6,∠B=6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DE,当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则CD的长为( )A. 1.6B. 1.8C. 2D. 2.64. 如图,△ABC顺时针旋转角度α变成△A1B1C1,α的值是.( )A. 30∘B. 45∘C. 60∘D. 90∘5. 如图,这个图案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下面关于此图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 它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C. 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D. 它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6.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7. 在俄罗斯方块游戏中,已拼好的图案如图所示,现又出现了一个小方格体正向下运动,为了使所有图案消失,你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 顺时针旋转90∘,向右平移B. 逆时针旋转90∘,向右平移C. 顺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D. 逆时针旋转90∘,向下平移8. 下列基本图形中,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后,不能得到如图所示图案的是( )A. B. C. D.9. 如图,△ABC经过如下平移能得到△DEF的是.( )A. 把△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B. 把△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C. 把△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D. 把△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10. 将某图形各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减2,可将该图形.( )A.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C. 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D.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11. 如图,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α,得到△ADE,若点E恰好在CB的延长线上,则∠BED 等于( )A. α2B. 23α C. α D. 180°−α12. 如图,将△ABC先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绕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A. (0,4)B. (2,−2)C. (3,−2)D. (−1,4)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3. 点P(−2,1)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P1,则点P1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14. 如图,在△ABC中,∠BAC=105°,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若点B′恰好落在BC边上,且AB=CB′,则∠AB′C′的度数为________.15. 如图,阴影部分组成的图案既是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图形,又是关于坐标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若点A的坐标是(1,3),则点M和点N的坐标分别为16.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0),B(2,0),△AP1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1=90°,把△AP1B绕点B顺时针旋转180°,得到△BP2C,把△BP2C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P3D,依此类推,得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2021的坐标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0分。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三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In Unit 3, which word is used to describe something that is very large?A. TinyB. HugeC. SmallD. Big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uses the simple past tense correctly?A. He goes to the movies yesterday.B. She watches TV every evening.C. They visited the museum last week.D. We are going to the park tomorrow.3. Choose the correct form of "be"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 "They _______ happy with their exam results."A. isB. amC. areD. were4. What is the opposite of "expensive"?A. CheapB. ExpensiveC. BeautifulD. Ugly5. Which word means "not difficult"?A. EasyB. HardC. ImpossibleD. Possible6. Complete the sentence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have": "They _______ a party last night."A. hasB. haveC. hadD. havingA. WhatB. WhenC. WhereD. WhyA. Can I help you?B. Could you please pass the salt?C. May I sit here?D. What time is it?9. What is the past participle of "do"?A. DoneB. DidC. DoesD. Doing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in the passive voice?A. She washes the dishes every day.B. The dishes are washed her every day.C. She is washing the dishes now.D. The dishes were washed yesterday.二、判断题:1. The word "gigantic" means something very small. ( )2.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is used to talk about past actions. ( )3. "I am" and "You are" are examples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 )4. The opposite of "cheap" is "expensive". ( )5. "Difficult" and "easy" have the same meaning. ( )6. "I had a meeting yesterday" is an example of the simple past tense. ( )7. "How" is a question word used to ask about quantity. ( )8. "Can I help you?" is a question asking for permission. ( )9. The past participle of "go" is "gone". ( )10. Active voice and passive voice have the same meaning. ( )三、填空题:1. The past tense of "do" is ________.2. The opposite of "hot" is ________.3. "I ________ to the store yesterday" is an example of the simple past tense.4. If you want to ask someone to repeat what they said, you can say "________?"5. The plural form of "child" is ________.6.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of "eat" is ________.7. "________" is the contraction for "they are".8. The past participle of "go" is ________.9. "________" is the correct form of "be" for the subject "he".10. "________" is the correct form of "be" for the subject "we".11. "I ________ a book every night before bed" is an example of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12. "________" is the correct form of "have" for the subject "I".13. "________" is the correct form of "have" for the subject "they".14. "________" is a question word used to ask about time.15. "________" is a question word used to ask about reason or purpose.16. "________" is the correct form of "be" for the subject "it".17. "________" is the correct form of "be" for the subject "you".18. "________" is the correct form of "be" for the subject "they".19. "________" is the correct form of "be" for the subject "she".20. "________" is the correct form of "be" for the subject "he".四、简答题:1.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and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2. What is the passive voice and how is it formed?3. How do you form the past tense of regular verbs?4.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me" and "any"?5. Give an example of a sentence using the future tense with "will".6. Explain how to form questions in English.7.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ho" and "whom"?8. How do you use "there" and "their" correctly in a sentence?10.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ffect" and "effect".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C4. A5. A6. C7. C8. C9. A10. B二、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7. ×8. ×9. √10. ×三、填空题答案:1. did2. cold3. went4. Pardon me?5. children6. eating7. they're8. gone9. is10. are11. read12. have13. have14. When15. Why16. is17. are18. are20. is四、简答题答案:1.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is used for habits, routines, and general truths, whil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is used for actions happening now or around now.2. The passive voice is used when the focus is on the action and its recipient, rather than the doer of the action. It is formed with "be" + past participle.3. Regular verbs form the past tense adding ed to the base form of the verb.4. "Some" is used in positive sentences, while "any" is used in negative sentences and questions.5. Example: "I will go to the store tomorrow."6. Questions are formed inverting the subject and the first verb in a sentence or using question words.7. "Who" is used for the subject of a sentence, while "whom" is used as the object of a preposition or verb.8. "There" refers to a place or position, while "their" is a possessive pronoun showing ownership.Tenses: The practice questions cover various tenses, including simple present, present continuous, simple past, and future with "will".Verb Forms: The questions test knowledge of verb conjugation, including past tense and past participle forms.Question Formation: The exercises include forming questions with question words and inversion.Pronouns and Determiners: The use of pronouns like "they're" and determiners like "some" and "any" is tested.Passive Voice: Questions about the passive voice test the ability to form and understand this construction.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和示例:选择题:These test students' ability to choose the correct form or word based on context. For example, choosing the correct past tense form of a verb.判断题:These asses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grammatical rules and vocabulary. For instance, identifying the correct use of the simple past tense.填空题:These require students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of verb tenses, pronouns, and vocabulary. An example is filling in the correct form of "be" for different subjects.简答题:These evaluate students' ability to explain grammatical concepts and use them in context. An example is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ffect" and "effec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5)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6)《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厦门光明志愿服务联盟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唤起市民的低碳环保。

B.南平不断开展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C.通过一系列赛事的承办,泓云体育训练基地成为推动武夷山体育旅游的重要场所。

D.工行某分行近三年累计发放大约250多亿元贷款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考亭书院是朱熹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是他晚年定居、讲学、终老之地。

朱子在此著书讲学、传道授业达八年之久,创建了儒学史上令人瞩.__①__(A.shǔB.zhǔ)目的“考亭学派”,成为“闽学”之源,因此考亭书院享有“闽学之源、理学之巅”的__甲__(A.盛誉B.荣誉)。

重建后的建阳考亭书院huàn__②__(A.焕B.换)然一新,其建筑布局采用传统合院形式,为仿宋式建筑风格,在规模以及建筑设施上跟全国其他知名书院相比__乙__(A.平分秋色B.毫不逊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9分)1、默写填空(6分)(1)抽刀断水水更流,。

(2)天街小雨润如酥,。

(3)李商隐的《无题》中常被后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精神的诗句是:,。

(4)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2. 我国古代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或写愁之长,或写愁之多,或写恋之重名句很多,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表现“愁”的诗词。

答:。

8.下列加点的字音字形都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幼雉.(zhì) 琨.(kūn) 鹏吞噬.(shì) 篦.(bì) 美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tái) 藓C.雾霭.(ǎi)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D.惩.(chéng)罚秤砣.(tuó) 哂.(shěn) 笑诺.(nuò) 言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C)(3分)A. 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B.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C. “不”。

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D. 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10.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B )(3分)A.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大相径庭....。

B. 站在罗布泊边缘,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C. 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我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耳闻目睹....,…‥D. 11月份南飞的鸟群,高高在上....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解析:A用“相形见绌”替换;C用“道听途说”替换;D用“目空一切”替换)11.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D ) (3分)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分析A“无不使人”与前句的主语不一致。

B“节奏”“让人看得”主谓不搭配。

C“文字”放在“即使”后面。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E)(3分)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一一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解析:E.是虚构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13.综合性学习。

(9分)2011年8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成功发射,标志中国人走向太空又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激发了当代中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某实验中学为了在学生中进一步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拟定在“国家科普日”开展“走进航天英雄,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科海泛舟活动,请加入活动筹备团队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你学校的委派去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到校参加活动并作报告,你应该怎么说?(3分)答:杨利伟叔叔:您好!我是某实验中学科海泛舟活动筹备团队的成员,我们学校准备在“国家科普日”开展“走进航天英雄,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活动,特邀请你参加并为师生作报告,好吗?⑵航天英雄杨利伟来到学校作了精彩的报告,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报告会结束后,你作为校报记者,如何介绍自己并采访杨利伟?(可设计2个问题)(4分)答:①杨利伟叔叔:您好!我是校报记者×××,欢迎您到我们学校指导科普活动,感谢你为我们作得精彩报告,我想采访一下您好吗?②A当你在太空向世界展示五星红旗的时候,是什么心情?B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员,您对我们中学生的希望是什么?⑶中国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请问这一飞天梦源于哪个神话传说?答:《嫦娥奔月》。

(2分)三、浅层阅读理解(共35分)(一)品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14~15题。

(6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4.“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中的“锁”很传神,请你赏析一下。

(2分)答:一个“锁”字,下得好重,使人不由得想起枷锁、镣铐!“锁”既突出满院秋意之“死”,也巧妙透出当时词人之“思”——秋意被锁,不正是自己遭禁?如此,真是囚人之臆,方出囚人之语。

15.这首词表现了李煜怎样的情感?(2分)答: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二)阅读哲理小品文《门》,完成16~17题。

(6分)门是家的保护神,没有门的家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家。

对于偷窃高手而言,门丝毫发挥不了作用。

对于普罗大众,门是心理屏障。

有门有家,再简陋也安全舒适。

没有门的家,再富贵也必将走向破败。

所以,无论豪宅、蜗居,无论贫贱、富贵,必有一扇门,或华丽,或平实。

可门承担着保护人们安全同时,也隔绝了人们的心灵交流。

许是城市人都缺乏安全感,城市人总喜欢把自己关在钢筋水泥的大笼子寻找安全感。

可好奇心总咬噬着内心,于是,每个门都装了“猫眼”,从那么一个小孔去了解世界。

窥探邻居的生活秘密。

现实的门固然安全,但过于封闭。

倘若人人都给自己内心装上一扇门,只留一个小孔,那世界多么可怕,多么沉闷!16.文中的“猫眼”什么意思?(2分)答:城市人为了安全而又能满足好奇心装在门上装的一种小型光学仪器,便于享受安全的同时用敏锐的眼光观察户外情况。

17.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门”。

(4分)答:生活中的“门”是家的保护神,门可以让每个家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门是心理屏障。

尽管对偷窃高手而言,门丝毫发挥不了作用,但有门的家,让人内心感到安全舒适。

当然如果过分缺乏安全感而把门关得太紧,就隔绝了人们的心灵交流,让人孤独压抑。

所以在生活中要多多打开心门。

(意思相近即可)(三)阅读《祖国的大豆》,完成18~19题。

(8分)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用途很广。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①大豆籽粒中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19%左右的脂肪,还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②0.5公斤大豆相当于1公斤牛肉,2公斤多猪肉,或6公斤水质牛奶。

因此,有人形象地把大豆比喻为“植物肉”。

现在,用大豆可以加工成100多种主、副食品。

经过加工的豆制品,90%以上的蛋白质都可以消化吸收,特别是豆腐,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是我国人民很喜欢吃的传统食品。

大豆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50公斤大豆一般可以榨8公斤油。

北宋苏轼写的《物类相感志》里说:“豆油煎豆腐,有味。

”这是我国食用豆油的最早记载。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豆油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

18.文段中许多地方用了数据说明,请简要回答画横线处的数据分别说明什么?(4分)答①说明大豆的营养价值高。

②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

19.短文第二段引用苏轼《物类相感志》里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答:说明我国人民很早就食用豆油。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题。

(15分)(甲)若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此:指滁州。

②掇:拾取,采取。

③上:皇上。

④刺史:代称知州。

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①佳木秀.而繁阴。

秀:(滋长)②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命名)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答: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

22.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2分)答: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23.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3分)答: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24.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4分)答: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

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

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异:乙文用散句描写。

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四、深层阅读赏析阅读《天窗》完成25~29题。

(共20分)天窗江南月(1)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2)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

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

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

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3)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

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

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