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以旅游管理

高 K q , 院 校 公 : - ; H = - 英 语 与 专 业 英 语 相 结 合 的 教 学 模 式 探 索
以旅 游 管 理 专 业 为例 徐 青林 聂 莎
4 4 1 3 0 0 )
.
( 随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湖 北 随州 摘 要 : 在 高 职 大 学英 语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探 索 中 , 将 公 共 英语 和 专业 英 语 有 效 结 合 ,才 能 真 正 提 高 高职 大 学 英 语 的教
式。 正 日益 显 出蓬 勃 发 展 的 生 机 。 高 校 可 以 建 立 以学 为 主 的 英 语 学 习 网站 , 将各种英语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 , 为 学 生 进 行 自主学 习提 供 学 习方 法 指 导 、 知识 和 学 习 交 流 工 具 , 帮 助学 生 对 英 语 专题 知 识 的掌 握 , 为学 生 提 供 一 个 含 有 丰 富英 语 资 源 的 自主学 习平 台 。 在 英 语 自主 学 习 网 站 中 开设 英 语 讨 论 区 , 为 学 生提 供 用 英 语 交 流 和 语 言 实 践 的场 所 ,激 发 学 生 说 英 语 的 兴趣 , 提 高 学 生讲 英 语 的能 力 。 4 . 结 语 培 养 大 学 生 学 习英 语 的 自主 学 习能 力 ,是 培 养 学 生 自我 管 理 能力 、 自我 责 任 意识 和 自觉 学 习精 神 的 过 程 . 是 培 养 学 生 英语 听、 说、 读、 写实 用 能 力 和 继续 学 习 习惯 的过 程 , 也 是 一 个 循 序渐 进 、 不 断 积 累 的过 程 。良好 的英 语 学 习 环境 对 于 大学 生 的 英语 学 习有 巨 大 的 促 进 作 用 , 应 该采 用各 种措 施 . 通 过 多 种
谈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问题[论文]
![谈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问题[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9384e5aeaad1f346933f49.png)
谈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问题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使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是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专业英语课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完成从“学”到“用”的转变,将学生欲从事的专业与语言学习相结合,尽快接触他们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行业英语,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利用英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工作。
高职公共英语专业英语衔接一、引语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专业英语教学收效甚微,有的甚至形同虚设。
如何使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自然衔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1.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高职院校的生源中存在学生基础较差,实用能力不强和应试心态重等问题,高职英语教育中也暴露出教学与职业发展不够紧密和缺乏职业特色等问题。
高职高专学生的来源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经过正式的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经过三年高中的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要求。
另一种是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从中专、技校、职业中学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俗称“三校生”。
这部分学生虽然在中专、技校、职业高中阶段也学过三年英语,但英语基础非常差,因此对英语的学习极感吃力和不感兴趣。
再有就是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
2.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选用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是按照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科和跨学科知识不足,缺少与国际接轨的对外交流、进修与合作的机会。
所以,大多数学校是安排英语教师讲授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
英语教师虽然具备了较高的英语授课能力,但由于他们对一些专业术语以及专业技能不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造成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灵活地组织调整授课内容及流畅地讲授知识点。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摘要]文章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基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渗透到公共英语教学之中的教学模式改革,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得到加强,学生既能学到语言知识,又提高了在真实语境中的交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未来岗位的职业能力。
同时也实现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实现了教材、师资等方面的衔接,为各高职院校构建合理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行业英语衔接职业能力一般而言,公共英语一直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所学内容也通常与专业无关,而且由于受各级考试及学制短等因素的制约,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在面临教学任务和“职业技能”养成等双重任务时,大多把注意力和重点放在训练考试上,偏重传统的以考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偏离了高职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不开设专业英语,学生对岗位英语缺乏感知,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因此,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基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渗透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改革,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主要探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如何与行业英语衔接,实现学生职业发展。
一、研究回顾关于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衔接的相关研究国内有:张杰谈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如何与专业英语教学相融合,以求探索出一条能够适应未来市场变化和需求的改革途径。
但该文对很多问题尚未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操作性不强,而且主要是针对本科外语教育而言的。
朱瑞娜等也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与行业知识相结合,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但文章对专业基础英语阶段和专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鉴定不清楚,说服力不强。
笔者也从理论上分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
刘黛琳、张剑宇提出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也应该尝试将与具体行业主要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的一致性。
论高职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的有效衔接

No . 11 T ME EDUC I I AT ON Nove be m r
论 高职 专 业英 语 与公 共英 语 的有 效 衔 接
周 芹 黄 刚娅
摘 要 : 业 英语 和公 共 英语 教 学是 高职 院校 的教 育教 学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本 文从 高职 专业 英 语 与 公 共 英 语 教 学 现 状 分 析入 手 , 专 从 教 学 内容 、 学 资 源 、 资 等 方 面 对 高职 专 业 英语 与公 共 英 语 的 衔接 模 式 进行 了探 索 。 教 师
例)a akn s ( 病 员 ) 。 、 l g a e w i e 轻 等 22 教 学 资 源 的 衔 接
英 语 教 学 使 用 的 是 由 我 院 组织 专业 英 语 教 师 自行 编 制 的 《 医学 英 语》 该教 材在编写 的过程 中充分考 虑到 了实用性 、 业 性的特 , 专 点 , 是 由 于 《 学 英 语 》 材 体 系 相 对 独 立 , 公 共 英 语 与 专 业 但 医 教 对 英 语 语 言 共 核 部 分 考 虑 较 少 , 容 联 系性 与 相 关 性 不 大 , 乏 应 内 缺 有 的交 叉 、 合 和 渗 透 。 而 公 共 英 语 主 要 使用 的是 外 语 教 学 与 研 融 究 出版社 的《 剑桥国际英语 口语教程》 以及学林出版丰 出版 的《 _ 卜 走 出 牛 津 》 教 材 。这 些 教 材 大 都 为 普 通 本 科 或 专 科 教 材 , 少 高 等 缺 职 教 育 的针 对 性 和与 岗位 相 联 系 的 实 用 性 , 能 体 现 高 职 英语 护 不 理( 涉外护理 ) 专业 的特色 , 无法真正有效地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 生 从 事 涉 外 工 作 的语 言 沟 通 能 力 。 有 鉴 于此 , 须 做 好 专 业英 语 必 与 公 共 英 语 教 学 资 源 的 有 效 衔 接 。在 编写 或 选 用 大 学 公 共 英 语 教 学 资 料 时 , 内 容 除 了应 反 映 当 代 英 语 语 言 特 点 , 其 围绕 实 际 生 活 中丰 富 有 趣 的 话 题 之 外 , 应 当具 有 一 定 的 实 用 性 , 量 增 加 还 适 与 专 业 相 关 的 内容 及 场 景 , 医 护 对话 、 理 、 断 等 ; 在 专 业 如 护 诊 而 英语教材 编写中应该充分考虑 到语言的 “ 共核 ” 部分 , 语言“ 用 共 核” 嫁接起专业英语 与公共英语教材 的桥梁 , 使语 言训练和专业 技能紧密结合起来 , 同推进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 。 共 2 师 资 的衔 接 . 3 要提高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 教学的质量, 势必建立起跨学 科 的合作, 而在这种 合作 中 , 师扮 演着极其 重要的角 色。因此 教 在 高 职 涉 外 护 理 英 语 教 学 中, 业 英语 教 师 与公 共 英 语 教 师 的 信 专 息 交 流 与 合 作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一方 面 , 过交 流 与 合 作 , 业 教 通 专 师 可 以 学 习外 语 教学 理 论 和 方 法 , 富 其 课 堂 教 学 手 段 ; 丰 另一 方 面 , 共 英语 教 师 也 可 以专 业 英 语 教 师 那 里 获 得 一 些 专 业 知 识 , 公 更好地 了解护理学科 专业英语 的语 言特 征 , 专业特 色 , 使教学更 具 有 针 对 性 。作 为 以涉 外 护 理 专 业 为 主 的 高 职 院校 , 该 积极 采 应 取措施 : 建立专项基金鼓励 专业 英语教师进行英语 教学研究 , 选 派 E PE P S /G 教师进行培训学习 , 组织 E P E P S 与 G 教师进行 各种形 式交流 与合 作, 从根本 匕 保障及促进 E P与 E P S G 教师 的互 动与发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课程衔接的审视及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课程衔接的审视及实践探索
1.公共英语课程特点
公共英语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英语课程注重培养
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适合于学生综
合素质的提高和对外交流的需要。
1.教学内容不衔接
由于公共英语课程和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
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和衔接。
公共英语课程强调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行业英语课程注
重学生在特定行业内的英语运用能力,两者之间缺乏衔接环节。
2.教学目标不统一
公共英语课程和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
中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3.教学方法不灵活
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统一,导致公共英语课程和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也
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很好地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影响了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课程的衔接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一个
重要课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公共英语与行业英
语课程衔接的审视及实践探索,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和衔接,提高学
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发展。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为
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和
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研究摘要:基础英语要求学生掌握英语中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共核知识,而行业英语的目标在于将英语共核知识与专业相结合,达到语言在特定专业中熟练应用的目的。
本文试从两类英语课程的学时安排、教学手段、学习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论述,提出如何使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更好地衔接。
关键词基础英语;行业英语;衔接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国家的大力推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的性质确定了各门课程应定位于“应用”和“技能”培养。
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所学英语与职业的链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毕业后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还不尽如人意,还未能真正实现英语为专业服务的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以便高职高专院校更好地把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顺利地进行基础英语教学向行业英语教学的重点转移。
针对高职高专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笔者试从两类英语课程的学时安排、教学方法、学习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论述,提出初步的应对策略。
一、学时安排的衔接第一学期我院各专业的英语课时为4 课时/周,第二学期各专业的英语课时为2 课时/周,由此看出基础英语教学学时不足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断层现象严重,1 年学制和周4 课时的不足影响教师教学的实施和学生英语学习的断层,使得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英语教学就中断。
课题组根据上述情况分析认为基础英语课时严重不足,起码应该保证有一个半学年的课时量。
基础课的相关词汇句法学习要先于行业英语课,所以行业英语课要根据课时安排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
在周课时安排上还应注重英语课程分布的情况,要均匀分布于5 个教学日内,不能出现课程扎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课堂内容的消化,而课程间的空档期太长也会影响课程复习效率。
在规定学时外,学院还应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开设英语选修课,作为课堂的延伸。
二、学习内容的衔接我们若要使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的衔接,就应以合理的课时安排为基础,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每一单元或学习模块内容在同一学时周内应相互对应一致,基础英语为里,着重强调模块内的词汇句型文化内容的学习掌握,行业英语为表,重点从听说内容指导学生开口,进行语言的输出。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衔接课程分析

学与教 Learning And Teaching120南风 south wind【关键词】公共英语;行业英语;衔接课程职业教育应当“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
从大量就业调查的情况来看,凡是“专业性强+英语特长”的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稳定、良好的工作和高收入,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1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不好,进校英语分数不高,因此,一直以来,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侧重英语基础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巩固,在能力体系上的培养上明显不足。
对于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成绩中上等的学生而言,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在学习上十分松懈,态度相当敷衍,尤其是在大二下学期,继续教授传统的公共英语课程,对于学生和授课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和煎熬。
对于老师而言,常年的公共英语教学,势必导致知识体系老化,思维模式僵化,逐渐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如何帮助英语教师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行业英语素质,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改革思路和目标2.1 改革思路2.1.1 由泛转专――“基础英语”向“基础英语+行业英语”转变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思路:就业为导向,行业为背景,实用为目的,重视基础英语,强化行业英语。
按照“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统一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提高教学手段多样化、互动化。
在大一阶段开设基础英语课,努力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率;大二阶段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开设行业英语课,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逐步形成高职层次英语教学特色。
2.1.2 由英授专――“英语教师”教授“行业英语”课程改变目前专业英语由各学院专业教师授课的情况,行业英语的授课教师应该从公共英语教师中选拔。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分析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分析1.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分别占据着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将这两门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却是一项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进行分析。
2. 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的区别公共英语主要是指普遍使用的英语,包括基础语法、阅读和写作技能等,比较注重的是英语语言基础的掌握。
而职业英语则是指与特定行业相关的英语,包括专业术语、商务交流、实践技能等,比较注重的是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
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方法也略有不同。
公共英语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提高英语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而职业英语的目的则是发展学生在特定的行业中所需要的英语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和实践需求。
3. 协同教学模式的设想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虽然有区别,但在教学过程中,二者之间又具有协同性。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协同教学模式。
协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强化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观察到知识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
3.1 教师之间的协同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教师之间应该开展密切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互相支持,互相给予帮助与建议。
例如,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职业英语的实际应用情况,适当调整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2 课程内容的协同公共英语和职业英语之间也应该有相互衔接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不同课程时能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职业英语课程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技巧,可以在公共英语中进行强化和讲解。
3.3 课程活动的协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开展协同性质的课程活动,以加深学生对知识之间联系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2月(中)36科教导刊高职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张晓颖孙小思(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东阳322118)摘要本研究根据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选取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大学英语和行业英语的紧密衔接关系。
分别从学校机构的合作、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创新等方面探讨英语课程如何更好地服务专业学习,实现教学的层次性发展,推动专业英语教学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公共英语旅游英语教学衔接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Connection Research on Vocational Public English and Industrial English Teaching——Take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ZHANG Xiaoying,SUN Xiaosi(Hengdian College of Film &Television,Dongyang,Zhejiang 322118)Abs tra c t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se-lected for the study,focusing on a close analysi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in English English.From a culture of cooperation,school faculty institutions,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English curriculum innovation were discussed on how to better serve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to achiev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eaching,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o improve students'English comprehensive skills.Key wordspublic English;tuorism English;teaching connection1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也呈现出持续、健康的发展景象。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市场化,主要面向社会,培养服务社会一线的技能复合型人才。
在办学方针上,也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根据这一定位,高职外语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旅游专业本身社会实践性强,强调服务社会职能。
因此,此类学生的授课知识也更应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要求。
经调查分析,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划分不明显,重复内容较多,主要侧重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应试能力强,如突出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过级率等,忽略了专业英语实践操作性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社会工作需求,旅游英语作为一门突出行业性特点,语言技能培养的课程应运而生。
而作为ESP 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行业英语在高职类院校中存在具有多个要求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变化与英语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此,需要深刻认识到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的关系,以及二者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本研究从旅游专业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衔接的视角入手,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解社会对高职应用人才的需求;明确行业英语的重要地位,培养职业化的英语教师师资力量,实现高职中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从而培养出能力突出,实践性强的复合型社会人才。
2ESP 概述及国内外发展现状ESP 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ESP 逐渐引起了教育部和学术界的关注。
国家教育部1982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专业英语的任务定位于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书刊和文选,使其进一步提高阅读科技资料的能力,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与此同时,ESP 相关著作也在增加,如(邓海,1992)(赵雪爱,1999),(黄萍,2007),涉及的领域在不断扩大,这对ESP 教学和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它的涉及面比较有限,主要围绕教学方法、教材以及各个专业工具参考书等方面展开。
显然,我国高校ESP 的教学研究仍有不足,在高职院校中表现尤其突出:研究内容不平衡,公共英语教学和ESP 教学衔接的研究较少,深入分析到各个行业的英语教学研究也不多见。
3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行业英语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较单一。
旅游专业开设英语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但是这门课程目前的很多教学方法和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正如前面提到的语法性、理论性学科探索372014年2月(中)科教导刊强,实践性,技能型较弱。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有限,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2)教材复杂多样,理论性较强。
目前市面上关于旅游英语的教材繁多,各个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旅游阅读理解主体的教材比较多,学生理论性的东西学得很多,主要涉及语法、词汇和翻译等练习。
但是涉及实践应用的较少,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较少,所以理论和实际运用脱节较严重,基于行业实际要求的旅游英语实用教材较紧缺。
(3)行业英语重视度不够,ESP 师资欠缺。
经走访调查了解,很多职业高校对行业英语重视度不够,学校开课不足,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
很多学校由于没有专门的职业英语教学管理机构,教师要么是语言能力较强,而行业英语较弱的大学英语老师授课,重点主要是语法、词汇等方面,要么是旅游专业教师,但是英语基础较薄弱。
这导致旅游专业知识表达,语言运用的传授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具有一定的“双师型”背景教师成为紧缺的师资力量。
4如何更好地衔接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通过有关旅游英语的市场需求方面的调查,笔者认识到行业英语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了解了行业英语和公共英语之间的关系。
公共英语是旅游英语的重要基础。
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后期进一步学习提升打好坚实的基础。
行业英语是公共英语的扩展和延伸。
它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专业的语言词汇和表达结构,更加贴近社会和市场所需人才的要求。
它为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发挥专业知识和交际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二者之间关系紧密相连,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衔接。
(1)注重学校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
一般来讲,公共英语的教学由大学英语教学部或公共英语教研室管理协调,旅游英语教学一般由旅游院(系)的专业教师开设。
两个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经常召开会议讨论教学事宜,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运用到教学中去,使大学英语顺利向旅游专业英语迈进。
(2)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队伍水平提高。
鉴于旅游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职业英语教师应具备英语和行业知识的双重技能。
因此,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复合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培训旅游专业的相关课程,这样,在掌握了相关的专业之后,再来传授行业英语,将会更加真实、生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高校也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一线教师深入企业中去挂职锻炼,深入了解行业需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素质,为更好地教学打好基础。
对于高校外聘教师,除需注重一定的职称和职务,更应该注重其极强的工作责任心、组织管理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3)完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在高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统的教材理论性过强,有些带有明显的区域局限性,组织教学时,教师往往需要参考几本书的内容。
因此,教学资源亟待更新,组编新教材势在必行。
首先,教材应给学生提供最有利的学习实践资源以提高其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真实语料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实验效果,如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的宣传资料,员工培训资料,中英对照的影像和图文资料等。
这些材料来自实际,往往能集中反映各个企业的文化特色,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作用,还可以反映行业需求,增强学生的实际行业感知度。
另外,除了注重社会需求,还要兼顾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以及目的性在规划教材过程中都应该兼顾到。
这就要求以“实用为主,够用为辅”为标准,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大纲,选择和制作合适的、符合目标情景的真实性教学材料,其中不乏有效的真实语料,练习和实践活动。
(4)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来讲,高校公共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相对成熟,教师大都采用英语组织教学,且重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
在旅游专业的行业英语授课方面,为避免两种极端现象:重语法不专业和专业但不注重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注意行业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的衔接,考虑到“兴趣”、“灵活性”、“趣味性”等。
如在日常教学中,要采用多媒体等手段通过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行业,走进行业,体会行业,进而了解行业对英语学习的要求。
教师也可以开展DV 游等实践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记录真实场景,用于情景教学中去。
此外,校外顶岗实习是展示和锻炼学生的舞台,也是检验课堂模拟实训的机会。
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特别是一些星级旅游酒店、旅行社等机构进行实习。
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岗位中磨练自己,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查找不足,然后回到学校及时充电,查漏补缺,因此校外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资源,使之得到有效的提高。
(5)改革评估方式,正确对待考试。
旅游英语课程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表达能力,因此考试考核的方式也应在原来传统考核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首先,评估方式应多元化,期末笔试、口试等多种方式考核。
其次,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应加大力度。
定期单元测试、小组自测打分、校外实践考核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
如此以来,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在此课程中收获更多知识和能力。
5结语由此可见,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之间关系紧密,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工作需要高校各个部门的大力合作和支持。
一线教师首先要明确大学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过程,整合高职英语教学和专业课的特点,在提高学习兴趣,改进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让英语教学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一种实用创新的高校英语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出一批批专业素质高、语言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