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实用英语综合教程I》课程教学大纲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外语教研室课程名称:《实用英语综合教程》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一、课程任务和性质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实用英语综合教程I》是我院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以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实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规定学时内,重复复习、巩固中学学过的英语基础知识,结合专业实际适当加深加宽;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英语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法(听说领先法、翻译法、交际法等)都是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立足我院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教学内容:根据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英语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一般为三学期),同时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的差异,本教程共计为三册,一学期学习一册,各册相互之间为递进关系。

对于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要求能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的“基本要求”,通过高职高专B级考试。

对于入学水平较好的学生学完后,要求能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的“较高要求”,通过高职高专A级考试。

本教程词汇量控制在3500个单词,第一、第二册每本教材认知500个生词,即第一册1000-1500、第二册2000-2500。

第三册词汇要求认知1000个生词。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正常教学时间为120课时,平均每周4课时,其中3课时用于“实用综合课程”教学,1课时用于“实用听说教程”教学。

本课程每本教材8单元,每单元6学时。

基础英语教学大纲(2024年版)

基础英语教学大纲(2024年版)

基础英语教学大纲(2024年版)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我国基础英语教学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的教学目标,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本大纲依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英语课程标准,结合国内外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要求和方法。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学生需掌握英语字母、拼读规则、基本语法、常用词汇和短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能力目标学生能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和表达,为终身和发展奠定基础。

2.3 情感目标学生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惯,提高自主能力,树立国际视野。

3. 教学内容3.1 语音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英语音标、发音规则和语音节奏,培养正确的发音和听力能力。

3.2 词汇教学通过情景、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并运用词汇,提高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

3.3 语法教学系统讲解英语语法知识,通过大量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语法现象,并在实际交流中运用。

3.4 阅读教学精选适合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5 写作教学从句子、段落到篇章,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注重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写作质量。

3.6 听说教学创设丰富的听说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增强实际交际能力。

4. 教学方法4.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真实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4.2 情境教学法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

4.3 交际教学法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4.4 激励评价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动力。

5. 教学评价5.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等。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层次B)样板课件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层次B)样板课件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大学英语B 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020适用专业:高职非英语专业制(修)订年月:XXXX年XX月XXXXX 学院XXXX.XXXXXXXX学院大学英语B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020适用专业:高职非英语专业修订年月:XXXX年XX月修订人:XXXXX 外语教研室 XXXXX执笔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B课程是高职三年制大专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本课程专门供入学时英语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选择。

旨在为学生建立终身学习英语的基础,培养英语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为学生在校期间或者毕业后参加更高级别的英语等级考试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要求:认知20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掌握大学英语基本语法和交际用语。

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教学要求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巩固、适当扩充基础知识,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经过学习能顺利通过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要求。

本课程教学还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素养,增进对英语国家的了解,以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人才培养需要。

(一)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能听懂简单的对话并能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1.语音能力要求A.能运用国际音标和基本的拼读规则拼读单词。

B.能较连贯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听力能力目标要求A.能听懂简单的课堂用语。

B.能听懂没有生词,用浅显的语速较慢的英语讲授的课文内容概要或故事。

C.在会话中,能听懂对方比较规范的英语和略慢于正常语速的简单日常生活话题。

3.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目标要求A.能运用简单的英语回答课堂上老师的提问。

《大学英语四》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四》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四》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人:编写日期: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060Y04C2.课程类别:通识公共课3.课程性质:必修4.学时/学分:51/35.先修课程:6.适用专业:全英、创新班本科生7.课程负责人核准人:xxx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2.1课程简介《大学英语四》是为具有较好基础英语水平的大一全英、创新类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多媒体互动教学与实训,综合培养学生较高水平的英语阅读、听、说、写与译能力,为更高水平的全英专业、双语课程等学科课程奠定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语篇阅读,篇章词、句、段、篇与思维的综合知识和训练,视听、说、写作与翻译技能的教学与实训等。

该课程是大学英语五和六的先修课程。

2.2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综合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技能,熟悉不同文体的叙事、说明和议论的思维布局特征和语言风格,从篇章的视角深度处理词、句、段与思维的关系,掌握篇章词、句与形成上下文衔接及主题连贯的规律,学会依据篇章的主题思想组织结构学习,并习得词汇、篇章句的应用,从而培养跨语言的差异意识,培养综合应用语言的听、说、读、写和译技能。

知识目标:深度阅读16000词的各类文体英语文章,自主泛读英语文章20000词,掌握增量词汇900左右,掌握叙事、议论和说明的基本篇章结构。

素质目标:培养跨文化意识,既了解西方文化,开拓国际视野,又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与传统。

能力目标:基本能够掌握英语叙事、说明和议论文体的特征,用较好的英语知识,能够清晰易懂地叙事、说明和议论;能了解说话者的态度和观点,进行较为规范的日常对话,能就阅读内容做正确的回答和复述,能就熟悉的话题做一般发言,表达思想清楚;能翻译难度与阅读课文相仿的英语文章,能浏览国内主要媒体英语,并获取相应新闻信息,加以阐述和交流。

2.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注: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情况调整目标项及权重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注:任课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日历填写具体学时内容,基本为4学时一个单元,围绕两篇长达约900词左右的语篇展开互动和实训教学。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定稿)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定稿)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以此作为指导各校组织高职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高职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

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下教学要求供各校在制定实施性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参考。

较高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3,0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ACADEMICENGLISH执笔者:吴勇审核人:易强编写日期:2017年10月《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属必修课程。

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计48学时,3学分。

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体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专门用途英语两方面。

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通过学术英语、职业英语等来获得学术领域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且该能力培养要进一步增强。

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多,学生将来面临的学业深造、就业渠道也必然以工科方向为主,开设学术英语课程也是大势所趋。

学术英语能力主要包括:听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的能力;搜索、阅读和评价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文献摘要、述评和专业小论文的能力;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的能力;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体要求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

基础目标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大学入学时英语已达到较好水平的学生,也是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选择的要求。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二)《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学术英语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

学术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也分为三个级别。

河北科技大学 大学体验英语3课程教学大纲 (2)

河北科技大学 大学体验英语3课程教学大纲 (2)

河北科技大学《大学体验英语3》课程教学大纲高起本非英语专业一、教学对象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教学对象是河北科技大学高起本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由宁春岩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计划四个学期学完第一、二、三册。

具体要求如下:1、词汇:在二级的基础上掌握550-600单词(其中18%可通过泛读和其他学习项目掌握) 以及由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对其中300左右的常用词要求拼写正确,并掌握它们的基本用法。

2、读:精读量:7000-8000词;泛读量:30000-35000词。

能正确理解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文章。

学会基本阅读技能,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5词。

阅读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速度达到每分钟65词,理解准确率以70%为合格。

3、听:能听懂英语讲课及简短会话、谈话和讲座,抓住中心大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作者观点和态度。

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每分钟约120词的听力材料, 两遍可以听懂, 理解准确率以70%为合格。

4、写: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和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和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00词左右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

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法错误。

5、说: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 能就教材内容作简短问答和复述。

能就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基本清楚。

四、教学安排每学期总学时24学时(面授),每周自学应不低于4学时。

本学期自学内容:综合教程第三册第5至6单元;听说教程第三册第9至12单元寒假期间面授计划:综合教程第三册第7、8单元听说教程第三册第13至15单元自学内容要求如下:综合教程:第五单元1. 阅读技巧:P110 上下文含义2. 翻译技巧:P111分句译法3. 普通写作:P111 通过举例展开段落4. 应用写作:P112 网上节目介绍第六单元1. 阅读技巧:P130 语用意义2. 翻译技巧:P131 合句译法3. 写作技巧:P131 通过类比与对比展开段落4. 应用写作:P133 旅行行程安排听说教程:第六至第十二单元五、测试1、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总纲1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总纲11
3.口语表达能力
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实事、理由和描述时间,表达基本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就教材内容和一般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讨论,能就一般的社会生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讨论和发言,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逻辑线
英语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语言。英语在篇章结构上非常讲究内在逻辑关系的表象化。这一点体现在英语文章中大量关系词的使用。另外英语词汇在构词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学英语所要求的词汇量、阅读技巧、日常交际用语以及写作技巧等在教材中不同的单元中重复出现,这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能缩短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四点
(1)理解点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解点包括但不限于对英语语篇语言层面的理解,更应包括认知、文化和情感理解。语言理解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单词、词组和语法结构的做法,引导学生识别意群和关键信息,比较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介绍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内涵和字里行间的思想,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个人态度。
5.书面表达能力
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和摘要,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如信函、简历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提纲、表格或图示在半小时内写出不少于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义连贯,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我国外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改革的实践探索中,2004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7年,正式颁布修改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体验英语》和《新时代交互英语》等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的十一.五全国优秀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新编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二版)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作用等。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是培养人才素质的必修基础课,是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语言交际的工具。根据我校高职的特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且一定的时间用于教学实践和实习。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重视打好语言基础,强调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按学生不同层次,分别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 二.本课程的先行课和后续课程简介。 本课程共上三个学期,共三册书(《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1-3册)。主要以应用文体的听、说、读、写为主。所学应用文体为:在第一册书中学习如何写名片、贺卡、指路、列时刻表、预报天气、毕业证书和文凭的格式、张贴海报、告示、公告、谈论饮食与食谱、如何写说明书。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的教学目的是:经过84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目前我校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 C三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C级是基础要求,入学水平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 各级要求如下: A 级 1.词汇 认识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掌握的1000个单词)以及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2.语法 应掌握并正确运用所学的全部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英语对话和短文。 4.口语 能进行日常会话和简单的涉外活动对话。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题材的英文资料,理解正确,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的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能读懂通过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件,产品说明等。 6.写作 能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短文及应用文,如邀请函,广告,简历,菜谱等。 7.翻译 能借助辞典将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B级 1. 词汇 领会掌握2000个单词,以及一定量的常用词组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语法 掌握并应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日常交际的英语对话。 4.写作 能用所学词汇及语法写简短的应用文,如信函等。 5.口语 能进行日常会话。 C级 1.语音 掌握基本的读音规则,朗读时句子重音及意群划分基本正确。 2.词汇 熟悉并掌握1500个基本词汇。 3.语法 掌握动词的时态,语态形式和副词,形容词的级以及简单句的结构。 4.听力 能听懂课堂用语及简单的对话。 5.写作 能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组词,成句。 6.口语 学会课堂用语,并能用英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的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教学将逐渐由教师为主过渡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最终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格式并能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交流,基本做到会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安排与要求 公共英语教学目前为三个学期。第一学期周课时分别为6节三学期上课总授课时数为84节。 六.本课程结业考核的具体方式、考核过程与达标要求. 统一教材,采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国家试题库”的命题或参照试题库拟题,同级平行班,要求统一试卷,流水阅卷。成绩比率为听力10%,口语10%,笔试80%。 七.各章节内容提要 BOOK I 周 单元 课时 主要内容 1 Unit1 6 GREETING AND INTRODUCING PEOPLE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Section II Being All Ears Section III Maintaining a Sharp Eye PassageIThe Way Americans Greet 2 Unit 1 Unit 2 6 Passage II A Little About Me Section IV Trying Your Hand GIVING THANKS AND EXPRESSING REGRET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Section II Being All Ears 3 Unit 2, Unit 3 6 Section III Maintaining a Sharp Eye Passage I Different Attitudes to Gift Giving Passage II Thank-You Notes Are Heart-warming Section IV Trying Your Hand DIRECTIONS AND SIGNS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4 Unit 3 6 Section II Being All Ears Section III Maintaining a Sharp Eye Passage I I Hate Flying Passage II I’d Been Treated Like a Friend in Need Section IV Trying Your Hand 5 Unit 4 6 TIMETABLES AND SCHEDULES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Section II Being All Ears Section III Maintaining a Sharp Eye Passage I Punctuality and Keeping Promise 6 Unit 4, Unit 5 6 Passage II Begin Each Day with a Fresh Plan of Attack Section IV Trying Your Hand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Section II Being All Ears 7 Unit 5, Unit 6 6 Section III Maintaining a Sharp Eye Passage I Is It Going to be a Fine Day Passage II The English Like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Section IV Trying Your Hand Sports Events and Outdoor Activities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8 Unit 6 6 Section II Being All Ears Section III Maintaining a Sharp Eye Passage I I Am a Bit Nervous About My English Passage II Oh Chinese, This Tortured Language Section IV Trying Your Hand 9 Unit 7 6 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MAKING FRIENDS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Section II Being All Ears Section III Maintaining a Sharp Eye Passage I 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 10 Unit 7, Unit 8 6 Passage II Foreigners Also Love Chinese Martial Arts Section IV Trying Your Hand Keeping healthy and Seeing a Doctor Section I Talking Face to Face Section II Being All Ears 11 Unit 8, Unit 9 6 Coach for Level B

12 Unit 9 6 Coach for Level B 13 Unit 10 6 Coach for Level B 14 Unit 10 6 Coach for Level B 15 EXAM

《新编实用英语》第二册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作用等。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是培养人才素质的必修基础课,是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语言交际的工具。根据我校高职的特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且一定的时间用于教学实践和实习。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重视打好语言基础,强调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按学生不同层次,分别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 二.本课程的先行课和后续课程简介。 本课程共上三个学期,共三册书(《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1-3册)。主要以应用文体的听、说、读、写为主。所学应用文体为:第二册,学习如何写邀请函、发邮件、电话留言、做广告、写菜单、购物广告、告别信、求职信和安排会议。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的教学目的是:经过6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目前我校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 C三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C级是基础要求,入学水平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 各级要求如下: A 级 1.词汇 认识30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掌握的1000个单词)以及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2.语法 应掌握并正确运用所学的全部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英语对话和短文。 4.口语 能进行日常会话和简单的涉外活动对话。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题材的英文资料,理解正确,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的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60词,能读懂通过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件,产品说明等。 6.写作 能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短文及应用文,如邀请函,广 告,简历,菜谱等。 7.翻译 能借助辞典将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译 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B级 1. 词汇 领会掌握2500个单词,以及一定量的常用词组,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语法 掌握并应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日常交际的英语对话。 4.写作 能用所学词汇及语法写简短的应用文,如信函等。 5.口语 能进行日常会话。 C级 1. 语音 掌握基本的读音规则,朗读时句子重音及意群划分基本正确。 2. 词汇 熟悉并掌握2000个基本词汇。 3. 语法 掌握动词的时态,语态形式和副词,形容词的级以及简单句的结构。 4. 听力 能听懂课堂用语及简单的对话。 5. 写作 能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组词,成句。 6. 口语 学会课堂用语,并能用英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的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教学将逐渐由教师为主过渡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