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

合集下载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农业水利工程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较强的领域,其中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是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

灌溉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人工或自然方式将水引入田地、果园、森林等生产场所,掌握和运用适宜的灌溉技术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改善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的关键措施。

而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节水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在农业水利工程中,要综合考虑灌溉技术与节水措施,创新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一、灌溉技术滴灌是1980年代开始成为农业灌溉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通过管道、水门、滤筒、滴灌器等组成的系统,让水分散流注入土壤中,营造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

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滴灌具有季节、时间、空间和量化供水的优势,可以节约用水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土地水分蒸发,减轻土地沙化、膨胀和侵蚀等。

喷灌技术又称喷雾灌溉技术,是利用喷雾器、喷雾头等喷射设备,将水以喷雾的形式喷洒在农田上。

喷灌技术具有水分冲击小、均匀性好、通风作用好、营养元素添加方便等优点。

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水面蒸发,还可以调节土壤湿度和保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生理调节和增产增收。

微喷灌技术是一种以微型灌道、高压喷嘴为主要设备,利用高压涡轮或定量泵抽水,以喷雾或微小喷洒方式将水喷洒在作物根部和叶面的新技术。

微喷灌技术可以减少土壤风蚀,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农作物的养分供应,减轻土地沙化,有助于农作物的长势和生长品质的提高。

二、节水措施1、土壤改良通过改良土壤中有机质、固碳、保肥等特性,能够提高土壤的蓄水性和保水性,控制表土的风化蒸发,减少水循环中的亏损。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采取覆盖茬田、利用有机肥料、加强耕作管理等手段,改善农田土壤质量,提高土壤保水量和保肥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智能农业等智能化技术也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农业设施的智能管理。

农田灌溉的节水方案

农田灌溉的节水方案

农田灌溉的节水方案导言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灌溉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节水方案来优化农田灌溉系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农田灌溉的节水方案。

一、土壤改良与调整灌溉方式结合良好的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调控是有效节水的关键。

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可以减少灌溉次数和用水量。

此外,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也能够实现节水的效果。

例如,滴灌、微灌和渗灌等地下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表面径流,提高水分利用率。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能够准确监测和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并根据植物需水特性和生育期的不同进行定量灌溉。

通过使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和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情况,精确补给植物所需的水分,避免过量灌溉和缺水情况的发生。

三、灌溉水源优化利用合理利用灌溉水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灌溉水源时,需要优先选择可再生的水资源,如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灌溉和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将灌溉后的径流水退水至下游地区以供其他用途,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四、合理配备节水灌溉设施适当配备节水灌溉设施可以实现精准、定量的灌溉,提高用水效果。

例如,使用节水喷头、喷雾灌溉设备等,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漏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另外,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可以合理划分灌溉区域,实现不同农作物的差异化灌溉,以减少不必要的水分消耗。

五、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对于推广和普及节水灌溉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课程、示范基地建设以及技术专家的指导等方式,引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水利用效率。

结论农田灌溉的节水方案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通过土壤改良、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灌溉水源的优化利用、合理配备节水灌溉设施以及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业十种节水技术

农业十种节水技术

农业十种节水技术1.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塑料管将水默默喷入土壤中,以避免水分的浪费和过度使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修建在作物的根部,从而减少水分的流失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玉米、麦子、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中,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2. 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农作物的土壤表面,以减少植物蒸发和土壤水分浪费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农田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减少杂草的生长。

同时,它也可以提高土地水分的保持能力,避免水分的浪费。

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玉米、麦子、棉花和水果等农作物的生产中。

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一种通过建设管道、水库和水管网,以实现农业用水节约、精确供水、统一管理和保障安全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水分的流失和浪费,使植物得到最适宜的水分供应,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它也可以减少农民用水和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4. 全程雨水利用技术全程雨水利用技术是一种通过收集、蓄存和再利用农业雨水,以实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农业产生排放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在雨季充分利用雨水,减少雨水流失和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在旱季可以使用收集的雨水来满足作物的生产用水需求。

5. 中耕深灌技术中耕深灌技术是一种通过深耕土壤,将水源深入土壤,以使作物根系更广泛地吸收水分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避免农田水分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同时,它也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作物生长。

6. 梯级滴灌技术梯级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设置高低水位,以形成一种上层植物和下层植物分别滴灌水源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使不同作物得到不同的水分供应,减少过度灌溉和浪费,同时避免土壤板结和根系扭曲的问题。

7. 秸秆覆盖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是一种通过覆盖秸秆将农田土壤覆盖住,使土壤保湿和保温,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农田土壤的种植率和减少杂草的生长,同时可以节省耕作成本和提高土壤质量。

苹果园的节水灌溉方案

苹果园的节水灌溉方案

在我国优质苹果栽培的最适宜区和主产区,苹果的产量和质量明显受资源性缺水的制约,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使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在普及推广果园覆膜、覆草的基础上,建设了一大批果园集雨节灌工程。

为了进一步提高节灌水的有效利用率,使工程节水与管理节水相结合,建立一整套集雨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实现滴灌水在时间、空间、灌水量、灌水方式等方面的优化配置。

通俗地讲,就是采取适宜的雨水收集方式,贮存在适宜的蓄水建筑物中,采取适宜的灌水方式,将适宜的灌水量,在适宜的时间,灌到适宜的部位,即“六适宜”。

我站自199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苹果集雨节灌方面的研究,并在当地进行了大量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雨水集流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雨水集流新材料试验,对甲基硅酸钠、硅烷偶联剂、1#无机防水剂和4号无机防水剂在模拟荒坡和庭院道路的条件下进行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1)荒坡的集流效率明显低于道路庭院的集流效率;甲基硅酸钠的集流效率均比对照大,集流效果最好,硅烷偶联剂的集流效果较好。

(2)1#无机防水剂在日降雨量大于40mm/d时,集流效率比对照明显大;硅烷偶联剂的集流效率在不同日降雨量时均比对照大,集流效果较好;4#无机防水剂集流效率与对照相差不大,集流效果不明显;甲基硅酸钠在日降雨量大于20mm/d时,均明显比对照大,集流效果最好。

(3)1h最大降雨量对集流效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地表湿度对集流效率的影响,同时,在同等条件下,次降雨量越大,新材料对集流效率的提高也越大,从3次降雨观测结果看,4种新材料均有提高集流效率的作用,平均提高12.7%~69.3%。

(4)根据分析19项指标的结果,只有色度和细菌总数超标。

1#无机防水剂小区色度超标。

所有小区细菌总数均超标, 4#无机防水剂小区细菌总数严重超标。

因此,庭院对照小区水质最好,硅烷偶联剂处理小区和甲基硅酸钠处理小区水质较好。

(5)在模拟荒坡集雨场试验中,硅烷偶联剂处理小区的修建费和维护费最低,效果最好;在模拟道路庭院集雨场试验中,甲基硅酸钠处理小区的修建费和维护费最低,效果较好。

农田节水妙招解析

农田节水妙招解析

农田节水妙招解析
水是万物源泉,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也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如何能够确保农作物在种植的过程中减免缺水呢?或者有什么可以让农田节水呢?
减免耕作保水技术
采用“以松代耕”、“以旋代耕”、“高留茬免耕套播”和“贴茬免耕直播”等方式,可以增加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分流失。

运用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沟灌、盘灌、畦灌、分节灌、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

如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到70%,滴灌和渗灌可节水80%以上。

地膜或秸秆覆盖保水技术这两种覆盖类型在我国应用面积较大,成效显著。

主要作用是能大幅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耕地的蓄水保水性能。

选用抗旱品种栽培技术
例如大田作物小麦、薯类、杂粮都有一批高抗旱品种。

果树杏、桃、板栗等属抗旱树种。

蔬菜中的西红柿也比较抗旱。

按土质、气候和作物需水规律节水技术
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地块、不同的气温、同一作物不同时期,浇水的数量都不同,幼苗期和枝叶少的时候需水量少要少浇,叶面积最大时需水量也大,要多浇,成熟期防贪青晚熟影响糖分积累要少浇,热天气温高蒸发快要多浇,雨季常下雨要少浇,粘土地持水量大可多浇,砂土地、河滩地漏水快要少浇,坡地易流失要少浇。

一般保持土壤含水量60%-80%为最佳。

农田灌溉10种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灌溉10种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浇灌——10 种节水浇灌技术我国农田节水技术的主要种类有以下10 种:耕地整理节水技术平坦土地,通畅排灌,修筑池、塘、坑、窖、库、堤等拦水、蓄水设备是保证节水浇灌实行的基本条件,已获得农民的广泛认同。

减免耕保水技术采纳“以松代耕”、“以旋代耕”、“高留茬免耕套播”和“贴茬免耕直播”等方式,能够增添水分入渗深度和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分流失。

节水浇灌技术当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沟灌、沟中覆膜灌、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

如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到 70%,滴灌和渗灌可节水80%以上。

生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最近几年来,我国已研制开发了多种生物和化学、有机与无机的抗旱保水剂、水分蒸腾克制剂等,在旱作节水农业上推行应用。

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保水技术这两种覆盖种类在我国应用面积较大,收效明显。

主要作用是能大幅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强耕地的蓄水保水性能。

节水栽种技术该类技术在北方旱区应用较为广泛。

如:玉米点水穴播(坐水滴种);水稻旱育稀植;小麦的膜侧沟播等。

有的作物采纳“当年秋覆膜,来年春播”。

1 / 2水、肥一体化调控节水技术从单调浇水转向浇营养液,肥随水走。

把水变为了庄稼的“复合水溶剂”,既减少了田间作业次数,节俭了农业生产成本,又提升了肥水的利用效益。

膜下滴灌节水模式这是新疆石河子市农垦单位把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联合创建的模式。

它使滴注水一滴地平均、准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地区。

集雨蓄水浇灌模式主要在西北部黄土高原旱塬农作区推行应用。

主要由集雨场、下水渠、过滤池、蓄水窖、提水泵、输水管构成。

抗旱品种和旱作种植技术当前北方推行的主要品种的抗旱性能都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

玉米、小麦、豆类、薯类、杂粮、棉麻、油料和糖料作物及果树等都有一批高抗旱品种。

2 / 2。

果树穴贮肥水节水增产法

果树穴贮肥水节水增产法

果树穴贮肥水节水增产法
果树穴贮肥水是解决山区、干旱地区果园缺水缺肥矛盾的有效措施。

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一、处理草把子。

将玉米秸、麦秆或杂草切成30-35厘米长的段,捆成直径为15-25厘米的草把(共扎3道),然后放在10%的尿素液或鲜尿中浸泡1天半,让其吸足水肥。

二、挖穴数量。

据树冠的大小定挖穴数量,一般10年生的苹果树可挖4-6个穴。

穴直径要略大于草把子的直径,一般为20-30厘米。

穴深35-40厘米,土层较薄时,可适当浅些,但必须比埋入的草把子高3-5厘米。

穴位在树冠垂直投影下稍里。

三、埋草把。

将经充分浸泡的草把子垂直放入穴内,再用50-100克氯化钾、50-100克过磷酸钙、50克尿素与土壤混合均匀后填到草把子周围,踩紧踩实。

草把子顶部覆盖1厘米厚的土,再施50克尿素,然后浇水,每穴浇水4-5千克。

四、覆盖薄膜。

最后用薄膜覆盖整个树盘,穴口比树盘低1-2厘米。

下次浇水时,用木棍戳孔,每穴浇水4-5千克。

需追肥时,把化肥溶于水中后再浇施。

浇后用土块压孔,防止风吹破薄膜。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是农村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农业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资源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成为了当前农田灌溉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的研究与推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的现状小型农田水利灌溉面积庞大,农业产值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是在灌溉直接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灌溉耗水量大小型农田灌溉耗水量达到了全国农田耕种总量的30%。

而且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灌溉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其耗水量会进一步增多。

在耗水过程中,由于目前大多数电动灌溉机无法精确调节水流大小,因此常常会出现水管破裂、翻盆漏灌等现象,浪费水资源。

(二)灌溉效益低由于传统的农田灌溉设施早已陈旧,且维护不易,使水的利用率很低。

一些乡镇农村管道未清洁,管路接头不牢固,渗漏严重,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损失。

同时,灌溉的水力条件和农作物生态水需要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导致灌溉效益的下降。

二、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措施为提高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的节水效益,有效减少与污染水源的风险,必须采取技术、管理、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节水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加强管网管理保持水利建设的完好性,加强管道的检修和维护,消除管道的漏水及渗漏现象,把灌溉水用到地里面。

同时,加强对管网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水、破裂管道,避免漏水的浪费。

(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现有的灌溉方式上,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来减少灌溉用水量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采用喷头灌溉和微喷雾灌溉,可使水分均匀地喷到植物根部,不仅提高了灌溉的水分利用率,也避免了浪费。

与此同时,可以采用农业节水滴灌和膜下滴灌技术,减少水的流失,提高水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
一、技术内涵及适宜范围
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是通过配置集开穴、灌水、施肥、播种、覆膜为一体的多功能农机具,将少耕免耕、开穴灌水、集中施肥、地膜覆盖、合理密植集于一体,确保春播作物出苗率、增强幼苗抗逆性,有效减少干旱寒冷、土壤瘠薄等不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大幅度提高旱地农作物产量的一项农业新技术。

该项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易为农民接受的实用技术。

该项技术适宜于广大旱作地区的稀植作物推广应用,如玉米、瓜类等。

二、操作要点
1.少耕免耕:
第一年秋收后,留茬原地,不进行任何耕作处理;第二年春播前沿种植带地表撒施有机肥,然后用旋耕机沿种植带旋耕,将有机肥翻入土中。

2.开穴灌水:
根据种植作物的密度沿种植带开穴,穴直径30厘米左右,穴深
5~8厘米,每穴灌水1.5~2.5公斤。

3.集中施肥:
在灌水穴集中施用专用肥50公斤/亩。

4.地膜覆盖:
播后沿种植带在灌水穴上铺膜,压实压紧,防止大风吹膜,减少灌水的蒸发和耕后表土的风蚀。

5.合理密植: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30厘米,穴距82厘米;玉米每亩开穴800个,瓜类每亩开穴400个。

在灌水穴周边集中种植,玉米每穴4株,瓜类每穴2株。

三、实施效果
全省不同区域的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实施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具有明显的抗旱保苗、增产增收、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作用。

1.抗旱保苗。

应用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亩用水量仅为1.5~2.5吨,同时,采用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并可有效地汇集自然降雨于
穴内,集雨作用明显,既保证春季捉苗,又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

2.增产增收。

应用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极为显著,一般增产幅度为50%~100%。

玉米亩均增产150~200公斤,瓜类亩均增产800~1000公斤,亩增收300~500元。

3.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应用少耕穴灌聚肥节水技术,使土壤肥力得到提高,耕地质量及农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风蚀降低30%,水蚀降低20%,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